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安乐国在三界里面,是属於那一界呢﹖

答:释摩诃衍论里说,这个净土,不是属於三界内的。为什麽呢?因为那儿的众生,没有欲界的欲望,所以不属於欲界。他们住在地上,所以也不属於色界。他们有形体,所以也不属於无色界。

经典上说,阿弥陀佛在修菩萨道的时候,叫做法藏比丘。他向世自在王佛,请问诸佛净土的不同形式,以做为修行的参考。世自在王佛就显现了二百一十亿的诸佛刹土给他看,他看到各净土的天和人善恶的不同,及各国土环境的精细和粗糙的不同。

这时法藏菩萨就在世自在王佛的前面,发了弘大的誓愿,决定他国土的形式。後来经过无量阿僧只劫,他就照自己所发的愿,去修行各种波罗蜜。最後功德圆满,成了究竟佛,得了无上道,这是诸佛的共业。而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的别业,所以不是三界。

问曰:安乐国有几种庄严,名为净土?

答曰:若依经据义,法藏菩萨四十八愿,即是其事,寻赞可知,不复重序。若依无量寿论,以二种清净,摄二十九种庄严成就。

二种清净者,一、器世间清净,二、是众生世间清净。

器世间清净有十七种庄严成就:

一者、国土相胜过三界道。

二者、其国广大,量如虚空,无有齐限。

三者、从菩萨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所起。

四者、清净光明,圆满庄严。

五者、备具第一珍宝性,出奇妙宝物。

六者、洁净光明,常照世间。

七者、其国宝物柔软,触者适悦,生於胜乐。

八者、千万宝华,庄严池沼。宝殿宝楼阁,种种宝树,杂色光明,影纳世界。无量宝网覆虚空,四面悬铃,常吐法音。

九者、於虚空中,自然常雨天华,天衣天香,庄严普熏。

十者、佛慧光明,照除痴闇。

十一者、梵声开悟,远闻十方。

十二者、阿弥陀佛,无上法王,善力住持。

十三者、从如来净华所化生。

十四者、爱乐佛法味,禅三昧为食。

十五者、永离身心诸苦,受乐无间。

十六者、乃至不闻二乘女人根缺之名。

十七者、众生有所欲乐,随心称意,无不满足。

如是等十七种,是名器世间清净。

众生世间清净,有十二种庄严:

一者、无量大珍宝王,微妙华台,以为佛座。

二者、无量相好,无量光明,庄严佛身。

三者、佛无量辩才,应机说法。具足清白,令人乐闻。闻者必悟解,言不虚说。

四者、佛真如智慧,犹如虚空。照了诸法,总相别相,心无分别。

五者、天人不动众,广大庄严。譬如须弥山,映显四大海,法王相具足。

六者、成就无上果,尚无能及,况复过者。

七者、为天人丈夫调御师,大众恭敬围绕。如师子王,师子围绕。

八者、佛本愿力,庄严住持诸功德。遇者无空过,能令速满足,一切功德海。未证净心菩萨,毕竟得证平等法身。与净心菩萨,与上地菩萨,毕竟同得寂灭平等。

九者、安乐国诸菩萨众,身不动摇而遍至十方,种种应化。如实修行,常作佛事。

十者、如是菩萨应化身,一切时不前不後。一心一念,放大光明。悉能遍至,十方世界,教化众生。种种方便,修行所成。灭除一切,众生苦恼。

十一者、是等菩萨,於一切世界无余照,诸佛大会无余照。广大无量,供养恭敬,赞叹诸佛如来功德。

十二者、是诸菩萨,於十方一切世界,无三宝处,住持庄严,佛法僧宝,功德大海。遍示令解,如实修行。

如是等法王,八种功德成就,如是菩萨,四种庄严,功德成就。是名众生世间清净。

安乐国土,具如是等,二十九种庄严功德成就,故名净土。

问:极乐世界这个净土,有多少种功德来庄严成就﹖

答:从经典上来看的话,法藏菩萨的四十八愿,就包括了所有的功德庄严。在我写的赞阿弥陀佛偈里,已经有了详尽的说明,这里就不再重复。如果依无量寿论的话,就是以二种清净,来包括二十九种庄严成就。

所谓二种清净,有一、器世间清净,就是无情世间的清净。二、众生世间清净,就是有情世间的清净。

器世间清净,有十七种庄严成就:

一、极乐世界的国土形相,超过欲界、色界、无色界的三界形相。

二、极乐世界范围广大,如虚空般,没有界限。

三、极乐世界的出现,是由於法藏菩萨修行正道及他的大慈悲出世间法的善根而有的。

四、极乐世界非常清净,非常光明,非常圆满,非常庄严。

五、极桨世界俱备第一的珍宝特性,能够出生奇妙宝物。

六、极乐世界恒常被洁净的光明所照耀。

七、极乐世界的珍宝之物,非常柔软,触摸过的人都觉得很舒适愉快,而产生殊胜的乐感。

八、极乐世界的池沼里,有千万朵奇珍宝华。宫殿楼阁及树木,全都是七宝所成。树木发出的光明里,还能映现出周遭的影像。虚空中有无量的七宝罗网覆盖着,宝网的四面都悬有风铃,风过之处,铃子自然说法言法语。

九、极乐世界的空中,经常会飘落天华、天衣和天香,来庄严环境,香熏大地。

十、阿弥陀佛的智慧光明,照在极乐世界众生的身上,自然能去除众生的黑暗愚痴。

十一、阿弥陀佛的声音,能令极乐世界的众生开悟。不论远近,十方众生都能听闻。

十二、极乐世界之所以能够存在,是由於阿弥陀佛无上法王的慈善力之故。

十三、极乐世界的众生,都是从如来的清净莲华所化生的。

十四、极乐世界的众生,都非常喜爱享乐於佛法之甘露味,以禅定三昧作为饮食。

十五、极乐世界的众生,永远都不再有身心上的各种痛苦,而得以没有间断的享受身心上的快乐。

十六、极乐世界的众生,连二乘人、女人及残废的名字都没有听过。

十七、极乐世界的众生,心有所求,都能如意。

以上十七种情形,就叫做器世间清净。

而众生世间清净,有十二种功德庄严。

一、阿弥陀佛的佛座,是由无量的大珍宝王而成的微妙华台。

二、阿弥陀佛的色身,有无量的相好,有无量的光明。

三、阿弥陀佛有无量的辩才,能针对众生的根机说法。他说的法,全是清净的善法,使听闻的人很喜欢听。而只要能听闻佛说法,一定能开悟解法,使佛陀不致虚说。

四、佛陀的真如智慧,如虚空般广大,包容一切诸法,虽然诸法有总相别相的不同,但佛陀平等对待,心无分别。

五、极乐世界的诸天及人民,还有法身大士,无量无边围绕佛陀。而阿隬陀佛法王具足诸相,在眷属中犹如须弥山王的影像,映现在四大海水中般。

六、阿弥陀佛成就的无上究竟佛果,没有人能比得上,何况还有超过的吗?

七、阿弥陀佛是诸天及人民的调御丈夫,能调伏制御一切可以度化之丈夫,使他们进入修行之道。众生都恭敬围绕着佛陀,好比狮子围绕着狮子王般。

八、阿弥陀佛本誓愿的力量,能够庄严住持无量功德,因此只要是见佛之人,不会一无所获,一定能很快就圆满具足一切的功德。若是尚未证得清净心的菩萨,一定能很快就证得平等的法身,同时最後也能和清净心菩萨,及上位的菩萨一样,证得究竟佛果的寂灭平等。

九、极乐世界的诸菩萨,都能够在定中身不动摇,而化身到十方世界,作种种的应化身以度众生。并且真实的修行,经常作佛事度众。

十、这些菩萨无量的应化身,是在菩萨一个心念放大光明之中,同时到达十方世界,以种种方便来教化众生。同时菩萨能用他修行所成就的力量,来灭除一切众生的苦恼。

十一、这些菩萨在一切的世界之中,放大光明。在诸佛的大法会中,放大光明。他们广大无量的恭敬供养及赞叹诸佛如来的功德。

十二、这些菩萨,能够在十方一切世界,没有三宝的地方,弘扬佛法僧宝。教众生了解佛法的功德大海,教众生老实修行。

以上所说的法王阿弥陀佛的八种功德成就,及诸菩萨的四种功德成就,就叫做众生世间清净。

安乐国具备了这二十九种庄严功德成就,所以叫做净土。

问曰:生安乐土者,凡有几品辈?有几因缘?

