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二、引圣教理∵∵辛一、引圣教∵∵壬一、不共大乘教∵∵癸一、大乘四颂

引至教以证成第八识有,首先是引不共大乘教,其次是引共许小乘教。于大乘不共教中,先列举三经,次证成至教。

∵阿毗达磨经

所谓大乘不共三经∵入楞伽经

∵不过因引大乘阿毗达磨经中二颂,所以就说成三经。

一、(所)谓有大乘阿毘达磨契经中说:------这是所引五教的第一教。

∵大乘阿毗达磨------简别小乘阿毗达磨。

阿毗达磨-----------是印度话,中同译为对法。依阿毗达磨诸论师说:对一切法的法相,能善巧最极善巧的抉择,就名阿毗达磨。

【对法】

阿毗达磨。译曰对法。对为对观对向之义,法为四谛涅盘之法。以无漏圣道之智慧,对观四谛之理,对向于涅盘之果,故名对法。盖对法者,智慧之名也。然三藏中论藏为于诸法之性相,问答决择,而生其无漏智慧之法文,故彼之论藏,亦名对法。俱舍论一曰:“论谓生无漏慧教,此诸慧论是彼资粮,故亦得名阿毗达磨。”

∵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

由此有诸趣及涅盘证得

∵有人问;欲想显示其识,应当先显其体,现在不显其体反而约义解识,这是什么道理?

论主回答说:(要知),此第八(阿赖耶)识(的)自性,(是极其)微细(难以显示的,即或显示也不易让人所知),故(所以现在只好)以作用而(来)显示(它的体性)之。(为什么?因为自性是不能经言说的,当知这是不得已而如此的)。

(所引)颂(文共有四句,于)中:

(前)初半(颂两句,是)显(示)第八(阿赖耶)识(能够作)为(现在诸法的)因缘(作)用。

後半(颂两句,是)显(示第八阿赖耶识能)与流转(的生死)、还灭(的涅盘)作依持(的作)用。

界:(就)是因(的意)义,(也)即(就是)(一切杂染有漏诸法的)种子识,(此种子,从)无始时(以)来,展转相续,(刹那刹那不断的)亲生诸法,故(所以)名为因。

依:(就)是缘(的意)义。(也)即(就是)执持识,(此持种识,从)无始时(以)来,(就)与一切(现行诸)法等,(作)为(所)依止,故(所以)名为缘。

上句的“诸”与此句的“一切”,实是眼目的异名,没有什么差别的,虽则如此,但又不妨说一切为宽,诸言较狭。

颂文的等字,只表示多数,亦不必作特殊解说。

有人问:为什么说第八识为因缘用?

答:(所)谓(此第八识)能执持(一切)诸(法的)种子故,(同时,又能够)与(一切)现行(诸)法(作)为所依(止)故,即(如是)(就是第八识能够)变为彼(现行诸法以)及(能够作)为彼(现行诸法的所)依(止。所谓)变为彼者:(就是所)谓(第八识的种子,能够)变为(外在的)器(界以)及(内在的)有根身。

有人问:为什么这里不说变诸种子?

据《述记》云:“不说变种者,相沈隐故,略而不说;又种识故,略而不说,又种识故,即前执持”。

(所谓)为彼依者:(就是所)谓(第八识能够)与(前七)转识作(为)所依止。(为什么?因为第八识唯缘所变的五色根及器世间的果法,不缘现行七转识果,所以只能为其作所依止)。

有人问:怎样为诸转识作所依止?

答:以(因为)(第八识)能(够)执受(眼、耳、鼻、舌、身的)五色根故,(使之不腐烂,于是)眼等五识,(就)依之(此完整不坏的色根)而(得)转(起)。-----如眼识依于眼根而得转起,乃至身识依识身根而得转起。假定第八识不执持这五色根,五识就无所依而得生起,那吾人生命就成为没有精神活动的死人,证知五识依之而转的五色根,是因第八识之所执持。

又(此第八识能够)与(第七)末那(作)为(所)依止故,(所以)第六意识(就可)依之(第七识)而转(起)。

仔细说来,第八识不但为末那识的俱有依,即第七识依第八现行识的为俱有依,同时亦为末那识的种子依,即第七识依第八识中种子为因缘依,且又为末那识为所缘境,即第七识以第八识为所缘境。现在但说现行第七识依现行第八识,第六识现行则依第七识而活动。

(第七)末那(识与第六)意识,(皆是属于)转识(所)摄故,(所以犹)如眼等(前五)识(一样,它们的生起,各各是)依俱有根(而发生活动的,由此证知,第六意识的生起,亦决定有它俱有不共所依根,第七识的生起亦尔)。

宗:六、七二识,亦依俱有依

因:转识摄故

喻:如眼等五识

有人问:(前七转识各有它们的俱有依),第八(识,从道)理(上来讲),应(当亦)是(属于)识性故,(既然第八识是识的性质,亦应当有它的俱有依,请问它的俱有依是什么)?

答:(要知,第八识的生起),亦(是)以第七(识作)为(它的)俱有依。(为什么?因为七、八二识是相互为依的)。

(像上面所说的就)是(所)谓此(第八)识(可以作)为(现行诸法的)因缘用。(如前七转识依于第八识,第八识可以说之为因,前七转识可以说之为缘;第八识依于第七识,第七识就为因,第八识就为缘。如此说来,第八识有因缘用,可说是非常明显)。

上来已解释上二句的颂文,现在续解释下二句的颂文:

(颂文当中的)“由此有”者:(是说)由(于)有(了)此(现行法所依的第八)识。

(颂文当中的)“有诸趣”者:(是说有了界为一切法所依的因体,就)有(了生死流转的)善恶(诸)趣。

(意思是)谓,由(于)有此(现行诸法所依的)第八识故,(就能)执持一切顺流转(的杂染诸)法(种子,由此杂染诸法种子,生起一切杂染现行,使)令诸有情流转(于)生死(苦海中,无法得跳出轮回的圈)。

流转与顺流转,其义是不同的;

流-------即相续不间断之义

转-------生起之义

流转-------是指现行杂染

顺流转-----是指种子染法。

还有一种说法,就是不分什么种子现行,只要是有漏法,皆可说为流转。

【流转】

漂流、辗转之意。为二十四不相应行法之一。即生死相续不断,而辗转于三界、六道之轮回。对此,如从迷界,而进入涅盘,即称还灭。属流转者,称为流转门;属还灭者,称为还灭门。四谛中之苦谛与集谛,或十二缘起之顺观(观十二支缘起从无明乃至老死)属流转门。而四谛中之灭谛与道谛,以及十二缘起之逆观(观十二支缘起从老死至无明),则属还灭门。

有人问;一切生死如果皆名流转,那就不但诸趣名为流转,就是惑、业、生、有漏苦、集皆是流转,为什么现在颂中偏说诸趣为流转?

论主回答说:虽(然说依)惑(造业、由)业(受)生,有漏的苦集二者),皆是(属于)流转(生死法,然)而(五)趣是(生死苦)果,(在流转中最为殊)胜,故(所经特别)偏说。或(者还可以作这样的说,就是)诸趣(这句)言,(是)通能(趣和)所趣(的。惑业说为能趣,为什么?因为此惑业是能趣于苦果的。苦果说为所趣,为什么?因为此苦果是惑业之所趣的,所以说惑、业、苦三,皆可说之为趣。要知,不但惑、业、苦是趣,就是)诸趣(的)资具,亦得(说为)趣名。

所谓诸趣资具--------主要是指的器世间,因这是诸趣奔向的所在,至于器世间的各种资具,是维持生命生存的,相从所趣,同样可以名趣,如果没有这些,生命就无法生存。或说惑业二者就是资具,因为由惑起业,由业能感生,是以为感生命报体的资具,没有这二者就不能感报体,所以说为诸趣资具,因而皆名为趣。

(要知,如上所说的)诸惑、业、生,皆(是)依(于)此(第八阿赖耶)识,(亦就是说惑杂染成、业杂染成、生杂染成,皆是依于第八识而存在的。由于此三杂染都是依托第八识而存在的,所以赖耶)是与(有情生死)流转作(为)依持(的作)用。------从这依持用,足以证明有此第八识体。

现在继续解释最后一句颂,以说明还灭的依持用。

(所谓)“及涅盘证得”者:(就是)由(于)有此(第八阿赖耶)识(的原)故,(所以得)有涅盘(的)证得。

有人问:为什么有第八识就能证得涅盘?

