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九、令证通慧

又有二法,能令根熟补特伽罗,速证通慧。一、于教授教诫,远离谄诳。二、厌离为先,身语意行离诸调戏。

闻所成地这一大科,就是说明五明处。五明里面先说内明处。内明里面一共分四大科,现在是第四科,佛教所应知处相。这一大科里面分十科,十科里面第二科又分二十一科,现在是第九段,令证通慧。

「又有二法,」前面也是说二法,但是二法不只这一种,所以说又有。又有二种方法,如果你能够认真的去学习,去修行呢,「能令根熟的补特伽罗,速证通慧。」「根熟」这句话怎么讲呢?就是信进念定慧的善根成熟了。成熟了,就是在内凡位的时候,由外凡进入到内凡的时候,就是暖顶忍世第一的时候,暖位、顶位、忍位,就是根熟了。根熟,熟这个字,就是接近到结果的时候。比如树开花结果就是到熟的时候,就是可以受用了。现在是譬喻接近得圣道的时候,这一类的补特伽罗,这一类的有修行的人,就是已进入内凡位的这样的修行人。「速证通慧」,会很快的证悟到,也就是成就了神通、成就圣人的菩提的智慧。这句话是说这二法的功能,这二种法的作用。那二种法还没说,这以下说。

「一、于教授教诫,远离谄诳」,第一个方法就是这位学习佛法的人,对于师长的教授、对于师长的教诫,你要真实的接受,不可以有谄诳的这种态度。谄媚,就是表面上是接受了,而内心里面是不接受的,所以是欺诳,有欺诳性。现在是远离谄诳,就是真实的接受了师长的教授教诫,努力的去修行,修四念处,努力的这样用功修行。这是到了根熟的人,到了暖顶的时候,能努力的这样修行,这是一个条件。

第二个条件,「厌离为先,身语意行离诸调戏。」就是要有厌离心,就是要有出离心。厌离这个有漏的惑业苦,是一个苦恼的境界,要生厌离心;对于色声香味触,这五欲要有厌离心。有厌离心,就有出离的愿了,就能够精进的发动自己修行了。「厌离为先」,就是先要有厌离的愿,然后在自己的身语意三业里面,身行、语行、意行这三业里边,「离诸调戏」,就是不要放逸。调戏就是放逸的意思,不要放逸。这样说,就是不要放逸,而能精进的接受师长的教授教诫,就能速证通慧,就是这样意思。

∵∵

丑十、令梵行者共住安乐

又有二法,令居一处同梵行者,展转皆得安乐而住。一者、堪忍他所逼恼。二者、自不逼恼于他。

这是第十科,令梵行者共住安乐。

「令居一处」就是大家居住在一个地方,「同梵行者」,共同的修梵行的人,大家都是一样的修学四念处的人。「展转皆得安乐」我不触恼你,我能够帮助你,使令你得安乐;你也不触恼我,能帮助我得安乐,身心安乐而住。有二法会有这个作用。什么方法呢?

「一者、堪忍他所逼恼」第一个就是别的人若逼恼你,你能够容受,你能容忍,不介意这件事,要有这样的忍力。而这个忍力,当然还是戒定慧。戒定慧,一个就是要有智慧把这件事看化了它,不介意;加上点戒定,这件事就办到了,就能堪忍他所逼恼。逼恼有二种:一种是无意的,无意的对同梵行者有一点逼恼。第二种就是有意的。这二种就是在你的大智慧的观察,就把它看破了,你能容忍这件事,不介意这件事。

「二者、自不逼恼于他」别人逼恼我,我能够容忍,而我自己不逼恼别人。这件事就办成功了,那就是可以同梵行者同住安乐。这倒是很简要,的确是这么回事。说是有人说,如果你容忍了,他继续地逼恼你,没有这回事。你一直这样的容忍,对方就不好意思再逼恼你了,自然是这样子。

∵∵

丑十一、令梵行者互无违诤

又有二法,令居一处同梵行者,未生违诤,遮令不生;其已生者,速令止息。无斗、无讼、无诤、无竞。一者、展转互起慈心;二者、平等受用财法。

这是第十一科,令梵行者互无违诤。

「令居一处」的同梵行者,「未生违诤」就是没有发生冲突,「遮令不生」你若学习这二个方法,就能使令冲突不生起,能障碍它不生起。「其已生者」若是已经生起了,「速令止息」,这二法能使令它很快的就停下来。

「无斗、无讼、无诤、无竞」。「斗」这个字,以物较胜叫做斗。我查那字典上讲,斗鸡,斗棋,斗酒,斗蟋蟀,斗牌,就是这些事情,这叫做斗。以物较胜叫做斗。这个「讼」呢,就是彼此诤论是非曲直,在法官的面前,那叫做讼。「诤」,就是二个人对辩叫做诤。「竞」,就是二个人打起来了叫做竞。战斗以求胜,叫做竞争。现在这个修行人呢,是无斗、无讼、无诤、无竞,没有这回事情。修行人有什么方法能够彼此和合无诤呢?

