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二、不应开悟(分三科)∵

盈一、标

又诸菩萨于受菩萨戒律仪法,虽已具足受持究竟,而于谤毁菩萨藏者无信有情,终不率尔宣示开悟。

这个第一科是从他受分四科,第一科辨授受相,这一科里分两科,第一科明所应,第二科简不应。这个明所应就是传戒的菩萨对求受菩萨戒的菩萨,认为他是适合受菩萨戒的,叫所应。这第二科简不应,就是这个人不应该给他受菩萨戒,这样意思。这一科里又分两科,第一科是不应从受,这个不应从受,这是传戒的菩萨不及格了。求受菩萨戒的人不及格,传戒的菩萨也不及格,那这件事就是不成了。现在这是第二科不应开悟。

「又诸菩萨于受菩萨戒律仪法」这个又诸菩萨呢,指传戒的菩萨说,于受菩萨戒律仪法,这位菩萨对于他所受的,所秉受的菩萨戒的律仪法。就是他以前曾经受过菩萨三聚净戒,他也是如法的修学。「虽已具足受持究竟」是这位菩萨虽然学习佛法很久了,他能够具足的,就是圆满的安住净戒,受持是不违犯戒。究竟就是使令这个所受持的戒,能够清净不染污。这个后面的《披寻记》的文的解释呢,解释这个究竟的意思,如果完全不违犯净戒,那么就叫做究竟清净。或者是有的时候失掉了正念,违犯了净戒,能忏悔清净,那就叫做究竟。说这位菩萨他受戒之后,能够圆满的安住净戒。

「而于谤毁菩萨藏者无信有情」这个发无上菩提心,安住净戒的菩萨是有大悲心的,但是对于谤毁菩萨藏的人呢,「无信有情」这个谤毁菩萨藏,就是谤毁大乘佛法的人,他对于大乘佛法没有信心,就是这样的有情。「终不率尔宣示开悟」所以这位持戒清净的菩萨,由始至终他对于这个无信的有情,由始至终「不率尔」就是不轻易的宣示开悟,不为他讲解这个菩萨戒,来开悟菩萨戒,不这样做。这是标,下面解释。

看这个《披寻记》的文:

「于受菩萨戒律仪法虽已具足受持究竟者」说这一段文,「谓诸菩萨于自所受菩萨净戒三种律仪所有的轨则」这个菩萨净戒,戒本来是清净的,菩萨受了以后又没有违犯,所以叫做菩萨净戒。这三种律仪,就是三聚净戒了。「所有轨则是名菩萨戒律仪法」这个戒律仪法这句话怎么讲呢?就是轨则的意思,就是这三种律仪是菩萨修学圣道的一条路,一条道路,不可以改变的,你离开了这条道路就有危险。轨,就是这个车行的道路,这个车若不在道路上走就不安全了。那么菩萨的三种律仪,也就是菩萨的道路,就是轨则。这个则,是法则,三种律仪本身就是法,所以叫做轨则。「是名菩萨戒律仪法」。

「此复云何?谓如下说四种他胜处法,乃至广说诸事有犯无犯是染非染,如是等相是名轨则。」此复云何?这个三种律仪的轨则,是菩萨戒的律仪法,但是究竟指什么说的呢?「此复云何?」「谓如下说」就是这下边的文所说的四种他胜处法,这是重戒。「乃至广说诸事」就是下边的轻戒,「广说诸事有犯无犯」你这样作并没有犯戒;你这样作是有犯戒。说是「有犯无犯是染非染」这样是犯戒了;但是不是染污;这样子犯戒呢;是染污。所以有这四种差别。犯有染非染,这个差别。「如是等相是名轨则」这下边文说出来四种他胜处法,还有很多的轻垢罪,那都叫做轨则。

「于此轨则若无亏损,是名具足。」这个受了菩萨戒的菩萨,对于这些轻重的戒条,若没有缺少,没有犯戒,是名叫做具足。「深敬专念,是名受持」受了菩萨戒的人,对于戒有深厚的恭敬心,对于戒法有恭敬心,「专念」专一的保持正念,这就叫做受持,这受持是这么讲。「初无违犯」从初开始就不犯戒,「犯已还净」假设有的时候违犯了,违犯了以后呢就忏悔,恢复原来的清净。这就叫做「究竟」,究竟这么讲。这一段文是标,不应开悟是标的意思,标出来这样的意义,下边就是征。

盈二、征

所以者何?

