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四、我我所分别
∵云何名为我我所分别?谓若诸事有漏有取,长时数习我我所执之所积聚;由宿串习彼邪执故,自见处事为缘所生虚妄分别,如是名为我我所分别。
∵这里是解释八种分别,前面是解释自性分别、差别分别和总执分别,现在解释第四,我我所分别,昨天讲的总执分别:「云何名为总执分别?谓即于彼色等想事,我及有情命者生者等,假想施设所引分别」总执分别这里也说到「我」;现在第四科也说到「我」,其中还是有差别。前面总执分别,就是假想施设所引分别,就是这一句话也是给它一个范围,这个我是假想施设,就是但安立一个假名字叫作我、有情、命者、生者等,我们没有深求其义,只是在名字上引起种种分别,这就叫作总执分别,现在这里说我我所的分别,可是不同了。
∵怎么叫作我我所的分别呢?就是平常所讲的我见、萨迦耶见,就是在色受想行识的生命体里面执着有一个我的体性,所以照理说呢,应该说是色受想行识、我,应该是六个;如果说是眼耳鼻舌身意再加个我就是七个,认为它是有体性,不是但有假名字,它本身是有体性的这样执着「我」,这应该是说对于「我」是经过一番的研究、考察,他有这样的思想「这是我!」和前面那个「但有假名字,因名字而有分别」那个情形不同,那应该是说社会上唯欲是求的这些人,对哲学的高深的道理不注意,只是日常生活上或者写文章时「我怎么……」就算了,没有深深地去观察它。这里边的我我所分别,应该是有学问学过这种道理的人,所执着的我;「我所分别」,就是我所有的,「这是我的住处,这是我的什么什么……」,那就叫作「我所」。
∵「分别」也有个特别的意思;我的分别、我所的分别,就是还没有决定执着有我、有我所,在执着之前先这样思惟,思惟以后决定了我、这是我所,是有一个前后的差别,就是「我我所分别」是没决定的时候,决定了就是「我我所」了。这句话现在这是问,什么叫作「我」?什么叫作「我所」呢?
∵「谓若诸事有漏有取,长时数习我我所之所积聚」,谓若诸事的「事」也就是这些因缘生法,主要还是六根、六尘,也可以加上六识,如果不说六识呢,识就在意根里面包藏着。根、尘、识这些事,这些事上面有漏、有取;「漏」实在就是烦恼,具足根、尘、识的人不是圣人,内心里面有各式各样的烦恼,烦恼的随眠、烦恼的种子、烦恼的活动那么都叫作「有漏」。但是这里面又加一个「取」,取实在就是漏的活动,因为有漏的活动,就会将来又取得新的果报。我们现在这个身体,就是前一生烦恼活动所取得的果报,现在继续活动,将来又会去取得果报,当然这里面也包括了惑、业──烦恼和业,烦恼的活动不会是孤独的,一定也是你的心意识和烦恼在一起活动。
∵「长时数习我我所执之所积聚」,长时数习,不是短时期,从无始劫以来到现在,一直是这样的熏习、一直是这样活动,你的思想从无始劫以来到现在没有间断过,一直是这样子思想。思想什么呢?「我我所执之所积聚」,一直是执着有我、执着有我所,起烦恼的时候也不离我我所,不起烦恼的时候也不离开我我所,做恶事、做善事、做自己的事、做他人的事都不离开我我所执,因这样的关系就积聚了我我所的分别了,因为原来有我我所执熏习自己的心,心就会有我的分别、会有我所的分别,我我所的分别就是从这里来的。
∵「由宿串习彼邪执故」,这是牒前面这一句「谓诸事有漏有取,长时数习我我所之所积聚」,重说这句话。「宿串习」就是「长时数习」这句话,「彼邪执故」就是我我所执;因为久远以来习惯这样做,「自见处事」,你自己的我我所见,也就是我、我所的执着叫作「见」。「处」,《披寻记》上的解释就是「依止处」,以此为依止处而有这件事。或者说「自见处事」,自己去执着内六处、外六处,内六处、外六处就是事,就是因缘所生法这些事,「为缘」,以内六处、外六处为缘生起种种的执着「所生虚妄分别」,就是以内六处、外六处为缘就生起这样的我、我所分别,这句话可以这样解释。「如是名为我我所分别」,这我我所的分别是这样来的。
∵∵《披寻记》一二○九页:
∵谓若诸事至我我所分别者:内外诸色诸心心所,是名诸事。由五相故,建立有漏诸法差别,是名有漏,如〈决择分〉说。(陵本六十五卷十页)复有有诤、有染、依止耽嗜,诸法差别,是名有取。如〈决择分〉说。(陵本六十五卷十二页)无始时来执我我所,串习坚固、积聚而住,是名长时数习我我所执之所积聚。如是诸事,是我我所见之所依处,由是名为自见处事。缘此所生虚妄分别,名为我及我所分别。
