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二、减执

而用转非无者:显法有性,由此远离损减边执。

这是第二科「减执」。前面第一科是「增执」,这是解释第一个颂:「都无有宰主,及作者受者;诸法亦无用,而用转非无」,解释这第一个颂。

前边是「诸法亦无用者:遮遣即法所分别我,由此远离增益边执」,第一个颂的第三句「诸法亦无用」,这是「远离增益边执」。这个「诸法亦无用」,这个「诸法」后面有解释,这个「唯十二有支,蕴处界流转」,实际是解释那个「诸法」;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就是这些诸法。「诸法亦无用」,这一切法是有作用的,有作用,是法的作用,说「无用」,不是我的作用。我们有执着的人,在身口意,在色受想行识上,发动种种作用的时候,认为是我在发生作用,有一种是常恒住不变异的是我,这个我在发生作用。现在说是「诸法亦无用」,没有我的作用,是法的作用,是这样意思。这个若执着我在发生作用,那就叫做「增益执」,就执着有一个我;本来没有我,你执着有个我,就是「增益执」,增加上去的,就是那个第一个颂的第三句。

「而用转非无」,就是第一个颂的第四句,「用转非无」,就是色受想行识,或者是眼耳鼻舌身意,它有发生作用,这个作用的现起活动,叫做「转」。「非无」,不是没有,是有作用,有作用,是法的作用,而不是我。而这句话「而用转非无者」,是「减执」,就是「显法有性」,我是不可得,是没有的;但是色受想行识,眼耳鼻舌身意,这个十八界这个法,它是有体性的,是有这件事。

「由此远离损减边执」,由于你有这样的认识,你就远离了损减这一边的执着了。如果是你承认有因缘所生法,那么这是对的;若是说不承认我,也不承认有法,那就叫「损减边执」,就是本来有的,你把它减去了,那也是不对的,那叫做「损减边」,这一边的执着。

∵∵

《披寻记》五八四页:

显法有性等者:由上说言,即法计我,而我无用;然由法故,因果相续,生诸业用,其体非无,故是有性。由是颂言用转非无。

「显法有性等者:由上说言,即法计我,而我无用」,前面文说「即法计我」,就在色受想行识上执着有我,这样说,这是「而我无用」,那你执着这个我,等于没有执着。

「然由法故,因果相续,生诸业用,其体非无,故是有性。由是颂言用转非无」,「然由法故」,虽然没有我,可是因缘所生法的法是有,因为有的关系,就有因有果了,因果相续不断这样子。「生诸业用」,因也有作用,果也有作用,这个作用是相续不断的。「其体非无」,这个因果的法体不是没有,它是有的。「故是有性」,所以叫做「显法有性」,是有体性的。「由是颂言用转非无」,所以这样的原因,说「用转」是有的,这样意思。就是我不可得,但是法是有的,这样子就没有增益执,也没有损减执了;损减是一边,增益是一边,这两边错误的执着都没有了。

这是第一科解释完了,第一科就是「遮增减执」,这一科解释完了,这底下第二科是「显用非无」。

∵∵

卯二、显用非无

用有三种:一、宰主用,二、作者用,三、受者用。因此用故,假立宰主、作者、受者。

这是「显用非无」。第一科是「遮增减执」,现在第二科「显用非无」。这个「用转非无」就是有这个用,这个「用」有三种的不同:第一个是「宰主用」,第二个是「作者用」,第三是「受者用」。「因此用故,假立宰主、作者、受者」,因为有这样的作用,所以就假立,就是方便的言说,说有宰主的作用,有作者、受者的作用。

这个「宰主用」,就是执着色受想行识里面有一个我,那是执着的问题。现在不是在执着上说,是在因缘法上说。因缘法上说,这一个有情,这一个众生,他造作种种行动的时候,他是有个宰主的这件事,就是他要决定,宰主就是决定的意思,先要决定有这件事。那么有这样的一个作用,所以就立一个「宰主用」。

第二个是「作者用」,「作者用」是你决定了以后,你就会采取行动;采取行动的时候,就叫做作者,这就叫做「作者用」。第三个是「受者用」,就是事情做成功了,你来享受这件事的成果,享受它的成果,这个时候就名为「受者用」。这都是在这一些因缘事情上假立名字,立出来宰主用、作者用、受者用,所以说「而用转非无」,这样说。这底下是第二科「次八颂略释」,次八个颂略释。

