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形态】硕博文库·中国***

【文献属性】[***]中国文化大学,印度文化研究所,1985年度,硕士学位论文

【文章标题】唯识三十颂研究——成唯识论之阿赖耶议探讨

【文章作者】徐典正∵

【指导教师】杨显祥

【中文关键词】唯识学|十三颂|佛学|佛教|大乘佛教|阿赖耶识

【中文摘要】唯识学是大乘佛学中最具哲学理论的学派。宗教信仰若无哲学理论作基础,将造成理性与信仰的分家,于是宗教或不易被知识分子接受,或得不到正确的体认,这是我研究唯识学的最大目的。其次,唯识哲学的名相多,而理论精深又烦琐。然而,虽识的总枢纽在阿赖耶识,若能把握住它,则一切烦琐,就变成简要了,这是我探讨阿赖耶识的动机。

∵本论文包含四个主题:识变义、三相义、种子义以及转依义。利用梵文原典及各学者之论着,以比较法研究成论之阿赖耶识思想。所主要资料:一是“安慧三十唯识释”,其梵文原典于一九二二年被发现于泥白尔,利用原典与成论中之安慧义作比较研究。另一是“摄大乘论”,无著所造,是唯识学最早有系统之论着,拿它与成论思比较,可了解唯识思想之发展趋向。

∵研究结果如下:一、梵文Vijnana∵与Vijnapti玄奘将二字皆译为“识”,以致产生观念上之分歧,本论文提出讨论,藉以澄清正确的识变义。二、护法思想多承袭陈那无性思想,是有相唯识的主要代表;而安慧思想则较接近无著世亲等的早期唯识思想,是无相唯识的重要代表。安护二师的思想经比较研究后,得到更客观而正确的认识,改正了以成论为研究世亲“唯识三十颂”之唯一(或最正确)数据的错误观念。三、成论之阿赖耶思想,经与安慧释和摄论之比较,更了解其思想来源及发展趋向。四、唯识学被视为“观念论”,并认为与西哲柏克来的唯心论相近,本文对二者之异同有详细的比较探讨。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