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六、三不护(分三科)∵∵丑一、指经说∵∵

如来所有三不护文,如契经说,应知其相。

这里一共有十大科,现在是第六科「三不护」。分三科,第一科是「指经说」。「如来所有三不护文」,佛陀所具足的三不护的功德文句。「如契经说」,如经里面有赞叹的,读那个经文就「应知其相」。这是第一科「指经说」,第二科「显要义」,就是不广说。

∵∵

丑二、显要义∵∵

谓诸如来以要言之,于一切种鄙恶所作覆藏永断,由三不护之所显示。

「谓诸如来以要言之」,这是说一切的佛都有这三不护的功德。「以要言之」,就是简要地说明。「于一切种鄙恶所作覆藏永断」,对于一切种,就是很多的。「鄙恶所作」,这个罪过的事情,做了很多罪过的事情,怕人知道嘛!就要覆藏。我虽然做了,你还不知道,这个意思。但是佛陀是永断,没有覆藏这件事,因为也不做这个恶事嘛,所以也不需要覆藏。「由三不护之所显示」,佛陀永断覆藏这件事,怎么知道佛陀有这种事情呢?由于佛陀他这个身口意,他不需要加以保护,不需要保护,所以就显示出来他不覆藏。

∵∵

《披寻记》一六六一页:

于一切种鄙恶所作覆藏永断者:烦恼所起身语意业,名一切种鄙恶所作。作是业已,不欲他知,故有覆藏,如来于此皆悉永断。

「于一切种鄙恶所作覆藏永断者:烦恼所起身语意业」,就是由贪瞋痴的烦恼发动出来的身语的罪业,身语意的恶业,这叫做「一切种鄙恶所作」。「作是业已」,造作了这种恶事以后,「不欲他知」,不想要被别人知道,「故有覆藏」,所以要遮盖一下,覆藏。「如来于此皆悉永断」,这凡夫才是这样子,佛没有这回事情,所以叫做三不护。这是第二科「显要义」,下面第三科「简不共」,就是分别这件事是不共于其他的人的。分两科,第一科「简有鄙恶」。

∵∵

丑三、简不共(分二科)∵∵寅一、简有鄙恶∵∵

诸阿罗汉由忘念故,于时时间片有无记鄙恶所作;如来于此一切一切,皆无所有。

「诸阿罗汉由忘念故」,我们凡夫就根本不需要提,所需要说明的就是这些阿罗汉的圣人。这阿罗汉的圣人,他也有点事情。什么事情呢?「由忘念故」,他忘掉了正念,他有四念住的正念,但是这个正念忘了。「于时时间片有无记鄙恶所作」,就是某一种时候,一个时候一个时候是不同的情况,特别的情况里边,「片有无记」,他的内心里边还少少有一点无记,也不是贪瞋痴,没有那个烦恼,但是可也不是功德,就是也不是善,也不是恶,他心里面那个无记那个心情。那个心情呢,也会表现出来一点不清净的动作,「鄙恶所作」。这个是《大智度论》,是哪儿上说?这阿罗汉有的时候到旷野的时候,他会扬声大叫。有的时候过河的时候,如果不太宽,他也会跳,会跳过去,就会有一些这些事情。「如来于此一切一切,皆无所有」,这个阿罗汉他是无记的心表现出来一点习气,是这样。佛陀呢,于此一切一切,不管是一切时、一切处都没有这些事情,那个无记的心发动出来的过失都没有,所以佛是最极清净的。

∵∵

《披寻记》一六六二页:

如来于此一切一切皆无所有者:谓诸如来于此一切无记鄙恶所作,于一切时皆无所有故。

他没有这个事情,佛完全是清净的。佛的心里面完全是善,而不会有无记的心情。

∵∵

寅二、释无覆藏卯一、诫勖弟子

是故如来于诸弟子,如所立要,即如自性切切诫勖,显显诃摈,时复现行率尔敦逼。

「是故如来于诸弟子,如所立要,即如自性」,前面第一科「简有鄙恶」,是说阿罗汉还有这么一点过失,所以阿罗汉还不能和佛比。下面是第二科「释无覆藏」。这「释无覆藏」这一段文我想分两科,第一科是「诫勖弟子」。

