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二、明业(分二科)∵∵丑一、别辨四义(分四科)∵∵寅二、是趣入摄

又诸菩萨初发心已,即名趣入无上菩提,预在大乘诸菩萨数。此据世俗言说道理,是故发心,趣入所摄。

这第二大科是「发心持」,「发心持」里面是分三科。第一科是「辨相」,已经讲过了。现在是第二科「明业」,就是发了菩提心的作用。分两科,第一科是「别辨四义」。分四科,第一是「趣入摄」。

「又诸菩萨初发心已」,初开始发无上菩提心以后,「即名趣入无上菩提」,这个时候这个人的身份,他进入到无上菩提的这个范围内了。「预在大乘诸菩萨数」,这个「预」也就是参与的意思,就是参加了这个大乘佛法的这些,很多的菩萨里面的一位了;就是他是菩萨摩诃萨了。

这个《摄大乘论》上曾经有一个颂:『清净增上力,坚固心升进,名菩萨初修,无数三大劫』。也是这样意思,就是预在大乘诸菩萨数,这三大阿僧只劫就是从这里开始计数了,第一个阿僧只劫开始了。它也是说出来一个相貌:第一个就是「清净」,就是他的正念有力量,能调伏烦恼;也就是信、戒、闻、舍、慧;或者是信、进、念、定、慧有力量,能调伏内心的贪瞋痴,这时候叫做「清净」。「增上力」,这个「清净力、增上力」,「增上力」是什么呢?就是善知识。这位发无上菩提心的菩萨亲近善知识,这善知识对他有增上力,就是无形中能使令他善根增长、调伏烦恼,有这种威力,叫做增上力。这个第三个力量就是「坚固」力,这个坚固力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他若遇到恶知识的时候,他的善根还不可以迫坏的,他的恶知识不能破坏他的善根,所以就叫做坚固力。第四个呢?是「升进」力,就是有善知识的增上力,恶知识不可以破坏的关系,他的善根一直的进步、有所增长,那么就叫做升进力。如果发无上菩提心的菩萨,他具足这四种条件的时候,就是菩萨三大阿僧只劫,第一个阿僧只劫开始了。这是《摄大乘论》上的颂。这里说「即名趣入无上菩提,预在大乘诸菩萨数」,正好是这样意思。

「此据世俗言说道理,是故发心,趣入所摄」,这样说他已经开始无上菩提道,参加到是菩萨里面的一员了。这句话是根据世俗菩萨说的,世俗的言说道理说的;就是他没有得无生法忍,他还是有烦恼的菩萨。从这里来讲他是趣入无上菩提,预在大乘诸菩萨数,这样意思。不是说他得无生法忍、不退转了,那个大菩萨境界,不是那样意思。「是故发心,趣入所摄」,所以说发无上菩提心了,就是他已经入于无上菩提,预在大乘诸菩萨数了,这叫做「趣入」的意思,「所摄」就是摄于这样的范围内了。

∵∵

《披寻记》一一三六页:

预在大乘诸菩萨数等者:谓出发心,即名趣入。堕在大乘名数,然非真实诸菩萨摄。如发心时,起增上意,发誓愿言:我如是名,从今日始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乃至我是菩萨。第二第三亦复如是。由是宣说此据世俗言说道理。

「预在大乘诸菩萨数等者:谓出发心,即名趣入」,你能这样子发无上菩提心,那就是入于无上菩提大乘诸菩萨数了,是「堕在大乘名数」里面了,堕者入也,入于菩萨数。「然非真实诸菩萨摄」,不是得无生法忍,见到第一义谛了,不是那样的菩萨,不是属于那样的菩萨。「如发心时,起增上意,发誓愿言」,这里举出一个事实,这个初开始发菩提心的时候,「起增上意」,就是发动这个特别诚恳的心,发誓愿说:『我如是名,从今日始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就是昨天说的那个发心仪轨的文句。「乃至我是菩萨」,愿尊证知我是菩萨,「第二第三亦复如是」,说第一遍,再说第二遍,再说第三遍也是这样子。「由是宣说此据世俗言说道理」,就是指世俗发心的这个道理说的,这是叫做「趣入」。这个由《摄大乘论》的四句颂,加上这里这一段文,就是很分明的说出来,什么时候第一大阿僧只劫开始!这个分际说得倒是很清楚,可以称之为菩萨了。这是第一段「趣入摄」。现在第二「菩提根本」。

