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观心论自释·思择燃论

清辩论师

此中,持无有论者,以指明中观比喻过失之骗术,妄图遮遣前世,对此需作反驳。

此中有持无有论者,斥诸中观引喻之失,妄图由此遮遣前际。今于此中,当作辩难。

彼等曰:“据称汝等中观承许,以团泥、压平、旋转等次第,可成宝瓶,故以此为喻。我等认为,团泥仅是团泥之自性而灭,故无复有生。如此,压平、旋转等,亦是此等自性而灭,故无复有生。是故,承许宝瓶等仅从无因而出。因此,汝之比喻不成立。或者,团泥是“及达尔”(为梵文“种种”,但此处似指“一相续”)或“弥达尔”(为梵文“具亲、婆罗门”,但此处似指“异相续”),但在他世处已灭故,无复有生,因坏散故。或是结果故,如宝瓶者。”诸持无有论者,如此宣说而否定前世。

对此,阿阇梨曰:

若是团泥在他时,灭已不生因坏散。

因是果故以宝瓶,而为比喻承许者,

此乃安立原立者。

此之辩答是:“譬如宝瓶仅宝瓶,体性中灭而不生,如是承许团泥者,仅能成办我所许。

譬如我等承许,宝瓶以宝瓶之体性而灭,仅此体性不复出生。但承许此中有陶片、瓦砾等等其他体性之续流出生。如此汝等亦承许,团泥是泥所抟,或是“及达尔”或是“弥达尔”皆可,如若是体性而灭仅此体性不复出生,但若许此中出生宝瓶等其他续流之体性,则成立了世俗谛之成就。在胜义谛中,一切种相无有出生,是故此乃成办我所承许者也。

说曰:

如若是灭即为因,然则因理即相违。

若汝思维,团泥等已灭故,不能成为其后余众之因,因为如此所灭即为断流,因为灭是坏散之体性故,如是云云。

凡所生者,乃仅从体性所生,因为灭不依任何其他故。若如是思维,则汝言“坏散故”,乃与此因相违,因为现见种子灭已能引幼苗出生故。

如若种子未灭亦能出生幼苗,则囤中之粮应生幼苗。是故仅由坏散而推即知生果。团泥等已灭诸物亦能成后时余众之因。此中仅由显示出生,有法体性即成颠倒,故成因义相违也。

说曰:

如若续流未损坏,如是则将成错乱。

如若承许种子等仅以续流决定而住无有损坏,然幼苗、主干、支干、枝、梗、叶等自体中出生者,如是汝所立之因“坏散故”则成错乱。因为,事物的因果联系之流称为续流,若断因则不出续流,若(前)续流未衰坏也不出(后)续流。是故,成为无有其果,此为错乱。

证成前世之量如下:

住胎之前意识者,定有此前已逝识,由别所知故有余,或是识故如后者。

此说是指住胎之前的意识(即将住胎之意识),一定要有此前已逝的意识作为前提。何故呢?因有其他的所知,故有其余(能知)。因为意识乃是能知者,而住胎前的意识无有所知,所知是在眼、耳、鼻、舌、身根等中成办故。对其而言,此时无有诸根,是故无有所知。此意识以其余前世中的别别所知为所缘,故应安立其余意识之名言。如此,其他所知的意识,乃是其余(能知)故。或者,因为是意识故,何与何者,凡是意识,此与此等,定有此前已逝的前一意识,譬如何耶?答:如同其后(意识)。比如刚出生时的意识,能缘诸多所缘,也具有此前已逝的其他意识。胜勇阿阇梨曰:“佛说识乃能明所知者,是故住胎前识有所缘,∵彼非如此因无有眼等,由此缘故成立先前世。”如此说也。

若有此等疑惑:意识乃是独一的,因此是意识者在未死之间决定安住,是故无有譬喻,如此思维者。

答曰:从自“及达尔”生声识,或生色识等何者?

此二非一缘别故,譬如相异相续者。

此说是指在“及达尔”相续中所生的持声识和持色识等,非是一体,因为所知的所缘相异故。就如同称为“弥达尔”的异相续中的意识。

是故复由他世故,不能成立无譬喻,

识故此又非独一,异识故能使错乱。

此说是指彼等之因是“是意识故”,此不能证成意识是独一的。由于相异之识而使此因错乱故。问:如何耶?答曰:“是意识故”,何耶?如同异相续之识,完全相异?或者,如同摄于一相续的色等之识,成为独一?未有决定故。

(此上为正明前世之理,以下为正明后世之理。)

现为证明后世,先依外道之意而安立其理,后乃破斥。

对此,

若持无有愚凡者,说临终心无结生,

临终心故以罗汉,终际心者为能立。

此说是安立原立者之理。此答为:

其因皆成不决定,因昔临终之心故。

此说指彼等所立之因,是临终之心“是心故”。此说皆成不决定。何耶?答曰:临终之心是心故,若同阿罗汉终际之心,无有结生?或若同往昔临终之心,有结生?不决定故。

问:何以知有往昔临终之心耶?