答:(所)谓由(于)有此第八(阿赖耶)识(的原)故,(能够)执持一切顺还灭(的清净)法,令(诸依法)修(学的)行者,(可以)证得(不生不灭的寂静)涅盘。

【还灭】

(灭者涅盘也。造业受生死之果,谓之流转,而修道证涅盘,谓之还灭。正理论九曰:“生死止息,是还灭义。”俱舍颂疏根品一曰:“言还灭者,生死止息,名为还灭。取涅盘得,为还灭体。”

上来虽对“涅盘证得”的一句颂加以解说,但对这一句颂的解说确有三家说法不一样:

第一师说:此(颂文当)中但(只)说能证得(的)道(谛,不是说的所证得的涅盘。为什么?因为)涅盘(是)不依此(染污的第八)识(而)有(的)故,(要知,涅盘是无漏清净的,怎么会依有漏杂染识而有)?

第二师说:或(者说)此(颂文当中)但(只是)说所证(的)涅盘。(为什么?因为这)是(每个)修行者正所(追)求(的目标)故。

涅盘是学佛者所追求的究竟标的,真正发心学佛,没有不求此的,如未证得涅盘,是就显示学佛的目的示达到,不过这里所要特别注意的,就是只说涅盘为所求的,并不是说涅盘为已证的,所以但说所证涅盘。像这样的讲法,自无什么不可!

第三师说:或(者说)此(颂文当中是)双说(所证的)涅盘与(能证的圣)道。(为什么?因为这二者)俱是(属于)还灭品类(所)摄(的)故。(灭就是涅盘,道就是正智,当正智生起时,断尽所应断的烦恼,方能证得所要证的涅盘,所以二者皆是还灭所摄)。

有人问;第三家,你们怎么知道这是双说涅盘与圣道?

第三师回答说:(要知,所)谓涅盘(之)言,(是)显(示)所证(的寂)灭。(至于其)後(所说的)证得(之)言,(是)显(示)能得(的圣)道。(如是)由能断(的圣)道,断所断(的)惑(染,一旦到了)究竟(断)尽(的果)位,(便)证得(不生不灭的)涅盘。(由此知道,这就是双取涅盘与圣道的二者)。能(断道和)所断(惑,能)证(的道和所证的灭),皆(是)依(于)此(第八阿赖耶)识(的,所以第八阿赖耶识),是与还灭(门)作依持(作)用(的。从这依持用,足以证明有此第八阿赖耶识)。

上来虽已依于颂的资次第解释颂的意义,但还有些余义未了,所以现再作几种不同的配合来说明颂中的余义:

一、又此(四句)颂中,初(“无始时来界”的一)句,(是)显示此(第八)识(的)自性,(不是现在这一生才有的,而是从)无始恒(恒时就)有(的;至于)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诸趣、及涅盘证得)三(句颂,是)显(示第八识)与杂染、清净(的)二法,总(相和)别(相)为所依止(的)。

如一切法等依----------是染及净二法的总依

由此有诸趣------------是能依的染法

∵所以这是染净二法的别依

及涅盘证得------------是净法的能依,

由此有---------属于两种的别依,因为通染通净的。意思是说由此而有诸趣染法,由此而有涅盘净法。

(所谓)“杂染法”者:(就是所)谓(的)苦(谛与)集谛,(亦)即(就是)所(趣的)生(死及)能趣(的)业惑。-----这是世间的一重杂染因果。

所趣的生死-------就是指的苦谛

能趣的业惑-------就是指的集谛

(所谓)“清净法”者:(就是所)谓(的)灭(谛与)道谛,(亦)即(就是)所(证的)涅盘(以)及(能证的圣)道。-----这是出世间的一重清净因果。

所证的涅盘-------就是指的灭谛

能证的圣道-------就是指的道谛

彼(杂染与清净的)二(重因果),皆(是)依(于)此(第八)识而有(的,绝对不可说是依于七转识有。为什么?因为转识是不能无始恒有为染净法总别依,所以)依(前七)转识等,(建立这两重因果,在道)理(上是)不(能)成(立的)故。

二、或(者)复(再还有一种说法:所谓最)初(“无始时来界”这一)句(颂,是)显(示)此(第八)识(的)体,(从)无始(以来,都是)相续(不断的,从来不曾有所间断过。正因为如此,怕以众生在生死中,也就旋转不息;至于最)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诸趣、及涅盘证得)三(句颂,是)显(示第八识)与三种自性(作)为所依止。

(所)谓“一切法等依”这一句颂,是)依他起(自性)。

(所谓“由此有诸趣”这一句颂,是)遍计所执(自性)。

(所谓“及涅盘证得”这一句颂,是)圆成实(自)性。

(因为是这样的配合,所以说)如次应(当)知(道)。

有人问;为什么这样配合?

答:当知所谓一切法,是指有漏无漏的诸有为法,而第八识能含藏这一切诸法的种子,所以就为所依。遍计执是妄执,众生之所以在生死五趣中转来转去,时而生于此趣,时而生于彼趣,原因就是由于遍计执的妄执,假定没有遍计执的妄执,根本就没有诸趣流转。

圆成实是什么?

这主要的是指的四净清法。

无性《摄大乘论释》卷第五说:“云何应知圆成实自性?应知宣说四清净。何等名为四清净法?一者、自性清净,谓真如、空、实际、无相、胜义、法界。二者、离垢清净,谓即此离一切障垢。三者、得此道清净,谓一切菩提分法波罗密多等。四者、生此境清净,谓诸大乘妙正法教,由此法教清净缘故,非遍计所执自性;最清净法界等流性故,非依他起自性。如是四法总摄一切清净法尽”。

译本译出。现收于《大藏经补编》第九册。

所谓三自性,即遍计所执自性、依他起自性、圆成实自性。此三自性为无著、世亲学系的总枢纽。本论对三自性的各别性质、相互关系、悟入的次第、方法和利益等问题,均较集中和较具体地作了说明。《三自性论》贯彻了“唯识”为立场、“辩证”为方法的特点。

本论另有金克木依梵文原本及二种藏文译本译出的异译。

︰刘孝兰译《三自性论》

敬礼世间自在婆伽梵!

(1)遍计同依他,及与圆成实,许此三自性,智者深所知。

(2)由缘自在转,及唯分别事,所现即依他,似现为遍计。

(3)所现之似现,常恒无所有,此无变异故,即圆成自性。

(4)遍计彼所现,有此二似现,彼中无有此,彼即无二法。

(5)云何彼中无?谓无能遍计,及其所计义,说心名分别。

(6)由因果性故,许心有二种︰谓阿赖耶识,及与七种转。

(7)初由染种习,积集故名心,二由于种种,行相转故名。

(8)彼虚妄分别,许亦分三种︰异熟与执我,以及了别他。

(9)初异熟自体,彼即根本识;余者名转识,由能所见转。

(10)以有无二一,杂染清净相,分别诸自性,许此为甚深。

(11)凡所分别有,彼即毕竟无,故于遍计性,许有有无相。

(12)错乱体性有,似现体全无,故许依他性,亦有有无相。

(13)若二毕竟无,无二即是有,故于圆成性,许有有无相。

(14)遍计义虽二,有无体一故,愚夫遍计性,许二一自性。

(15)所现有二分,唯乱体一故,爰于依他性,亦许二一性。

(16)二体之自性,即一无二故,亦许圆成性,有二一自性。

(17)遍计及依他,杂染相所知,唯于圆成性,许为清净相。

(18)二不谛实性,即无事自性,故离遍计性,无别圆成实。

(19)无二之自性,即二无自性,故离圆成实,无别遍计性。

(20)非实唯似现,如是无自性,故离依他起,无别圆成实。

(21)非实二自性,似现体全无,故离圆成实,无别依他起。

(22)已观待名言,分别诸自性;依彼增上力,如次证当说。

(23)遍计名言性,唯余增益性;故离言自性,亦当许为余。

(24)先于二我无,入故入依他,二性全非有,唯是遍计故。

(25)次于二无性,证入圆成实;即此证入时,亦说有与无。

(26)此三自性者︰无所缘无二,极无如是无,即无事自性。

(27)咒力幻作故,有象身现起,许唯显现相,象实全非有!

