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哲学论评第八期

民国七十四年一月(1985年1月)

《回诤论》(`Vigrahavyavartani`)是龙树∵(`Nagarjuna`;∵A.D.150-250∵)的一部重要着作。∵从这部着∵作的否定四种「量」(∵`pramana`∵),∵(1)∵我人即可肯定∵,这是一部批判正理学派(∵`Nyaya`∵)的作品。(2)∵正理学派以为,∵不存在的事物(`abhava`∵或∵`asat`),∵例如桌上的「没有」瓶子,∵是某种意义的「存在」∵(`bhava`∵或∵`sat`∵);∵而且,当我人用「没有」(空、无∵;`sunya`∵)一词,来否定瓶子的存在於桌上时,「没有」∵(空、无)这一词,∵也必须是真实的「存在」∵(`bhava`或∵`sat`)。∵也就是说,正理学派以为,被否定的事物─∵─「所遮」(`pratisedhya`),∵以及能否定的语言──∵「能遮」(`pratiseddhr`),∵二者都必须是真实存在的∵。正理学派的这一主张,∵显然是其实在论∵(realism)∵哲学的必然结果;∵他们以∵为,外在的世界是真实的,(3)∵这和龙树主张「一切事物都是空∵的」∵(`sarvabhavanam∵sunyatvat`)∵这一说法,∵完全相反。∵

本文希望透过汉译《回诤论》,以及卡马雷士瓦·巴达∵恰亚(Kamaleswar∵Bhattacharya)之英译本──《龙树∵的辩证法(回诤论)》(The∵Dialectical∵Method∵of∵`Nagarjuna`∵(`Vigrahavyavartani`∵)),∵来探讨龙树∵的基本主张。(4)∵进而申述龙树的「空」,决不是一般所说∵的「辩证法」(∵dialectic∵)。∵

一、否定是一种肯定吗?∵

《回诤论》一开头,就提出了正理学派对龙树的质疑;∵基本上,这个质疑,是正理学派所设下的两难式(dilemma):∵

若一切无体,言语是一切,言语自无体,何能遮彼∵体?若语有自体,前所立宗坏,如是则有过,应更∵说胜因。(5)∵

对於这两首偈颂的第一首(即前四句」,龙树有底下几∵句注释:「若一切法皆悉空者,则无言语;若无言语,则不∵能遮一切诸法……若此言语无自体者,唯有遮名,不能遮法∵。譬如无火则不能烧,亦如无刀则不能割,又如无水则不能∵澜;∵如是无语,云何能遮诸法自体?」∵(6)∵正理学派的意∵思是:∵如果龙树所说的「一切事物都是空的」(∵`sarvabhavanam∵sunyatvat`∵)这一语句的确是真的,那麽∵,这一语句中的「空(的)」一词本身,也必然是空∵幻不实的,因为这一词也属於「一切事物」当中;既然这一∵词本身也是空幻不实的,它就无法否定(遮)事物,就像没∵有火不能烧,乃至没有水不能澜(淹)一样。明显地,正理∵学派所设下的这一问难当中,预设着正理学派的一个重要的∵主张;那就是:能否定事物之存在的语言,必须是真实而不∵空的。正理学派以为,「一切事物都是空的」这一语句当中∵的「空的」一词,(下文将简称为「一切事物都是空的」这∵一语句,或简称为「空」这一词,)是用来否定事物之存在∵的;它既然是用来否定事物之存在的,它本身就不可以不存∵在,因为一个不存在的东西,是没有任何功用,因此也无法∵否定任何事物的。∵现在,∵如果我人用「能遮」(∵`pratiseddhr`∵)一词,来代表否定事物的「空」这一词;∵而用「所遮」(∵`pratisedhya`∵)一词,∵来代表被「空」∵这一词所否定的事物,那麽,正理学派以为,「能遮」的「∵空」这一词,必须是真实而不空的。有关这点,将在下文详∵细说明。∵

其次,对於上引两首偈颂的第二首(即後四句),《回∵诤论》曾有底下的注释:「若汝意谓语有自体,余法空者,∵如是则违诸法空语,汝宗亦坏。∵」∵(7)∵正理学派的意思是∵:如果一切事物都是空的,但「一切事物都是空的」这一语∵句却不是空的(而是有自体的),那麽,「一切事物都是空∵的」这一主张(宗)就不成立了,因为世间至少有一样东西∵是真实而不空的,那就是「空」,亦即「一切事物都是空的∵」这一语句当中的「空」这一词本身。∵综上所述,上引这两首偈颂,显示正理学派针对龙树「∵一切皆空」论,所提出的一个两难式的批判;这个两难式的∵批判是:试问「一切事物都是空的」这一语句中的「空」这∵一词是空的或是不空的呢?如果是空的,它就无法否定事物∵的存在,换句话说,事物并不是空的;反之,如果这一词是∵不空的,那麽,并不是一切事物都是空的,因为至少这一词∵本身并不是空的。显然,正理学派所构作的这一两难式,正∵是底下的正确论证(valid∵argument):∵「一切事物都是空的」这一语句中的「空」这一词是空∵的,或「一切事物都是空的」这一语句中的「空」这一词不∵是空的;如果「一切事物都是空的」这一语句中的「空」这∵一词是空的,那麽,并不是一切事物都是空的;(因为空的∵语词无法否定事物的存在;)∵……(第一难)∵如果「一切事物都是空的」这一语句中的「空」这一词不是∵空的,那麽,并不是一切事物都是空的;(因为这一语词本∵身不是空的;)∵……(第二难)∵

因此,并不是一切事物都是空的。∵

正理学派所构作的这个两难式的论证,固然是正确的(∵valid∵)论证,但是,问题是它的三个前提都是真的吗?依∵据逻辑原理,一个正确的论证,如果出现了假的前提,其结∵论仍然有可能是错误的。我人将在下文介绍龙树的观点;依∵照他的观点,这个论证的第二个前提(第一难)是假的。因∵此,正理学派的结论,并不必然成立。∵

