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责任者/语种:∵中国宗教与人生修养/苏树华着/中文∵

∵出版发行/载体形态:∵济南:齐鲁书社,2004∵/367页;21厘米∵

∵文摘或提要:∵本书从中国古代宗教及儒释道三家的学说中,发掘有关人生修养及道德教育方面的思想,对于了解和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建设新时期精神文明和道德文化具有借鉴和启发意义。∵

序∵赖永海

∵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宗教文化以其独特的方式,隐含着非常丰富的人生修养与道德教育思想,因此,对于人生修养与道德教育的研究,很有必要深入到宗教文化之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借鉴其成败,使宗教文化的中积极有益的文化成分,服务于新时期的道德文明建设。《中国宗教与人生修养》一书,正是从道德教育与人生修养的角度,研究了中国宗教文化中的道德教育思想,对于新时期的人生修养与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

∵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占主导地位的儒家文化,包括儒家文化中的宗教观念,它的价值取向是指向现实人生的。儒家文化的人生追求,决定了儒家文化的人本主义性质。儒家文化的这一人本主义性质,决定了它对待一切外来宗教、文化的态度,所以,当印度佛教初传中土之时,它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适应儒家文化的"人本主义"问题。

∵从表面现象看,印度佛教不象中国文化那样,局限于现实的人生层面,它的许多观念和价值取向更多地是指向"彼岸世界"的。但是,由于释迦牟尼创立佛教的本怀,是着眼于人生的,因此,尽管在佛教传入中土初期,儒佛二家在伦理观念和价值取向等方面曾发生过尖锐的对立与冲突,但后来终于以关注人生为契机,逐步实现了中印文化的历史性融合,形成了历史文化的新成果。儒家文化进一步发掘出其"济世而超然"的文化新质,中国佛教则逐步走上了"超然而济世"的道路,而作为土生土长的道教,也在三教融合的过程中逐渐凸显其关注世间、关注人生的思想特点。

《中国宗教与人生修养》一书,从中国古代宗教及儒释道三家的学说中,发掘出大量人生修养及道德教育方面有关思想,这对于人们了解和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建设新时期的精神文明和道德文化等,将有一定的借鉴和启发意义。∵

∵∵2004年6月于南京大学

自序∵苏树华

∵自1993年以来,我开始对佛教文化进行深入细致地思考与研究。通过对佛教文化的深入细致地思考与研究,使我逐步地认识到,佛教文化在本质上并不属于"人神二元论宗教",佛教文化是以宗教文化的形式表述的独具特色的"心性哲学",这种特殊类型的"心性哲学",具有丰富的人生修养的内涵。

∵正是因为佛教文化是宗教形式与人文内涵的统一,所以,我们才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待佛教文化。第一,从佛教文化的宗教形式上来看,佛教文化属于"舍此岸、取彼岸"的宗教文化。在佛教文化所描述的那个世界里,既有痛苦烦恼的此岸世界,也有自在解脱的彼岸世界。既有随相流迁的六道轮回,也有如如不动的一真法界。第二,从佛教文化的人文内涵上来看,佛教文化属于"即事而超然的心性哲学"。在佛教文化的引申内涵里,此岸世界代表着愚昧无慧,彼岸世界代表着智慧解脱。按照佛教的说法,由此岸世界而到达彼岸世界,无非是心理上的一个转换。无论是从佛教文化的宗教形式上来看,还是从佛教文化的人文内涵上来看,佛教文化都有着丰富的人生内涵,都有着独特的德育功能。不但印度佛教如此,自中国文化也是这样。

人类有史以来,宗教文化就始终伴随着人类社会,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直到人类文明的今天,宗教依然是人类社会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文化要素,它依然发挥着独特的社会作用。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宗教文化以其独特的方式,倡导人类的道德文明,因此,对于人生修养的研究,就无法回避对宗教文化的研究。我们对中国宗教进行深入细致地研究,目的在于把握中国宗教的道德教化功能,为新时期的德育研究与德育实践,提供一个历史文化方面的借鉴。

∵从表面现象上来看,中国文化不象印度佛教那样,追求宗教上的那个彼岸世界。中国文化中的各种观念,包括中国文化中的宗教观念,它的价值取向是指向现实人生的。中国文化的人生追求,决定了中国文化的人本主义性质。中国文化的这一人本主义性质,决定了它对待一切外来文化的文化态度,所以,当印度佛教来到中国的时候,它首先面临的就是,如何适应中国文化的"人本主义"性质。

