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定真如是钵昙——纪念妙湛老和尚百年诞辰∵

作者:释诚信∵

前∵∵言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在福建有两位高僧,一位是莆田广化寺的住持圆拙老和尚,一位是厦门南普陀寺的住持妙湛老和尚。这两位老人,都为福建的佛教事业贡献出毕生的精力,他们的事迹已是广为传颂的佳话,必将载入佛教历史而成为我们后人学习的榜样!特别是妙湛老和尚,本人跟随参学了十五年时间,在他的言传身教下,使我学到了待人接物和处事应世的人生之道。可以说:我的出家成长,我的修学体悟都少不了妙老的栽培和教诲。从某种意义上讲,妙老就是我的大恩人和大善知识。古人云: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今年正是妙老诞辰一百周年的纪念日,作为他的学僧来说,心里特别怀念,也特别感恩。这里仅以本人的一些所见所闻,来回顾妙老传奇一生及其对佛教所做的巨大贡献。

一、出家因缘∵不幸生幸

妙湛老和尚出生于1910年,祖籍辽宁丹东,俗名褚永康,出家法名续林,号妙湛。少年时,聪明懂事,勤奋好学。据他自己所说,在小学时,他的毛笔字写的很好,深受老师的赞叹。由于他从小认真学习毛笔字,所以到晚年时,他的书法还是刚劲有力,受人欢迎。不仅毛笔字写的好,妙老的钢笔字也是别有特色,每个字都写得端端正正,大大方方,从不马虎。从他的字里行间,就可以看到他的修养和气量。他在学校不仅是一个好学生,而且还是一个优秀的运动员,曾经去朝鲜参加足球比赛。

1930年,褚永康毕业于丹东师范,1933年,在安东(即丹东)第五小学任教员,1934年任安东第一小学校长。此时东北已被日寇占领,作为一个忧国忧民的有为青年,和当时的大多数同胞一样,褚永康对日寇的侵略行为亦深恶痛绝。虽然他没直接参加抗日救国部队,但也做了许多抗日反日的活动。他的行为慢慢被日伪盯住,到了1937年,他和学校的教导主任,都被日本人抓去,被列为“抗日救国军”的成员而遭到严刑拷打。在牢狱里,受尽日寇的种种非人折磨。不仅遭到毒打,常常把水灌入他的口中,灌涨肚子以后,再用木板放在他的肚子上,重新把肚子的水从口里压出来,如此折磨,不知其数……每当他给佛学院学僧讲抗日历史,回忆当年的经历时,他每每泣不成声!勉励学僧:“你们一定要爱国爱教,只有国家强大,才不受外国人的欺负。”

因为褚永康在牢狱里,得到教导主任的劝化,常念“观世音菩萨名号”和《高王经》,心无恐惧,把生死罝之度外,由于他的虔诚终于得到观音菩萨的感应,最后日本人把他放了出来。从此之后,他对战争的痛恨、众生的残忍有了深切的感悟;对日本人欺负侮辱中国人的种种侵略行径,感到万分的痛心和气愤。因此,他就一直在寻找一种避免战争、避免痛苦的方法。当他接触了佛教以后,认为释迦牟尼是最伟大的,因为世尊主张慈悲、和平、反对战争、反对侵略,这正是盘桓在他脑海中已久的想法。故此,他于1939年在凤城双泉寺依进修老和尚出家。同年10月,他到北京拈花寺(该寺创建于明万历九年,是北京历史上最着名的内八刹之一,现建筑尚存)受具足戒,立志学佛,希望以佛教的真理,推动世界的安宁与人类的和平。

二、多方参学∵苦其心志

妙湛老和尚出家以后,勤学苦修,除了平常的事务以外,每天都在认真学习佛教经典,研究教理。1940年,他经人介绍到青岛湛山寺佛学院,跟随倓虚老法师学习天台宗的教理。1942年,他来到扬州高旻寺,追随来果禅师学习禅法。在禅堂里面,每天打坐参禅,随众起居,发愿要究明心地明心见性,才不负出家之志。但由于他过去大脑受日本人的严打留下了后遗症,每当打坐,都会引起头痛,无法坚持,所以就要求出堂在高旻寺的客堂当知客。四年后,感到当知客事务太多,不能安心用功。故于1946年,到镇江金山万佛寺及九华山等名胜道场参学了十年之久,1956年又回到高旻寺当大知客。1957年春,经高旻寺禅堂里的福建籍的见性法师介绍,来到了厦门南普陀寺参学。他的目的很简单:因为不会讲闽南话,可以少与别人交往,这样就可以多一些时间来学佛修行。结果却被人误会:认为他是一个北方人,来南方是否是有什么政治意图?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认识到他的确是一个爱国爱教的优秀僧人,也就慢慢消除别人对他的一些误解。他告诉学僧说:“我能来到观音菩萨道场——南普陀寺,是因为过去在狱中虔诚念诵观世音菩萨而获得了第二次生命,这说明我和观音菩萨是有缘的。”

