寅九、观外诸色胜处差别(分三科)卯一、标数

又若观诸色,若如所观,于初三解脱中而修习者;谓三解脱方便道所摄三胜处也。

这是第九科「观外诸色胜处差别」,分三科,第一科是「标数」。

「又若观诸色」,又若观诸色在八胜处里面,八胜处当然是在禅定里面修的,在禅定面观诸色的差别相,观诸色少,观诸色多。内有色相,观诸色少,观诸色多;内无色相,观诸色少,观诸色多。这就是四个胜处了,另外又加上青黄青白,就是八个胜处。现在这一句话,「又若观诸色」,就是前四个胜处,前四个胜处,观诸色的少、多,或者是若劣、若胜、若好、若恶。这个「若如所观」,就是后边的四个胜处,青黄赤白四个胜处。这是如前四个胜处,观诸色的差别;后边四个胜处,也是有差别。那么「于初三解脱中而修习者」,这八个胜处,实在在八解脱里面,头三个解脱里面就修习了,就已经修习这八个胜处了,这几句话是经上的话。

这底下「谓三解脱方便道所摄三胜处也」,这句话是《瑜伽师地论》作者的解释,解释前面经上这句话。经上这段文的意思是说什么?「谓三解脱方便道」,就是这位修行人,在八解脱的前三个解脱的修行的时候,这个修行的阶段,在前后的位次来说,是属于方便道。这个「方便道」怎么说呢?应该说就是八胜处的方便道,八解脱是八胜处的方便道,这么说。那么这样说,八解脱修成功了,就是八胜处的方便道成功了,这样的意思。这样说八解脱就是因,八胜处就是果了,这么说。可是在其他的论,《阿毗达磨论》上,也是有八胜处在前,而八解脱在后的,也有这样安排的。现在这个文,看前后文的意思,还是八解脱在前,八胜处在后。

「谓三解脱方便道」,这个八解脱里面,前面的三个解脱,是八胜处的方便道所摄。「三胜处也」,这个「三」这个字,我感觉应该是个错字,应该「八」胜处是对的,在《披寻记》上没有提这句话,可是在窥基大师的略纂上,也没有说这个字是错字,可是有不大同意这个「三」字,因为这三解脱就是八胜处了,就包括了八胜处在内的。这个前两个解脱,就是前四个胜处;第三个解脱就是净解脱身作证,正好是后边四个胜处青黄赤白。所以三解脱就是八胜处,八胜处就是前三个解脱,也就是八胜处的方便道,就赅摄了八解脱的前三个解脱,正好是这个意思,是它的方便道。这个话的意思,就是八胜处修行成功了的时候,这个境界是超过了八解脱的境界的。其中的差别,八解脱修不净观,也观净色,也观不净色,这是对境界有胜解的力量。可是到八胜处的时候,能制伏所缘境,制伏这个光明的境界,也可以隐没,也可以自在的显现,愿意怎么样显现这个青黄赤白的光明,就怎么样示现,有自在的力量,所以这个是超过了三个解脱的境界。要这样解释,这个方便道是八胜处的方便道,八胜处的方便道就是八解脱的解脱道,就是它的果,八解脱就是八胜处的因,是这么说。这是「标数」,这一科在《披寻记》上的科是「标数」,其实这里面有配属的意思,底下第二科是「牒说」。

∵∵

卯二、牒说

此中观外诸色,若小若大,若好若恶,若劣若胜者。

也就是经上说八胜处的文,这里又引来了。「谓观非三摩地所行现所得色」,这就是解释了。「此中」这段经文里面,说到八胜处,「观外诸色」,「观外诸色」《瑜伽师地论》上,本论上的解释,这「外」这个字,是离着的意思,不执着的意思,就是对这个色没有执着心,当然这是一种,也是智慧,也是修行的功夫。但是这里边也表示一件事,就是八解脱的前三个解脱也好,八胜处也好,都有内有色想观外色,内无色想观外色的意思,都有这个说法。这个「观外诸色」,这表示了就是入色界定,前面说过,入色界定,但是已经于色界色不执着了,有这个境界了,所以叫做「观外诸色」,这是一个意思。第二个意思,不是观身体的色。昨天曾经讲过,观这个色,有什么情形呢?开始修行的时候,八解脱开始修行是修不净观等于是,由大姆指开始,观它是膨胀、青瘀、脓烂,然后全身都是这样子,然后变成白骨,然后观这个白骨的眉间放光,这个时候是观内色;后来把白骨息灭了,只是观光明了,那就是没有内色了,不观内色了。这个所缘境前后的次第,也有这样的变化。

