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清义士、一代诗僧——释今释

□郭杰光

释今释(1614-1680)字澹归。俗姓金,名堡,字道隐。浙江仁和(杭州)人。

金堡为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进士,曾任山东临清知县。因得罪上司刘泽清,被迫引疾去职,回归故乡。清顺治二年(1645年),清军攻下杭州,金堡偕原都督同知姚志卓起兵抗清,势孤而败。即赴福建入唐王隆武政权,任礼科给事中等职。隆武事败后,当闻知桂王朱由榔在肇庆监国后,旋赴两粤,以兵科给事中之职辅佐桂王。在南明诸小朝廷中,金堡是不可多得的“虽九死而不悔”的忠臣之一。他嫉恶如仇,耿直敢言,被称为南明“五虎”之一。在永历朝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政治才干,对朝中军政事务提出了极为恳切的谏议。民国二年(1913年)孙德谦为金堡《岭南焚余》所作跋中称:“明当隆(武)、永(历)之际,僻处海隅,大势已去,(金)堡独能奋不顾身,犯颜极谏,弹劾不辞权贵,真李成栋所云朝廷尚有此人者也。所上疏如《中兴大计》、《时政八失》诸议,无不愤激敷陈,规切时事,使当日擢用其言,以为恢复计,明之存亡或未可知。”金堡终因奏疏言辞激烈,惹恼了永历帝。陈邦傅、马吉翔同谋诬陷金堡为“北人间谍”。永历帝下令酷刑逼供,因瞿式耜等力保才免于一死。但金堡仍被打折了一条腿。永历四年(顺治七年,即1650年)被黜戍清浪卫(今贵州省岑巩县境内),未达,中途留居桂林。同年桂林为清兵破,乃削发为僧。

顺治九年(1652年),金堡至广州雷峰寺参岭南曹洞宗高僧天然和尚函昰受具足戒,法名今释,字澹归,以字行。顺治十八年(1661年),前明遗民李充茂以仁化丹霞山施予澹归作道常康熙元年(1662年),澹归初入丹霞开山建寺,创建别传寺,实为丹霞开山之相。康熙五年,时任南雄太守的平湖人陆世楷捐俸修建山门,别传寺规模初具,澹归便恭请本师天然和尚赴丹霞主院开法,成为别传寺之开法祖师。从此,澹归也与陆世楷成为知交。

陆世楷为清代着名学者陆奎勋之父,字英一,号孝山。顺治三年(1646年)拔贡,历任山西平阳府通判、山东登州府同知。顺治十三年(1656年),任南雄太守。(《平湖县志》载康熙五年任,此据《南雄府志》。)《南雄府志》称:“秉性宽厚。修辑郡志,凡所设施,酌古准今。捐俸建天峰书院,奉祀张文献、王文成二先贤,置田以供俎豆,诸生肄业其间,季试月课,亲临不倦。时登贤书者,悉出其门。雄人士沐泽者久,于府治东龙护园左立祠祀焉,置祭田四十余亩。历任十九载。”陆世楷在南雄任职19年,如此之久,在清代属罕见。而其前任郑龙光也为平湖人,任职6年,在任剔奸除蠹,扶弱存孤,入祀名宦祠。在明代,南雄是岭南地区经济较为繁华的地区,素有“小扬州”之称。但因其地处五岭南北交通要道,为兵家必争之地,军事活动频繁。清初几遭兵燹,特别是顺治六年(1650年)遭屠城,繁华之地顿成荒芜之区。郑龙光、陆世楷两位平湖人前后任职25年之久,苦心经营,渐渐恢复元气。

通过陆世楷的关系,澹归认识了一些在岭南任职或流寓于此的江南人。其中包括与陆世楷有中表关系的清代大学者、大诗人嘉兴人朱彝尊。此外,还有多位平湖人,主要有任广西来宾知县的沈皞日、任广东钦州知州的施洪烈。沈皞日字融谷,号寓斋,一号柘西。为浙西六词家之一,着有《柘西精舍词》2卷等。施洪烈字仲芳,号寄庐。晚年为着名诗人沈季友师。着有《粤游记》、《粤游集》、《仿天然和尚梅花诗》等。天然和尚即澹归之师。在澹归的诗集中,收有多首和陆孝山(世楷)、沈融谷(皞日)诗,可见澹归与两人的交谊。

康熙十三年(1674年),陆世楷以居丧离任。守丧期满后,出任贵州思州知府。不久,以病辞职,回到平湖。康熙十七年(1678年),澹归从丹霞退院北上,他没有回到老家杭州,而是投靠有着深厚友谊的知交陆世楷。康熙十九年(1680年)农历八月九日,澹归示寂于平湖陆宅。侍者遵嘱荼毗,后奉骨灰归栖贤,再返丹霞,建塔于海螺岩。