∵「谓若诸事至我我所分别者:内外诸色诸心心所,是名诸事」,内里边的诸色就是我们的生命体,生理的组织,也就是地水火风。外边诸色,就是这些色声香味触、山河大地这些境界;再加上诸心心所,就是识,合起来就是十八界了。「是名诸事」,诸事是指这个说的「由五相故,建立有漏诸法差别,是名有漏,如〈决择分〉说,(陵本六十五卷十页)」,在那里解释「有漏」说有五个相貌,什么叫作有漏呢?由五个相貌来建立有漏的内容,有漏诸法的差别一共有五个相貌这叫作有漏,「如〈决择分〉说」,主要是烦恼,有烦恼的现行、有烦恼的种子。
∵「复有有诤、有染、依止耽嗜,诸法差别,是名有取,如〈决择分〉说」,〈决择分〉说:「有诤」,内心里面有贪瞋痴活动起来,手里面拿着刀、拿着杖和人家斗争,这叫作「有诤」。「有染」,就是受用五欲的时候,心里面贪爱心很强,有很强烈的贪爱心叫作「有染」。这样说呢,「有诤」就是愤怒、就是瞋,「有染」呢,就是贪;一个瞋、一个贪。「依止耽嗜」,耽嗜是深深地爱着这个欲。「依止耽嗜,诸法差别」,就是一个瞋、一个爱、各式各样的烦恼的活动就叫作「有取」;「有取」这句话的含义在〈决择分〉上有说,(陵本六十五卷十二页)。
∵「无始时来执我我所」,这不是今天才有这件事,久远以来就是执着我、执着我所,「串习坚固」,不间断地在熏习这种执着,所以这个执着是很坚固的,就是我我所,执着这个我、保护这个我,这个执着是很坚固的。「积聚而住」,就是这样的思想啊,时时地在积聚这件事,就是在这里面生活。「是名长时数习我我所执之所积聚」,执着也是逐渐地、常常这样地熏习,常有这样思想的活动,它就积成这样的烦恼,积成这样的分别;常常这样地贪,它就积聚了贪的力量,常常愤怒,它就在你心里面积聚了瞋的力量,所以再有因缘的时候瞋心就动了,再有因缘的时候贪就动了。
∵佛教的理论是这样子,就是你的心如是如是动,那么也就是如是如是地成就了这种烦恼,不是另外的原因之所积聚。「如是诸事是我我所见之所依处」,前面这个有漏、有取这些事情是我、我所见的依止处,「由是名为自见处事」,这「自见处事」是这么讲,「缘此所生虚妄分别,名为我及我所分别」。
∵∵宇五、爱分别
∵云何名为爱分别?谓缘净妙、可意事境所生分别。
∵前面解释我我所的分别,也就是我我所的缘起。现在是第五科爱的分别,什么叫作爱的分别呢?「谓缘净妙可意事境所生分别」,就是现在的心意识,前五识和第六意识去攀缘──你认为是净妙地、可意事情的境界,就会生出来一种分别,那个分别就叫作「爱分别」。
∵∵宇六、非爱分别
∵云何名为非爱分别?谓缘不净妙、不可意事境所生分别。
∵你去攀缘──你认为那个是不净、不妙、不可意的事情,你内心里面的反应,那个就是「非爱分别」。
∵∵宇七、彼俱相违分别
∵云何名为彼俱相违分别?谓缘净妙、不净妙,可意、不可意俱离事境所生分别。
∵是和前两种都不一样,就是「俱离」,也不是缘净妙、也不是缘不净妙,净妙是可意、不净妙是不可意,这是否认这两种,不是这两种的境界引起的分别,就叫作「彼俱相违分别」。
∵∵《披寻记》一二一○页:
∵谓缘净妙可意事境所生分别者:于色等事实无净妙可意诸相,然贪现行取为所缘,彼色等事净妙可意相似显现,由是说言净妙可意事境。如是所余不净妙、不可意等,随应当知。
∵「谓缘净妙可意事境所生分别:于色等事实无净妙可意诸相」,《披寻记》作者是这么解释这句话,「于色等事」,就是色声香味触法各式各样的境界,这境界里面实在是没有净妙的境界,也没有可意的事情,没有净妙的相,也没有可意的诸相,「然贪现行取为所缘」,可是这位众生心里面的贪爱心活动起来了,就认为是净妙、认为是可意的,就是以它为所缘境,「彼色等事净妙可意相似显现」,所以色等这些因缘生法就现出来一个「净妙可意」的「相似显现」,与你心里面那个净妙的境界相似现出来。
∵这个事情呢?就是有一个疏所缘缘,你贪心一现前,内心变现出来一个亲所缘缘,这个亲所缘缘和那个疏所缘缘相似,可以这么讲。但这上面的意思呢,又不全是疏所缘缘的力量,是你内心的力量,你内心贪爱心现前就认为是净妙;「由是说言净妙可意事境」。「如是所余不净妙不可意等,随应当知」,随其所应,也应该知道,就是外边的境界实在也不是可意、不可意,就是内心里有贪心的时候就认为是净妙,有瞋心的时候就不净妙,由内心增上力使令境界有各式各样的相似的显现,实在都不是。这个解释很好!
