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十一、思惟三相(分二科)∵∵丑一、举经言

复次如经言:应于三相作意思惟。乃至广说。

这是傍辨彼义里面的第一科,引释诸经,这一科的最后一科,一共是十一科,现在是第十一科,思惟三相。分二科,第一科是举经言。

「复次」前面已经说了十段,现在是第十一科。「如经上说:应于三相作意思惟」。修止观的人,欢喜坐禅的人,他应该注意这三种相,在这三种相上作意思惟。作意,我们讲过,就是警觉自己的心,什么时候应该怎么样,这件事应该注意,应该去思惟去。「乃至广说」,就是三种相是什么相,应该「广」应该详细的说出来,但是这里就略了,没有说。

∵∵

丑二、释彼义(分二科)∵∵寅一、明对治(分二科)∵∵卯一、略标

应时时间作意思惟奢摩他等差别之相,不应一向,为欲对治沈掉等故。

这底下第二科释彼义,解释经里边三相的意义。分二科,第一科是明对治。分二科,第一科是略标。

「应时时间」,就是静坐的人,坐禅的人,他应该时时的去作意思惟这三种相,就是奢摩他的止相,还有举和舍,止举舍这三种行相,要注意这件事。「时时间」就是你心里面要昏沈的时候,你就应该思惟举相;如果是掉举的时候,你就应该思惟止相;修这个奢摩他的止来对付这个掉举,应该这样。若是内心里面也没有昏沈,也没有掉举,这个止和观很平和,这个时候,就应该去思惟舍,舍相,应该这样子,时时间这样作意思惟止等相。

「不应一向」,你修止观的时候,你不应该一个方向去修止,其他的都不修,不应该这样子。也不应该一个方向的去修观,其他的都不修,不应该这样子。

∵∵

《披寻记》四五八页:

应时时间至不应一向者:梵奢摩他,此云为止。等言,等取举、舍。如是三相,有其差别,应时时间随应修习,不应一向。此复云何?谓应了知止相止时,举相举时,舍相舍时,声闻地中广释差别。(陵本三十一卷八页)

「应时时间至不应一向者:梵奢摩他」,这奢摩他是梵语,不是中国话。「此云为止」,中国话叫做止。「等言」这个等字,奢摩他等,这个等这个字,「等取举、舍」,举和舍这二个方法。「如是三相,有其差别,应时时间随应修习,不应一向」,不应该只是修止,只是修举,不应该这样子。「此复云何?」这究竟是什么意思呢?「谓应了知止相止时」这个止相就是心里面寂静住,按我们现在散乱心的人来说,就是九心住,就是止,内住、等住、安住、近住……,这一共是九个住。这个止时,就是心里面掉动的时候,就应该修止,就是止时。「举相举时」,这个举相,举的相貌是什么呢?举的相貌就是心里面振作起来,你去观察,去攀缘令心欢喜的一种相貌,一种清净美好的相貌,心里面攀缘它的时候,心里面感觉到很欢喜,这叫做举。这个举时是什么时候呢?就是心里面昏沈了,心里面失掉了所缘境,什么境界都不去思惟了,叫做沈没,沈昏下来的时候,这个时候你就应该把这个心振奋起来,那就叫做举。这个举是攀缘欢喜的行相,譬如说观察佛像,是欢喜的行相;或者自己欢喜看个大莲华,一看见这个,心里面想这个大莲华的时候,心里欢喜。这一欢喜呢,这个沈没的境界没有了,就叫做举,「举相举时」。「舍相舍时」,舍相就是这个时候心里面也不昏沈,也不掉举,心里面很明静而住的时候。明静而住的时候,这个时候就叫做舍相,就是也没有昏沈,也没有掉举,叫舍。舍时就是不昏沈,不掉举的时候,这个时候就是修舍的时候。「声闻地中广释差别。(陵本三十一卷八页)」解释这个止举舍。