(28)遍计性如象,依他犹象相,于彼无象事,圆成许似此。

(29)从彼根本识,计不实二我,二性极无故,唯有彼行相。

(30)根本识如咒,真如许似木,分别似象相,二性则如象。

(31)若了此真义,能如次顿知︰遍知及永断、所证三种相。

(32)遍知无所缘,净所现为断;无二为所缘,则亦现作证。

(33)象所缘既无,彼行相即灭,所得唯木材,幻化事如尔。

(34)如是二叵得,二现相亦灭,灭时即证彼,圆成无二事。

(35)相违识变故、心见无境故、三智随转故、无功解脱故。

(36)若能触唯心,所知即叵得;所知义无故,心亦不可得。

(37)二都无得故,即缘于法界;由缘法界故,即证圆满德。

(38)由证圆满德,即能得无上,三身菩提智,成就自他利!

今此(上面所引大乘阿毗磨契经一)颂中,诸所说(的各种意)义,(皆是依于第八识而有的,假若)离(了此)第八识,(如上所说的诸义)皆不得有,(由此故知,第八识决定是有)。

大乘阿毗达磨经中,不但有上一颂,说明赖耶的定有:

即(就是)彼(大乘阿毗达磨)经中,复(又有一颂)作(如)是说:

由摄藏诸法一切种子识

故名阿赖耶胜者我开示

由(于阿赖耶识中)摄藏(各种事物的)诸法,(此)一切(诸法就名为)种子识,(此种子识),故(所以就)名(为)阿赖耶,(它在相续的识流中,具有能生的功能,像种子一样,所以称为种子识。像这样的深奥心识的活动,要具菩萨根性的)胜者,我(佛才为他们)开示(宣说,至于一般凡夫及声闻人,佛是不对他们宣示解说的)。

上是略解颂义

下再依论文详解其义:

(所谓)由(于)此(第八根)本识(中),具(有各式各样的)诸(法)种子,(而这些种子是受前七转识杂染现行诸法之所熏成),故(所以阿赖耶识有)能(力)摄藏(此些)诸杂染法,(因而就名为一切种子识,也就)依(于)斯(这样摄藏的诸杂染法),建立阿赖耶(这个)名。(由此故知,赖耶之所以得名赖耶,无疑是从能摄藏说的)。

(要知,这能摄藏杂染诸法的赖耶,并)非如(数论所计执的)胜性(为种),转为(生起)大等(二十三谛之果一样。(胜性又名冥性,具有三德。数论认为万有诸法,皆由冥性而得生起。即由冥性而生觉,由觉而生我心、五唯量、五大、五知根、五作业根,最后归于神我受用。数论说冥性在未转变时,大等藏在最胜性中,彼此之间其体是一)为什么?因为唯识学上所说赖耶中的)种子(能生因)与(所生的现行)果体,(并)非(是)一(的)故。(你们数论所说能生诸法的冥性,是永恒而无生灭变化的,可是唯识学上所说)能依(的诸法和)所依(的识体,都是)俱生(俱)灭(相续变化的)故。(怎么能够相同呢)?

1、数论主张------一个是一体的

唯识主张------一个是非一的

2、数论主张------一个是永恒的

∵唯识主张------一个是生灭的

∵二者有着这样的不同,怎么能够混为一谈?

∵(由上可知,第八识)与杂染(诸)法互相摄藏,(如识能藏一切杂染诸法种子名为能藏,同时又受现行杂染诸法之所熏习名为所藏)亦为有情(众生)执藏为我,(这是显示内执为我的执藏义)故(所以)说此(第八)识名阿赖耶。

有人问;像这样被有情执为自内我的阿赖耶,佛究竟为什么人才给以开示?颂文中说,“胜者我开示”,要具有怎样的资格才得成为胜者?

答:(第一类是指)已入见道(位的)诸菩萨众。(为什么?因为入见道位的菩萨,才)得(无漏智的)真现观,(所以方)名为胜者。(由于)彼(见道位的诸菩萨众,他们)能(够亲)证,(能够正)解阿赖耶识(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从此以后,不再诽谤分别我执),故我(佛)世尊(才)正为(彼见道位的诸菩萨众)开示。

所谓得真现观-------是指于见道后所生起的根本智及后得智。

所谓开示-----------就自位说,虽说已经证解唯识,但为使令更加得到明净,所以现在特为开示;假定是上地尚未得证唯识的,为了令其得以进一步的勤修,终于亦能契证唯识妙理,所以现在特为开示。

或(者第二类是指)诸菩萨,(不但登地的菩萨可以名为圣者,就是地前的菩萨,如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的菩萨,这些)皆名(为)胜者。虽(然说)见道(以)前(还)未能证解阿赖耶识。(然)而(亦)能信解(唯识性相,发起最胜猛利乐欲,希)求彼(第八识)转依(之果。像这样的地前菩萨),故(所以佛)亦为(他们宣)说(赖耶。如此说来,所谓胜者,不唯是指已证圣果的圣者菩萨,而实通于地前所有的菩萨的)。

这是总结义

(如上所说的第八识摄藏诸法是种子识名阿赖耶等义,唯独第八识有,并)非(其余的)诸转识,(亦)有如是义(的)。

(如上所说的阿赖耶,胜者佛才为他们开示,不但《大乘阿毗达磨经》中作如是说,就是)解深密经(中)亦作(如)是说:

阿陀那识甚深细一切种子如瀑流

我於凡愚不开演恐彼分别执为我

(如解深密经心意品中说):阿陀那识甚深(最甚深,微)细(最微细,其中所摄藏的)一切种子,(犹)如瀑流(水一样高低起伏不定),我(佛世尊,对)於(那些)凡(夫及二乘)愚(者,是)不开(示)演(说的。为什么?因为)恐(怕)彼(他们程度不够,不但得不到利益,反而还)分别执(着)为我。

要知阿陀那之所以得名为阿陀那,因为它有三种特殊的功用:

一、(是)以(因为此阿陀那识)能(够)执持诸法种子:(就是杂染现行所熏习的诸法种子,由阿陀那的执持,使之得以保持无所散失)。

二、及(阿陀那识)能(够)执受色根(及根)依处(不会腐烂):

∵色根------是指的净色根,亦就是所谓的胜义根

依处-------是指的根依处,亦就是所谓的扶根尘

∵有情生命体上属于生理机构的五色根,所以能活泼泼的在一期生命中继续的存在,并且引起各种的觉受,都是由这阿陀那识执受的关系,假定阿陀那不执受有色诸根,有情的生命,不但不能活泼泼的生存,而且会立刻的崩溃,成为无生机的死尸。

三、(此阿陀那识)亦能执取结生相续:(也就是新生命体的形成和前后生命的连结相续)。

∵相续--------是前一生命与后一命的连接,而这连接前后生命相续的主体,就是这个阿陀那识。假定没有这主体的阿陀那识,前后生命根本不可能连接的。

结生-------结;好似系的意思,就是所谓此阿陀那识,在父精母血会时时,于母胎中一念系之,所以叫做结生。

【结生】

于轮回转生之间,指由中有而托生于母胎。其相,通于大小乘,凡诸因缘具备,男女各于异性之父母起爱着而生。俱舍论卷九(大二九·四六下):“中有为至所生,先起倒心,驰趣欲境,彼由业力所起眼根,虽住远方,能见生处父母交会而起倒心,若男缘母起于男欲,若女缘父起于女欲,翻此缘二俱起嗔心。(中略)彼由起此二种倒心,便谓己身与所爱合,所憎不净泄至胎时,谓是已有,便生喜慰,从兹蕴厚,中有便没,生有起已,名已结生。”盖生此倒想者唯凡夫,若菩萨则不然;菩萨入母胎时,心不颠倒,于父为父想,于母为母想,俱相亲爱,无有异心。

(由于第八识具有如上三种特别的功用),故(所以)说此(第八)识(又)名(为)阿陀那(识)。

有人问:为什么说阿陀那识甚深?