由于妙老的人品修养得到了大众的认可,不久以后,就请他为南普陀寺常住执事——监院。他不负众望,在各个执事位置上都任劳任怨,尽心尽力,得到了两序大众的一致称赞。文革期间,当寺院受到冲击时,他凭着超人的智慧,竭力保护文物,用毛主席的语录帖在藏经楼的门上。如此,终于保护了寺院的佛教藏经和许多文物。在十年浩劫中,他虽然改装,随缘生活,但内心常常不忘自己的出家使命,往往白天劳动,晚上参究话头。当他在南普陀寺小卖部时,工作认真踏实。除了工作以外,每天早饭后自己一个人到山门外去扫地。如此坚持十年如一日,毫不动摇。所以,曾多次被南普陀寺管理委员会评为“劳动模范”。

三、驻锡闽南∵培育僧才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宗教信仰政策得到了贯彻落实,南普陀寺被列为全国重点寺院,开展了正常的宗教活动,妙湛老和尚期盼佛教复兴的一天终于到来了!1980年春,妙老的监院职务得以恢复。是年11月,任厦门市佛教协会会长。他受***宗教部门的委托,担任南普陀寺修复委员会主任,负责维修殿宇。妙老高瞻远瞩,一边维修寺院,一边培养僧才,于1981年春,首先复办了由过去弘一大师创办的佛教养正院。是年10月,本人就住在天童寺,经过安徽籍明心老法师的介绍,终于有缘到南普陀寺跟随妙湛老和尚并在其座下学法。那时候的养正院,学僧只有二十几个,开始是白天劳动,晚上上课学习。后来慢慢改为,半天学习,半天劳动。当时,妙老每天亲自带头出坡劳动,我们学僧也跟着一起劳动,有时搬砖搬瓦,有时挑沙子挑水泥,有时上山砍枯树拣柴火煮饭,有时到厦门大学用手拉车运煤等等,大家都非常自觉,从不叫累。

1984年,妙湛老和尚在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老居士、新加坡宏船老法师、广化寺圆拙老法师以及梦参老法师的鼎力支持和鼓励下,下决心要复办闽南佛学院。经过一年多的通力协作,众缘和合,于1985年5月17日,在南普陀寺的法堂举行了“复办闽南佛学院暨开学典礼”仪式,从而正式揭开了闽南佛学院复办的新篇章!本人当时亦很荣幸的考入闽南佛学院并参加了这一盛举。回首往事,妙老在当时的环境条件下,仍能做出如此的壮举确实令人赞叹不已。妙老为了成就更多的学子,培养更多的僧才,打破了闽院历史上只有男众没有女众的传统办学方针。在闽院复办伊始,就直接招收男女两众各40名,当时男众设在南普陀寺,女众设在万石莲寺。由于万石莲寺的宿舍有限,女众学僧分别住在天界寺、弥陀寺、妙清寺、妙香林等寺。所以学僧上课每天都要走很多路,特别是刮风下雨天更不方便。妙老为了使女众有一个比较好的学习条件和环境,又便于统一管理,他动了很多脑筋,想了很多办法,最后决定把紫竹林寺收回修建后,作为闽院女众部的校舍。1992年,紫竹林寺的重建工程,得到了***的悟因法师和新加坡锺氏家族的大力赞助。经过三年多的努力建造,到1995年的秋季学院规模基本完成。1996年春,闽院女众部正式搬进了紫竹寺的新校舍上课。

佛教养正院和闽南佛学院在妙老的精心管理下,一天天的壮大起来,学僧也一天天的多了起来。可以说闽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两个班发展到四个班、六个班,到1992年又增加了研究班,共有350多名男女学僧,成为地方性佛学院中规模最大,人数最多的一所高等佛教学院。闽院复办后,已经培养了许多青年僧才,至今都分布在海内外的各个佛教岗位上做弘法利生的事业。所有的这一切,都离不开妙老的心血!在办好闽南佛学院的同时,妙老还兼任了福建佛学院院长,并帮助岭东佛学院、武昌佛学院、依兰佛学院、江西尼众佛学院的复办和创立以及在经济、师资、生源等方面都给予大力支持。此外,他倡议中国是一个信仰佛教人数最多的一个大国,应该要创办“佛教大学”,才能跟上“佛教国际化”的步伐。可见,妙老的悲智宏愿是多么的伟大!

