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传佛教

列表

三论宗的佛性观

中观“三论宗的佛性观”。∵三论宗的佛性观道证佛教自两汉传入中土后,先是与黄老方技相通,至魏晋转而依附玄学,与玉柄尘尾之玄风相激扬,般若学至两晋遂蔚为大观。六家七宗虽以格义而释佛经义理,然难以准确把握般若的全貌。南北朝时,随着佛教经典的大量翻译,佛教才渐渐摆脱格义的束缚,一批佛教界的大德脱颖而出,发挥佛经义理。于是义僧辈出,...

从三论破神的特色看中观对“神、我”的看法

中观“从三论破神的特色看中观对“神、我”的看法”。∵从三论破神的特色看中观对“神、我”的看法道证中观体系中三部具有代表性的论典——《中观论》、《十二门论》、《百论》都不承认有常住不变的神、我的存在,但破神的侧重点是不相同的。《中观论》破神名“观本住”,是正破佛教内部学教执着而迷惑的人,傍破一分外道和通常人执着有个实我灵魂住在人身中。《十二门论》破的...

中论选颂

中观“中论选颂”。∵∵(印顺法师选颂科判)标宗∵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能说是因缘,善灭诸戏论;我稽首礼佛,诸说中第一。(观因缘品第一)一切皆空∵外人恶取空而责空∵若一切皆空,无生亦无灭,如是则无有,四圣谛之法。以无四谛故,见苦与断集;证灭及修道,如是事皆无。以是事无故,则无有四果;无有四果...

韩国佛教三论宗

中观“韩国佛教三论宗”。∵韩国佛教三论宗首尔特别市芦原区上溪5洞169--539号仁光大厦5层(0502)321-3333大韩佛教三论宗始于印度大乘佛教中观系瑜伽系中的中观系,在中国繁盛一时。三论宗只聚合释迦世尊的的大乘教学,将龙树菩萨所着的‘中论’、‘十二门论’和龙树菩萨弟子提婆菩萨所着的‘百论’合称三论。三论宗以该三论...

在生活中观自在

中观“在生活中观自在”。∵建设禅意的生活,实现禅与生活的不二,这是生活禅的主旨;空色不二,空受不二,乃至空识不二,总之,存在(生活)与超越(自在)不二,这是《心经》的主旨。生活禅与《心经》表达同一个主题:在生活中观自在,实现自在。一、《心经》的精髓是”生活与解脱不二。∵《心经》简短的260字直指般若的心要:不二。“二”是什...

中观思想

中观“中观思想”。印度大乘佛教主要派别之一。中国传统称为空宗。因宣扬龙树的中道而得名。中观理论最早的阐述者和奠基人是2~3世纪的龙树和他的弟子提婆。但作为一个学派,则出现于6世纪的大乘佛教末期。龙树菩萨∵∵理论基础中观派发挥了大乘初期《大般若经》中空的思想。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以及人们的认识甚至包括佛法在内都是一种相...

法尊法师《入中论》讲记(四)

中观“法尊法师《入中论》讲记(四)”。∵第二菩提心离垢地∵∵彼戒圆满德净故,梦中亦离犯戒垢,身语意行咸清净,十善业道皆能集。∵十地在此宗称为十种菩提心,此第二种胜义菩提心。持戒波罗密圆满,初地未离之微细犯戒垢悉已离尽,故曰离垢地。彼者指由初地善上进趣二地之菩萨。一阿僧抵集积资粮,圆满布施波罗密多以后,持戒功德增胜,而成此果。戒圆满德净有...

法尊法师《入中论》讲记(一)

中观“法尊法师《入中论》讲记(一)”。∵前言∵教乘所摄欲释论文,先明本论教乘所摄。释尊证觉,初对小乘初机,转四谛***;次对大乘上根菩萨,说《般若》转无相***;次对一类较钝之机,说《解深密》等经转善辩***。此论于三转***中,是第二转无相***所摄。佛灭度后,佛法之弘扬,初期为阿难、迦叶、优波离结集小乘三藏;次马鸣、龙树、提婆弘大乘...

法尊法师《入中论》讲记(二)

中观“法尊法师《入中论》讲记(二)”。∵初说我而执我,次言我所则着法,如水车转无自在,缘生兴悲我敬礼。此一颂半释大悲心三种差别。悲以拔苦为体,遍一切众生故曰大。就所缘境差别分三:谓生缘、法缘、无缘悲。此颂释生缘悲也。生缘悲者,谓缘众生而兴之大悲也。前三句明可悲所由。谓缘众生初由我名,遂起我执,为生死大根本。由执我故,于苦乐境遂有取舍之欲...

法尊法师《入中论》讲记(三)

中观“法尊法师《入中论》讲记(三)”。∵从地登地善上进,灭彼一切恶趣道,此异生地悉永除,如第八圣此亦尔。∵诸地所证真空,无有差别,于胜义慧中,安立为地。菩萨从地至地,如鸟飞空无有行迹,故曰善上进也。又由亲证胜义,始能善巧无误失,故名善上进。然于胜义慧中,诸地虽无差别,而于世俗谛上,建立诸地差别。故由福德力之不同,有所断障碍,所成功德,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