前文说过,正理学派所构作的两难式论证,必须预设正∵理学派的一个基本主张,那就是:能否定事物存在的「能遮∵」(∵`pratiseddhr`∵),亦即「空」这一词,∵必须是真实∵而不空的。底下我人还要进一步指出,依照正理学派的哲学∵,∵被能遮的「空」这一词所否定的事物,∵亦即「所遮」(∵`pratisedhya`∵),也必须是真实而不空的。《回诤论》第∵九颂说:「诸法若无体,无体不得名;有自体有名,唯名云∵何名?」∵(8)∵龙树对这首偈颂的注释是:∵若一切法皆无自体,说无自体言语亦无;何以故?有名∵有物,无物无名。以一切法皆有名故,当知诸法皆有自体。∵法有自体,故不得言一切法空。如是若说一切法空无自体者∵,义不相应。(9)∵从这段注释看来,∵正理学派在语言哲学(philosophy∵of∵language)上,∵应该属於「指涉论」(referential∵theory∵)者。∵

依据指涉论,每一个字词,都有一个与之对∵应的东西存在。∵(10)∵正理学派也确实认为,「有名有物,∵无物无名」,∵亦即每一个名字必定代表着(stand∵for)∵一个真实存在的东西;因此,既然世间的事物都有它们各自∵的名字,那麽,与这些名字对应的这些事物,也必定是真实∵存在的。∵

在这种「指涉论」的语言哲学下,正理学派更进一步指∵出:被语言,例∵如「空」这一词,所否定的事物,也必须是真实存在的;因∵为,只有那些真实存在的东西,才可能被否定。所以,正理∵学派说,一切事物并不是空的。《回诤论》第∵11、12∵颂说∵:「法若有自体,可得遮诸法;诸法若无体,竟为何所遮?∵如有瓶有□,可得遮瓶□;∵见有物则遮,见无物不遮。∵」∵(11)∵《回诤论》第∵13∵颂更说:「若法无自体,∵言语何所∵遮?若无法得遮,无语亦成遮。」∵(12)∵对後面这首偈颂,∵龙树有底下的注释:「若法无体,语亦无体,云何遮言一切∵诸法皆无自体?若如是遮,不说言语亦得成遮。」(13)在∵这里,正理学派的意思是:一个不存在(无体)的东西,既∵然可以用「空」这一词来否定(遮)它,那麽,不必用「空∵」这一词,也同样可以否定它的存在,因为它原本就是不存∵在的;如此一来,「空」这一词成了多余的东西,因为没有∵它,事物照样是不存在的,事物的不存在,并不是出自「空∵」这一词的功劳。∵从前述所引《回诤论》的颂文,我人知道正理学派是主∵张一切事物都是真实而不空的。第九颂及其注释,从名字与∵名定所指谓(∵denote∵或∵stand∵for∵)的事物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来证明事物的真实不空;那是相当於语言哲学上∵的「指涉论」。另外,第∵11、12∵两颂则更从能否定的「能∵遮」(`pratise-ddhr`)与被否定的「所遮」(∵`pratisedhya`∵)之间的关系,来证明一切事物的真实不空∵。也就是说,依据正理学派的实在论哲学,不但能否定(能∵遮)事物之存在的「空」这一词,必须是真实不空的,而且∵,被「空」所否定的一切事物,亦即「所遮」(所否定),∵也必须是真实不空的,甚至存在於「能遮」与「所遮」之间∵的「否定」(遮,∵`pratisedha`∵)关系,也必须是真实不∵空的。也就是说,否定(遮)、能否定(能遮)、以及被否∵定(所遮)这三者,依正理学派的实在论哲学看来,都必须∵是真实不空的。∵所以,《回诤论》第∵15∵颂说:「....∵遮∵、所遮、能遮....∵皆悉是有法。∵」∵(15)∵而第∵17∵颂又说∵:「若无遮、所遮,亦无有能遮,则一切法成,彼自体亦成∵。」∵(16)∵

正理学派在这两∵首偈颂当中,明显地主张否定、能否定、与被否定这三者的∵真实不空。他们说,如果这三者都是空幻不实的,就表示世∵间没有所谓的「否定」(遮)等等存在;既然世间没有「否∵定」等存在,就表示没有东西被否定掉;既然世间的东西都∵没有被否定掉,那不等於承认世间的事物都是真实不空的吗∵?可见,否定、能否定、以及被否定这三者,都是真实存在∵的;这三者既是真实存在的,就不是一切事物都是空的了。∵(17)∵从以上的分析我人知道,正理学派基於实在论的主张,∵以为遮、能遮、以及所遮三者都是真实不空的。因此,做为∵能遮的「空」这一词,必须是真实不空的,而且,做为所遮∵的一切事物,亦即被「空」这一词所否定的一切事物,也必∵须是真实不空的。正理学派在这样的基本主张下,针对龙树∵的「一切皆空」论,提出了他们那两难式的质疑:「空」是∵空或不空?(第一难:)如果「空」也是空的,那麽,这表∵示「能遮」是空的,而一个空的东西并没有能力来否定任何∵事物,所以并不是一切事物都是空的;(第二难:)如果「∵空」不是空的,那麽,这表示世间有真实不空的东西存在,∵可见并不是一切事物都是空的;因此,「一切事物都是空的∵」这一语句是错的。∵

对於正理学派所构作的这一两难式的论证,龙树如何回∵答呢?这将在下一小节来作说明。∵

二、否定并不是一种肯定∵

依据前节的分析,正理学派以为能否定的「能遮」、被∵否定的「所遮」,以及二者之间的否定关系──「遮」,都∵是真实不空的。但是,龙树却站在正理学派实在论的敌对立∵场,主张「一切事物都是空的」,因此,认为这三∵者也都是空幻不实的。就拿前节正理学派所构作的两难式论∵证来说,龙树的答辩是:两难中的第一难(第二个前提)是∵错误的。换句话说,对於正理学派的问难─「『空』这一词∵是空的或是不空的?」,龙树的回答是:「空」这一词也是∵空的。也就是说,站在「一切事物都是空的」立场,龙树以∵为不但一切事物都是空的,甚至连「空」这一词本身,也是∵空的。∵依据龙树的《中论》,∵某物∵a∵是「空」的(∵`sunya`∵),∵意思是:∵a∵是「因缘生」的(∵`prati-∵tyasamutpanna∵),∵(18)∵亦即,a∵是由其他条件(因缘,∵`pratitya`∵)所组成的。∵在《回诤论》中,龙树也同样基∵於这个定义,主张一切事物都是空的,甚至连「空」这一词∵也是空的。《回诤论》第∵22∵颂说:「我语言若离,因缘和∵合法,是则空义成,诸法无自体。」∵(19)∵龙树对这首偈颂∵,有底下的注释:∵

