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振铎1957年甘肃行记暨敦煌考察报告

□∵王睿颖∵刘进宝《丝绸之路》∵2009年第04期

[摘要]郑振铎是我国着名的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文献学家、考古学、翻译家,新文化和新文学运动的倡导者之一。1957年4、5月,郑振铎任文化部副部长时,曾率队赴甘肃考察,就甘肃的文物考古工作、古建筑保护,敦煌石窟的保护和敦煌学研究等,提出了很好的意见与建议,后来的研究者对此关注不多。本文利用近年刊布的郑振铎日记及有关信件、档案,将其钩沉,挖掘其重要价值及意义。

[关键词]郑振铎;甘肃行记;敦煌考察报告

[中图分类号]K82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115(2009)02-0050-03

郑振铎(1898~1958),生于浙江温州,原籍福建长乐,字西谛,有郭源新、宾芬等多个笔名,现代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文献学家、考古学家、翻译家,新文化和新文学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五四运动期间,与瞿秋白创办《新社会》杂志,倡导新文化运动。1920年与沈雁冰、叶绍钧等人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创办《文学周刊》与《小说月报》。早年游学英、法等国,回国后,先后担任清华大学、燕京大学教授与暨南大学文学院院长。在上海成为孤岛时期,致力于抢救古籍善本书,为我国的古籍文献事业和图书馆事业做出了很大贡献。1949年以后,他历任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考古所副所长、文化部副部长、文物局局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等职务,多次率团代表国家出国访问,为中外文化的交流和外国文学的发展做了很多实际有益的工作。1958年10月18日,在率中国文化代表团出访途中,因飞机失事不幸殉难。

1957年4、5月,作为主管文物和博物馆工作的文化部副部长,郑振铎先生曾率队赴甘肃考察,就甘肃的文物考古工作、古建筑保护,敦煌石窟的保护和敦煌学研究等,提出了很好的意见与建议。但由于次年郑振铎即因飞机失事而遇难,未能将其意见付诸实施,而后来的研究者,也对此关注不多。因此,有关郑振铎1957年的甘肃之行及学术活动,或未予涉及,或语焉不详,一笔带过。我们主要利用近年刊布的郑振铎日记及有关信件、档案,将其钩沉。

1957年4月中旬,郑振铎先生等11人赴西安考察,完毕后,考察团部分成员郑振铎、何遂、资耀华、蔡方荫、张丰胄一路西行于4月27日夜抵达兰州,当时的甘肃省长邓宝珊等人在车站迎接。在兰州参观考察图书馆、博物馆后,考察团于5月1日出发到敦煌去。伴随着一路考察,他们于5月5日傍晚到达敦煌,常书鸿所长等人在研究所门前迎接。在接下来的几天中,考察团在常书鸿、段文杰和研究所同志的引导下系统地参观了莫高窟,查看了榆林窟描摹图片。在参观的空隙,考察团召集研究所的同志开了几次小型座谈会。继5月9日的会议后,考察团于5月10日晨离开莫高窟,一路飞驰于5月12日中午到达兰州,5月13日在兰州稍事休息并做了在甘肃的考察汇报后,5月14日离开兰州。

郑振铎先生等在敦煌只有五天,在甘肃也只有十多天。就是在这短短的十几天时间中,郑振铎先生深入基层,认真考察研究,并及时地将自己的想法利用开会之机讲出来,其中在敦煌的几次座谈会的情况,郑振铎日记中有大致的记载。如:

1957年5月6日(节录):

晚七时半,向研究所的同志们讲话,最以三事:保护洞窟,不让再剥落、破坏下去;发扬、光大民族的艺术传统,创作新壁画,培养后进;研究并编着有关敦煌及其附近的佛教艺术与考古工作。拟印行《敦煌》二百四十多本,其中“图录”占一百二十多本。其余为汉文古籍、佛教经典、民间文学、杂文书及古代少数民族文学的图籍等。“变文”一册,既可付印。在研究工作上所需资料,我答应尽量的供给他们。他们颇为满意而感动。

1957年5月8日(节录):

夜,开座谈会,代表、委员们都讲了话,到深夜十一时半才散。

1957年5月9日(节录):