「是故如来于诸弟子」,佛陀他收了很多徒弟,他对他的弟子他怎么办法呢?「如所立要,即如自性切切诫勖」,如他和他的弟子所规定的,这就叫做「立要」,规定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假设就是这样子。「即如自性」,即如佛所规定的那个「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叫自性。「切切诫勖」,佛陀很恳切地诫劝勖勉要多栽培善根,多修学圣道。「显显诃摈」,对于这个有错误的事情很明显地、不含蓄地,很明显地很明显地诃摈,来诃责你,不可以做恶事,诸恶莫作。「时复现行率尔敦逼」,虽然佛陀这样诃斥、劝勉,但是这个徒弟里边有的时候还会有错误的事情,有的时候又有错误的现行。「率尔敦逼」,而佛陀也很快地立刻地会敦劝你、诃斥你。这一段是「诫勖弟子」,下面这一段是「无所防虑」,就是不覆藏。

∵∵

卯二、无所防虑

于诸弟子无所防虑。所谓勿彼共住多时,知我所行三业不净,因于前事意怀不悦。由斯不顺,乃事乖违;或面讥我,或向他说。

「于诸弟子无所防虑」,但是佛陀本身的情形呢,对于弟子是没有防备、没有顾虑的。什么叫做防虑呢?就是我有错误的事情,我要谨慎一点,不要叫我徒弟看见,这叫做防,叫做防虑。但是佛没有「我怕你看见」这个顾虑,没有这个想法。什么叫做防虑呢?指什么事情呀?「所谓勿彼共住多时」,就是所说的不要是我和你常在一起住,住了很久,「知我所行三业不净」,知道我的身口意不清净。「因于前事意怀不悦」,因为我偷偷地做了一些错误的事情,叫我徒弟知道了,我徒弟心里也不欢喜,「意怀不悦」。「由斯不顺」,由于这件事,所以不听师父招呼了。「乃事乖违」,那个徒弟就因此就不听师父话了,「乃事乖违」。「或面讥我,或向他说」,或者这个徒弟当面就讥讽师父,或者也会向别人说我师父还做过什么什么坏事了。前面这个「所谓勿彼」,这个「勿」字贯下来,就是佛陀不会有这个顾虑的,这是解释「无所防虑」这句话,是这样意思,所以佛不覆藏,也不需要保护,自然是清净的嘛!是没有这些顾虑。

∵∵

《披寻记》一六六二页:

于诸弟子如所立要等者:为令弟子于诸善品速疾受学,于诸恶品速疾除断,如自所言即如是作故。

「于诸弟子如所立要等者:为令弟子于诸善品速疾受学」,佛陀的大慈悲教训这个弟子,对于善法、戒定慧的圣道要速疾地修学;人命无常呀!你还懈怠啊!一口气不来就死了啊!所以「于诸善品速疾受学」。「于诸恶品速疾除断」,不能够还保留在身心里面,赶快把它清除去。「如自所言即如是作故」,如佛陀这样教训,你这个弟子就是要这样做,才对的。这只是解释那一部份,其他的没有说。

∵∵

子七、大悲(分二科)∵∵丑一、指前说∵

当知如来所有大悲一切种相,皆悉如前供养亲近无量品说。

前面是第六科「三不护」。现在是第七科,说佛的大悲心,「大悲」。分两科,第一科「指前说」。当知如来所有的大慈悲,一切种的那个大慈悲的相貌,「皆悉如前〈供养亲近无量品〉」那里面说了,那是〈菩萨地〉的第十六品,在卷四十四,这一品在那里。

∵∵

丑二、显无上∵∵

当知如是如来大悲无量无上。

这是第二科「显无上」。要知道佛陀的,像〈供养亲近无量品〉说的那个大悲心,「无量无上」,不可限量,是没有能超过他的。这是赞叹佛的大悲心的殊胜。这是第七科,下面第八科「无忘失法」。分两科,第一科「征」。

∵∵

子八、无忘失法(分二科)∵∵丑一、征∵∵

云何如来无忘失法?