答曰:无量寿经中,唯有三辈上中下。

无量寿观经中,一品又分为上中下,三三而九,合为九品。

今依傍无量寿经为赞,且据此经作三品论之。

上辈生者有五因缘,一者、舍家离欲而作沙门。二者、发无上菩提心。三者、一向专念无量寿佛。四者、修诸功德。五者、愿生安乐国。

具此因缘,临命终时,无量寿佛与诸大众,现其人前。即便随佛,往生安乐。於七宝华中,自然化生,住不退转。智慧勇猛,神通自在。

中辈生者有七因缘,一者、发无上菩提心。二者、一向专念无量寿佛。三者、多少修善,奉持斋戒。四者、起立塔像。五者、饭食沙门。六者、悬缯然灯,散华烧香。七者、以此回向,愿生安乐。

临命终时,无量寿佛,化现其身。光明相好,具如真佛。与诸大众,现其人前。即随化佛,往生安乐,住不退转。功德智慧,次如上辈。

下辈生者有三因缘,一者、假使不能作诸功德,当发无上菩提心。二者、一向专意,乃至十念,念无量寿佛。三者、以至诚心,愿生安乐。

临命终时,梦见无量寿佛,亦得往生。功德智慧,次如中辈。

又有一种,往生安乐,不入三辈中。谓以疑惑心,修诸功德,愿生安乐。不了佛智、不思议智、不可称智、大乘广智、无等无伦最上胜智,於此诸智,疑惑不信。然犹信罪福,修习善本。

生安乐国,七宝宫殿。或百由旬,或五百由旬。各於其中,受诸快乐。如忉利天,亦皆自然。於五百岁中,常不见佛,不闻经法,不见菩萨声闻圣众。安乐国土,谓之边地,亦曰胎生。

边地者,言其五百岁中,不见闻三宝,义同边地之难。或亦於安乐国土,最在其边。

胎生者,譬如胎生人,初生之时,人法未成,

边言甚难,胎言其闇。此二名皆借此况彼耳,非是八难中边地,亦非胞胎中胎生。

何以知之?安乐国土,一向化生故,故知非实胎生。五百年後,还得见闻三宝故,故知非八难中边地也。

问:有那些因缘,得以往生安乐国﹖生到那儿,有多少品,多少辈﹖

答:无量寿经里说,生到那儿,只有上、中、下三辈。

观无量寿佛经里说,往生那儿的众生,分上中下三品。而每一品,又分上中下三等,三乘三得九,因此共有九品往生。

现在以无量寿经为准,用该经的上中下三辈来论说。

上辈往生的人,要具备五种因缘:一、要舍弃家累,远离欲念,出家当沙门,二、要发无上的菩提心,三、修净土法门,专念阿弥陀佛,四、修行各种功德,五、愿求往生安乐国。

具备了这五种因缘之後,临终的时候,无量寿佛就和安乐国的众生,出现在他的面前。这时修行人就会跟随阿弥陀佛,往生到安乐国,而在七宝的莲华里,自然化生。花开见佛後,就能证不退转的果位,得到大智慧,大勇猛,大神通及大自在。

中辈生的人有七种因缘:一、要发无上的菩提心,二、修净土法门专持阿弥陀佛名号,三、起码要修些善事,还要持斋,四、要捐钱盖寺庙、造佛像,五、要斋僧,六、要点灯,供花、烧香供养三宝,七、要把这些功德,回向往生安乐国。

中辈往生之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的化身,放大光明,具备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和真佛一样。这时化佛和诸大众,出现在净土行人面前,於是中辈人就跟随在化佛的後面,往生安乐国。花开见佛之後,也证了不退转的果位,而获得的功德智慧,要比上辈人稍差。

下辈往生的人,要具备三个因缘:一、假如不能作诸功德的话,也要发无上的菩提心,二、要专心念阿弥陀佛的名号,至少也要念十口气,三、要真心诚意的发愿求往生安乐国。

当下辈人临命终时,会在梦中见到阿弥陀佛,而得往生。他们花开见佛证果时,获得的功德智慧,要比中辈人稍差。

还有一种人往生安乐国,不在三辈之中。由於这种人,是用疑惑的心来修功德,而求往生安乐国之故。他们不了解佛陀的智慧,对於佛陀的不可思议智慧,不可称谓智慧,大乘广博智慧及无等无伦最上胜智,都怀疑不信。虽然如此,他们还相信善恶罪福报应,因此还会去修习善事。

他们生到安乐国百由旬,或五百由旬的七宝宫殿之内。他们所享受到的快乐,和忉利天自然获得的果报是一样的。他们在五百年中,见不到佛,也听不到佛法,也见不到菩萨和声闻等圣人。在安乐国土里,他们所居住的地方,叫做边地,也叫做胎生。

所谓边地,是说五百年中,见不到也听不到佛法僧三宝,和八难中的边地之难意义一样之故。还有一种说法是,他们所居住的地方,在安乐国土的最旁边之故。

所谓胎生,是比喻好比人初在母亲子宫受胎之时,不具备人的形体。

说那儿叫边,是指不闻佛法的灾难。说它是胎,是指那儿的黑暗。这二种名称,都不过是借这里的情形,来比喻那儿的情况。因此,不是八难中的边地,也不是胞胎里面的胎生。

为什麽这麽说呢?因为安乐国土的众生,全都是化生的,所以知道确实不是胎生。由於五百年之後,还是可以见闻三宝,所以也不是八难中的边地。

问曰:彼胎生者,处七宝宫殿中,受快乐否?复何所忆念?

答曰:经喻云,譬如转轮王子,得罪於王,内於後宫,系以金锁,一切供具,无所乏少,犹如王。

王子于时,虽有好妙,种种自娱乐具,心不受乐。

但念设诸方便,求免希出。

彼胎生者,亦复如是。虽处七宝宫殿,有好色香味触,不以为乐。但不见三宝,不得供养,修诸善本,以之为苦,

识其本罪,深自责悔,求离彼处,即得如意,还同三辈生者。当是五百年末,方识罪悔耳。

问:胎生的人,在七宝宫殿里,快不快乐呢,他们在想些什麽﹖

答:经典上比喻说,好比转轮王的太子,因为得罪了国王,因此被关在後宫里,用金锁把他锁起来。而供给王子的一切用具,和转轮王的一样,一点也不缺乏。

然而王子当时,虽然有种种妙好的娱乐,所需之物一样也不乏少,但是内心却不快乐。他一心只想有什麽办法,可以离开後宫。

安乐国胎生的众生也一样,虽然住在七宝宫殿,有妙好的五欲,但却不快乐。因为见不到三宝,无法供养三宝,不得修行善事,而以此为苦。

当他认识到自己生到边地所犯的罪过原因之後,深深的自我悔责,一心想离开那儿,这时就能如愿以偿,而能像三辈人那样往生安乐国。不过那时,应当是五百年的末期,他们才会体认到自己的罪过而忏悔求往生。

问曰:以疑惑心往生安乐,名曰胎生者,云何起疑?

答曰:经中但云疑惑不信,不出所以疑意。寻不了五句,敢以对治言之。

不了佛智者,谓不能信了佛一切种智。不了故,故起疑。此一句总辨所疑。下四句一一对治所疑。疑有四意:

一者、疑但忆念阿弥陀佛,不必得往生安乐。何以故?经言:“业道如秤,重者先牵。”

云何一生或百年,或十年或一月,无恶不造。但以十念相续,便得住生,即入正定聚,毕竟不退,与三途诸苦永隔乎?若尔,先牵之义何以所信?

又旷劫已来,俱造诸行。有漏之法,系属三界。云何不断三界结惑,直以少时念阿弥陀佛,便出三界乎?系业之义复欲云何?

对治此疑,故言不思议智。不思议智者,谓佛智力,能以少作多,以多作少,以近为远,以远为近,以轻为重,以重为轻,以长为短,以短为长,如是等佛智,无量无边,不可思议。

譬如百夫,百年聚薪,积高千仞。豆许火焚,半日便尽。岂可得言,百年之薪积,半日不尽乎?

又如躄者,寄载他船,因风帆势,一日至千里。岂可得言,躄者云何一日至千里乎?

又如下贱贫人,获一瑞物,而以贡主。主庆所得,加诸重赏。斯须之顷,富贵盈溢。岂可得言,以可有数十年仕,备尽辛勤,上下尚不达归者,言彼富贵无此事乎?

又如劣夫,以己身力,掷驴不上。从转轮王行,便乘虚空,飞腾自然。复可以掷驴之劣夫,言必不能乘空耶?