这个所以然的道理是什么呢?为什么菩萨有慈悲心,而对于谤毁菩萨藏的人,不开示他的菩萨戒呢?是征,下面第三科是解释。

盈三、释

为其闻已不能信解,大无知障之所覆蔽。便生诽谤。由诽谤故,如住菩萨净戒律仪成就无量大功德藏。彼诽谤者亦为无量大罪业藏之所随逐。乃至一切恶言恶见及恶思惟未永弃舍。终不免离。

「为其闻已不能信解,大无知障之所覆蔽」,是因为什么不开示他菩萨戒呢?「为其闻已」因为他若听闻了以后,他不能信解,他没有信心。也可能他听懂了这个意思,但是没有信心,无信之解,那么这个信解可以这么讲。这句话可以作两个解释,就是也不信、也不解。也不懂,不懂这是什么道理,就是不解。也根本也不相信,不信不解。或者是能明白这件事,但是他不相信,就是不能信解。

为什么不能信解呢?「大无知障之所覆蔽」他有很大的无知的障碍,覆蔽他的心,所以他不能明白这个菩萨戒的道理,「大无知障」。一般的人呢,就是无知障,但是加个「大」字,加「大」字就是有问题了。有什么问题呢?就是造过罪。造过罪,这个罪障碍他,不能开发智慧就不能明白。你譬如说我们举一个例子,有人发心在这个地方要造一个学校,那么为当地的这些年轻人读书的地方。但是有人障碍这件事,不可以在这做学校,那么这个人将来他的智慧就有问题。这是当然社会上的学校的事情。若是佛法里面,譬如说是有开发智慧的,在佛法上能开发智慧的因缘、法会,你障碍他不得成就,那么将来你的智慧是有问题,这会有问题的。说「大无知障之所覆蔽」。「便生诽谤」,所以他就会生起来诽谤菩萨戒的佛法的事情。

「由诽谤故,如住菩萨净戒律仪成就无量大功德藏」,这下面说诽谤的罪过,先说一个譬喻,如同安住菩萨净戒律仪的菩萨,他会成就无量大功德藏,这前面讲过这句话。「彼诽谤者亦为无量大罪业藏之所随逐」,那一位愚痴的人,他诽谤菩萨藏,诽谤菩萨戒,也一样的「为无量的大罪业障所随逐」,这又是这么多,很多很多的罪过随逐他。「乃至一切恶言恶见及恶思惟未永弃舍」他从他开始诽谤菩萨戒,乃至到后来,于其中间一切的恶言、恶见及恶思惟没有弃舍的时候。「终不免离」,就不能够解脱无量大罪业障之所随逐的,因此所以不为他讲,不为他开示菩萨藏、菩萨戒。

看这《披寻记》:

「一切恶言恶见至终不免离者:」这一段文「此中宣说开示建立像似正法,是名恶言。」在这上面,这里面说有个「恶言」这恶言指什么说的呢?就是这个人他「宣说开示建立像似正法」他为人宣说像似的正法,正法就是佛法,与佛法相似不是佛法,但是与佛法相似,他为人开示这个像似正法,为人宣说这样的正法,这是宣说像似正法。开示像似正法,就是他这样宣说了以后,你可以提出来不同的意见,他还能给你解释,那叫做开示。「建立像似正法」就是他还说出来一个道理的,把这个像似的正法建立起来,是名「恶言」,这恶言就是这样意思。这个我们佛教徒就是,若是对于佛法有欢喜心,就应该学习佛法,学习以后为人宣说开示,若是你没有虽然相信了佛法,但是你没有多学习,你就为人开示,就容易有这个问题,「像似正法」,是名恶言。

「自心忍可爱乐恶所说义,是名恶见。」说是这个诽谤佛法的人,他自己的内心忍可爱乐恶所说义,他这个罪过的道理他非常爱乐欢喜忍可,忍可就是认可了这个道理,非常的欢喜这个道理,而这个道理是恶,是有罪过的,「恶所说义」是名叫做「恶见」。是这样讲。这个「见」呢,实在有一个智慧的意思,就是他有见地,是超过一般人的。但是这是个邪见,所以就变成一个罪过的事情了,而这个「见」刚才我说是个智慧的意思,同时也有执着的意思,执着他自己的见地,如果不执着这个见地是不能成立的,所以叫做「见」。但是这是有罪过的,不合道理的所以叫做「恶见」。