这是「征」。佛的记忆力非常的强,没有忘失的时候。怎么样是佛陀无忘失的境界呢?这是「征」,下面第二科「释」。分两科,第一科是「标略义」。

∵∵∵

丑二、释(分二科)∵∵寅一、标略义

谓诸如来常随记念,若事、若处、若如、若时有所为作,如来即于此事、此处、此如、此时皆正随念:是名如来无忘失法。

「谓诸如来常随记念」,就是说一切的佛「常随记念」,不是短时期的,是长时期的随他经过的事情,他都能记念,都能记忆而不忘失的。「若事、若处、若如、若时有所为作」,这个事、处、如、时,这是四句话。佛有所作为的时候,「如来即于此事、此处、此如、此时皆正随念」,都能够正确的而能记念不忘。「是名如来无忘失法」,这就是佛陀的无忘失法的相貌。

∵∵

《披寻记》一六六二页:

若事若处若如若时者:事、谓事业。处、谓处所。如、谓方便。时、谓时分。如下自释应知。

「若事若处若如若时者」,这怎么讲呢?「事、谓事业」,就是那件事,各式各样的因缘所发生的事,怎么处理这些事情。这个「处」就是「处所」。这个「如」是什么意思呢?「如」是「方便」,「方便」就是那件事的由来是怎么出现的。「时、谓时分」,就是时间。「如下自释」,下文有解释,「应知」。这是「标略义」,第二科是「释差别」。

∵∵

寅二、释差别∵∵

所谓如来普于一切所作事业,普于一切方处差别,普于一切所作方便,普于一切时分差别,念无忘失,常住正念:当知是名无忘失法。

「所谓如来普于一切所作事业」,就是所说的,佛陀普遍地在一切所作的事业上;这是那个第一句「若事」。「普于一切方处差别」,普遍地在一切地方有种种的差别,地方也不是一样的。「普于一切所作方便」,就是那个「如」,普于一切所作事的方便,那个发起的因缘。「普于一切时分差别,念无忘失」,佛陀那个念力是非常的强而不忘失的。「常住正念」,佛没有失念的时候,常是安住在正念,所以他这个记忆力非常强。「当知是名无忘失法」。下面第九科「永害习气」,分两科,第一科是「征」。

∵∵

子九、永害习气(分二科)∵∵丑一、征∵∵

云何如来永害习气?

习气就是种子。种子是怎么成就的呢?就是你的六根和六境、六识常常地熏习,它就有这个气氛了。「云何如来永害习气」,怎么能够灭除习气呢?这是问,下面解释。分两科,第一科「标略义」。

∵∵

丑二、释(分二科)∵∵寅一、标略义

谓诸如来或于动转,或于瞻视,或于言论,或于安住,似有烦恼所起作业多不现行:是名如来永害习气。

「谓诸如来或于动转,或于瞻视」,「或于动转」就是身体的动转。「或于瞻视」,这个眼睛向外面看,或者是看远,或者是看近。「或于言论」,就是佛这个时候有因缘,有说法,「言论」。「或于安住」,或者安住在房间里,或者安住在树下,或者是入定,叫做安住。「似有烦恼所起作业多不现行」,就是身体动转的时候,瞻视的时候,言论的时候,安住的时候,好像是有烦恼的现起,那可以说这就是习气。「烦恼所起作业」,烦恼所起的行动。「多不现行」,这个「多不现行」应该是皆不现行,完全都不现行,应该是这么说。「是名如来永害习气」,这个事情,佛的心在一切时一切处都是无分别住,不像我们遇见什么境界有分别,有分别就造成了习气。但是佛一切时无分别住,所以根本没有这件事了,他也不熏习,所以永害习气。

∵∵

《披寻记》一六六三页:

或于动转等者:谓如若往若还,若屈若伸,是名动转。若睹若瞻,是名瞻视。若为说法及相谈论,是名言论。若处静室住诸静虑,是名安住。

「或于动转等者:谓如若往若还」,譬如说到什么地方去,又从什么地方回来。「若屈若伸」,这个身体或者一屈一伸,或者这个手臂一屈一伸,「是名动转」。「若睹若瞻,是名瞻视」,「若睹若瞻」,或者用远近来分别也可以,是名瞻视。「若为说法及相谈论,是名言论。若处静室」,寂静的房子,「住诸静虑」,那么这都叫做「安住」。这是「标略义」,下面第二科「简无学」。

