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养儿育女∵

《一》前言∵

有人说,男女之间的关系,从相识发展到结婚成家,由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而生儿育女,一切都是出自于爱,所以,孩子便是父母爱情的结晶。∵

在传统的家庭观念中,结婚怀孕,生产并哺育喂乳是女人与生俱来的天赋与本能,也是她应为丈夫尽到的责任。父亲在家庭中,往往被视为权威人物与经济支柱。组织家庭、生儿育女,对于一般的父母而言,是值得骄傲与庆幸的,因为他们创造了延续的生命。男女婚姻生活中最神圣的一刻,莫过于一个新生命的诞生。∵

当一个新生命降临人间,他不仅为父母带来喜悦与兴奋,也带来了不少的责任与烦恼。社会兼心理学家佛洛依德曾经说过:「父母之间的关系,生活的态度,对孩子的健全发展影响至深。」一般而言,身教往往比言教的影响更明显。父母的言行举止让孩子们看在眼里∵、印烙在心里,直接与间接地影响他们处世待物的态度。∵

在一个曾经发生过家庭暴力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心灵将会留下永不褪隐的阴影。当他们带着悲愤与不满的心情来到社会,若没有得到良好的纾解或发泄,难免要引起社会暴力事件。由此可见,延续社会人类的繁殖,固然是神圣且重要的任务,培育下一代,教养孩子正确的处世态度和方法,以塑造出一个祥和的未来社会,更是现代父母所应负起的责任。∵

社会瞬息万变,物慾横流,养儿育女并不简单。为了满足孩子的需求,要持家有道并负起社会的责任,对现代的父母而言,看来是个严竣的考验。∵

《二》促进夫妻的关系∵

男女结合为夫妇,要想过美满的婚姻生活,除了要互信互重、彼此容忍与宽恕外,也应该互相勉励、互相关注对方的情绪与心境的反应。∵

大部份父亲想要子女,和母亲心甘情愿怀孕九个月的原因是一样的;传宗接代,并从养育子女的过程中得到满足与快乐。可惜的是,鲜少人发觉,当小生命在母亲身体内出现时,这正是促进夫妻良好关系的最佳时期。∵

第一次怀孕,对女人来说,肯定是非常兴奋与紧张,辛苦又冒险的事。兴奋是因为自己已尽了一份为人妻子的天职,不久就可以和自己的亲身骨肉一起成长;怀孕时期,心理和生理都会有重大的变化,从来不曾怀孕的她,当然要紧张万分;随着肚子一天天的隆起、体重不断地增加,行动也渐渐地变得笨拙。腰酸背痛、失眠、食慾不振更令她痛苦难堪。∵

在苦难中,我们无不希望他人能及时给予扶助与关怀。将心比心,怀孕时期的女人最需要的,莫过于未来父亲给予精神上的鼓励与安慰。专家们认为,在这非常时刻,除非不得已,夫妻应常在一起,不宜分居两地。有智慧、有爱心的丈夫都会提高警惕,关注妻子的一举一动并给予适当的安慰与协助,时时刻刻都表现出对她的关怀。当她的性情突然恶化,无理取闹时,这正是学习「忍辱波罗蜜」与长养「悲愍心」的最佳机缘;当她的行动变得笨拙,连从床上爬起来都辛苦,及时扶她一把,利行「布施波罗蜜」她肯定会得到几许安慰;当她感到紧张与恐惧,为她诵经祈祷不正是「精进波罗蜜」吗?∵

虽然,这一些小动作看起来似乎微不足道,但在很大的程度上却能有效地促进夫妻之间良好的情谊。夫妻的感情是需要不断地滋养。怀孕期间,有丈夫陪伴的日子,往往会比较安心与温馨。∵

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有些妇女在怀孕时期得不到丈夫体贴关怀,心里常不愉快。结果,她们常为一些鸡毛蒜皮,芝麻小事而抱怨与大发雷霆,拿自己的孩子来出气。这可谓是家中的悲剧与不幸!夫妻关系搞不好,养儿育女的工作肯定要事倍功半了。∵

因此,不少的婚姻专家认为,怀孕的太太进产房时,丈夫最好在场与太太一起分担生孩子的痛苦,并给予精神上的鼓励。这样,太太一定会觉得自己的生活比以前更香、更美、更浓。∵

生儿育女,不只是为了分享快乐,也应身感同受分担对方的痛苦。毕竟,在这无常的世间,痛苦往往多于快乐。生活在一起,若无法同甘共苦,彼此之间就有了距离,孩子出世后,差距将更明显、更遥远。∵

《三》建立正确的人生观∵

每一人都有各自的福德因缘,自己独特的人格与生活价值观。有些人乐观进取、慈悲为怀;有些人悲观厌世、孤独焦虑。个人的生活价值观正确与否,对其修身立业、社会的清净福乐都有密切关系。孩子的人生价值观与父母有何关系呢?父母如何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呢?∵