又如十围之索,千夫不制。童子挥剑,瞬顷两分。岂可得言,一小儿力∵,不能断索乎?

又如鸩鸟入水,鱼蚌斯毙。犀角触泥,死者咸起。岂可得言,性命一断,无可生乎?

又如黄鹄呼子安,子安还活。岂可得言,坟下千岁龄,决无可苏乎?

一切万法,皆有自力他力,自摄他摄,千开万闭,无量无边。安得以有碍之识,疑彼无碍之法乎?

又五不思议中,佛法最不可思议。而以百年之恶为重,疑十念念佛为轻,不得往生安乐,入正定聚者,是事不然。

问:胎生是以疑惑之心而往生安乐国的,这些人为什麽会起疑惑心呢﹖

答:经典里面,只说是疑惑不信所以生边地,并没有说明为什麽疑惑不信。从不了佛智那五句话看来,我试用对治法来加以解释。

不了佛智这句话,是说不能完全相信了解佛所具备的一切种智。由於不了解,所以会起疑惑。不了佛智这一句,是总说胎生人的疑惑,下面四句,是一一说明所怀疑之处。因此,我把他分成四疑来解释。

第一个疑惑是,认为光是忆念阿弥陀佛,怎麽可能一定会往生安乐国?因为经典上说,众生的业力有如秤,一定往业力最重的地方投胎。

因此,一辈子或百年,或十年,或一个月,无恶不造的人,怎麽可能临终时,只要十口气念佛不断,就能够往生安乐国。而且就可以决定证悟,一直不退,和三恶道的各种痛苦永远告别呢?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麽善恶业最重的先投胎之说,不是就不可信了吗?

何况久远劫以来,众生造作了那麽多,系属三界的有漏业。怎麽可能不把三界的见惑和思惑断掉,只用那麽少的时间念阿弥陀佛,就能够出三界。那麽众生被业力所系的说法,该如何解释﹖

为了要对治有这种想法的众生,於是就告诉他说,佛有不思议智。所谓佛不思议智,是说佛的智慧力量,能够把很少的东西,变成很多。把很多的东西,变成很少。把近距离变成远距离,把远距离变成近距离。把轻的变成重,把重的变成轻。把长的变成短,把短的变成长。像这一类佛的智慧力量,无量无边,不可思议。

譬如有一百位壮汉,用一百年的时间来堆积柴薪,把柴薪堆得像天般高。然而只要用豆子般的火,在半天之内,就可以把天高的柴薪烧光。像这种情形,怎麽能说一百年堆积的柴薪,半天烧不完呢?

又比如两条腿都残废不能走的人,搭乘船只,靠风吹帆动的力量,一天就走了一千里路。像这种情形,我们能够说,两腿残废之人,一日岂能行千里乎﹖

又比如贫穷下贱之人,获得一件祥瑞的东西,他就拿去贡献给国王。国王很高兴,就重赏贫贱之人。一下子,这个贫贱人就立刻富贵起来了。这时我们能够说,有人做官做了几十年,辛苦勤劳得不得了,结果皇上也不知道,人民也不归顺。因此贫贱之人,立时富贵是不可能的吗?

又譬如一个拙劣的凡夫,用自己身体的力量,老是骑不上驴背。然而他只要跟着转轮王出行,就能够靠轮宝的力量,在虚空中飞行自在。这时还可以说,骑不上驴背的拙劣之夫,一定不能在天空飞行吗?

又譬如十个人围抱那麽粗的绳索,一千名壮汉都拉不断。而一个小孩子只要用把利剑来挥斩,刹时粗索就会分成两半。所以岂能够说,一个小孩子的力量,是断不了那粗索的?

又比如鸩鸟进入水中,鱼蚌之类立刻就死。而犀牛角碰触泥地,则死的鱼蚌类又都活过来了。因此怎麽能说,性命一断了,就不可能再活过来呢?

又比如黄鹄呼叫子安,子安又活了过来。因此怎麽可以说,在坟墓里已经一千年了,绝对不会再苏醒过来了?

一切的万法之中,都有自己的力量和他人的力量,有自己的摄受力和他人的摄受力。千种开法,万种闭法,无量无边。因此,怎能以自己有障碍的识见,而怀疑佛无障碍的法力呢﹖

而且,在众生数目多少、业果报、坐禅人力、诸龙力及诸佛力的五不可思议中,以佛的法力最不可思议。因此,认为百年造恶的罪过重,怀疑十口气念佛的善业轻,所以不能往生安乐国,不能决定证悟,这种想法是不对的。

二者、疑佛智於人不为玄绝。何以故?夫一切名字,从相待生。觉智从不觉生,如是迷方从记方生。若便迷绝不迷,迷卒不解。迷若可解,必迷者解。

亦可云解者迷,迷解解迷,犹手反覆耳。乃可明昧为异,亦安得超然哉?起此疑故,於佛智慧,生疑不信。

对治此疑,故言不可称智。不可称智者,言佛智绝称谓,非相形待。何以言之?法若是有,必应有知有之智。法若是无,亦应有知无之智。诸法离於有无。

故佛冥诸法,则智绝相待。汝引解迷为喻,犹是一迷耳,不成迷解。亦如梦中与他解梦,虽云解梦,非是不梦。

以知取佛,不曰知佛。以不知取佛,非知佛。以非知非不知取佛,亦非知佛。以非非知非非不知取佛,亦非知佛。

佛智离此四句,缘之者心行灭,损之者言语断。

以是义故,释论云:“若人见般若,是则为被缚。若不见般若,是亦为被缚。若人见般若,是则为解脱。若不见般若,是亦为解脱。”

此偈中说,不离四句者为缚,离四句者为解脱。汝疑佛智与人不玄绝者,是事不然。

第二个疑惑是,认为佛陀的智慧,比起一般人来,并非特别的玄妙超绝。因为一切的名字,都是相对的。譬如所谓的觉悟之智慧,是因为有不觉悟之故。又比如迷失方向,是由於记住方向而有的。如果迷惑和不迷惑截然不同的话,那麽迷惑就无法解脱。若是迷惑可以解脱,那麽迷惑者必是解脱者。

也可以说解脱者即迷惑者。迷惑者即解脱者,解脱者即迷惑者,犹如手的两面。这样才能说明和暗是不同的,所以佛陀又怎能比凡夫超然呢?由於胎生者起了这种知见上的迷惑。於是对佛陀的智慧,产生怀疑而不相信。

为了消除众生这种疑惑,於是说佛有不可称智。所谓不可称智,是说佛陀的智慧是超越名字的称谓的,不是相对的。为什麽呢?因为诸法若是的话,应当会有知道有的这个智慧。若是诸法无的话,也应当会有知道无的这个智慧。然而诸法实在是离於有无的。

因此佛无知於诸法,所以佛陀的智慧是超绝相对的。胎生者刚才所引用的解脱迷惑的比喻,仍然是迷惑重重,无法解人迷惑。犹如在梦里替人解梦一样,虽然他替人解梦,然而他自己,却仍是在梦中,而非梦醒者。

以知见来论佛的人,是不知道佛的人。不以知见来论佛的人,也不是知道佛的人。以非知见及非不以知见来论佛,也还是不知道佛。以非非知见及非非不以知见来论佛,仍然是不知道佛。

佛的智慧,是离开这四句话的。即使依这四句话,佛的心行是寂灭的。即使不依这四句话,佛的言语是断除的。

因此之故,释摩诃衍论说:“若是有人见到了般若,那他就被束缚住了。若是见不到般若,也还是被束缚住。若是有人见到了般若,那他就得到解脱。若是见不到般若,也得到解脱。”

这首偈语的意思是说,如果不离四句而执着四句的话,就被束缚住。若是离四句而不执着四句的话,就是解脱。胎生者怀疑佛的智慧,和凡夫一样,没有玄妙超绝之处,是不对的。

三者、疑佛实不能度一切众生。何以故?过去世有无量阿僧只恒沙诸佛,现在十方世界,亦有无量无边阿僧只恒沙诸佛。

若使佛实能度一切众生,则应久无三界。第二佛则不应复为众生发菩提心,具修净土,摄受众生。而实有第二佛,摄受众生,乃至实有三世十方无量诸佛,摄受众生。故知,佛实不能度一切众生,