若彼言语,因中、大中、和合中无,离散中无,咽∵、喉、唇、舌、齿、根断、鼻顶等诸处,皆各有力∵,如是一一处和合中无;若离如是因缘和合,更无∵

别法;以如是,故无有自体。无自体,故我言一切∵皆无自体,空义则成。如此,言语无自体空,诸法∵如是无自体空。是故汝言汝语空故不能说空,是义∵不然。∵(20)∵这一段晦涩的论文中,从开始到「以如是,故无有自体∵」为止,是一句。这一句的大意是:「空」这一词是由咽、∵喉,乃至鼻顶等「因」、「缘」∵(21)∵所组成的,因此,「∵空」这一词,既不单独存在於咽中,乃至不单独存在於鼻顶∵中。∵也就是说,∵「空」这一词是没有「自体」(自性,∵`svabhava`∵)的,亦即没有内在真实本性的;∵而一个没有∵「自体」的东西,是空幻不实的。所以「空」这一词,也是∵空的。在这一晦涩的长句当中,说明了「空」这一词由於是∵由咽等因缘所组成,因此是没有内在真实本性─没有「自体∵」(自性)的,也就是说,是空的。依据这个说法,「空」∵这一词,不但可以定义成为∵「因缘生」,∵而且也可以定义成为「无自体」(无自性,∵`nihsvabhava`∵)。∵而事实上,青目(∵Pingala∵)对前文∵所引《中论》的那两首偈颂的注释,也确实把「空」定义成∵为「无自体(自性)」;青目说:「众缘具足和合而物生,∵是物属众因缘,故无自性;无自性,故空。」∵(22)∵另外,∵在底下马上要引用的《回诤论》文中,也说到「空」、「因∵缘生」、以及「无自体」,是三个字义完全相同的语词。∵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知道,对应於正理学派所提出的第一∵难,龙树一开头即回答说:一切事物都是空的,甚至连「空∵」这一词也是空的。然而,龙树的这一回答,能够避免正理∵学派所指责的困难吗?正理学派指责说:如果「空」这词也∵是空的,那麽,它就没有否定事物的能力,因此,事物并没∵有被否定掉,事物仍然是真实存在的。针对这一指责,龙树∵反驳说:一个空幻不实的东西,例如「空」这一词,也有其∵应有的功能,就像世间的车子、瓶子等物一样,虽然也都是∵空的(因缘生的缘故),但却也有它们各自的功能。《回诤∵论》在注解第∵23∵颂∵(23)∵时说:∵

若法一切皆因缘生,则一切法皆无自体。若无自体∵,则须因缘;若有自体,何用因缘?若离因缘,则∵无诸法。若因缘生,则无自体;以无自体,故得言∵

空。如是,我语亦因缘生。若因缘生,则无自体;∵以无自体,故得言空;以一切法因缘生者,自体皆∵空。如舆、瓶、衣蕃等诸物,彼法各各自有因缘,∵

世间薪草、土所作器、水、蜜、乳等,将来将去,∵及举掌等,又彼寒、热、风等障中诸受用法,因缘∵生故,皆无自体。如是,如是,我语因缘和合而生∵

,如是得言无有自体。若无∵自体,如是得言无自体成。如是,空语世间受用。∵是故汝言无自体故汝语亦空,则不能遮诸法自体,∵是义不然。(24)∵

这段冗长、晦涩的论文,从一开头到「以无自体,故得∵言空」为止,∵一方面是说明「空」(∵`sunya`∵)、「因缘∵生」(∵`pratityasamuptpanna`∵)、∵以及「无自体」(无∵自性,`nihsvabhava`∵)三者,是同义语;而且,另一方面∵也说明一切事物都是因缘生,因此也都是无自体、空的。紧∵接着,从「如是,我语亦因缘生」,到「自体皆空」为止,∵是说明「空」这一词本身,也是因缘生,因此,也是无自体∵、空的。其次,从「如舆、瓶、衣蕃等诸物」,到「皆无自∵体」为止,是龙树所举的一些实例;他说,正如世间的「舆∵」(车子)、「瓶」、「衣蕃」(衣服)等东西,它们都是∵因缘生、无自体、空的,但却有它们各自的功用,─车子可∵以载柴薪、杂草、「土所作器」;瓶子可以盛装水、蜜、乳∵;而衣服可以防御风、热、寒等。而这些东西也都可以拿来∵拿去(将来将去),甚至「举掌」(用手举起)。因此,并∵不是因缘生、无自性、空的事物,就没有它们各自的功能作∵用。(25)∵从「如是,如是」到「如是,空语世间受用」为止,是∵说明「空」这一词,也和「舆」、「瓶」、「衣蕃」一样,∵虽然是因缘生、无自体、空的,但却也有「世间受用」,亦∵即也有世间的功能作用。粗略地说,「空」这一词的「世间∵受用」,就在否定世间一切事物的真实存在性。∵(26)∵最後∵,从「是故汝言」到「是义不然」,是结论,指出正理学派∵以为「空」不能否定(遮)事物的存在,是错误的看法。∵

