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文大藏经的一大特点是数量庞大。南北朝时,一部大藏已达3000余卷;到了唐代,数目扩展到5000余卷。这么多的佛经堆放在一起,即使利用轴,签等来提示,仍然很不便于检索。再说,有的佛经一部就有几十卷,甚至几百卷,如果没有一种适当的方式把他们集中在一起。而是任其散置,则根本无法寻找。因此,古代僧人便仿照传统书籍的方式,将佛经每十卷左右分作一个小单元,称作“一帙”,用一块帙皮包卷起来。帙皮又称:“书衣”,有用竹皮做的,考究的则用帛、锦等制成。《艺文类聚》卷七十七,梁沈约《内典序》称:“经记繁广,条流舛散。—事始末,帙异卷分。”说明当时的佛典已经采用合帙这种方式了。

早期所合的大约仅是一些多卷本的大部头佛典,如把50卷本的《晋译华严经》分作五帙等。大藏经形成后,则按照大藏经的结构体系,将一些内容与性质相近的小经也分别合帙。这样就出现三种合帙方式:—是一部数十卷或数百卷的大经分作若干帙的;一是一部十卷左右的经自成一帙的;一是若干部小经合为一帙的。从现有经录看,最早完整地记载汉文大藏经合帙情况的,是唐高宗麟德元年(661年)道宣所撰的《大唐内典录·入藏录》。该《入藏录》共收经800部,3361卷,分成326帙,并逐一注明合帙的情况。

合帙以后,整部大藏经总计分成若干帙,形态上出现了新的组合。原来用的轴、签等标示名目的方法,不再适合新形势的需要,因此,新的标志法也就应运而生。先后出现的标志法有经名标志法、经名帙号法、偈颂帙号法、千字文帙号法等多种。所谓。帙号。是指用某一单字作为该帙藏经的标志或代表。详见经名标志法,经名帙号法、偈颂帙号法、千字文帙号法等诸条。

在写本大藏经中,帙号一般都写在帙皮上。刻本大藏经产生后,帙号还刊刻在每卷经的首页、末页及每版的版首或中缝处。当大藏经由卷轴式改为折装式后,原来的帙皮也演化成书函式的函套,此时帙号便书写在函套上。

∵∵∵∵∵∵∵∵∵∵∵∵∵∵∵∵∵∵∵∵∵∵∵∵∵∵∵∵∵∵∵∵∵∵∵∵∵∵∵∵∵∵∵∵∵∵∵∵∵∵∵∵∵∵∵∵∵∵∵∵∵∵∵∵∵∵∵∵∵∵∵∵∵∵∵∵∵∵∵∵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