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秦三藏昙摩崛多共昙摩耶舍译∵比丘能海学记

归敬颂

释迦如来舍利弗∵∵阿毗昙论传演师

我今归命学禅智∵∵愿赐证解十一支

非问分禅定品

因缘具足,则能得定;因缘不具,不能得定。

此四句者,总显得定必具种种须要之因缘,不能无因缺缘,或非因非缘,坐待其成,或以单独一法,欲其具足成就,自然圆满,得定得果。

今此因缘分二:一助行因缘,二正行因缘。助行有十三种。正行分二:去盖断欲及正修四禅。

修定有如此因缘:谓比丘,爱护解脱戒,成就威仪行,己行处,爱护微戒惧如金刚,受持于戒,断邪命行正命,善知识,善亲厚,善众,摄诸根门,饮食知足,勤行精进初不睡眠,离障碍法。

此十三法,总观都摄于别解脱戒。分看,则前九属戒,第十至十二则归定门,后一智慧。如是十三名为助行,或云前行,或云资粮行,是在正行中必不可离之法,离之则因缘不具,不能得定。

如此比丘,知断五盖心垢,损智慧法。

此显正行中之断行因缘也,亦是助行。亦是正修。今之行者,知修不知断,知求不知舍,知成不知坏,在半边用力,又不具足必要之因缘,是故虽修少成。

复次,论云如此比丘者,指能行上列之十三法人,更须断除五盖心垢,及诸不顺学处、损害智慧之法,乃至一切恶不善法,修则有成。

此下明正行之应修者,即是四根本禅法也。

离欲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成就初禅行;乃至断苦乐,先灭忧喜,不苦不乐舍,念,净,成就第四禅行。

以上总明助行因缘十三,及正行应修之因缘。根本四禅是此品之总纲目,应先善忆持之,则以后入文有序。

今者分别助行之一十三门,论云:

云何爱护解脱戒?若随顺戒,不行放逸,以戒为门、为足、为因,能生善法,具足成就。以此戒故,名为持戒。以此顺、不放逸,名为持戒,护持威仪行,是谓爱护解脱戒。

云何爱护别解脱戒?爱护者,于出离、清净涅盘之道,心常欢喜,发意趣求,视戒行律法,犹如至宝奇珍,守护存念,时刻不忘,名为爱护。

别解脱戒者,梵云波罗提木叉戒,亦云保解脱,决定解脱之意。余则七众别别解脱,惑业苦别别解脱,亦称最初解脱,亦称方便解脱,总以波罗提木叉,及律四阿含为正解。此中修学之重要分三,论云:若随顺戒,行不放逸,以戒为门、为足、为因,则于世出世间一切善法能生,乃至涅盘功德具足成就。今更分释者,

云何随顺戒?信戒,欢喜戒,尊重戒,奉持戒,于戒善知,善见,善学,善方便对治,赞称戒功德,及持戒人;于犯戒人,愍念求加,不作痛恨;自身严戒而行,勿作宽恕,随顺戒法,不反,不背,不谤,不嫌,不厌,不轻视,精进具力而行,名随顺戒。

云何行不放逸?心常忆持条相,临事能辨识境界,能作方便,处决如法,心不随境沾附,不失正念,不忘,不怠,善能止持开遮,是名不放逸。

云何以戒为门、为足、为因?依辩识根本法则,一切随顺,行不放逸之门。门者通出入开关,即是善能止持开遮,成就之方便门也;亦以此为足,能行至涅盘城故;以此为初入方便之因,俾能断改习气,渐顺解脱之方便道故。

云何能生善法,具足成就?以此顺戒,不放逸,及方便善巧之门,于诸世间出世,有为无为,无漏之善法,未生者令生,生已增长不息,乃至一切清净正道,禅修种种三昧之行,必能具足成就故。如是种种功德,依因是何?论云:以此戒故,以此顺、不放逸,名为持戒,谓由此波罗提木叉戒,乃至爱护,顺从,精进,方便善巧,名为持戒。

复次,云何为爱护戒?论云:护持威仪行,是谓爱护解脱戒。如是波罗提木叉,佛说有四义,所谓摄持住处、威仪、行根、面首。用以集众善法,三昧成就(四分律文)。而威仪门。贯通包括上下三义,威仪行持即是波罗提木叉之总相也,故言善摄威仪行,即是爱护别解脱戒。

复次,威者,不怒之威,严正护根之相;仪者,事事如法具仪,依律不苟。以身口意行表显戒体、戒行、

戒相,一切功德,威仪确正,则不能成就非法犯戒之行为也,又是四摄利他不言之教。是故威仪,即持戒之全相总持门。爱护自身威仪行相,即是爱护戒法,故非但是口赞等。

云何成就威仪行?

此科分三:一者非威仪行,二者成就威仪行,三者恭敬与谦谨。

一切身不善行,一切口不善行,一切意不善行,是名非威仪行。

一切身不善行者,断生命,不与取,欲邪行或非梵行。复次,诸所有不善身业,诸所有非理所引身业,诸所有身业能障碍定,总名身不善行。

一切口不善行者,虚诳语,离间语,粗恶语,杂秽语。复次,诸所有不善语业,诸所有非理所引语业,诸所有语业能障碍定,总名口不善行。

一切意不善行者,贪欲,嗔恚,邪见。复次,诸所有不善意业,诸所有非理所引意业,诸所有意业能障碍定,总名意不善行。如是等皆名非威仪行。

身一切善行,∵口一切善行,∵意一切善行,是名成就威仪行。

身一切善行者,离断生命,离不与取,离欲邪行或非梵行。复此,诸学身业,诸无学身业,诸善、非学非无学身业,是名身威仪行。

口一切善行者,离虚诳语,离离间语,离粗恶语,离杂秽语。复次,诸学语业,诸无学语业,诸善、非学非无学语业,是名口威仪行。

意一切善行者,无贪,无嗔,正见。复次,诸学意业,诸无学意业,诸善、非学非无学意业,是名意一切威仪行。总身口意妙行,是名成就威仪行。

复次恭敬和尚及和尚同学,恭敬阿阇黎及阿阇梨同学,恭敬上下座,是名威仪行。

此第三科恭敬与谦谨。恭者,警肃慎畏;敬者,内信廉直,事之成也,德之聚也;和尚者,亲教师,法之生源也;阿阇黎者,轨范师(引导人并摄),行事成就之依止也;同学即同等。上座分三:谓生年上座,世俗上座,法性上座。云何生年上座?诸有生年尊长耆旧,先受具戒者;云何世俗上座?诸有知法、大财、大位、大族、大力、大眷属、大徒众、胜我等者,皆共立制推为上座,供养恭敬,尊重赞叹,令其显现种种方便伎能;云何法性上座?亦依生年,而重修持德行,如佛颂云:

心掉多绮语∵∵染意乱思维∵∵虽久隐园林∵∵而非真上座

具戒智正念∵∵寂静心解脱∵∵彼于法能观∵∵是名真上座

如是三种上座,皆应和合恭敬,是名威仪。又初受具足者,名为下座;五夏得满,名为中座;十夏以后,名为上座。又依僧中序列,有座次之分,是为分物派遣等也。

复次,对下谦谨,不骄,不满,好事、好物、好食、好住处、一切让人,自受下劣,不与人较,应事勇敢,常在人前,而且敬慎自身行动,态度和敏,如是恭敬谦谨,总为摄僧和众之要道。亦以此修持,令其成就增上威仪之行也。

云何己行处?有六非己行处:若淫女处、寡妇处、大童女处、不能男处、比丘尼处、沽酒处,是名六非已行处。

己者,比丘身也,此六非己行处,比丘不应轻往亲近,应当远离。细则在辨识阿含中,应善学。

又如佛说:比丘,莫至他国非己行处,若至他国非己行处,魔得其便。比丘,何谓他国非己行处?谓五欲也,是名至五欲非己行处。

此六非己行处,应作远离。若亲近之,纵不堕落,亦招世间讥嫌,魔得其便。又他国者,五欲也。三界五欲,色声香味触;欲界五欲,财色名食睡,应当远离,对境辨识。

云何己行处?若彼非威仪行,此非己行处,舍离,正舍离,缘舍离,不亲近,正不亲近,缘不亲近,是名己行处。

正舍离者,以理以法,应即舍离;缘舍离者,藉方便而舍离也;不亲近等亦尔。舍离行,即己行处,最上最妙无过之总持法门也。

又如佛说:行于自国己行处。若比丘自国己行处,魔不得便。比丘,何谓自国己行处?谓四念处也,是自国己行处。若以此威仪行,起、正起,受、正受,是谓威仪己行处成就。

若比丘不往六非处,或舍离者,是行己行处,所以魔不得便。又四念处者,是自国己所行处,于身、受、

心、法,四处存念,令心行于四正念处,不入非己行处,为最上妙。

复次,经云:不能去盖离欲,不得四念处;不得四念处者,因缘资粮不具,不得入初禅,乃至第四禅。又佛说:身念处七年成,或六、五、四、三、二、一年、一月、一日成,或早修晚成,即修即成。所谓成者,成就无学,或无学资粮也,后当广显。

云何爱护微戒,惧如金刚?

微戒者,除根本残罪,余皆微戒,亦云枝分戒。又除辨识阿含以外,余根本阿含诸犍度等种种微戒,如法犍度中客旧比丘法,乃至大小便浣染法等七法,及杂事中掘井淘泉、栽树造林、运石平地、建修房寺、净厨浴池等等之事,皆有定则,应当善学,所以断除微细我执习气之难觉、难知、难改、难断之非威仪行,亦复增长成就佛行之行,入佛后得智之门也。

复次,云何惧如金刚?金刚者,坚重不可破坏之意,谓此微戒,碍修障行,犹如金刚虽小,坚重不坏,集多不治,必得沈堕,堪畏惧也。而诸行人,多以事属微小,便忽略之,论主警之。

复次,不知成就威仪微行,即是现身成就佛之外行根本。掘井运石等事,是佛内智方便般若表显之形影。

若能藉此微行小事,如法如教作事,则于甚深般若难言之理,可因事以比知,是成佛入道之妙门也。以下文分三科:一者,

若微细戒,若今作,起意作,欲和合作。

此是指示入修之门也,必当先时善学,善知,善辩识事相,解方便,此今应作不应作?思维作意,应如何作?自作或共众和作?应以何方便作?事有定法,事定则心亦定,无疑虑故。

若于彼,多起恐畏相,令我莫犯。

此显敬惧求宥之相,若是微戒,有未知未学、莫得善巧者,必当求尊加被,恐畏有犯,顺戒顺法,和众敬慎而行。

是谓惧微戒,如金刚。

如是敬慎微戒,如伏龙***、薄拘罗***、功德光论师等。又金刚者,智之名也,谓无上般若也。此微戒心,即般若心,即能出生金刚智慧之行门,不可以微细论,应生大惭愧学习之。伏龙***,轻重等持故。

薄拘罗***,出家八十年中持粪衣,八十年行乞食等,乃至八十年无病,八十年未服药,八十年结跏趺坐,未曾依壁,别余未曾有功德,此未全录。在中阿含经卷第八中应看。

功德光论师,行必携羯磨文小册,及量度线绳等,等者比丘六物等。

何谓受持于戒?

此正显受持戒法之行相,最要之点也。

若比丘不离一切戒,

若受五戒,尽形不舍;若受八戒,未竟日夜不舍,余时随学,心念不舍;若沙弥正学等受沙弥正学戒已,

于前五戒等,应续忆持不舍,皆有功德作用,如日月星光,时有隐显,非无有体,受比丘戒,沙弥等戒体仍有,仍应当学。一受之后,终身不离,不舍所受,亦以教人,余三聚戒、总持戒等,亦复如是。

常持一切戒,

若七众戒,今依何等身,依此自行何等戒,教他随境必须方便施教,求广求深,不以少学为满,一切根本枝分,悉并学持,不轻开放。

常住一切戒,

从受具足以来,即学习戒,依次随学勿缓,随行日久,成为自然,洗净世习,安住调伏,不以为苦,定自然生。

亲近于戒,

为摄僧正法久住故,常亲戒法,及奉戒人,行事羯磨,不嫌,不厌,如法和合,相亲共事。

持戒不瑕,不秽不垢,不懈不缺,受持一切戒,是谓受持于戒。

不瑕,石之似玉名曰瑕石,或称锻石,此喻持戒作伪,非真玉石,以相似法,而乱正法,乖理背道,法杂俗染,形迹粗弊,由此等事,渐令正法隐没。

秽者.自臭恶污,而不急除,有盛德而牵于俗秽,重俗背道,有爱、恚、怖、痴、我见、私心杂念,存在道中故。

垢者,有病有染,不加洗涤,露罪改过,忏悔除治,或以非法为法,法为非法,谓言传习如此,知错不改,器盛秽毒,明人不取。

懈者,疏略遗忘,不恭敬事,或始勤终怠,或见罪不改,推延他日,畏罪无勇,不惭不愧。

缺者,事法羯磨,应作不作,或有留限,以留限故,自作改制,非法成法,增减偏重,正法隐没。

如是等,作伪杂俗,顺世自污,戴过不改,懈怠无勤,缺德留限改法等,此等是持戒之大障碍也,首当除去,持戒乃成,是谓受持于戒。

云何舍邪命,行正命?

