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学要从根修。这么多年来,我们看到出家在家修学功夫不得力,比不上过去。原因是什么?过去人他知道有根,他知道从哪里修起,所以有根。所以他的成长很快速,成长有显着的效果。我们这一代,我们的上一代,我们再上一代,至少我们有三代到五代把根本的修学失掉了,不知道。这个根本的修学,根本是做人。中国儒释道三家代表了五千年的传统,儒的根是《弟子规》,道的根是《太上感应篇》,佛的根是《十善业道》。这三个根没有,那就像花瓶里面的花,再好看,几天就枯死了,它不是活的。从前人修学,这三个根紮得稳,活的!

诸位都晓得,我们佛门里面,入佛门五年学戒。五年学戒不是研究戒律,那个五年就是学三皈五戒、十善跟沙弥律仪,这是基础教育。五年一定要把根紮住,你有德,这是德行的教育,然后再学经教,那是学问,他才能长成。如果德行有亏欠,经教是不能成就的。佛家讲得太多了,一切经里头佛都说因戒得定,因定开慧,离开戒律什么都不能成就。戒律的根在弟子规、在感应篇,所以感应篇跟弟子规又是我们佛门戒律的根本,这个比什么都重要。所以同学们要想在这一生成就,千万不能疏忽,如果疏忽这个根本,你就没法子成就。一定要认真努力去学,别人学不学,你不要去管他,我自己认真学。不要说他们都没有学,我学它干什么?他们往三途走,我也就跟上!你这不大错了吗?要学好,不能学坏。

所以头一个就是要对一切众生、一切人要有个尊重的心,要有恭敬心,这比什么都重要。你要是果然落实普贤十愿,落实文殊十度,现在社会动乱大家都知道,全世界多少人在那个地方研究,祈求化解冲突、促进社会的安定和平。你只要把这二十条,普贤十愿、文殊十度,你都能做到,你就能够帮助这个世界化解冲突,就能帮助这个世界达到安定和平,轻而易举,真叫不费吹灰之力,你就能做到。所以先成就自己的德行,你才能成就别人,才可以帮助别人。

我们团结宗教靠什么?靠礼敬。过去我在新加坡,很多同学知道,我访问其他宗教,我拜他们的神,我读他们的经,他们很受感动,我没有轻视、没有歧视。他问我为什么要拜他的神?我说我们的佛是你神的化身,他听了很高兴,我们才能谈得拢来。我说我的佛比你的神大,谈不来了,那怎么能团结?我们的佛是你的神的化身,在我们佛教说你的神是我们佛的化身。彼此是一样的,应化身。所以我跟他们讲,神只有一个,真神,真神高高在上,每个宗教里面的创教人都是真神的化身。我原先以为我们还要辩论,结果都能接受,没有遇到一个辩论的,听了都点头,都很有道理。那我们都是一家人,就不要再分彼此,这就团结起来了。所以礼敬比什么都重要,对人一定要恭敬。

第二个,“称赞如来”。你看礼敬是诸佛,诸佛是平等的,这里改了名字叫“如来”。如来跟佛不一样,诸佛是从相上讲的,如来是从性上讲的。这个称赞,他的思想言行与性相应,性是善的,纯净纯善,我们就赞叹,与性不相应的不赞叹,决定不毁谤,这个道理要懂。你看五十三参里面,胜热婆罗门表现愚痴,甘露火王表现的是瞋恚,贪瞋痴,善财童子参访有礼敬,没有赞叹,这就是菩萨做出样子给我们看。我们只赞叹善不说恶,绝不批评他的不善,这个一定要知道。所有一切不善你当然清楚,你要不清楚,你就没有智慧了;你有智慧,辨别得很清楚,但是不赞叹。赞善,我们中国人讲隐恶扬善。这是第二个,所以他用“如来”,他不用“诸佛”。

第三条,“广修供养”。供养,不管他是善人、是恶人要平等供养,这里头没有分,妖魔鬼怪我也供养。供养是结缘,缘结深的时候,你才有缘,才能够帮助他,帮助他回头是岸,帮助他改过自新,这个很重要。他不用“布施”,他用“供养”,最真诚恭敬的心去修布施,这就是供养。对上,对佛供养,纵然对一切众生、对下人,也是用恭敬心,普贤德。

