寅七、妙

云何妙?谓佛法僧宝,名最微妙。堕最第一施设中故。

这第二大科想施设建立相。分二科,第一科是征,第二科是解释。解释里边,第一科是第一个颂。一共有四个颂,现在是第一个颂,有标、有释,释里边分十二科。第一科是句,第二科迷惑,第三是戏论,第四科是住,第五科是真实,第六科是净。现在是第七科,是妙。

「云何妙?」怎么叫做妙呢?就是在一切法里边最好的,妙者好也,最殊胜的。就是「佛法僧」三「宝」是最殊胜的。它是最微妙,就是最深奥,最殊胜的。「堕最第一施设中故」,堕就是载的意思,或者是系属的意思。是属于最第一、在一切施设法里边。这个施设就是一切名言都是安立的,由世间的智者,为一切法安立种种的名言,叫做施设。在施设的一切法里边,也就是说在一切有为法中,它是最殊胜的,最第一的。

∵∵

寅八、寂静

云何寂静?谓从善法欲,乃至一切菩提分法,及所得果,皆名寂静。

这是第八科,是说这个寂静。寂静,实在来说,也就是这个妙的所以,为什么佛法僧是最殊胜的呢?就是说这个道理。如果有人提出一个问题,说一切法中最殊胜的是什么?我们怎么回答呢?在这里边的意思就是佛法僧三宝是最殊胜的。

「云何寂静?谓从善法欲。」这个寂静范围是很广大的,由因乃至到果都可以名之为寂静。寂静这个话,是对流动说的,浮动、动摇、动荡。世间上在凡夫的流转生死的境界里边都是流动的,都是动荡不安的。远离了一切凡夫的惑业苦,这个时候他的内心是静下来了,所以叫做寂静,这样说寂静就是圣道的意思。「谓从善法欲,」这个寂静的范围从什么地方开始计算呢?从善法欲的时候。就是一个有情、一个人、一个众生,他听闻了佛法以后,他建立了善法欲了。这个善法,在这里说善法欲,应该说是得涅盘,涅盘这个无为法是寂静的。这个欲,就是他有这样的愿望,他感觉到生死的流动太苦了,他想要得大涅盘,那叫做善法欲。可是这个时候,只是有这样的愿望,他还是平常的人,所以还是凡夫境界,但是他有这样很崇高的愿望了。

「乃至一切菩提分法」,就是有了善法欲以后,他就能够逐渐的放下尘劳,而能够发心修学戒定慧。所以一切菩提分法就是三十七道品,修四念处,乃至到八圣道分。「及所得果」修三十七道品是因,得果呢,乃至得阿罗汉果,乃至得无上菩提果,三乘道果。这样子从善法欲开始,乃至到得无上菩提,「皆名」为「寂静」当然有因果的不同。由于成就了这样寂静的圣道,所以三宝都是微妙的,都是最好,就是因为他有这样成就的关系。

∵∵

寅九、性

云何性?谓诸法体相。若自相,若共相,若假立相,若因相,若果相等。

这底下说这个性。「性」这个字,怎么样解释呢?这底下解释。

「谓诸法体相」就是世间法、出世间法,一切有为法、无为法,一切法它本身的体性、相貌,都可以名之为性。由外向内,就叫做性,由内向外,就可以名之为相。而内外还是不能分离的。所以经论上有的时候说相,也有的时候就说性。遍计所执性,也有说遍计所执相;依他起性,依他起相;圆成实性,圆成实相。这个性和相,有的时候通用。因为我们用分别心,诸佛菩萨安立种种的名言为我们开示佛法,我们这个分别心见闻觉知了,在心里面它就会现出一个相来,不管是什么。通过了眼耳鼻舌身意取得的,它都是有相。贪有贪的相,瞋有瞋的相,愚痴有愚痴的相,戒定慧也有戒定慧的相。所以无论是说什么,说是真如、法性,我们在心里面听闻了这样的名言,去思惟它的道理,其实也是相。只有是到了无为的境界,你证悟了无为的境界,离心意识了,心里面无分别了,这时候才能无相,不然的话都是有相。所以说是云何性,并不是说就不是相,相也是在内的。「谓诸法的体相」,都可以名之为性。所以什么叫做性?也就是说一切法的体性、一切法的体相,就叫做性。一切法的体相,怎么样解释呢?「若自相,若共相」有这二种相。自相就是此法的相是不共于他法的,是这一法它单独有的,其它法上没有,那么那就叫做自相。比如心法是了别性,色法就是没有了别性,这个了别性就是心法的自相了。若共相,就是此法、彼法,大家共有的相貌,那叫做共相。比如说无常,这一切有为法都是无常相,都是有变化的,那就是共有的相貌,就名为共相了。

