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感受

╱林清玉

感受的心总是向着和颜悦色开放;就像一朵花朝着太阳生出枝芽,它来自一股内在的驱策力,一种对喜欢的人、事、物的黏着心态。

或许你不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对劲或不好,但是现在情境改变了,对方以严厉的态度来对待你,理智上,或许你仍然承认对方说的是有道理,但是在情感层面而言,你起了不舒服的感受,感受的心仿佛被掐紧了,此时你微笑不出来,理智上的思惟分析出现了不灵活的僵硬现象,这是你那感受的心不被满足的症候。面对它,你才会发现到,你的心实在不是你想像中的自在无碍。而是在黏着中无碍,产生排斥时则低回不去的真实面貌。原来向着和颜悦色开放,在无形中是要平衡在不舒服感受时所产生的挫折感。

面对不舒服的情境,如果你注意的话,将发现,此时你的肩膀很紧,嘴皮两边下垂,脸部肌肉僵硬,胸中有一股闷气窒留,这时如果要你当下微笑,那实在是很困难的一件事情,此时你才能发现这颗感受的心的局限在那里,你愿不愿意认识它或与它对话呢?比如说:“你来啦!”“还这么僵硬呀!”“喔!还有呀!”“一定要这样子吗?”通常透过这样的观察与对话,它会慢慢放松下来,真正放松下来时,你可以回去观察你的呼吸,直到发现到呼吸平顺。

你是否常用理想中的自我,或想像中的自己来自我暗示(或提升),而不是透过现实经验的观察来认识自己呢?想像掩盖了实际上的展现,从来没有在面对自己真正的感受中,同那个不舒服的感受投降或承认它的存在?这是值得注意的。

在修行的过程中,首先要观察到这个不自在的存在,也就是在面对生命存在的困窘之境时那个不舒服的感觉,而起了排斥的心,这表示你无法接纳苦受。透过不断的观察与了解,你慢慢会发现,这是多余的不必要的想法。不舒服的感受的生起,是由于人既是五蕴的组合,则感于内,应于外,纯是一个自然现象的过程,面对这个自然现象的态度是采取接纳的心情,不舒服感将易于客观化。

当你能够真正面对那个不舒服,看着那时身体的变化,就像在看电影一般,你就是已经懂得与你的感受相处了,你可以把它叙述出来,把不舒服感受的生起及消失的过程告诉别人,就好像在讲一件别人的事情一样的从容不迫,你开始学习去驾驭那个“我”,要先看着它,承认它,才能进一步允许它的来去自在,要改善那个“我”,要在环境中改善,练习把“我”当作因缘之一;只是在内部思惟中运作那个“我”,由于没有开放性,要把“我”观成是因缘之一是不容易的。

此外,要观察那个苦受的心所表现出来的另一个症候,即思惟变得不灵活的现象,通常伴随苦受而来的是认为对方对我不怀好意,或有邪恶的念头,有时候会起相对的自卑的消极念头,并不容易调整,这时要了解邪念及消极念头的来源,不必过度扩张它的存在,只是看清楚它来自于什么,以及它会有什么效益,或它在期待什么。它会远离自己原来所追求的目标,有碍于自我实现的完成,会膨胀那个不舒服的感受,当你完全被它控制着,此时是一个极有限的存在,当你真正看清楚时,它就不会再扩张了,由于受到了注意,它会慢下来,你才能重新思索你原来的目标或自我实现的方向,这时反而转感受的心为精进的心了,这也是懂得与自己的感受相处。

训练自己从感受的心当中培养道力,除了靠观照的力量,让它缓慢下来或降伏外,还要藉用思惟的方法,回到原初发心,否则有可能形成一股滞流,比如脑筋变得迟钝或无所事事。所谓有知有觉,也就是生命要有目标,要朝着目标做努力及对惯性要有所觉察;面对惯性,一方面当重蹈旧习惯的覆辙时要能够纤悔,另一方面要培养新的习惯,这都有益于修行力道的增上。

有时候需要培养严格面对自己的疏忽或说得到却做不到的勇气,不要不当一回事般,反正对方也不再要求我,当你透过练习,懂得面对自己的感受,表现出来的就是可以将感受以很中性的语言表达出来,有机会时要向对方忏悔;否则也要起惭愧心。事实上,感受的心仍然在那里,但是就像“花开不为谁开,花谢亦不为谁谢”一般,它可以是中性的自然现象。

一个无法了解自己感受的真相的人,除了否定自己的感受之外,另外一个反应是对于别人的感受表现出来的不是强烈的黏着就是严格的抗拒态度,而丝毫没有以有益于对方的心来加以因应,这也是失察的必然结果,容易形成人我之间的对立,处理之道是先接受它,同它“投降”与它充分对话。如果自己做不来,可以请善知识帮忙,善知识会帮忙你真正去了解自己的感受的频率及相处之道。

(1992.10.《新雨月刊》第61期)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