昌壮国势话昌国(三)——海天佛国

作者:李国华

如果让我选择普陀山有历史上第一大事,不会是慧锷建不肯去观音院,因为在此后的很长时间里,普陀山仍是不知名的小岛;不会是一山一宁大师带国书去修与日通好,因为那时的普陀山已列入中国四大佛教胜地;更不会是1684年清***拨款重修普陀寺,因为这之前的海天佛国已名扬四海,康熙只不过让普陀山恢复昔日的风采…把发生在普陀山历史上的大事一一罗列后,我挑选了发生在公元1131年的“易律为禅”事件。那年,南宋朝廷御赐,准许真歇禅师等在普陀山打造佛教净土,尽迁700多户渔民于他处。从这一年开始,普陀山迎来了建设高峰期,73年后,普陀山列入佛教四大名山。

——作者题记

一、∵南宋福地

为何南宋朝庭会御赐真歇在这小小海岛上进行此重大举措?是否因为南宋朝庭认为这里是福地?

在此事件的一年前,南宋朝庭一直被金兵追得到处跑,几乎已经亡国。却在这里的昌国洋面上,使金兵不战而退。还在金兵退走时,遭到在镇江的梁红玉、韩世忠部军民的,几称毁灭性的打击。从此,南宋得以在杭州建都,并有一个相对安定的局面。

这一年时南宋朝庭时来运转的一年。这片海的确可以说是南宋朝庭的福地。

二、宋高宗的佛缘

对于宋高宗,有人说其是逃跑皇帝,也有人说其是历史上有名的昏君。这二种说法基本上被国人所认同。我也是这样认为。但问题是,他偏偏也是中兴之主,当了三十六年皇帝,二十五年太上皇。虽说南宋偏安于淮水以南,军事实力弱,政治上无能。可是,南宋也是经济发达、科技发展、对外开放程度高的王朝。当威尼斯商人马可波罗到达杭州时,有一百五十多年历史的南宋刚向元朝俯首称臣不久。面对这座南宋都城,马可波罗呼喊:

这是天堂之城,

是世界上最宏大壮丽的城市!

从此,“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就一直被人们传诵着。

昏君宋高宗引领一个经济强国六十多年,这太难以让人理解了。

当宗泽在“过河!过河!过河!”这三声的生命呼喊后,气绝而亡。我们该是敬重他?还是为他悲哀?抑或感到可叹?

南方的汉族多以种田、打渔或织布为生,重文轻武。而北方的游牧民从小在马背上长大,武力是他们的命根子。当双方拿刀相对抗时,那一个生?那一个死?立马能得到评判。到北方平原去搞这种对抗,其后果更为严重。即使取胜,也以无数将士的生命和鲜血为代价。过河就如此重要?收复失地真的很重要?面对强敌,佛教徒式的忍气吞声,无原则地妥协,这并非不可取。

我们打不过你们,要钱?我们给。要土地?我们也给。让我们称臣?我们就称臣。还要什么?尽所能满足你们。然而,对金国人来说,总还是活捉住皇帝灭掉南宋,得来得更多。如果说这要付出很大代价的话,他们会接过南宋朝庭递来的“大蛋糕”。然而,他们已知他们要对付的军队是不会打仗的,只要被他们一冲,就会如摧枯拉朽般溃退。活捉皇帝只是多了些骑马的日子吧了。所以,不管你们递来的“蛋糕”有多大,还是先把你们的皇帝活捉住了再讲话吧。那时,我们想要什么,只管拿就是了。

一个人太贪婪了,是要自食其果的。一个国家太贪婪了,终也要自食其果的。后来的元比金更强大,却是更贪婪。翻开元史,有这样的描述:“在乡村的每个新娘子的新婚头一夜要陪当地元朝长官困觉。”这样的官场潜规则是要遭天谴的。元朝在灭南宋后存活不到百年就是很好的说明。

金国的贪婪,使宋高宗唯有逃跑一条路。就是这唯有逃跑一条路,成就了宋高宗。准确地说,是成就了他的佛缘。先是他在扬州一听金兵来了,吓得阳萎了。从此,除过帝王式生活外,还要过僧侣式生活。这僧侣式一生是他与佛的第一缘。他所逃亡的江浙一带寺院如林,有“东南佛国”之称,“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钱王铁塔宋铜钟,龙象销沈浩淼中”;唐朝的杜牧在此看到过很多寺院,吴越国的钱缪在此建了大量寺院。在东南佛国中过逃亡生涯,是他与佛的第二缘。在宋高宗身上,还盛传过“泥马渡过康王”的故事。菩萨显灵说纳入他的统治宣传体系,这是他与佛的又一缘。当然,还有其他种种佛缘,不便一一列举。

