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杂谈

列表

从文学观点看杂阿含经中的譬喻

文化杂谈“从文学观点看杂阿含经中的譬喻”。从文学观点看杂阿含经中的譬喻∵苏钊琳绪言佛世之时,佛陀教诫悉以口传,而不以文字立言。佛灭后,以经律为师;为求其广布人间,持而不失,纯而不杂,则有赖结集。上座问答,诵出经律,历经大众审定编次,乃渐成文字记载。而如“说文解字”所谓:“文者纹也”,凡是一种经过修饰刻画的语句,就成为文;在修饰刻画的过程中,...

漫谈罗汉

文化杂谈“漫谈罗汉”。(一)十六罗汉十六罗汉是释迦牟尼佛的弟子。据经典说,他们受了佛的嘱咐,不入涅盘,常住世间,受世人的供养而为众生作福田。古代译品中如北凉道泰译的《入大乘论》说:「***宾头卢、***罗睺罗,如是等十六人诸大声闻散在诸渚……守护佛法。」但是未列举出十六罗汉一一的名字。此外,西晋竺法护译(一云失译)《弥勒...

中国与印尼的佛教关系

文化杂谈“中国与印尼的佛教关系”。中国和印度尼西亚的佛教关系,开始于公元五世纪间。但在这以前,即公元392年迦留陀伽在东晋译出的《十二游经》中说:“海中有二千五百国,……五国王,一王主五百城,……第四王名阇耶(即爪哇),土地出毕钵、胡椒。”这是印尼群岛(包括爪哇岛)的记载见于中国佛教文献之始。至公元412年,中国的法显由斯里兰卡航返...

谈谈我国的傣文佛典

文化杂谈“谈谈我国的傣文佛典”。谈谈我国的傣文佛典无忧傣族是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省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以及沿金沙江、澜沧江和红河流域等各水系的四十多县。在这四十多县的当中,以思茅专区的景谷、孟连;临沧专区的耿马、沧源;玉溪专区的新平、元江及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元阳、金平等县较为聚居。傣族的语言...

谈烧香

文化杂谈“谈烧香”。谈烧香吴晗(江西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党总支委员会同志们:得信,很高兴,祝贺你们成功!因工作忙,迟到今天,才能抽空写回信,乞原谅。首先得声明,我对烧香没有研究,只能凭手头一些资料,提供同志们参考。一、香的起源,是不是在后汉时期从印度来的,最早的纪载见于何书?香这个字很早就有了,如《诗经》:“有佖其香。...

谈夹纻像

文化杂谈“谈夹纻像”。谈夹纻像谷响夹纻像,是用漆涂裹纻麻布而制成的佛菩萨像,又称干漆像、脱空像、搏换像、脱沙像等;即造像时,先搏制泥模,再在泥模上裹缝纻布,再用漆加以涂凝光饰,然后将泥除去,脱空而成像。关于夹纻的语义,如慧琳一切经音义(卷77)引释迦方志(卷上)说:“綊纻者,脱空象,漆布为之。”大唐西域记(卷12)的小注...

浅谈佛学研究方法

文化杂谈“浅谈佛学研究方法”。浅谈佛学研究方法一、传统研究方法横面解析法采用的方式:归类所有唯识学素材,照着境行果或八识的顺序排出,然后对此作进一步的解析。例如:《唯识三十颂》世亲《八识规矩颂》玄奘特点:分门别类∵逐条叙述∵是传统严谨论典的写作方式好处:对某论师所整理出来的唯识学风貌能有整体了解,有很强的师承性,容易站在学派或宗...

谈佛教教育

文化杂谈“谈佛教教育”。谈佛教教育∵作者:张有恒∵记得约在民国八十年的时候,第一次在台南净宗学会听到净空法师在演讲当中提到:民国初年,欧阳竟无大师所说:‘佛法非宗教,非哲学,而为今时所必需’,并且说明佛教是一种教育。当时觉得非常惊讶,因为过去的印象,一直觉得佛教是‘宗教’的一种,后来经过几年的了解与研究,才真正体会佛教的确...

刍议曹洞宗之发展

文化杂谈“刍议曹洞宗之发展”。项运良(西南大学∵宗教研究所∵重庆·北碚∵400715)内容摘要:∵曹洞宗是我国佛教禅宗五家七宗之一,以洞山良价(807∵~869)为宗祖,经历了8—9世纪的辉煌、10—11世纪上半叶的孤独、11世纪下半叶至13世纪的中兴、13世纪以后在曲折中的开枝散叶、至近代又归于平静的离奇过程。高僧辈出,义理独...

谈心力

文化杂谈“谈心力”。谈∵心∵力云开前言:恩师驻世之时,在恩师的羽翼呵护之下,形同一个强大的保护伞,坦白说,当时我的修行是蛮轻松的。虽然想修行,也好像有在修行,其实并不太用功,生活当然是过得既通畅又愉快,以致有一次被一位安祥禅的师兄消遣我修的是「少爷禅」。他的说法一针见血,直接点到我的痛处,当时自己也深有同感,并不以为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