「此中观外诸色,若小若大」,「若小若大」这个地方,当然前面有解释过,「外」有不执着的意思。「若小若大」,这个「小」是指有情的身体;「大」就是外面的一切的色相,这个人的住处,或者是山河大地,这些「大」,外边的色相是大的。「若好若恶」,这个色声香味触法,这个色这一方面,这个净色就是「好」,不净色就是「恶」;声香味触法这一方面,若是不净色就是「劣」,净色就是「胜」,这里是这么说。又有一个解释,欲界色是「劣」,色界天的色是「胜」。由不净观,观成白骨,由白骨发出了光明,这还都是属于欲界的色;如果是息灭了白骨,唯独是清净的光明的时候,是色界的色,还是有差别的,也是有差别的。可是初一大部份,还是观欲界的色,观欲界的色来训练自己破除这个贪心,成就无贪的善根,是这样。是「若劣若胜者」。「此中观外诸色,若小若大,若好若恶,若劣若胜者」,这是引经上的文。这底下加以解释,底下第三科「随释」,「随释」分三科,第一科是「观外色」,第二科是「得胜名」。第一科「观外色」。

∵∵

卯三、随释(分三科)辰一、观外色

谓观非三摩地所行现所得色。

「谓观非三摩地所行现所得色」,这地方这样解释。「非三摩地」,那就是三摩地是在禅定里面有止有观,称三摩地。现在是「非三摩地」,三摩地之前,在闻思慧这个时候修观,就是没有入定里面,「所行」,能行的就是心,所行的就是所现的诸色,「现所得色」,这样解释。前面是「观外诸色,若小若大,若好若恶,若劣若胜」的时候,不是在三摩地里边所行现所得色,是在闻思慧,不是在修慧的时候,在闻思慧所观的境界,这么解释这一段文。《披寻记》可以读一下。

∵∵

《披寻记》五三九页:

又若观诸色等者:当知此说八种胜处。前四胜处,由有色观诸色,内无色想观外诸色,二解脱所建立。后四胜处,由净解脱身作证具足住所建立。初三解脱善修治故,后方能起胜知胜见,故称胜处。由是胜处说为三解脱方便道所摄,依三解脱得三胜处名。

「又若观诸色等者:当知此说八种胜处」,也还是说八胜处,不是三胜处。「前四胜处,由有色观诸色,内无色想观外诸色」,这个「由有色观诸色」这是一,「内无色想观外诸色」这是二,「二解脱所建立」,这个八胜处的前四个胜处,是八解脱的前二个解脱所成就的,这么解释。「后四胜处」,后面四个胜处青黄赤白,「由净解脱身作证具足住所建立」,就是第三个解脱所建立的。所以解脱是八解脱的前三个解脱,就是建立了八胜处,这样子。

「初三解脱善修治故」,这个修行人,在修八解脱的时候,对前三个解脱,他善巧的修行来调伏自己的时候,对治自己,对治自己的贪心。「后方能起胜知胜见」,你成功了以后,才能够现起八胜处的胜知胜见,才能现出来八胜处的境界。「故称胜处」,所以这个时候就不叫做解脱了,而叫做「胜处」,这是更有强大解脱自在的力量了。「由是胜处说为三解脱方便道所摄,依三解脱,得三胜处名」,它还是用原来这三胜处这个三字,可是前面是说八胜处。所以「由是胜处,说为三解脱方便道」,这说三解脱是八胜处的方便道所摄,依八解脱的三解脱得八胜处的名字,这不是很顺?这是很顺的。若说「三」,这事就有一点问题了,要怎么样配合呢?这是第一科。底下第二科「得胜名」。

∵∵

辰二、得胜名

由缘三摩地所行作意,不种种现前,故名为胜。

这样子和这段文是合的,前面的解释,在非三摩地的时候,是「观外诸色,若小若大,若好若恶,若劣若胜」,有种种差别的相现前。现在入了定的时候,「缘三摩地」,就是入了三摩地以后,这个时候这个止观的境界,「所行作意」,内心的观察。「不种种观前」,前面「若小若大,若好若恶,若劣若胜」,都可以不现前,就可以隐没。当然有隐没的力量,当然也有示现的力量,就是他有这个自在的力量,「故名为胜」。这个「胜」字,是这么意思,就是对境界的制伏,有强大的自在的力量,对于所观的光明的境界,他有强大的制伏的力量。

