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勒菩萨与布袋和尚之简介

如证法师

大家都知道,弥勒佛就是这个贤劫的第五尊佛,这是释迦牟尼世尊告诉我们的。对于一般的民间信仰而言,人人口中的弥勒佛,其实是布袋和尚的身份,因为在他临命终前留下了一句偈颂,才透露了他的真实来历∵,原来布袋和尚就是弥勒菩萨化生示现,来人间度众生的再来人,所以人们都认定,他们所喜爱的、所信仰的布袋和尚,就是弥勒佛,而热忱的对他加以膜拜,因为大家都相信弥勒∵佛会加持他们,让他们幸福快乐,也有人称他为欢喜佛。至于弥勒佛的真正身份,是现在正居住在兜率净土的弥勒菩萨,目前尚居菩萨位,为补处佛,要再经过八百多万年以后,才会下降人间成佛度众生。以下,稍为弥勒菩萨与布袋和尚,作简单的介绍。

“弥勒”是弥勒菩萨的姓,是梵语,完整的正意音为“梅怛利耶”,“梅怛”是慈之义,“利耶”为氏,以讹音翻成中文叫做“弥勒”,就是慈氏的意思。他的名字叫做“阿逸多”,中文翻译为“无能胜”。

当释迦牟尼佛在人间弘法的时候,弥勒菩萨他出生在印度的一个名叫波罗奈国中的一个宰相家里,为婆罗门种姓,身体所呈现出来的颜色,是紫金色的,并且与佛菩萨一般,具足了三十二圆满法相。弥勒出生之时,身上的毛孔,大放光明,普照三千大千世界。弥勒菩萨一出生就会走路,他走了七步,每一步皆现出一朵莲花,和释迦牟尼佛出生的情景是一般样的。在释迦牟尼世尊为大众宣说勒菩萨般涅盘经之后,经过十二年,弥勒菩萨便离开世尊,回到他的家乡入灭。命终即往生兜率陀天,教化天人。

大慈弥勒因为累世的修持,都是以非常慈祥的态度,来对待一切的人及生物,并且从初发心不食众生肉,而修得慈心定,成就了慈定三昧。

在《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有提到,弥勒菩萨在过去世的时候,名叫“一切智光明仙人”,他因为好乐佛法,所以独自一人在深山里面修行达八千年。当时的国王是一个无道昏君,所以感得天灾频频。有一次遭遇到连连降雨不停,导致洪水暴涨。这位仙人已经有七天没吃任何食物了,若再继续下去的话,恐有生命危险。当时有五百只免子也居住在这山林里面,兔王母子眼见大事不妙,他们知道,仙人若死,佛法必跟着消失,将是众生的损失啊!为保住仙人的命,为留住济世大法,它们俩便准备用自身的肉,来给仙人充饥,一来供养仙人,二来以自身供养世尊所说的无上大法。当时,便由一树神为它们起火,兔王母子俩便先后跳入火中。但是累世修持慈心不食众生肉的仙人,很受兔王子俩,护法救世的菩萨精神所感动,若要他吃众生的肉,比要他的命还要心疼呢!仙人说自己宁死也不吃众生的肉,所以仙人也跳入了火里,结束了生命。由此可知,慈心定是对众生慈悲的心境之发挥到极点,可说是,不论遭遇到何等恶劣的困境,都不会对众生生起丝毫的苦恼,即使牺牲自己的生命,也都在所不惜,如此对众生的慈爱之心,有常住不变的成就力,所以称为“慈心三昧”,是为“定成就”,有此成就,成道无疑。今天,不论是不是三宝弟子,首当其冲要精进加强学习的,莫过于此了。

《华严经》修持分,世尊告诉弥勒说:“应修慈心,以自调伏。念念中常修六波罗蜜,修慈心时,未离分别,未能不起我、我所见,当得六种梵天之福。若离分别,离我、我所,此者名为广大之慈,所有先世以来的罪障,皆得除灭,不久当证无上菩提。”

世尊要我们调伏什么?调伏我们不净的身妄行、口妄语、意妄念令清净,也就是要净三业,令身不妄行、口不妄语、心不妄念,而得离诸恶趣。“调”是调和,“伏”是制伏。就是调和制伏身口意业,令离恶作,而行正法。世尊教我们要念念常修六波罗蜜,就是说每一念所念的都是自利利他的正法,而常修六波罗蜜。“六波罗蜜”也称为“六度”,是成就菩萨道必修的资粮。是为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等六行法,此六度在本书中有简解,现不多谈。

佛陀说,当一个人正在做行善布施等善事之时,无法做到不会生起分别之心,而且还会执着真的有一个我正在对某某人,作某一方面付出的话,那么所种的这种善因子是不清净的,它将会有烦恼的后遗症产生,是属于有烦恼的善行,叫做“有漏慈”。所以果报仍然受限在娑婆秽土中,是无法脱离三界轮回之苦的。反过来说,若行慈之中,要能够互相扶持,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应该有见苦不救,心头不安的情怀,以清净心而行一切善业,千万不可有贪图回报之心,甚至能为利益众生而作自我的牺牲,这就称为“广大之慈”,也称“无漏慈”,可灭除过去无量劫之一切罪障,速得光明,可在很快的时间内证无上道。

弥勒菩萨为释迦牟尼佛的首席大弟子,位居释尊的众弟子之上。释尊在无数次的弘法会上,都为弥勒菩萨授记,说他将来必定成佛。弥勒菩萨慈悲成性,心中时常挂念着苦难的众生,他放不下也舍不得离开众生,他不是只求自己安乐的人,所以他不求出离娑婆,故意不断烦恼,才可以留在娑婆救度众生,若无烦恼,则不可住于烦恼界,这就是菩萨伟大的地方。因为弥勒佛的心是这么的慈祥,所以佛陀才会说,弥勒菩萨很快将成佛,这是肯定无疑的,因为慈悲是成佛的重要条件!