从以上有关《回诤论》的引文,及本文的分析看来,龙∵树以为正理学派所设下的两难式论证,是不合理的,因为它∵的第一难(第二个前提)有问题。正理学派坚持认为「能否∵定」(能遮)的「空」这一词,必须是真实不空的,否则就∵没有否定事物存在的功能作用;但是,龙树却认为,做为「∵能否定」(能遮)的「空」,虽然和一切事物一样,是因缘∵生、无自体、空的,但也和∵一切事物一样,有它们各自应有的功能作用。而「空」∵这一词的功能作用,就在否定(遮)一切事物的真实存在性∵。所以,龙树认为,正理学派所立下的两难式,是不对的。∵基於「一切事物都是空」的哲学,龙树不但认为「能否∵定」(能遮,∵`pratiseddhr`∵)的「空」这一词(的自体∵),是空的;而且还认为,被「空」这一词所否定的一切事∵物(的自体),也是空的,换句话说,龙树还认为「所否定∵」(所遮,`pratisedhya`∵),也是空的。当然,能否定与∵所否定既然都是空的,∵那麽,∵二者之间的「否定」(遮,∵`pratisedha`∵)关系,必定也是空的。∵例如,《回诤论》∵第∵62∵颂即说:「若有体得遮,若空得言成;若无体无遮,∵云何得遮成?」∵(27)∵这一首难懂的偈颂,依英译本《回诤∵论》,是这样的:「如果否定(确实)是存在的,那麽,空∵就被证明了(∵`sunyatvam∵nanu∵prasiddham∵idam`∵)─因∵为,∵你们否定了事物的没有内在真实性(∵`pra-∵tisedhayate∵hi∵bhavan∵bhavanam∵nihsvabhavatvam`∵)。∵」∵(28)∵从这段话看来,龙树的反驳是采用以彼之矛攻彼之∵盾的方法,∵他说:如果「否定」(遮,`pratisedha`∵)确∵实像正理学派所说的那样,是真实存在的,亦即,「能否定∵」(能遮)与「所否定」(所遮)都是不空的,那麽,由於∵「空」这一词被正理学派所否定,亦即,「空」这一词是「∵所否定」(所遮),因此,「空」这一词应该是真实存在的∵。这显然与正理学派的主张─「空」是不存在的(是不对的∵)─相矛盾;可见「否定」(遮),并不像正理学派所说的∵那样,是不空的,相反地,「否定」(遮)应该是空幻不实∵的。所以,《回诤论》第∵63∵颂说:「汝为何所遮?汝所遮∵则空;法空而有遮,如是汝诤失。」∵(29)∵龙树的意思是:∵如果正理学派否定了「空」,而却又认为被否定的「空」是∵不存在的,那麽,正理学派以为「否定」(遮)是不空的主∵张,就不成立了,因为依照正理学派的说法,被否定的「空∵」应该是真实存在的。(30)∵龙树不但消极地证明正理学派的主张,─「否定(遮)∵是真实存在的」,─是错误的主张,而且还积极地表明他自∵己对於语言的看法。龙树说:「空」这一词,并没有「否定∵」(遮)任何事物,因为,世间根本没有任何事物是真实的∵,怎麽可能有任何事物被「空」这一词所否定呢?也就是说∵,被「能否定」(能遮,`pratiseddhr`∵)的「空」这一词∵所否定的一切事物,∵亦即「所否定」(所遮,∵`pratisedhya`∵),原本就是空幻不实的,那麽,「空」这∵一「能否定」(能遮),怎麽可能把这空幻不实的「所否定∵」(所遮)否定掉呢?依据龙树的哲学,「空」这一词,既∵不「肯定」任何事物,也不「否定」任何事物;「空」这一∵词的功用,∵只是在「告诉我人」(∵`jnapayati`∵)世间的∵真象是:∵事物都是没有自体(自性)的(∵`bhava∵nihsvabhava∵iti`∵)。∵所以,《回诤论》第∵64、65∵颂说∵:「我无有少物,是故我不遮;如是汝无理,枉横而难我。∵汝言语法别,此义我今说,无法得说语,∵而我则无过。∵」∵(31)∵依据英译本《回诤论》,∵这两首颂的意思是:「我并∵不否定任何事物,∵也没有任何事物被否定(∵`pratisedhyami∵naham∵kimcit∵pratisedhyam∵asti∵na∵ca∵kimcit`∵)。因此,当你们说:『你有所否定』时,你们是∵在中伤我(∵`tasmat∵pratisedhayasity∵adhilaya∵esa∵tvaya∵kriyate`∵)。∵有关你们所断言的,─不存在的否定∵并不需要语言即可证明(∵`rte∵vacanad∵asatah∵pratise-∵dhavacanasiddhir∵iti`∵),─我们发现:在此,语言告诉∵我人它的不存在,语言并不否定它(∵`atra∵jnapayate∵vag∵asad∵iti∵tan∵na∵pratinihanti`∵)。」∵(32)∵显然,龙树∵在这两首(可以说是《回诤论》中最重要的)偈颂当中,说∵到「空」这一词并不否定任何事物,它只「告诉我人」(知∵,`jnapayati`∵)世间的真象是:事物都是没有自体(自性∵,`svabhava`∵)的。∵对於这两首偈颂的第二首,龙树有底∵下的注释,这是了解龙树思想的重要文献:∵

若说诸法无自体语,此语非作无自体法。又复有义∵:以无法体知无法∵体,以有法体知有法体。譬如屋中实无天得,有人∵问言,有天得不?答者言有,复有言无。答言无者∵

语言,不能於彼屋中作天得无,但知屋中空无天得∵。如是,若说一切诸法无自体者,此语不能作一切∵法无自体无,但知诸法自体无体。若汝说言,若无∵

物者则不得言法无自体,以无语故,不得成法无自∵体者,义不相应。(33)∵这段论文的第一句是总纲,大意是:当一个人说「诸法∵无自体」这一语句时,并不是在制造(作)一个「无自体」∵;换句话说,「一切事物都是空的」这一语句当中的「空」∵,并不意味被这一词所否定的那些事物的存在。其次,从「∵又复有义」到「知有法体」为止,英译本《回诤论》仅简单∵地说:「但是,由於没有自体(∵`asati∵svabhave`∵),因∵此,∵语言告诉我人(∵`jnapayati`∵)事物都是没有自体的∵(∵`bhava∵nihsvabhava∵iti`∵)。∵」∵(34)∵意思是:由於∵事物原本就是空而无自体(无自性)的,因此「空」这一词∵,∵只是把这个事实「告诉我人」(∵`jnapayati`∵)而已,∵它并没有否定事物(的自体)。∵