∵∵

寅二、次八颂略释(分二科)卯一、初三颂(分二科)

辰一、总显无我(分二科)巳一、举有法(分二科)午一、标说因

虽言诸法,而未宣说何等为法;故次说言唯有十二支等半颂。

前边第一个颂是「总标」:「都无有宰主,及作者受者;诸法亦无用,而用转非无」,这是总标大意。这底下就是「次八颂略释」,来解释前面这个颂。分两科,第一科是「初三颂」,一共八个颂,先解释前三个颂,第二科再解释后面的五个颂。解释初三个颂又分两科,第一科总标,「总显无我」。分两科,第一科「举有法」。分两科,第一科「标说因」。

「虽言诸法,而未宣说何等为法」,前面说「诸法亦无用」这个「诸法」,是说了这么一句话,但是还没有宣说是什么法?是什么事情说的呢?这是这样的问。「故次说言唯有十二支等半颂」,所以第二个颂:「唯十二有支,蕴处界流转」,就是说这句话。说这句话,就是说「诸法」,「诸法」就是十二有支,是十二缘起,那么有五蕴、有十二处、有十八界的流转。这个「流」就是相续的意思,相续不断叫作「流」;这个「转」就是活动,或者是现起,有现起,才有活动,就是相续不断的现起活动,叫做「流转」。这个现起活动,就是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也就是十二缘起,十二缘起是在前后,由前至后,有过去、现在、未来,在时间上解说,就说十二有支,但是每一个部份,无明是一个部份,行、识、名色,乃至到生、老、死,它们都是具足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的。说是无明支,不只是单独个无明,其实里边是有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的,乃至生老死的时候,也是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的。所以这个是一个竖说,一个横说,是这样意思。「故次说言唯有十二支等半颂」,就是指「诸法」说的,就这么多法。

∵∵

午二、显说义(分二科)未一、总遮宰主等

如有支次第诸蕴等流转,此显不取微细多我,便能对治宰主、作者及受者执。

这是第二科,前面「标说因」,就是以诸法为说因,没有这个法,也就没有言说了。第二科「显说义」,显这个所说的道理。分两科,第一科「总遮宰主等」,就是总说这件事,不是别说。下面第二科是「别显受者性」,这是第一科「总遮宰主等」,就是总起来告诉我们,没有我可得,是这样意思。

「如有支次第诸蕴等流转」,如这个十二有支,前后的次第,都是有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法的流转相续下来,都是这样子。说无明的时候,也是有五蕴、十二处、十八界。无明、行,行的时候,你在活动的时候,做这善业,或者是做恶业,做不动业,也是有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的。所以说十二支,也就是在说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了,这样的活动。

「此显不取微细多我」,这句话的意思,「唯十二有支,蕴处界流转」,这句话的意义,是什么意思呢?「此显不取微细多我」。这表示凡夫他执着我的时候,在生命体里面执着有我的时候,他并没有去执着这是色受想行识,这是十二处、十八界,微细这么多法都是我;他执着有我,是很简单的,很坚固的,他是很简单地执着有我,并不是执着有这么多事情。

「便能对治宰主,作者及受者执」,佛给我们这样开示的话,无明是缘行,行是缘识,乃至爱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这就是色受想行识,就是十二处、十八界,这样子去解释,「便能对治」,我们若能这样学习,就会发生这种作用,就是能够对治,能消灭这个宰主、作者及受者这种执着,就是破掉了我,破除去我的执着了。简单的说,人的活动就是色受想行识,另外没有我可得的,是这样意思,看这《披寻记》。

∵∵

《披寻记》五八四页:

如有支次第等者:如说十二有支次第为缘,及蕴界处和合流转,于中诸法微细差别,种种非一,非计我者,有如是相。由是说言,不取微细多我,此能对治宰主、作者、受者是常、是一和合执故。