答:(因为诸)无(有圣)性(的凡夫)有情,不能穷(解阿赖耶识的原)底。(为什么?因为阿赖耶识犹如渊深的大海,前七转识好像似波浪一样,人们只能见到起伏的波浪,不能见到无际的渊底。犹如我们凡夫,唯能了知见、闻、觉、知的转识活动,不能穷达第八识的深渊之底),故(所以)说(为)甚深。

有人又问:为什么说阿陀那识甚细?

答:(因为)趣(于)寂(静涅盘的声闻、缘觉二乘)种性(的人),不能(够)通达(第八识的隐微行相),故(所以)名(为)甚细。

但这里所说的趣寂声闻,是专约决定种姓者说,至于不愚法而右回向的声闻,是亦可以信解听闻的。

有人问:阿陀那识如果真的不为二乘人说,与解深密经说今第三时,普为发趣一切乘者,试问如何通?

答:当知经中说的大乘,不但是指直往菩萨,同时亦为不定性者,所以说普为发趣一切乘者。

有人又问;可是这种说法,仍难令人信服,因为经说普为一切乘,现在不为定性二乘,怎么可以说为普为?

答:初时教说有,唯为小乘,次时教说空,唯为大乘,后时教通空有,所以说普为一切,并不是说句句必要皆通一切。

(要知阿赖耶识所含藏的一切种子,是生起现行诸法的亲因,所以阿赖耶识中所含藏的一切种子),是一切(诸)法(的)真实种子,(不同外有的谷、麦等种,只是世人称为种子,而这种子是假名安立的,不得名为真实种子。可是赖耶识中的一切诸法真实种子,一旦遇到外)缘(的)击(发),便(能)生(起前七)转识(的现行)波浪,(而它们的生起,总是那样)恒(时)无(有一刻的)间断,犹如瀑流(水一样,起伏不定)。

凡:即(就是指的)无(圣)性(的凡夫有情)。

愚:即(就是指的)趣(于)寂(静涅盘的声闻、缘觉二种圣人)。

(佛陀)恐(害怕)彼(凡愚人对)於此(阿赖耶识生)起(虚妄)分别执(着,有了执着,一定妄执外境实有,对之生起热烈追求,于是起惑造业,使凡夫)堕诸恶趣,(至于声闻人,虽不致于生起分别我执,但会生起分别法执,有了这个法执的存在,就会)障(碍)生(起无漏)圣道。(这么一来,对于凡愚,不但没有丝毫的利益,反而会给他们极大的损害)!故(所以)我(佛)世尊不为(他们)开演(甚深微细的阿陀那识)。

现在总结一说;

∵我于凡愚不开演、一切种子如瀑流----这两句都是显示不说所以。原因有二:一、以深细故不说,是为第三句不说所以;二、恐起烦恼不说,是为第四句不说所以。

(如上所说的道理),唯(独)第八(阿赖耶)识有如是相,(非是其余的转识有如是义。由于如此,不得不承认有第八阿赖耶识,不然,像上所说的诸义就不得成)。

∵此是第四引入楞伽经证明第八识有:

(如)入楞伽经亦作是说:

《楞伽经》

佛教经典。全名《楞伽阿跋多罗宝经》或《入楞伽经》。是斯里兰卡岛的古名,意为“入”或“表露”。意为释迦佛在斯里兰卡地方所说的经。梵文原本系印度笈多王朝时期出现的中期大乘佛典之一,与《解深密经》同为论述唯识思想的重要经典。此经一般认为在无著以后所成立。它与偏重于信仰并具有浓重的文学色彩的初期大乘经典不同,偏重于理论的研究和哲学的说明。《楞迦经》出现后,很快就传入了中国,最早的译本是南朝宋元嘉二十年(443)求那跋陀罗的译本(即《楞伽阿跋多罗宝经》4卷)。以后还有北魏菩提流支的译本《入楞伽经》10卷,实叉难陀的译本《大乘入楞伽经》7卷。此外,还有藏译本和日本南条文雄校刊的梵本。藏译本与梵本最接近。在汉译各本中,实叉难陀的译本与梵本比较接近。求那跋陀罗的译本最能表现此经的原始形态,流行也最广。

此经除序文说明其产生的原由,宣说离言自性的法门外,其主要内容有:①阐述“三界唯心”的学说。认为一切诸法都系“自心所见”,“自心所现”,是“自内证”;②说明真妄的因缘;③辨明邪正的因果,说明去妄归真的旨意及五法(名、相、唐妄想、正智、如如)、三性、八识、二无我(法无我、人无我)的道理。认为八识是阿赖耶识大海生起的波浪,阿赖邪识是“原因”和“根本识”,它是无始以来的本体。阿赖耶识也就是“如来藏”;④明法身之常住,以示生死、涅盘之平等;⑤示藏心自性,以明真妄、生灭、平等之相;⑥广说六度,指出自性之妙行;⑦广决众疑;⑧指出性戒,以彰生佛平等之理。全经以离名绝相的第一义心为宗,以妄想无性为旨趣,以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为教相,以自觉圣智为体,以斥小辨邪为用,为大乘瑜伽行派的学说奠定理论基础。经中还提到如来的异名有梵、毗湿努、自在天、因陀罗等,但给予不同内容的解释,可见其受到印度教的影响。

楞伽------是山名,相传是罗刹居,中国译为不可往,唯有具神通者,才能到达此山。

如海遇风缘起种种波浪

现前作用转无有间断时

如(大)海(里面的水),遇(到吹来的)风缘,(生)起种种(的大)波(大)浪,(而且)现前(有着各式和样的)作用转(变起来),无有(一点)间断(的)时(间)。

这是举的譬喻,接着又合法说:

藏识海亦然境等风所击

恒起诸识浪现前作用转

(当知我们有情各各具有的)藏识海,(也和大海一样,所以说为)亦然。(如是平静的藏识海,一旦受到外在的)境(界)等风所击(发,就会)恒(时生)起诸(前七转)识(的波)浪,(而且)现前(也有着各种)作用转(变生起来)。

(除上述的第八识外,其余的)眼等诸(七转)识,无(有)如大海(那样的)恒(常)相续(的)转起诸(多的)识浪,(由此)故知,(除了七转识以外,必定)别有(一个)第八识(的体)性,(为任何人所不不能否认或推翻的。不但如上所引的四经说有阿赖耶识,而实像)此等无量大乘经中,皆(于七转识之外),别说有此第八(阿赖耶)识(的存在,怎么能说没有第八识呢)?

小乘学者看到大乘唯识家,引了很多大乘经证明第八识的确是有,可是他们仍然不肯接受这样的说法,并全为作不定以推翻至教之说。唯识家为了不使他们这个否定得成,特出比量以成大乘是佛说的至教。

首先立宗说:

1、诸大乘经(是至教量所摄。为什么?因为)皆顺无我,违数取趣,(是契经摄故);如增一等(阿含经一样,属于)至教量(所)摄。

数取趣是众生的异名,为有情妄执的实我,以为是这实我数数不断的取于诸趣。佛说诸小乘教,是明我空而对治我执的,当知佛说的诸大乘教,是随顺于无我至理而有违于有情我执的。如增一等诸小乘教,你们既承认它是至教摄,诸大乘教亦是如此,自应如增一阿含经等是至教摄。假定顺我的大乘经不是至教摄,诸小乘经亦应如此。

2、(诸大乘经是至教所摄。为什么?因为)弃背(苦、集)流转,趣向(灭、道)还灭,(是契经摄故,如增一阿含经一样,属于至教量所摄)。

阿含圣典所说的,无非是要佛法行者,弃背生死流转,趣向涅盘还灭,以求达到学佛的目的。当知诸大乘经内容所讲的,与小乘教是没有两样的。你们既承认增一阿含等是至教量摄,理应承认诸大乘经亦是如此,怎么可说不承认为佛的至教?

3、(诸大乘经是至教量所摄。为什么?因为)赞(扬)佛、法、僧(三宝,摧)毁(各种)诸外道(所主张,是契经所摄故,如增一阿含经等一样,属于至教量所摄)。

原始阿含圣典所说的,对于佛法僧三宝所具有的清净功德,总是给予高度的赞叹,认为世间的各类外道,没有那个可及三宝功德的,不特如此,而且对于外道给以种种的毁訾,认为外道的思想是不正确的,如照他们那样的修法,不特不能完成生命的解脱,而且只有堕落深渊里去。当知诸大乘经内容所讲的,同样是讲的这么一套,怎可只承认阿含为至教而不承认诸大乘经为至教?这是万万不可的!