当释迦牟尼佛将佛法全部传授给弥勒菩萨,便交待弥勒菩萨,要他于未来在娑婆世界成佛之时,凡是在释迦牟尼佛的时代中,曾经在三宝门中,种下种种善根的众生,也就是释佛的残遗弟子,就像我们这些还没解脱,但却与佛结过佛缘的人,都必须在龙华三会中,全部给予救度成功,之后再度与弥勒佛有缘的人,在人间弥勒净土中,人寿长达八万四千岁,弥勒佛说法一生,度了无量无边的众生皆离苦海,有证阿罗汉的,也有证初地菩萨的,更有证无生法忍的八地菩萨的,这就是未来阎浮提的第五尊佛,称为当来下生弥勒尊佛!

长期以来,人们对弥勒菩萨的认识,总是将袒胸露肚笑开怀的布袋和尚,当成弥勒菩萨,或称弥勒佛。布袋和尚是五代梁朝时代的出家人,明州奉化人,明州就是现在的浙江,布袋和尚他自称为契此,又号为长汀子,是一个圆头大耳,且具有福相的和尚,他常露胸腹,常开笑口,手中也常拿着一串念珠,身上常背着一个布袋,他的布袋是绝对不离身的,就因为这檨的缘故,所以被称为布袋和尚。

布袋和尚的为人,一向都很乐观,他聪明睿智,大肚宽容,喜欢广结善缘,更热心助人,他也常常以暗示的方法,为人指点福祸。所以相当受人喜爱。他展笑容以示慈悲,现大肚以示宽容。有一偈言是这样的: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布袋和尚示现大肚,其意义在教导众生心量要宽大,对众生的包容力要强。有一句话说:“宰相肚内能撑船,小人肚里装不了一口痰”,此正影摄众生的小心小量,而且欠缺忍辱与慈悲宽容的雅量。为什么说他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呢?因为布袋和尚是弥勒化身的再来人,他开口便笑,是有警惕作用的,他所要表达的,就是要告诉我们,世间的一切都是因缘假合之显现,是短暂不实,终归幻灭的,缘生则聚,缘灭则空,何需在假相中苦苦追求,不知精进修行才是解脱之根本,而犯下了无量之罪业呢?我们应好好把握此难得之人身,难遇之佛法,自利利他,速求出离,方为上策。

后梁贞明二年丙子三月初三,布袋和尚于岳林寺东廊青石上坐化,临命终之前说了一偈:

弥勒真弥勒∵化身千百亿

时时示世人∵世人自不识

这是布袋和尚在暗示世间人说,自己就是弥勒菩萨的化身,透露身份,必得马上走,不可再兜留于人间,所以他说完之后,即刻示现入灭,以显示菩萨的生死自在,全由自己掌控。依过去之例,确实是有许多佛菩萨化身的再来人,以种种的方便法,在人间度化众生,若泄露身份的话,将一刻也不停留的示现入灭,离开人间,一来不致令众生迷惑,二来可显自在超越生死的能耐,那像现在末法中,所出现的许多怪象。有很多人自称是佛,自称是菩萨来的,可是却留恋世间不走,尽情的享受着众生的供养。智者应有明辨是非真假的能力,才不致为迷信之人,恶业造尽,相偕入火坑。

话说布袋和尚透露身份之后,即速入灭,这时大众见到他的生死自在,也就是说解脱的圣者,是有说来就来,说走就走的自在无碍之真本领。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布袋和尚就是弥勒佛的化身,因此便把他奉为弥勒佛。从此以后,这位人见人爱的弥勒佛,便以布袋和尚的形像,密布于民间,处处可见。足以见得,人们喜欢他的程度,崇仰他和寄望于他的热忱,非是一般。

关于弥勒菩萨的真正身份,目前正居补处菩萨位,也称为补处佛,住在欲界第四天叫兜率陀天,也就是兜率净土中,昼夜不停的在教化天人,直待机缘成熟即降人间净土,广度无量无边的众生离苦得乐。目前虽为菩萨的身份,但因为他已经是准佛,故亦预先恭称为弥勒尊佛!

若论形态,依目前而言,比较正确的弥勒造像是,身着菩萨装,头载宝冠,具有背光,垂脚式,坐七宝狮子座,左手执龙华树心,上面托有水瓶,右手执***,双手作说法印,在两眉之间有白毫相,法相甚为庄严。若现三尊相时,弥勒菩萨居中,左边为大妙相菩萨,即无著菩萨,右边为法华林菩萨,即世亲菩萨,称为弥勒三尊。弥勒三尊的圣像,庄严无比,目前正供奉于本寺(法明寺,***慈宗学会)的一楼,弥勒宝殿中,愿有缘人前来礼拜,与弥勒菩萨结缘,而奠定蒙受弥勒菩萨接引上生净土的根缘。

弥勒尊佛!

2007年10月3日

∵∵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