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观看唯识

若修行人已修到「生死自主」的境界,才能「作意」使藏识离开身体,而取命终。关于这点,有以下两个案例:

《汾阳善昭禅师》

龙德府尹李侯与师有旧,虚承天寺致之,使三反不赴。使者受罚,复至曰:「必欲得师俱往,不然有死而已。」师笑曰:「老病业已不出山,借往当先后之,何必俱邪?」使曰:「师诺,则先后唯所择。」师令馔设,且俶装曰:「吾先行矣!」停箸而化,阇维收舍利起塔。

从公案看善昭禅师的圆寂,既非硬体坏了,又非能量耗尽。故当属于「作意」使藏识离开身体,而取命终的。

***陀骠摩罗子于佛前取般涅盘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尔时***陀骠摩罗子诣佛所,稽首佛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我愿于佛前取般涅盘!」世尊默然。如是三启,佛告陀骠摩罗子:「此有为诸行,法应如是。」尔时***陀骠摩罗子,即于佛前入于三昧,如其正受,向于东方,升虚空行,现四威仪──行、住、坐、卧。入火三昧,身下出火,举身洞然,光焰四布,青、黄、赤、白、颇梨、红色。身下出火,还烧其身,身上出水,以洒其身;或身上出火,下烧其身,身下出水,上洒其身。周向十方,种种现化已,即于空中内身出火,还自焚其身,取无余涅盘,消尽寂灭,令无遗尘。譬如空中然灯,油、炷俱尽。陀骠摩罗子空中涅盘,身、心俱尽,亦复如是。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譬如烧铁丸,其焰洞炽然,热势渐息灭,莫知其所归。如是等解脱,度烦恼淤泥,诸流永已断,莫知其所之,逮得不动迹,入无余涅盘。」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同理,于经文中***陀骠摩罗子,也是以「作意」使藏识离开身体,而取涅盘的。

d.就一般人而言,多属于命根坏而命终的。

至于因「作意」使藏识离开身体,而取涅盘的。在证量上,又得比「预知时至」者高很多才行。

从死到生

当人死后,业识即会离开身体,再去投胎,而成为新生命。故《八识规矩颂》曰:「去后来先作主公」。

但仔细想想,其并非这么单纯!以下先审思「出窍」的状况:

1.有些经典谓:当人死后,若其一生修善培福;则身体从脚下先冷,渐至胸口,最后头部才冷。这即表示:其业识乃是从头部「出窍」的,且能往生天道。

其次,若人一生有善有恶;则其死后,脚下、头部先冷,渐至颈腹,最后胸口才冷。这即表示:其业识乃是从胸部「出窍」的,且将往生人道。

最后,若人一生善少恶多;则其死后,头部先冷,渐至胸膛,最后小腹、脚下才冷。这即表示:其业识竟是从脚底「出窍」的,必将堕落三恶道。

于是我们由此寻思:

若业识纯属「心法」,既不占空间,也无质体;则云何有「去来」?更何况能选择「窍门」以离体?

必色法才能有去来,色法才能从色法中出窍。

2.其次,在电脑的比喻中,我们乃将「业种」比喻为「档案」。而一切的「档案」都须要有硬体的基础,才能储存与开启。

甚至在两部电脑,作「大量档案」的复制或移动;也须要有硬体的基础,以作为「仲介」之用。

尤其在两部电脑间,或空间的距离很远,或时间的距离很长时,更须要有硬体的基础,以作为「仲介」之用。

而从业识离体到入胎间,其时空的距离可能都很大;故绝对须要有「色法」的基础,以作为「仲介」之用。

3.再用中观的思考方式,心色乃互相缘起,不即不离;故既不存在纯粹的色法,也不存在纯粹的心法。

综观以上三点,即知:业识非纯粹的心法,其必有色法的基础,以作为依托。

或问:业识竟以何种色法,而作为依托呢?

答曰:以我思惟,当是「细身」尔!故人死后,出窍入胎者,当是细身;且业识即附着其中也。

细身与中阴身

或问:那粗身、细身间,其相状与关系为何?