起此疑故,於阿弥陀佛作有量想。对治此疑,故言大乘广智。大乘广智者,言佛无法不知,无烦恼不断,无善不备,无众生不度。

所以有三世十方者,有五义。一者、若便无第二佛,乃至无阿僧只恒沙诸佛者,佛便不能度一切众生。以实能度一切众生故,则有十方无量诸佛。无量诸佛,即是前佛所度众生。

二者、若一佛度一切众生尽者,复亦不应後有佛。何以故?无觉他义故。复依何义,说有三世佛乎?依觉他义故,说佛佛皆度一切众生。

三者、後佛能度,犹是前佛之能。何以故?由前佛有後佛故。譬如帝王之甲,得相绍袭後王,即是前王之能故。

四者、佛力虽能度一切众生,要须有因缘。若众生与前佛无因缘,复须後佛。如是无缘众生,动经百千万佛,不闻不见,非佛力劣也。

譬如日月,周四天下,破诸闇冥。而盲者不见,非日不明也。雷震裂耳,而聋者不闻,非声不厉也。

觉诸缘理,号之曰佛。若情强违缘理,非正觉也。是故众生无量,佛亦无量。徵佛莫问有缘无缘,何不尽度一切众生者,非理言也。

五者、众生若尽,世间即堕有边。以是义故,则有无量佛,度一切众生。

第三个疑惑是,认为佛实在不能够度尽一切的众生,因为过去世有无量的诸佛,现在十方世界,也有无量的诸佛。

要是佛真的能度尽一切众生的话,那麽应该早就没有三界的存在了。第二尊佛,也就不须要再为众生发菩提心,修行以成就净土,摄受众生了。然而实际上,却有第二尊佛,摄受众生。不仅如此,实际上十方三世有无量的诸佛在摄受众生。所以,佛实在不能够度一切的众生。

由於这种想法,胎生者认为阿弥陀佛的度众能力有限。为了对治此疑惑,因此经上说佛有大乘广智。所谓大乘广智,是说佛任何法都知道,任何烦恼都断了,任何善都具备,任何众生都度。

有十方三世诸佛的理由,有五个:一、要是没有第二尊佛,及後来无量诸佛的话,佛就无法广度一切众生了。因为佛实际能度一切众生。所以才会有十方无量的诸佛。因为这些无量的诸佛,都是以前的佛所度的众生。

二、如果一尊佛把一切的众生都度尽的话,就不会有以後的佛了。为什麽呢?因为被觉悟的众生,就没有办法再去觉悟其他的众生了。这样一来,怎能说有三世诸佛呢?因此,就佛具有觉悟他人的条件来说,每一尊佛,都是能度一切众生的。

三、後来的佛能够度众生,是由於以前的佛的能力之缘故。因为有以前的佛,才会有後来的佛。譬如前朝帝王的盔甲,可以让後来的帝王继承拥有,这都是由於前王的功劳。

四、佛陀的力量,虽然足以度脱一切众生,但也必须要有因缘才行。若是众生和以前的佛没有因缘,这就须要以後的佛来度才行。这些没有缘的众生,虽然历经了百千万的佛,但是他们都见不到,也没听说过,这并不是佛的力量拙劣。

譬如太阳和月亮,周遍运行四天下,破除黑暗。但是瞎眼的人看不到,这并不表示太阳不放光明。虽然雷声震耳,然而耳聋的人听不见,并不表示雷声不够大。

觉悟一切因缘道理的,就叫做佛。而一般的凡夫情见,硬是要违背因缘的道理,所以不能成为正确觉悟的佛。因此众生无量,佛也无量。如果不问有缘无缘,硬是要佛一定要度尽一切众生,这是不合理的说法。

五、若是度尽众生的话,这世界就成为有限量了,这是不对的。因此,才会有无量的佛,度一切的众生。

问曰:若众生不可尽,世间复须堕无边。无边故,佛实不能度一切众生。

答曰:世间非有边非无边,亦绝四句。佛令众生离此四句,名之为度。其实非度非不度,非尽非不尽。

譬如梦渡大海,值波涛诸难。其人畏怖,叫声彻外。外人唤觉,坦然无忧。但为渡梦,不为渡河。

问:若是众生不可尽的话,这世界不是就成为无限量了吗?由於无限量之故,佛实际上不能度尽一切的众生。

答:世界并非有限量,也并非无限量。佛陀要让众生不执着这四句话,这才叫做度。事实上是非度非不度,非尽非不尽的。

譬如有人在梦中渡大海,遇到波浪汹涌的种种灾难,他觉得惊畏恐怖,不觉失声大叫。叫唤之声通彻屋外,屋外之人就把他唤醒。此人醒来之後,发现是梦,因此坦然无忧。所以众生的所谓得渡,是从梦中醒过来,而不是去渡梦里的大海。

问曰:言渡与不渡,皆堕边见,何以但说渡一切众生为大乘广智,不说不渡众生为大乘广智?

答曰:众生莫不厌苦求乐,畏缚求解。闻渡则归向,闻不渡,不知所以不渡,便谓佛无大慈悲,则不归向。不归向故,长寝久梦,无由可息。为是人故,多说渡,不说不渡。

复次诸法无行,经亦言,佛不得佛道,亦不渡众生。

凡夫强分别,作佛渡众生。言度众生,是对治悉檀。言不度众生,是第一义悉檀。二言各有所以,不相违背。

问:说渡众或不渡众,都堕入边见之中。那麽,为什麽只说渡一切众生是大乘广智,而不说不渡一切众生是大乘广智呢﹖

答:众生没有人是不厌离痛苦,希求快乐,畏惧束缚,寻求解脱的。所以听到可以得渡,就会归向佛法。要是听说无所谓得渡,而不知道不渡的所以然时。就会说佛没有大慈悲心,就不会归向佛陀。如果不归依三宝的话,众生就会在睡眠中梦个不停,没完没了。因此为了这一类的人,所以就说渡,而不说不渡。

其实一切诸法,那里有什麽运行迁流呢?经典上亦说,佛没有成佛,也没有渡众。

然而凡夫硬是要分别说,佛是渡众生的。说佛度众生,是针对众生的根器,而说的对治法门。说佛不度众生,是讲的第一义谛。这两种说法,都各有原因,并不自相矛盾。

问曰:如梦得息,岂不是度耶?若一切众生,所梦皆息,世间岂不尽乎?

答曰:说梦为世间,若梦息则无梦者。若无梦者,亦不说度者。如是知世间,即是出世间。虽度无量众,则不堕颠倒。

问:停止了做梦,岂不是就得度了吗﹖若是一切众生,都停止做梦了,世界不是就没有了吗?

答:我们把梦,比喻为世间。说若是不做梦的话,就没有那些梦境。而即使没有了那些梦境,我们也不说得到了度脱。懂得这个道理的话,就能够知道世间就是出世间。虽然度脱了无量的众生,也能够不堕入颠倒知见中。

四者、疑佛不得一切种智。何以故?若能遍知诸法,诸法堕有边故。若不能遍知,则非一切种智故。

对治此疑故,言无等无伦最上胜智。无等无伦最上胜智者,凡夫智虚妄,佛智如实。虚实玄殊,理无得等,故言无等。

声闻辟支佛欲有所知,入定方知,出定不知,又知亦有限。佛得如实三昧,常在深定,而遍知照万法。二与无二,深法非伦,故言无伦。

八地已上菩萨,虽得报生三昧,用无出入,而习气微熏,三昧不极明净。形待佛智,犹为有上。佛智断具足,如法而照。法无量故,照亦无量。譬如函大盖亦大,故言最上。

此三句亦可展转相成,以佛智无与等者故,所以无伦,以无伦故最上胜。亦可最上胜故无等,无等故无伦。

但言无等便足,复何以须下二句者?如须陀洹智,不与阿罗汉等,而是其类。初地至十地亦如是,智虽不等,非不其伦。何以故?非最上故。

汝以知有边为难,疑佛非一切智者,是事不然。

第四个疑惑是,认为佛并没有得到一切种智,因为如果说遍知一切法的话,那就等於堕入有的边见里了。如果不能遍知一切法的话,那就不是一切种智了。

为了要对治这种想法,所以说佛有无等无伦最上胜智。凡夫的智慧是虚妄的,佛的智慧是真实的。真实和虚妄相差悬殊,在道理上讲是不相等的,所以叫做无等。

声闻和辟支佛想要有所知的话,必须要入定才能知道,出定之後就不知道了,且他们的所知也很有限。而佛得的是如实三昧,经常在甚深的禅定之中,能够普遍照知万法,知道万法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如此甚深之法,没有人能比得上,所以叫做无伦。

通教八地已上的菩萨,虽然得了报生三昧,神通力用无所谓出入。但是由於习气的微薄熏染,使得三昧无法达到最光明清净的地步,比起佛来,还略逊一筹。而佛的智慧和断惑,均已具备满足,能够如法而观照。由於诸法无量,所以照明也无量。譬如匣子大,盖子也大,所以叫做无上,无在其上之意。

这三句也可以展转相成,譬如说,由於佛的智慧无人能与之相等,所以叫无伦,由於无伦,所以是最上的胜智。也可以说,由於佛智是最上的胜智,所以无人能与之相等,由於不相等,所以叫做无伦。

有人或许会说,佛智无等就够了,何必再说下面二句呢?譬如初果的智慧,和阿罗汉不相等。初地到十地,智慧也不相等。然而他们的智慧虽然不相等,但却不能说不是同一次第的,因为他们都不是最上的。

所以胎生人以有边际之见来问难,怀疑佛并非知道一切的智者,这是不对的。

问曰:下辈生中,云十念相续,便得往生。云何名为十念相续?