∵∵

寅二、菩提根本

又诸菩萨要发心已,方能渐次速证无上正等菩提,非未发心;是故发心,能为无上菩提根本。

「又诸菩萨要发心已」,这些诸佛菩萨他决定发菩提心,「方能渐次速证无上正等菩提」,发了心有了愿,一切功德都是从菩提愿开始的。开始呢,是渐次的开始,不是说大话,我一下子无量功德都圆满了,我成佛了!不是这么说的,是渐次的速证无上正等菩提。「非未发心」,不是说没有发心就成佛了,更是不合道理。「是故发心,能为无上菩提根本」,所以初开始虽然还是凡夫,他初开始发无上菩提心还是凡夫,但是能作无上菩提的根本,就是最初开始就是根本。这个支末的是从根本生出来的;这是发菩提心是无上菩提的根本。下面第三段「大悲等流」。

∵∵

寅三、大悲等流

又诸菩萨,悲愍一切有苦众生,为欲济拔发菩提心;是故发心,是悲等流。

「又诸菩萨,悲愍一切有苦众生」,有痛苦的众生,菩萨对他发悲愍心。那么这个发心发悲愍心做什么呢?「为欲济拔发菩提心」,就是为了济拔、来救护苦恼的众生,他发无上菩提心。「是故发心,是悲等流」,所以发无上菩提心是这个悲愍的等流,也就是由悲愍心流出来的菩提心,是这样意思。前面是菩提根本,是他自己要求无上菩提,所以发无上菩提心,第二第三「是悲等流」这句话,就是为了救护众生而发菩提心,是两个意思:一个是求无上菩提而发菩提心,一个是救护众生而发菩提心,是两个意思。

∵∵

寅四、学所依止

又诸菩萨以初发心为所依止,为建立故,普于一切菩提分法及作一切有情义利菩萨学中,皆能修学。是故发心,是诸菩萨学所依止。

这是第四段「学所依止」。这个「学」是以菩提心为「依止」的,就是由菩提心才发出来学。「又诸菩萨以初发心为所依止」,一切的菩萨,没有例外的,都是以初发无上菩提心作依止处、作个基础。「为建立故,普于一切菩提分法及作一切有情义利」,这个菩提心为依止,为建立,就是一切的功德都是以菩提心为依止处,而菩提心能建立一切功德,是这样意思。虽是以菩提心为依止,它能建立什么呢?下面这句话「普于一切菩提分法及作一切有情义利」,就是修学三十七道品,修学六波罗蜜,这一切的菩提分法,都是由菩提心建立的,菩提心是一切菩提分法的依止处。你有这样的愿,你才能够修三十七道品、修学四念处,你才能够修六波罗蜜的。

「及作一切有情义利」,这个你有了菩提心的时候,你才能发心去创造,去作利益一切众生的事情。利益一切众生的事情,救护一切众生的事情,是由菩提心建立的,是以菩提心为依止的,这二件事都是以菩提心为依止处。「菩萨学中」,这个「一切菩提分法」、「一切有情义利」是菩萨要修学的事情。这两件菩萨所应作的事情「皆能修学」,你有了无上菩提心的时候,你就能修学菩提分法、能修学一切有情义利,这样子。「是故发心,是诸菩萨学所依止」,所以你发无上菩提心这件事,是一切菩萨学处的依上处,它是建立者。这四段就是把前二段综合起来说,第一段是「趣入」,趣入说,就是可以名之为菩萨了。

∵∵

《披寻记》一一三七页:

为所依止,为建立者:如说大种于所造色为五种因:谓生、依、立、持、养。云何依因,谓由造色生已,不离大种处而转故。云何立因?谓由大种损益,彼同安危故。今初发心,望菩萨学为所依止及为建立,义亦如是。谓菩萨学不离发心而修学故,名所依止。及由发心舍与不舍,菩萨学损减增上,名为建立。

「为所依止,为建立者:如说大种于所造色为五种因」,这是《披寻记》的作者,用这件事来解释。「如说大种」这四大种就是地水火风,坚湿暖动四大种。「于所造色为五种因」,这个所造作出来的这地水火风的世界,这四大种是一切色法的种,种者因也。这个因,有几种呢?有五种因。这四大种是所造色的五种因,那五种呢?「谓生、依、立、持、养」,这五种因。

在《俱舍论》上解释这件事,说这个世界上我们所看见的、所触到的地水火风,都是由四大种生出来的;如母生子,类似这样情形,所以叫做「生」,这个是生因。这「依」,怎么讲呢?「云何依因,谓由造色生已,不离大种处而转故」,叫做「依」。就是四大种创造出来一切色法以后,这些创造的这些色法,它还是不能够离开四大种的地方单独活动的,它不能;它还要以四大种为依止处的,他不可以离开四大种,所以叫做「依」,依因。「生」,「依」,「立」。

「云何立因」?这「立」什么意思呢?「谓由大种损益,彼同安危故」,就是这个大种,或者受到伤害了,叫做「损」,或者是增加了力量,叫「益」。「彼同安危故」彼那个四大种所造的一切色法呢,也是同样的「安」,或者「危」。这四大种受到伤害了,四大种所造的一切色法也受到伤害;四大种得到增益的力量了,那么一切色法也就茂盛起来。所以这叫做「立」,这是立因。

「今初发心,望菩萨学为所依止及为建立,义亦如是」,说现在菩萨初发无上菩提愿的时候,「望菩萨学」:菩萨所应该学的一切菩提分法,及做一切有情义利,这两件事,也是为所依止,这菩提心为这两件事做依止的。「及为建立」,就是有了菩提愿,他就能建立修学一切菩提分法及作一切有情义利的。「义亦如是」,这个道理也和那四大种所造的色法意思是相似的。

怎么相似呢?「谓菩萨学不离发心而修学故」,说菩萨要学习这一切菩提分法,做有情一切义利这件事,也是不能离开菩提心的,「菩萨学不离发心而修学故」,不能离开无上菩提心修菩提分法及做一切有情义利。如果离开了菩提愿的话,那他就不修菩提分、不修四念处,他也不会去度众生的。就是度众生是另一回事了,就不是由菩提愿发动的,而是其他的动机了。「谓菩萨学不离发心而修学故,名所依止」,这依止就是这样意思。

「及由发心舍与不舍,菩萨学损减增上,名为建立」。「及由发心舍与不舍」,由于你发了菩提心,你又弃舍了菩提心,没有菩提心了;或者是没有弃舍菩提心。因为你菩提心有舍与不舍的不同,所以你这菩萨学处也有损减、增上的不同,所以叫做「建立」,是这样意司。菩萨学处完全依靠菩提心来决定的。这是第四段「学所依止」,无上菩提心是菩萨学处的依止处。

∵∵

丑二、结显略义

如是应知最初发心是趣入摄。

这是第二科「结显略义」。前面是「别辨四义」,现在是「结显略义」,就是结束这段文,显示它的要义。「如是应知」,由前面这四段所说的,就应该明白了:这个最初发心是趣入菩萨数了,「摄」。是菩提的根本、是大悲等流,是学所依止。

∵∵

子三、辨类(分二科)∵∵丑一、具明二种(分二科)∵∵寅一、出其差别(分二科)