澹归为明末清初四大遗民词人之一(其他3人为陈子龙、王夫子、屈大均),被称为一代诗僧,同时也是一位诗文评论家。澹归的主要著作有《遍行堂集》、《今释四书义》、《岭南焚余》等。其中《遍行堂集》正集48卷,卷一至二十九文,卷三十至四十一诗,卷四十二至卷四十四词,卷四十五至卷四十六语录,卷四十七至卷四十八颂古,附一卷为《菩萨戒疏随见录》。续集16卷,卷一至卷十二文,卷十三至卷十六诗,附一卷为诗余。他以“遍行”二字命名,寓含着佛门“普渡众生”的博大情怀。据不完全统计,正集存诗12卷1700余首,续集存诗4卷719首,合2500余首,另有词4卷。王夫之评价他的诗文:“文笔宕远深诣,诗铦刻高举,独立古今间,成一家言。”(《永历实录》卷二十一《金堡列传》)严迪昌说“澹归之词除去少量酬应之作外,无不苍劲悲凉,极痛切凄厉。他好次稼轩、竹山韵,而比辛弃疾多苦涩味,较蒋捷为辛辣,这是遭际身世大悲苦心境的表现,所以,即使他常有勘破尘世的禅门话头,骨子里绝不是四大皆空。”(严迪昌《清词史》,凤凰出版社,2001年7月)现录诗词各一首。

同陆孝山、沈融谷游丹霞(其一)

凝烟隐隐动难分,逝水滔滔静易闻。

入夜星辰应失次,倚天鸡犬亦无群。

好山自喜迎佳客,践雨相惊落断云。

说向赤松休洒道,此中何得受尘氛。

满江红·大风泊黄巢矶下

激浪输风,偏绝分乘风破浪。

滩声战冰霜竞冷,雷霆失壮。

鹿角狼头休地险,龙蟠虎踞无天相。

问何人唤汝作黄巢·真还谤。

雨欲退,云不收。海欲进,江不让。

早堆垝一笑,万机俱丧。

老去已忘行止计,病来莫算安危帐。

是铁衣着尽着僧衣,堪相傍。

在《遍行堂集》的正、续集中多达8卷240多篇的序文中,有约120篇属于为诗文集而作的序。其诗文评论一秉其“遍行”的原则,显示出阔大的气魄和对芸芸众生的关怀。释迹删在《舵石翁传》中赞叹:“生平大要,多以文章而作佛事,着述数十万言,皆从般若光中流出。”(《咸陟堂集》卷六)现代着名学者陈寅恪则说:“就寅恪所见诸家评列朝诗集之言,唯澹归最能得其款要。”(《柳如是别传》第五章《复明运动》)

早在岭南期间,澹归通过陆世楷的关系,认识多位平湖诗人,陆世楷本人便是一位诗人。澹归晚年寓居平湖,使他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平湖诗人。而在康熙时期,是平湖历史上文化最为发达的时期,涌现出众多文人墨客,如被誉为一代清廉的理学家陆陇其,遗民学者李天植,浙西六词家中的“二沈”(沈皞日、沈岸登),与沈皞日并称为当湖七子的陆埜、赵沺、陆葇、陆世栻、陆来章、沈起雷,另外还有《槜李诗系》的作者、诗人沈季友,陆世楷的儿子陆奎勋也是名满天下的着名学者,等等。在《遍行堂集》中便收有多篇为平湖籍文人所作诗文序,主要有为李天植《蜃园诗集》、王端《云外集》、陆之祺《滋树轩文集》、《诗集》、过铭簠《蠹鱼稿》、陆上澜《芳洲诗文集》、赵璜《覆砚斋集》、陆埜《旷庵集》、陆楙《鹊亭乐府》和沈季友《南疑集》等诗文集所作序。在为同为隐士的李天植(字潜夫)的诗集所作序中,对李天植的“穷”而“达”推崇备至。“当湖李孝廉潜夫,今之高行士也……夫所谓达者,岂非得吾心之所安者·今以富贵与潜夫,潜夫不安也。必将日趋于穷而后安,此潜夫之达也……岂有间于哀哉·当哭而不哭则不安,当笑而不笑亦不安,笑与哭不同,其同归于安,一也。感慨者,穷之长言,穷之嗟叹,穷之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是故穷为潜夫之安,感慨为穷之乐,皆潜夫之词之达处也。”在评论沈季友(字客子,号南疑)的诗时,则十分欣赏他的清、秀、高、奇。“当湖沈客子之诗,所谓清绝不寒,秀绝不纤,高绝不孤危,奇绝不刻削者也……玩其诗,如横笛孤吹于空山月下,云无片翳,风无丝扰。其人其境,不从人间来。”

在澹归圆寂近百年后,即乾隆四十年(1775年),乾隆帝在《寄谕高晋等查缴〈偏行堂集〉〈皇明实纪〉〈喜逢春传奇〉书版》上谕云:“朕昨检阅各省呈缴应毁书籍内,有僧澹归所着《偏行堂集》……”(北平故宫博物院文献馆编《清代文字狱档》,《澹归和尚徧行堂集案》上海书店1986年影印)并将有关澹归的碑刻、文字尽付销毁。因此在清代所修的几部平湖县志书中,均无有关澹归的记载,只在清光绪《平湖县志·经籍门》记述陆世楷的诗集《甲辰唱和集》时讲到:“世楷守南雄州时,与沈暤日及今释唱和之作,今释为序。”康熙六十年《嘉兴府志》则有一段极短的传略:“今释,字澹归。武林人。系崇祯庚辰进士。名金堡,官给谏,以直言忤权,幸廷杖,编戍,遂为僧。顺治中开法丹霞,与南雍陆太守世楷诗文往还相契合。康熙戊午来邑养疴陆之别墅。病将革,尽散所用器物,从容寂化。”民国时期邑人陆惟鍌在编纂《平湖经籍志》中将澹归列入卷三十五《方外》,并收录有关著作。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