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杂谈

列表

不可思议的鄱阳湖放生

文化杂谈“不可思议的鄱阳湖放生”。∵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方圆数百公里,横无崖际之慨.佛学社功德会赴此大湖放生,算来已经三次,而每次赴这深蓄奇怀逸气湖泽,总伴有令人不可思议的事件发生,念来也着实令人感荷不已.其胜缘善道,至诚感通之功德,让人法喜充满,执心恬静,更了明戒杀放生之意义.正如寂天菩萨所云:"仅唯发起饶益心.犹胜供养诸如...

漫谈学佛

文化杂谈“漫谈学佛”。中国佛学院北京法源寺首座能行法师开示什么是佛!∵时值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今天,尤其是年轻人和有些知识分子没有接触到佛学的人们,往往对学佛的人,会产生一种偏见和误解,进入寺庙有一种神秘的感觉或误认是封建迷信,甚至认为是落后、无知、愚蠢。这都是对佛教缺乏认识的具体表现。∵如果了解研究佛学之后,绝对会消除疑...

宣化上人谈“漏尽”等

文化杂谈“宣化上人谈“漏尽”等”。无论男人、女人,男的想女的,女的想男的,那就叫漏。天上的魔和鬼神,都有五种的神通。什麽五种神通?就是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但没有漏尽通;如果他得到漏尽通,他也就不会来扰乱你了。因为他没有得到漏尽通,所以他就还想做坏人,还想做恶人,来破坏你。可见这个漏尽不容易得的。什麽叫漏尽?我再给...

《认识菩提心》讲座前言

文化杂谈“《认识菩提心》讲座前言”。学佛首先要发心。发心有二种:一者出离心,二者菩提心。声闻行者依出离心而成就解脱,菩萨行者依菩提心而成就无上菩提。可知发心是学佛的根本,大小乘经论中无不强调发心的重要性,尤其是发菩提心。凡夫众生之所以为凡夫者,因为有凡夫心。学佛的人之所以难以摆脱凡夫心者,因为缺乏出离心、菩提心。如能发起猛烈的出离心、...

有关于出家的疑问

文化杂谈“有关于出家的疑问”。问:曾经发愿出家,后来没有出家,行吗?答:没有出家就没有出家嘛,想出家的时候再出嘛!问:出家是不是消极避世的选择?答:你们觉得出家是一种逃避,我还觉得世俗的生活是一种逃避,为什么这么说呢?前面讲到,在我们生命中,和我们关系最密切的就是我们的心性,那才是生命真正的自我,如果我们不向内追求,而是盲目地向...

浅议唯识学的种子论

文化杂谈“浅议唯识学的种子论”。大乘有宗是由法相学和唯识学两方面理论所构成,法相学与唯识学的学术问题密切相关但不相同。近世佛学泰斗欧阳竟无先生认为五法三自性是法相学内容,八识二无我是唯识学内容。唯识学与法相学在研究的对象和内容上是有区别的,即使在方法论和认知思维上也是有区别的,然而在基本原理上则是绝对相同,都是基于佛陀所开创的缘起...

定学讲座

文化杂谈“定学讲座”。《定学讲座》∵∵∵∵菩提之旅静修营97演讲稿之五戒随念欲修戒随念的人,独居静处,当以如是不毁等之德而随念於自己的戒,即“哈哈!我的戒实无毁、无穿、无点、无杂、自在、智者所赞、无所触、令起於定"。在家人随念在家戒,出家人随出家戒。无论在家戒或出家戒,在他们的戒起初或末了,一条也不破,犹如不破边的衣服,...

读印顺导师契理契机之人间佛教

文化杂谈“读印顺导师契理契机之人间佛教”。读印顺导师《契理契机之人间佛教》∵∵∵∵书林漫步法音1997年第9期(总第157期)第21页今年三月,当我收到嵩寿九十又二的印公导师的来信,和《契理契机之人间佛教》一书时,不禁为印公那人菩萨行的精神所感动。印公在来信中说:“《契理契机之人间佛教》这一本比较扼要表示我对佛法的判摄与重点。”遵循着印公的...

大原谈义闻书钞

文化杂谈“大原谈义闻书钞”。上人曰。予自遁世之当初至衰老之中比。窃披一代教文。倩案出离之要义。付显付密开悟不容易。云事云理修行难成就。一实圆融□内多年即是疲妙观。三密同体床上于今失现世证人然间量涯分愿净土。凭他力称名号。诚往生极乐教行者直至道场目足也。有智无智谁人不归哉。而诸宗行人以为。口称念佛偏被愚钝机。全不及真言止观之妙行...

谈谈我想出家的原因

文化杂谈“谈谈我想出家的原因”。谈谈我想出家的原因---作者:小夜叉居士作者:小夜叉居士不久前,我做出一个重大的决定:我要出家。作为大乘佛法的信仰者,我们都知道,学佛不一定要出家。那么,是什么原因促使我一定要选择出家呢?这里我谈谈最重要的理由:我怕自己以后越来越堕落。中国有句古语:“人在江湖,身不有己。”是的,我知道对错,我也有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