「如有支次第等者」,这牒前面这个文。「如说十二有支次第为缘」,总是无明为缘就有行,行为缘就有识,乃至有为缘就有生,生为缘故有老死,这十二有支次第为缘,就是有这么多的法。「及蕴界处和合流转」,那十二有支也就是五蕴、十八界、十二处,众多的法和合起来,才能相续的流转。「于中诸法微细差别」,在这里边,有很多微细的事,色也是一大堆,色蕴,受想行识,都是一大堆,受也是一堆,—聚,想行识都是一聚,都有很多法的。「及蕴界处和合流转,于中诸法微细差别」,在这个十二有支里边,每一支里边都有很多的微细的差别,各式各样的法,不是一样,并不就是一样的。「非计我者,有如是相」,不是执着有我的人,会执着这么多的相貌,不是这样子的。

「由是说言,不取微细多我」,因此这论文上说,「此显不取微细多我」。「此能对治宰主、作者、受者是常、是一和合执故」,如果我们能够这样子去思惟观察的话,只是十二缘起而已,只是色受想行识而已,只是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而已,你这样观察就能够对治了这个我的执着了;宰主的执着,作者的执着,受者的执着,执着他们「是常、是一和合」而执,就是执着这个五蕴里边,有一个常恒住不变异的我,这个我不是众缘和合而有的,是个一,这我一定是一,他的体性是一,在时间上说,他是常住的。你若观察色受想行识,十二处、十八界,是众缘和合而已,那有我可得呢?所以这就叫做「不取微细多我,便能对治宰主、作者及受者执」,是这样意思。

这是第一科「标说因」,底下第二科「显说义」。

∵∵

未二、别显受者性

眼色为缘,生眼识果,无别受者。此中显示即十八界,说受者性。

这第二科是「显说义」。分两科,第一科「总遮宰主等」,这一科讲完了,第二科「别显受者性」。

「眼色为缘,生眼识果,无别受者」,这就是从十八界来说,这个眼根,就是眼界,和外边所缘的色界,有眼有色,以此为因缘,就会生出来眼识果,那个眼识就现起来了。眼根是没有毛病,这个有色,在可以缘虑的范围内,这个眼识就现起了。乃至到意根法尘,就生出来意识的果,这里边这个识,六境、六根和六识一现起来,那么识一现起来,就有受、有想,有受、想、行,这个事情,所以这就叫做「受」。

「无别受者」,不是离开了这因缘生法,另外有一个非因缘生的我能受的,不是,「无别受者」。「此中显示即十八界,说受者性」,这句话的意思就表示,人,一个众生的体性,就是十八界,一个六根、六境和六识,说「受者性」,也就指这个说的,另外没有一个受者可得的。这都等于是修无我观的意思。

∵∵

巳二、明无主(分二科)午一、标说因

虽言无主,而未宣说无何等主,为欲显示,故次说言:审思此一切,众生不可得。

「虽言无主,而未宣说无何等主」,说是「都无有宰主,及作者受者」,这句话是说「无主」,第二科「明无主」。前面是有法,这底下说「无主」。有法,也就是有色受想行识,有十二处、十八界,有十二支,这是有法。这底下说有法,而没有我,这是「明无主」。分两科,第一科「标说因」。

「虽言无主」,前面说「都无有宰主,及作者受者」,说是没有我可得,但是没有说明白,没有什么主,没有什么我,还没有说这句话。「为欲显示,故次说言:审思此一切,众生不可得」,就是第二个颂的后二句,「审思此一切,众生不可得」。

「审思此一切」,就是你认真地、深刻地来思惟这个十二缘起,思惟这个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你来注意地、深刻地思惟,这样的深刻地思惟此一切,「众生不可得」,我是不可得。「众生」就是我在从无始劫来,受了很多的生死,所以叫做「众生」。这里「众生」就指我说的,这个我是没有的。这个《披寻记》念一下。

∵∵

《披寻记》五八五页:

眼色为缘生眼识果等者:眼谓眼界,色谓色界,由此为缘,生眼识果,名眼识界。如是乃至意法为缘,生意识果,名为意界、法界及意识界。由是说界总有十八,即于其中眼识等果与受相应,由世俗谛说受者性,除此受用,无别受者故。