「若假立相,若因相、若果相等」若假立相,就是由我们的心去分别安立的一种相。如果你不分别就没有这种相。比如说是有大莲花,那个是在水池子里面,从污泥里面生长出来的莲花,但是你看见了,在内心里面想这个莲花怎么怎么的,你心里面想的那个相就是假立的,是由你分别心假立的形相,而不是真实的了。那么那就叫假立相,其他的一切法也都是这样子。不过深一层说呢,一切有为法都是假立相,那就是太广了。「若因相、若果相」,就是你这样创造的这种力量,它将来会得到果,会有一个结果,但现在还没到结果的时候,那么它就叫做因相,它有功能去得一个结果的,所以叫做因相。若果相,就是已经成就了,这件事现在已经有了结果了,那么就是果的相。世、出世间的一切法,都有自相、有共相,有假立相、有因相、有果相,都是有这些相,有这么多的相。那这就是诸法的体相,就是这样解释。

∵∵

《披寻记》四七○页:

若自相若共相等者:诸法体相,若有若无,应正观察自相乃至果相,是名五种所观有法。思所成地一一别释应知。(陵本十六卷一页)复有所余所观无法,故于此后,更置等言。

「若自相若共相等者:诸法体相,若有若无,应正观察自相乃至果相」应该这样去观察。「是名五种所观有法。思所成地一一别释应知」。现在是闻所成地,在思所成地上有解释这些名字。「(陵本十六卷一页)「复有所余所观的无法」这是有法,还有无法。「故于此后,更置等言」。就说是若果相等,这个等,还有无法,这无法在后面也有解释什么叫做无法。

∵∵

寅十、道理

云何道理?谓诸缘起及四道理。

这是第十科。怎么叫做「道理」?

「谓诸缘起及四道理」这就叫做道理。道理,这个道就是能通达过去,从这里能到那边去,那么叫做道。如果有阻碍了,那就不是道了。比如说是由善因能通到善果那里去,那么这就是道理;若从善因到了恶果那里去,这就是不合道理。由恶因,若是去得恶果,这是道理;若恶因去得善果,这是不合道理。所以这个道有个通达无障碍的意思,那就叫做理。理者,也就是这个意思。「谓诸缘起及四道理」,什么叫做道理?就是这样子,「谓诸缘起和四道理」。

∵∵

《披寻记》四七○页:

云何道理等者:十二有支,名诸缘起。唯前前支,引后后支,无有作者及与受者,是名缘起道理。四道理者,谓观待道理等。声闻地中别释其相。(陵本二十五卷九页)

「云何道理等者:十二有支,名诸缘起」。世间上一切法就是十二有支,那么这就叫做缘起。这个缘起,「唯前前支,引后后支」,这解释这个道理。什么叫做道理?就是前而又前的一支一支的,它能引发出来后边的一支,后边的一支,是这样意思。比如说识,识前面有一个行,行前面还有一个无明,无明缘行,行缘识,这样子。而识又引,识缘名色,名色又缘六处,六处缘触,触缘受,又引发后后支。「无有作者及受者,是名缘起道理」,只是因缘在那里发生作用,并不是有一个妄执的我在那里,不是,不是有所执我的作者,所执的受者。就是那件事的成就,应该有一个造作的,所以叫做作者;结果的时候,会有觉受,就是要有一个受者。我吃东西的时候感觉到甜,感觉到苦,这是受者。我们通常人的思想,认为这是我。受者是谁?就是我。作者是谁?也是我,我在造作,我在做这件事,这是我,我在享受我所造作的成就,是受者。现在佛法里面说,只是因缘去作者、受者,另外没有一个我是作者,没有一个我是受者的,是这么样意思。「是名缘起」,缘起就是这样意思。如果说是有我来创造一切,这就不是缘起了,这是虚妄分别,不是缘起。所以观十二缘起的时候,也就是通达了无我的意思,通达了无我的道理,是名缘起道理。「四道理者,谓观待道理等」,还有证成道理、法尔道理等,这前面我们也讲过了,后边的文还有好多地方有解释这件事的。在(陵本二十五卷九页)里边有解释。