4、(诸大乘经是至教量所摄。为什么?因为)表(明)蕴、(处、界)等法,遮(遣)胜性、(大有性)等(是契经所摄故,,如增一阿含经等一样,属于至教量所摄)。

原始阿含圣典所说的,是显示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三科等法,认为这些是表万有诸法的分类最佳办法,至像数认学者所说的胜性,胜论学者所说的六句义等,不能显示万有诸法的开展,因而在佛法中,绝对遮除这类的说法。大乘经中遮除此说以表蕴、处、界等,与小乘教典所说,可说完全吻俣的,随认阿含为如来的至教,就不能不承认诸大乘经为如来的至教。假定不是这样的话,那是不应道理的。

5、(诸大乘经是至教量所摄。为什么?因为信)乐大乘(佛教的人)者,(他们皆)许(承认大乘经典)能(够)显示无颠倒(的正)理,(是)契经(所)摄故。如增壹等(阿含经一样,属于)至教量(所)摄。

如原始阿含圣典,是诸好乐小乘者,一致认为它是显示无颠倒的正理,因为这是佛的契经所摄的。原始含圣典如此,当知大乘佛经亦然,因为这是好乐大乘的学者,一致许可这些大乘经,是显示无颠倒的正理,同样认为这是佛的契经所摄。如此,怎可承认一是至教量摄,否认另一非至教量摄?我们大乘佛法行者,认为不论小乘教典、大乘教典,同样都是佛说的至教量,绝对不会于中妄加分别,谁是至教量,谁非至教量。

由上可知,诸大乘经,必定是佛说。

癸二、慈氏七因

(为了证明大乘确是佛说,现在)又(根据)圣慈氏(菩萨大乘庄严论),以七种因(由),证(明)大乘经真(正)是佛(所)说:

小乘学者说,诸大乘经绝对不是佛所说,是诸想破坏如来正法的邪魔外道所撰述的,为了令人生信起见,特地假托是佛所说,我们千万不能信受,如果信受邪魔所说,无疑成为邪魔的帮凶,成为如来正法的破坏者。

现在大乘学者反驳说:

一、(因为佛预)先不记故:(假)若(诸)大乘经(典是)佛灭度(以)後,有(其)余(的诸魔外道),为(了想破)坏(如来的)正法,故(所以才这样假托佛)说,(既然是这样),何故(为什么)世尊(在诸经律中)非(不像)(事先预言)如当起(未来将生起)(的)诸(十八部等)可怖事先(那样)预(言)记别?(说在什么时候,有什么魔出现,用什么方法破坏如来正法。如佛在经中说:“末法世候,有诸魔王,入我法中,着我袈裟,破我正法,法必灭尽”,像这样的可怖之事,佛都预先予以记别,为什么大乘经典是邪魔外道所撰述的来破如来的正法,佛为什么不事先记别呢?由此可知,大乘真是佛所说的)。

站在小乘立场说:佛陀根本没有说大乘,你们现在身为佛子,宣说什么大乘,以惑乱如来正法,这不是“师子身中虫自食师子肉”是什么?总之,凡是身在佛法之内,而行破坏佛法之事,皆是此类可怖的事。做个纯正的佛弟子,对此不得不特别注意!

大乘反过来对小乘说:你们这样的责谤大乘,者真正的自食师子肉,要知大乘不但违背佛法,而且佛陀本身,就是大乘佛法的实践者,唯有实践大乘佛法,才能达到成佛目的。老实对你们说:你们不论怎样非议我们大乘,我们大乘从不非议你们小乘,总是认为你们小乘是有其特色的!

小乘学者又说:佛陀最初所以不记这样的事,不是佛陀不预知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不过由佛陀的无楞用心,舍而不说而已。

大乘唯识者说:你你这样讲,是极不合理的,因为如此而说大乘不是佛陀说,势必成为极大的障碍。

《庄严论》卷一说;“诸佛有三因缘,何故不记?一、无功用智恒起,是眼恒见;二、恒作正勤守护正法;三、如来智力无有障碍。由此三因,汝言舍而不记者,不应道理”!

二、(大乘和小乘)本(来)俱行(同时而行)故:(就是)大(乘与)小乘教,本来(是同一时)俱行(的,你们小乘人)宁(怎么)知(道)大乘(唯)独非佛说?

《庄严论》卷一说:“第二同行者,声闻乘与大乘非先非后一时同行,汝云何知此大乘独非佛说”?

假定如小乘学者所说,大乘不是佛在世说的,而是佛灭后逐渐发展起来的,在时间上有着很大一段的距离,怎么会与你们小乘教同时俱行?既然是同时俱行,证知大乘是佛说。

小乘学者问说;若说大乘经是佛所说的,为什么经中所说的道理,我们很难得到理解?

答:

三、(要知,大乘教法并)非(是其)余(的一般人所能知道的)境故:(为什么?因为)大乘(经中)所说(的种种道理,确是极为)广大,(极为)甚深(的,并)非(是)外道(及你们小乘)等(人所能)思量(得到的)境界。(正因为这样的原故),彼(你们小乘等的)经论(之)中,(从来)曾所未说(过,假)设(或)为彼(你们小乘等人有宣)说(过,但你们)亦不(会相)信(接)受。(为什么?因为像这样广大甚深的大乘法,你们小乘人根机是不够的。如说一切法皆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由此之)故,(诸)大乘经(典,并)非(是)非(不是)佛说。

小乘人听到上面所说,觉得大乘是佛说的这一论题,是应接受而没有办法给以推翻的,但为坚执他们自己的成见,说大乘虽是佛说,但不是今是释迦佛说,而是过去的余佛所说,如说大乘是过去的余佛所说,那我们是承认的,如说大乘是今释迦佛所说,我们还是不承认的。

大乘学者针对小乘学者这个说法说;∵

四、(要知,彼此论辩双方都)应(当)极成(承认某个论题,才能立辩)故:(假)若谓(说),大乘是(过去其)余(诸)佛(所)说,(或者是迦叶佛、毗婆尸佛、尸弃佛,并)非(是)今(释迦)佛(所)语,(无异你们已承认大乘是佛说,是)则(佛佛道同,正显)大乘教是佛所说,其理(可证彼此)极成(也就是论辩双方都承认这个道理)。(为什么?因为我们共同都承认是佛所说,至于是今佛所说或是古佛所说,这不是个重要问题,诸佛智慧原本是平等的。在你们或分今佛古佛,在我们认为古佛固然会说大乘,今佛同样也会说大乘,怎么说大乘非佛说?所以大乘是佛说不可厚非)。

大乘人问小乘人说;

五、(大乘法究竟是)有(还是)无有故:(假若你们根本不承认有大乘,那一切就免谈,假)若(你们承认)有大乘,(那)即(就)应(当相)信此诸大乘教(法,的确)是(我)佛(世尊)所说。(假若)离(开了)此(佛所说的)大乘(教法,另外去找一种大乘妙理的教法,根本是)不可得(的)故。

(大乘学者又说:假)若(真的)无(有)大乘,(那你们)声闻乘教,亦应(当并)非(是)有。(为什么?因为)以离(开了)大乘,决定无有(修学六度万行的菩萨而)得成佛(之)义。(若无有成佛者),(请问)谁(个)出(现)於世(为你们)说声闻乘?(若果真如此,不特我们大乘没有,就是你们小乘也没有,相信你们不会承认),故(所以你们承认)声闻乘是佛所说,而独)非大乘教(亦是佛所说,此种说法,是)不应(当符合)正理(的。要知,小乘既是佛所说,大乘亦应当是佛所说)。

六、(因为大乘教义)能对治(烦恼)故:(如)依(照)大乘经(开导的修行方便,精)勤(勇猛的去)修行(的话)者,(必然)皆能(够)引得(根本)无分别智,(此根本无分别智),能(够)正对治(贪、嗔、痴等的)一切烦恼,(由此)故(知),应(当相)信此(大乘经)是佛所说。

