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识

列表

瑜伽唯识学的起源与发展(五)

唯识“瑜伽唯识学的起源与发展(五)”。三、四分说唯识学之一大特色者即是在于认识,而作为认识之主体——识是如何认识事物的,诸家解说便有了不同,故形成着名的“四分说”。基师《唯识述记》说:“安慧立唯一分,难陀立二分,陈那立三分,护法立四分。”(注73)安慧是一分论者,主张见、相二分是遍计所执,作为识之自体——自证分属依他起,故只有自证一分,...

瑜伽唯识学的起源与发展(四)

唯识“瑜伽唯识学的起源与发展(四)”。第三项∵∵发展期(因明时代)的唯识学唯识学经世亲整理、发扬,使弥勒、无著一系学说得以系统化。而继起之“十大论师”等则主要是以《唯识三十颂》为核心,同样广糅瑜伽、法相,又大力发扬因明之学,同时对如来藏系及中观学系融合或对抗,形成了世亲之后唯识学之特色。十大论师中,德慧(Gu∵n?amati)在唯识学上...

瑜伽唯识学的起源与发展(三)

唯识“瑜伽唯识学的起源与发展(三)”。第四节∵∵法相学继承、整理、弘传弥勒之瑜伽学者,当首推无著(Asanga)菩萨。而纵观无著菩萨整个佛学思想,而其特色者,并非瑜伽(Yoga),乃是法相(abhidharma),故笔者将无著学定名为“法相学”。法相学,严格来讲应称之为“大乘法相学”或“大乘阿毗达磨”。阿毗达磨佛教在印度佛教史上占有极其...

瑜伽唯识学的起源与发展(一)

唯识“瑜伽唯识学的起源与发展(一)”。内容提要:在印度流传的瑜伽唯识学,其发展大致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即唯心论、瑜伽学、法相学、唯识学、因明时代的唯识学。其开出之思想背景则是在承大乘唯心系佛教的基础上,对般若系佛教与阿毗达磨佛教所作的调适;但同时又对部分般若学者“恶取空论”以及阿毗达磨学者的“实在论”进行了理论上的批驳。唯心论,是指瑜伽...

瑜伽唯识学心意识之探究(三)

唯识“瑜伽唯识学心意识之探究(三)”。(二)阿陀那识即末那识之非《解深密经·心意识相品》中只有“意”名,而无“末那识”之名,按照传统唯识学的解释,意就是末那识,若通读该经全品,似乎并未解释“心意识”之“意”,也因此有了以下几种说法:(一)经中“广慧,阿陀那识为依止,为建立故,六识身转”至“与五识身同所行转”一段,《瑜伽论记》引文备之意说...

瑜伽唯识学心意识之探究(二)

唯识“瑜伽唯识学心意识之探究(二)”。(二)《解深密经》对心的解说以上所说的心、有分识、穷生死蕴、根本识虽是部派学者所主张,但其理论却为唯识学者所继承,对唯识学的本识论起到了极大的影响。这主要表现在二方面:一方面是业感的轮回说;另一方面是种子说。前者是讲有情在业感的轮回中,本识是作为结生相续的主体,种子则是多就“业习气”而说的,指因熟时...

瑜伽唯识学心意识之探究(一)

唯识“瑜伽唯识学心意识之探究(一)”。内容提要:心、意、识是印度各期佛教讨论的核心问题之一,但对三者之解释也不尽相同,《解深密经·心意识相品》即是专门解说心意识的。就是该品,无论是译师或是注家,在对心意识的译文及解释上,都有较大的出入。通过笔者的考察,认为心是本识论的范畴,是依轮回说开出的,在《深密》中是指一切种子心识的阿陀那识;意是认...

瑜伽唯识学心意识之探究(五)

唯识“瑜伽唯识学心意识之探究(五)”。(四)“唯识所现”与意识在《解深密经·分别瑜伽品》中,慈氏菩萨请问佛陀“诸毗钵舍那三摩地所行影像,彼与此心当言有异、当言无异”时,佛陀回答说:“当言无异。何以故?由彼影像唯是识故。善男子!我说识所缘,唯识所现故。……此中无有少法能见少法,然即此心如是生时,即有如是影像显现。”[66]就是此中“我所说...

瑜伽唯识学心意识之探究(四)

唯识“瑜伽唯识学心意识之探究(四)”。三、识之探究在佛典中通常说积集(及集起)名心,思量名意,了别名识。若以八识家来看,心指本识,即阿赖耶识,意指末那识,识指前六识。而六识家一般认为心指第六意识,意指意根,识泛指眼耳等六识,虽然八识皆通名为“识”,但《解深密经·心意识相品》中的“识”是指眼、耳、鼻、舌、身、意六识。(一)原始及部派佛教的...

唯识法门与心理健康

唯识“唯识法门与心理健康”。一、序言唯识学可说是一门佛教心理学,多年来我参研佛法,在实际修持和观察研究中,发现唯识学不但是学佛的重要法门,同时也是现代人提升生活适应能力,维护心理健康,培养良好精神生活的有效指引,所以我把唯识法门称为唯识派心理学。把它的涵义解释出来,与现代心理学衔接,让更多人能使用它,以增进生活的幸福,并对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