∵从表面现象上来看,印度佛教不象中国文化那样,局限于规规矩矩的人生层面。印度佛教的各种观念,包括它的道德观念,它的价值取向是指向"智慧解脱"的。从表面现象上看,印度佛教属于"佛本位"文化,中国文化属于"人本位"文化。正是因为印度佛教与中国文化在表面现象上的差异,所以,在佛教传入中国的初期,"佛本位"与"人本位"便发生了强烈的冲突。中国文化的"人本位",容不得佛教文化"佛本位",中国文化的忠孝仁义,容不得佛教文化的"出世行相"。中国文化以自己的道德规范为标准,以为佛教文化是违背人生道德的,因此,形成了佛教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冲突与对立。

∵在中国文化与印度文化的对抗与冲突中,中国文化不但没有把佛教文化退回天竺,佛教文化反而在中国获得了一个长足的发展。佛教文化借助于中国文化中的相同之处,逐步地实现了与中国文化的衔接。第一,佛教的六道轮回之说,以及超越六道轮回的实践方法,击活了中国人潜意识里的"宗教观念"--希望人的生命不是一个断灭,而是一个可以用另一种方式延续的永恒存在。佛教文化的"出世观念"与人们潜意识里的"求生愿望",存在着一种微妙的契合。佛教文化以此为契机,实现了"宗教意义上的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第二,中国本土文化既有务实的一面,也有超然的一面。先秦儒家文化,是以务实为主的务实与超然的统一。也即儒家文化主要表现为"务实的人生哲学",同时,也具有"超然的人生情怀"。先秦道家哲学,是以超然为主的超然与务实的统一。也即道家哲学主要表现为"超然的人生情怀",同时,也具有"务实的人生智慧"。大乘佛教以宗教文化的方式,展现了佛教文化的"即事而超然"的人生情怀。佛教文化的这种"即事而超然"人生情怀,与中国文化中本有的"超然情怀"实现了天然的对接。佛教文化以此为契机,实现了"人生慧学意义上的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一切文化,包括哲学、科学、宗教、伦理,都是人的思维与创造的产物,此是毋容置疑的一个事实。然而,任何一种类型的人类文化,只要它一经产生,它便会参与到后继的社会发展中去,影响着人类社会的现状,影响着人类社会的未来。人类创造的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人类文化,各有其独特的社会功能,譬如宗教、伦理、哲学、科学、美学、法律等,它们各有其独特的社会功能,各有其独特的存在价值。各种类型的人类文化,以其独特的自我规定为基础,与其他类型的人类文化的互异互补,构成更高一级的人类文化体系,发挥着更高一级的文化教化功能。在这个庞大的人类文化体系中,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人类文化,具有"以差异为基础的互补"的性质。正是因为这样,各种类型的人类文化,只可相互补充,而不可相互代替。譬如法律的强制约束,代替不了道德的自觉要求;哲学的逻辑思辩,代替不了宗教的仁慈胸怀。科学的求知与创造,代替不了艺术的夸张与美感。正是因为这样,人类所创造的各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社会价值。

人类进入二十世纪之后,社会的发展更加突显了科学的强大作用。科学的这种昭然显着的地位,以至于给人们造成这样一种错觉:科学能够解决人类所面临着的一切问题。事实果真如此吗?答曰:事实并非如此。何以故?百千味药,各有其能,一味科学,岂能万能?进取是必要的,同样,止息也是必要的。科学是必要的,同样,宗教、道德、文学、艺术等等也是必要的,特别是在"科学先进、物欲膨胀"的当今世界,更加需要道德教育来加以调节。因此,我们不是需要消灭宗教,而是需要智慧地驾驭宗教,使之更好地为人类的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由此可见,只要我们善于运用宗教文化,宗教文化就能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其独特的德育功能。我相信,《中国宗教与人生修养》一书,对于揭示中国宗教的道德内涵,对于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也一定会起到它积极的作用。