答曰:譬如有人,空旷回处,值遇怨贼,拔刃奋勇,直来欲杀。其人迳走,视渡一河。若得渡河,首领可全。

尔时但念,渡河方便。我至河岸,为着衣渡?为脱衣渡?若着衣纳,恐不得过。若脱衣纳,恐无得暇。但有此念,更无他缘,一念何当渡河?即是一念,如是不杂心,名为十念相续。

行者亦尔,念阿弥陀佛,如彼念渡,迳于十念,若念佛名字,若念佛相好,若念佛光明,若念佛神力,若念佛功德,若念佛智慧,若念佛本愿。无他心间杂,心心相次,乃至十念,名为十念相续。

一往言十念相续,似若不难。然凡夫心犹野马,识剧猿猴,驰骋六尘,不暂停息。宜至信心,预自克念,便积习成性,善根坚固也。

如佛告频婆娑罗王:“人积善行,死无恶念,如树西倾,必倒随曲。”

若便刀风一至,百苦凑身。若习前不在,怀念何可辨?又宜同志五三,共结言要。垂命终时,迭相开晓。为称阿弥陀佛名号,愿生安乐。声声相次,使成十念也。

譬如蜡印印泥,印坏文成。此命断时,即是生安乐时。一入正定聚,更何所忧也?

问:下辈生的人,只要十念相续,就能往生。请问什麽叫十念相续?

答:譬如有人,在空旷的地方,遇到凶恶的强盗。这强盗拿了刀子,奋勇冲过来要杀他。这人没命的奔逃,见到有一条河。他知道只要渡河到彼岸,小命就可保了。

这时他心里,只想到该如何渡河,是穿衣渡呢,还是脱衣度?若是穿衣渡的话,恐怕衣物沈重过不了河。要是脱衣物渡的话,又怕来不及。他的心里,只有这个念头,再也没有其他的念头。就是这渡河的一念,再也没有其他的杂念,就叫做十念相续。

净土行人也一样,心头念着阿弥陀佛,和那人只念渡河一样。这样的十念,可以是念佛的名字,念佛的三十二相好,念佛的光明,念佛的神力,念佛的功德,念佛的智慧,或是念佛的本誓愿。只要没有其他的杂念,每个心念都如此,乃至连续十个念头都不间断,这就叫十念相续。

如此看来,十念相续似乎不难。然而凡夫的心念,犹如狂奔的野马。意识的波动,犹如停不住的猿猴。由於凡夫的心念,驰骋在六尘里,从来没有停止过。因此平常就要用至诚的信心,时常念佛,来预习克制狂奔的心念。这样积习久了之後,就成为习性。念佛的善根,也就能坚固了。

好比佛陀告诉频婆娑罗王说:“人平常要日积月累的修善行,这样死的时候,才不会有恶的念头产生。有如向西倾斜的树,倒下来时,一定向弯曲的方向倒。”

因此,当临终时,刀风来割身体,各种苦楚齐聚一身之际。若是没有以前修行的习性的话,如何能记得起修行而念佛呢﹖同时最好要和三、五位同修道友,互相约定临命终时,要彼此提醒愿求往生,要助念阿弥陀佛名号。要使佛号声声不断,以达成十念相续的目标。

譬如蜡印印泥,印虽然坏了,而文字却已印出来了。也犹如断命之际,正是往生安乐国之时。一生到那儿,绝对能证悟佛果,还有什麽好忧虑的呢?──────────

西方发愿文净业弟子袾宏?

稽首西方安乐国接引众生大导师

我今发愿愿往生唯愿慈悲哀摄受

弟子某甲普为四恩三有法界众生,求於诸佛一乘无上菩提道故,专心持念阿弥陀佛万德洪名,期生净土。

又以业重福轻障深慧浅,染心易炽净德难成,今於佛前翘勤五体,披沥一心,投诚忏悔。我及众生,旷劫至今,迷本净心纵贪瞋痴,染秽三业无量无边,所作罪垢无量无边,所结冤业愿悉消灭。

从於今日立深誓愿,远离恶法誓不更造,勤修圣道誓不退惰,誓成正觉誓度众生。

阿弥陀佛以慈悲愿力,当证知我,当哀悯我,当加被我。愿禅观之中,梦寐之际,得见阿弥陀佛金色之身,得历阿弥陀佛宝严之土,得蒙阿隬陀佛甘露灌顶光明照身,手摩我头衣覆我体。

使我宿障自除善根增长,疾空烦恼顿破无明,圆觉妙心廓然开悟,寂光真境常得现前。

至於临欲命终预知时至,身无一切病苦厄难,心无一切贪恋迷惑,诸根悦豫正念分明,舍报安详如入禅定。

阿隬陀佛与观音势至诸圣贤众,放光接引垂手提携。楼阁幢幡异香天乐,西方圣境昭示目前。令诸众生见者闻者,欢喜感叹发菩提心。

我於尔时乘金刚台随从佛後,如弹指顷生极乐国,七宝池内胜莲华中。

花开见佛见诸菩萨,闻妙法音获无生忍,於须臾间承事诸佛亲蒙授记。

得授记已三身四智革握辄q,无量百千陀罗尼门,一切功德皆悉成就。

然後不违安养回入娑婆,分身无数十方刹。以不可思议自在神力,种种方便度脱众生,咸令离染还得净心,同生西方入不退地。

如是大愿,世界无尽众生无尽,业及烦恼一切无尽,我愿无尽。

愿今礼佛发愿修持功德,回施有情,四恩普报三有均资,法界众生同圆种智。

西方发愿文注叙(清)实?

或有问於余曰:“诸经所载净土文,总有三篇,其文词致咸可宗尚。而师独於云栖所作,极口赞叹,又其文义不为难解,云栖略注已自显然,而师复为之注释者,何也?”

余曰,余文虽可宗尚,而词义未周,独此愿文义周词备,请申言之。此一愿文大章有六,一曰发菩提心,二曰忏悔三障,三曰立四宏誓,四曰求生净土,五曰回入娑婆,六曰总申回向。

如此六章始终备足,何者?盖念佛法门菩提最要,大心不发净土难期,故首之以发菩提心。心志虽立惑业尚缠,果报一来何从得免,故继之以忏悔三障。烦惑既净业累都蠲,宏誓不坚修行易退,故申之以四宏誓愿。

心愿并发惑业双消,则三昧可成九莲易往,故要之以求生净土。但期自利是名小乘,普愿利他方名大士,故次之以回入娑婆。自他因果事理俱圆,故以总申回向终焉。

此之六法一不可缺,缺一则为人天小果,缺二则受三途恶报,缺三则懈怠易生,缺四则轮回难免,缺五则声闻独善,缺六则因果非圆。

余净土文,但有求生之愿,而无回入之文。发心立誓既未彰明,忏悔回向亦无陈述,故言词义未周也。然此愿文云栖虽解,一往但明大意,其中理致则蕴而未发。初心钝根尚难开解,是以不惮繁文复为注释。

盖此法门属於圆教,不明圆理岂是圆人?苟非圆人则安发圆愿安修圆行邪?故此注文,言四宏则必归无作,言回向则举必具三,无事而非即理,有愿皆从称性。

又恐末世行人少谙教义,故诸名相不敢备述。但取其意变换其文,只逗初机敢闻宿学。其有因此少文略通片义,然後而求大乘经典诸祖着述。方知菩萨修行法门,诸佛成道因果,无不在是。又岂别有一法出於愿文之外者哉?余之所以赞叹而注释者以此。

