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指舍利沉寂千年的瑰宝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般若波多密多心经》

佛典记载,乔达摩29岁出家,35岁时在菩提树悟出人生的真谛,正绝成佛,并创立了佛教,被后人尊称为释迦牟尼佛祖。公元前486年,佛祖涅盘后被弟子们用香燃火焚化在灰烬中发现了一块头顶骨,两块肩胛骨、四颗牙齿一节中指指骨舍利利八万四千颗珠状真身舍利子。这些释迦牟尼真身舍利,被弟子们细心收殓保存,大部分安葬于圣地王舍城,并起塔供养。另一部分被当时的八位国王所分,各建舍利塔供养。

佛祖死去两百多年,也就是公元前273年,古印度阿育王统一了部族纷争的印度。在战争中历尽杀戮的阿育王真心追求忏悔,狂热地崇佛反战。他把释迦牟尼真身舍利收集起来,送往世界各地,并起塔供奉。其中唯一的一节中指指骨舍利被传到中国,被安放在陕西省挟风县法门寺。史料记载,佛指舍利“长一寸二分,上齐下折,高下不等,三面俱平,一面稍高,中有隐痕,色白如雨稍青,细密而泽,髓穴方大,上下俱通。”

佛教从公元1世纪前后由古印度传入中国,至今有近2000年的历史。唐玄奘的西行取经,使佛教发展达到了一个鼎盛时期。史书上记载,自公元618年至907年,唐王朝为求江山永固曾七次迎奉佛指舍利。这枚佛门重宝于唐僖宗时被归送法门寺地宫,从此便再无声息。

之后,唐武宗崇道灭佛的“会昌法难”发生了。唐武宗敕令毁碎佛指舍利时人为保全佛指真身舍利特地仿制了一枚佛指舍利(即影骨)以代替真身舍利搪塞过去。后又有高僧仿佛祖身灵骨精造三枚“影骨舍利”以保护真身灵骨。

风云变幻,朝代更替,后人只能从史料中知道。那唯一的一枚佛指真身舍利,葬在法门寺的地宫里,而这个神秘的地宫又在哪里呢?人们甚至开始怀疑佛指舍利是否真的存在,毕竟一千多年过去了,对于佛指,也只是传说而已。

1981年秋,暴风雨中的一道闪电将法门寺佛塔劈成两半,塔内所藏的佛经、佛像纷纷跌落地面。僧人们被这突如其来的场面震惊,当时谁也没有想到,这座佛塔的倒塌让人们发现了一个埋葬千年的秘密。

1987年5月5日,考古学家在法门寺佛塔地基下的地宫中,发现了这颗佛界千百年来梦寐以求的唯一佛指舍利。其时出土的共有四枚佛指舍利,经专家鉴定:其中一枚是真身舍利,称灵骨,其余三枚为后人用玉器仿制,称影骨。影骨即灵骨之影应,应现,以证示灵骨之不灭。佛教界认为影骨与灵骨是不一不异的关系,已故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赞颂说:“影骨非一亦非异,了如一月映三江。”

佛指舍利,这枚沉寂了千年,等待了千年的佛教瑰宝终于重现人间,如今被供奉于法门寺,接受着佛徒们虔诚的跪拜。

关于法门寺

法门,意为修行者必入之门。

法门寺位于陕西省扶风县城北十公里处的法门镇,东距西安市110公里,西距宝鸡市90公里,始建于东汉末年恒灵年间,距今约有1700多年历史,有“关中塔庙始祖”之称。

法门寺因舍利而置塔,因塔而建寺,原名阿育王寺。释迦牟尼佛灭度后,遗体火化结成舍利。当年阿育王将佛舍利分成八万四千份,分送世界各国建塔供奉。中国自十九处,法门寺为第五处。

公元558年,北魏皇室后裔拓跋育曾扩建,并于元魏二年(494年)首次开塔瞧礼舍利。隋文帝开皇二年(583)改称“成实道场”,仁寿二年(602年)右内史李敏二次开塔瞻礼。唐高祖李渊武德七年(625年)敕建并改名“法门寺”。唐贞观年间曾三次开塔就地瞻礼舍利。原塔俗名“圣冢”,后改建成四级木塔。高宗显庆年司修成瑰琳宫二十四院建筑极为壮观。

