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八.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初持瑜伽处.菩提品第七

午五、无上正等菩提处(即菩提品)(分三科)∵∵未一、征

云何菩提?

这是〈初持瑜伽处〉的〈菩提品〉,这一品说善根成熟得无上菩提的差别相。第五「无上正等菩提处」。这个「所学处」分五大科,第一科「自利利他处」,第二科「真实义处」,第三科是「威力处」,第四科「成熟有情处及成熟自佛法处」,这是第四科,现在是第五科「无上正等菩提处」。

「云何菩提?」这是「征」。下面第二科解释,分五科,第一科是「自性」,分三科,第一科是「第一解」,有「标」、有「释」。

未二、释(分五科)∵∵申一、自性(分三科)

酉一、第一解(分二科)戌一、标

谓略说二断、二智,是名菩提。

「谓略说二断、二智,是名菩提」,就是两种断和两种智慧,这就是无上菩提,这是「标」。下面第二科解释。

戌二、释

二断者:一、烦恼障断,二、所知障断。二智者:一、烦恼障断故,毕竟离垢,一切烦恼不随缚智,二、所知障断故,于一切所知无碍无障智。

前面这个二断二智名为菩提,什么叫做「二断」呢?「一、烦恼障断,二、所知障断」。这「烦恼障」,就是爱烦恼和见烦恼,断除这两种障碍,这是永断。「所知障断」,第二个「所知障」,能障碍所知,这也是一种障,要断掉它。

「二智者」,这两种智慧,是那两种呢?「一、烦恼障断故,毕竟离垢,一切烦恼不随缚智」,这个爱见的烦恼断灭了以后,「毕竟离垢」,就是究竟的远离了一切的污染,使令心清净了。「一切烦恼不随缚智」,我们凡夫爱烦恼、见烦恼,随逐你的心而不舍离,是系缚着你。现在这位修行人成功了,一切烦恼不随逐、系缚这位菩萨了,同他分开了,远离了菩萨。

「二、所知障断故,于一切所知无碍无障智」,这个「所知障断」是什么呢?就是于一切所知的境界,没有障碍。「无碍无障」,于一切所知境界,烦恼障断掉了,所以是无碍;「所知障断故」,所以是无障,这「无碍无障」可以配这两种障。这个时候所成就的智慧,叫「无碍无障智」。烦恼障断了,其实就是根本智;这个「所知障」断了,这实在就是后得智。

《披寻记》一二五五页:

略说二断二智等者:大菩提果义说为二:谓断及智,显二殊胜,故说是别。《摄大乘论》说,有彼果断分,彼果智分,如彼广释二殊胜义应知。

「略说二断二智等者:大菩提果义说为二」,佛所成就的无上菩提果,说之为二,分为两部分,「谓断及智」,一个是断,一个是智慧。「显二殊胜,故说是别」,显示这个断和智,是特别殊胜的,所以这样子把它分别的说。「《摄大乘论》说,有彼果断分,彼果智分」,那和这个意思一样,「如彼广释二殊胜义应知」。

酉二、第二解(分二科)戌一、标

复有异门,谓清净智、一切智、无滞智、一切烦恼并诸习气,无余永害。

「复有异门」,前面是解释是第一,解释有五种性,第一科是「自性」,菩提的自性。现在是第二科,说第二个解释。「复有异门」,还有不同的门,不同部分的解释。「谓清净智、一切智、无滞智、一切烦恼并诸习气,无余永害。遍一切种不染无明,无余永断,是名无上正等菩提」,这是「标」。

《披寻记》一二五五页:

一切烦恼并诸习气无余永害者:此显如来非唯烦恼障断,并彼相似习气,亦复永害。谓诸如来或于动转、或于瞻视、或于言论、或于安住,似有烦恼所起作业,多不现行,是名如来永害习气,如〈建立品〉说。(陵本五十卷十二页)

这里表示如来非唯烦恼障断灭了,不但是这一种,「此显如来非唯烦恼障断」。「并彼相似习气,亦复永害」,就是这种习气和烦恼相似,但是它是烦恼的习气,不是烦恼。「亦复永害」,这个习气亦复永久的把它断掉了。

「谓诸如来或于动转」,或者身体的动转。「或于瞻视」,或者在看什么事情。「或于言论」,或者佛正在说法的时候。「或于安住」,或在入定的时候。

「似有烦恼所起作业,多不现行」,「似有烦恼所起作业」,「似有烦恼」,就是和烦恼相似的习气,烦恼所生起的行动。「多不现行」,虽然是很多,但是佛是都灭掉了,不现行了,没有烦恼习气的现行。「是名如来永害习气,如〈建立品〉说,(陵本五十卷十二页)」