∵∵

为欲对治沈掉等故。

为什么这个止举舍随时的这样子,用其中一个法来修行呢,不应该一向呢?∵「为欲对治沈」为欲对治昏沈,所以应该修举;为欲对治掉举,所以应该修止;为欲对治昏沈,所以应该修举;也不昏沈,也不掉举,那就应该修舍,这样子。所以静坐的时候,的确是应该用这三个方法来调心,不应该只是修止,或者只是修举,不应该这样办。

这是略标。底下是别辨。分二科,第一科是止举相。分二科,第一科,出过。

∵∵

卯二、别辨(分二科)∵∵辰一、止举相(分二科)∵∵巳一、出过

若于止举未串习者,虽一向修,是沈掉相。

「若于止举未串习者」,就是这个人静坐的时候,他没能够时时的修止,修举,没能这样子不断的随其所应的去修习的话呢,「唯一向修」,唯独是一向修止,或者一向修举,「是沈掉相」那样子呢,这个人的静坐,内心的相貌,那他不是昏沈,就是掉举;不是掉举,就是昏沈了。那样子是不能修禅了,这个禅是修不好的。

∵∵

《披寻记》四五八页:

若于止举未串习等者:谓于止举未串习故,或于一时一向修止,或于一时一向修举,由是因缘令心昏沈或掉举故。显扬颂云:为断于沈掉相应道二种。(显扬十九卷十九页)云何二相应道?谓取自心相,及取少分可爱的外相。由取自心相故,能断掉举,是即名止。由取少分可爱外相故,能断昏沈,是即名举。若于此二不善修习,名未串习。若一向修,不见彼过,沈掉当生,由是说言是沈掉相。

「若于止举未串习等者:谓于止举未串习故,或于一时一向修止,或于一时一向修举,由是因缘令心昏沈或掉举故。显扬颂云:为断于沈掉相应道二种。(显扬十九卷十九页)云何二相应道?谓取自心相」你若是注意的去攀缘这个自心相,就是攀缘这个所缘境,这个所缘境叫做心相。「及取少分可爱的外相。由取自心相故,能断掉举」就把这个掉举的过失就取消了,就安住在所缘境上,不掉举了。「是即名止。由取少分可爱外相故」或者想一个大莲华,或者想个佛像,想什么可爱的相,那么「能断昏沈」,这时候昏沈就没有了。「是即名举」,这个举就是这样的意思。「若于此二不善修习,名未串习。若一向修,不见彼过,沈掉当生,由是说言是沈掉相」若是你一向修止,一向修举,你就会有昏沈、掉举的过失。你有这个过失,这就叫做沈掉相,就是这样的意思。这是说静坐的时候,调心的方法,要这样做法。

∵∵

巳二、辨住

如此修者,当知住在方便道位。

这是第二科,辨位。前面是出过,这是辨别说明这样修行的位次,这个人是什么程度?在那一个阶段呢?这样意思。

「如此修者,当知住在方便道住」就是前方便,就是在外凡和内凡之间的这个时候,还没有入圣位,还没有得定,他还没有成功的时候,在这个阶段的时候,是要时时的用止举舍来调心。

∵∵

辰二、舍相(分二科)∵∵巳一、辨位

若时时间思惟舍相,如是在于成满道位。

这底下第二科是舍相。前面说止举,这底下第二科说舍相。分二科,第一科是辨位。就是什么时候修这个舍呢?

「若时时间思惟舍相,如是在于成满道位」若是你用功修行的时候,你时时的你要注意,这个时候是修什么才合适?这个时候是修舍的。这个止观能够均衡,而不偏于止,也不偏于观。止观均衡了,这个时候就是舍相。「如是在于成满道位」这样子,达到这个程度的时候,是在于那个成满的那个阶段,就是已经达到、成功了。如果在世间的禅定来说,就是你已经得到初禅了,或者是二禅、三禅、四禅了。如果出世间,就是已经达到圣道了,达到圣道的时候,达到无学位的时候,那是成满。这个阶段的时候是修舍,时时间思惟舍相。