问者唯唯而退,余因遂理前言而为之叙。雍正四年岁次丙午嘉平月之既望东吴虞山沙弥实贤书於海南蛟门之海云精舍

有人问我说,佛经典籍上所记载的净土文,总共有三篇,文章辞义都值得推崇,而法师却独独对云栖的着作极口赞叹。云栖的西方发愿文,文词义理都不难懂,而且云栖也都略加注释了,法师为何又再注释呢﹖

我回答说,其他的发愿文虽然值得推崇,但是词句义理不够周详完备,只有这篇愿文义理周详,词意完备。请听我解释,此篇愿文有六大纲要,第一是发菩提心,第二要忏三障,第三要立四宏誓愿,第四要求生净土,第五要回入娑婆,第六又总申回向。

这六大要从头到尾完备具足,因为念佛法门首要在发菩提心。如果不发菩提心,是很难往生净土的,所以此愿文一开始就发菩提心。虽然立定了心志,可是烦恼业力尚缠身,万一果报到来,如何能脱免呢?於是接着要忏悔三种障碍。烦恼业力都清净捐弃之後,如果誓愿不够坚固的话,修行容易退惰,因此要发四宏誓愿。

现在心愿都发了,惑业也都消了,那麽三昧就容易修成,九品莲花的佛国也就容易往生了,於是要求生净生。如果只希望对自己有利,这叫做小乘。必须要普愿利益他人,才能叫做菩萨大士,因此接下来要发愿回到娑婆世界度众。自利利他故因果事理统统圆满,最後来个总回向。

这六法缺一不可。如果缺了第一项,那就只能修成人间天上的小果报。缺了第二项,就会到三恶道里受报。缺了第三项,就容易滋生懈怠。缺了第四项,则难免又在六道里轮回。缺了第五项,最多就像独善其身的声闻罗汉。缺了第六项,则因果不够圆满。

其他的净土文,只有求往生的发愿,而没有提到要回娑婆度众。也没有讲明要发菩提心,也没有忏悔回向的陈述,所以文词义理不够周详。虽然云栖有解释这篇愿文,但也只是讲大意而已。其中最精微的道理,并未明讲。刚开始学佛的人及根器钝劣者,实在是很难懂的。因此我才会不怕麻烦,长篇大论的再加以解释。

因为净土法门是圆教,如果不懂圆教的道理,怎能算是圆教的修行人呢?如果不是圆教的修行人,则怎麽能够发圆满的愿?修圆满的行呢?所以我注释此愿文,谈到四宏誓愿时,一定要归向於无作。讲回向时一定提自他、因果、事理三事。每一件事相,无非都是理体。凡有所发愿,皆为圆满自性而已。

我又怕末世的修行人,不熟悉佛教的义理,所以名相都不敢讲太多,只取大意而用易懂的文词表达。这全都是为了方便初学佛者,实在不敢在宿学前卖弄。如果有人因为读了我的这点东西,稍微通了点佛理,然後再研读大乘经典及诸祖师的着述之後。才会知道菩萨修行的法门,及诸佛成佛的因果,全都包含在这篇愿文中了,那里还有另外的法门,是超出这篇愿文之外的呢?这也就是我赞叹、注释此愿文的原因。

问话者称是而退,我就把前面这一番话整理出来,作为西方愿文注的序言。

西方发愿文注云栖莲池大师作

後学沙弥实贤注

释此愿文大分为二,初题目,二入文。题目五字有通有别,西方发愿是别名,文之一字是通名。就别名中,西方二字是所发,愿之一字为能发,发字具兼能所。

又西方是所愿之处,愿是能发之心。言西方则该依报正报,言发愿则摄自利利他。依报则七宝庄严,圆融四土。正报则弥陀圣众,一体三身。

四土者,一、常寂光土,二、实报庄严土,三、方便有余土,四、凡圣同居土。三身者,法身报身应身。应有胜劣,胜则巍巍堂堂,劣则丈六八尺。

注释西方发愿文分两大部分,先解释题目,其次讲内文。题目五个字里,有通题有别题。西方发愿是特别的名称,文这个字是普通一般的名称。在别名之中,西方两个字是所发愿的客体,愿这个字是能发愿的主体,发这个字,兼具了能发及所发两种功能。

也可以说西方是所发愿的目的地,愿是能发愿的心。西方包括了依报及正报,发愿则含摄了自利及利他之心。依报指的是用七种宝物庄严,圆融无碍的四种净土。正报指的是阿隬陀佛极乐国土上居住之圣贤众生,及佛陀的一体三身。

四种净土指的是一、常寂光土,二、实报庄严土,三、方便有余土,四、凡圣同居土。一体三身的三身,指的是法身、报身及应化身。应化身又分殊胜的及拙劣的,殊胜应身相貌巍巍堂堂,拙劣应身相貌则看来是丈六八尺之躯。

问:只一西方何分四土?又只是一佛,何有三身?得无割裂分张邪?

答:如只是一月,而有光影不同。又如只是一镜,而有影像光明不同。何曾割裂光影?分张镜像邪?法身如月,报身如光,化身如影。寂光如镜体,实报如镜光,方便同居如镜影像。

在佛则唯一法性身、寂光土,为众生故现起二身,应下三土。为十地三十心菩萨(十住十行十回向名三十心)现圆满报身,居实报土。为声闻菩萨现胜劣二身,居方便土。为凡夫初发心菩萨现劣应身,居同居土(此中身土被机,只约圆教一往而论。若具明四教,其相千差,恐烦不引)。

问:就那麽一个西方极乐世界,为什麽又分成四种净土呢?只不过一尊阿隬陀佛,又分什麽三身呢?何必如此割裂分张呢﹖

答:就只有一个月亮,却有月光及月影的不同。就只一面镜子,而有镜像与镜光的不同。然而光影及镜像,何曾有割裂分张呢?法身好比月亮,报身好比月光,化身好比月影。寂光土好比镜子,实报土好比镜光,方便土及同居土好比镜中的影像。

就佛的本身而言,他只有一个法性身,只居寂光土。为了化度众生,才示现报身及应身,示现居住於实报土、方便土及同居土。为了已证得十地及十住、十行、十回向之三十心菩萨,示现圆满的报身,居住於实报土。为了证得罗汉果之声闻及十信位之菩萨,示现胜应身及劣应身,示现居住於方便土。为了初发菩提心的凡夫菩萨,示现劣应身,居住於同居土。这里所说的报应身、三土及众生,只是以圆教的根机而论。如果要把四种教都讲的话,相貌千差万别,恐怕读者不耐烦,因此不引用。

问:此之四土,为同一处?为各异邪?

答:亦同亦异,同则譬如一水,天人鱼鬼四见差别。异则各各境界,所处不同,然上能知下,下不知上,应化亦尔。菩萨能应同居方便,声闻能应同居,凡夫但在同居,不能诣上,故云亦尔。

弥陀究竟三身,圣众分得三身,凡夫但有理具而无事用。此之身土,但约机见差别,故有不同。实则依正不二,体用无差,故曰圆融一体也。

问:这四种净土,是在同一个地方?还是在不同的地方﹖

答:是同一个地方,也是不同的地方。所谓同一个地方,譬如同样是水。所谓地方不同,好比诸天、人类、鱼类及饿鬼,所见到的水全都不同。因为不同种类的众生,各有各的境界之故。虽然所居之处看来不同,不过境界高的能知道境界低的,而境界低的,不能知道境界高的国土。应化身也一样,譬如法身大士能在同居土及方便土示现化身,罗汉能在同居土示现意生身,凡夫则只能在同居土,而不能达到其他上土的境界。

阿弥陀佛证得究竟的三身,登地以上的圣众,部分证得三身,而凡夫只在理论上具备三身,而毫无三身事相上的功用。这里讲的三身四土,是就根机而言。由於根机的不同,所以见到的境界有差别。如果就实际理体而言,依报与正报完全是一样的,本体与作用是没有差别的,所以叫做圆融一体。

自利则现生断惑,後世往生,利他亦尔,

又言发者,以激动为义。愿者,以希求为义。激动则如箭离弦,势不中止。希求则如好美色,如谋重利。乃有始焉发愿往生,少焉退惰者,此非发也。又有口谈净土,心恋娑婆者,亦非愿也。