∵∵

辰三、明知见(分二科)巳一、举于三摩地

于三摩地所行中奢摩他行,名知;毗钵舍那行,名见。

这是第三科,前面是「得胜名」,这是第三科「明知见」。分两科,第一科「举于三摩地」。

「于三摩地所行中」,这是在定内,三摩地的所行境里面,这「奢摩他行」,就是止,这个止在行的时候,「名知」,这叫做「知」。这个「奢摩他行」,其实就是心行,奢摩他行就是心行,这时候这个寂静住的心,还是明明了了的,所以叫做「知」,他能知所缘境的境界;「毗钵舍那」是观了,观行名之为「见」,可以做种种变化,与奢摩他相应,同时又能作种种变化。作种种变化的时候,又是和奢摩他相应的,这个止和观是不相离的,这时候叫做知见,就是胜知胜见,加起来。前面说「所行作意,不种种现前,故名为胜」,这个「胜」,就是说奢摩他的「知」,毗钵舍那的「见」,是有强大的自在力量的,所以叫做胜知胜见,就是于所观察的色,有胜知胜见的力量。

∵∵

《披寻记》五三九页:

由缘三摩地所行作意不种种现前等者:此中义显能隐蔽他自在回转,故名为胜。如三摩呬多地说。(陵本十二卷七页)

「由缘三摩地所行作意不种种现前等者:此中义显能隐蔽他自在回转」,就是能隐蔽这个所缘境,能隐蔽他,叫他不显现,「能隐蔽他」。能「自在回转」,转变这个所缘境,很自在地,没有障碍,愿意它现,它就现,愿意它不现,它就不现,所以叫做「自在回转」。「故名为胜。如三摩地呬多地说」,这已经讲过了。

∵∵

巳二、例非三摩地

如于三摩地所行,若知若见,如于彼色,已寻思已了别,如是于外所想非三摩地所行中,观诸色亦尔。

这是第二科,前面第一科「于三摩地」是这样,这底下第二科「例非三摩地」。

「如于三摩地」中,这个修行人,这个禅师,他在三摩地中所行的境界,「若知若见」,就是若奢摩他、若毗钵舍那这样子修行的时候,「如于彼色,已寻思已了别」,当然这不是一刹那间的事,也是长时期这样修行。那么这位修行人,对于他所观的色法,「已寻思已了别」,就是前后还不是一样的,初开始是一样,后来逐渐地,他这个定慧,奢摩他和毗钵舍那有进步,所以所寻伺、所了别也有差别的,前后有差别的。「如是于外所想」,就是在三摩地里边是这样子,「于外所想非三摩地」,就是从禅定里面出来,「非三摩地所行」境里面,「观」察「诸色」也是这样子,也是有寻伺、有了别,有这样的情形。

∵∵

《披寻记》五三九页:

如于三摩地所行若知若见等者:此中知见,义显能观;彼色,义显所观。观少观多及与青黄赤白,名已寻思已了别。

「如于三摩地所行若知若见等者:此中知见,义显能观;彼色,义显所观。观少观多及与青黄赤白,名已寻思已了别」,是这样子。

子九、九种(分二科)丑一、结前正显

巳说八种佛教所应知处,次说九种。

这个底下第九科,前面第八科,这第九科「结前正显」。

「已说八种佛教所应知处」,这是结前,「次说九种」是正显。第二科是「别更宣说」,分两科,第一科「烦恼结别」。

∵∵

丑二、别更宣说(分二科)寅一、烦恼结别

谓有九结,如摄事分当广建立。

「谓有九结」九种结,「如摄事分当广建立」,在(摄事分)里面,当会详细的会解释。在前面在烦恼的时候,也说过九结,也提过。

∵∵

寅二、有情居别

又有九种生处受生有情,于彼彼处同所居止。谓三界中除诸恶趣,可厌处故,如前已说。

这是第二科「有情居别」,有情居处的差别,前面是烦恼结的差别,这里居处的差别。

「九种」受「生处」,在那里「受生有情」,「于彼彼处同所居止」,这一类的有情,共同在那边住,一共有九种不同。「谓三界中除诸恶趣,可厌处故」,这个九有情居,是那九个?就是在欲界、色界、无色界里面,把三恶道除掉,三恶道谁欢喜到那里住?所以这里不算数。因为什么不算数?「可厌处故」,这个地方是可厌恶的地方。这样说九有情居,「如前」面「已」经「说」了。

∵∵

《披寻记》五四○页:

又有九种生处等者:当知此说九有情居,如前已说七识住中,唯除恶趣无想有情及非想非非想处。今有情居,说七识住兼彼无想有情非想非非想处,是故成九。唯除恶趣可厌处故,非诸有情所乐住故,非有情居。

「又有九种生处等者:当知此说九有情居,如前已说」,前面什么地方说了?「七识住中,唯除恶趣无想有情及非想非非想处」,把这三个地方除掉,那么就是七识住。现在这里,「今有情居,说七识住」,七识住在内,「兼彼无想有情」和无色界天的「非想非非想处,是故成九」,就是七识住再加上无想天,再加上非非想处,那么就是九个了。「唯除恶趣可厌处故」,这个不在内,「非诸有情所乐住故,非有情居」。

∵∵

子十、十种(分二科)丑一、结前正显

已说九种佛教所应知处,次说十种。

这底下是第十种。第十科分二,第一科「结前正显」,底下第二科,「别更宣说」。分二科,寅一「遍处类别」。

∵∵

丑二、别更宣说(分二科)寅一、遍处类别

谓十遍处,当知即诸解脱所作成就。余解脱、胜处、遍处,如摄事分当广分别。

次说十种的佛教所应知处,就是「谓十遍处」,八解脱、八胜处,现在十遍处。这是第一科是「遍处类别」。「当知即诸解脱所作成就」,就是那诸解脱,就是八解脱,应该包括八胜处,所作的成就。「余解脱、胜处、遍处,如摄事分当广分别」,这个十遍处,《披寻记》里面的文说了,就是八胜处再加一个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那么就是十遍处。这个十遍处的境界,是更超过了八胜处的境界,更殊胜了,就是有种种的神通都成就了,「如摄事分当广分别」。

这个「十遍处」,就是诸解脱所作成就的,但是并不包括全部的八解脱,八解脱还有其余的,其余的解脱和这个八胜处,和这个遍处,这里只是标个名字,其内容的情形,「如摄事分当广分别」,当广分别,看看《披寻记》的文就好了。

∵∵

《披寻记》五四○页:

谓十遍处等者:地水火风、青黄赤白,是名八色遍处,及识遍处、空遍处,总此三种,名十遍处。(三摩呬多地)说:修观行者,先于所缘思惟胜解,次能制伏,既于制伏得自在已,后即于此遍一切处,如其所欲而作胜解,是故此三如其次第。(陵本十二卷八页)由是此说即诸解脱所作成就。言余解脱胜处遍处者,(摄事分)中未有此文。

「谓十遍处等者:地水火风、青黄赤白,是名八色遍处」,说是八个遍处,「及识遍处、空遍处」,识无边处定、空无边处定,这样子加起就是十个。「总此三种,名十遍处」,地水火风、青黄赤白是八遍处,再加上识遍处一个,空边处一个,那么就是三个,这叫做「十遍处」。有的地方叫做十一切处,这里翻作遍处。

「三摩呬多地说:修观行者,先于所缘思惟胜解」,那么这就是八解脱,先于所缘境思惟胜解。这是什么事情开头难,你能修不净观,后来再八色流光,从这骨人的眉间放出光明来,这还不是容易。当然是有禅定的力量,能发出光明来,这是要有强大的观想的力量,才能够观出来,所以「思惟胜解」。「次能制伏,既于制伏得自在已,后即于此遍一切处」,第一个阶段是八解脱的观想力量,能发出光明来,是胜解的力量。第二个阶段,能制伏这个光明,能够把这个光明可以如意自在的显现,或者不显现,所以这是八胜处的力量。「既于制伏得自在已,后即于此遍一切处」,观想这个青黄赤白、地水火风的光明能遍一切处,广大无边的、普遍的境界。「如其所欲而作胜解」,如其心之所想的,而就能够这样观想出来,有这样的胜解。「是故此三如其次第」,有这样的次第,先是八解脱,中间是八胜处,后来是十遍处,就是这个次第。(陵本十二卷八页)已经讲过了。

「由是此说,即诸解脱所作成就」,所以这句话也正合道理,因为这个十一切处、八胜处的境界,就是八解脱所成就的,从那里再继续地把它增长广大,就成为八胜处、十遍处了。「言余解脱胜处遍处者,(摄事分)中未有此文」,这地方说是「摄事分当广分别」,但是(摄事分)看,并没有这个文。

∵∵

寅二、无学支别

又有十无学支,当知无学五蕴所摄,谓戒蕴、定蕴、慧蕴、解脱蕴、解脱知见蕴。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