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学习如何回应习性∵

"Aware∵that∵it∵is∵just∵a∵habit,∵nothing∵else."

-∵Godwin∵Samararatne

“觉知到这只是一个习性,无他的”。

-葛荣居士

就算明知道无需对人和事作出反应,只需去处理和回应,但反应经常是很快的,觉知到这反应时已经反应了,那又可怎么办?

习性其实是没有力量的

葛荣居士曾指出,我们每人都有很强的惯性或习性去反应一些事情,所以培育觉知很重要。当一个习性生起时,只需觉知到它只是一个习性(habit),不是真相(reality),那这习性便没有力量,然后便不跟随这不真实而又没有力量的习性行事。若然不能立即觉知到这只是一个习惯,并已跟随它行事,便学习不给予自己任何减号,并反思究竟刚经历的是甚么,了解自己。

习性其实是虚空而无实质的

在日常生活中一个很普遍的例子,便是当遇上一个我不喜欢的人时,心内很快会生起一些批评:“这人真麻烦,今天遇到他真倒霉,希望他快些在我面前消失。”

这些心内的批评很多时会在刹那间生起,觉知到时已迟了。以往会跟随这些心内的批评,去厌恶别人或责备自己,已修行了这么长的一段时间还生起这些无谓的情绪批评。现却会觉知与明白到这情绪的批评只是一个习性而已,不是真相。既然这只是习性而已,并无实质的,无需跟随它,也无需责备它,只需不跟随它去厌恶面前这个人。然后便是觉知觉醒地观察实际的情况,以这实际的情况行事。若过往的经验说明面前这个人真是一个不合理又诸多要求的人的话,便如实地提醒自己要特别小心和有耐性地处理与面对这个人。因这些评语和提醒是根据以往的经验而成,所以不是情绪的批评。

换句话说,舍心或无分别心并不是指不可以评论别人,而是先知道哪些是有事实根据的“评语”,哪些是情绪的“批评”,然后明白情绪的批评只是习性,有事实根据的评语才是真相,继而跟随有事实根据的评语和真相,来处理与回应面前的人和事,在这过程中亦无需压抑或抗拒这些习性的批评,只需不跟随它行事便可。以不跟随习性行事来放开(let∵go)习性,而不是压抑或抗拒它。

在日常生活中另一个很普遍的例子,便是心急。当觉知觉察到自己心急的时候,若强要或指令自己不心急,往往只会使心更急,因为心急是一种不平稳的心的状态,若压抑或抗拒这状态,便是在不平稳上加添不平稳。

禅修后,渐渐觉知觉察到心急只是一种习性而已,是无实质的,也无力量的,无需压抑或抗拒它,也无需跟随它,只需友善地提醒自己,观察面前的情况有没有实际的需要立刻或尽快去处理它。若没有这需要时,便容许这心急的习性存在,但提醒自己的动作可以放慢下来。若面前的情况真的是有需要去立刻或尽快处理的话,也可容许这心急的习性存在,但不跟随它,只提醒自己的动作要快,却不是急,学习体验“快”与“急”两者之间的分别。换句话说,心急时只需知道当下有一个心急的情绪或习性,然后不随不拒,学习如何根据真实的需要,来回应与处理面前的境况。

若然行为上已经跟随了这些批评或心急的习性行事,把面前的事情弄糟了,那也无需懊悔或责备自己,因懊悔与责备也是习性而已。若懊悔与责备的习性已生起,也可容许它们继续存在,但不跟随它们,学习友善地原谅自己,原谅别人,学习如何运用经验,尝试把弄糟了的事情尽力修补,如何不执着事情发展的成败得失,只欣赏个中的努力。

经过一次又一次的训练,一次又一次的反思,反思刚经历的整个过程,刚经历的是甚么,渐渐便了解到原来自己是被很多各式各样不同的习性所条件住(conditioned)。要解开这些条件的束缚,不是去抗拒习性,也不是追随习性,而是认识它,认识它原来只是为心所做而实际是虚空的。

祝愿各位耐性地向习性学习,学习如何可以不随不拒,以跟随实际的情况行事来放开它,明白到习性其实是没有任何力量的,除非你给予它力量。

请观察与认识真相∵

"Enlightened∵people∵behave∵like∵ordinary∵people,∵ordinary∵people∵try∵to∵be∵like∵enlightened∵people."