答云:粗身如固态,细身如气态。因此天身、鬼神身,乃都是细身。以细身较无质碍故,非唯刀枪不入,水火不妨,且得成相似的五神通。

其次,粗身、细身间,其关系如图书馆中「藏书」与「目录」的对应。又如「建筑」与「蓝图」间的对应关系。

「藏书」和「建筑」,当就很粗重了。至于「目录」与「蓝图」,则轻细多了。然他们间,会有很精确的对应关系。

因此,如「建筑」受损,即能根据「蓝图」,而能很快修复。同理,我们的粗身受伤,也是根据「细身」的密码,而来修复的。

说到这里,各位即能确认:细身,非死后才有。而是生前,即与粗身共存。到死后,才分开。

分开后,粗身即以「四大分解」而渐归磨灭。而「细身」即初变成「中阴身」;然后再入胎,以培养粗身。

注:这在《八识规矩颂》上,即谓为「引满能招业力牵」。引业,乃与细身有关。满业,待粗身才成就。

末那:去后来先作主公

虽《八识规矩颂》曰:「去后来先作主公」的乃业识,或称为种子识、藏识,和阿赖耶识。

然以我审思:这话虽不能说错,却有很大的瑕疵。何以故?第八识虽恒而不能「审」,即不能思惟、抉择。

于是乎,既不审即不能当「主公」矣!就像电脑里硬碟中的档案,不管是复制、还移动。都属被动,而非主动。

或问:那「主公」究竟是谁?

答曰:既在电脑的比喻中,很明确是由「作业系统」在操制的。故于众生间,去后来先作主公的乃是末那识,而非阿赖耶识。

注:就资料而言,「作业系统」乃只是硬碟中档案的一部分。但就操控而言,「作业系统」却反过来「作主」而操控着硬碟中的一切档案也。这在《唯识三十颂》上,即谓为「依彼转缘彼」。

所以最后结论:去后来先者,乃是末那识。以末那识,来操控「细身」的去向,而其中乃附着有阿赖耶识也。

以去后来先者,乃是末那识,而非阿赖耶识。故在亡后的超渡,才有更大的胜算。

于是乎,从唯识的观点,我们生前只在重复两件事:熏习与现行。

死后也只在忙碌两件事:出窍与入胎。

人人如此,世世如此;不常不断,无始无终。

故在原始佛教中,说到生命的本质,乃不出「惑、业、苦」而已!

因惑(无明)而造业,随业而感苦。

然而,很多人乃将「惑、业、苦」,画成:A

但是「业、苦」,其实是表象,「惑」才是核心。

因此,我乃将之画成:B

故这对照于唯识的名相,业即是「藏识」或「种子识」;苦即是「感果」。乃皆以末那、我执为核心也。

再加入「熏习」与「现行」,则成为:C

或问:种识云何会起「现行」呢?

答云:为碰到「相应的缘」故,且相应的缘很多乃与「境缘」有关。

或问:感果后,又如何能熏习成种子?

答云:起分别,加入「想、行」故。

于是乎,下之图D便已将前五识、第六识、末那识和种识,皆包括在内矣!

这再对照于「狗子绕柱而转」的比喻,就太吻合了!

以上乃说明:世间流转的因、缘、果。

从世间到出世间:

当然大部分众生,既不觉得其在转,也不觉得其很累。所以还会生生世世转下去。

但就「出离心」较重者,便觉得不堪再「忍」了。注:娑婆,原是「堪忍」之意。

若不再「堪忍」,能从何「出离」呢?

从图中看,当以直接将「末那」毁了,最迅捷。

然而一般众生,岂知道「末那」的横梗,岂觉悟「末那」的杂染呢?

非唯不出离,且贪惜有加。如台谚曰「惜如命、疼如命」。故必如瀑流相续、生死不断。

注:这在《唯识三十颂》上,即谓「前异熟既尽,复生余异熟」。

因此出离之道,不外乎从觉悟「无我」,而还灭「业、苦」而已!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