「眼色为缘生眼识果等者:眼谓眼界」,就是眼根。「色谓色界」,就是色尘。「由此为缘,生眼识果」,它们和合了,才有眼识,眼识才生起,「名眼识界」。「如是乃至意法为缘,生意识果」,也是,道理也是一样。「名为意界、法界及意识界」,那么加起来就是十八界。

「由是说界总有十八,即于其中眼识等果与受相应」,「眼识等」,眼识、耳识乃至意识,这个识与法,有根有尘,那里边根尘识相应了,那么就有触,有触就有受、有想,有这些事情。「由世俗谛说受者性,除此受用,无别受者故」,在世俗谛这个因缘生法上面,世俗谛就是指因缘生法。因缘法上面说「受者性」,就是有十八界。「除此受用」之外,没有别的常恒住我是「受者」的,没有这个道理,所以是我不可得。

这是「标说因」,底下第二科「释审思」。

∵∵

午二、释审思

言审思者:由依三量,审谛观察。

「审思此一切,众生不可得」这个「审思」是什么意思?「由依三量」,就是这个修行人,根据三种比量,这三个标准:就是现量、比量、圣教量。这个「现量」,主要指前五识说,前面这个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前五识,前五识对于色声香味触的境界,那是现量的境界。因为若没有那一件事,它就不能引起眼识的作用,耳识鼻识舌识身识,一定要有一个所缘境,前五识才能动。说我们执着有我,前五识是不执着有我的,因为我是没有体性的,不能引起前五识的作用,一定是指第六识,第六识才能执着有我,就是说虚妄分别了。说这个现量。「比量」就是根据已知道的事情,来推论未知道的事情,加以推理,当然也有非量的,比量的正确,那就名为「比量」,如果搞错了,就是「非量」了。及依「圣教量」,就是佛所说的法,佛说一切法是无我的,那么你相信圣言量,你作如是观的时候,就知道是无我可得。所以叫「审思者:由依三量,审谛观察」。

∵∵

辰二、别明建立(分五科)巳一、内外成就

此若无者,云何建立内外成就?故次说言:于内及于外,是一切皆空,此显内外,唯假建立。

「此若无者,云何建立内外成就?」这是前面这个颂讲完了,「审思此一切,众生不可得」这句话讲完了。这以下就讲「于内及于外,是一切皆空」,讲下面这个颂。「此若无者」,这是第二科「别明建立」,前面第一科讲过了,现在讲第二科「别明建立」。分五科,第一科是「内外成就」,是这个意思。

「此若无者」,这个「此若无」这句话怎么讲呢?就是我不可得。这个我若没有的话,前面是说,是没有我可得,但有法可得。这底下就提出一个问题,说「此若无者」,这个我,宰主、作者、受者这个我是没有的,假设是没有,「云何建立内外成就」呢?这个内外的成就怎么能建立呢?这个意思是说:有我论者,他执着有个我,执着有个我,这个我只是孤独的一个我,太单调了,所以一定要有我的住处,有我的活动的境界;我的住处就是眼耳鼻舌身意,我的活动的境界就是色声香味触法。这样子,因此就可以知道有我,有所执着的我。你现在说没有我,没有我,那要外边的色声香味触法,内里边的眼耳鼻舌身意干什么呢?这是这么意思,「此若无者,云何建立内外成就」。

「故次说言」,下面就说了,「于内及于外,是一切皆空」,这是第三个颂,「于内及于外,是一切皆空」。这个没有我,而执着有我,执着有我的话,你不能够停留在那里,一定是要活动,所以有惑业苦;有惑,执着有我是迷惑,然后就造业了,就有果报。所以有内里边的根身,外边的器界,色香味触法就都有了;而这个有,都是不真实的。「于内及于外,是一切皆空」,都是不真实,都是虚妄的。虽然是有根身、器界,那都不是真实,所以「一切皆空」,这里说「空」就是不真实的意思。「此显内外,唯假建立」,这表示内里边的根身,外边的器界,都是虚妄建立的,也都是无常的,随时会变动的,并不是永久性的东西,所以不要执着这件事。这个《披寻记》,我看不要念了。

∵∵

巳二、能观所观二种成就

云何建立能观、所观二种成就?故次说言:其能修空者,亦常无所有。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