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传佛教

列表

三论宗二谛之研究

中观“三论宗二谛之研究”。三论宗二谛之研究仁∵∵宽三论宗,是以《中论》《百论》《十二门论》而得名。三论的成宗,是佛灭后七百余年,天竺小乘外道竞兴于世,惑乱正轨,时南天竺国有出家大土,龙树菩萨,目睹此景,遂造《大智度论》、《中论》、《十二门论》等专着痛斥外道和小乘,扶正***。他的弟子提婆菩萨,又造《百论》广破外道。姚秦时罗什...

三论宗吉藏的二谛思想

中观“三论宗吉藏的二谛思想”。三论宗吉藏的二谛思想纪华传从人类思维的发展来看,二分的思维方式,如现实与理想、常识与真知、现象与本质、有限与无限等的对立及冲突,是一切哲学所必然面临和探寻的问题。佛教中的二谛理论,即是试图沟通和解决凡与圣、真与俗、世间与出世间的对立和矛盾。在印度,二谛理论有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在佛教之前的印度教已有...

三论宗“体用二正”之说

中观“三论宗“体用二正”之说”。三论宗“体用二正”之说今标体用二正,一者体正,二者用正。体正者,是指非真非俗的中道实相之本体,既不可言谈,又不可思虑,不偏不倚,故名正。用正者,指真俗二谛,因为真谛之理无法表达,为了达到教化众生的目的,只好将真谛所讲的道理,应用在俗谛上,用权巧方便的手法,表达出来,故为用正。由此可见,中道实相是体正...

略论三论宗的佛教思想

中观“略论三论宗的佛教思想”。略论三论宗的佛教思想许抗生三论宗,顾名思义,以三论,即中论、百论和十二门论而得名。可见三论宗是以弘扬三论,也就是弘扬龙树系大乘中观佛学而着称的。按照一般的说法,三论宗的传法世系是:龙树(提婆)——罗什——僧肇(或道生)——昙济——僧朗——僧诠——法朗——吉藏。其实真正的创宗人则是吉藏。龙树提婆着有三...

论中观的因果思想

中观“论中观的因果思想”。论中观的因果思想如义缘起性空是佛教思想中最基本的理论,亦是中观的根本论题、根本观法、根本法则。凡存在的,皆是缘起的,一切法从缘生,一切法从缘灭。因果法,乃是依因缘和合生果的事相而存在的。缘起,体现了因果的法则、规律,故因果亦是宇宙人生最普遍的规律,因果也是缘起的。既是缘起的,必是无自性的,无自性的,...

中观心论自释·思择燃论

中观“中观心论自释·思择燃论”。中观心论自释·思择燃论清辩论师此中,持无有论者,以指明中观比喻过失之骗术,妄图遮遣前世,对此需作反驳。此中有持无有论者,斥诸中观引喻之失,妄图由此遮遣前际。今于此中,当作辩难。彼等曰:“据称汝等中观承许,以团泥、压平、旋转等次第,可成宝瓶,故以此为喻。我等认为,团泥仅是团泥之自性而灭,故无复有生。如...

如何认识和学修三论宗

中观“如何认识和学修三论宗”。如何认识和学修三论宗中国佛学院∵∵理∵净一、如何认识三论宗三论宗也叫中观宗或中观学,起源于印度龙树的中观学,依龙树的《中论》为代表。但又不完全与现在所说的中观学相同。今天所流传的中观学基本上有三大体系:(一)、***中观学公元6世纪佛护作《中论注》,清辨作《般若灯论释》,佛护和清辨虽然都标榜弘扬龙树...

龙树辩破方法的商榷——从汉译(中论颂)之论六根与因果说起

中观“龙树辩破方法的商榷——从汉译(中论颂)之论六根与因果说起”。龙树辩破方法的商榷——从汉译(中论颂)之论六根与因果说起廖明活一以龙树为首的中观教学,一向以善破知名。例如作为中观学派本门教典的“中论颂”,其极大部分章节,便都是用在批判常识、外学与异宗底观念和教义上。此等批判若视作教化上荡相遣执之手段,其效果是无庸置疑,但若看为名理上客观之论证,却顿有末能使入信服...

龙树《中论·观因缘品》疏义(一)

中观“龙树《中论·观因缘品》疏义(一)”。龙树《中论·观因缘品》疏义(一)李润生【题要】《中论》的旨趣,在观一切法实相之中道义,即正观一切法的真实状态(“简言为诸法实相”)是“缘生无自性”的。以“无自性”故,名之为“空”.,此“空”亦是假名有,名之为“假”。正观一切法是“无自性空”,所以破“常见”,一切法亦“假名有”,所以破“断见”。如是一...

略论《中论》与《阿含经》的关系

中观“略论《中论》与《阿含经》的关系”。略论《中论》与《阿含经》的关系陈佾《中论》最终论证的对象是《般若经》的空义思想。尽管《中论》以《阿含经》的教义为对象,但其广义引申大乘空义,已不同于《阿含经》的原始空义。《中论》是《阿含经》的通论?龙树菩萨中观学最重要的论典《中论》,印顺法师说它是“《阿含经》的通论”(北传汉译“四阿含”是目前学术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