第四,“忏悔业障”。要知道自己无量劫来、今生起心动念都是业障,业所造成的障碍,障碍什么?障碍你觉悟,这个重要。我为什么不开悟?为什么听经听不懂?为什么看佛菩萨的示现看不懂?都是有障碍,障碍是业力造成的。我们说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心浮气躁,这就是业障。你遇到真正的善知识,善知识没有法子教你,为什么?不能接受。心浮气躁,世出世法都学不到东西。所以真正学习,心地真诚、心地清净就能学到东西,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一个人常常能保持心平气和,那是最容易受教的。真正善知识、佛菩萨找谁来教?一定找你。为什么?你能接受,你的心清净,你的气平和,不是心浮气躁。心浮气躁学不到东西,这是很大的忌讳,我们不能不知道。无论在什么境界里头,保持心地清净,离贪瞋痴,心就清净,起贪瞋痴,心就不清净,心就不平、就不净。所以要懂得忏悔业障。

忏悔是我们修行里头最重要的一个项目,要怎样才忏悔?后不再造。我二十六岁亲近章嘉大师,那个时候,这些高人很会看人,看到我这个年轻人,那时候好像我认识章嘉大师,他老人家是六十五岁,我二十六岁,他大我三十九岁。看我这个年轻人怎么样?没有福报,命很不好。没有福报,贫穷下贱又短命,我的寿命超不过四十五岁,短命。但是我好学,我对老师有诚敬心,所以老师教我。没有说得很明显,到后来我就晓得,他教我那些方法就是改造命运;他没有跟我说改造命运,只告诉我“佛氏门中,有求必应”,求智慧得智慧,求长寿得长寿,求福报得福报,他跟我这样说法。

然后又告诉我,你要求的时候没有感应,得不到,那什么原因?你有业障。只要把业障忏除,你所求的一定现前。那我就问,怎样把业障消除?他说第一个你要晓得什么叫业障,然后才把业障忏除。业障怎么忏除?后不再造。譬如杀生,杀生是恶业,你知道这是恶不是善,从此之后不再杀生,后不再造,这个业障你就除掉了。第二个,偷盗。偷盗是业障,是业,障碍你的智慧,障碍你的福德。偷盗的范围太大、太广了,你要到戒律里面去看,只要不是人甘心情愿,比如我们讲供养,甘心情愿供养你的,你用什么方法去诱导他、去暗示他,叫他来供养,都是属于偷盗,这范围太大了。我们用不正常的心希望他来供养,全属于偷盗,非常的微细。所以戒律条条要讲清楚,要搞明白,你才知道怎样修忏悔。业忏除掉的时候,障碍就没有了,才能够真正做到有求必应。

第五个,“随喜功德”,这个要修。随喜是对什么?对嫉妒、障碍。我们看到别人做好事,心里就很难过,这是罪业,这就叫业障,应该怎么样?应该生欢喜心。不但生欢喜心,要促成他,还要尽心尽力帮助他、成就他,这就对了。他的成就就是自己的成就,他有多大功德,我的功德跟他一样大。就好像两支蜡烛一样,他的蜡烛是点亮的,我这个是黑的,我不能嫉妒他,把他的灯吹掉。我应该怎样?我应该把我的蜡烛去借他的火也点亮,光就更大了,随喜功德是在此地。如果你有嫉妒、有障碍,你的功德全没有了,那真的是可怜!这是愚痴,不懂这个道理。所以随喜功德就是破除嫉妒、障碍。

嫉妒是与生俱来的烦恼,你细细观察,连婴儿都有嫉妒心。两个小孩不会说话,五、六个月会爬了,你摆一个糖果,两个人就抢。那个没有拿到的,他心里就很难过,他的表情就看到了,与生俱来的烦恼。所以佛教给我们要把这个烦恼断掉,你要修随喜功德,常生欢喜心。见到别人好事就跟自己做的一样,他做得比我好,我就全心全力帮助他,这就对了。

第六,“请转法錀”。请转法錀功德很大,这是请法师、大德到这个地方来讲经说法,来教学。我们这次在巴黎,我讲演的主题就是“学习释迦牟尼佛办班教学”,我不用讲经三百余会,说法四十九年,不用讲经说法,我用办班教学;“化解冲突,促进社会安定、世界和平”,我用这个题目作主题讲演。这个大家听了容易明白,要讲讲经说法,他听不懂,就会产生误会,什么讲经说法?释迦牟尼佛确实是办班教学,一生办班教学;办班三百多次,教学四十九年。所以佛教是教育,诸位要知道,佛教不是宗教。但是现在的佛教变成宗教了,我们要认识清楚,介绍的时候要讲清楚、讲明白,这是教育,不是宗教。所以任何宗教都可以来学习,它是智慧的教育,是慈悲的教育。这就是教育重要!