-∵Godwin∵Samararatne

“觉悟者活像平凡人,平凡人却想要活像觉悟者。”

-葛荣居士

我们很容易察觉到别人在颠倒是非黑白,但我们又有没有察觉到自己哪时在颠倒、哪时没有颠倒呢?

认识哪时在颠倒

葛荣居士曾笑说,每一个人在未彻底觉悟之前都会颠倒的,包括自己在内。既然自己也是一份子,当我们见到别人颠倒的时候,又何需惊讶,憎恨或厌恶呢?更无需去预期别人或自己不会颠倒,只需学习如何回应和处理面前的景况。与此同时,逐步学习和训练自己知道甚么只是心所虚构的故事(story),甚么才是真相(reality),不把两者颠倒,以这智慧来渐渐解开这些颠倒。

认识哪时不在颠倒

根据葛荣居士的提醒,经常观察(observe)自己的日常行为与心的运作,渐渐便明白到原来心很容易会制造或虚构很多故事,然后便跟随这些故事行为,还误以为自己正在跟随真相行为,就这样不自觉地把故事与真相颠倒。

其中一个有趣的例子是,当我在抱怨某人真没有耐性,因小小事情便激动,便投诉的时候,原来当下这一刻在没有耐性、在激动和在投诉的人正是自己。换句说话,当我自己没有耐性、在激动和在投诉的时候,还不知道,只知道预期和投诉别人不应该没有耐性、不应该激动、不应该投诉。这不就是迷失于心为别人所虚构的一个完美而不设实际的预期与模型(故事)之中吗?忽略了其实这刻可以是一个训练与培育自己的耐性,和学习如何回应与处理任何景况的机会(真相)。

起初修习,当观察到自己这么样颠倒的时候,便会责怪自己为甚么一次又一次的颠倒,迷失于情绪与习性之中。当继续修习与了解自己后,便发现到原来每一次这样责怪自己的时候,已是为自己虚构了一个完美而不设实际,完全不应该生情绪和不应该有习性的预期与模型,误以为自己是一位圣者(故事)。忽略了从情绪与习性中释放是需要长时期培育觉知、耐性、舍心和智慧(真相)。若误以为应该可以付出小小努力便能做得到的话,这不又是另一颠倒吗?

既然知道甚么是颠倒,那又怎样可以不颠倒呢?便是友善地提醒自己不再依据故事行事,而是依据真相行事。明白到在这过程中,不预期自己做到甚么或成为甚么(故事),只是不断学习与培训(真相)。

换句说话,当观察到自己在为别人的没有耐性而失去耐性,为别人的激动而生起激动,为别人的投诉而去投诉时,便友善地提醒自己无需误以为别人或自己应该是完美或是圣者,无需给予别人或自己一个减号,更无需抗拒或追随这些情绪,只需友善地面对这些情绪,向它们学习如何当这些情绪存在的同时仍然可以耐性地继续观察、回应和处理面前的景况。

若观察到面前的人的激动是因为对自己有某些误解,但自己又没有耐性去解释的话,便提醒自己现在所需要做的不是去抱怨这人或自己没有耐性(故事),而是尝试以耐性去解释(真相)。若观察到自己已经履行了解释这个任务但别人依然是激动的话,便提醒自己现在所需要做的不是去陪他激动或责骂他(故事),而是学习原谅别人,不去增加别人或自己的苦(真相)。若环境有需要我露出眼镜蛇的一面的话,也会毫不犹疑地作出严厉与强硬的姿态或行动。这姿态与行动的背后并不是憎恨(故事),而是因应环境的需要而行事(真相)。若在这过程中不能保持正念,失念地向别人破口大骂,或生起其他情绪,便提醒自己现在所需要做的不是责怪自己(故事),而是学习友善地原谅自己,从头做起(真相)。

每当盲目抗拒或追随情绪或习性行事的一刻便是颠倒的一刻。每当尝试观察与认识真相并尝试跟随真相行事,这尝试的一刻便是没有颠倒的一刻。个中的成败得失(故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所付出的尝试与努力(真相)。

祝愿各位明白,觉醒的人生是不可以依靠盼望、指令或祈求(故事)而得到,而是需要经过长时间的付出与培训(真相)。

请认识所担当的角色和任务

"Can∵we∵see∵everything∵without∵a∵sense∵of∵ownership?"