答曰:因有忆起宿生等,说戒等故亦有此。

此说是指,在此世间,有许多能忆念本生者,彼等忆起诸多往昔宿生故。或又可见,有与父母有种种相异的所行和不相似的戒等种种差别者。是故,彼等之种种行为皆是唯在往昔世中串习而成。或如“证成前世之方便,住胎之前意识者,定有此前已逝识,由别所知故有余,或是识故如后者”所说,是彼等往昔临终心亦决定存在的断言之词。

另外,

凡非圣者临终心,定能令生别余心,因是具有无明故,犹如能引生彼心。

此说是指,非圣者的愚凡在临终时的心,定能令其余的心续生起。何故?答曰:因具有无明故,此乃正因。譬如何耶?答曰:就如仅由往昔临终之心引生彼等之心一样。

另,以顺世派之思维安立其理,而后驳斥者,如下:

彼等曰:如若身及诸根识,不许从于自业生,坏故若同于宝瓶,是故无有他世者。

此安立原理者,说曰:若汝等佛教徒承许世间乃是由业所摄,业为生处,由业支配等故,凡身、根、识等都由自业所生,我等皆不认许。因为坏灭故,譬如宝瓶。

答曰:彼等非是彼等作,亦非其他所作故,世间非是自业引,别余对我有何损?

此说是指,我等在《观业品》中观察业时,已遮止在胜义中业由自作、他作、共作等。汝之所述余量对我又有何损?若汝言,诸事不依业而生者。

对此曰:若是不由业引生,此等譬喻尚无有。

此说是指,有人承许“不依业而生”,此等应举譬喻。若言譬如外在的草、叶、瓣等,对此曰:树等由依时间生,众生由业自在生,譬如地狱及善趣,利器宝树亦如此。

此说是指,凡是不依业而生者,无有少分。是故,汝言世间非从业而生,实不然也。

对此,先发此问:从诸大种生意识,性相不共如何出?

此说是指,一切事物皆由相似体性之因而出,诸大种无有识,其中如何出生性相极为不同之意识?说曰:“地与水火风,空及聚集中,若同芥中芥,均无有意识。”

对此,外道曰:无有心之大种中,能生意识乃应理,是具生故似醉力,或如阳燧能生火。

是指,无有心的诸大种中,就能生起意识,何耶?

答曰:是具有能生故,譬如何耶?

答曰:就如酒中能生醉力,阳燧之中能生火,水精宝之中能生水,牛羊毛中能生吉祥草,角中能生竹,树中能生尘土,牛奶中出酸奶等等,彼等因中能出生极不相同的结果一样。

对此答曰:此不应理。何耶?

答:醉力无有意识故,汝之譬喻尚无有。

是指,汝所列诸喻,皆无有意识故,无有意识之大种中能生意识,与前所破有过之喻无有少许差别。是故,汝乃仍无有譬喻。

另外:诸因皆是同类故,所立之因亦相违。

是指,彼等诸因皆是同类,因为是彼之能力故。倘若无有能力之诸事中,亦能出生与其不共之果,则阳燧之中能生水,水精之中能生火,皆成应理。

如此,酒与其结果醉力乃别别确定故,彼中唯出彼果,其余决定不出。是故,同类之种种不同的事物中,绝不出异类之结果。是故,汝所立之因“是具有能生故”,此事亦非从不同类中出生,是故相违。

另曰:内在所具诸大种,皆亦非具有意识,因地等等诸事故,且大种故与其别。

是指,内外所具诸大种体性相同。汝所说内在之诸大种是有意识之体性,而外在之诸大种非是有意识之提醒,此等之因有何差别,理应阐明。是故,就如从诸大种中独不出意识,同样,从意识中亦不出诸大种。

是故住胎前意识,其先定有别意识,诸有智者理应知,是执持故同其后。

在住胎之前的意识乃从自先已灭的别别意识中出生,诸有智者理应了知。因为是执持故,如同出生之后的意识续流。

何故?答曰:牛犊由昔串习故,出生即刻寻饮食,为饮食故而运动,犹具成熟诸根者。

是指,因为住胎之前的意识,亦是先前已灭之意识当中出生之理,应了知,因为,如若先前别别世中对饮食等未作串习者,为何未经任何劝导,牛犊出生即刻即以清晰之心为寻饮食而作游走?如此,为寻饮食而作游走,犹如诸根完全成熟的童年、中年、老年中所住之众,诸等牛犊亦是往昔别别世中所做串习,明矣。