当然,我不会说菩萨保佑了宋高宗,保佑了南宋朝庭。这是迷信!但是,我会说,宋高宗大大地受益于“东南佛国”,“东南佛国”助其成了“中兴之主”。

理由有三:

第一,是佛教精神。朝庭被人追着逃,从扬州到明州,足足逃了一千里,这个朝庭可基本上完了的呀。如:南宋末代赵昺朝庭,明清际的李自成大顺朝庭。可是,宋高宗的南宋朝庭仍不散架,而且还有越来越庞大的趋势。难道这没有“东南佛国”助他们渡过精神难关?这里的人民比他们活得更难更苦更没有奔头,而信仰佛教却使他们活得有兹有味。这种精神难道没被这逃跑的朝庭学习过?

第二,是佛教传媒。寺院是烧香拜佛的处,可也是人们聚会传递信息处。在金兵退走时,梁红玉、韩世忠等给金兵以打击。这是在为谁而打?还不是为南宋朝庭!而远在镇江的他们怎知这时的南宋朝庭还是好好的?还能做他们的主人?这信息传递的主要途径谁说不是通过寺院?

第三,是佛教基础。“泥马渡过康王”等这种说法,谁会相信?还不是这里有佛教信仰的群众基础?有了这些基础,人们才相信这些,相信宋高宗是真命天子。而宋高宗也是在今后的日子里,知道以佛抗金的侵略,以佛治理南宋国,其在皇帝宝座的位置上也蛮舒服。

以此来说,宋高宗颇识佛家真谛。当真歇和尚提出,你出海避金所在那片海的最东端岛屿是佛指名山,拟以大手笔打造。宋高宗当然高兴,就朱砂御批。通过。

就这样,普陀山历史上的第一大事就拉开了序幕。

三、史家的辉煌

除南宋朝庭随员外,跟随宋高宗脚步浮海来的另有一位人物。他叫史浩,当时二十四岁,与他的七十四岁高龄的爷爷带着史家大大小小几十口也浮海来到昌国。爷爷途中一命呜呼,他就年纪轻轻当家了。

也许是有相同的浮海经历。史浩不仅与真歇共同语言,与宋高真也颇投缘,可称得上佛教上的知音。宋高宗曾送十位处女给二位备选太子,其中一方的老师是史浩,他劝他的学生别对这些美女下手,过一过佛教徒式的禁欲生活。年轻的皇储照办了。而在事后宋高宗对这些美女一一检验后,得知,一方的全都荷苞依旧,另一方的全都鲜花盛开。其结果也就产生了。对于这位年轻的皇储来说,这史浩老师太伟大了。这位皇储就是后来的宋孝宗。还有一件事,宋高宗曾花巨资造船以备金国攻来时再次逃走,这位年轻气盛的太子对父皇的如此窝囊实在看不下去了,就主动请缨欲带兵与金国对战一番。对于太子的如此与佛教精神背道而驰的“涂炭生灵”作法,宋高宗已有废太子之心。还是老师劝弟子上书谢罪,太子才躲过被废这一劫。

史浩与宋高宗在佛教上的共同见解,他便与普陀山渊源颇深。整个史家家族也与普陀山结下不懈之缘。于是,宁波有了小普陀。这是史家人带着瞎眼史老夫人在东钱湖坐船转悠上三天登上一处小山,骗她说已到普陀山。于是,普陀山成为四大佛教名山之一。这是史臣相的第三儿子史弥远让朝庭出钱万缗(一缗相当于一千文)修普济寺,成为当时江南最豪华寺院。于是,普陀山成为观音大士显灵处。这是史臣相第三儿子家庭教师余天赐为宝陀山写传记,述史臣相亲眼看见观音宝相,并保佑其官运亨通…

普陀山,佛教胜地普陀山,名扬四海的佛教胜地普陀山,就这样迈开了其发展大步伐。与普陀山迈开发展同步,史家也成为中国历史上难望其背的名门望族:

一门三宰相

四世两封王

五尚书,七十二进士

说到这里,我思绪万千,到底是史家使普陀山的香火旺盛?还是普陀山使史家兴旺发达?