紧接着,从「譬如屋中实无天得」到「但知屋中空无天∵得」为止,是龙树所举的一个精彩的例子。龙树说:就像屋∵子里没有「天得」(∵Devadatta∵)这个人,此时,∵当一个∵人说:「屋子里没有天得」这句话时,他并不是在制造(作∵)屋子里天得的「没有」,换句话说,他并不在否定一个原∵本存在的「没有(天得)」;∵他只在「告诉我人」(∵`jnapayati`∵)一个事实:天得并不在这个屋子里。值得我∵人注意的是:「屋子里没有天得」这一语句中的「没有」,∵相当於「一切事物都是空的(没有自体的)」这一语句中的∵「空」;而天得则相当於事物的自体(自性)。前者是能否∵定的「能遮」(∵`pratiseddhr`∵)後者则是被否定的「所∵遮」(∵`pratisedhya`∵)。∵依据龙树,这二者都是空幻不∵实的。∵紧接着,从「如是」到「但知诸法自体无体」为止,是∵说:就像「天得」这个例子一样,当我人说「一切事物都是∵空」这一语句时,并不在制造(作)一个(一切事物都是空∵的)「空」(无);∵这一语句只在「告诉我人」(知,∵`jnapayati`∵)事物都没有自体这一事实而已。最後,从「∵若汝说言」以下,∵是结论,大意是:你们正理学派所说的,─事物都是空的,∵就不能用「空」这一词来否定它们,乃至「空」这一词是空∵的,因此不能否定事物的自体,─这种说法是错的。∵

综上所述,我人清楚地了解到,正理学派由於主张「否∵定」(遮,∵`pra-∵tisedha`∵)、∵「能否定」(能遮,∵`pratiseddhr`∵)、∵以及「所否定」(所遮,∵`pratisedhya`∵)三者的真实性,因此设下(两难式中的第∵)一难说:如果能否定的「空」是空的,就不能否定事物的∵存在。而龙树则针对正理学派的这一责难,反驳说:首先,∵「空」这一词虽然也是空的,但就像世间的车子、瓶子、衣∵服等物,虽空幻却仍然有它们各自的功能作用一样,「空」∵这一空幻的语词,也有它应有的功能作用,它的功能作用是∵在「告诉我人」(∵`jnapa-∵yati`∵)事物都是没有自体的∵。其次,「空」这一词并没有「否定」任何事物,因为被它∵「否定」的事物(的自体),原本就是空幻不实的;也就是∵说,能否定的「空」这一词,所要否定的「所否定」(所遮∵)─亦即一切事物(的自体),原本就是空的。依此,正理∵学派的实在论哲学,─否定、能否定、所否定三者都是真实∵的哲学,─都被龙树一一加以反驳了。所以,如果有人问:∵龙树的「空」否定了什麽?笔者的回答是:龙树的「空」否∵定了原本就不存在的事物(的自体);不!龙树的「空」,∵什麽也没有否定。∵

三、余论∵

有许多的龙树学者,例如穆谛(∵T.R.V.∵Murti∵)、李∵查·罗宾生(∵Richard∵H.∵Robinson∵)、□山雄一等,∵都∵一致认为,∵龙树的「空」是黑格尔(∵G.W.F.Hegel∵)式的∵辩证法(∵dialectic∵)。(35)∵这些学者尽管有各自不同的∵主张,但却一致认为龙树的「空」,在否定了一切事物(的∵自体)之後,成了最高的、不可否定的真理。例如,□山雄∵一即认为,透过层层否定∵之後的「空」─「非实非非实」,是一个「不是应被否定」∵的「最高真实」,它是「中观的宗教真理。」∵(36)∵但是,∵龙树的「空」真的是在否定一切事物之後,「辩证地」成为∵「不是应被否定」的「最高真实」吗?从《回诤论》看来,∵这个问题的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在《回诤论》中,如前文∵所述,龙树不但认为「所否定」(所遮)的一切事物是空的∵,而且,做为「能否定」(能遮)的「空」,也是空的。因∵此,∵依照龙树「一切事物都是空」(∵`sarvabhavanam∵sunyatvat`∵)的思想,∵「空」这一词决不能「辩证地」成∵为「不是应被否定」的「最高真实」,也不是「中观的宗教∵真理」,因为龙树自己说他没有任何主张(宗)。《回诤论∵》第∵30∵颂曾说:∵「我宗无物」(∵`nasti∵ca∵mama∵pratijna`∵)∵(37)∵而注释则说:「如是,诸法实寂静故,∵本性空故,∵何处有宗(∵`pratijna`∵)?∵如是宗相(∵`pratijnalaksana`∵),为於何处宗相可得?我无宗相,何∵得咎我?」∵(38)可见龙树自己认为自己没有任何主张(宗∵,`pratijna`∵)。∵既然龙树自己认为自己没有任何主张,∵怎麽可以说「空」是他的「不是应被否定」的「最高真实」∵?怎麽可以说「空」是「中观的宗教真理」呢?∵这些学者之所以认为龙树的「空」是一种辩证法,一部∵分原因是他们对於「四句」(∵`catuskoti`∵)的错误分析∵。∵

所谓「四句」,是出现在龙树《中论》卷三,品∵18,颂∵8∵中的四个命题;∵(39)∵它们是:(1)∵一切实;(2)∵一切非∵实;(3)∵一切亦实亦非实;(4)∵一切非实非非实。这些学者∵把这四句,分别了解成底下的四个命题:(a)P;(b)∵非∵P;∵(c)P∵且非∵P;(d)∵非∵P∵且非非∵P。∵(40)∵