∵∵

巳二、出过(分二科)∵∵午一、由无思择

亦由于此一向修故,于缘起法及圣谛中不思择故,心不正定,不尽诸漏。

前面是辨这个舍相的位。这底下第二科是出过。出过分二科,第一科由无思择。

「亦由于此一向修故」,这个舍位,在舍位的前边,所以也是由于这个修行人,他在舍位以前的时候,如果他修行的时候一向修故,一向修止,或者一向修举,或者是一向修止,「于缘起法及圣谛中不思择故」,他对于世间上一切法,世间法、出世间法都是缘起法,都是因缘所生法。这句话是总说的,缘起是总说的。这个圣谛就是苦集灭道是四谛,苦集是世间的缘起,灭道是出世间的缘起,所以这是别说的,「于缘起法及圣谛中不思择故」,你不能思惟观察,就是不修观,只是修止,所以「亦由于此一向修故」,就是一向要修止,「于缘起法及圣谛中」,你不修观,不修毗钵舍那观。这样的话,「心不正定」,你不能入于正定的境界,你不能尽诸漏,不能断烦恼。这个见烦恼,爱烦恼你都不能断,你没有这种功能。这是无思择,没有思择,也就是没有毗钵舍那,你只是修止,你没有毗钵舍那,你不能尽诸漏。

∵∵

午二、无现观等

于诸谛中若未现观,不能现观;或已现观,不得漏尽。

这第二科是无现观。

「于诸谛中」,就是在苦集灭道四谛里面,「若未现观」,你没能够去修现观的法门,「现观」就是现前分明的观察,明明了了的观察,叫做现观。「若未现观」这地方说也还就只是修止的话,你没能作现观,「不能现观」,或者你没有这个能力作现观。没有这个能力作现观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没有学习佛法。没有学习佛法,你不能作现观,你不知道怎么样观察,这个四圣谛怎么作观,你观不上来。前面若未现观是说有这个能力,但是你没这么做,「若未现观」,就是你学习过苦集灭道的佛法,但是你没作如是观。「不能现观」是没有学习佛法,你没能作这个现观,明明了了的去观察,那也是不得尽漏,你不能断烦恼。「或已现观」,这表示什么呢?就是你没能够成就正定,你没能得定。没能得定的时候,你就是现观了,也是不得尽漏,还是不能断烦恼。若是没有得到奢摩他,你就作现观,也不能断烦恼;说是得定了,得到奢摩他了,你不作现观,那也是不能断烦恼,就是偏于一面,就是不能够断烦恼的,一定是止观都要具足才可以。都具足了,就是舍,到舍的时候,也就是止观双运了,那就能断烦恼,就能得圣道了。

我们学习这个《瑜伽师地论》它说什么话,它就是很肯定的,老老实实的,就是把这句话说的明明白白的,不是马马虎虎的。不是那话不肯定,不是的,就老老实实的这样说。说了呢,把这个方法说的很清楚。你若这样学习的话,你若听别人讲止观的时候,讲到修行的事情,很明白就知道这个人讲的对不对?他讲的是合道理,是不合道理?很明白就听出来。若是你没学过,你不知道他说什么。你不知道他说是对?是不对?你不知道。

∵∵

寅二、显略义

初之二种,是三摩地能成办道;第三一种,依三摩地尽诸漏道。是名略显此中要义。于时时间作意思惟,遍一切故。

这底下是第二科,显略义。前面是第一科,明对治,用这个止举舍来对治自己的烦恼。这底下第二科,显略义,显示要义。

「初之二种」,就是前面这个止和举这二种方法,是三摩地能成办道。你时时间修止,时时间修举,这是能成办三摩地的道,能令你的三摩地得成就。成办也就是成就。你若不时时间修止,修举,你一味的修止,不行;一味的修举,也不行。这样意思。「第三一种依三摩地尽诸漏道」。「第三一种」就是舍,用这个舍就是止观双运的意思,就能够尽诸漏道,能够断灭一切的烦恼,是这样。「是名略显此中要义。于时时间作意思惟,遍一切故。」这个修行的时候,你静坐的时候,修禅的时候,你时时间要作意思惟,这句话是遍于止,也遍于观,也遍于舍。这个止举舍你都要时时作意思惟的,不能偏于某一种的,你若这样修的时候,你才能够有成就,这样意思。