∵∵

寅十一、假施设

云何假施设?谓于唯法假立补特伽罗,及于唯相假立诸法。

这是第十一科叫做假施设。

怎么叫做「假施设」呢?「谓于唯法假立补特伽罗」。前面说道理的时候,说十二缘起只是法与法的和合的变化,相续不间断的事情,没有实体的我这件事。这底下说,还是有假施设的我,还是有的。假施设的就是假安立的,施设就是安立的意思。比如「照见五蕴皆空」那个照字,我们一般是那么样写,但是武则天,唐朝的武则天,唐高宗的皇后,她作了皇帝的时候,她发明一个字,就是日月光明的明,下面加一个空,就叫做曌(ㄓㄠˋ),她发明这个字。这就是什么?安立的,这叫假施设的。就是她心里面灵,心里面有这样的灵明的感觉,太阳和月亮在虚空里跑,就把虚空的万相显示出来了,是名为曌,发明这个字。

说这个话什么意思呢?这叫做假施设。当然这也是一种智慧。根本没有这件事,没有这件事,他会这样分别的时候,就是安立出来这么一件事,施设出来这么一件事。比如这个地方是个空地,是个旷野,但是造了很多的房子在这里,这也叫做假施设、安立的。有什么什么原因,立出来几条条例,***立出来什么条例,一条一条的规定,是假施设。假施设虽然是假的,但是也是有作用的。什么叫做假施设?是名假施设,就是这么回事。

假施设只是个名字,究竟什么是假施设呢?指什么说的呢?「谓于唯法假立补特伽罗」,唯法就是没有实体的我,这个我是个名字。譬如说灯,这是个名字。这个名字,表示这里头有这么一个发光的这么一个体,这么个东西。有名,就是能显示的,和所显示的。所显示的这件事,原来没有名字;没有名字,现在给它安立一个,是假立。没有名字的时候,只是一个法,这叫做唯法,唯独是法,就是因缘所生法,因缘所生的这么一件事,只是这么一件事而已。只是这么一件事,但是我们人与人思想的沟通有这种需要,所以要加上一件事,这样子我们才能方便,我们语言,思想的沟通才方便,我们说话、做事都方便,所以需要假立。假立什么呢?假立补特伽罗。就是假立一个我,立出一个我的名字。说这个身体,我们这个身体就是我们的生命,它就是色受想行识五种成份组织成的。组织成的,我们要假立说,这是我。这样我们说话的时候,做事的时候才方便,需要有个我字,来传达我们的思想,所以要假立。「谓于唯法」,只是因缘所生法的这些事情,但是事实上有这种需要,就立一个名字,假立一个名字叫做我。所以这样说呢,有个假名我。佛教不承认有实体性的我,但是有个假名字的我,佛教是承认的,承认假名我。比如说我过去生中,我在天上的,今生我又来到人间,其实佛教说没有我的,但是也可以这么说,这么说也可以。比如说须陀洹果、阿罗汉果、乃至辟支佛果,这些圣人他们是证悟了无我的道理,但是他还是可以说,我得须陀洹果了,我得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我得无上菩提了,得辟支佛了,也是可以这么说,也是可以的。当然这是假立的名字,不是有真实的体性。所以「谓于唯法假立补特伽罗」,假立这么一个我。补特伽罗翻个数取趣,在我们凡夫执着有一个真实体性的我,我以前在地狱里头,后来我又来到人间,后来我又到天上去。拿到一个果报又丢掉了;再拿一个果报,又丢掉了;再拿一个果报,叫数取趣。但是佛法来说,承认有假名的数取趣也可以,不是有实体的。所以「谓于唯法假立补特伽罗」,假立的,这样说可以的。

「及于唯相假立诸法」,这个相是什么呢?前面说到诸法体相那里,现在也可以不同的态度,有能相、有所相,就是眼耳鼻舌身意,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这是能取相,他有能力,能取一切法相。有所取的,色声香味触法相。有能取相、有所取相。这也就是包括了一切的体相,一切的自相、共相、假立相、因相、果相,一切相都可以包括在内了。那么这些相呢,「假立诸法」,也就是方便说这是色法,这是心法,这是人,这是天,这是佛,假立这一切法,都是假立的。当然用分别心假立的,也有说用业力、烦恼,有说用智慧假立的,有说用无明烦恼假立的,有说用业力假立的,有说用神通假立的;就是这一切法都是假立的。这样说,我是假立的,一切法也都是假立的,这叫做假施设,假施设的意思是这样的意思。所以说佛教说一切法都是空的,但是也假施设一切法。因为人与人,众生与众生,彼此间一定是要沟通的;乃至凡夫和圣人,圣人和凡夫也要沟通,所以不可以不假设一切法。假设一切法,是有这些作用的。

