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华严宗--续法法师∵
正∵慈
续法,后名成法,字百亭(或作柏亭),别号灌顶。俗姓沈,生于公元1641年(明思宗崇祯十四年),圆寂于公元1728年(清世宗雍正六年)。有谓“续法生当顺治,寂在雍正,行道于康熙之年,身经三帝”。(《五教仪开蒙增注》P31)仁和亭溪(今属浙江杭州市)人,自幼出家,九岁礼杭城慈云寺华严宗僧人明源为师。九岁从学于杭州天竺山慈云寺明源,十九岁受具足戒,二十岁习讲经,历时七年,受明源付嘱,为云栖袾宏五世之法孙。师遍研诸经,融会众说,不拘泥一端。后每讲说,四众云集,盛极一时。历主慈云、崇海、上天竺诸刹。雍正六年示寂,世寿八十八。传法弟子二十余人,培丰、慈裔、正中、天怀四师是为着名。撰有贤首五教仪、圆觉析义疏、华严宗佛祖传等六余卷。于课诵经忏外,兼通四书、诗、易等。
清代的华严学者,最受重视的当推慈云续法大师。他传承宝轮大师的衣钵,并弘其说,将《华严经》的纲要集录经十余年间的考阅所成,即《贤首五教仪》六卷,依其自序及集刻缘起,于康熙十四年(1675)稿成。续法大师是于永历十四年(1660)夏间,得宝轮大师传授澄观大师的《华严玄谈》,而录出“贤首教仪”。同十五年春,偶于坊间,得西蜀道闲潜法师的《贤首五教仪》,仍是《华严玄谈》中的教仪、宗趣、义理等三门,依《疏钞》录出(八卷);但上呈宝轮大师过目时,得师的指示,始知该书属《清凉教仪》,非《贤首教仪》,故得另授《贤首教章》,录出:分教开宗与所诠差别的二门,贤首、清凉教学中,各含宗旨的差别。
又于《佛祖统记》所载,认为贤首的立场,属“有教无观、无断无证”;请问于宝大师,即示《五教解消论》及《贤宗未知圆义解》三章,令其自寻研究。更于康熙二年(1663),又呈上贤首、清凉大师的“判释时仪”,及杜顺大师《法界观》的合录。宝轮大师说:可比拟谛观大师的《天台四教仪》,《四教仪》属录义而非录文,你的《五教仪》即文义双备;如再专精研习,当得尽妙旨!
续法大师,自得宝轮大师的印可后,即专志于澄观、宗密大师的着作的研钻为职责,于康熙五年,再治其着《五教仪》,且扩大体系,将《三宝章》的“方便∵∵”会入于观中;《禅源诸诠集》的“辨异”会入于宗中;《圆觉经疏》的“空性五门”,《华严五教章》的“机益”、《会玄记》的“通妨”等,共摄于教中;更将《会玄记》的“日没三照”、《旨归》中的“经时”、《诸诠集》的“说意”,会入于时中。上呈于师指正,始得宝轮大师的首肯赞赏:“华严家风的要旨,今得完备!”
康熙六年,际遇宝轮大师的圆寂,续法大师遂闭关数载,再四的研磨,得复删出《贤首五教仪开蒙》一卷问世;同九年,更作《五教断证图》插入于《贤首五教仪开蒙》以成完整。同十一年冬,将其呈示于天溪和尚时,被赞称为“贤首家得人,毗卢佛之遣使”。康熙十二年春至十三年冬,着《楞伽圆谈》十卷。至同十四年秋,《贤首五教仪》六卷脱稿;其冬至十七年夏,再着《贤首五教仪科注》四十八卷问世。
续法是一位博通佛典的华严学者,他精研《般若经》、《华严经》、《法华经》、《楞严经》、《梵网经》、《圆觉经》、《起信论》等各种经论。对于讲宗的旨趣异同,有相当的研究。其中尤其对华严宗有更深的研究。他后来住杭城天竺寺,五十年中,专讲华严。其所着《贤首五教仪》,为以后学贤首宗者必读之教科书。他详细地考订了华严宗的传承系统,被认为是清代华严宗的“中兴”者。其对华严宗的有关着述还有《法界宗五祖略记》一卷、《起信论疏记会阅》十卷。
参考书目(《佛光大辞典》P6859)∵∵∵∵∵∵∵∵∵∵∵∵∵∵∵∵∵∵∵∵∵∵∵∵∵∵∵∵∵∵∵∵∵∵∵∵∵∵∵∵∵∵∵∵∵∵∵∵∵∵∵∵∵∵∵∵∵∵∵∵∵∵∵∵∵∵∵∵∵∵∵∵∵∵∵∵∵∵∵∵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