「一者、展转互起慈心」,彼此间我慈爱于你,你也慈爱于我;你慈愍于我,我也慈愍于你;这样子当然就没有事嘛!就算是有一点问题,由这个慈愍心就化解了。「二者、平等受用财法」这个财法是发动、是生起斗诤的一个原因,现在能够平等的受用财法,就不会有诤了。就是这二个方面能够息诤,这二个方法可以息诤。

∵∵

丑十二、令得定地清净梵行

又有二法,速令心住得三摩地清净梵行。一者、忆持久远所作所说增上力故,若有所犯,如法悔除;若无所犯,便生欢喜;昼夜随学,常无懈癈。二者、于身语意一切事业,能正了知增上力故,于诸过失无违犯。由此因缘亦无忧悔,随生欢喜;广说乃至解脱知见。

这是第十二科,令得定地清净梵行。

「速令心住,」有二个方法令你很快地,心就能够寂静住,就得了三摩地了、得了禅定了,能够有清净的梵行,成就了这清净的梵行。那二法呢?

「一者、忆持久远所作所说增上力故,若有所犯,如法悔除;若无所犯,便生欢喜,昼夜随学常无懈癈。」这是一法。就是自己回忆,忆就是念,就是回想这个念心所,想念以前自己经过的事情。这个念就是持,所念的法为能念的心心所所摄持,所以叫做……忆就是持。所以我们……经论上说陀罗尼。陀罗尼是什么?就是念。就是有不可思议的念力,那就叫做陀罗尼。所以忆就是持。「忆持久远」,很久很久以前所作的事情、所说的话。由这个忆念的强大的力量,「若有所犯」,我忆念以前,现在这一刹那以前,乃至久远的事情,我若有所违犯清净的戒法,或者有其他的过失,「如法悔除」,我就如佛所说的忏悔法,把它忏除去,又恢复了清净,把这个罪过灭掉。「若无所犯,便生欢喜」了。那么,「昼夜随学常无懈癈」。我没有什么过失,我就如法的修学四念处。昼,白天,夜间都是不懈怠的学习、修行。「常无懈癈」,不懈怠,也不停止自己的修行,常是这样做。

「二者、于身语意一切事业,能正了知增上力故,于诸过失终无违犯」。前面这一法,回想自己,每一天所作的事情,若有过失就忏悔。这第二法是于身语意,身所做的事情,语所说的语言,内心的思想,由身语意发动出来一切的事业,自己能够「正了知」,能够没有错误地、很分明的认识,自己都做了什么。由这样的正知的「增上力故,于诸过失终无违犯」,对于这一切的过失,身语意……通常来说呢,就是十善,学习十善法,不犯一切的过失。那么详细来说,当然出家人就是戒,比丘戒和菩萨戒,都要它清净。「于诸过失终无违犯」,不犯过失,没有过失,犯了过失就忏悔,而且特别地清清楚楚的认识,自己三业要它清净,没有过失。

「由此因缘亦无忧悔。」由于自己不犯过失,所以心里面不忧悔。「随生欢喜」,所以心里面常常是三业清净,修学圣道,心里面很快乐。「广说乃至解脱知见。」广说戒清净,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都成就了。所以由这二法,那么就可以令得定地清净梵行,可以这样子。

∵∵

丑十三、能越众苦

又有二法,能越众苦。谓能超越诸恶趣苦;及能超越生死大苦。一者、深见现法当来诸过患故,远离恶行。二者、心常安定,精勤修习菩提分法。」

这是第十三科,能越众苦。

「又有二法,能越众苦。」是什么呢?「谓能超越诸恶趣苦,及能超越生死大苦。」「能越众苦」有二种方法……「能越众苦」,就是能解脱众多的苦恼。什么苦恼呢?「谓能超越诸恶趣苦」,能够超越三恶道的苦恼。「及能超越生死大苦」,这是进一步能超越三界的生死大苦,就是人天的生死苦也超越了,不只是三恶道。那就是超出三界,得了圣道了,这要阿罗汉以上了。那二法能有这种作用呢?