-∵Godwin∵Samararatne

“我们可以看任何事情时不在这事情上加添拥有权吗?”∵

-葛荣居士

每个在家人现前都有不少公事与私事,有些难,有些易,有些是喜欢做的,有些是不喜欢做的,怎样可以学习如实地处理这些不同类别的事务呢?

观察事实的全部

葛荣居士曾指出,当我们观察一天到晚的各式各样思念时,不难会发现无论在想的人物、事情和环境是甚么,所想的总是与自己有关连的。这说明每人都有很强的惯性或习性以自我的观点与角度去看事物。这样做使我们只能看到事物的部分,不能看清事实的全部。

葛荣居士曾提示,把文字和语言拿走,然后重新看清楚现正经历的是甚么,从新认识面前的现状,就像第一次见到这状况一样。

需履行任务而不是要控制事情

起初听到这些提示的时候,真有点儿摸不着头脑,怎样可以不用文字、语言或不从自己的观点与角度去从新认识现前的状况呢?

渐渐却发现到观察事物的时候,其实真的是无需用文字或语言的,因观察本身是一种行动,无需在这行动上加添以文字或语言所组成的批判或概念。相反,若将自己的概念附加于现前的境况上,所有状况便会分成好坏、难易、成败、得失、喜欢和不喜欢、公平和不公平等等。

有趣的是把这些概念拿走之后,现前的境况是不会变成空白的,而是自有它的发展、变动,它自然会跟随大自然的因果法则与规律而变化。简单而言,当付出努力时,便有付出努力的后果;没有付出努力时,便要面对没有付出努力的后果。

更有趣的是把概念拿走之后,自己也是不会消失的,也不会蒙查查不知去向,或游手好闲,而会在某环境下担当某个角色,而每一个角色亦自有它的任务。

把文字与语言拿走也不是甚么高不可测的境界,只需把自己对现前境况的批评和概念拿走,拿走难、易、好、坏、得、失、喜欢、不喜欢、公平、不公平等等。现前的境况事实上是没有难、易、喜欢或不喜欢等等,这些概念都是自己加添的,继而成为一种障碍,障碍自己如实地处理这件事。

例如,返工放工乘交通工具时,若把评论与概念加添于这境况上,便很容易会认为这时段是“繁忙”,这“挤拥”是可厌的。但其实相是在担当乘客的角色,有乘客的任务。当人多的时候,便是守秩序的时候,以守秩序来履行乘客的任务。这任务和它的履行并不是一种概念,是实况的需要。无论谁人在这时间,这位置和这环境,都需要履行同一任务。这任务的性质不会因人而别。

回到公司面对客人时,便是职员的角色,有职员的任务。当客人不满或不明白时,便是运用经验与知识去解释的时候,以履行这角色的任务。运用经验与知识并不是一种概念,是实况的需要。请知清楚概念(concept)和实况的需要(need)两者之间的分别。在这过程中,很多时会进一步需要运用经验与知识去认清楚面前的客人的品格和意图。若经验说明面前的客人是不怀好意,别有用心的,便要提防,但无需加添“坏”、“麻烦”、“讨厌”等概念。若经验说明有需要露出眼镜蛇的一面来保护自己的话,便毫不犹豫地作出严厉的姿态与行为,目的不是表达我的不满或要教训别人,而是履行这角色中的任务的需要。无论处理后的结果如何,亦无需加上“成功”、“失败”、“公平”、“不公平”等概念,这些概念只会令自己生起雀跃或失望的情绪,对这件事完全没有帮助。实况是已付出了经验与知识去履行任务,结果不可能是永远在经验与知识的控制范围之内。若能看清楚的话,便会明白现前并不是一个要解决的问题(problem),其实只是一个需要处理的境况(situation)。

祝愿各位如实地观察究竟现在这一刻所饰演的角色是甚么,这角色的任务又是甚么,怎样可以好好运用经验与知识来履行这角色中的任务,又怎样可以在这过程中汲取进一步的经验与知识和明白佛法(如戒定慧、如实观、因果法则)的运作,在这过程中却无需加添你的批评与概念于实况之上,这些概念事实对看清楚或处理这件事没有帮助。若你把越多的批评与概念加添于事情之上,你便会越被你自己所加添的批评与概念所操控。

请从现状开始禅修∵

"Life∵can∵sometimes∵be∵a∵hard∵teacher∵but∵it∵is∵always∵the∵best∵teacher.