∵∵

癸二、摄持圣教(分四科)∵∵子一、标

复次有四正法,摄持圣教。

这一科从那里来的呢?就是傍辨彼义这一大科里分二科,第一科是引释诸经,引释诸经,前面十一科讲完了。这十一科每一段以前都是如经言,把经的一段文引来,然后加以解释,一共是十一段。这十一段讲完了,这一科讲完了。现在第二科,摄持圣教。这里分四科,第一科是标。

「复次有四正法」,前面有十一大科,引经上的话来说明修止观的这件事。但是又有四种正法,就是四种修行的法门,「摄持圣教」,这个摄持是什么意思呢?「摄持」实在就是住持的意思。庙上的方丈称之为住持。是住持什么?就是住持圣教,使令圣教不灭亡,不失坏,能继续的住在世间,流行世间,利乐众生的。所以这个摄持是住持的意思,也是护持的意思,也是护持佛教的意思。这个圣教,下面有说。

∵∵

子二、征

何等为四?

前面是标,这底下征。

那四种呢?

∵∵

子三、列

一者远离,二者修习,三者修果,四者于圣教中无有乖诤。

这是列出来。「一者远离,二者修习,三者修果,四者于圣教中无有乖诤」。这是列出来。这底下:

∵∵

《披寻记》四五九页:

有四正法摄持圣教等者:谓佛自说经教展转流布至今,或圣弟子依自所证无倒分别诸法体相,是名圣教。初二正法,于此圣教能正摄受,令得自义故。后二正法,于此圣教能正住持,令不坏灭故。

「有四正法摄持圣教等者:谓佛自说经教展转流布至今」,佛觉悟了,佛这个大慈大悲,为一切众生宣说的佛法,就是法界等流。这是圣人所说的一种法门,来教导我们的法门,所以叫做圣教。「或圣弟子」或者佛的弟子,「依自所证无倒」的「分别」,没有错误的分别,「诸法体相」说四念处,三十七道品,或者六波罗蜜。「是名圣教」,圣教是这样的意思。

「初二正法,于此圣教能正摄受」,就是远离和修习这二个圣教。这二个圣教能正摄受。「能正摄受,令得自义故」,你能够领受佛法,你能如法修行,就能使令你得到自义,自义就是涅盘,令你能够得到涅盘,得到圣道。「后二正法,于此圣教能正住持」,你得到涅盘以后,你就能演说佛法。能够演说佛法,佛法就在世间上能够流传了,所以叫做「于此圣教能正住持,令不坏灭故」,这样意思。所以叫做摄持圣教。前面是标列出来。这四种怎么样解释呢?这底下再解释。分四科,第一科是远离。

∵∵

子四、释(分四科)∵∵丑一、远离

远离者:谓山林、树下、空闲、静室。

这就是修止观的处所,你坐禅的处所,在什么地方呢?就是要远离。就是远离尘世间,到山林里边去,或在树的下边,或者是空闲的静室,寂静的房子,没有吵闹,没有愦闹的地方,没有令你分神的地方,你能安心的修行,就是在这个地方来修行。

∵∵

丑二、修习

修习者:谓住于彼,勤修二法,谓奢摩他,毗钵舍那。

这是第二。什么叫做修习呢?「谓住于彼勤修二法」,就是说这个人安住在山林、树下,或者空闲的静室,在那里边精进的修学止观的二法。闻思修三慧,闻慧、思慧不名为修,要修慧的时候才名之为修。那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在禅定里边有大力量,能改造你自己的妄想,能得圣道,所以叫做修。这个三慧到修慧时才可以名之为修,闻思的时候还是不够,还不及格的。「修习者:谓住于彼勤修二法」,二法是什么呢?「谓奢摩他,毗钵舍那,就是止观,修学止观,止观就是禅。

∵∵

丑三、修果(分二科)∵∵寅一、释(分二科)∵∵卯一、辨方便(分二科)∵∵

辰一、先止后观心得解脱(分二科)∵∵巳一、征

云何已习奢摩他,毗钵舍那而得解脱?

