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形态】硕博文库|中国***

【文献属性】[***]华梵大学,东方人文思想研究所2004年度,硕士学位论文

【出版年代】2004年

【文章标题】蕴、处、界的研究-以《杂阿含经》和《舍利弗阿毘昙论》为中心

【英文标题】Research∵of∵Skandha,∵Œyatana∵,dhŒtu-around∵on∵îgama∵and∵êŒriputra-abhidharma-§astra

【文章作者】李江滢

【指导教师】黄俊威

【文章页数】114页

【中文关键词】蕴、处、界,五蕴,十二处,十八界,杂阿含经|舍利弗阿毘昙论,问分,阴品,入品,界品|原始佛教、祇夜、本母∵

【中文摘要】在原始佛教时代,佛陀教导弟子的禅观,是以蕴、处、界为中心。所以,蕴、处、界可说是摄一切法的。笔者一直不了解为什么蕴、处、界可以摄一切法?在经过整理《杂阿含经》和《舍利弗阿毘昙论》后,才对此三概念有初步的认识。

∵∵∵∵五蕴(色、受、想、行、识)的成立,分析了存在的要素,分为物质和心两个部分。色蕴的涵盖范围很广,包含一切四大(地、水、火、风)及四大所造色,所以我们的身体是属于色蕴;受、想、行、识就是指个人心理层面。由此可知,“我”是由五蕴所组成,具无常性,一切生、住、异、灭因缘而起,打破了众生执取“我”的概念。

∵∵∵∵至于十二处(内六处、外六处)的分析,就是我们的感官对对外境的认知作用。而十八界(六根、六境、六识)的成立,更能详细的说明烦恼的生灭过程。在十八界的系统,其实就是主观认识能力对客观环境的识别过程分析,如眼对色产生的“眼识”,就是眼根对色境的识别。所以五蕴、十二处和十八界的设立,是帮助禅观者在有系统的状态下,对一一法的生灭作如实知的观察。

【英文摘要】The∵formation∵of∵pa–ca-skandhŒú∵(r½pa,∵vedanŒ,∵saµj–Œ,∵sa×-skŒra∵and∵vij–Œna-skandha)∵analyzes∵the∵element∵of∵existence∵and∵consists∵of∵materials∵and∵hearts.∵The∵extension∵of∵r½pa-skandha∵widely∵includes∵bh½ta-bhautika∵so∵that∵our∵body∵belongs∵to∵r½pa-skandha∵and∵vedanŒ,∵saµj–Œ,∵sa×-skŒra∵and∵vij–Œna-skandha∵is∵relative∵to∵inside∵part∵of∵human∵mind.∵Therefore,∵we∵can∵understand∵that∵Œtman∵is∵composed∵of∵pa–ca-skandhŒú∵and∵Œtman∵has∵the∵sense∵of∵mutability.∵Both∵the∵beginning∵of∵an∵event∵and∵ending∵have∵their∵own∵reason∵and∵they∵break∵the∵idea∵of∵devotion∵of∵Œtman∵among∵the∵public.∵

Due∵to∵the∵analysis∵of∵dvŒda§a-ŒyatanŒni∵(indriya-Œyatana、visaya-Œyatana),∵it∵is∵the∵function∵of∵our∵awareness∵for∵our∵sensation∵toward∵objective∵environment.∵Then,∵the∵consistence∵of∵a•∵Œda§a-dhŒtavaú∵can∵carefully∵express∵the∵process∵of∵the∵beginning∵and∵the∵ending∵of∵worry.∵Among∵the∵system∵of∵a•∵Œda§a-dhŒtavaú,∵it∵is∵the∵process∵of∵analysis∵for∵subjective∵awareness∵for∵objective∵environment.∵For∵example,∵eyes∵see∵something∵and∵we∵can∵see∵it.∵Consequently,∵the∵design∵of∵pa–ca-skandhŒú,∵dvŒda§a-ŒyatanŒni∵and∵a•∵Œda§a-dhŒtavaú∵is∵to∵help∵yogin∵to∵observe∵the∵recycling∵of∵everything∵among∵a∵systematic∵situation.