∵∵

寅二、简无学∵∵

诸阿罗汉虽断烦恼;而于动转瞻视言论及安住中,而有种种似有烦恼所起作业。

「诸阿罗汉虽断烦恼」,虽然他修学四念住,断了贪瞋痴的烦恼,断了爱烦恼、见烦恼。「而于动转瞻视言论及安住中,而有种种似有烦恼所起作业」,阿罗汉有时候也有这件事,这个佛就和他是不同的了。这个佛陀若是在凡夫的时候当然也有习气,有烦恼习气,但是做佛教徒以后,继续由外凡、内凡、见道、修道,到无学道的这个经过,那就把所有的烦恼习气都清除了。清除以后,在度化众生的时候,他的心不再熏习烦恼,所以是永害习气。下面是第十科「一切种妙智」,佛有一切种的妙智。分两科,第一科是「征」。

∵∵

子十、一切种妙智(分二科)∵∵丑一、征∵∵

云何如来一切种妙智?

「云何如来一切种妙智」呢?下面第二科解释。分两科,第一科「举要义」。分三科,第一科「标」。

丑二、释(分二科)∵∵寅一、举要义(分三科)∵∵卯一、标∵∵

谓诸如来以要言之,于三聚法,现等正觉。

「谓诸如来以要言之」,这个诸佛他具足的一切种妙智是什么相貌呢?「以要言之,于三聚法现等正觉」,于三种聚的法,佛能够现前等正觉,有等觉、有正觉。这是「标」,下面第二科是「征」。

∵∵

卯二、征∵∵

何等为三?

这是「征」,下面第三科是「列」出来。

∵∵

卯三、列∵∵

一者、能引有义聚法。二者、能引无义聚法。三者、非能引有义聚法,非能引无义聚法。

「一者、能引有义聚法」,就是在众生的世界,在圣人的世界,有能引发,能引生有道理的事情,当然这些事情是很多的,所以叫做「聚」。若是佛教徒修学戒定慧,那么就能引有义聚法。「二者、能引无义聚法」,第二类的就是世间上的非佛教徒,他们不学习戒定慧,就贪瞋痴做种种罪业,那就引出来没有道理的事情,那些事情也是很多的,所以叫「聚」。「三者、非能引有义聚法,非能引无义聚法」,他也不是功德,但是也不是罪过,这就是无记的善法。在一切法里分成这么三类,三聚。就是佛对这三聚法都能正等觉。

∵∵

《披寻记》一六六三页:

能引有义聚法等者:诸有情类略有三聚:一、正性聚,二、邪性聚,三、不定聚。若彼有情正性聚定,当知此由能引有义聚法。邪性聚定,当知此由能引无义聚法。不定聚定,当知此由非能引有义聚法,非能引无义聚法。

「能引有义聚法等者:诸有情类略有三聚:一、正性聚」,就是证悟法性的人。「二、邪性聚」,就是没有证悟法性,在虚妄的境界上虚妄分别,那叫做邪性聚,就是凡夫境界。「三、不定聚。若彼有情正性聚定,当知此由能引有义聚法」,「不定聚」呢,就是这一类有情,他也不决定是善,他也不决定是恶,有的时候也做善,有的时候也造罪,这是不定聚。「若彼有情正性聚定」,那么就是得无生法忍以上的人。「当知此由能引有义聚法」,他是正性聚定的人,那应该知道他们一定是做善事的,能引有义聚法。「邪性聚定,当知此由能引无义聚法」,他现在不可能成为佛教徒,他不可能来修学圣道的,他一定是在罪过里面活动,那这些有情就是邪性聚定,「当知此由能引无义聚法」。「不定聚定」,怎么样的情形呢?「当知此由非能引有义聚法,非能引无义聚法」,众生可以分成这么三类。这下面第二科「释得名」,前面是「举要义」,这里解释这个得名。分三科,第一科「如来一切种智」,就是释一切种妙智,解释这个名字,第一科解释「如来一切种智」。