原来佛化有情,旨在令断烦恼,而能断烦恼者,必赖无生智慧,如是无生智慧,必依大乘修得。烦恼虽说是通三乘通所对治的,但若要求证得最高的佛果,还得进一步的对治法执,唯有我法二执彻底对治掉了,才能得到成佛。

七、(大乘教)义(是)异(于经)文(的)故:(如)大乘(教中)所说(的)意趣,(是)甚深(最甚深,不是一般人所能理解的,所以)不可(以)随(顺表面的经)文而取其义(理),(亦就是不可以我们凡夫常识上所知的事理)便(对大乘经典)生(起)诽谤,(所)谓(若真的认为大乘)非(是)佛(所)语,(那就不免犯了谤法的过失,要知大乘中所有甚深的理论,不是凡小智慧所能体认到的,不能因为我们体认不到,就否定它是佛说的法,那是大错特错的)。

(由上所说的七大理由证知),是故(所以)大乘真(正)是佛(所)说。

如(慈氏菩萨所说的七因),庄严论(以)颂(概括)此义言:

先不记俱行非余所行境

极成有无有对治异文故。

一、先不记故

二、俱行故

三、非余所行境故

四、极成故

五、有无有故

六、对治故

七、异文故

壬二、声闻异门教∵∵癸一、总说

(阿赖耶识不但在我们大乘经中处处说到,就是在你们小乘其)余部(派的)经(典)中,亦(常常以异门)密意说(到)阿赖耶识有(它的)别(另外)自性。

异门--------是从不同的形式,从多方面说明的意思

密意--------是因恐怕你们小乘人,不能确实了解其义,反而生起分别妄执,所以特密其意许,而不明显的说出,是为密意,但这里唯就小乘密意教说。

癸二、别说∵∵子一、大众部说

∵小乘学派是很多的,本论只举出四部,现在先就大众部说;

(所)谓(在)大众部(的)阿笈摩中,(有)密意说此(第八阿赖耶识)名(为)根本识。(为什么?因为此根本识)是眼识等所依止(的根本)故,譬如树根是茎、(枝、叶)等(的根)本,(此根本识与眼等识的关系,也是如此,并)非(是)眼等识有如是(意)义。

大众部-------音译摩诃僧祗部,释迦牟尼佛逝世一百年时形成,其教义与上座部直接对立,后分裂出一说部、说出世部、多闻部、说假部、制多山部等。主要分布在古印度中部和南部。主张有一种根本识,由眼、耳、鼻、舌、身、意六识所依止,但根本识不能发起六转识。

●作者:法空整理

【阿笈摩】

(术语)阿含之新称。这是印度话,中同译为教,就是展转传说,所以名之为传。

【密意】

隐藏之旨意。即指佛特殊之意趣。盖佛之真意与众生所理解者不同,故称为密。此即言,即使详细说明,众生亦难以理解测知佛真实之意,故佛所说者,皆为方便教说。此外,指密意方便教,乃对显了真实之教而言。又以密意所说之语,称为密语。亦即指佛陀真实、秘密之言语与教示。例如,如来说涅盘乃隐去如来常住之意而说,故称密语。

子二、分别论说

(不但此识在大众部的教典当中有说到,就是在)上坐部(的)经(及)分别论者(旧名分别说部)(当中同样有说到,不过)俱(是)密意说此(第八阿赖耶识)名(为)有分识。

有:(就是所)谓(的欲、色、无色)三有。

分:(就)是因(的意)义,(意思是说)唯(独)此(有分识是)恒(常不断,周)遍(三界,能够作)为三有(的)因。(至于其余的六转识,经常的有所间断,而且不遍于三界,所以不能为三有之因)。

【上座部】

又称铜鍱部。音译作他鞞罗部、体毗履、他毗利与。乃部派佛教之一派。据北传佛典所载,佛入灭百余年后,大天等进步派之比丘倡导五条教义,保守派起而反对之,教团因此分裂为上座、大众二部。佛入灭三百年初,自保守之上座部又分出说一切有部(略称有部),根本上座部受有部势力压迫,遂迁至雪山,称为雪山部。其后,自有部又分出八部,上座部本末计有十一部(有部、本上座部、犊子部、法上部、贤胄部、正量部、密林山部、化地部、法藏部、饮光部、经量部)。然据南传佛典所载,最初分裂乃因对有关戒律十事之见解不同而引起,故上座部本末共十二部。在上座部系统中,有部势力最大,可谓为上座部理论之代表。此一部派,于公元前三世纪,由印度传入锡兰等地。

【有分识】

为上座部所立九心轮之一。有,意即有情众生之迷妄生存,即指涵盖欲界、色界、无色界一切众生之所有迷妄生存,或转而直接指欲界、色界、无色界等三界;分,为因之义。有分识,即指成为三界生死的根本原因之识;此识周遍三界,相续不断而恒常存在,故为三界众生生死不已之根本因。早在部派佛教时代,上座部与分别论者等,皆称此识为有分识,至大乘思想兴起后,唯识宗以“阿赖耶识”为宇宙万法之根本原因,遂根据上述上座部之说,而以有分识为阿赖耶识之异称。

【分别论者】

音译毗婆阇婆提、毗婆阇缚地。又作分别论师、分别说部。指作分析论议之论者。对未尽理之说,更须分别论究,故称分别论者。所立如信等五根唯无漏、缘起无为、阿罗汉无退、三界无中有等说,皆与小乘化地部之本宗同义相合。大众部、一说部、说出世部、鸡胤部等四部,主张一切如来无有漏法、佛无睡眠、心性本净等,亦与分别论者所立相同。或谓饮光部(属上座部)、说假部(属大众部)亦称分别论者。

锡兰所传之上座部原属于分别说部。盖南方流传之上座部学说,并非正宗,印度佛教史家均视之为上座部之别传,常用“分别说”之名加以区别。如玄奘所译无性菩萨摄大乘论释,言及上座部称阿赖耶识为有分识一段,结论即作“如是等分别说部”。***所传,关于分别说部,异说甚多,概以分别说部为独立之一派,与说一切有部关系密切,其下分出化地、铜鍱、饮光等诸部。另据印顺所着印度之佛教、说一切有部为主的论书与论师之研究序论中,谓分别说部属于上座部,别成一系,下出化地、饮光、法藏、(赤)铜鍱(传于锡兰者)等四部。

子三、化地部说

【化地部】

小乘二十部之一。又作正地部、教地部、弥沙塞部、大不可弃部。据《异部宗轮论》所述,此部系于佛灭第三百年中,由上座部系之说一切有部分出。但据南方佛教所传,此部系从上座部直接分立。《异部宗轮论述记》(卍续83·440上)︰“此部之主,本是国王,王所统摄国界地也,化地上之人庶,故言化地。舍国出家,弘宣佛法,从本为名,名化地部。真谛法师云︰正地部本是王师,匡正土境,舍而弘法,故言正地。亦稍相近。”

化地一派的的教义,其本宗同义所倡与末宗异义略有不同。其中,本宗同义提倡“过未无体说”,属于大众一派的教系。然而大众部本宗虽提倡无过去及现在,但不许色心有为法的转变相续。至其末宗,谈心、心所虽无转变,但色根大种于一期之间暂住相续,故有转变义。而化地一派,不但认为色根大种有转变,心与心所亦有转变相续义。此种心、心所法转变的思想,即是化地部的特质所在。此外,化地末宗异义则继承说一切有部的教说,而主张“三世实有说”。

此外,化地部之本宗主张“无中有说”。末宗则立“有中有说”,或“亦有中有”,谓一切法处皆是所知,亦是所识。就不相应法而言,化地部主张“不相应行体无”,同时,其本宗将随眠列属不相应,末宗则说随眠自性恒居现在。

有关对本体论的见解,化地部本宗立九无为法,即择灭、非择灭、虚空、不动、善法真如、不善法真如、无记法真如、道支真如、缘起真如等九种。其中前三种及最后二种与大众部的无为思想相同。在世间观方面,认为“有世间正见,无世间信根”。于四圣谛,主张一时现观,如见苦谛时,能见诸谛。至于四圣谛的退不退,主张预流果有退,诸阿罗汉定无退。在佛陀观方面,提倡“僧中有佛”的思想,因此认为供养现在的僧伽,比供养历史上的佛陀,其福业更大。并以为佛与二乘皆同一道,同一解脱。其他,也主张异生不断欲贪嗔恚,外道不能得五通,天中无住梵行者、无出世静虑等等。

此部所持的律藏,即《弥沙塞部和醯五分律》三十卷。另依《舍利弗问经》所载,可知此部僧众穿着青衣。

(彼)化地部说此(第八阿赖耶识)名(为)穷生死蕴。

有人问;为什么说穷生死蕴就是第八阿赖耶识?