他们并进一步采∵用传统的西洋逻辑,将第∵(d)∵句了解成「非∵P∵且∵P,亦即∵「∵P∵且非∵P∵」;而它(第∵(d)∵句)正是第∵(c)∵句。(41)∵其次,依据传统西洋逻辑中的「矛∵盾律」(∵the∵Law∵of∵Non-contradiction∵),∵(42)∵「∵P∵且非∵P∵」是不成立的,∵亦即第∵(c)、(d)∵两句都是不成立∵的。因此,这些学者下结论说:既然「四句」中的第∵(c)、∵(d)∵两句,违背了传统西洋逻辑中的「矛盾律」,可见龙树∵《中论》中的「四句」,不是一般的逻辑论式,而是(黑格∵尔式的)辩证法。∵(43)∵显然,这些学者的「四句」分析,∵必须预设传统西洋逻辑中的「双重否定律」(∵the∵Law∵of∵Bouble∵Negation∵);∵(44)∵也就是说,他们把龙树《中论∵》里的「非非∵P∵」(出现在「四句」中的第∵(d)∵句),看∵成是「∵P∵」。∵但是,这种分析是对的吗?从龙树的《回诤∵论》看来,这些学者的分析,显然是错的。∵(45)∵依据龙树∵,「非非∵P∵」是不可简化成为「∵P∵」的,这可见他认为「∵非非∵P∵」与「∵P∵」,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命题。为什麽这样∵?笔者认为那是因为龙树知道,在印度的某些学派中,例如∵正理学派,把「非∵P∵」看做是某种「肯定」,∵因此,站在∵「一切事物都是空」的立场,龙树要把这种「肯定」加以否∵定,而成「非非∵P∵」。∵龙树在「四句」中,对这种「肯定∵」的否定,可能是针对正理学派的。前文说过,正理学派认∵为「否定」(遮,∵`pratisedha`∵)是一种真实的存在(∵`bhava`∵);∵因此,在正理学派看来,「非∵P∵」应该是某∵种意义的「肯定」,例如「∵Q∵」。∵这样一来,龙树把「非∵P∵」否定而成「非非∵P∵」看来像是双重否定,∵实际上只是∵「∵Q∵」的一重否定─「非∵Q∵」。∵既然是「∵Q∵」的一重否∵定,就不适用传统西洋逻辑中的「双重否定律」了。∵总之,龙树「四句」中的「非非∵P∵」,实际上是∵Q∵的∵一重否定「非∵Q∵」,而不是「∵P∵」的双重否定,因此,这∵些学者的分析及断言都是错误的。─龙树的「四句」,亦即∵他的「空」,并不是违背传统西洋逻辑的,因此也不是(黑∵格尔式的)辩证法。龙树的「空」,决不像这些学者所说的∵,在辩证地否定一切事物之後,成为不可否定的「最高真实∵」,因为就他看来,「空」∵也是暂时性而可以被否定掉的。(46)∵那麽,龙树的「空」否定了什麽呢?答案是:龙树的「∵空」,否定了一切事物(的自体),也否定了它自己(的自∵体);不!龙树的「空」什麽都没有否定,因为被它否定的∵对象,─一切事物(的自体)和它自己(的自体),原本就∵是空的。∵