这底下是第三科,修果。我这样修以后的结果是什么呢?来解释解释。分二科,第一科是解释。分二科,第一科是辨方便。分二科,第一科先止后观心得解脱。又分二科,第一科是征。

「云何已习奢摩他,毗钵舍那而得解脱?」这是说这方便道,就是没得圣道之前,有个前方便,那就是以止观为前方便。「云何」怎么叫做已经学习成就了奢摩他,然后依据毗钵舍那而得解脱呢?这句话怎么解释呢?这个意思。底下就解释。解释分二科,第一科明渐次,明按照它逐渐的次第。

∵∵

巳二、释(分二科)∵∵午一、明渐次

谓如有一先已得初静虑乃至第四静虑。彼即依此三摩地故,如实知苦,乃至知道。

「谓如有一」就是说譬如有一个人,他先已得初静虑,乃至第四静虑,他已经得到四禅了,这个人。他在来到佛法之前,已经成就了色界四禅了。这个人他来到佛法里面来,那他怎么办呢?他应该怎么修行呢?就是「彼即依此三摩地故,如实知苦,乃至知道」。彼那个修行人,就依据他所成就的四禅,三摩地就是四禅。这可见四禅就是三摩地,也就是等持。「如实如苦,乃至知道」,在禅定里边,如实地知道色受想行识是苦,在禅定里边。「依此三摩地」这个依,就是住在,住在三摩地里边去观察色受想行识是苦,要这样子。「乃至知道」这苦集灭道,如实的知道是集,如实知道是灭,如实知道是道,来观察四谛的道理,这样子。那么这就叫做依奢摩他修毗钵舍那,是这样意思。这就是渐次,这个次第就是这样子。这样说,这个四禅就是三摩地,就是止。「如实知苦,乃至知道」,就是观,就是毗钵舍那观。这样子。如果说我得到四禅的时候,我不去观察四谛的道理,那你只是止,你没有毗钵舍那。没有毗钵舍那,你还是不能断烦恼,不能得圣道,你还是个凡夫。是这样意思。

∵∵

午二、明解脱

彼即依此毗钵舍那,于见所断诸烦恼中,心得解脱。

这第二科,明解脱。前面是说渐次。依奢摩他修毗钵舍那得到什么好处了呢?「彼即依此毗钵舍那,于见所断」,他在禅定里边,修这个毗钵舍那观的时候,他的结果,就是「于见所断的诸烦恼中,心得解脱」。你这个心不会被见烦恼所系缚了。这个「见所断烦恼」就是十使,前面讲过十种烦恼,从那十种烦恼里面心解脱了,不被那十种烦恼困扰你了,心得自在了,那么这就叫做解脱。所谓解脱者,不为烦恼所系缚也。这样意思。这就是圣人了。

∵∵

辰二、先观后止心得解脱(分二科)∵∵巳一、征

云何已习毗钵舍那,依奢摩他心得解脱?

这是第二科。前面第一科是先止后观心得解脱,现在第二科先观后止心得解脱。来到佛法里边的人,有各式各样的人,前面是一种人,现在这是第二种人。这第二种人,他是先观而后止,因此得解脱。先征,底下是问。

「云何已习毗钵舍那,依奢摩他心得解脱?」这个修行人,他已经学习了毗钵舍那观了,这个毗钵舍那观,他已经学习了。这个意思就是在未到地定里边成就了毗钵舍那观。但是他这个未到地定这个止还不圆满,所以依奢摩他心得解脱,他还要再进一步修这个奢摩他才能够得解脱。这样的情形怎么解释呢?这是问。底下回答,回答分二科,第一科还是明渐次。

∵∵

巳二、释(分二科)∵∵午一、明渐次

谓如有一如实知苦乃至知道。彼依如是增上慧故,发生静虑。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