非法存身自活,名曰邪命。邪命有五,由此更生六种过失。正命反此。

云何邪命?若沙门婆罗门,邪命自活,谓谀谄诈称,占相吉凶,为他使命,现相激动,以利求利。

勤奋去恶,猛勇善法,名曰沙门,依佛教出家之人也,五众并摄之,外道异学之出家者,世间亦并称之。

佛言外道非真沙门,随称沙门。此婆罗门者,于佛法受归戒之异学者,佛并教诫之。邪命自活,即下列之五类:谀者,面誉,称赞不实,谄者,佞也,卑屈媚人之言,以取悦于人也,乃至诈称不实之功德地位,以求利养,一也;阴阳占卜,观气看相,说人吉凶,地处祸福等,二也;听人使命往反,非三宝事,三也;高声现威,赞嫌劝励,激动求利,四也;少与而求多报,五也。由此五法,变生六过,不能入道。

以此非法,得衣钵医药卧具所需受用食啖,以此系染贪着,凌蔑他人,堪忍非法,不见过患,不知出世。

一者正能成就五种邪法养命生活。二者以此身系心染,贪着后来欲味。三者由此邪利憍人,忍为功德,唯我独能。四者虽知非法,初忍为之,后成自然,无惭无愧。五者不顾世俗讥嫌,接近恶友,远诸贤善,忘却后来恶道诸苦,死时空手无善可依。六者佛法难遭,出家本求道法,而邪命行为,与道背驰,不俗不僧,究属何等?

若比丘,离如是等邪命,如法得衣钵医药卧具所需受用食啖,不以此系染贪着,不凌蔑他人;不堪忍非法,深见过患,知出世,是谓断邪命,行正命。

论意反上邪命,即名正命。

云何善知识?谓沙门婆罗门,持戒,贤善。

持戒者,爱护别解脱,成就威仪行,行己行处,爱护微戒,惧若金刚,受持戒,舍邪命行正命,如是等是名持戒。贤善者,论云:

断贡高放逸,忍辱,成就自调。

显示有功胜人,名曰贡高,亦属憍慢之类,应断;纵心不治名放,随身安适,不顾威仪名逸,应断;且能学忍,先求自调,自调成就,亦名贤善。此善知识之根本性能也。

自灭,自入涅盘。

灭者,灭谛之道,断离背舍一切烦恼使结,先自趣入;解脱一切惑缚,次第究竟,名曰涅盘。自能灭,自入解脱之道,乃有解脱知见。趣入之次第者,论云:

欲离欲,欲尽,乃至欲离痴,痴尽。

欲离欲者,发心断离贪欲;欲尽者,对于贪欲能生尽智,乃至嗔恚愚痴亦尔。更增上者,乃至能于应染处不染,乃至应痴处不痴,应止处不止,应受处不受。应染处不染者,本我所有,而不染着;应痴处不痴者,无学果道等,非我现能明证,而亦学习,令知得解,不安愚昧,但不可以为得证;应止处不止者,如已得四念处,或一或多,而不以此为足,更能向上进修;应受处不受者,已得触受共味定等,不受,而能向上,更趣增上寂定。复次,此之四种,总为显示增上持戒之相,凡可应开处,皆不自开,落盗戒人数中,必令三业纯洁无垢,正命清净,事定不苟,而心亦自定。故云:

身口意业清净,正命清净。

三业清净,正命清净,是断德之大全也。此下明学持功德者,

信信、惭愧、多闻、精进、念、慧。

信,言信根,过现之信种子也,依此更信,乃至究竟信,故言信信。惭愧者,见他有德,自秽不如,名惭;见不善,而觉自与同污,名愧;是生善灭恶之总持也。多闻者,三学多闻,不厌不满,复具次第,是道行之明灯也。精进者,专一精细,向上不息,是入道之无上方便,难处不难也。念者,正念、定念、慧念,总四念处,佛说:无四念处,不能成就七觉支、八正道故。慧者,由上法所生之明照,亦余闻思修所得之智明、正见、正方便也。复次,从信至慧,如何能令坚固、增上、具足,一一必须加入八正道行等,是故论云:

修行八道。

八正道者,是诸法之导,法归、法次、法行等之究竟也。今依法蕴论等,略取名诠义相之要点,以供学修之用。

正见者,亦是慧根、慧力、择法、正觉、不痴,以善、顺、不逆为体性,依谛道思惟,无漏作意相应,所有于法简择、极简择、最极简择、解了、等了、近了、机黠通达、审察聪睿、觉明慧行、毗钵舍那,是名正见。

正思惟者(有译为正觉、正愿、志、意等),依谛道思惟,无漏作意相应,所有思惟、寻求、推觅,令心

于法粗动而转(非依止观、辩慧知见、解射方便、了法自共、如实简择、思持辩观、术炎光明照耀等等慧见故),名正思惟。

正语者,依谛道思惟,无漏作意相应思择力故,除趣邪命语四恶行,于余语恶行(由断修),所得无漏乃

至渐渐远离(语众恶行)寂静律仪,于所制约,不作不造,弃舍防护,不逾越性,无表语业,是名正语。

正业者(唯身),依谛道思惟,无漏作意相应思择力故,除趣邪命身三恶行,于余身恶行(断修),所得

无漏(而能渐渐)远离,乃至无作无造,律仪清净,于所制约,弃舍防护,不逾越性,无表身业,是名正业。

正命者,依谛道思惟,无漏作意相应思择力故,于趣邪命身语恶行(修断),所得无漏远离,乃至身语无

表,是名正命。

正勤者,依于谛道,无漏作意相应思择力故,所有勤行精进,勇健猛炽,势盛难制,励意不息,是名正勤(四正勤合看)。

正念者,依于谛道,无漏作意相应,所有念、随念、专念、忆念、不忘不失、不遗不漏、不失法性、心明记性,是名正念。

正定者,依于谛道,无漏作意相应,所有心住、等住、近住、安住、不散、不乱、摄止、等持、心一境性,是名正定。

论云:此名圣行,真实是圣行,此名为道,真实是道(如是应与十六行观联修)。总结云:如上种种具足

及具足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衣食知足,是谓善知。

云何善知?谓五法蕴,总摄一切佛法无余,故应善学、善知、善具足。

戒者,戒、见、威仪、正命,是坚稳自行之道,应善知、具足;又波罗提木叉戒,摄持威仪、住处、行根、面首,是二利正行之要,应善知、善具足;又廿一种五法分全,是增上道之指要,应善知、善具足也。