∵∵

寅十二、现观

云何现观?谓六种现观。如有寻有伺地已说。

这是第十二科现观。

这个「现观」,前面假施设的一切法都是假的,一切法是假的,我也是假的,这就是诸法实相了。假法都是毕竟空的。但是我们凡夫可是不行,不承认是假,都是真的。你一承认是真的,一执着呢,就有很多苦恼了。所以需要…但是人又愿意离苦得乐。愿意离苦得乐,但是众生实在是没有办法,只有佛菩萨告诉我们这个现观的方法,才能离苦得乐。现观这个话,「现」就是明明白白的现前,就像眼睛看现前的东西,像眼睛没有病的人看眼前的东西,那么明明了了的。所以这个现,实在就是明明了了的意思。明明了了的观察诸法真实相,叫做「现观」。用这样的方法就可以转凡成圣了,是这样意思。不是糊里糊涂的,说修行的时候我不明白,不明白是不能修行,非要明明白白的才可以,所以叫做现观。现观一共有六种,「谓六种现观」。这六种现观「如有寻有伺地已说」。前面已经讲过了。但是这上还有事情。

∵∵

《披寻记》四七一页:

谓六种现观等者:有寻有伺地中唯列其名。(陵本十卷十九页)抉择分中正广分别应知。(陵本七十一卷二页)

「谓六种现观等者:有寻有伺地中唯列其名字。(陵本十卷十九页)抉择分中正广分别应知」。在「(陵本七十一卷二页)」那里,把这六种现观说的非常明白,说的很详细的。所以我们现在也不要讲了。

∵∵

子二、第二颂摄(分二科)∵∵丑一、标

复次嗢柁南曰:方所、位、分别,作、执持、增、减,冥、言、所觉、上,远离、转、藏护。

「复次嗢柁南曰:」「方所」是一个,「位」是二、「分别」是三,「作」是四,「执持」是五,「增、减」这是两个,是七个,「冥」是第八,「言」是第九,「所觉」是第十,「上」是十一、「远离」是十二、「转」是十三,「藏护」是十四,一共十四段。但是这下面是分十三科,这个藏护(疑为口误,应为:增减)合成一个。

∵∵

丑二、释(分十三科)∵∵寅一、方所

云何方所?谓色蕴。

「云何方所?谓色蕴」。前面用这个颂,是第二个颂。第一个颂讲完了,现在第二个颂,用这个颂先标出来,底下解释分十三科,第一科是方所。

「云何方所?」方所就是这个地方、处所。「谓色蕴,」方所是指什么说的呢?指色蕴说的。就是我们生命体上这个色蕴。

∵∵

《披寻记》四七一页:

方所谓色蕴者:由诸色蕴有其方所示现义故。

「方所谓色蕴者:由诸色蕴有其方所示现义故」。这个色蕴是地水火风。地水火风它是一个有体相的这么一个东西,它出现的时候,示者出也,出入的出,它出现的时候,它就一定要有个地方的,所以就是用方所来表示这个色蕴。所以我们人的生命体它是有色蕴的,有地水火风生理的组织,它就是有个处所的,所以这样讲。

∵∵

寅二、位

云何位?谓受蕴。

第二科讲位这个字。「位」字谓什么?「谓受蕴」。

∵∵

《披寻记》四七一页:

位谓受蕴者:由苦乐等受,前后分位变异故。

「位谓受蕴者:由苦乐等受」,这个蕴是积聚的意思,就是一堆的积聚,一大堆叫做聚。这个受也是一聚,所以名之为蕴,就是不是少数的,是多数的。这个受是什么呢?就是有苦受、有乐受,还有忧受,忧愁,欢喜,还有舍受。苦乐忧喜舍受等。「前后分位变异故」由前到后就是这个受的有分位的变化。那个时候我是欢喜的,现在心里面忧愁了。现在忧愁了以后,又不忧愁了,又欢喜了。或者是苦受,或者是乐受。苦受、乐受是在前五识说的,忧、喜是由第六识说的。前五识的苦受,第六识就是忧受;前五识是乐受,第六识就是喜受。这个喜、忧是内心里有分别,有很多的分别的,所以第六识和前五识是不一样。分位有变化故,那么这就是受蕴。

∵∵

寅三、分别

云何分别?谓想蕴。

这个「分别」是什么意思呢?「谓想蕴」。

∵∵

《披寻记》四七一页:

分别为想蕴者:由想能了有相无相,或小或大,或无量等差别故。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