遍一切种不染无明,无余永断,是名无上正等菩提。

前面说是「一切烦恼并诸习气,无余永害」,这个只是说这爱烦恼和见烦恼。现在「遍一切种不染无明」,是另一种烦恼。「遍一切种」,普遍在一切种类的事情上,有不染污的无明的活动。

这个「不染无明」,是对二乘人来说。二乘人的爱烦恼、见烦恼,是有染污的。这个「不染无明」在二乘人来说是不染污的,「不染无明无余永断」,所以在《阿含经》论上说烦恼有两种:一个是染污无知、一个是不染污无知。现在这是说遍一种不染污的无明,「无余永断」,没有剩余的,永久的断灭了。「是名无上正等菩提」,这一段文是「标」。下面就加以解释,解释分三科,第一科是「清净智」。

戌二、释(分三科)亥一、清净智

一切烦恼并诸习气,毕竟断故,名清净智。

一切的爱烦恼、一切的见烦恼,「并诸习气」,并爱烦恼、见烦恼的熏习的气氛。就是你常常执着有我、我所的话,说是断了我、我所的烦恼,还有我、我所的习气,就是阿罗汉有这个事情,其他的烦恼也都有这个相似的习气。所以现在这里面说佛一切的烦恼和一切烦恼的习气,「毕竟断故」,究竟的断灭了,故名叫做「清净智」。

《披寻记》一二五五页:

遍一切种不染无明,无余永断者:《摄大乘论》颂云:法界中有十不染污无明,治此所治障,故安立十地,(摄论三卷一页)。此说一切种不染无明,应准彼释。言不染无明者,谓即法执无明,不染二乘,故名不染。

「遍一切种不染无明,无余永断者:《摄大乘论》颂云:法界中有十不染污无明」,这个圆成实性的清净法界,这个清净法界上面,有十种不染污的无明,有十种。

「治此所障,故安立十地」,就是对治十种无明的关系,故安立了十地,每一地断除去一种无明,这样意思,「(摄论三卷一页)」。「此说一切种不染无明,应准彼释」,这里说不染污的无明,「遍一切种不染无明,无余永断」这个话,「准彼」应准彼来解释。「言不染无明者,谓即法执无明,不染二乘」,二乘有这样的无明,但是不是染污。「不染二乘」,故名叫做不染。

亥二、一切智(分三科)天一、标

于一切界、一切事、一切品、一切时,智无碍转,名一切智

前面解释这个「清净智」,烦恼是染污,断除一切烦恼及诸习气,智慧得清净,其实也就是根本智。下面解释这个「一切智」,分三科,第一科「标」。

「于一切界、一切事、一切品」,就是一切的世界,有情的世界和器世间;欲界、色界、无色界。「一切事」,一切缘起的事情。有凡夫的事情,也有圣人的事情。「一切品」,这个事,还有各式各样的品类的不同。「一切时,智无碍转」,佛的这个智慧,在一切界里面,一切事,一切品,一切时中,是无障碍的活动,名叫做「一切智」。

天二、释(分四科)地一、一切界

界有二种,一者、世界,二者、有情界

分两种界,有「世界」,有「有情界」,这是先解释「一切界」。「世界」,是众生居住的地方。「有情界」,就是在这个世界上居住的有情。这是第一科,现在第二科「一切事」。

地二、一切事

事有二种,一者、有为,二者、无为

就这两种事,「有为」是有生灭的,「无为」就是无生灭的。

地三、一切品

即此有为、无为二事,无量品别,名一切品。谓自相展转种类差别故;共相差别故;因果差别故;界趣差别故;善、不善、无记等差别故。

「即此有为、无为二事,无量品别,名一切品」,这下面解释「一切品」。「即此有为」,即此有为事和无为这两种事情,有无量的差别,名叫做「品」。

「谓自相展转种类差别故」,就是每一法的自相,但是「展转」的,就有变化的时候,这种类就有差别了。「共相差别故」,有自相有差别,那共相也有差别。「因果差别故」,因差别,果也有差别。「界趣差别故」,三界五趣、六趣或者五趣也是有差别。「善、不善、无记等差别故」,有善、有不善、有无记等差别故。

《披寻记》一二五六页:

善、不善、无记等差别故者:此中等言等取漏、无漏等诸门分别应知。

「善、不善、无记等差别故者,此中等言等取漏、无漏等」,还有一个有漏、无漏的差别,「诸门分别应知」。

地四、一切时

时有三种。一、过去,二、未来,三、现在。

「时有三种」,这底下解释时有三种不同。这时间有三种不同,一个是过去的时间,未来的时间,现在的时间。

天三、结

即于如是一切界、一切事、一切品、一切时,如实知故,名一切智。

「即于如是一切界」,这个时间怎么样安排呢?「即于如是一切界、一切事、一切品、一切时,如实知故,名一切智」。这个时间分三类说完了,「即于如是」下面结束,「如是一切界」,一切世间,一切有情界。「一切事」,一切有为事,一切无为事。再有就是一切品类的差别,还有一切时间,「如实知故」,你能够有真实的智慧,见到诸事的真实相,是名叫做「一切智」,这个就应该是「根本智」了。

亥三、无滞智

无滞智者,暂作意时,遍于一切,无碍速疾无滞智转,不由数数作意思惟,依一作意遍了知故。

「无滞智者」,亥三「无滞智」。「无滞智」怎么讲?「暂作意时,遍于一切,无碍速疾无滞智转」,这个「暂作意」,暂时心里面一动。「遍于一切」,普遍于一切世界,一切有情界,这一切法。「无碍」,没有障碍。「速疾」的,无滞碍的智慧,就现前了。

「不由数数作意思惟,依一作意遍了知故」,不由于对于这件事,要数数的作意去思惟才知道,不是的,不须要这样。「一作意」,就靠一个作意,就能普遍的了知了,了知一切法。

酉三、第三解(分二科)戌一、标

复有异门,谓百四十不共佛法、及如来无诤愿智、无碍解等,是名无上正等菩提。

这底下是「第三解」,第三个解释。分两科,第一科是「标」。

「复有异门」,还有不同的立场。「谓百四十不共佛法」,这是约数目来计算,佛有一百四十种不共法。「不共佛法及如来无诤」,无诤三昧。「愿智」三昧、四「无碍解等」,「是名无上正等菩提」。

《披寻记》一二五六页:

无诤愿智、无碍解等者:此中等言,等取六种神通,如前〈威力品〉中已说。《摄大乘论》颂云:「能灭诸有情,一切惑无余,害烦恼有染,常哀愍归礼」,此显如来无诤不同声闻。又有颂云:「无功用无著,无碍常寂定,于一切问难,能解释归礼」,此显如来愿智胜声闻等。又有颂云:「于所依能依,所说言及智,能说无碍慧,常善说归礼」,此显如来四无碍解。如是诸颂,无性《摄论》有释应知。

「无诤愿智、无碍解等者:此中等言,等取六种神通,如前〈威力品〉中已说」,〈威力品〉中已经说了。

「《摄大乘论》」说,「颂云:「能灭诸有情,一切惑无余,害烦恼有染,常哀愍归礼」,此显如来无诤不同声闻」,这个《摄大乘论》这个颂,「能灭诸有情,一切惑无余」,这个颂是显如来的无诤三昧,不同于声闻、缘觉的无诤三眛,这个意思。

这个「无诤三昧」也曾经讲过。声闻人的无诤三昧,就是自己的行为,不引起众生的烦恼,不令众生在我身上,因为我的行动、因为我的语言,而引起烦恼,不要这样子,那叫做无诤三昧。

其实「诤」就是烦恼,「无诤」,就是没有烦恼。但是《摄大乘论》上这个颂,说是佛的无诤三昧是「能灭诸有情,一切惑无余」,声闻人的无诤三昧当然是要得四禅八定的大阿罗汉,他才能修这个的法门,但是只是说不因为他会引起众生的烦恼,只是这样而已;现在佛的无诤三昧呢?能灭一切诸有情的一切烦恼。这就和声闻的无诤三昧不同了。是「能灭诸有情,一切惑无余」。

「害烦恼有染」,就是灭除去他的烦恼、有染污的,灭除他们的烦恼,不灭有情,灭除烦恼。

「有染,常哀愍归礼」,这个有烦恼污染的众生,佛常哀愍他们。这样成就了这样无诤三昧的人,我归命敬礼。此显如来无诤,不同于声闻人。

「又有颂云:「无功用无著,无碍常寂定,于一切问难,能解释归礼」,此显如来愿智胜声闻等」,如来的愿智三昧,这一颂是显示佛的愿智三昧超过声闻人。

「无功用无著」,就是佛的那个大智慧,它在发生作用的时候,不须要有功用,不须要这样,就不须要特别动心,而这是一个无功用。「无著」,佛的这个智慧,于一切法无所着,无所执着。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