注释∵

1∵「量」(∵`pramana`∵)的字面意义是「测量、尺度、标准」。【∵参见莫尼尔──威帘士(∵Sir∵Monier∵Monier-Williams,M.A.,∵K.C.I.E.∵)所编的《梵英字典》(∵A∵Sanskrit-English∵Dictionary∵),∵页∵685c∵(∵Delhi:∵Motilal∵Banarsidass,∵1st∵Indian∵Ed.,∵1970∵)。∵】引申为「获得正确知识的方法」∵。在印度的哲学派别当中,往往认为获得正确知识的方法──「∵量」,∵有若干种之多,例如,正理学派(∵`Nyaya`∵)以为「量∵」有四种;∵它们是:(1)∵现量(∵`pratyaksa`∵),亦即感官上∵的「知觉」;∵(2)∵比量(∵`anumana`∵),亦即逻辑上的「推论∵」;∵(3)∵声量(圣言量,∵`sabda`∵),∵又叫「阿含」(∵`agama`∵)量,亦即有经验者或权威人士所说的话;(4)∵(譬)∵喻量(∵`upamana`∵),∵亦即比较(∵orgparison∵)或认同(∵identification∵)。【参见瞿昙(∵Gautama∵)的《正理经》(∵`Nyaya-sutras`∵)分一、∵部一、经三、∵论题二;∵又见波特(∵Karl∵H.∵Potter∵)的《印度之形上学与知识论──甘给沙之前∵的正理·胜论学派的传承》(∵Indian∵Metaphysics∵and∵Epistemoorgy:∵the∵Tradition∵of∵`Nyaya-Vaisesika`∵up∵to∵`Gangesa`,∵Princeton:∵Princeton∵Univ.∵Press,∵1977∵),∵页∵222∵~∵223。】∵Back2∵正理学派(∵`Nyaya`∵)是印度「正统的」(∵`astika`∵)「六派∵哲学」(∵`sad-darsana`∵)之一;∵而佛教则是「非正统的」(∵`nastika`∵)三派哲学之一。龙树的《回诤论》,曾极力批判正∵理学派的四「量」说,以为四量并非获得正确知识的方法。参见∵《回诤论》,〈释上分〉第四;∵《大正藏》卷∵32,页∵19∵上~∵20∵下。∵Back3∵瞿昙的《正理经》,∵分四、部二、论题四五、经二六~三十,曾∵详细地证明外在世界的真实存在;他以为,外在事物可以经由四∵种「量」而证明其存在。参见波特的《印度之形上学与知识论》∵,页∵237。∵Back4∵《回诤论》的梵文原本有二:一是由加亚士瓦尔(∵K.P.Jayaswal∵)及罗□罗·商克达亚那(∵`Rahula∵Sankrtyayana`∵)二人所∵合编(参见:∵Journal∵of∵the∵Bihar∵and∵Orissa∵Research∵Society,∵Vol.XXIII,∵Part∵III∵(∵1937∵),Patna∵);∵另一∵是由锺士顿(∵E.H.∵Johnston∵)及亚诺·坤士特(∵Arnold∵Kunst∵)二人所合编(参见:∵`Melanges∵chinois∵et∵bouddhiques`,∵Vol.IX∵,∵Institut∵Belge∵des∵Hautes∵Etudes∵Chinoises,∵1948-51∵(∵Bruxelles∵1951∵),pp.∵99-152∵)∵。∵这两梵文原本的第二本,∵则由卡马雷士瓦·巴达恰亚(∵Kamaleswar∵Bhattacharya∵),英译而成底下乙书:《龙树的辩∵证法(回诤论」》(∵The∵Dialectical∵Method∵of∵`Nagarjuna`∵[`Vigraha-∵vyavartani`],∵Delhi:∵Motilal∵Banarsidass,∵1978∵)。本文所采用之英译本《回诤论》,即是此本。∵Back5∵引见《大正藏》卷∵32,页∵13∵中~下。∵Back6∵同前书,页∵15∵中。∵Back7∵同前书,页∵15∵中~下。∵Back8∵同前书,页∵13∵下。∵Back9∵同前书,页∵16∵下。∵Back10∵有关语言哲学上的「指涉论」,一个简单的介绍及批评,请参阅∵威帘·亚士顿(∵William∵P.Alston∵)的《语言哲学》(∵Philosophy∵of∵Language,∵London:∵Prentice-Hall,∵1964∵)∵第一章。∵Back11∵引见《大正藏》卷∵32,页∵13∵下。∵这两首偈颂,在卡马雷·士∵瓦·巴达恰亚的英译本《回诤论》中,合成第∵11∵颂。∵Back12∵同前书。∵Back13∵同前书,页∵17∵上。∵Back15∵引见《大正藏》卷∵32,页∵13∵下。∵Back16∵同前书,页∵14∵下。∵Back17∵依据∵B.K.∵Matilal,∵The∵`Navya-nyaya`∵Doctrine∵of∵Negation:∵The∵Semantics∵and∵Ontoorgy∵of∵Negative∵Statements∵in∵`Navya-nyaya`∵Philosophy∵(∵Cambridge∵:∵Harvard∵Univ.∵Press,1968∵),p.52,∵正理学派把「∵a∵不存∵在於那里」(∵a∵is∵absent∵there∵)或「那里没有∵a∵」(∵a∵ia∵not∵there∵),解释成为:「在那里,有一个∵a∵的不存在」∵(∵there∵is∵an∵absence∵of∵a∵there∵)。也就是说,a∵与「∵a∵的不存在」(∵the∵absence∵of∵a∵),是两个不同的东西;而被∵否定的∵a,∵则被称为「正对」(∵counterpositive∵)。∵又,∵p.54∵还说:正理学派坚持一个否定的否定,∵亦即一个不存在物∵的「正对」,∵决对不可以是一个「无法例举的名词」(∵unexampled∵term∵);∵也就是说,一个没有指谓(∵denotation∵)的名词,我人决不可以否定它。这等於是说,一个虚幻而不存∵在的事物,∵我人不可以将它加以否定。∵【参见:∵K.∵Bhattacharya,∵The∵Dialectical∵Method∵of∵`Nagarjuna`∵(∵`Vigrahavyavartani`∵),∵pp.12,13∵】∵Back18∵龙树的《中论》第∵24∵品(观四谛品),∵第∵18、19∵两首偈颂说:∵「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无(空,∵`sunyata`∵),∵亦为是假名(∵`prajnapti`∵),亦是中道(∵`madhyama-∵pratipad`∵)义。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是故一切法,无不是空者。∵」(引见《大正藏》卷∵30,页∵33∵中。)在这两首偈颂当中,龙树把又叫做「假名」或∵「中道」的「空」(无,`sunyata`∵),定义成为「(众)因缘∵生(法)」(∵`pratityasamutpadah`∵)。∵Back19∵引见《大正藏》卷∵32,页∵14∵上。∵Back20∵同前书,页∵17∵下。∵Back21∵此中,「缘」在汉译本《回诤论》中作「大」,不知是何原因?∵比对英译本《回诤论》,此处是∵"conditions",因此,∵「大」∵应是「缘」的误译。∵Back22∵引见《大正藏》卷∵30,页∵33∵中。∵另外,在《回诤论》中,龙∵树自己也说:「若法一切皆因缘生,则一切法皆无自体。法无自∵体,则须因缘;若有自体,何用因缘?若离因缘,则无诸法。若∵因缘生,则无自体;以无自体,故得言空。」(引见《大正藏》∵卷∵32,页∵18∵上。∵)从这段引文,可以肯定地说,龙树把「空∵」(∵`sunya`∵)、∵「因缘生」(∵`pratityasamutpanna`∵)、∵以及「无自性」(无自体,∵`nihsvabhava∵)三者,看成是同义∵语。