答:(因为只有阿赖耶识可以担当前说穷生死蕴所能担当的任务,假若)离(开了此)第八(阿赖耶)识,(那就)无别(另外的)蕴法,(可以)穷生死(边)际,(而恒)无间断(之)时。(为什么这样讲?当知一切法虽说很多,但归纳起来不出色心:若说色法可以担当这个任务,所)谓(生到)无色界(的众生,他们)诸色(已经)间断,试问在这个阶段以什么法来担当这个任务?假若说在这个时候心法可以担当这个任务,那到)无想天、(二无心定)等(的有情,诸其)余(六识)心等(皆已)灭,试问在这个阶段又以什么法来担当这个任务?假若说不相应行法可以担当这个任务,老实告诉你,同样是不行的,因为)不相应行(法是色心的分位假立,假若)离(开了)色心等(法,(根本就)无别自体(可得,这在前破法执中,这是我们双方)已(经)极成(了的)故。(亦就是大小乘双方都已赞成了的)(既然是这样,试问怎么可以担当这个任务?如是种种分别证知),唯(独)此(第八阿赖耶)识,(方)名(为)穷生死蕴,(足以担当穷生死蕴所能担当的重大任务)!

心都不能作为穷生死蕴

不相应行

【穷生死蕴】

小乘化地部所立三蕴之一。指直至生死终了而得金刚喻定之前,皆相续随转而无间断之根本蕴。即六识以上之细意识。此蕴被视为迷界生死轮回之主体,与一刹那生灭之一念蕴、持续一生之一期生蕴,合称三蕴。盖小乘诸部皆只说六识,但六识有时断绝不起,不能以之为生死相续之本质,故别立一种恒转不断之识,即大众部之根本识、说假部之有分识、化地部之穷生死蕴等。大乘唯识宗则认为此等系以异门之密意而说阿赖耶识者。

子四、一切有部说

【说一切有部】

略名有部。梵名萨婆多部,别名说因部。小乘二十部之一。佛灭后三百年初,自根本之上座部别立者。立有为无为一切诸法之实有,且一一说明其因由为宗,故称说一切有部。又曰说因部。发智六足等诸论,皆属此宗。小乘部中最极旺盛。宗轮论述记:“说一切有者,一切有二:一有为,二无为。有为三世,无为离世。其体皆有,名一切有。因言所以,此部说义皆出所以广分别之,从所立为名。”

(在)说一切有部(的)增壹(阿含)经中,亦密意说此(第八识)名(为)阿赖耶,(而且连续的)谓(说)(有)爱阿赖耶.乐阿赖耶.欣阿赖耶.喜阿赖耶(的四种差别。当知此中所说的阿含经,是指有部所诵的经典,其他部派的增一经中,是没有说到的)。

有人问:为什么有四种阿赖耶?

答:(要知,彼一切有部增壹阿含经中所)谓(说)(的)阿赖耶识(由于)是贪总、别三世(之)境故,(所以)立此(爱、乐、欣、喜)四(种)名。

爱阿赖耶--------是总缘三世之境

乐阿赖耶

欣阿赖耶是别缘三世之境

喜阿赖耶

如乐阿赖耶是约现在说

欣阿赖耶是约过去说

喜阿赖耶是约未来说

众生在这世间,所以不得解脱,就是因对这赖耶发生爱、乐、欣、喜的染着。

(如是像上所说的阿赖耶识),有情(把它)执(着)为真(实的)自内我,(而这个执着,从无始时来,一直到金刚心前,总是那样牢牢实实的坚执不放),乃至未断(这个真实自我之前,总是那样的)恒(常)生(起我)爱(执)着故,(所以)阿赖耶识是(有情的)真(正)爱着(之)处。

有部学者说;为众生的真爱执着处,不一定是阿赖耶识,其他的五取蕴等,亦可说是有情的真爱着处,因为只要是贪所着的地方,就可叫做阿赖耶。

唯识家破斥说:(话不可以这样说,因为)不应(当妄)执(其)余(的)五取蕴等(为真爱着处。为什么?由于五取蕴绝不可说是真爱着处)。

等-------五欲、乐受、身见、前六识、色身、不相应得。

有人问:为什么说如是七处,不应当说是一切有情众生共有的爱着处?

答:

一、五取蕴绝对不是真爱着处:(所)谓(若)生(在)一向苦受处者(里面的有情,如堕在地狱等的三恶趣中,他们对)于(第八识以外的其)余五取蕴,(绝对是)不(会)生(起)爱着(的,不但不会生起一念的爱着之心),彼(三恶趣的众生反而)恒(恒时的在)厌逆(这个第八识以外的其)余(不堪言的)五取蕴,(时时想)念我(现在受着这样极苦,不知)何时(应)当(才得)舍此命(根)、此众同分、此(受)苦(的)身心,令(使)我(得到自由)自在(享)受快乐故。------对五蕴身既时刻的厌离,恨不得立刻舍掉,证知五蕴身不是有情的真爱着处。对五蕴身虽然无所爱着,但对阿赖耶识照样的执之为我,可见唯阿赖耶识是真爱着处。

二、(若说五欲是有情的爱着处,在道理上也是说不过去的。为什么?由于)五欲亦(并)非(是有情的)真爱着处。(如第三阿那含果,已经断除了欲界的贪欲,不但不会贪欲界的诸欲,就是色界的微妙五欲亦是不会贪着的,所)谓离欲(的圣)者,(对于五欲绝对是不会贪着的,此离欲的圣者,对)于五妙欲,虽(然)不(再)贪着,(然)而(仍有)爱(着于)我故,(当知此所爱着的我,不是别的什么,就是第八阿赖耶识,可见真爱着处,是第八识不是五欲)。

三、(若说乐爱是有情的真爱着处,同样是讲不通的。为什么?由于)乐受,亦(并)非(是有情的)真爱着处。(如与贪相应的乐受,在三界中,唯欲界及色界初二三禅的有情才有,所)谓(一旦)离(了)第三静虑染(的圣)者,(到了第四静虑以上乃至无色界的诸天,他们常有厌逆乐受的观念,不再对乐受有所贪着,说它是有情的真爱着处,怎么合乎道理?四禅以上的诸天),虽(然说已深深的)厌(患)乐受,(然)而(仍然深深的)爱(着自)我故。(当知,此所爱着的自我是第八识,所以唯赖耶是真爱着处)。

四、(若说身见是有情的真爱着处,在道理上也是讲不通的。为什么?因为)身见。亦(并)非(是有情的)真爱着处。(当知身见这个东西,虽可说是有情的一种迷执,所)谓(那些还未证无我的)非(是)无学(的圣者,在于正法中已能)信(解)无我(的道理)者,虽(然对)于身见不(再)生(起)贪着,(然)而(确对)于(生命自)内我,犹(然会)生(起)爱(着的)故,(可见其爱着的是第八识,不是什么身见。像如是圣者,不但不再执取身见,反而对身见有所厌逆,怎么可说身见是有情的真爱着处)。

五、(若说转识是有情的真爱处,在道理上同样是不对的。为什么?因为)转识等,亦(并)非(是有情的)真爱着处。(当知诸转识等心识活动,在有心位的有情固然或会对它有所染着,所)谓(在修灭尽定的)非(是)无学(的圣者以及在修无想定)求灭心(的异生)者,(不但不有所染着,反而还深深的厌患,因为有了转识的活动,就不能入无想定及灭尽定,他们)虽(然)厌(患)转识等,(然)而(仍然有)爱(着于)我故,(此所爱着的我,不是什么转识,就是第八阿赖耶识,所以阿赖耶识才是真爱着处)。