「由不如理虚妄分别所引颠倒寻思,名恶思惟。」这个恶思惟怎么讲呢?「由不如理」由于他不随顺佛法的真理,「虚妄分别」但是他还是有点智慧的,他还是会作各式各样的分别,但是都是不对,所以叫做「虚妄分别」。「所引颠倒寻思」由不如理虚妄分别引发出来的颠倒寻思,就是错误的思想,名叫做恶思惟。

「若未现观未断彼种,是名未永弃舍。」他内心里面有邪见,这个事情是个问题,就是你作如是思惟为人宣说,就会在你内心里面熏成了种子,这个种子就是和一般的这个虚妄分别的道理是一样,你心一动呢就熏成了种子。熏成了种子,这个种子怎么样才能断呢?是「若未现观」若是你没成就无分别智,那么无分别智就不现前,这个无分别智现前呢能观察第一义谛,能与第一义谛相应,叫做现观。若没有现观,就是没有成就无分别智的时候,「未断彼种」你那个虚妄分别的种子不能断,那个邪知邪见的种子还在你心里面,你不能断的。这个意思就是得了无分别智,无分别而是智,是无分别但是不是智,现在说无分别而实智,这个地方有点问题的,有点事情的。这个无分别智现前的时候能见到第一义谛,这时候能断除去这个种子,你这个虚妄分别的种子能断的。是「若未现观」呢「未断彼种」你没有成就这个谛现观,那个种子不能断。不能断,你内心有这个种子,那个种子一动,你这邪知邪见就出来了,所以有这个事情。所以「若未现观,未断彼种,是名未永弃舍。」就是不能永久的弃舍的,你心里面有种子,一有因缘这个种子就活动了,就虚妄分别就出来了,所以就「未永弃舍」。

「于尔所时还为无量大罪业藏之所随逐」于那么多的时间内,自从有了邪知邪见之后,一直到这个谛现观成就之间,在中间的时候,就是那么长的时间内「还为无量」一直的有「无量的大罪业障的随逐」随逐你,「是名终不免离」这个终不免离,这么样讲。

荒二、如应授戒(分三科)

日一、先说法藏

又诸菩萨欲授菩萨菩萨戒时,先应为说菩萨法藏。摩怛履迦菩萨学处及犯处相。

这是第二科如应授戒,这个「如应」如其所应为他授菩萨戒,如应授戒,前面说是这个人不能给他授戒的,现在是「如应授受」。分三科第一科先说法藏。「又诸菩萨欲授菩萨菩萨戒时」这个又诸菩萨指传戒的菩萨说,说这个具足六波罗蜜种性相貌的诸菩萨,欲授菩萨菩萨戒时,他的这个慈悲心动了,想要授予此菩萨的菩萨戒,一发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就名为菩萨,为这位菩萨授菩萨戒的时候。

「先应为说菩萨法藏摩怛履迦菩萨学处及犯处相」那么先要为他授菩萨戒,应该要怎么样办法呢?先应该为他讲说菩萨法藏,那么就是大乘佛法,就是修多罗了,这个大乘佛法。大乘佛法,不管是大乘是小乘,要说明两件事,小乘佛法也是这样,大乘佛法也是这样。你是中观学派也好,你是唯识学派也好,不管你那个学派只要是佛法,要说明两件事。一个是生死的缘起,一个是涅盘缘起,就是这两件事,要说明这两件事。如果说你说的,生死的缘起也没讲,涅盘的缘起也不讲,那不是佛法。那么这个「先应为说菩萨法藏」这就是你要为他说大乘佛法,因为你为他授菩萨戒,这不是声闻戒,这是大乘佛法的毗奈耶藏。

这个「摩怛履迦」摩怛履迦呢就是佛法里面的真义,不是容易明白的,或者是佛陀自己详细的说明开示佛法的真理,就是一问一答,或者是用问答,就是反复的去说明这个道理,那叫做「摩怛履迦」。或者佛陀的弟子,或者得了圣道的弟子,他的大智慧就开示出来这个佛法的第一义谛,这个道理,那叫做「摩怛履迦」。或者就说它是论藏,那么这个菩萨法藏是修多罗,摩怛履迦就是论,也可以这么说也可以。