四、普陀灵诗

每当夏日的清晨,曦光启动,有缘的旅客会闻到一阵阵有节秦的木鱼声,若循着木鱼声找去,是绿荫深处的几只啄木岛在捣洞觅食。这声音好响亮,犹如是佛国的暮鼓晨钟。随着熹光的微射,可看到“一鸟引来万鸟鸣”,这鸟儿仿佛做晨课似的抖起了翅膀,亮起了歌喉,漫山生机旺然。鸟儿叽啾,寺门咿唉,佛国的早晨就是这般的抒情,这般的撩拨人心。你可能在这时候迎着那袅袅荡漾的清渺之气迈步,或许会发现这样的景致:一个小僧尼在和小鸟对话,小鸟在枝头伸肠畅鸣,僧尼在树下仰首嘬嘴,一言一语,一问一答…

真歇的尽迁渔户打造佛教净土的举措,使普陀山“人与自然的对话”变成了“佛与自然的对话”。自此,普陀山成为灵山圣境。

文人墨客在灵山圣境的摘仙传佛,产生一首首的普陀灵诗。

根境一如能所断,

圆通游戏法门深。

这是真歇的师弟宏智正觉写的。他时任天童寺住寺,得知真歇在宝陀山开辟道场,特地赶来捧场,并作《航海宝陀山访真歇师兄》助兴。这首诗是现今能确定的题咏普陀山的最早诗歌。诗中的“根境”显然是指尽迁渔户之事,“园通”显是指佛门,二句连起来意指:“尽迁渔户之事若能了断,这里将成为佛门显灵之深山。”

他的这句话在后来得到了很好的应验。

黑头潞相,重添万里风光;

碧眼胡僧,曾共一宵清话。

这是宋元时代产生的《史浩小传》里的一首菩萨显灵诗。是说史浩在普陀山时看到了观音大士瑞相后的夜里,有一僧人来访说,公当为太师,比文潞公,但官家用兵,须切谏,二十年后,将与公会于绍兴。

二十年后,史浩知绍兴,果然来一个道人,自称与史浩有旧,守卫拒不接纳。他便索笔写下了上述这首诗。

补洛迦山访旧游,

庵摩勒果隘中州。

秋涛无际明人眼,

更作津亭半日留。

这是史浩的弟子、爱国诗人陆游的“梦诗”。陆游在67岁、83岁时二游普陀山,在其第二次出游回乡后的一天夜里,梦到他在普陀山宝陀寺里题诗。于是就写下“梦海山壁间诗不能尽记以其意追补”诗四首。上诗是其中一首。

这首诗是指陆游的梦里梦到洛迦山是佛门的关隘之地。

南我不为雨,躬即宝陀求。

地势到此尽,天河相接流。

鳌舒千丈背,蜃吐数层楼。

念彼观音力,杨枝洒有秋。

南宋淳熙十四年,舟山久旱不下雨,昌国县令王阮登上普陀山,攀山越岭到观音岩头。海天佛国,浪涛卷起千堆雪。他面海祈祷,面岩跪叩,观音像前顶礼膜拜,诚心诚意,祈求观音助工,把宝瓶中的杨枝挥洒,解除昌国旱情,施甘霖于万民。也许真的是一片为民之心,感天动地,一腔诚挚之意,使得这位救苦救难的百姓菩萨顿起怜爱之情,于是,昌国境内普降大雨,旱情顿消……

王阮求雨所念的就是上述这首《普陀山观音岩祈雨》诗。

自真歇以律为禅,历经九百余年,普陀山饱经忧患,历尽风雨沧桑,僧人换了一任又一任,庙宇翻了一次又一次,最珍贵的被积淀下来。有僧无民,使郁郁葱葱的参天古木任其落下一茬荐的枯叶堆积。真难想象,如果没有当初尽迁渔户打造佛教净土,这珍贵的精神遗产还能积淀下来?还能让我们一眼出这是古老而文明的地方?

如今的普陀山不仅是佛教胜地,也是旅游圣地,更是文化荟萃之地。是人们抚平悲怨、释放压力、放松心情的好地方。大智大慧、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有三十二相,有多头多面,有千眼千手,有法力无边的如意轮…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