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性

人之初,真性居于体内,真性清静,如青天朗月,一尘不染。人渐成长,凡心用事,此心受烦恼欲望牵引,蒙蔽真性,如青天之下乌云密布。∵

真性好生,而凡心欲置人于死地。真性本来有灵气,却受制于凡心,不得发现。修炼就是去凡心全真性。∵

诵经

佛法如一阵清风,荡尽蒙蔽真性的乌云。乌云荡尽,清风去留自便。故学佛道之理,须得其意,忘其言。若不得要领,虽日诵千经,满口真言,心迷于道,不过是口头禅而已。∵

诵经为了劝心,若心为经所累,则不如不诵,执着于经之相,是妄想,妄想则有悖于道。∵

修者,修其破损,修其不正也。人心迷于尘事,有深有浅,根源不同。佛法如良药,修练者需对症下药,但不必每一种药都用上。持诵佛经,不须遍读每部佛经、每句经文。∵

度己

诸佛度人,欲普而度之,奈何人不自度。佛祖度人,晓之以理,是否成佛在于自己,如给病者施药,而不能代其服药。故惠能云:“迷时师度,悟了自度”。佛在自心,悟者自度。常言“归依我佛”,而不言“归依他佛”,即此理也。∵

僧人化缘,常信口开河,说你有佛缘。其实,佛缘人人皆有,在于你是否珍惜。自心无滞即佛缘,捐赠施舍非佛缘。是故,佛缘在我心中。∵

上乘

佛法有三乘之分,三乘者,诸佛权宜之道也,最终同归一乘。六祖曰:“法无四乘,人心自有等差。”∵

佛法被分三乘,学佛者因各自根器利顿,分为渐修和顿悟两种,即循序渐进与一步到位之别。因此,学佛不必三乘都学,应取法乎上。六祖说:“本来正教,无有顿渐,人性自有利钝。迷人渐修,悟人顿契。”∵

六祖与神秀一顿一渐,从他们对戒定慧的理解可以看出:∵

神秀大师说:“诸恶莫作名为戒,诸善奉行名为慧,自净其意名为定。”∵

六祖说:“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地无痴自性慧,心地无乱自性定。”∵

打坐

六祖曰:“何名坐禅?此法门中,无障无碍,外于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名为坐;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

和尚打坐者,乃形式,外在打坐也。真坐者,十二时辰中,不分行住坐卧,心无妄念,不追逐外景。故修炼在心,不拘坐立。∵

降心

人心喜纵放,生种种见识,似智实愚,是为妄心,难以降服。降心即炼己,炼己即制服妄想,妄想制服即现自性,自性即佛性,人人具备。妄心伤人性命。自性益人性命。

日常生活中,要面对种种事物,修炼者不应持逃避的心态,事来心应,事去心止,事过无痕,在应物之中识破种种迷惑,不去追逐。要持平等心,对众生以不生不灭心,布而施之,所谓布施者,布即普即平等,施即化,化即度,布施于我心,行为布施是修福德,自心布施是修功德修善。修福德是宗教,修善是自心,有功可成佛。我心至善至妙,离如来不远矣。∵

六祖不识字,是他的优势,字有相,故不泥于字;空亦是相,故不执于空,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自性清静,心境至虚,一尘不染,即是佛性。仙佛也是凡人做,仙凡只是一念之差。六祖闻《金刚经》中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顿悟佛性。生无住之心即离一切相,若人心有一点相,则不可见如来。如来者,若来若去,若无来去也。如者仿佛也,既是仿佛,即不真实,既不真实,即要识破,能识破者,是为真如,真如之性,即是先天。因此,古人用此“如”字很有深意。∵

降心至虚静境界,须防止顽空。修练要定慧***,有定无慧是顽空。道家以定为水,以慧为火,奉为上品丹法,佛家与道家清修派异曲同工。∵

初习定者通常判断“我心是否已静”,不停追究自己,此乃通病。降心须用本能,本能逐渐养成。若以心降心,则无异于以雾驱云,天依然是蒙蔽的天。∵

忏悔∵

六祖坛经曰:忏者:忏其前愆;从前所有恶业、愚迷、憍诳、嫉妒等罪,悉皆尽忏,永不复起,是名为忏。悔者:悔其后过;从今已后,所有恶业、愚迷、憍诳、嫉妒等罪,今已觉悟,悉皆永断,更不复作,是名为悔,故称忏悔。∵

六祖教人忏悔,知不善因,杜不善行,一时消灭,永不复起。∵

宗教亦常有忏悔之说,然学者易受误导,执着于前愆后过。却不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罪业凡尘一笔勾销。∵

吾奉一偈语:前愆非本性,善恶是心魔。如今即菩提,何需悔后过?∵

脱俗

强调自己非庸俗,他人庸俗,则与佛道相悖。∵

高为因低为缘,盈为因亏为缘,长为因短为缘。阴阳是相比较而存,你和某甲比,你属雅,与某乙相比,你可能俗。你欲离俗,有何标准?如何才算离尽?

生庸俗观,则着于相,佛祖教人心不取相,我不生庸者相,不生非庸者相。若能如此,是真离俗。形式上的离俗,是逃避;在庸俗的大炉中丝毫无损,更见功夫。∵

出家

出家者,言心地也。僧人出家,身虽离俗,尘心尤在,如此出家,不如在家。

修行在于一心,身如藕根,心似莲花。比如,人在寒风中,虽有得病之患,但知防范手段。出家人远居山林,虽容易入定,一旦回到花花世界中,便心猿意马,前功尽弃。

古今不少居士在家中尽人道,身在凡尘而心在圣境,喧闹之中见功夫,最终修行有成。古人云“大隐隐于市”。尘心妨道,家室妻儿不伤于道。∵∵

佛道

佛教不同于佛家,宗教假禅理,实迷信,终日点烛烧香,总不能度己度人;而佛家修练,明心见性,以性入命。道家以命入性,以***派尤为显着,清修派虽强调性功,也不离以命制性,佛道殊途同归,道即佛,佛即道也。∵

至于后来佛道互相争执,乃不肖之徒,互不理解,执着于门派尊严,各持末学,一决雌雄。如此,佛非真佛,道无真道矣。∵∵∵∵∵∵∵∵∵∵∵∵∵∵∵∵∵∵∵∵∵∵∵∵∵∵∵∵∵∵∵∵∵∵∵∵∵∵∵∵∵∵∵∵∵∵∵∵∵∵∵∵∵∵∵∵∵∵∵∵∵∵∵∵∵∵∵∵∵∵∵∵∵∵∵∵∵∵∵∵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