∵Back23∵《回诤论》第∵23∵颂是:「若因缘法空,我今说此义,何人有因∵缘,彼因缘无体。」(引见《大正藏》卷∵32∵,页∵18∵上。)依∵照英译本《回诤论》,这应该是第∵22∵颂;它的意思是:因缘所∵生的事物,其本质就称为空,因为因缘所生的该一本质,是没有∵内在真实性的。∵(参见:∵K.∵Bhattacharya,∵The∵Dialectical∵Method∵of∵`Nagarjuna`∵(∵`Vigrahavyavartani`,p.17.∵)从∵这首偈颂,我人也可以再一次肯定地说,龙树把空、因缘生、无∵自性三者,看成是同义语。∵Back24∵引见《大正藏》卷∵32,页∵18∵上。∵Back25∵有关「舆、瓶、衣蕃」的这一段比喻,汉译《回诤论》文相当难∵懂;∵目前的解释是依照英译本。∵参见:∵K.Bhattacharya,∵The∵Dialectical∵Method∵of∵`Nagarjuna∵(∵`Vigrahavyavartani`∵),p.18.∵Back26∵笔者认为这是「粗略地说」,原因是:龙树的本意并不以为「空∵」这一语的作用,是在「否定」事物的存在。依据他的哲学,他∵不「否定」任何事物,也不「肯定」任何事物;他的目的只在告∵诉我人世间的真象是什麽。(详下文。)∵Back27∵引见《大正藏》卷∵32,页∵15∵上。∵Back28∵译自:∵K.∵Bhattacharya,∵The∵Dialectical∵Method∵of∵`Nagarjuna`∵(∵`Vigrahavyavartani`∵),p.40.∵Back29∵引见《大正藏》卷∵32,页∵15∵上。∵Back30∵有关龙树的这一意思,在英译本《回诤论》中,可以很清楚的看∵出来。英译本《回诤论》中的第∵LXII∵颂,亦即汉译本《回诤论∵》的第∵63∵颂;它是这样说的:「现在,如果你们否定了空,而∵且,空不存在(∵`pratisedhyase∵`tha∵tvam∵sunyatvam∵tac∵ca∵nasti∵sunyatvam`∵),那麽,∵你们以为否定是一种存在的立场∵,∵就丧失了(∵`pra-∵tisedhah∵sata∵iti∵te∵nanv∵esa∵vihiyate∵vadah`∵)。∵」(译自∵K.∵Bhattacharya,∵The∵Dialectical∵Method∵of∵`Nagarjuna∵[Vigrahavyavartani],∵p.41.∵)∵Back31∵引见《大正藏》卷∵32,页∵15∵上。∵Back32∵译自:K.Bhattacharya,∵The∵Dialectical∵Method∵of∵`Nagarjuna`∵(`Vigrahavyavartani`),pp.63-64。在此,从「有关你们所断言的」∵到「即可证明」∵一句,∵是指《回诤论》第∵13∵颂(英译本是第∵XII∵颂):「若∵法无自体,言语何所遮?若无法得遮,无语亦成遮。」(引见《∵大正藏》卷∵32,页∵13∵下。∵)这是正理学派所提出来的质问,∵意思是:如果自体(自性)不存在,那麽,被「空」这一语句所∵否定的,是什麽呢?「空」既然可以否定一个不存在的东西─自∵体,那麽,没有语句也应该同样可以否定这个不存在的自体呀!∵(有关这首颂,我人在前文已经讨论过了,读者可以对照研读。)∵Back33∵引见《大正藏》卷∵32,页∵22∵上~中。∵Back34∵译自:∵K.Bhattacharya,∵The∵Dialectical∵Method∵of∵`Nagarjuna∵(∵Vigrahavyavartani∵)∵`,p.42.∵Back35∵参见:∵T.R.V.∵Murti,∵The∵Central∵Philosophy∵of∵Buddhism∵(∵Geo.∵Allen∵and∵Unwin,∵1955∵),∵Part∵Two∵;∵Richard∵H.Robinson,∵Early∵`Madhya-∵mika`∵in∵India∵and∵China∵(∵Delhi:∵Motilal∵Banarsidass,∵1976∵),∵pp.50-58;□山雄一∵,《空の论理》(角川书店,日本。中译:《空之哲学》,吴汝∵钧译;∵《现代佛学大系》∵33,蓝吉富编,弥勒出版社,台北,∵民国∵72∵年)。另外,对这三位作者的主张,杨惠南的〈龙树的∵中论用了辩证法吗?〉(《哲学论评》第五期,国立***大学哲∵学系,台北,民国∵71∵年),以及杨惠南的〈中论里的四句之研∵究〉(《华冈佛学学报》第六期,中华学术院佛学研究所,台北∵,民国∵72∵年),都曾摘要地介绍,并作了详细的批评。∵Back36∵参见:□山雄一着,《空之哲学》,吴汝钧译,收录在《现代佛∵学大系》,蓝吉富编,册∵33∵(台北:弥勒出版社,民国∵72∵年∵),页∵87。∵Back37∵引见《大正藏》卷∵32,页∵14∵中。∵Back38∵同前书,页∵19∵上。其中,「宗相」是指「宗」(主张)的特微∵(相,`laksana`∵)。∵Back39∵这首偈颂是:「一切实非实,亦实亦非实,非实非非实,是名诸∵佛法。」(引见《大正藏》卷∵30,页∵24。)∵Back40∵参见:∵Richard∵H.Robinson,∵Early∵`Madhyamika`∵in∵India∵and∵China,pp.50-58.∵Back41∵依据传统西洋逻辑中的「双重否定律」(∵the∵Law∵of∵Double∵Negation∵),∵「∵P∵」与「非非∵P∵」是等值的(∵equivalent∵)两个命题;因此第∵(d)∵句等值於「非∵P∵且∵P∵」。∵其次,依∵据传统西洋逻辑中的「连言交换律」(∵the∵Law∵of∵Communica-∵tion∵for∵conjunction∵),「非∵P∵且∵P∵」等值於「∵P∵且非∵P∵」;∵因此,∵第∵(d)∵句等值於「∵P∵且非∵P∵」,∵亦即等值於第∵(c)∵句。∵Back42∵矛盾律说:任一个命题∵P,不可与其否定句(∵negation∵)「非∵P∵」同时成立;亦即,「∵p∵且非∵P∵」是错的。∵Back43∵以上有关「四句」的分析,一个简要的介绍,请参见杨惠南,〈∵龙树的中论用了辩证法吗?〉,《哲学论评》,台北:国立***∵大学哲学系,第五期(民国∵71∵年),页∵253∵~∵280;∵〈中论∵里的四句之研究〉,《华冈佛学学报》,台北:中华学术院佛学∵研究所,第五期(民国∵72∵年)页∵277∵~∵310。∵Back44∵参见注释∵41。∵Back45∵对这些分析的其他批评,请参见注释∵43∵中所提到的两篇论文。∵Back46∵「空」是可以否定的,只要它成了不可否定的「最高真实」。这∵可以从龙树的其他着作看出来。∵《中论》卷∵2∵,品∵13,∵颂∵9∵说:「大圣说空法,为离诸见故,若复见有空,诸佛所不化。」∵(引见《大正藏》卷∵30,页∵18。∵)其次,《大智度论》卷∵31∵,龙树在注释《大品般若经》之「十八空」中的「空空」时说:∵「空破一切法,唯有空在。空破一切法已,空亦应舍;以是故,∵须是空空。∵」(引见《大正藏》卷∵25,页∵288。(又说:「又∵如服药,药能破病,病已得破,药亦应出。若药不出,则复是病∵。以空灭诸烦恼病,恐空复为患,是故以空舍空,是名空空。」∵(同前引。)这可见「空」决不是辩证法,决不是一个「不是应∵被否定」的「最高真实」,也决不是「中观的宗教真理」。∵Back∵

∵∵∵∵∵∵∵∵∵∵∵∵∵∵∵∵∵∵∵∵∵∵∵∵∵∵∵∵∵∵∵∵∵∵∵∵∵∵∵∵∵∵∵∵∵∵∵∵∵∵∵∵∵∵∵∵∵∵∵∵∵∵∵∵∵∵∵∵∵∵∵∵∵∵∵∵∵∵∵∵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