中国人有句古老的话:「有其父必有其子。」这一句话,在某个程度上很有其真实性。如果我们仔细地检查对比,也许要惊觉子女与父母的价值观念,其共同点往往多于异点。一些研究报告更显示,家长若常常嗟怨头晕身热,喜爱无病呻吟,孩子们也会有样学样来作为逃避责任或逃学的藉口。更离谱的是,∵一些孩子骂人的嘴角、语气和用词,跟其父母生气骂人时没两样。显然的,父母的言行举止,生活态度对孩子的人格发展、思维方式,影响至深。身教往往比言教来得重要。∵

另外,孩子们也常常「活在父母的看法中」。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们常不自觉地说:「我妈妈…」或「我爸爸告诉我…」,这说明了父母的言论足以影响孩子的价值判断。∵

佛教把一切赞美与鼓励人们向上、向善、向真的话称为「爱语」。佛教徒父母应以爱语来勉励孩子。父母的鼓励与赞美,能给孩子们很大的信心,勇敢地去面对现实生活的挑战;相反的,父母有害的评论却可以很轻易地粉碎孩子的自信心,使他们走向失败与颓废的人生道路。∵

故事:在班上,舞蹈老师向同学们发问:「谁认为自己漂亮又可爱的,请举手。」出乎意料之外,除了一位又矮又胖又黑的小女孩,其他的同学都不敢举手。其实,这小女孩不但长得矮又胖,她也很调皮。哥哥姐姐们都认为她十足像野男孩,将来肯定没人要。但是,她为什么如此自信地认为自己漂亮又可爱呢?∵

原来有一回,她和弟弟争吵,弟弟骂她又胖又矮又丑,在旁的哥哥姐姐也点头示意,妈妈更严苛她。夜深了,大家都进入睡梦中,小女孩却翻来覆去无法入眠。恰好,父亲刚从外面应酬回来。她立刻抓住父亲的手并问道:「爸爸,您说我可爱吗?」醉酒中的父亲笑着说:「兄弟姐妹中,只有你最像我,当然最漂亮、最可爱罗!」接着父亲抱起她眇了眇后又斩铁截钉,以肯定的语气说:「如果有人愿意以一百万买我这可爱的女儿,我也不卖。因为,你比金钱更重要。」父亲的反应,不自觉地在女儿的心里画出了一幅美丽的自我肖相,制造了「可爱的自我心里图相」。∵

为人父母者,无不希望孩子们在学业上出类拔萃。然而,在童年时代,父母的恶言恶语、刻薄的言论,早已毁了孩子们的自尊心与自信心。美国前总统已故福特先生在他的自述中说:有一次,他不小心在餐厅打翻了牛奶,父亲便当众数落他笨手笨脚。结果,童年时代的福特常把热咖啡溅在身上、常常摔倒在楼梯旁。所幸的是,在中年时,他自觉地纠正了这错误的观念,走出了父亲错误判断的「阴影」。∵

在一些社会,重男轻女的思想根深蒂固。父母受了传统制度与教条的影响,常有意无意地以「分别心」去对待儿子与女儿。他们低估了女儿的能力,限制她们学习的范围;他们高举了儿子,不让他们拿针穿线缝补衣裳、进厨房洗菜作饭。这种愚痴的作法,导致孩子们失去学习独立的机会。∵

佛法以为,在法相上,男女是一律平等。在《首楞严三昧经》里,佛说「发大乘者,不见男女而有别异」。所以,佛教徒父母不应以「分别心」,用不同的态度去对待孩子。况且,男儿与女儿都是自己亲身骨肉,有缘才能来相聚。不管是任何性别,在父母的心目中,孩子们应永远地被接纳,赞赏与祝福才对。让孩子们活得自在、有安全感,对父母来说是责无旁贷的。∵

《四》满足孩子的需求∵

有一回,朋友说了一个有趣的故事。中学时代,他问生物学老师,为什么女人怀孕长达九个月,其他的胎生动物如猫与狗却不需要这么长的时间?老师回答说:「这是一件可喜的事,若怀孕期缩短一点,那些一时糊涂的人,可能一年内生下两、三个小孩,那么,在第一个小孩还没学会讲话之前,他的父母可能早已破产了。」∵

可见,有不少的人犯了严重的错误,他们认为孩子们的最大需求莫过于物质的享受。于是,成家之初,他们便一味想改善家庭经济生活。结果,他们忽略了整个家庭生活、忽略了孩子在心智发展过程中所需的要求。着名的儿童心理学家爱达?李山指出父母长期在外奔波是不健康的现象,因为他们绝无办法满足孩子们在感情上的需要。父母与子女的感情距离越远,子女成年后往往会出现敬畏与嗔恨的不良心理。∵