又愿之一字,具该信行。信则自他因果,事理不虚。信得自心是佛,他人亦然。念佛为因,往生作佛为果实也。西方是事,唯心本性是理,一一真实故云不虚。

行则专事持名,不杂不散。愿则心心好乐,念念希求。如此三事,缺一不可。有信行而无愿者有矣,未有有愿而无信行者也。

所谓自己利益自己,就是这辈子能修到把见惑跟思惑都断掉,下辈子则已生在净土。利益众生也一样,就是教他们这辈子断惑,临终往生极乐世界。

所谓发,是指激发策动。愿是指希望寻求之意。激动就好比离了弦的弓箭,势必无法中途停止。希求好比爱好美色,好比谋求重利。有人刚开始时发愿往生净土,不久之後又懒惰退心,这种人就不能称之为发心者。又有的人嘴里虽然称谈净土,而内心实是贪恋娑婆世界的,这种人就不能称之为有愿心者。

愿这个字,还包括了信心跟修行的意思。信是说相信自己和别人、因缘及果报、事相及理体的道理,是真实不虚的。信自己的心就是佛,别人的心也是佛。信念佛是因缘,往生之後成佛是果报。信西方是事相,唯心的本性是理体。相信这些全都是真实的,不是虚妄不实的。

行是指专门念佛的名号,不杂修其他法门,心不杂其他念头,也不散乱。愿是指心心念念都希求往生净土,心心念念都爱好喜乐往生净土。信愿行这三事,缺一样都不可以。对佛法有信心,也肯修行,但却不发愿往生,这种人是有的。但却绝对没有发愿往生,而却对佛法没有信心,也不修行的人。

问:有人闻说西方净土,心生好乐,然不念佛,得往生否?

答:若果心生好乐,定起希求。若起希求,必然念佛。好乐不希求,定非好乐。希求不念佛,岂是希求?好乐希求念佛而不往生者,未之有也。

问:有人听说了有西方极乐世界,心里很喜欢,但是不想念佛。这样的话,可以往生吗﹖

答:如果心里喜欢极乐世界,一定会想去。如果想去,一定就会念佛。如果心里喜欢,却不想去,那一定不是真的好乐极乐世界。既然想去极乐世界,却不念佛,怎能算是想去?如果真是喜欢、想去又念佛而不能往生的话,是不可能的。

问:有人於此,亦好亦求亦念。但世间心重,贪恋尘劳,得往生否?

答:只要将猛,不怕贼强。若果希求心切,系念心专。则贪恋虽重,自然渐渐轻微,亦当往生。如舍银取金,舍鱼取熊掌,则亦何难之有?第恐愿力不敌爱力,佛念不胜欲念。悠悠忽忽,半信半疑,则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问:有的人心里喜爱极乐世界,也想去,也念佛。但是世间的心很重,贪恋红尘。这样的人,能往生吗?

答:只要兵将勇猛,那怕贼寇顽强。如果希求往生极乐世界的心念很恳切,系念佛号的心很专。那麽起初就算对人间的贪恋心很重,以後自然会渐渐减轻变微,这样的话也是可以往生的。就好比舍弃银子而选取金子,舍弃鲜鱼而选取熊掌,这有什麽困难呢?就怕愿往生的心力,敌不过贪爱尘世之心力。想成佛的念头,胜不了欲望的念头。终生在这种悠悠忽忽,半信半疑的情况下度过,这我也对这种人莫可奈何了也。

又问:为善生天,作恶入地狱,本不发愿。念佛往生,亦复如是,何须待愿而後生邪?

答:三界因果,随业所感,固不待愿而成。求生西方,出世正因。若无大愿要期,纵然念佛,决不成就。譬如牛行熟路,虽无御者,亦知归宿。如行生路,决无趋向。必须御者手执绳头,复加鞭策,然後方行。众生心性如牛,三界如熟路,西方如生路。愿如御者,信如手,念似绳头,誓如鞭策,往生如行路,无愿不生,如牛无御,故必以发愿为要也。

又问:做善事的人,自然得生天。造恶业的人,自然堕入地狱。他们本来也都没有发愿呀,念佛往生也应该这样呀。何必一定要发愿,才能往生呢﹖

答:三界六道轮回的因果,是随众生的业力所感应的结果,本来就不须要发愿才能成就的。而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是脱离三界生死束缚的正因,如果不立大愿以期达到目标的话,就算念佛,也是决不会成就的。譬如牛走牠熟悉的路,虽然没有带领者,也自己知道回家。如果要牛走牠从未走过的路,那牠是决无办法的。一定要驾御者手里拿着绳头,还要加以鞭策,然後牛才知道该如何行。众生的心性好比牛,三界好比是熟路,西方净土好比是生路。发愿往生之心好比驾御者,信佛之心好比御者之手,念佛之心好比绳头。誓愿好比鞭策,往生好比走路。不发愿往生是不可能往生的,比如牛没有驾御者一样。所以发愿往生之心是最重要的。

问:信行愿三,既闻命矣。但十方皆有佛国,何须独愿西方?

答:以彼土中阿弥陀佛,与此土众生深有因缘,诸佛不尔,是以专求彼国不愿余方。又彼土中依报正报,超过十方,诸佛所赞。不唯凡夫愿往,菩萨亦然。不唯此方愿往,余方皆然。既无八难三途,亦无三毒八苦。衣食自然,寿命无量,水鸟树林皆能说法。声闻大士其数甚多,诸上善人俱会一处。所以弥陀经中,释迦如来苦口丁宁:“汝等众生,应当发愿,愿生彼国也。”

问:往生的三要件信愿行,已听闻知宗旨了。但是十方世界也都有佛的国土,为什麽单单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呢﹖

答:因为那儿的阿弥陀佛,跟我们这儿的众生,有很深的因缘,其他国土的佛则不如是,所以我们专门求往生极乐国,而不求生其他佛国。而且那儿的依报及正报,超过十方世界佛国,这是诸佛所共同称赞的。不仅凡夫想往生,菩萨也一样。不仅娑婆世界的众生想往生,他方世界的众生也想往生。那儿没有三恶道,也没有八种见佛闻法的障难(一、地狱,二、饿鬼,三、畜生,四、北俱卢州,五、长寿天,六、聋盲瘖哑,七、世智辨聪,八、佛前佛後)。没有贪瞋痴的三毒,也没有生、老、病、死、求不得、怨憎会、爱别离及五阴炽盛之八苦。饮食衣服自然而有,寿命无限量,流水众鸟树林都能说法,罗汉及法身大士多得不得了,最有善根的人都聚在那儿。所以弥陀经里,释迦如来苦口婆心的叮咛说:“你们统统都要发愿往生,这才是最重要的事。”

又问:祖师云“智者知心是佛,愚人乐往西方。”由是而言,则愚人只好念佛,智者固宜参禅。若概劝往生,恐违祖意,非通论也。

答:若言往生是愚,则从上诸祖,莲社高贤,乃至马鸣龙树文殊普贤,亦皆愚邪?亦不知心邪?当知尽理而言,唯佛一人称为智者,余皆是愚。若就事论,乃有千差,谈何容易。呜呼,祖师破人执有,故发此言。今汝执空,因药致病。不知有病易遣,空病难除。天下至愚,非汝而谁?

问:祖师说,有智慧的人知道心就是佛,愚蠢的人乐於往生西方净土。照这样说的话,那麽愚蠢的人就只好念佛求生西方,有智慧的人应该以参禅为宜罗?因此,若是一概劝人往生的话,恐怕与祖师的意思相违背,而非通达的理论。

答:如果说求往生是愚人,那麽难道以前的祖师,莲社的高僧大德十八贤,甚至马鸣、龙树、文殊及普贤诸菩萨,也都是愚人,也都不知是心是佛的道理吗?要知道就最究竟的理性而言,就只有佛一个人可以被称为是智者,其他的人通通都是愚者。如果就事相上而言,众生的智愚程度,则是千差万别,真是谈何容易呀。唉,祖师是为了要破人执着於有,所以才这麽说的。现在你反而执着於空,这是吃了药反而生病了。你不知道执着有这种病容易排遣,执着空这种病就比较难去除了。天下最愚蠢的人,不是你还会是谁呢?

又问:古有发愿来生,生逢中国,长遇明师,正信出家,童真入道者,此复云何?