我们看到这个世界的动乱,我参加了九次国际和平会议,六次是联合国主导的。我了解了联合国从一九七0年开始,在世界上搞这些和平会议,每一年不知道开多少次,开了三十五年,世界愈开愈乱,开会的人信心都丧失掉了。我们为什么到汤池?我去做个实验,用一个小镇来把我们中国传统的这种教学,中国古人讲的“建国君民,修身为本,教学为先”,我们在那里做个试点。这个小镇十二个村庄,居民四万八千人,我们用《弟子规》来教,到每个人家里面去教,每个村庄去教。没想到,三个月,整个社会风气一百八十度的扭转,人的良心都唤醒了,我们教的这些老师非常感动。我原先预想的是三年才能看到效果,没想到三个月就看到效果,人民居然是这么好教的。我做这个就是介绍给联合国的。

没有想到,我们佛法讲三宝加持,七月联合国通知我,邀请我主办这次的活动,不是协办,邀请我主办。主办的时候,正好我们有两个目标,第一个目标,把新加坡的九大宗教的团结介绍给联合国;第二个目标,汤池小镇的教学的成果在联合国做一次展览。教科文组织参加的国家地区是一百九十二个国家大使,所以推到联合国里面去了。新加坡九大宗教手牵手在联合国总部大会堂为世界和平祈祷,得到全世界人的尊敬,这是新加坡无上的光荣。这个功德,诸位晓得,是居士林李林长他联系的,穿针引线,把宗教团结起来。联合国成立六十年,不敢碰宗教,都认为宗教在一起一定会打架,一定会吵吵闹闹。没有想到这次,这十个宗教上台这样和睦,他们看了是跌破眼镜。从他们的秘书长到各国的大使,对这次会议非常赞叹。我们这次会议的内容、秩序,在联合国历年会议当中很少有,希有的,大家赞叹。所以我在联合国发言,新加坡带动了宗教团结,希望新加坡再更进一步,带动全世界的安定和平。

所以安定和平要靠教学,如果不用教学的方法,你没有办法做到。所以现在联合国,我听说明年,过两天就是明年了,明年好像是一月二十几号,联合国跟印尼要召开一个会议,研究怎样用远程教学,就是用卫星电视的方法来从事于和平。这是我们起了作用,联合国秘书长会到印尼去,这很难得。中国这个教学的方法起很大作用,中国五千年来,这个族群、这个国家长治久安靠什么?靠教育。所以我们要重视伦理教育,重视道德教育,重视因果教育,重视宗教教育,才能够真正把世界恢复到和平安定。

第七,“请佛住世”。真正的好老师,有德行、有学问的老师要把他留住,要请他长住在这个地方,才能够教化一方。临时请来,讲一部经,讲几天,他就走了,他走了之后,怕我们所接受的东西保持不久,就会忘掉了。所以一定要请老师长住在这个地方。当然最好是要培养好老师,我特别在这次巴黎会议之后,我到英国去访问,英国着名的学校,牛津、伦敦大学跟剑桥。我去访问,也在学校做过讲演,深深感觉到世界一级的这些教授、老师非常重要,我们应该如何协助来培养。我们的目标是多元文化,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族群里面优秀的文化、好的宗教,我们是一视同仁,一样的恭敬,一样的我们全心全力来协助。使世界上有最好的师资,用网路、用卫星来教化全世界的人民。世界的安定和平、化解冲突不难做到!