定者,摄定助行因缘(亦曰定资粮),应善知、具足;又根本四静虑,正行因缘,应善知、具足,又广大

定道道支,如加行道支、念处、道品、四空定、四无量、三空门、八解脱、胜处、遍处等,乃至四修定、神足、八万四千三昧门等,应善知、善具足。

慧者,闻思修三慧,是一切智慧之根力。如论之次第者,从学人离结使,圣心入圣道,乃至坚信、坚法、

持修谛道等,及见学人,三果四向等,及修学人,乃至无学人,欲得无学果证,如是人等,若趣(能学之人)(明下趣入慧道之因相)若择法、重择、究竟择、思惟、觉、了达自相、他相、共相(闻次)、思、念、辩、观(思次)、生自在智慧、知见、解射方便、术焰光相、照耀(修次)、慧眼、慧根、慧力(能)、择法、正觉、无痴、正见,是名慧根,亦名三慧,善知具足。

复次云何解脱?身、心、慧三种解脱;复有三:心、慧、无为三种解脱。

云何身解脱?学人欲离结使,圣心入圣道,依波罗提木叉戒,解脱世俗粗重惑缚,现身自在故。

云何心解脱?从须陀洹至阿那含,断五顺下分结尽,等持定心自在故。五顺下分结者:欲贪、嗔恚、身见、戒禁取、疑。

云何慧解脱?断五顺上分结,并一切结使,成无学果,漏尽自在故。五顺上分结者:色贪、无色贪、掉举、慢、无明。

如是一一解脱中,初中后时,各各兼摄余二应知。

复次,解脱知见者,亲自学问修持之经历,果证获得之得是也。若依戒言,非威仪法,非住处法,是威仪住处之方便善巧,及行根面首之成就也;若依定言,所谓随法非禅,是禅随法,若心住正住,是名禅;若依慧说,从决择乃至审察聪睿非慧,觉明慧行乃是慧。此解脱知见,亦称方便善巧,或称后得智。但此方便善巧,最忌自作方便善巧,要依闻思修法,次第修得,实事历练中所得之究竟可靠之方便善巧。如是最初历练之方,佛说有五,名曰五成熟解脱想:一无常想,二无常苦想,∵三苦无我想,四厌逆食想,五死想。

问何缘此五名成熟解脱耶?答解脱有三种:一心解脱,二慧解脱,三无为解脱,由此五想有为解脱,未生令生,生已增长,坚固广大,由斯速证无为解脱,由此因缘名成熟解脱想。复次,此等以何法次随行而入?佛说有五解脱处:一听闻法要,二大声读诵,三为他宣说,四静地思维,五随一定相。广在集异门论及中杂阿含经详明,学者应当善学善知善见(以上五法蕴竟)。

论云:衣食知足者,饮食衣具,调身养道之必须,但必依中道,勿堕二边,少欲知足,是故受戒之后,先说四依,一数法中,先说一切有情皆依四食住,修行解脱依厌食想,乃至圣种杜多,食事专详,本论文中广宣食事,作善知识,不可忽略。又瞿尼师经(在中阿含第六卷)中所说,无事比丘(阿罗汉人也),有十一事应当学,论中但说食衣,代表余十并摄,应善了知经义,文录于后,以供爱智多闻者之参考,有补于三学,亦善知应事之要也。

摘录瞿尼师经云:无事比五,行于无事,一当学不调笑,令不操扰;二、不畜生论,不骄傲,及少言说;

三、当学护诸根;四、当学食知止足;五、精进不懈怠;六、当学正念正知;七、当学知时及善时;八、当学知坐及善坐;九、当学共论律阿毗昙,善能问答;十、当学共论息、解脱、色无色定,善能问答;十一、当学漏尽智通。无事比丘尚学如是法,况后人间比丘而不学耶?

论云:是谓善知者,总上所说善知识相,持戒贤善,断德修德,摄归八正道、五法蕴、衣食知足等,悉能具足,学修实践,复能教人,是谓善知。

何谓识?若识、善识、知共行慈、重行慈、究竟行慈、常敬不离,是名善知识。

何谓识?若识善识者,若自识,善能了知前说具足功德众相,复能功德与慈偕行,益人利他无倦故,又识者,现行习修成为种子故,所谓行缘识。知共行慈者,行,身心思动也,凡身心思动,共慈心俱起,不离慈心故,如事事处处时时,令众欢喜安乐等。

重行慈者,再再久久不厌不倦不退故。

究竟行慈者,广大慈愍,在事修难行之际,慈行究竟能胜,此言广胜利他之慈行种子成熟故。

常敬不离者,此中注意二事:一者,恭敬从事,始终如一,不憍不慢,不恃己德,是谓常敬;二者,不厌不息,不怠不忘,常能识知善行,善行与慈行,成为种子习性,自行施教,知与慈不二不离故。

是名善知识者,如是前说善知中之持戒贤善,乃至五法蕴等,本身具足成就已,复能发起广大慈行利他,

恭敬恒久,不离贤善慈行,二利双运,成就行识种子之人,名为善知识也。

云何善亲厚?

亲者,时常触接,三业近行,熏陶益善;厚者,尊重难得不轻之意,每事薄己厚他,以表敬重亲友之道。

经中更有广文,应善学之。此中所说,重在养成闻思修德,专进之事。是故应作分别亲厚,谓若行同、信同、

果道证得等法同,而作近习,相应观摩熏陶,有益自学自修、专精增长之利。

凡夫持戒人,是凡夫持戒人善亲厚。

凡夫持戒人者,从初发心,归投三宝,受行五戒八戒,乃至出家五众,比丘五夏十年,以类相亲。

坚信人,是坚信人善亲厚。

坚信人者,随信行人(取大毗婆娑意),谓依有漏信,随无漏信行;依有缚信,随解脱信行;依有系信,

随离系信行;由信为先,得入圣道。如是种类补特伽罗,性多信故,若闻他劝,为商为农、为出家等,乃至劝学经论禅教诵习等,闻便行之,无别思考,乃至渐次修道加行,展转引起世第一法,无间引生苦法智忍,从此见道十五刹那,名随顺行,此称坚信人,谓由修证信坚稳故。