妙湛老和尚生前对闽南佛学院,可以说是呕心沥血,不辱使命。他一心一意培养僧才,常有“恨铁不成钢”的悲心。他常说:“你们一定要认真学习,将来都是佛教的人才。不让你们学习,是我的罪过;让你们学习,学不好是你们自己的责任,我也不知那块云有雨啊!”可见他的一片苦口婆心。到了八十多岁的高龄,常用禅宗的“棒喝”来引导学僧,每天早上一打板,钟鼓一敲,他就站在方丈楼的走廊上,大声地喊:“起来上殿!起来上殿……!”并且经常拿着一根拐杖,亲自到学僧宿舍,一个个巡视,以提醒那些起床较晚的学僧赶快起来上殿做早课。

因为妙湛老和尚在高旻寺和金山寺的禅堂参学时曾得到一些领悟,所以知道坐禅实修对僧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他就常跟我们这些学僧讲:“单学理论不行,佛法是重于实践的,一定要有学有修,实修实证才行。”正是出于这样的理念,他发愿一定要建一座禅堂,让学僧们都能有到禅堂里打打坐、练练腿的机会。妙老的这一愿望,终于得到香港南怀瑾老师及其学生李省悟和李素美等居士的慷慨解囊,在1990年秋就开始建造禅堂,他亲自监督工程。当1993年南普陀寺禅堂建成后,老和尚首先就请南怀瑾老师来主持打禅七。当时来自美国、加拿大、菲律槟等国家和两岸四地的佛教界、学界、政界等有关方面的人士以及闽院所有男女学僧共1000多人,在禅堂里修学佛法,共同体验了一次以“佛教禅学与生命科学”为主题的“教禅并重”的大型学修活动。从此以后,妙老主张每天晚上,最好让学僧到禅堂里坐一支香,通过禅修就可以使学过的知识消化受用。这是他老人家一贯的办学宗旨,也是坚持“学院生活丛林化”和“学修并重”、“坐地参学”的佛教传统办学方向。

四、自利利他∵∵悲智双运

妙湛老和尚复办闽院以后,他的悲心切愿并未完了,在他有生之年,就是要创办一所佛教慈善基金会,来利益人群,实现佛陀慈悲喜舍的伟大精神。这也是他人生的最后一个愿望。当他把这个愿望提出以后,马上得到寺院全体职事和闽院全体师生以及有关佛教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于1994年冬,正式成立了全国佛教界首家慈善基金会——南普陀寺慈善事业基金会。此会成立后,便开展了一系列的扶贫赈灾、助学济困、义诊施药等慈善活动,并经常亲自到一些贫困地区去扶贫赈灾。凡是有人向他化缘或求助,都会满足别人,从不拒绝。他平常省吃省用,生活朴素,从不浪费,把别人供养他的红包钱全部用于慈善事业。特别让人感动的是:到了八十多高龄,出门从不带侍者。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带侍者?”他说:“我自己能走,带侍者要花钱。我把这个钱省下来,给那些需要钱的人,那不是更好吗?”。在1981年,正值南普陀寺大殿佛像装金,他把贴金箔留下来的小纸片一张张地捡起来带到房间,用它来写小字,或记录一些电话号码等等。我们从妙湛老和尚这些生活的点滴当中,能够看到一个平凡老人所做的不平凡的事,这其实就是菩萨的悲智行为和自他两利的宏愿所在。

结∵∵语

妙湛老和尚于1995年圆寂后,至今已有15年的时间,当我们回想时,就好像昨天一样。凡是追随过他的人,无不赞叹,无不感恩。他立言、立功、立德,后人永记在心。他的慈悲,他的智慧,他的心胸,他的风范都是非常人所能比,他的一言一行都是后人的学习榜样。他一生自我总结为八个字:“任劳任怨,委屈求全”。他临终的遗言是:“勿忘世上苦人多”!因此,他的一生,是有意义的一生;他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他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他在常寂光净土里,看到今天学僧们所取得的成绩,所做的佛教事业;看到今天闽院的兴旺气象,一定会欢喜赞叹!他的菩萨精神,就象一轮明月,普照着大地;更象旭日当空,光耀着人间!

(作者:诚信,中国佛教协会理事、浙江省政协委员、宁波市政协常委、宁波市佛教协会会长、天童寺方丈。)

∵∵∵∵∵∵∵∵∵∵∵∵∵∵∵∵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