卯一、总举(分二科)∵∵辰一、释名

又诸菩萨最初发心,略有二种:一者、永出,二、不永出。

这是第三科「辨类」。前面第一科是「辨相」,第二科「明业」。「明业」这一科说完了。现在第三科「辨类」,它也有差别。分二科,第一科是「具明二种」,分二科。第一科是「出其差别」,又分两科。第一科是「总举」,又分二科,第一科是「标名」。又诸菩萨最初发菩提心的时候,略有二种不同:一者是「永出」,二者是「不永出」,有这二种不同。

∵∵

《披寻记》一一三七页:

永出不永出者:谓此发心不堕世间,求出世间,故名为出。自发心已,究竟不舍,名为永出。与此相违名不永出。

「永出不永出者:谓此发心不堕世间」,这个发无上菩提心,不属于世间法,不属于世间的有漏流转生死的境界。「求出世间」的,发无上菩提心,也是希求出离世间生死大苦的。声闻的出离心,声闻人、辟支佛,这二位修行人也是希求出离生死大苦;现在这无上菩提心也是,希求出离世间生死大苦的,「故名为出」。「自发心已,究竟不舍,名为永出」,从开始发无上菩提心以后,「究竟不舍」,永远也不会再弃舍菩提心的,名之叫「永出」。「与此相违名不永出」,我发心,发了三天就不发心了,那就不是永出!发心发了二十三年,就不发心了。

∵∵

辰二、释

言永出者:谓发心已,毕竟随转,无复退还。不永出者:谓发心已,不极随转,而复退还。

「言永出者」这是第二科,就是释义;前面是「标名」,这里是「释义」。「谓发心已,毕竟随转,无复退还」,说发了无上菩提心以后,「毕竟随转」,是究竟、无尽期地随顺的现起菩提心,菩提心一直地出现,不退转。这件事不是自然而有的,就是像前面说的「清净增上力,坚固心升进」。就是你本身要栽培到什么程度呢?就是要用清净的戒定慧调伏内心的烦恼,你本身要有这个条件,加上还要亲近善知识。谁是善知识?佛菩萨是善知识,经律论是善知识,第一义谛是善知识。如果你不亲近这个善知识,你说你的菩提心不退转,不可能的!不可能的!说「谓发心已,毕竟随转,无复退还」,不会再退下来的,不会又回到原来的那个颠倒迷惑的世界去的,不会的。

「不永出者呢?谓发心已,不极随转」,你发了无上菩提心以后,「不极」于「随转」,不是特别的诚恳,随顺菩提心的活动,不是!不是很诚意的。只是没有理智,只是感情上一时的欢喜,到时候又不欢喜了,这就是退了。如果你若是有智慧深入的学习了佛法,这是,我不是感情上的事情,那就不同!现在是「不极随转」,不是那么特别地合格,「而复退还」,心情不对了,我不信佛了!我相信上帝,就是这样「退还」。

∵∵

《披寻记》一一三七页:

随转退还者:谓所发心最初刹那,名之为转。相续刹那无变异故,名为随转。「若发心已,还复弃舍,名为退还,退堕法故。

「随转退还者:谓所发心最初刹那,名之为转」,就是现起,转者起也,现起。「相续刹那无变异故,名为随转」,刹那刹那相续下去,你这个菩提心不变化,那就叫做随转。这样子呢,就是你的心随着无上菩提愿在活动,那么叫做「随转」;或者这个随就当做相续讲,相续的现起。「若发心已,还复弃舍,名为退还,退堕法故」,因为你本来栽培的就不是那么样的合适,所以就是属于退堕法,不是不退堕法。

这是第一科「总举」,「总举」分两科,一个「标名」,一个「释义」,这是「总举」;其实就是第一种解释。下面第二科就是「别广」,就是第二种解释。也是「标名」、「释义」。

∵∵

卯二、别广(分二科)∵∵辰一、标名

此发心退,复有二种:一者究竟,二不究竟。

有这么两种不同。

∵∵

辰二、释

究竟退者:谓一退已,不能复发求菩提心。

什么叫做「究竟退」呢?「谓一退已,不能复发求菩提心」,这一退失了菩提心了以后,永久也不会再能够发无上菩提心了,那么这叫做「究竟退」。

∵∵

《披寻记》一一三八页:

退已不能复发求菩提心者:谓有声闻独觉决定种性者,虽复发心求大菩提,然定不能当证大果,终当弃舍大菩提心,还于自乘而般涅盘。如是种类,名究竟退。

「退已不能复发求菩提心者:谓有声闻独觉决定种性者」,就是这个人的六处里边,眼耳鼻舌身意六处里边,有声闻的种性、有独觉的种性。他有这样的种性呢?是属于决定的。还有一种是不定的,就是不决定的。就是这一个人,他的六处里边,有声闻种性,还有独觉种性,还有佛的种性,那这样子呢,他就不决定。有的时候发出离、发声闻菩提心,又发独觉菩提心、又发无上菩提心;菩提心可能又退了,又发声闻的菩提心了,他有点不定。

现在这里说是决定的不变异,他只是具足一个声闻种性,那他就不变了。或者独觉种性、佛种性都是决定的。现在就是说「谓有声闻独觉决定种性者,虽复发心求大菩提,然定不能当证大果」,他因为没有佛性嘛!所以他发心求大菩提,也不能证无上菩提。「终当弃舍大菩提心」,终究有一天他就大菩提心弃舍了。「还于自乘而般涅盘」,又还在他自己具足的这个种性,那个种性那里而般涅盘,「如是种类,名究竟退」。

∵∵

不究竟者:谓退已后,数数更发求菩提心。

这不究竟退的什么样子呢?就他退失菩提心以后,他「数数更发」,一次又一次的又发无上菩提心了,这就是不是究竟退。

∵∵

《披寻记》一一三八页:

退已数数更求发菩提心者:谓为大乘种性补特伽罗,由种性力,若遇胜缘虽发心退,然能数数更发心故。

还是能发心的,就是因为有种性的关系。

∵∵

寅二、显缘因力(分二科)∵∵卯一、明初发心(分三科)∵∵辰一、总标

当知菩萨最初发心,由四种缘、四因、四力。

前边说这个发心的差别,「出其差别」;现在第二科「显缘因力」。分两科,第一科是「明初发心」,分三科,第一科是「总标」。「当知菩萨最初开始发无上菩提心」,怎么会发心呢?由四种缘和四种因、四种力而发无上菩提心的。

∵∵

《披寻记》一一三八页:

四缘、四因、四力者:建立义是缘义,顺益义是因义。如有寻有伺地说。(陵本五卷十二页)即于如是诸因缘中,若令发心坚固不动,有胜堪能不可屈伏,即此因缘,转名为力。

「四缘、四因、四力者:建立义是缘义,顺益义是因义。如有寻有伺地说」。这个「建立义」、「顺益义」怎么讲呢?如有寻有伺地那地方解释过了,陵本五卷十二页。「即于如是诸因缘中,若令发心坚固不动,有胜堪能不可屈伏,即此因缘,转名为力」,这个力是这样意思。

这个「建立义」是缘,「顺益义」是因义。看后边这个四缘和四因呢,不是决定有差别,有一点差别,但是有些地方还是通着的、彼此相通的。这个建立义是缘义,这可以这么解释:就是有外面有一个大力量,帮助你成就这件事,那么叫做建立义。这个顺益义就是你本心,你内心里面有力量,顺着这无上菩提去栽培善根,你本身有力量,那么叫做顺益义。这就是这样分别,后面还是相通的。

∵∵

辰二、别释(分三科)∵∵巳一、四缘(分二科)∵∵午一、征

云何四缘?

前面是「总标」,下面第二科是「别释」,分三科,第一科是「四缘」,又分两科,第一科是「征」。怎么叫做「四缘」呢?下面解释分四科,第一科是「由见神变」。

∵∵

午二、缘(分四科)∵∵未一、由见神变

谓善男子,或善女人,若见诸佛、及诸菩萨。有不思议甚希奇有神变威力。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