∵∵黄二、略摄二种(分二科)宇一、标列事
∵此中所说,略有二种,一者、分别自性,二者、分别所依、分别所缘事。
∵前面解释八种分别,解释完了。现在第二科略摄二种,前面八种分别生三种事,把它简要地归纳成二种,分二科,第一科标列事。
∵「此中所说,略有二种」,就是前面这一大段文所说的事情,有八种分别生三种事,现在把它归纳成二种叫作「略」,那二种呢?「一者分别自性,二者分别所依、分别所缘事」,就是分成这二种。「分别自性」,就是前面这八种分别就是分别自性,它的体性就是八种分别;「分别戏论所依」,就是六根,「分别戏论所缘事」,就是六尘,把它归纳成这二种,这是「标列事」,标列出来分别自性,和标列出来分别所依事、分别所缘事,下面第二科明展转。
∵∵宇二、明展转(分二科)宙一、标
∵如是二种无始世来,应知展转更互为因。
∵这两种:分别自性,就是分别的体性,也就是识;和分别所依的六根、分别所缘的六境。「无始世来」,从久远以来「应知展转更互为因」,我们应该知道啊,它们展转地更互为因缘,就是分别自性为分别所依所缘作因,而分别所依所缘又为分别自性作因,展转地作因。说是鸡生蛋或是蛋生鸡,是互相为因,是这个意思!这句话是标,下面解释,分三科,第一科是显过去。
∵∵宙二、释(分三科)洪一、显过去
∵谓过去世分别为因,能生现在分别所依及所缘事,
∵在时间上来观察呢,「谓过去世分别为因」,就是过去生的时候,有这八种分别,那八种分别对现来说它就是因。「能生现在分别所依及所缘事」,能够生起现在分别心所依的六根和所缘的六境,是这样的事情。过去世你有多少慈悲心呢,你生出来现在所所依所缘就好一点,没有慈悲心的分别能生出现在分别所依所缘就不是那么令你满意了。
∵∵洪二、显现在
∵现在分别所依缘事,既得生已,复能为因,生现在世由彼依缘所起分别。
∵这是第二科显现在,过去世对现在世是这样子,现在的情形呢?「现在分别所依缘事,既得生已」,这果报现前以后「复能为因」,它还是能为因,这个依和缘,它还能作因,做什么因呢?「生现在世由彼依缘所起分别」,就是现在也是依止于六根、依于六境生起各式各样的分别,现在还是这样子,和过去一样,这是现在,下面第三科显未来。
∵∵洪三、显未来
∵于今分别不了知故,复生当来所依缘事;彼当生故,决定当生依彼缘彼所起分别。
∵「于今分别不了知故」,我们现在若是不遇见佛法,没有能够学习般若法门,不欢喜学就不了知,没学习般若就是不了知;没有般若智慧的时候呢「复生当来所依缘事」,那你现在还是继续分别嘛,没有般若慧的观察,没破坏虚妄分别,那虚妄分别继续活动,继续活动嘛「复生当来所依缘事」,又生出来将来所依的六根、所缘的六境,还是这样子。
∵「彼当生故,决定当生依彼缘彼所起分别」,现在继续分别,不欢喜学般若法门,那么将来还是要有所依所缘的,「彼当生故,决定当生」,既然有因,就决定有果,那果一定要出来,决定当生将来的果,将来的果也就是「依彼缘彼所起分别」,依彼六根、缘彼六尘,还会生起各式各样的分别,就是八种分别,还是这样子和过去一样。
∵∵《披寻记》一二一○页:
∵分别自性者:谓见我慢事,贪瞋痴事,若分别起,若是俱生是三界行心所有法故,名分别自性。
∵「分别自性者:谓见我慢事,贪瞋痴事」,分别自性者就是见我慢,一个我见、一个我慢这是一件事;分别的体性实在就是我、我慢,分别的体性,心里面就是以「我」为本位、为主的,当然也应该包括前面三种分别:自性分别、差别分别、总执分别,应该包括在里面。「贪瞋痴事」,有了我见、我慢以后,也就会有贪瞋痴,就是前面那个净妙、可意、不净妙、不可意、俱相违那三种分别,就会有贪瞋痴的事情。
∵「若分别起,若是俱生」,这种贪瞋痴事、见我慢事,这有二种:一种是分别起、一种是俱生起。「分别起」,经过观察、或者是经过学习然后才现起这样的分别,如果是不观察、不学习,你没有这个分别的。若是「俱生」,就是不需要学习、也不用观察,就是自然地与生俱来就有这种分别,叫作「俱生分别」,分别有这二种的不同。
∵「是三界行心所有法故,名分别自性」,我见我慢、贪瞋痴这些分别是欲界、色界、无色界这一切的众生心里的活动,是心所有法;那块石头没有我见、我慢、也不会有贪瞋痴,当然是有情才会有这样的分别,所以这是心所有法,「名分别自性」,这是解释这二种分别展转互为因缘的相貌。
∵下面是第二科净方便。第一科是智行门,现在是净障门,分二科:第一科是障因缘,「障」出现的因缘,就是八种分别生三种事是障因缘;现在第二科净方便,就是清净业障的方法,或者是清除障碍的行动叫作「方便」,分二科,第一科征。
∵∵地二、净方便(分二科)玄一、征
∵云何了知如是分别?
