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6日

当代社会现代化、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的现实,与佛陀所建立的教法之间,形成了更为明显的契合,为佛教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也为佛教教育带来了新的契机和挑战。面对难得的发展机遇及主客观环境的挑战,教内外智者纷纷作出敏锐而积极的响应,积极探讨佛教的使命及未来的发展走向,尤其是对僧伽教育的模式体系、目标定位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提出了很多富有创意的方案。笔者从中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借此拙文,抛砖引玉。

学修一体:僧伽教育的选择模式

在我国佛教界,无论是高僧大德还是专家学者,大都认同我国佛教协会赵朴初原会长在1992年全国汉语系佛教教育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即“学修一体化,学僧生活丛林化”的僧伽教育基本理念。基于对此理念的赞同及遵循,立足于当前尼僧教育的实情,笔者窃思:若欲切实贯彻“学修一体化”,需要重审现行僧伽教育模式的利弊。针对新一代僧众的特点,结合时代对僧教育的要求,慎重选择教育模式。

20年来,笔者不断地深入体悟佛陀出世慈悲利生的旨趣,认真领会祖师们对僧伽教育的真知灼见,思考专家学者对僧伽教育的精辟评点,试探性地规划了五台山普寿寺尼僧教育的总体框架:即“3+1”僧伽教育工程模式。此中的“3”是指3个机构:五台山普寿寺——修行道场、榆次大乘寺——教育场所、菩提爱心协会——慈善机构。而∵“1”则是指菩提爱心协会承办的旨在济助孤寡老人弱势群体的一项慈善事业——清泰赡养园。

为了实现学修一体化,普寿寺僧尼努力将普寿寺建成学院式的丛林;使大乘寺形成丛林式的学院;将菩提爱心协会发展成沟通道俗四众佛弟子的广阔平台;将清泰赡养园建造成慈善事业的老人静养场所。

以戒为师:僧伽教育的基石

佛陀临涅盘时,教诲弟子应牢记“以戒为师”之圣训:“于我灭后,当尊重珍敬波罗提木叉。当知此则是汝等大师,若我住世,无异此也。”∵关于戒律在佛法修持中的关键定位,在大小乘三藏教典及祖师教诫中随处可见。

认真研究律藏亦不难发现,围绕个人解脱、利济世人、正法久住为核心的僧团管理教育体系,是建立在戒律的基础上的,这些戒律可归纳为自行、众行两方面。

从自行来说,佛为僧尼制定的别解脱戒、保护行人,如同在生死险路上警告禁止通行的红灯,依准而行,可令个人远离缘非,成就清净的戒德,最终获得解脱,乃至成就无上菩提道果。就众行而言,维护僧团和合的一系列羯磨法,就犹如菩提路上的准许通行的绿灯,遵循无违,可实现六和敬,使僧团成为世间的一盏明灯,令正法久住,利益无量无边的众生。

自行与众行,二者密不可分,相辅相成,个人的自行清净是成就众行的保证;只有众行如法,才能为成就自行提供安定的修学环境。因此,以戒为根基的自行、众行,是僧团和合的关键,而僧团是否和合关系到正法的兴衰。故《四分律》的律序云:“以众和合故,佛法得久住。”

这就是原始的僧伽教育体系。正是这样的僧伽教育制度,成就了一批批大成就者。追忆古德的修行历程,可知原始的僧团教育制度是令佛弟子趋向解脱的成功之路。探究当今僧伽教育体制的过程中,在对待传统与开拓的关系上,当慎之,再慎之!