坚法人,是坚法人善亲厚。

坚法人者,随法行人,由被依法,随法行故,谓依有漏法,随无漏法行;依有缚法,随解脱法行;依有系法,随离系法行,由慧为先,得入圣道。如是种类补特伽罗,从本以来,性多慧故,若闻他劝,为商为农、为出家等,乃至学经学禅,修定修慧,彼便思察,应作不应,能作不能,有无宜便,审思察已,然后作之,彼由渐次修圣道加行,展转引起世第一法,无间引生苦法智忍,从此见道十五刹那,名随法行,此称坚法人,谓由修证,得法坚定故。

如是乃至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及

乃至阿罗汉,是阿罗汉善亲厚。

若初心凡夫,与罗汉为友而作亲厚,得益不多,或生疑虑、怖法、贡高,以此之故,自类相同而作亲厚。

如是等自共亲厚,是名善亲厚。

自共亲厚者,自与亲厚,自常亲厚,自向亲厚,自求亲厚,不待他来亲厚,自作亲厚。如何亲厚者,

若善知识,若善亲厚,随顺、不离、相亲近,是谓善知识,善亲厚。

随顺者,顺佛教言及一切善说亲近方便之法,及随时随处随顺知识善友之意志行相而行。

不离者,不作井蛙,蝶性,顺自偏小之见,及暂依便去,不得精蕴法益,应学如鹏如蜂,所见广远,能取精华成蜜。

相亲近者,晨夕聚首,三业相亲,观摩得益,以此所缘增上缘故,难变不难,易更容易,快能成办一切事,入一切道。但必长久相依,无间增上,乃能成熟最初因心,善能致果,是名善知识善亲厚之道。

云何善众?

此明依止僧团广众同学之道也。前依学修次第程位立说,此依所学五法蕴分类立说。故云:

若依持戒人,学持戒,心向彼、尊上彼、倾向彼、解彼。

依持戒人学持戒者,戒同、见同、学同、意志不乖、容易进道。

心向彼者,专意向彼宗义,法向、法类、法次、法行,如如不背。

尊上彼者,如是宗义法行等,见为最胜,无上无过,勤敏行之。

倾向彼者,若事若人,若法若行,悉皆俱喜随行,倾意佐助,顺彼不逆,令其事成。

解彼者,若见彼所作非随法行,不即生疑,应求彼之密意,若能了知彼密意者,可获甚深之慧见,妙行善巧;若再再审知,非如法,不随顺法,应当委曲方便,令知令改。

若依定人,学定,乃至彼解脱知见人,学解脱知见,心向彼、尊上彼、倾向彼、解彼,是谓善众。

如是等义,悉同上解。∵

云何摄诸根门?

诸根者,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也。门通出入,内受外触,万马奔腾,由此发生一切善不善法,令心随境不定,依情造作种种颠倒错失之主见,若求定心,必先护根门,不入颠倒。如何护摄耶?

若比丘,眼见色,不取色相,能起眼根者,摄令不放逸。

由六入引触生受,受复缘爱,由爱无明,引发取持,能令眼根再再沾附不息,不觉不知,流入识行,乃至造作生死苦业。若能先明此理,觉知收管,令不放逸,使心不流,流则返回,是为胜上。若还不能,必当

断恶不善法,及希望世忧。

不令由此沾附放逸,展转多生恶不善法,及财色希望,世间忧虑。治之立法者,

顺持戒,守护眼根,得眼根戒。

此必善修辨识阿含,初修入道,别无善法,依此渐得养成根力,出生方便善巧,乃能守护眼根,恒久再再习练,得眼根律仪,便能内治其心在定。耳鼻舌身,亦复如是。

乃至意识法,不取法相,能起意根者,摄令不放逸,断恶不善法,及希望世忧,顺持戒,守护意根。

此意识种子,能生过去现在未来,追忆、虚拟、推度,种种境界,现前如真,由此影相,能令意根放逸不定,造行成识,后患滋多。依法依戒,觉知取舍,摄心归本。若是恶不善法,及希望世忧等,正知兴衰,顺持戒法,根力作用,守护意根,复归本处。此下总修,复有五法;

如此六触入,护微念,解射,念善成就行,见欲过患,常自护意。

如此六触入,务当觉知触境,沾附收取;息止归本,注念不流。别又五法如下:一者护微念,此有二,第一细杂遍行上摄心,第二前所养成之定念,正知微行,应令生用。二者解射,论云:若定圣,有报,能断烦恼,是名射分定。射者,喻也,在定道上用力得力处,治心入定之方便善巧也。三者念善成就行,慧行刻意成就之正念定念决定,及解脱法次之愿望,已成未成者,善思念之。四者见欲过患,欲者虚幻无常,变坏是苦,更缚更深,乃至堕落不起。五者常自护意,护微念,解射,念善成就行,见欲过患,此等诸法,在平时等观理决择,临境摄修护意,乃能有用。

是谓摄诸根门。

此者依律戒之事,转为收摄诸根之法,事定根定,乃堪入定。但是初修不易,而是初修必学。如是因缘不具,不能得定,得亦如虫食木,偶尔成文。智者善聚资粮,恒久不厌修学,以养成诸根如律,最为重要。

云何饮食知足?知量而食。

如世尊说,比丘当知,食有四种,能令部多(已生)有情安住,及能资益诸求生者。何为四食?一者段食,若粗若细;二者触食;三者意思食;四者识食。由此四食,说诸有情,皆依食住。云何知足?于诸段食,得少为足,不生希望,求多求美,积集藏护。云何知量?于诸食饮,不多不少,非时非食,不求不用,依量而食。