2003年10月10日,于曲阜师范大学

目录

第一章∵∵宗教概说∵7

第一节∵∵宗教概念的历史考察∵7

一、《辞源》对宗教的解释∵7

二、印光大师的宗教观∵8

三、费尔巴哈的宗教观∵9

四、克利(A·bruce∵curry)的宗教观∵9

五、铁德尔(Ernest∵Fremont∵Tittle)的"不可定义"说∵10

六、马克思主义的宗教观∵10

七、宗教是人类自我的一种特殊表述方式∵11

第二节∵∵宗教的含义与分类∵12

一、宗教的一般含义∵13

二、中国古代宗教的分类∵15

第三节∵∵宗教的起源∵18

一、宗教起源的一般原理∵18

二、原始宗教的产生∵19

三、成熟宗教的产生∵23

第二章∵∵神道设教与以德辅天∵26

第一节∵∵古代宗教与道德精神∵26

一、中国宗教与人本主义∵26

二、古代宗教与祭拜对象∵28

三、古代宗教与借假修真∵30

第二节∵∵"天"的道德化与道德化了的"天"∵34

一、殷商与西周的"天"的区别∵34

二、"天"的道德化∵36

三、"天"的道德化的演进方式∵37

第三节∵∵古代宗教与道德教化∵38

一、宗教信仰与宗教戒律∵38

二、宗教功能与人文教化∵40

第三章∵∵崇道修仙与积德行善∵43

第一节∵∵神仙方术与初期道教∵43

一、初期道教与历史文化∵43

二、初期道教与老子哲学∵46

三、初期道教与道教三系∵47

第二节∵∵道教目标与刻意求善∵49

一、刻意求善与成仙之道∵49

二、刻意求善与道德境界∵51

第三节∵∵道教目标与智慧解脱∵53

一、成熟道教与心性本体∵53

二、成熟道教与清静无为∵56

三、成熟道教与老庄哲学∵57

第四章∵∵五戒十善与修齐治平∵60

第一节∵∵宗教戒律与道德规范∵60

一、宗教戒律与宗教用意∵60

二、宗教戒律与自净其意∵62

三、慈悲为怀与方便利他∵63

第二节∵∵五戒十善与人生修养∵65

一、五戒十善与善恶因果∵66

二、十善业道与人生利益∵67

三、十善业道与智慧解脱∵70

第三节∵∵修齐治平与自度度人∵71

一、三纲要义与修学进程∵72

二、八条内涵与自利利人∵74

三、自净其意与济世利人∵76

第五章∵∵佛教文化与道德名教∵78

第一节∵∵亲情孝道与心地修养∵78

一、以敬为孝与道德人格∵79

二、衣食奉养与精神利益∵80

三、亲情孝道与普利天下∵81

第二节∵∵慈悲普度与孝敬父母∵82

一、佛家孝经与孝道精神∵82

二、念佛法门与孝敬父母∵85

第三节∵∵佛法东来与道德名教∵87

一、道德名教与汉代儒家∵87

二、文化差异与相互借鉴∵89

第四节∵∵行持善业与改过迁善∵90

一、行持善业与善行无住∵91

二、宗教忏悔与改过迁善∵92

第六章∵∵即世超然与人生至善∵95

第一节∵∵中国文化与心地修养∵95

一、形而上道与无相真心∵95

二、庄子哲学与禅宗心学∵98

三、仁义之说与体用之论∵99

四、人神二元与心物一元∵101

第二节∵∵宗教隐喻与方便教化∵102

一、清净法身与无量化身∵102

二、宗教隐喻与人文精神∵103

三、大通无碍与佛法精神∵106

第三节∵∵唯心净土与健康人生∵108

一、自心清净与佛土清净∵108

二、清净无为与大有作为∵110

三、济世利人与超然情怀∵112

附录1∵114

禅宗哲学的心学意蕴∵114

一、拈花微笑与禅门意旨∵114

二、佛教隐喻与禅门心学∵116

三、禅定渐修与禅门顿悟∵118

四、禅宗演变与畸言异行∵119

附录2∵121

马祖道一的禅学意境与心性修养的方法∵121

一、悟前渐修与顿悟心源∵121

二、马祖禅法与明心见性∵131

三、马祖禅法与后世传承∵139

附录:3∵150

儒释道三教心性学说的历史演变∵150

一、佛教与先秦儒家和道家∵150

二、佛教文化的传入及其与中国文化的衔接∵151

三、老庄哲学与般若学及魏晋玄学∵152

四、佛学与宋明理学∵154

五、佛教与道教∵156

附录4∵158

王弼的"名教出于自然"的教育哲学思想初探∵158

一、"名教出于自然"的历史文化背景∵158

二、自然与名教的体用论思想∵160

三、性情不二与圣人有情∵163

后记∵165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