唐代200多年间,先后有高宗,武后,中宗,肃宗,德宗,宪宗、懿宗和僖宗八位皇帝于法门寺六迎二送供养佛指舍利。每次迎送都声势浩大,朝野轰动,皇帝顶礼膜拜,等级之高,绝无仅有。据史载“三十年一开,则岁丰人和”,可干戈平息,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咸通十五年(874)正月四日唐僖宗李儇最后一次送还佛骨时,按照佛教仪轨,将佛指舍利及数千件稀世珍宝一同封入塔下地宫,用唐密曼荼罗结坛供养。唐代诸帝笃信佛法,对舍利虔诚供养,寺院大小乘并弘,显密圆融,使法门寺成为皇家寺院及举世仰望的佛教圣地。佛塔被誉为“护国真身宝塔”。

宋代法门寺承袭了唐代皇家寺院之宏阔气势,被恢复到最大规模,当时仅二十四院之一的“浴室院”即可后浴千人。宋徽宗曾手书“皇帝佛国”四字于山门之上。金元之际法门寺仍是关中名刹“藏经碑”中有寺僧抄写大藏经5000卷之记载。金人也刻“诗碑”盛赞其寺塔:“三级风檐压鲁地,九盘轮相壮秦川。”明清以后,法门寺逐渐衰落。明隆厌三年(1569),历经数百年历史的唐代四级木塔崩塌。明神宗万历七年(1579),地方绅士杨禹臣,党万良等捐资修塔,历时30年建成八棱十三级砖塔,高四十七米,极为壮观。清顺治十年(1645)因地震塔体倾斜裂缝。民国二十八年(1939)在爱国志士朱子桥先生的主持下完成了自晚明以来最大规模的维修。文革期间,红卫兵欲挖地开塔,良卿法师点火自焚,用自己的生命保护了塔下珍宝。

1981年8月24日,宝塔半边倒塌。1986年***决定重建,87年2月底重修宝塔。适逢四月初八佛诞日,“从地涌出多宝龛,照古腾今无与并”,在沉寂了1113年之后,2499多件大唐国宝重器,簇拥着佛祖真身指骨舍利重回人间!地宫内出土的稀世珍宝,不论在中国社会政治史、文化史、科技史、中外交流史、美术史等方面的研究上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1988年,法门寺正式开放并举办了国际性的佛指舍利瞻礼法会。海内外诸山长老及各界代表共三百余人参加法会。十多年来,法门寺在前任方丈澄观、净一法师的住持下,相继建成大雄宝殿、玉佛殿、禅堂、祖堂、斋堂、寮房、佛学院等仿唐建筑。

舍利子的传说

二千五百多年前,一位年轻的王子骑着一匹白马,趁着黑夜,抛弃了自己未来的王位,别离了美丽无比的妻子和年幼乖巧的儿子,走上了一条求证人生解脱之路。35岁时,这位王子在菩提树下顿悟,从而创立了佛教,其人也被后世佛徒们尊称为“释迦牟尼”。

公元前486年,佛祖释迦牟尼预感自己的生命将要结束,进入轮回的新阶段,便在一个月光明媚的夜晚,对弟子讲完最后一堂课后,用右手做枕,吉祥侧卧,涅盘了。佛祖涅盘以后,弟子们用香木燃火焚化释迦牟尼遗体,焚化后的尸骨结晶体和未烧尽的遗骨被佛徒们视为圣物,也就是舍利子。

舍利子,印度话叫做驮都,也叫设利罗,译成中文叫灵骨身骨、遗身。近代佛学大师印光(1861-1940),在一封给郦隐叟居土的复信里,完整地表述了他对舍利的看法:“舍利者,系梵语,此云身骨,亦云灵骨。乃修行人戒、定、慧力

所成非练精,气、神所成。此殆心与道舍,心与佛舍者之表相耳。非特死而烧之,其身肉,骨、发变为舍利。”就是说舍利子是一个人往生,经过火葬后所留下的结晶体。

跟一般死人的骨头不同,它的形状千变万化,有圆形椭圆形,有成莲花形,有的成佛或菩萨状,它的颜色有白、黑、绿、红的,也有各种颜色,一般白色的舍利子是骨骼的,黑色舍利子是属于头发的,红色的舍利子是肌肉的舍利子有的像珍珠、有的像玛瑙、水晶:有的透明有的光硐照人,就像钻石般。