六、(若说色身是有情的真爱着处,在道理上亦是讲不通的。为什么?因为)色身,亦(并)非(是有情的)真爱着处。(当知色身,只是在欲色界中具有,欲色界中的有情,或会对它有怕染着,若是)离(了)色染(的有情)者,(根本不会对它有什么染着),虽(然离了色染的有情,深深的)厌(患这个)色身,(然)而(仍然有)爱(着生命的内在的自)我故。(此所爱着的生命自我,不是别的什么,就是阿赖耶识,所以唯有赖耶才是真爱着处)。

七、(若说不相应行是有情的真爱着处,在道理上同样是不对的。为什么?因为)不相应行,(是色心分位假立,假若)离(开了)色心等(法,根本就)无别(它的)自体(可得,怎么可以成为真爱着处)?是故(此不相应行),亦非(是有情的)真爱着处。

(如上说了七个异计,没有那个可以作为凡夫的共同爱着处,但是凡夫之所以称为凡夫,就因为有我执的存在,假定我执破了的话,就不得称为凡夫了。所以诸)异生(及三乘)有学(圣者,当他们生)起我爱时,虽(然对)于(第八识以外的其)余(五取)蕴、(五欲等),有爱非爱(的差别,然)而(对)于此(第八阿赖耶)识(的)我爱(是决)定生(的,亦就是没有一个异生、有学不爱着它的),故(所以)唯(独)此(第八阿赖耶识),是(一切有情众生的)真爱着处,(其余任何一法都不能作为有情的真爱着处)。

(由上种种道理推论起来),由是(而知),彼(有部引增一阿含经所)说(的四种)阿赖耶名,(决)定唯(独是)显(示)此(大乘所说)阿赖耶识,(不是指的什么五取蕴等)。

辛二、引正理壬一、结前标科

(在五教、十理中,上来)已(经)引(了五种)圣教,(证明阿赖耶识的实有,现在应)当显正理,(证明阿赖耶识的实有)。

大乘阿毗达磨经:一颂

大乘阿毗达磨经:一颂

五种圣教解深密经:一颂

入楞伽经:二颂

大众部—根本识

小乘经上座部—有分识

化地部—穷生死蕴

一切有部—四阿赖耶(爱、乐、欣、喜)

壬二、正释引理癸一、引持种心子一、引经比量

这里虽说是以正理显示,但仍引经中佛所说义,以理比量:

(所)谓(如)契经(中)说,(各种)杂染、清净诸法种子之所集起,故(所以)名为心,(当知这个能持种心,就是阿赖耶识,假)若无(有)此(第八阿赖耶)识,彼持种心,(就)不应(当)有故。

杂染法-----是指的诸有漏法,不论是善的染的,都包含在这里面。

清净法-----是指的诸无漏法,或顺解脱分等,亦皆含摄在内。

集---------是集聚诸法种子

起---------是起诸法现行

有漏无漏的染净诸法,由现行熏成它们的种子,而于此处之所集起,所以说名为心。你倾家荡产亲的讲法,心是所集起各处,通于有漏无漏。

这里是总叙诸部

下面再次第别难

一、破经部------色心互熏俱能持种

二、破大众部----六识俱时转,能持种

三、破上座部----色心自类无间前为后种,因果义立

四、破说一切有部------三世实有,诸法皆有因果义

五、破清辨论师

破转识不能持种:

有人问:为什么转识不能持种?

答:(所)谓诸(前七)转识,在灭(尽)定等(无想定)(位当中,是)有间断(的)故,(怎么能够持种)?

如入灭尽定的三果圣者,不特没有前六识的活动,就是第七识的活动亦停止。还有入无想定的外道,前六转识亦长时间的间断不起。可是入二无心定的行者,不论经过时间多第长久,但出定后其心识还是继续活动的,于中长时相续而不间断的,不用说,是第八阿赖耶识,因为转识有所间断,是不能受熏持种的。

再说,六转识决定不能相互熏习,因为转识与受熏的定义,是不相符合的。

为什么?

如摄论说,它们之间,有着三大差别:

一、(所依)根(的差别:如眼识依于眼根,耳识依于耳根,乃至意识依于意根)。

二、(所缘)境(的差别:如眼识缘于色境,耳识缘于声境,乃至意识缘于法境)。

三、(六识的)作意(差别:眼;识中的作意唯能警动眼识的生起,乃至意识中的作意唯能警动意识的生起)。

六识间的所依、所缘、作意三者,既是各各差别的,前识与后识,就没有一类相续的坚定性,而是转易不定的,既然转易不定,怎能成为所熏?

(六识,不但根、境、作意是差别相违的,就是)善(性)等(不善性、无记性)(亦是)类别(而容)易脱(落而)起(的)故,(时而善、时而恶、时而无记,(犹)如(天空所闪的)电光等(声等)(一样,并)不(是)坚住(的)故,(六识的体性既然不是坚住,当然并)非(是)可熏习,(既不是可熏习,就)不能持种,(既不能持种,当然就并)非(是经中所说)染、净种所集起(的持种)心。

有人问:第八识为什么可以说为持种心?

答:(因为)此(第八)识,(从无始时以来,总是那样)一类(无记),恒(常)无(有)间断(的,不如六识有三性类别易脱易起。犹)如苣胜等(一样,其性是)坚住(的),可(以接它的受)熏。(像这样的第八识,不说凡夫位上具有能持有漏杂染种子不失的功能,就是到佛果位上亦有持无漏清净种子不失的功用。第八识既能执持染、净种子,所以是)契当(合)彼(契)经所说(的持种)心义(的。假)若(你们)不许(承认)有(这)能持种(的第八识)心,(我敢肯定的说,你们)非(不)但违(背如来所说的契)经,亦违(背诸法的)正理,(由此可知,唯独第八识才可以名为持种心,六转识是不可能的)。

(所)谓诸(转识)所(生)起(的)染、净品法,虽可说是能熏,假若没有第八识,就)无(有)所熏故,(若无有所熏,就)不(能)熏(习)成种(子,假若真是这样,没有种子,是)则应(当)所(生)起(的染净品法,成为)唐捐其功(徒劳无功,既无生死,亦无涅盘)。(果真如此,那就不免犯了有因无果的过失!同时,现在既然没有受熏的地方,到了将来)染净(品法再生)起(现行)时,既(然)无(有它的)因种,(就又不免犯了无因有果的过失!现行生起果真没有它们的种子为因,就)应同(无因)外道执(着)自然(而)生(是一样的。他们认为诸法的生起,是自然而然的生起的,根本不需要什么因)。

唐------是虚假之义

捐------是抛弃之义

唐捐------就是徒劳无功的意思。既无生死,亦无涅盘。

转识不是持种心,如上所说已经知道

现在再论,色、不相应行的不能持种,有人说色法及不相应行法皆能持种。

破色法、不相应行法不能持种:

有人问;为什么色法及不相应行法不能持种?

答:色(法及)不相应(行法,皆不够资格持诸种子。为什么?因为它们)非(是)心(法的体)性故,(犹)如声(的一刹那),光(的无实体)等(一样,在道)理(上来讲,并)非(是一切杂)染、(清)净内法(之)所熏(习的,熏习既然不可得),岂(难道还)能(够执)持种(子)。

色法-------是识所变

不相应行-----是依色心的分位假立

又彼(色法及不相应行法二者,假若)离(开了心)识,(绝对)无(有)实(在的)自性(可得,既然没有它们的实体可得,犹如龟毛兔角一样,你们)宁(怎么)可(以)执(着它)为内种(子的所)依止?(由此可知,色法及不相应行法是不能持种的)。

破诸心所法不能持种:

有人问;为什么说诸心所法也不能持种?

答:(因为)转识(所)相应诸心所法,(犹)如(诸转)识(一样,是)间断(而不相续的,在三性上,也是容)易脱(落而)起(的)故,(况且它的活动是依心王而起的,所以又)不(能够)自在(作主)故,(再加上它)非(是)心(的体)性故,(所以)不能(够)持种,亦不(能够)受熏。

(如上种种说来),故(知不讲持种心则已,如果要讲)持种心,(在道)理(上是)应(当)别有(的,决不是转识心心所法及色、不相应行能为持种心。所以你们应当承认:离转识等外,另有第八阿赖耶识名持种心)。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