下午五时,约敦煌研究所的编委会(扩大)谈话,说明编辑《敦煌》及《中国胜迹图谱》的计划。下午七时半,开座谈会,听取研究会职工们的意见。到十一时许才散会。

在敦煌,他惊诧于敦煌宝库艺术的精湛和博大,深深地为这些艺术作品所折服,流连忘返之余他将这种欣喜赞叹的心情诉诸笔端,告诉了他在远方的亲人和朋友,同时也从美术史、艺术史的角度,控诉了王道士的罪行:

昨到敦煌来,在夕阳的微光中,即作了一次巡礼。今天又看了一天,赞叹无已。②

五日傍晚到了敦煌千佛洞,即到邻近各洞参观。壁画和塑像均精采(彩)之极!“百闻不如一见”,见到了才知道其弘伟,美丽。住三天,只是匆匆一览,走马观花而已。要细看,得住三年!在千佛洞住了四天,看了不到两百个洞窟,但已叹观止矣!搞美术史的人,如果不到敦煌来,那末,一定不会搞得好的……虽然来回走了八天,却只看了四天,却是十分值得的!世界上那(哪)有那末丰富的北魏到元代的壁画和塑像呢!壁画几乎洞洞有之,共凡四百八十窟,如展开这个画卷,这画卷就有二十五公里长。塑像保存得完好的,只有几十个洞,但实在了不起!现在如得一宋塑,已经是千万之喜。这里却有北魏塑像一百多尊,唐塑像一百多尊呢!那不是一个大宝窟么……③

我在四月中到了西安,在五月初到了敦煌千佛,所见至多。千佛洞是久想一去的地方,今乃得如愿。在途中走了五天才到,几乎览尽“河西走廊”的风光。千佛洞实是中国艺术的一个大宝库。“见面胜如闻名”,见了之后,才知道“展览的模本”还不能表达其胜处的万一也。壁画固然弘伟,塑像犹为精绝。集二百多尊北魏、隋、唐、五代、宋的塑像于一处,其重要是无可比拟的。在那里住了四天,足不停步,目不暇给,欢喜赞叹,欣赏无已!只恨时间短促耳。④

在路上走了二十多天,西安、兰州停留了十多天,到敦煌走了五天。但看了千佛洞的光芒四射的壁画之后,觉得那五天长途跋涉不是没有很大的报酬的。在夕阳的金光里,到了千佛洞。来不及休息,掸了掸尘土,就到邻近的几个洞里走走。“见面胜如闻名”,果然是弘伟之至!面对着北魏、隋、唐、五代、宋的名笔,不知要怎样赞叹才好!从来没有见到过那末丰富,那末美妙,那末生动的人物画过,这里可以说是民族绘画的优良的集中地。学艺术的人如不到这里来巡礼,那就等于没有见到过民族绘画里的最精彩的创作。我们的绘画传统,实在是伟大之至!那些佛、菩萨像,那些供养人像,乃至那些马匹、骆驼,那些亭台楼阁,无一不是杰作。仔细的研究人物的脸部表情,乃是其手的姿势,都是十二分的可喜动人的。到北京展览的摹本,只不过是依稀仿佛,存十一于千百而已,绝对不足以“尽”千佛洞壁画的胜迹也。其塑像也是十分美好的,和王道士所装修的恶俗不堪的新塑对照起来,便知道唐、宋雕塑家们的手法是如何的高妙了。王道士毁了无数唐宋塑像而代之以恶像,实在万死不足艺术罪也。⑤

在敦煌,郑振铎有感于常书鸿、李承仙以及敦煌研究所的其他同志驻守敦煌、以敦煌为家、献身敦煌的精神,欣然提笔写下了:

常书鸿、李承仙二同志,同心协力,在大戈壁沙漠的一块小绿洲上,为继承、发扬祖国的艺术的优良传统,而艰苦地奋斗了十五年之久,其苦心孤谊(诣)与热爱祖国的艺术的精神,至可钦佩,敦煌千佛洞能有今天的辉煌,和他们的努力是分不开的。我于一九五七年五月五日到九日,在千佛洞参观,于欢喜赞叹之余谨志数语,以颂他们的功德。⑥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