不掉,不生贡高,不为养身,不为严饰身,唯欲安身,不起嗔恚,欲修梵行,断故受,不生新受,为活命故,舍憎爱金刚,常处中行,不求利,勤力,乐行。

如是等有十三种,以下论文分别解说,云何须食,为勤力乐行故。

如人患疮,以药涂之,为欲令愈,比丘亦尔,知量而食,不起掉,不生贡高,乃至不求利,勤力,乐行。

以上列名表义,以下依名解释。

云何掉食?若作是念,我食此食已,当作身口意掉,是名掉食。

身口意掉动作务,不守诸根,不正念食法。又身掉者,食处不定,时行变更为乐;口掉者,嗜味求新,变动不一;意掉者,食此思彼,贪多务美,广求积聚,护藏自享,身心不定。

云何贡高食?若作是念,我食此食已,当增长放逸,是名贡高食。

饮食丰美,饶享满足,放心逸乐,跳步游观,谈笑戏舞,不思患害,不念无常,忘失定念。

云何养身食?若作是念,我食此食已,当益于身,是名养身食。

依食强身,广求补品良药,不念无常,身强好事,更增恶欲,淫念不治。

云何严饰身食?若作是念,我食此食,当端正姝好,妙相成就,是名严饰身食。

身相庄严,对镜自爱,便思游履,令他喜看、赞善,由此兴起邪欲、放逸掉乱、非法众行,坏失正戒律仪,难得趣定。

若比丘,不作是念,我食此食,当作身口意掉,当作贡高,当养身,当严饰身,是谓不掉食,不贡高、不养身、不严身食。

如是四种练习,初修最当着意,改转身心习气,众戒易持,邪命恶法不生。

云何但欲令身住?应作是念,我食此食,但欲令身住,不终不没,是名但欲令身住。

只为存身养命,受食,如食子肉想。

云何不起嗔恚,若饥,缘饥故,生身心苦受;若食过度,缘过度故,生身心苦受。若比丘知足而食,善思量食,则嗔恚灭,不生不起,是名不起嗔恚。

缘饥渴故,身心受苦,见他丰余逸乐,引发嗔恚不平等想,出生种种嫉妒毒害恶行,转生苦受,知已平伏其心,更修慈行喜心。

云何欲修梵行?梵行调八圣道也。应作是念,我食此食已,能修梵行,令梵行久住,为尽苦际,是名欲修梵行。

依八正道,四圣种行,是名尽苦法,以此为药,调治食行。

云何断故受,不生新受?若饥,缘饥故,生身心苦受,是名故受;何谓新受?若食过度,缘过度故,生身心苦受,是名新受。若比丘,知足而食,善思量食,是名断故受,不生新受。

饥渴是苦,过量非法饱食等,更增新苦。世间诸病众罪发生,多由美食过量,多求而不厌足。

云何为活命故食?应作是念,我食此食,为住命根,护持戒行故,是名为活命故食。

为修行持戒故,正命养身,不为贪食,修行持戒。

云何舍憎爱金刚?若饥,缘饥故,生爱烦恼金刚我,(乃至)忆念憎如是饮食;若食过量,缘过量故,生憎烦恼金刚我,不忆念如是过度饮食.若比丘知足,善思量食,舍离憎爱烦恼金刚,是名舍离憎爱金刚。

金刚者,最极难知难断之坚固我执也,行者求之不可得,其体相在处,当于饮食憎爱上见之治之。若能于食上照见无我,平息现境爱憎之情,是入道之要门也。

云何不求利?若不以粗食为足,多食嗜味,贪味勤求,希望饮食,是名求利。若比丘以粗食为足,量食,不嗜味,不贪味,不勤求,不希望饮食,是名不求利。

若于食厌粗少,求多美,则必求名驰利,以此之故,身不入道,心不得定,如在家人。

云何勤力?若作是念,我食此食,欲身勤进自勉,是谓勤力。

舍名利,甘粗食,如四圣种说,则能勉力于定慧之行。

云何乐行?若饥,缘饥故,生身心苦受;若食过度,缘过度故,生身心苦受,是名不乐行。若比丘知足,善思量食,无有不乐,是名乐行。(食事分别十三种竟)

放不下饥渴与美食过量,则乐行于食为务,退道远法。若能知足,善量,少营,事定心定,成就圣种,乐速通行。

复次如上所说食事一十三种入定因缘之要,皆为行人,于此所依之食事上,照见金刚我性之形像,而善对治之。

云何勤精进,不睡眠?若比丘于昼,或结跏跌坐,思惟或经行,心离障碍法。初夜,若经行,若思惟,心离障碍法;中夜,右胁着床,垒脚而眠,思惟起觉想;后夜,若思惟,经行,心离障碍法,是名勤精进,不睡眠。

此示日夜三时进道之相,依少睡眠,精勤进道,道在何处?即心离障碍。初修勿计功德成就,注重消灭过失。此定道中之善法障盖等,不知不离,终竟多修无成,反成退道,是故必当先知此理,精进有方向。

云何离障碍法?障碍法,调五盖也。

障碍修定,名障碍法。五盖者,贪欲、嗔恚、昏沉睡眠、掉举恶作、疑。大小持戒犍度经中,如来广说法喻,此中略说。

如佛说:五盖是心烦恼,损智慧法;又如佛次说:若在家出家人,有五盖覆心,若自知义,若他知义,若知自他义,若过人法,若离欲知见增进,若知若见,无有是处。

佛说五盖覆心,烦恼众行,是损智慧法,无论道俗,欲求经论,读诵知义,或听他说,或自教人,乃至二利之行,及入禅得证离欲知见、慧行增、进等,决不能得。

五盖遮碍善法,缠缚污染,生起结使,故名障碍。

由此五盖缠缚污染,身心不宁,堕污秽中,便生九结十使。九结者,爱、恚、慢、无明、见、取、疑、嫉、悭,缠缚不脱。十使者,五钝五利,使彼入罪。

若修行清净,去障碍法,清白明了,是名离障碍法。

若修行者,事前了知清净应修,及障道法应断,是为最要。(助行因缘前加行之十三法竟)

大科第二,正行因缘分二:一断,二修。

断中分二:一断五盖心垢,二离欲恶不善法。今初:

云何断五盖?离、灭、没、除,是谓断五盖。

离者,于五盖情境,觉知是盖,知盖过失,遮护先防,不亲不近,藉缘离弃,善习方便。

灭者,久离不亲,忘情远过。设境现前,慧觉先知,方便善能离过灭恶,障阻不生,心得入定。

没者,现行种子,并皆不生,生起即灭,消沉不扰,净明智生。

除者,更复深淘,拔除根子,永断无明。

如是四种,必须依次断除,参灭谛理,而修行之。

何谓心垢?五盖是心烦恼,垢腻不明,是名心垢。

此言心垢不除,净体杂合染污,如秽浊之水,洗染衣物,终竟不还净白,心不入定。去垢则明生。

云何损智慧法?五盖覆心,慧力赢劣,是名损智慧法。

慧水滋润五盖恶法,正慧微弱,如少油灯,照不明现,乃至失明无照,或成错乱。

断法第二科,离欲恶不善法。

云何离欲恶不善法?欲谓五欲。

五欲者,色声香味触,五根所对之尘境也,彼能生贪,故名之为欲。

复次,尘非欲,圣法中谓是求那。

外境之尘,非是欲心,佛教中谓是微尘,音云求那,四大之功能作用也。所以变生五尘,色法之属,细极而肉眼不可见。尘者,刹那生灭、动摇不住、无常变坏之义。外道胜论师,立为二十四德之德句,谓此有实在德用故;数论师立为喜忧舍三德求那。今人称为原子、原子能、电子等,皆属尘类,名为求那,圣言此非欲也。