我在这一段期间,接触过许多国家领导人,我都跟他们很诚恳的谈这些问题,包括美国的布希总统。我跟他们谈的时候几乎都能接受,都很欢喜,没有对我批评,很不容易,有机会就是要进一步的再深谈。他们如果能够明白这个道理,把世界领导向和平,那真是无量无边的功德。我们能够看得到,能够看到、能够体会到,就应该全心全力帮助他们。

下面三条都是属于回向,“常随佛学”就是回向菩提,“恒顺众生”是回向众生;“普皆回向”是回向实际,实际就是真如本性。所以普贤十愿,愿只有七条,后面三条是回向。那就是我们修学的目标是为求智慧,不是求其他的,名闻利养我们都不求,我们求智慧,常随佛学,求智慧。我们要帮助众生,特别是帮助苦难众生,要代众生受苦。普皆回向是我们回向法性,我们所求的是明心见性,不求其他,决定不求世间名闻利养,这个要知道,这个才是跟如来修学的目标、方向完全相同。

底下“行依文殊”,第一个,“布施,布施财、法、无畏”,这是当年章嘉大师第一天见面的时候教给我的。财富从哪里来的?从财布施来的。过去我在新加坡住的几年,我们的净宗学会跟居士林,许多人都看到,布施,愈施愈多。居士林每天接待吃饭的都是一、两千人,星期假日达到三、四千人,都是***,三餐都供应,还供应点心,全部都是***的,愈施愈多。所以诸位你要想发财,发财就是布施,财布施,财布施是因,得财富是果。所以舍得,你舍就是施舍,舍后就有得;但是得到之后,你不能保留,为什么?你要是保留住,你就得到那么多,你就不能得到更多。那个得要把它舍掉,我所得的统统舍掉,愈舍愈多,到最后,那个财富就是心想事成,真的是无量无边。无论做什么事业,你需要多少,自然就来了,不要操一点心。诸位晓得,我一生没有跟人化过缘,没有跟人要过钱。你们大家对我的供养,如果在道场,我随手就布施给道场,我绝对不会带一分钱走。可是要办什么事,念头才一动,就有人把钱送来。我也不知道是哪个人送的,从来不记,记就很操心了。所以每个人所修的都是真实功德。财布施得财富。

法布施得聪明智慧。我们这么多年来,我讲经教学明年就四十九年了,跟释迦牟尼佛一样了,没有版权,从来没有买卖,全都是法布施。法布施的果报是聪明智慧,无畏布施的果报是健康长寿。我们希望聪明智慧,希望财用不缺乏,希望健康长寿,你就修这三种布施。你要说这个靠得住靠不住?那你就看我的样子,我已经八十一岁了,五十五年有求必应。所以老师教给我的是真话,不是假话,老师没有骗我。所以要懂得布施,要欢喜布施。

第二,“持戒善护三业”。《无量寿经》上佛教导我们,你看头一个,他跟一般经讲的不一样,顺序不相同,第一句讲“善护口业,不讥他过”。人最容易造业的就是言语,决定不说别人过失,这个要记住,说别人的过失,这个口业很重;“善护身业,不失律仪;善护意业,清净无染”,《无量寿经》上讲的。他把口业摆在第一,其他经上都是身口意,是这样顺序,他把口摆在第一。我们修净土的人一定要知道,口只念“阿弥陀佛”,这个重要,心里头只有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什么都没有。念念不离阿弥陀佛,我们才能回到极乐世界,极乐世界是我们的老家,我们才真正能亲近阿弥陀佛,大善知识。

第三,“忍辱心平气和”。什么都要忍,《金刚经》上佛告诉我们,“一切法得成于忍”,无论是世间法出世间法,你要想成就,你不能忍就不能成就。我在过去五十五年的修学,你们很多人看到我的忍辱,我没有不能忍的。最近十年,忍得很到家,我自己很欢喜。十年前这个忍辱,心里面还有很微细的那个念头,这个十年没有了。非常重要。

第四,“精进专一不懈”。学东西要一,不要多,一个通了,它能触类旁通。很多人不晓得这个道理,以为要学很多东西,学很多东西,一样都不通,一门要是学通了,门门都通。这是秘诀,古圣先贤所传的,要学一门。为什么?它的原理就是戒定慧,你一门是专心,容易得定,定就开智慧。你学多、学杂了,你只能学到常识,你不会开智慧,你也不会得定。戒是帮助定的,所以戒律一定要懂得,戒律就是规矩,无论是解门、行门都要懂得一门深入。譬如念佛,念佛两种不同的音调,有人喜欢念得慢,有人喜欢念得快,怎么办?一定分开两个念佛堂,两个道场。喜欢快的,追顶念佛的,那个念佛堂是追顶的;喜欢慢慢的,这个念佛堂是慢慢的,彼此都能成就。合在一起,合在一起杂了,彼此都讨厌。念得快的人:你念太慢了!念慢的:你为什么念得那么急?就生烦恼了,那就把道心破坏了,古人所谓是“宁动千江水,不动道人心”。所以佛为什么说这么多法门?就是适应众生不同的根性,不同的习气。佛懂得恒顺众生,随喜功德,就很容易成就,这个才叫真正的慈悲,这才是真正的爱护。所以要懂得专一不懈,经教也是一门,一门深入。