尽管我们没有足够的证据来说明,父母及早参与子女日常活动所带来的影响程度,但至少有父母陪伴的感觉往往是不一样的。而且,我们必须承认的是,光是喂饱孩子,提供最好的住宿与衣服,并不能造就一个情感平衡,理智健全的人。∵

想要和孩子们建立深厚的感情,最直接的方法便是拥抱他,和他玩游戏、说故事给他听,不管他有没有反应。在许多研究中,专家们发觉父母与子女之间的联系,在拥抱时便紧密结合在一起。十五碑佛寺住持达摩难陀长老认为,父母拥抱孩子,并不会使他们「吃不消」。相反的,这将促进彼此间的亲情关系。∵

故事:我有个朋友经常到国外做生意。虽然有了两个儿子,但他对小孩并没有特别好感。直到他卅七岁那年,太太生下了一个漂亮的女儿。有一天他心血来潮、兴致勃勃地抱起女儿时,她用小小的拳头紧紧地抓住他的大姆指并流露出纯洁的微笑。刹那间,身为孩子父亲的他感到这是多么值得骄傲。瞬息间,在外打高尔夫球、喝酒应酬,与跟孩子们共渡欢乐时光相比起来,一切都变得不值得了。从此以后,他与孩子间不再笼罩着一层神秘的面纱。孩子的笑声与噪闹声,不再是一种烦恼,而是生机的显现。∵

所以,只要有爱,一切都可以被接纳、被包容。实事上,真正的父母,不论孩子是好是坏,你都应完全地接纳。唯有这样才能循循善诱地引导他们入正途。如果我们成长的生活是快乐的、有安全感的,先要感谢的是亲身父母。当代企业界传奇人物李?艾科卡,把他的成就归功于其父亲。当他在失意坎坷时,父亲常勉励他接受生活上的忧愁;每逢遭遇挫折而失望时,父亲总是说:「如果没有挫折,你就永远不会了解什么是幸福。」身为父母,只要肯以开明的态度去看待子女,不放弃任何一个可以协助孩子、鼓励孩子的机会,这必定可以建立良好的亲情关系。∵

大多数的父母都知道,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的社交活动范围增广,他们都学会隐瞒实事。往往在无知与好奇心的驱逐之下;他们误交了朋友、误信了邪门外道、踏入歧途。这是一般现代父母所担心的事情。然而,如果孩子与父母之间有良好的亲情关系,在互相沟通时,孩子便会经常披露心事。这时,你就能够觉察子女正养成怎样的人生观了。任何差错出现时,便可及时给予辅导与纠正。∵

父母的伟大之处,应该是时时都在孩子的身边并且知道什么时候孩子们需要什么?随时随地给他们关爱与指导。所有负责任的父母在他有生之年,必须尽他所有力量,紧密地去维护家庭与孩子。然而,世间上没有一个父母是希望孩子永远「长不大」、永远要依赖父母。因此,教导孩子们如何独立、如何长养智慧是何其重要。如果家庭成员都是佛教徒,每个星期都来个固定的佛法研读,这将能使大家更深入地了解佛法要义,建立不动移的信仰心。与此同时,亦能促进沟通、强化成员之间的亲情与爱情。有了正确的信仰和智慧便有能力判断生活的品质、越过社会上的种种诱惑与陷阱,所以,佛陀在《尸迦罗越经》里说,父母在教导孩子「去恶就善」之余,还应当「教持经戒」。有了佛法的指引,生活便有了方向,孩子在外,父母也不必牵肠挂肚、提心吊胆了。∵

《五》结语∵

无疑的,生儿育女,对于相爱中的两人是最美妙、最神圣、富有挑战性的抉择。虽然,坊间已有不少专家提供育儿的指南,但社会瞬息万变,孩子的身心成长永远是个很大的变数。因此,教养孩子没有绝对的准则,别人所经历的育儿故事,只能供作参考,没有任何专家能真正教你如何去培育孩子。∵

然而,不管面临多大的逆境与考验,有责任、有爱心的父母者不应轻言放弃。孩子的啼哭声说明了他们需要父母的拥抱与疼爱。孩子的欢笑,带来不少的欢乐与生机。不管孩子的举动如何,父母还是得一样的关注他、爱他。有智慧的父母不必怕孩子知道他们是不完美的父母。最重要的是,要在日常生活中建立良好的亲情与诚信,让孩子们知道「家」永远是碇泊修缮的一所良港、父母永远是他们的「大护法」与「善知识」。∵

慈悲与关怀,应表现于行动上。只要孩子们深信「家」是一个安全的避风港。父母是一个牢固的靠山,那么,即使遭遇任何不测的挫折,也不于旁徨,惊慌、沮丧而作出不理智的傻事。∵

如果孩子已感到精疲力竭或登上生命的高峰,他们依然记得要回到父母的身边,孩子的父母便是成功的育儿专家了。∵

阿弥陀佛!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