《善见律》(卷一)中说:“毗尼藏者是佛法寿,毗尼藏住佛法亦住。”因此,无论构建怎样的教育体系,不管对僧伽教育机制作何种改革,僧教育的基石应当是戒律教育。而此戒律教育的重点不在于理论上的研究,而在于实际中的行持。正如济群法师《从戒律看原始僧团的教育制度》中所讲:“戒律教育虽以相应的律学知识为基础,但主要是通过如法的实践来完成。由律仪生活养成高尚僧格,由律仪生活为人天树立德行典范。”这一点,在当今形势下尤其需要强调。

论证当今时代强化戒律教育的特殊意义,这里以国家宗教局叶小文局长在2007年底的一次会议讲话中发表的观点作为论据。讲话的题目是:《重新举起“以戒为师”的旗帜》。其中阐述了6条理由,这里摘录两条,窥见一斑:

“基于佛教的根本追求,应重新举起‘以戒为师’的旗帜。佛教认为,戒为正法久住之根本,戒为佛法慧命之所依。‘戒住则僧住,僧住则法住’。佛教若无戒律维系,则佛法失坠,僧团失和。而戒定慧三学中,戒学居首,‘由戒生定,由定生慧,由慧趣入解脱’。‘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从这个意义上讲,佛教‘自净其意’的真谛,首先是从‘戒’开始的。”

“基于历史的经验教训,应重新举起‘以戒为师’的旗帜。佛教历经辉煌,也数遭‘法难’,几度衰败。曾几何时,丛林毁于一旦,佛子颠沛流离,经像横遭毁掠,四众无所归依。鉴往知来,社会为何从兴佛而灭佛,寺院为何从兴盛而荒废?固然有其外部因素,但所谓‘物必自腐而后虫生’,道风不正,戒律废弛,其内部根源正出于佛教自身的腐化与纷争。前车之鉴,不可不鉴;历史遗训,不可不察!”

此等警策,虽然佛教内典着述中了了分明,但出自国家官员之口,实应令道众汗颜愧疚。作为佛子,当摸头自省;作为僧伽教育者,当斟酌筹谋。

僧伽教育实践中的有关思考

必须承认,“3+1”僧伽教育工程(见相关链接)的实践过程,既是克服种种困难的过程,也是考验佛弟子真诚发心及修行道力的过程。笔者在此过程中得到了很多灵感,也引发出一些思考。∵

首先,僧伽教育,有教无类。笔者在认识僧伽素质普遍较低的同时,思考了先贤祖师提出的“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众生平等,法无高下。针对不同层次的受教育者,应设置多元化的教育体制。药,对症则灵;法,对机即妙。佛法普被三机,应随机施教。

第二,企业参与,客观需要。在僧伽教育中,寺院与企业的合作,应视为是推动僧伽教育发展的动力。随着企业在全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地位的日益显着,在古典经济模式下“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即“高效率地使用资源以生产社会需要的产品和服务,并以公平的市场价格销售给消费者”)中,逐渐注入了“社会教育、公共健康、就业福利、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内容。此等责任并非完全来自国民社会的强加,更重要的是出自现代企业的自觉自愿。

香港旭日集团长期以来护持寺院建设,支持包括普寿寺“3+1”僧伽教育工程在内的佛教教育,业绩昭然。审视企业在教育中的贡献,尤其是参与佛教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成功经验,足以证明:具有真知见灼的企业领袖不遗余力地积极参与各类教育事业,即是在履行对社会的崇高责任。

僧伽教育、僧才培养、僧格提升关乎佛教未来发展的命运,关乎佛教自身形象的塑造,关乎佛教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所发挥的作用。为此,佛教理论界提出佛教应实现“5化”:即将大乘佛教的悲智精神实践化;将学、修、行一体化;将僧伽教育体制化;将山林佛教与城市佛教功能化;将传统佛教现代化。普寿寺“3+1”僧伽教育工程模式的理念与实践与此“5化”精神不谋而合。

总结过去,展望未来,立足于现在,僧伽教育只有保持本有的特质,结合时代特色,才能真正发挥佛教在经济社会发展与和谐稳定中的积极作用,才能续佛慧命,应对各种危机与挑战,葆有自身旺盛的生命力。(信息来源:中国民族报)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