若忆想染着,此是欲,如是佛说:种种色非欲∵众生想欲染∵世间色常住∵健者离欲染

依佛偈言,尘非是欲,若于尘境,忆想染着,乃是欲性。勇健之人,离内染性,外境无能作用。

若此五欲中,贪、重贪、堪忍、系着,是名欲。

此言示明五欲上之贪性,是欲体,离自内贪,外境消灭,行者应知内外。

云何恶不善法?身口意恶行,是名恶不善法。

身口意三恶行,总括一切恶行。

复次,十不善业道,是名恶不善法。

总为三恶行,分为十不善:身三,口四,意三。俱舍颂云:世别由业生,思及思所作,思即是意业,所作谓身语。身口所作,名之为业,意业所作,亦业亦道,故曰业道,道者思也。别解脱戒,重在对治身口之恶行;定道禅修,重在对治意业之不善;戒定双行,则三业入正,出生智慧光明之门,先断十恶。

复次,不善根相应法,不善根所起,无缘非受法,是名恶不善法。

不善根相应心心数法,是三不善根种子所起,虽未得外境现行缘引,无苦乐受报,然此内识无表种子存在,相续引发,逢缘现行,即此能生种种恶不善法,必待止观深定,相应能知,知已择灭,是为重要之禅行也。

复次,贪欲、嗔恚、愚痴(三不善根),忿怒、怨嫌、妄嗔(嗔所起),嫉妒、悭惜(贪生),谀谄、欺伪、匿恶(妄生),无惭、无愧、贡高、诤讼,及我慢等(痴生),是名恶不善法。

此显现行恶不善法,对境情生,必当事前见境觉知,慧行慧力,方便防治为上。临事才知之对治方法者,

唯依律仪修行之力为主,自作方便,有正不正,必善了明;事后方知有过,应严作惭愧忏除,逾快逾好,不可覆藏护过怠慢,以为微细不治,便能转起大恶,是定道不能增长或更退失之因,行者必须若定若事,前后觉察,洗除心垢。心垢离,智明生,是极重点。

复次,邪见、邪觉、邪语、邪业、邪命、邪进、邪念、邪定、邪解脱、邪智,及余随邪法,是名恶不善法。

此是十邪应知,十邪不知不解,正能障碍无学十智,是智慧垢腻,以慧杂邪,慧反成愚,乖违正道,损害定力,愚智相杂,不见正宗涅盘解脱大路之方便善巧,俗情求道,道不可得,应当依止正道,正受慧行,刻念专修,明镜当前,时时反照,加以圣教指告重要之点,改邪反正,智慧无垢,亦复增长,定灯添油,稳正向上,集中有力。

如是欲恶不善法,若远离、不近,不杂、纯净别处,是名离欲恶不善法。

此总结正修中断行之境,或曰离,善巧离法故,亦曰断遍知方便。若三不善根,十恶业道,心心数法之遍计种子,种子出生之现行恶法,能损智慧之十种邪法随邪法,如是等境上,必先有觉有观,善觉善观,于此等恶不善法,对治择灭。初则远离,离不再近,近而无杂,自得纯净安稳之正住。别有定道、定境、定力、定智,可作依止,乃至不随俗情之境动摇扰恼,是名离欲恶不善法,略言离法。由此离法,出生定智解脱,非偶然也。以上断法之因缘竟。以下正修之因缘者,即是正修四根本定。今初,

明初禅之总相分三:一有觉有观,二离生喜乐,三初禅五支相释。

云何有觉有观?若行觉观,是谓有觉有观。

觉者,(瑜珈义云):如从梦觉;又悟入如所有事,谓能简择之俱生慧;又觉言,说为先之慧,是名觉。

观者,《显扬云》:谓于如所闻思法中,正修行时,由缘三摩地影像境作意故,得安三摩地故,简择诸法,是

名观。(本论有解在后)

云何离生喜乐?若离欲恶不善法,生喜乐,是名离生喜乐。

离者,总言离欲恶不善法,分谓离盖,离欲,如前十三助行断法因缘,及正行断法等,乃至别解脱戒之行持,四谛加行十六行观等,法忍诸智现行,若行若智,皆曰离法。离不善故,喜乐便生。非不去欲恶,专务喜乐,能生喜乐。此圣教正道之门也,行者善知。

云何成就初禅行?初禅有五支:觉、观、喜、乐、一心。

四禅共有十一支,此初禅五支相,禅之体相也,要当次第因缘,悟入一心,勿得忙乱,一人竞跑。

云何觉?重觉、究竟觉,诸所记念,法明来至思惟心,是名觉。(参观前文)

重觉者,于法再再简择;究竟觉者,于法了解,凡诸闻思诸法,正修行时,忆念此法;尔时明慧来至思维心,得解了于法,名曰觉悟。

云何观?心行、顺行、微行、津液、微观、心微转,是名观。

心行者,心随前境造行;顺行者,相应无别掉动;微行者,多亲近,净细深入,乐行不断;津液者,离生增长,喜乐初生、正生乃至于身触证初起;微观者,如上心行乃至津液,深细前后现修得失之相,乃至义相触证之境,相续细转,犹如伏流,正知正念不失;心微转者,由此慧证细入渐深,转变恶识种子,而生正智;又微者,相续之潜伏力也,或云根力,是名观。

云何喜?欢喜踊跃,是名喜。

由修觉观,明理照惑,离世忧苦,或身诸根,一处多处起触,适情悦愉,踊跃生喜,是名喜。

云何乐?心忍受乐,意触乐受,是名乐。

内心达理,安忍之乐受,及意处思维,意触可意之乐受,故名乐。

云何一心?心住、正住,是名一心。∵∵工

正念正知,不沉不掉,等引等持,心一境性,是名曰定。

此五支,是名初禅。何谓初?若此四禅,以次顺不逆,以次入定行,此是始,此是初,此是一∵,是名初。∵∵

五支者,觉、观、喜、乐、一心,是初禅行相之五大枝,枝上复有枝,说不能尽,总以五枝而摄其余。初修必依次第,总修别修,前后勿乱,此显行触之相。

何谓禅?