「一者、深见现法当来诸过患故,远离恶行」。第一个方法就是自己深深的看清楚了,现法的诸过、当来的诸过。就是现在的色受想行识上面,这一天的经过,自己所作的事情,能看见出来,若是有过失,深深的看出来现法的诸过患。我若是身不清净,语不清净,心不清净,会有大患;深深的看出来将来也有过患。你现在做错了事情,将来有后果的,也是有过患的。「远离恶行」,若这样子,你深深的看见这一点,就自己再不要做恶事,恶事不可以做。「远离恶行」。

「二者、心常安定,精勤修习菩提分法。」前一段就是不做一切恶行。不做恶行,也就是相信因果的关系,相信有因就有果,所以不可以做恶事,将来去得恶报。第二样事情呢,就是心常安定,也就是心常决定。精勤的修习菩提分法,也就是四念住、三十七道品,这样精进用功修行。这样子呢,就「能越众苦」,能超越诸恶趣苦,及能超越生死大苦了。

∵∵

丑十四、令修断等得安乐住

又有二法,能令修断居远离者得安乐住。一者、于诸境界不生杂染,无恶寻伺,扰乱其心。二者、凡所啖食,要为利益,称量消化,能随顺断,令身调适。

这是第十四科,令修断等得安乐住。

「又有二法,能令修断居远离者得安乐住」。「能令修断」修学菩提分法,断除一切爱见的烦恼,这样的修行人。他「居远离者」,在远离处住,一个身远离,一个心远离,前面都讲过了。使令这种人得安乐住。有二个方法,使令这种人得安乐住。

「一者、于诸境界不生杂染,无恶寻伺,扰乱其心。」第一个就是我们修行人的眼耳鼻舌身意,在色声香味触法的境界上,不要有杂染、不要有染污。不要有染污,这上面说「无恶寻伺扰乱其心」,没有欲寻伺、恚寻伺、害寻伺,没有这些染污法来扰乱自己的心,这是一个条件。这个杂染分二种:一种就是贪瞋痴的这一切烦恼,刚才说的这个欲寻伺、恚寻伺、害寻伺这都是杂染;另外一个染污是什么呢,就是执着。我们这一念明了的心,和一切境界接触的时候,你要知道这都是如幻如化的,都是毕竟空的,不要执着它是真实的,你若执着它是真实的,就是杂染了。所以这一念心,这一念无所得的智慧,你若能把握得住,就是「于诸境界不生杂染」,就不会有恶寻伺扰乱其心了,常常的把握住这一念智慧。

「二者、凡所啖食,要为利益,称量消化,能随顺断,令身调适」第二样事情,就是自己日常饮食,所「啖食」的这些营养,「要为利益,称量消化」,「要为利益」这句话是为成道业应受此食。这个动机,你为什么要吃饭?吃饭的动机是为了道业的成就,叫「为利益」。而吃了这个东西,你要能知道,我能消化。如果生了杂染心了,生了贪心要多吃,就不能消化,这里有这个问题;当然吃太少也不行,你要称量,吃下去自己能消化它。「能随顺断,令身调适」,这个营养、饮食吃下去以后,能消化、能得到它的营养,使令自己的地水火风,得到了适当的营养的力量,这个力量能随顺你修学圣道,叫做断。这个「断」,就是修学圣道能断烦恼。「令身调适」,使令你这个四大的身,四大调合,不会有病。你要称量这件事,吃的东西要这样。

∵∵

《披寻记》四八三页:

又有二法能令修断居远离者得安乐住等者:此中二法,谓修根律仪,及于食知量。如次配释应知。

「又有二法能令修断居远离者得安乐住等者:此中二法,谓修根律仪,」头一个法,于诸境界不生杂染无恶寻伺扰乱其心,是修根律仪,就是把这六根都是合乎律仪的,而没有染污。「及于食知量」,第二法就是于食知量的意思。「如次配释应知」。

∵∵

丑十五、令修善品时无虚度

又有二法,令修善品诸苾刍等时无虚度。一者、于诸根境正勤方便研究法相,二者、知时、知量少习睡眠。

「又有二法,令修善品诸苾刍等时无虚度」这是第十五科,令修善品时无虚度。这二种法,它的作用能使令我们修学善品的诸比丘等,「时无虚度」,光阴不会空过了,这二种法有这个好处。什么呢?

「一者、于诸根境正勤方便研究法相,」第一个法就是我们于根,就是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境,就是色声香味触法六境;「正勤方便」就是要精进,不要懈怠。不要懈怠,以止观为方便,「研究法相」,研究就是观察,观察这个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都是无常、无我的,也就是修止观的意思,这指修止观。你常常这样做,光阴就是没有虚度。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