答:在昔像教方隆,人根尚利,明师易得,入道非难。纵现世未明,来生可望,故发此愿也。今则不然,佛法愈衰,人根愈钝。邪多正少,退易进难。内障外魔,无人不具。明师善友,希世难逢。但见出家满地,未闻得道何人。累劫未成,後生宁致?青公老,败辙昭然。大集悬记,可为诚证(大集经云:“後五百岁中,亿亿人修行,无有一人得道,唯依念佛法门得度生死。”)乃有不知利害,妄效古人,仍发此愿者,过矣。

且言中国,则孰如安养?言明师,则孰愈弥陀?言出家,则孰若横超三界?言入道,则孰若华开见佛,悟无生忍?不是之愿而愿娑婆,我信是人诚为愚执。

又问:古人有发愿来生要生在佛法兴盛之国,要遇见高明的老师,对佛法有正确的信仰而出家,证入童真第八住。这种说法您认为如何﹖

答:以前像法还兴盛时,人的根器还算利,高明的老师很容易遇到,要证位不退不难。就算这辈子没证到,下辈子也还有希望,所以才会发这种愿。现今的情况是大不相同的,佛法愈来愈衰败,人的根器愈来愈钝,邪知见的人多,正知见的人少,退步容易进步很难。本身条件及外在环境的障碍和魔难,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高明的老师及切磋琢磨的益友,希世难逢。只见到出家人满地都是,却从未听说有谁得道了。无始劫至今都修不成,下辈子又怎可能修成呢?草堂青及真如即生已开悟,而下辈子却只做了在家众,他们失败的例子十分明显。大集经里早已说过,实在是很好的证明(大集经里说,像法时期後五百年起,亿亿人修行,没有一个人可以得道,除了修念佛法门,才可以得度生死)。现在还有人不知利害,很狂妄的想要效法古人,而发这种愿,实在错了。

而且,发愿生在佛法兴盛之国,比得上生在极乐世界吗?要求高明的老师,比得上阿隬陀佛吗?想要出家,比得上往生净土,一下子就能横超三界吗?想要证不退位,比得上净土花开见佛,闻法悟道,证无生法忍吗?不发往生净土的愿,而愿生在娑婆世界,我相信这种人实在是既愚蠢又固执。

问:求生西方固所愿也,但我下劣凡夫,罪业深重,福善轻微,如何容易得生安养?

答:余门学道,须赖行人自力。念佛往生,全赖弥陀愿力。自力难,故累劫未成。他力易,故一生可致。是以一日七日,便得往生。十念一念,亦能见佛。纵十恶罪人,佛亦不弃。况十善凡夫,一生发愿念佛,而不得往生乎?且一称洪名,灭罪八十亿劫,何疑业重。暂持圣号,胜於布施百年,何虑福轻。但办信心,决不相赚。

问:我固然很愿意求生西方,但我只是一个低下卑劣的凡夫俗子,罪过跟业障都很深重,福报和善根都很轻微。如何能够很容易就往生极乐世界呢﹖

答:其他法门学佛想要有成就,完全要靠修行人自己的力量达成。而念佛法门求生净土,则完全仰赖阿弥陀佛的悲愿之力。靠自己的力量很难,所以累劫都修不成。靠别人的力量容易,所以一辈子就能达到。因此有的人念佛一天或七天,就得以往生。有的人念一口气或十口气佛号,也能够见到阿弥陀佛。就算是十恶不赦的罪人,佛都不会舍弃。何况是修十善的凡夫,一辈子都发愿念佛,而会不能往生吗?而且只要念一句佛号,就能灭除八十亿劫的罪过,因此何必担心业障深重呢。就算暂时念佛号,也都胜过布施一百年,所以何必忧虑福善轻微呢。只要下定决心求住生,绝对不会受骗的。

又问:兜率内院,近在此界。又有补处菩萨於中说法,亦可上昇,亲近大士。何须近越此方,远超他土?

答:西方净土,是仗弥陀愿力,接引往生,故虽远而易届。兜率内院,要赖行人定力,方得上昇,故虽近而难生。苟无禅定,是无翅欲飞,求昇反坠矣。且彼天欲乐,初心尚迷,西域三人,可为殷鉴。

又问:兜率内院,近在欲界之内,又有弥勒一生补处菩萨在里面说法。我们也可以上昇,亲近弥勒大士呀。何必舍近取远,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呢﹖

答:得以往生西方净土,是仰仗阿弥陀佛的愿力,来接引我们往生。所以虽然路途遥远,却很容易到达目的地。往生兜率内院,完全要靠修行人自己的定力,才能够上昇。所以虽然路途很近,却不容易得生。如果没有禅定的功夫,是没有翅膀而想飞,这好比原本在树上,想要昇天,结果却坠到地上一样。而且兜率天的五欲快乐,连初发菩提心的人都会沈迷的,西域无著,世亲及师子觉三兄弟的故事,可以做为殷鉴。

又问:东方药师佛国,依正庄严,与西方无异,又有八大菩萨临终示路,亦可往生,何须定愿西方净土?

答:药师一经,主於消灾延寿,不专劝往生。其言菩萨示路,是为一类不定善根众生,欲随方受生供佛闻法者。此人福慧具足,所愿皆得,故闻药师佛名,随念即生彼国。八大菩萨特为示路,指归其处耳,亦非一定往生彼国也。故曰“或有因此生於天上,及生人间,为轮王而摄四洲,安四民於十善。”此非福慧具足,而能之乎?

今弥陀佛国,专劝往生。诸经广谈,十方咸往。弥陀圣众,垂手提携。释迦诸佛,赞叹护念。而乃舍通途而行局路,执暂语以废常谈。东西既无定向,持念又复不一。既无福慧,又鲜神通。未得随生,翻成莽荡,可弗审欤?

又问:东方药师佛的国土,依正庄严和西方极乐世界没有不同,又有八大菩萨在修行人临终之际,指示道路,不是也可以往生吗,为什麽一定要往生西方净土呢﹖

答:药师经主要讲消灾延寿的法门,并没有专门劝人往生该国。所谓菩萨示路,是说有一类根性不定的善根众生,想要任意受生,以便能供养佛陀听闻佛法。这种人是福德智慧都具备的,所以愿望都能实现。因此只要他们听说药师佛的名字,而想往生那儿的话,临终时就能随着念头往生药师国。八大菩萨特别为他指示道路,告诉他方向而已,也并不一定是要往生药师净土,所以经典上又说:“有人因此生於天上,或生於人中,做转轮王,统治四大洲,教人民守十善法。”如果不是福慧具足的人,怎能做到呢?

而阿弥陀佛的净土,是专门劝人往生的,许多的经典都提到这点,十方众生全都往生那儿。阿弥陀佛和诸大菩萨都垂手接引,释迦及诸如来都赞叹护念此法门。现在你却舍弃这条通途大道,而去别走小路。执着权宜暂时的话,而废除经常不变的箴言。往东生药师国或往西生弥陀国,全无个定向,持佛名号的念头因此无法专一。既不具备福德智慧,又缺少神通变化的能力,搞到最後那儿也往生不了,岂不荒废功夫吗?怎可不仔细思虑呀。

今欲一其志念,专其趣向。不归安养,将安归邪?专其趣向故曰西方,一其志念故曰发愿。文者,能诠章句也。

又愿有通别,通则四宏誓愿,别则随心所发种种誓愿。又通则皆名为愿,别则菩提名发心,四宏名发誓,求生西方名发愿。

又回向亦名为愿,如华严十回向文,一一皆云愿众生等是也。又求生西方,总摄一切菩提誓愿,及十方三世一切佛法,无有遗余,故以此题而冠篇首也。

然此愿文,事理周备,行愿深广。诸有智者当味其言,力行其事,庶几自他俱利,因果皆成,不徒为文字语言,音声唱和而已。初释题目竟。

现在应该要把念头专一,往生的方向也要专一。因此,不往生极乐世界,要往生那里呢?方向专一,所以叫做西方。念头专一所以叫做发愿。文是指诠释文章言句的主体。这就叫西方发愿文。

愿有通说及别说两种,通途之言是指四宏誓愿,别说是指随各人心意所发的种种誓愿。而愿也可以说是通说,别说则发菩提心叫发心,发四宏誓愿叫发誓,求往生西方叫做发愿。

回向也可以说是愿,譬如华严经的十回向文,每一回向都说愿众生等。求生西方可以包括全部一切的菩提心誓愿,及十方三世一切的佛法,而毫无遗漏遗失。所以题目最初二字就是西方。∵∵∵∵∵∵∵∵∵∵∵∵∵∵∵∵∵∵∵∵∵∵∵∵∵∵∵∵∵∵∵∵∵∵∵∵∵∵∵∵∵∵∵∵∵∵∵∵∵∵∵∵∵∵∵∵∵∵∵∵∵∵∵∵∵∵∵∵∵∵∵∵∵∵∵∵∵∵∵∵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