第五,“禅定离欲成定”。八万四千法门都是修禅定,我们念佛是用念佛这个方法,持名念佛,修的是什么?修的是禅定,《弥陀经》上讲“一心不乱”就是禅定,就叫做念佛三昧。你念佛为什么不能得三昧?因为你有欲望,欲望是障碍,你还有贪瞋痴慢,还有五欲六尘,还有自私自利,还有是非人我,所以你成不了三昧。这么多年来,我常常劝勉同修要放下十六个字,自私自利、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瞋痴慢。你把这个放下,念佛三昧就不难成就。只要得念佛三昧,念佛三昧最浅的功夫叫“功夫成片”,有功夫成片,往生就有把握,生凡圣同居土。如果念到“事一心不乱”,那就可以自在往生,想什么时候走就什么时候走,多住几年不碍事,你就得大自在了;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不是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念到“理一心”生实报庄严土,这才是真正的成就。这个世间是假的不是真的,不可以留恋,要统统放下。

第六,“般若善妙观法”,般若是智慧。怎么样我们看待这个世间?《金刚经》上两句话很好,“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你常常提起这么一个看法,你对一切法自然就不留恋。再想想《金刚经》上佛教导我们,“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我们所受的屈辱就不会放在心上,无我相、无人相!这是妙智,善妙的智慧观察。《心经》里面就讲得更好,“行深般若波罗蜜,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大般若经》六百卷,我在最后做了个总结,总结只有一句话,“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你的心自然是定的,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自然生智慧,不生烦恼,这就是般若现前。

后面四条是般若的起用,就是后得智。“方便随缘教化”,世出世法都讲缘分,不能勉强。有缘要抓住,缘就是我们今天讲机会,抓住机会,尽量把它做得圆满,做得好;缘没有了,没有了就要离开。哪个地方有缘就到哪里去,没有一丝毫执着,没有一丝毫贪恋,也没有一丝毫牵挂。这个世界的缘没有了,到他方世界去,你很自在!你的生活空间无限大,不只这个地球,也不只这个银河系。自己要争取,要把自己的生活空间拓开,这都是智慧。

下面,“愿度一切众生”,愿波罗蜜。四弘誓愿里头头一句,“众生无边誓愿度”,一定要帮助一切迷惑的众生。为什么?他跟我是一体。他是我身上的一部分,病态的一部分,我要帮助这一部分恢复正常,道理在此地,没有条件。“力能涉世无染”,这是讲你的德行,你的德能能够跟一切众生和光同尘,而不受干扰,决定不受染污。也就是说,跟大家在一起,你自己的烦恼习气能控制得住,不会起现行,这就是你定功有力了;到智慧有力的时候,全化解了,那就是智慧有力。

“智即真心应法”,这个“智”是般若的应用。般若智慧应用在日常生活、应用在工作、应用在处事待人接物,是什么?真心,中国人讲真诚,无论对什么人,对九法界众生都用真诚。你看我们最近这几年,印祖是七十岁之后,我也在七十岁之后,跟小动物,蚂蚁蚊虫、苍蝇蟑螂这些小动物,我院子里面很多些鸟,有些小袋鼠,用真诚心对牠,牠也用真诚心来报答我。我们和睦相处,共存共荣,互相不伤害。蚊虫跟我在一起,我每天读经、讲经,我欢迎牠们来听经,牠们在墙壁上听着,也排起队很整齐,很难得,绝对不会咬人。从前杨老师,晚上蚊虫咬她,她跟蚊虫商量:你可以咬我的手臂、腿,脸上不可以,咬了难看,我明天不好意思见人。蚊虫就咬她的手臂,而且告诉牠:咬可以咬,不能叫我有痛,不能叫我有痒。果然不痛不痒,很合作!这是真诚心。对一切人、对一切动物、对一切事,甚至于我们菜园的菜都起感应。有一条丝瓜长得很好,在叶子后面看不到,丝瓜托梦给悟谦法师:我已经长老了,你还不来采?到第二天,他就去找,果然找到一条,实在太老了,就留着将来做种子。你看看这些植物都有灵性,都能感应。这是智,诚心应法,我们讲的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要用这种心对人对事、对天地万物。

