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形态】硕博文库

【文献属性】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哲学专业,2001年度博士学位论文

【文章标题】太虚唯识学思想研究

【文章作者】李广良

【指导教师】方克立

【英文关键词】consciousness-only∵philosophy;∵being;∵dharma∵character;∵teaching∵classification;∵comprehensive∵understanding∵of∵consciousness-only∵philosophy;∵realism;

【中文摘要】太虚是近代中国佛教史上着名的佛教改革家、佛学家、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他平生积极致力于改革传统佛教,弘扬佛教教义,创办新式佛教教育,参与思想论战,发扬了大乘佛教积极入世的精神,为中国佛教的近代化做出了历史性的伟大贡献。他的佛学思想,具有多方面的丰富内容。本文主要研究太虚的唯识学思想。∵

∵中国近代佛学以唯识学为主要内容。以欧阳竟无为首的支那内学院、以太虚为首的武昌佛学院和以韩清净为首的北京三时学会,在唯识学研究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形成了近代唯识学的三系。太虚一系的唯识学在价值取向、治学方法和佛法体系建构等方面与其他两系既有共同的特点,又有明显的差异,太虚的唯识学以“新”与“融贯”为特点,在近代唯识学中独树一帜。“新”有三方面的含义:第一,用现代语言对唯识学进行新诠释。第二,唯识学的社会功能的新发挥,第三,用唯识学义理解释各种文化现象,“融贯”的含义是,他努力使唯识学与大乘佛学各宗融贯起来,一方面强调唯识宗与他宗的平等性,一方面又用唯识学的义理去阐释、充实和丰富他宗的思想。∵

∵本文把太虚的唯识学思想分为“融贯的唯识学”,“新的唯识学”和“应用的唯识学”。“融贯的唯识学”是努力融会唯识学与各...

【英文摘要】As∵a∵famous∵Buddhism∵reformer∵and∵scholar∵and∵thinker,∵Master∵Taixu∵developed∵the∵spirit∵of∵Mahayana∵Buddhism∵and∵made∵a∵great∵contribution∵to∵the∵progress∵of∵the∵modem∵Chinese∵Buddhism.∵He∵dedicated∵himself∵to∵the∵reform∵movement∵of∵Chinese∵Buddhism,∵expounded∵and∵propagated∵Buddhism∵doctrine∵,set∵up∵new∵type∵of∵monk∵education∵and∵participated∵in∵debates∵of∵the∵academic∵circle.∵His∵thoughts∵of∵Buddhism∵was∵rich∵and∵many-sided.This∵paper∵mainly∵inquires∵into∵his∵thought∵of∵consciousness-only.∵The∵...

导论∵6-14∵

第一章∵太虚与法相唯识学∵14-27∵

∵第一节∵太虚唯识学思想的分期∵14-16∵

∵第二节∵太虚唯识学思想的特点∵16-20∵

∵第三节∵三系唯识学的比较∵20-27∵

第二章∵唯识与判教∵27-44∵

∵第一节∵判教智慧及其近代发展∵27-29∵

∵第二节∵第一、二期判教中的唯识学∵29-38∵

∵第三节∵第三期判教中的唯识学∵38-44∵

第三章∵唯识与《楞严》∵44-54∵

∵第一节∵《楞严经》与近代佛学∵44-45∵

∵第二节∵唯识与《楞严》的会通∵45-50∵

∵第三节∵《楞严》十义∵50-54∵

第四章∵唯识与《起信》∵54-66∵

∵第一节∵欧阳竟无对《起信》的批判∵54-56∵

∵第二节∵佛法总抉择∵56-58∵

∵第三节∵《起信论》唯识释∵58-62∵

∵第四节∵《起信》与缘起论∵62-64∵

∵第五节∵《起信论》之争的评论∵64-66∵

第五章∵唯识与法相∵66-73∵

∵第一节∵欧阳的分宗说∵66-67∵

∵第二节∵“法相必宗唯识”∵67-71∵

∵第三节∵法相与唯识的“分”与“合”∵71-73∵

第六章∵“新的唯识论”∵73-90∵

∵第一节∵“新的唯识论”的提出∵73-77∵

∵第二节∵《唯识三十颂》新解∵77-82∵

∵第三节∵法相唯识学的基本问题∵82-90∵

第七章∵佛陀现实主义∵90-107∵

∵第一节∵佛法与现实∵90-94∵

∵第二节∵能知与所知∵94-99∵

∵第三节∵四现实观∵99-107∵

第八章∵应用唯识学∵107-125∵

∵第一节∵自由∵107-112∵

∵第二节∵革命∵112-114∵

∵第三节∵人生佛教∵114-119∵

∵第四节∵国学∵119-125∵

结语∵125-126∵

参考资料∵126-128∵

后记∵128∵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