∵前面说是「于今分别不了知故,复生当来所依缘事」,这不了知是有问题,怎么才能了知如是分别呢?怎么能够明白这件事呢?怎么样来学习般若波罗蜜呢?这是征,下面第二科解释。
∵∵玄二、释(分二科)黄一、总标
∵谓由四种寻思、四种如实智故
∵就是学习般若波罗蜜就叫作「了知」,这就是智慧啊。解释分二科,第一科总标,「四种寻思、四种如实智」这是总标,这是一个修行的方法,是唯识学派所说修止观的方法,加行位里面分四个位次暖、顶、忍、世第一,四寻思是在暖位、顶位,四如实智是在忍位、世第一位,其中的差别呢?寻思就是推求、观察,也就是思惟的意思,就是还没有决定;如实智就是决定,决定是这样子,也就是不退转了,到了忍位以后就是不退转了。或者是说寻思的时候,思想还没有稳定,到了如实智的时候,思想就是决定了,再也不动摇了,也可以这么解释。或者说寻思是因,如实智是果。这是总标,下面是别辨,分两科,第一科是四种寻思,分三科,第一科征。
∵∵黄二、别辨(分二科)宇一、四种寻思(分三科)宙一、征
∵云何名为四种寻思?
∵这四种寻思是什么意思呢?这是征,下面第二科是列。
∵∵宙二、列
∵一者、名寻思,二者、事寻思,三者、自性假立寻思,四者、差别假立寻思。
∵这是列,下面是第三科释,分二科,第一科释得名,分四科,第一科名寻思。
∵∵宙三、释(分二科)洪一、释得名(分四科)荒一、名寻思
∵名寻思者:谓诸菩萨于名唯见名,是名名寻思。
∵这里面呢,解释四种寻思说得简略,等到四如实智呢,就说得比较详细了一点。这是修止观的事情,毗钵舍那的四寻思、四如实智观是在奢摩他里面修,当然应该是在没有修止观之前,应该有闻思的过程,先是学习佛法了的。「闻」就是学习佛法;「思」,学习的时候还要专精思惟,达到一个程度的时候,就可以修止观了。四寻思、四如实智就是加行位,就是开始修止观这个时候。
∵「谓诸菩萨」,这是说修「名寻思」这个人,就是发无上菩提心的人;四寻思、四如实智的法门,这是大乘唯识学派里面特有的一种法门,不同于小乘佛教。「于名唯见名」,对于「名」,就是名句;能诠显法义的这些名言、文字、文句叫作「名」,「唯见名」,在奢摩他里面思惟、寻思的时候,对于能诠的名唯独见它是名,唯独看见这个名。这表示,本来这个名是诠显义的,显示一个道理或者显示一件事。
∵譬如读《阿弥陀经》都是字,都是一个字一个字,也是一句一句的,就是名句,名句里面介绍一件事,介绍了阿弥陀佛国的依正庄严,介绍怎么到阿弥陀佛国去,谁弘扬这个净土法门?六方诸佛!就是介绍这件事。所以有能诠的名,有所诠的事。若是读《解深密经》、《大般若经》也可以说是有能诠的名、也有所诠的义,「事」和「义」其实是一回事,有能诠显的名,有所诠的义。但是菩萨在奢摩他里面修如是观的时候,只见有名,不见有事可得、不见有义可得,所以是「唯见名」,我们前面讲到「假名安立的一切法是毕竟空的」和这里意思是一样,「是名名寻思」,这就是名寻思。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