下面我们讲相好,相好就是“最初方便”。十度、十愿从哪里做起?从“孝亲尊师”、从“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净业三福头一条。孝亲尊师就是《弟子规》,慈心不杀是《感应篇》,修十善业就是《十善业道》,这三个是儒释道三个根,根本依。我们学佛要从这个地方开始,从这个地方学起。如果我们舍弃了这三个根本依,换句话说,你像一棵树一样没有根。没有根决定活不了,决定长不大,所以这个根比什么都重要。

有这个根之后要记住“三皈依”。我们是佛弟子,起心动念要依觉,觉就是佛,不能够迷惑,要依觉;要依正,正知正见,那就是法;要依净,净就是僧,僧宝,六根清净,一尘不染。这个可不能忘记,在日常生活当中念念这才是我们真正的依靠,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

处众要“依六和敬”,无论你是在家庭,是在公司行号,或者在道场,只要是团体大众在一起,你要记住“见和同解”。这条很难做到,我们怎么做?我们就是一句“阿弥陀佛”。不管什么人,用什么样的心态对我,我们真诚恭敬“阿弥陀佛”应他,这样就好。“戒同修”,那你就晓得《弟子规》里面讲的很多规矩,《感应篇》里面讲的很多因果,要认真的学习,落实在日常生活当中;也就是说一定要守规矩,一定要遵守古圣先贤、佛菩萨的教诲。你要知道,这些教诲、戒条不是他创造的,不是他发明的,是我们的性德,自性本来就是这个样子,我们讲性德的流露。你要知道是性德的流露,你就非常爱好,你就不会生烦恼。所以圣人没有创造,你看孔夫子一生告诉我们“述而不作”,他没有发明,他没有创造。释迦牟尼佛讲这么多经,我们在《华严经》注解里面看到,清凉大师的注解,清凉大师说释迦牟尼佛也是述而不作,他所讲的是古佛所说的,没有一句话是他说出来的。这是给我们做很好的典范,我们应当要学习。

然后“身同住”、“口无诤”,这是非常重要,不要有争论。假如别人跟你争论,你把一切放下,阿弥陀佛,他说一句,阿弥陀佛,说两句,阿弥陀佛。他要说一个小时,我就念一个小时的佛,他说两个小时,我就念两个小时的佛,他累了就不说了。这个方法比什么都好,决定没有争论,一定要保持心平气和。我们自己能这样做也就能感动别人,让他慢慢知道心平气和的好处,心平气和生智慧,智慧才能正确的看出问题,才能正确的解决问题。“意同悦”,意同悦就是《论语》上所讲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喜悦,佛法里面讲的法喜充满,常生欢喜心。“利同均”,利就是物质上的供养,一定是平等的,生活上、受用上平等,人心就平,就不会有争执。所以佛教给我们,处众要修六和敬,守住这六个原则。

怎么落实?落实在四摄法:布施、爱语、利行、同事。你要会用,我讲得很多,用在家庭,一家和睦,家和万事兴;用在道场,道场兴旺;用在公司,你公司发达;用在国家,这个国家长治久安。往年我在这边团结我们九个宗教,曾士生部长曾经问过我,净空法师,你用什么方法把这宗教团结成一家人?我说佛告诉我的方法。什么方法,佛告诉你的?是!四摄法。四摄法,你看能够团结不同的宗教、不同的族群、不同的国家,能够化解冲突,能够促进安定和平。所以我在国际上这么多年,从事和平工作,就是用四摄、六度、十波罗蜜、十大愿王,无往而不利。

今天时间也到了,刚刚好遇到新年的除夕,我在这里谨祝诸位大德、诸位同学们,拜个早年。拜年都会说一些吉祥的话,吉祥多半都是讲果报,没有讲因,所以那个吉祥是靠不住的。我们因果都要说,诸恶莫作,岁岁平安(岁岁平安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年年如意。我们还要感恩新加坡***各级领导,政躬康泰,国运昌隆,希望新加坡带动全世界的安定和平。谢谢大家。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