∵∵

寅二、释得名(分三科)∵∵卯一、如来一切种智

当知此中,若诸如来或于能引无义聚法,或于非能引有义聚法非能引无义聚法,总于如是一切法中无颠倒智:是名如来一切种智。

「当知此中,若诸如来或于能引无义聚法,或于非能引有义聚法非能引无义聚法」,「能引无义聚法」这是恶,「非能引有义聚法」就是不能做善,「非能引无义聚法」就是不能做恶。「总于如是一切法中无颠倒智」,佛能够于一切法里面都看得很正确,不会搞错了,所以叫做「如是一切法中无颠倒智」。「是名如来一切种智」,就是也通达善法,也通达恶法,也通达非善法、非恶法。下面第二科「如来妙智」。

∵∵

卯二、如来妙智∵∵

若诸如来于其能引有义聚法,一切法中无颠倒智:当知是名如来妙智。

「若诸如来于其能引有义聚法,一切法中无颠倒智」,单独是通达善法,「当知是名如来妙智」。这个第三科「一切种妙智」。

∵∵

卯三、一切种妙智

即于此中若一切种智、若妙智,总合为一:名一切种妙智。

这么解释这三种智慧的名字。下面第二科是「总辨」,前面是「别显」,这下面是「总辨」,合起来总说。分两科,第一科是「结前一切」。

∵∵

癸二、总辨(分二科)∵∵子一、结前一切

如是一切,总名如来百四十种不共佛法。

前面一共是十大科,总加起来这个数目一共是一百四十种。这百四十种功德法,唯独佛陀才具足的,不共于其余的一切圣者。这是「结前一切」,第一科,下面第二科「更广分别」。分四科,第一科是「证得」。分三科,第一科是「得不共法」。又两科,第一科「先得相好」。

∵∵

子二、更广分别(分四科)∵∵丑一、证得(分三科)∵∵寅一、得不共法(分二科)∵∵

卯一、先得相好∵∵

即于此中,诸相随好,在菩萨位最后有中,皆已证得极善清净。

「即于此中,诸相随好」,就在佛的这个不共法里面,先说这个诸相随好,就是三十二相和这个八十随形好。「在菩萨位最后有中,皆已证得极善清净」,这三十二相、八十随好在菩萨的位次的时候,但是属于最后有,那就是第十地菩萨,等觉菩萨的时候。「皆已证得极善清净」,这个诸相随好都已经成就了,达到极善清净的程度。这是第一科,下面第二科「顿得余法」。

∵∵

卯二、顿得余法∵∵

若时菩萨坐菩提座,住最后有,于菩萨道菩提资粮极善圆满;尔时无师修三十七菩提分法,得一刹那名无障碍智三摩地,是其菩萨学道所摄,金刚喻定。

「若时菩萨坐菩提座,住最后有」,若这个时候菩萨修行的程度,他坐在菩提树下,就是要得无上菩提了,他现在这个身体是属于最后,再向以后就是佛了,所以这个地方是最后有。「于菩萨道菩提资粮」,对于菩萨所修行的圣道,这个道就是菩提的资粮;这个无上菩提的因,叫做资粮。「极善圆满」,他这个菩提道的资粮因已经修到极圆满的境界了。「尔时无师修三十七菩提分法」,这个时候并没有人教导他,他就能修三十七菩提分法。这个菩提就是无上菩提,分就是因;这个三十七种圣道是无上菩提的因,所以叫做菩提分法。「得一刹那名无障碍智三摩地」,这个时候这位菩萨无师的教导,他修三十七菩提分的时候,就能,得者能也,能一刹那间就成就了无障碍智三摩地,这样子。「是其菩萨学道所摄,金刚喻定」,这个无障碍智的三摩地,这是菩萨,还不是无上菩提,是菩萨学习圣道所摄,还是属于菩萨。「金刚喻定」,这个名字叫做金刚喻定,用金刚来譬喻他这个三摩地,就是特别坚固、不可破坏的。

∵∵

《披寻记》一六六三页:

得一刹那名无障碍智三摩地者:最后学位,名一刹那。于尔所时喻如金刚三摩地生。由此生故,遍一切种不染无明无余永断,于所知境智无碍转,名无障碍智三摩地。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