【论文目次】

目录

第一章∵绪言

第一节∵研究动机∵1

第二节∵研究回顾∵1

第三节∵研究范围及方法∵5

第二章∵《杂阿含经》和《舍利弗阿毘昙论》的简介∵6∵

第一节《杂阿含经》的传译∵6

第二节《杂阿含经》在《杂阿经论会编》的编排∵7

第三节《杂阿含经论会编》《五阴诵第一》“阴相应”的子目录-“祇夜”9∵

第一项:《杂阿含经论会编》《五阴诵第一》“阴相应”的子目录整理∵13∵

第二项:《杂阿含经论会编》《五阴诵第一》“阴相应”之内摄颂∵16∵

第四节《舍利弗阿毘昙论》∵16

第五节《舍利佛阿毘昙论》《问分》“阴品”的文体架构∵18

第三章∵蕴的分析∵21∵

第一节∵《杂阿含经》对蕴的探讨∵21

第一项:佛陀为何开示五阴法门∵22

第二项:五蕴与五取蕴∵24

第二节∵《杂阿含经》对五蕴的定义∵25∵第三节∵《舍利弗阿毘昙论》对蕴的探讨∵31

第一项:《舍利弗阿毘昙论》《问分》“阴品”对色蕴的定义∵31∵

第二项:《舍利弗阿毘昙论》《问分》“阴品”对受蕴的定义∵34∵

第三项:《舍利弗阿毘昙论》《问分》“阴品”对想蕴的定义∵38

第四项:《舍利弗阿毘昙论》《问分》“阴品”对行蕴的定义∵41

第五项:《舍利弗阿毘昙论》《问分》“阴品”对识蕴的定义∵42

第六项:《舍利弗阿毘昙论》《问分》“阴品”五蕴的对法分析∵44∵

第四节∵小结∵58

第四章∵处的分析∵59

第一节《杂阿含经》对处的探讨∵59

第一项:十二处在《杂阿含经》的定义∵59

第二项:十二处的作用∵61

第三项:∵修根∵64

第二节《舍利弗阿毘昙论》对处的探讨∵65

第一项:《舍利弗阿毘昙论》对处的定义∵65

第二项:《舍利弗阿毘昙论》十二处的对法分析∵69

第三节∵小结∵83

第五章∵界的分析∵84

第一节《杂阿含经》对界的探讨∵84∵

第一项:《杂阿含经》界的定义∵84

第二节《舍利弗阿毘昙论》对界的探讨∵86

第一项:《舍利弗阿毘昙论》对界的定义∵86∵

第二项:《舍利弗阿毘昙论》十八界的对法分析∵89

第三节∵小结∵107∵

第六章∵结论∵108∵

书目112∵

【参考文献】

【古典文献】

求那跋陀罗译,《杂阿含经》,大正藏第二册,新文丰出版社,2000年。

昙摩耶舍共昙摩崛多等译,《舍利弗阿毘昙论》,大正藏第二十八卷,新文丰出版社,2000年。

印顺,《杂阿含经论会编》,正闻出版社,1994年。

【现代著作】

专书

水野弘元等着,许洋主译,《印度的佛教》,法尔出版社,1988:11

水野弘元着,释惠敏译,《佛教教理研究》,法鼓文化出版社,2000年。

木村泰贤着,欧阳瀚存译,《原始佛教思想论》,***商务印书馆,1999:1

木村泰贤着,演培法师译,《小乘佛教思想论》,天华出版社,1992年。

平川彰着,庄昆木译,《印度佛教史》,商周出版社,2002:10

西贝儿.夏塔克Cybelle∵Shattuck,杨玫宁译,《印度教的世界》,猫头鹰出版社,初版,1999年。

印顺,《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正闻出版社,1992年。

印顺,《说一切有部论书舆论师之研究》,正闻出版社,1992年。

印顺,《原始佛教之圣典集成》,正闻出版社,1994年。

印顺,《印度佛教思想史》,正闻出版社,1998年。

印顺,《妙云集》,“佛法是救世之光”,正闻出版社,1998年。

印顺,《妙云集》,“学佛三要”,正闻出版社,2000年。

吕澄,《印度佛学源流略论》,大千出版社,2003年。

佛使比丘,《无我》,香光书乡,1997年。

黄俊威,《早期部派佛教阿毗达磨思想起源的研究》国科会计划案∵初稿版,1999年。

崔达仲,《从佛陀到阿育王》,辽宁大学出版社,1991年。

杨郁文,《阿含要略》,法鼓文化出版社,1999年。

霍韬晦,《佛学》上册,唐山出版社,1996年。

释天襄,《《杂阿含经·受相应》之研究》,法鼓文化出版社,1998年。

期刊

朱国能,《《阿含经》之要义及其在原始佛教之贡献》,《静宜人文学报》,第八期,1996年,页15-32。

浩然,《业感缘起与五蕴皆空》中,《海朝音》,82:8,1993年,页29-32。。

张瑞良,《蕴处界三概念之分析研究》,《台大哲学论评》,第八期,页107-121。

黄连忠,《论三法印的现代意义》,《内明》,第二八七期,1996年,页17-24。

陈沛然,《三科(五蕴、十二处、十八界)》,《鹅湖月刊》,第六期,1996年,页35-39。

释惠敏,《印顺导师之部派佛教思想论-三世有与现在有》,《中华佛学学报》,第十七期,2004年,页19-47。

罗光,《佛学缘起论》,《哲学与文化》,二十一卷第六期,1994年,页482-497。

【学位论文】

李淳玲,论“佛说无我后”一切法存在的问题,台北:国立***大学哲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80年。

阮清珠,《舍利弗阿毘昙》的研究,台北:华梵大学东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硕士论文,2001年。

柳更女可,以《阿含经》的缘起法探讨佛教的认识及其认识对象,台北:华梵大学东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硕士论文,2000年。

陈水渊,《南传上座部-摄阿毗达磨议论》的哲学思想研究,东海大学哲学研究所博士论文,2000年。

【工具书】

平川彰编,《佛教汉梵大辞典》,1997年。

荻原云来编,《梵和大辞典》,新文丰出版社,1988年。

蓝吉富主编,《印顺·吕澄佛学辞典》,中华佛教百科文献基金会,2000年。

【电子书】

印顺法师佛学著作集,Accelon∵e-Book,2000年。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