「菩萨学处及犯处相」这两句或者说就是律,那么就是菩萨,就是大乘律。大乘菩萨戒的,菩萨戒是菩萨所学的地方。这个「及犯处相」以及你要这样做就违犯了菩萨戒,这个怎么叫做持戒?怎么叫做犯戒?这个「处」是当个依止讲。就是犯戒,为什么会犯戒呢?就是因为你有烦恼了。你有贪瞋痴的烦恼你才犯戒的,所以叫做犯处。那我为什么不犯戒呢?那是智慧的关系,你的闻思修的智慧很强,你戒定慧的功德很强,所以你就不犯戒。那也是处,所以说「学处及犯处相」相就是相貌。

令其听受。

这位传戒的菩萨,先为求受菩萨净戒的补特伽罗,先为他讲解经律论,「令其听受」要叫他听。你听受实在就是学习,要把它深入到心里面去,所以叫做受。

以慧观察自所意乐。

而那位想要受菩萨戒的人呢,他要用他自己的智慧来观察,就是听这位传戒的菩萨讲的这个经律论,你要用智慧去观察。观察是观察经律论,也观察自己,「观察自所意乐」观察自己,你的意愿。「意乐」就是意愿,我的意愿是什么情形,要观察。

堪能思择受菩萨戒。

观察的结果呢,最后他有一个结论。可以,「堪能思择受菩萨戒」。我能够思择经律论的道理,我能够领受,来禀受菩萨的戒法,我有这个能力,因为自己这样观察,感觉到可以。

非惟他劝、非为胜他。

这个自己想要受菩萨戒,是经过自己内心的智慧,应该是或者是要有一个时期的观察思惟而后决定。「非惟他劝」不是只是别人劝我受菩萨戒,我就受菩萨戒,不应该是这样。「非为胜他」也不是为了我要胜过别人,也不是,目的不是这样。就是观察这个经律论的道理,要观察自己的程度,我能行菩萨道,那你就来决定这件事,是这样意思。

看这个《披寻记》:

「犯处相者:所犯众罪,略有五种。」这个犯处相,即「犯处相」这句话怎么讲?「所犯众罪」这个佛教徒禀受了戒法,然后又犯了,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说「略有五种」简略的说有五种,所犯的重罪简单的说有五种不同。「谓他胜罪聚等」有五种,「如摄事分说,(陵本九十九卷二页)」那里说。

这个五种第一个是「他胜罪聚」。他胜罪聚,我们简单的说,那就是根本戒,是这样说,这是他胜处罪。第二种呢是「众余罪聚」,就是众生的众,剩余的余,众余罪聚。就是罪过的罪,聚集的聚,众余罪聚。这是第二种。这第三种呢是「殒墬罪聚」就是你若犯了这个戒,你就是要到三恶道去了。第四种是「别悔罪聚」别别的忏悔的罪聚,那么这个就是你若犯这个罪呢,你要向一位比丘忏悔,这别悔罪聚。第五是「恶作罪聚」,这个恶作罪聚怎么讲呢?就是我犯了这一条罪就后悔了,叫「恶作」。不高兴我作的这件事,哎呀我作不对了,后悔了,叫「恶作罪聚」。就是五种罪,这五种罪没有看见怎么解释,但是和比丘戒五篇相对,应该就是这样了,比丘戒有五篇七聚,就那五篇和这里相合。「是名为犯」这五种,你作这五种错误的事你就叫做犯。

「犯罪因缘,略有四种」不同。「谓无知等」为什么会犯戒呢?有了罪过,就是有四个原因。第一个是无知,第二个是放逸,第三是烦恼盛,第四是轻慢。我们头几天也讲过这个,这个「无知」因为无知而犯罪,就是受了戒以后不学习戒,不学习你就不知道这条戒的开遮持犯都不知道,那么犯了戒的时候自己还不知道,这就是一个因缘。

第二是「放逸故」放逸呢就是学习过戒,知道怎么叫开遮持犯,但是这个时候忘掉了,忘念了,倒不是有意的犯戒,就是这时候我记不住了,这样作是错误的,因此而犯戒,这是放逸。第三是「烦恼盛」就是这个人是学过戒的知道开遮持犯,而犯戒的时候知道这是犯戒,那为什么会犯戒呢?这是烦恼很盛,不能自主,这是贪瞋痴太强烈了。第四是「轻慢」就是这个人知道这是犯戒,这是持戒这是犯戒都明白,这时候他就犯戒了。他轻慢戒,他对于戒不当一回事,有高慢心,这样子而犯戒的。这是四种因缘,就是犯了戒。「如摄事分说。(陵本九十九卷五页),是名犯处,此为依处起毁犯故。」就是由这四种因缘为依而发起犯戒的事情,这个处就当作依止讲的意思。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