-∵Godwin∵Samararatne"

“生命有时是一位严厉的导师,但亦永是最好的导师。

-葛荣居士”

听闻佛学的初期,觉得佛学很有趣,不过在忙碌的在家人生活中修行很困难,误以为可以闲来参加佛学讲座或共修班,兴之所至时便翻开一些南传佛学的书籍看看,至于实际的修习,似乎要等到将来有空闲时间才做吧!

艰难的环境亦可作为禅修的开始

葛荣居士在1932年生于斯里兰卡一个贫穷的家庭,七岁时父亲去世,留下母亲抚养九名儿女,支付上学的书本杂费也有困难,亦有亲兄弟因染顽疾早逝。长大后在图书馆任职,所有兄弟姊妹已婚,只有他独身照顾年迈的母亲。根据他一位好友的忆述,当时他和母亲的住所在火车站旁。他母亲于1975年去世后,有朋友于1977年请他往一禅修中心作导师,因他当时已无需照顾母亲,他便辞退了图书馆的工作往该禅修中心当导师。后来他患上慢性肝炎,但依然继续他于禅修中心的导师任务,还到过香港、印度、欧洲、南非等多个国家弘法,直至他于2000年3月去世。最后一次来港是1999年10月。他就是在这么样的环境下成长,认识佛学、禅修、弘法。

当葛荣居士与众同修分享禅修经验时,不但从没有半句抱怨生命的无情或艰辛,还时常提及这些顺逆境都是禅修的对象,学习的机会,学习如何不逃避它们,开放地面对它们,认识如何融合禅修于生活中。

不要为自己找借口

在前期的多篇文章中已分享了很多葛荣居士的建议,提示各同修如何可友善地向任何人和事(外境)与情绪和感受(内境)学习,无论身处公司、家庭或闹市都可以是训练的时刻,视过往为导师,现在为明镜,未来为朋友,如实认识对一切事情的预期、模型、情绪反应、敌意、不满均由心生,亦可从心灭,认识实际的情况,然后学习无加号无减号地回应与处理事情。

跟随这些建议与提示,便可运用生活中的任何外境与内境作为禅修对象,培育觉知∵(awareness)∵耐性∵(patience)∵回应∵(reponse)∵舍心∵(equanimity)∵等等心的质素。当这些质素随所付出的努力和时日渐长,这些渐长的质素会帮助心更清晰地向这些生活中的禅修对象继续学习与训练,就像一个良性的循环。

既然如此,禅修便是从现状开始,不是等候将来环境顺意时才开始。相反,若心现在不断逃避现状与习惯疏懒,那么就算将来环境变得顺意,心依然不会去禅修,因这习惯疏懒的心会继续逃避沉闷或平凡的顺境,只会要求更多顺境,更多舒适。

因此,若你现在很想修行,但又要等到儿女长大后或退休后,或某些烦恼解决后,或某些病痛康复后,或找到甚么修行的捷径后才开始,请你不要再等吧,请你不要再被你自己的贪嗔痴所愚弄,请你不要再找借口,请你以现时的现状为禅修的对象,以这现状开始吧!

请你看看,若葛荣居士不是从他的现状开始禅修,而是要等到他的家庭环境富裕或顺意后,或他的母亲不再需要他的照顾后,或搬离火车站旁的住所后,或从工作荣休后,或他的慢性肝炎康复后才修行的话,可能他等到临终时还在等。相反,当他不执取任何顺境亦不逃避任何逆境,以现状开始与继续他的禅修,环境会随他禅修的进步而改变,最后当上禅修中心的导师,并到各处弘法,利己利他。

现在,要等将来有空闲时间才禅修的念头已完全打消了。无论身处繁忙的公司,面对友善或不友善的亲朋或在热闹的都市中,承担多少责任或任务,都是禅修的开始与延续。现亦不会视参加佛学讲座与共修班和翻看佛学书籍为闲余活动,而是听闻佛学后,便不断在日常生活中实验、实践、反思、培育心的质素。

祝愿各位无论身处任何环境,有多少负担,都以这现状为禅修对象,从这现状开始及继续禅修

请以现状为禅修对象∵

"Learn∵to∵be∵one∵who∵is∵at∵home∵wherever∵you∵are.