若如是思维,“运动故”所言之因不决定,因为运动故,犹如磁石之力令铁石运动。牛犊也未作往昔串习而运动?或犹如诸根成熟者,由经往昔串习而运动不觉定故。

对此说曰:磁石之力铁石动,此因非是不决定,彼等寻食现见故,亦非此因不成立。

是指:以磁石之力令铁石运动乃事实。但此非为寻食,是故,“为寻饮食而作运动”才是殊胜正因,故所说过失实乃无有。

好乐诽谤他世之见的众人,为证明彼等事故,说曰:他世是无有的,因为不可得故,犹如增长虚空花。

对此答曰:此中所说“不可得故”之因,若作观察,此由现量可证或比量可证?如若现量可证,则由饿鬼、食肉罗刹等众故不决定。诸部多(鬼魅)乃非无有,因为现有为施术而养鬼魅者故。汝尚不见彼等,焉能现见唯有清净天眼方可现见之中有众生耶?具有清净天眼的诸仙人,乃非无有,因为意识具有特殊能力故,比如汝等顺世派经典之作者。此因亦非不成立,因为彼等所做医疗法中,宣说之事是皆成立故。且毒术、天铁、咒术等亦成立故。

若曰:顺世派经典作者具有天眼,此不成立。

答曰:既如是,他以何等智能获他世无有之义?若说现量所证,他世无有非依现量所能了证。因体性无有故,犹如无有之物;若说比量所证,则以比量不能成立,因说无有诸众仅承许现量为量,故成为有损于自所承许之过失。是故,汝等不能了知无有他世,因为不是以现量比量所能了知故,犹如石女之子。顺世派之经典不是以量所承许,因不具天眼而所做故,犹如癫狂之语。

以比量亦可遮止。住胎前之意识,是从非异相续之已逝同类识中所出,因是意识故,犹如成长等时期的其他意识,反体犹如宝瓶。若曰:彼是成已复证。因父母之识亦分别是非异相续之同类,且遏部坛等诸识先前已逝故。答曰:此不应理,因为此中所需成立之义是要证明遏部坛等之诸识从非异相续之同类识中所生之理。先前的非异相续的其他同类识是其先前世。是故此非成已复证。

复次,非阿罗汉临终之识也是非异相续之其他同类之因,因为具有贪等随眠之结故,犹如非阿罗汉童年之识。不共法譬喻是犹如阿罗汉最后之识。是故,他世之中亦有之。

如若思维,住胎前之意识,不是非异相续之同类识先逝之中所出,因为是第一意识故,犹如第一刹那之无漏智。

答曰:此中,对住胎前之意识,说为“是第一意识故”,是指眼等第一根识耶?或说成为第一意识耶?首先,成为眼等根识第一乃不应理,因为此时无有眼等诸根故,且与所缘亦未接近故。意识亦非是第一,因有说曰:“六根灭已刹那,所谓识者乃意识。”故。

由于不承许有前世故,无有前面已逝之识,焉有已逝之刹那?若对承许有前世之诸众而言,两者皆应理。前世之眼等诸根灭时,成为等无间缘故;虽未接近所缘,但依于先前所缘故,对此在名言上称为意识乃应理。先前已逝之识中出生彼意识之第一,乃是应理。是故,能说如下之言,遏部坛时之识,乃依于其无间前识之特性,因为是识故,犹如睡后醒来之识。不共法譬喻,犹如比丘入灭尽定。

是故,诸说无者,生起住胎前有识之分别心者而言,亦成立有他世。问:何耶?答曰:住胎前之意识,是依于其前一刹那意识之所缘,因是根识故,犹如定中之根识。或曰:住胎身及一切肢体,完备而从胎中出之识,许为第一之诸众,依出生前之意识依于其无间先前识之所缘,因是根识故,犹如三摩地中之根识。可如此说也。

第一刹那无漏智亦无有对方能成之义,因彼等是从闻思修等已逝识之串习而出故。如若依他识而生之识是第一故,可称为第一者,住胎前之识成立故。所谓第一者,与我有无相违。

有其他世中所集之不共业故,也应定持有他世。若无有业者,相同之父母缘,同族所生之诸子,持戒、忍辱、诚实等有种种差别,则成不应理。是故,彼等以诚实、布施等做串习之处,乃是其前世。诸所生者,非是仅以共同因缘和短暂联系而成,因为诸兄弟间有诸身、根、识等之种种差别故,犹如稻谷、青稞等之苗芽。

另外,诸事无有无因而生故。∵∵∵∵∵∵∵∵∵∵∵∵∵∵∵∵∵∵∵∵∵∵∵∵∵∵∵∵∵∵∵∵∵∵∵∵∵∵∵∵∵∵∵∵∵∵∵∵∵∵∵∵∵∵∵∵∵∵∵∵∵∵∵∵∵∵∵∵∵∵∵∵∵∵∵∵∵∵∵∵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