所有宗教都有许多现代科学所无法解释的神秘现象佛教也样。关于舍利子的来源,一直是个争论不休的话题。有人说是因为高僧长期打坐加上素食习惯以致在体内形成结石,圆寂后经过火烧而形成舍利子。也有人反驳说:结石的主要成分是钙质或金属盐沉积,形态和水垢相似,也很易碎,这些东西在高温下都会变成粉末状的氧化物,也不可能焚烧后变成五颜六色的比较坚固的舍利子,但也并不是只有高僧火化后才有舍利于,如天降舍利雨。还有种是幻化出来的舍利,如有一高僧沐浴其徒弟帮他搓背,竞也得舍利。1947年,苏州灵岩山寺印行佛经舍逢菩萨圣诞日,印光大师的皈依弟子杨佩之(慧潜)居±在州盘中发现颗较大的舍利+精莹洁白,若水晶珠般。究竟舍利是怎么形成的,∵一时也成为个迷。

据说道力精深的高僧留下的舍利还会表现出种种神异现象。佛教史载:吴孙权时,康僧会与弟子们,虔诚祈求,竟然于空瓶中发现舍利子。西晋慧达(俗名刘萨何)虔诚祈求舍利与塔从地涌出来。这说明,舍利子是可以至诚感得的,而且,它还可以生长。明初,***宗喀巴大师——黄教的创立者,晚年落下了一颗牙齿,交与大弟子保藏。后来问起,弟子是作为舍利而恭敬供养着。拿回来看,牙根上长满了舍利子。当时,取下舍利子,分给弟子们供养。而此牙齿,在恭敬供养中,经常生长微粒的舍利子,一直到现在。还有一事发生在舍北,前司法院长居正,生前供奉舍利子五颗。死后移供中正路的善导寺。后来发现舍利子已增为十颗。

佛经又载:若持有舍利者,可逢凶化吉,避灾解难,受天人护法和其它众生的护持、尊敬,避免非人、魔障干扰,身体有病者,喝经水泡之舍利的加持水可治百病。但是若发心不清净或不尊重佛舍利,舍利则会自己飞走,若具大信心者、具功德者或精进修佛法者,舍利会增生,增大、舍利可放到洁净的小瓶或小舍利塔中与经书,佛像等一起供养在佛案上,也可收在嘎乌盒(一种小金属盒)中随身佩带。

尽管释迦牟尼的弟子们最初供奉舍利只是出于对佛祖的纪念,但是后人显然是受了“遗物崇拜”的影响。开始对得道高僧的遗骨灰(舍利子)发生了一种信仰,把这些东西看得神秘莫测,于是把舍利高高供起,以为其中有一种神力存在着,能够有求必应。但是这种类似供奉佛指舍利的圣物崇拜行为,从根本上讲是有违原始佛教义理的。

唐代八位皇帝六次迎奉佛骨的目的,于公来说是想保国护民,平安富裕,于私则是求福延寿,要佛祖保佑自己皇位永祚。同时,这些供奉舍利的主事者们则可以名利双收从而皆大欢喜。但历史颇具讽刺意义,除了第一,二次,其余五次唐朝奉迎佛骨都是发生在局势动荡之时,并且多数皇帝迎奉佛骨后也未能得到佛祖的护佑,武则天二次迎佛骨的当年即被迫让位于李显,很快就病死;唐中宗以发代身送还佛骨,同年便被妻女毒死,一命呜呼;唐肃宗在迎奉佛骨的次年驾崩,驾鹤西归;而唐宪宗更是在迎奉佛骨的当年误吞金丹,死于非命;唐懿宗亦于迎奉佛骨三个月后去世;再其后不过三十年,数百年的唐朝便灭亡了。

佛祖释迦牟尼创始佛教,教义博大精深,其对社会和生命的阐述饱含深刻的哲理。佛教传世的魅力不会因一枚舍利而增色,亦不会因一枚舍利而稍损分毫。对舍利之种种无法解释的现象,有一句俗语讲的好:信则有,不信则无。

出自:∵《名望∵》∵2007年9期∵∵本刊编辑部

∵∵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