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菩萨的民间化小议

作者:王红梅

摘要:观音,本来只是佛教当中一位普通的菩萨而已,在佛教众多神只中本来名不见经传。然而一传入中国,观音菩萨便迅速与中国文化相结合并广为人知。在这个中国化的过程中,观音菩萨因其大慈大悲、普度众生有求必应的特性逐渐得到普通大众的青睐,在中下层民众中取得广泛的信仰群体,走向民间。

关键词:佛教;观音;中国化;民间化

观音,是一位广为中国民众所熟悉的佛教菩萨。她大慈大悲,普度众生,在危急时刻,民众总是想起她,只要诚心祈念,就能解救苦难。被称为“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灵感观世音菩萨”,其信众之多,是佛教中其他诸神无法比拟的。现在我们看到、信奉的观音,多为婀娜多姿的美丽女子,妙相庄严,沉着静穆,庄重慈善。在原始印度佛教中,观音是一头可爱的小马驹,即便是初传入中国之际,仍现男身。之后,随着佛教与中国文化的不断碰撞融合,观音形象逐渐呈现男身女相,或是女身男相,之后完全变为女相,成为现在中国民众所信奉的观音形象。

这个过程,我们通常看成佛教中国化的一个表现,是观音适应中国传统文化,在其影响下自我嬗变的结果,也是佛教通俗形象的关于对佛、菩萨、鬼神崇拜信仰的内容。正如王立新《美国传教士与晚清中国现代化》中所说∵“当一种文化传播到另一种文化圈时,它必须适合受体文化的特殊情况。……没有这种适应,就会引起强烈的拒斥反应,传播便很难进行。佛教作为一种外来宗教之所以能够传入中国并在中国扎根,就因为对中国文化采取了一定程度的依附和迎合,没有这样一种适应过程,就不会有后来佛教的广泛传播。”。[1]这道出了佛教在中国传播得以进行的深层次原因。当佛教进入之际,中国已有自己的一套哲学、宗教、伦理体系,亦即具有了自己固有的思想体系、思维模式,佛教要想在中国立根,必然“必须将已经存在的各种思想作为材料构筑自己的体系”[2]。佛教也确实这么做了。“援儒入释”“援道入释”就是我们对这种用本土材料构筑大厦的常用说法,更遑论明清愈演愈烈的三教合一了。于是,有了现在让国人为之自豪的“中国佛教”。佛教神只——观音,亦是如此。观音中国化的过程中,与世俗联系得最为紧密的一面,发展成了汉族地区民间的观音信仰。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佛说:“善男子,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只要口念观世音名号,观世音便会现身解救,并不需要高深的理论,繁复的仪式。同样,在《普门品》中,还具体描述了观音现身救苦救难的各种情形,和其现身的各种法身,也就是我们所常说的慈航三十三现。民间的观音信仰,充分保留了这种说法,但同时也因民众的务实,好简略等心理变得更加简单化、随意化、功利化。于是,他们完全根据自己的需要,杜撰了观音现身救苦救难的一系列故事,也创造了不少中国特色的观音形象。这就是体现在独具民俗特色的一系列观音形象,如杨柳观音、鱼篮观音、水月观音、马郎妇观音、送子观音等等。这些观音,都是在特定的环境下百姓根据自己当时的实际,出于纯粹的现实需要而创造的。特别是送子观音,更是体现了中国文化中的孝,“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是中国民众根深蒂固的思想。那些没有子嗣的人家,在面临此等困境、求救无门的时候,刚好出现了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必然的,会向这法力无边的菩萨求子,希望她能赐给自己孩子。送子观音于是便产生了。

同时,他们也为观音创造了中国化的来历,元代赵孟罘蛉斯艿郎豆凼酪羝腥浴犯葜泄担压垡羯硎乐泄凳侵泄糯彻钭醯娜髅钌啤M币苍谄渲兴得髁饲智а酃垡舻睦蠢6飧龉适拢晌绞窃谥泄囟ǖ男⒌牢幕胁拍懿模好钌撇患凭啥瘢雀盖祝母是樵负敛挥淘ハ壮鏊鬯郑绱酥列ⅲ痪褪俏夜糯⒌浪枷氲囊宦鱿啻穑慷渥龇ǎ蚝虾跣⒌溃燎橹列裕卸诵模侵泄怂岢频赖模趺纯赡苋萌绱诵⑴痛耸パ凼郑谑钦飧龃抵杏秩蒙咸齑陀杵淝智а郏鸾痰囊蚬ㄓΓ谆爸械暮萌擞泻帽ㄔ谡饫锿驳玫匠浞痔逑帧9艿郎蛘哂Ω盟抵泄裰冢鞍讶饲槿嗳敕鸱ㄖ小保么持泄幕腥寮摇靶ⅰ钡乃枷肜创┰涓交幔丛炝艘桓龀渎饲槲兜闹泄垡簦泊丛炝艘桓龀渎袒逡馕兜墓垡簟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