定道定相之枝林功德也,此有无量百千三昧之相,今初禅中,功德义相,摄之有七,是为百千三昧之根本,故称为根本四定,是禅行先知之门路。

谓舍心垢,正舍、缘舍,是谓名禅。

此七义中之第一,舍心垢。垢者,盖、欲、恶不善等;正舍者,依正法律,以不杀等五编七聚等,舍贪嗔痴等;缘舍者,以慈舍贪,以悲舍嗔,以喜舍等舍痴,是称方便对治;又正舍者,依定道止观功能舍;缘舍者,依外缘事境方便舍,谓由舍此事,而彼事亦随之而舍,依此境而舍彼境,一法之上有多种同法故,是称善巧,但无论如何善巧,必以舍离心垢,为先入之门,亦是正得禅利。

复次,烦恼未断能断,是名禅。

由舍而除,能断无明种子,现行烦恼,除根远恶,是名禅。从不希奇平常事上,而观禅行之功德。于断行上,了知智慧有无深浅大小。此上第一二义,皆属去垢离障之断德,依此觉观,善修离法,是初禅入定之大方便门也。又此必先觉知所断,我有此盖欲,然后审察令其能断。能断者,定力及对治力也。

复次,烦恼断已,得现世乐行,是名禅。

所谓离生喜乐也,现世无恶,行住安静,身心乐住,安定趣行,或得津液微行,乃至遍满,亦曰现法乐住。

复次,如是善法成就,入禅明了,炽盛清净,是名禅。

初二舍断,第三现世乐行,名为善法成就,成已入禅,心境清白明了(如大云新雨之后),摄止等持,发

生离障远恶之威力,炽然强盛,或无觉有、观,或觉观渐息,住定清净。

复次,如是定住,甚深妙义,专着智慧,是名禅。

前言止,此言观,若得前说明了炽盛之止,自能决择解了甚深妙义,乃至觉明慧行.专着通达;毗钵舍那。

复次,行人行觉观,意善心定,如(法)行人,若受、想、思惟、觉、观、见慧、解脱、无痴、顺、信、悦、喜、心进、心除、信欲、不放逸(等之)念、心舍、意界、意识界,及余随色,是名禅。

此明法随法行人,在此初禅中之心心数法也,从受想等念,乃至心舍,总意界,及意识界所属诸心,并余心心所,所起之随色无表等法,皆属禅定之体,故名为禅。

复次,随法非禅,是随禅法。若心住、正住,此名禅。

若依法随法行,非是禅,是随修禅之法行故。要依法而得心住、正住,是此中之谓禅。心住者,无沉不掉,远离盖障,对境专精不逸也;正住者,有觉有观、离生喜乐、一心,五支中安住。得定以后,如何护持之法者,

得是定已,护持威仪住,行微行,是名成就初禅行。

得定以后,慎勿舍离法行,放逸自便,必当严护戒行,威仪无失,诸根如律而住,身定心定,远离动摇;

行微行者,多亲近,净细深入,精液微行不绝。

如是五支、七义,是名成就初禅之行法也。(以下显示法喻行相)

若比丘身,离生喜乐,津液遍满。

此先明身义。身者,我执之实现,五蕴惑业缘生无体,实无我及我所有身。但初修行人,无此身相,法无所依,以幻离幻故。又此身者,非受行五欲之身,是圣心入圣道,离欲恶不善法,无垢之比丘身(或同此性者),律仪中住之比丘人,由断离欲恶法出生之喜乐受受者,假名比丘身。离生喜乐,即是津液遍满。

此身尽离生喜乐,津液遍满,无有减少。

此身尽者,谓此离生喜乐之行相,遍满眼等诸根,身支骨节肉体,脉系精血,风息等道,莫不充洽和润,

诸身处处调适悦愉,无余剩处,故名尽。∵

即此离生喜乐之津液偏满之相,在走出定,存想微行,动止在念,无有减少。

此下以喻显法,务必生思,法喻和合。

如善洗浴师、善洗浴师弟子,

善洗浴师者,佛也,除众生垢,令得解脱清凉故;善洗浴师弟子者,诸大声闻上座,及后来传演之师也,

师师皆同一法一戒一性一解脱故。又此善洗浴师及众弟子,皆以觉观,断洗身心垢染,令此行人,身心离生清净喜乐自在之人也。

以细澡豆,盛着器中,以水洒已,调适作抟。

细澡豆者,喻此断离觉观之法也。无澡豆法,虽洗难净;有澡豆法,不洗亦不净。又此断离觉观之澡豆,

必细治之,再再冲磨,乃堪洗用,善受存在身心器中,勿令散失,加以定水洒和,杂糅捶练,教观与禅定调和,辅之规范,调和溶适,坚紧作抟,合而为一。

此抟津液遍满,不干不湿,内外和润。

此抟,务同津液遍满之定身和擦。干者,定少法义多;湿者,定多法义少;务必止观均等调善,定中出定,内外和润,水不见水,物不见物,但一抟相,糅练功成,出生五支七义之功德,名曰初禅。

如是比丘,此身离生喜乐,津液遍满,无有减少。

此下得定已,保持之法也。任何境界现前,身心依定依法不动,不落喜爱忧苦之情怀,了知一切境界,皆属缘生无性,刹那生灭无常,内体无我我所,时时依止正法为我,善作主宰。

以下分别津液遍满之四相也。

云何津?云何液?云何遍?云何满?

此初标名,以下依名释相。

如比丘住禅时,离生喜乐,初生、正生,起、正起,触证,身离生喜乐,尔时名津。

即住定时,离生喜乐,初生名津。生者,从无而有名生,是依俗说有,真谛无生,和合因缘以出生故,无常不住故,此生相隐微,难知难解,以实无生故,缘起共相,合集安立,有此假名,实无自性;初生者,最初自相、他相、共相,合集缘起,最初刹那之动机也;正生者,此生刹那即灭,相续复生,刹那刹那,不断不常,无间相续之时中,名曰正生;起者,表显出生体相,初起名起;正起者,因缘相续,所起发展,无间相续,不常不断之相,名曰正起;触者,五识相应名身触,意识相应名心触,与圣智相应名明触;此云触者,即此离生喜乐与身相应故,故名触也;证者,如实知见,谓于所证能证,如实知见故;身者,此之触证所依之身,与此离生喜乐能依之触法和合相应之身也;即此之时,名曰尔时;尔时身法触证相应,名津;总此等离生喜乐,从身生起触证之时,名津。

住禅时,离生喜乐,渐开微行,未能增广,身离生喜乐,尔时名液。

渐者,非顿然而起;开者,湿性浸润,向彼余万发展微行;微行者,隐细之动机也,以前触证之性相,识心种子与种子引起转变相续之等无间缘,起增上作用故,又意识中诸心心数之潜行念力也;但此离生喜乐,未得增广,周遍全身,其时名液。此之喜乐法性,一处多处,一支多支,发起触证,润育增长,未能全遍故。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