-∵Godwin∵Samararatne"

“学习做一个无论去到那都是在家的人。

-葛荣居士

曾经有段时间,在公司工作时总觉很烦躁,想跑回家。晚来回到家,又觉沉闷,于是便去逛街。到了街上,又觉人头涌涌,空气污浊,于是又想回到公司,寄情工作。这样,身便跟心的不安,跑来跑去,寻找安心之所,但心从没有安下来。佛学称这为“掉举”("restlessness"),即是坐立不安,意思是拿到一件东西,却觉得是负累,于是便把它掉下,但掉下后又懊悔,把它拾回、举起,之后又再感到负累,又再把它掉下,如事者一次又一次的掉下举起。你有没有观察过你自己的身与心,有没有掉举,坐立不安,跑来跑去呢?

认识内间的玩具

葛荣居士曾笑说,虽然大众已长大成人,但仍会依赖一些玩具。玩具是指我们认为是可以带来快乐、满足与安详的外间的物质东西,于是便要得到它,然后又觉得它没甚么乐趣,便要转换另一玩具。我们从小到大,总是把时间花于得到玩具,转换玩具,最终心仍然不满足,继续寻找其他玩具。

葛荣居士建议,禅修可使你成为你自己的玩具。当你实习禅修,成为你自己的玩具时,你对自己便感快乐、满足与安详,你便再无需要外间的玩具,因你已在内间找到快乐、满足与安详。当你的心快乐、满足与安详时,你独处时会快乐,你与其他人共处时也会快乐,无论你身处公司、闹市或家中,都同样会快乐。

任何景象均有趣味

感恩有缘听闻与修习葛荣居士许多建议与提示,不难体验到他上述所讲的说话。

现在回到公司工作,若有烦躁、厌倦或其他情绪生起时,这可成为观察与学习的对象,实习如何觉醒、友善、无加号无减号地面对它们,学习不抗拒亦不跟随情绪,运用经验如实处理与回应事情。这些过往可恶的情绪,现却成为禅修时对象(object∵of∵meditation)。没有情绪时亦知道没有情绪,同样可以向它观察与学习。遇到良善、狡猾、合理或不合理的上司、同事或客人时,他们就像不同种类的镜子,让我看清楚自己在不同境况下的反应、回应、有情绪、无情绪的次数、时间长短与程度的深浅,亦让我可以训练自己如何下次可以进步。这些过往使我逃避的人,现也成为禅修的对象,变得有趣。当这心不再爱好某些境或逃避另一些境时,心便自然会安于现状,无需再跑去别处来寻找安稳。

同样,在家闲坐时,若有沉闷的感觉升起,便学习如何友善地陪伴自己这位好朋友来经历这感觉,看清楚这感觉可怕还是不可怕,还可运用这段时间修习观呼吸或修习如何有建设性地反思,那这段过往想逃避的时刻,也成为禅修的对象,变得有趣。

甚至在街上遇到污浊空气或人声沸腾时,亦可运用这境况来观察自己心所起的情绪或是没有情绪,训练自己如何可以在不改变周围的环境下继续做需要做的事情,学习如何不认同它们时亦无需讨厌它们,修习舍心(equanimity)。那这些已往讨厌的境,现也成为训练与学习的机会,禅修的对象,变得有趣。

当认识到原来任何烦躁、厌倦、沉闷、快乐、不快乐等等情绪或感觉都可以是有趣而实际的观察、学习与禅修的对象时,这一切便像内间的玩具,心不再逃避它们,而是面对它们,满足于它们,自然地安于这境况。甚至当这境况改变与变化时,与其害怕或逃避这些变化,不如继续观察这些变化,向它们学习,学习如何以这些变化作为有趣的禅修对象。

祝愿各位不用再东奔西跑去寻找,越是寻找心越是不满足,学习如何可以运用任何现状(包括它的改变和变化)作为观察,学习与禅修的对象,认识这现状的趣味,成为当下快乐,满足与安详的住处。

∵∵∵∵∵∵∵∵∵∵∵∵∵∵∵∵∵∵∵∵∵∵∵∵∵∵∵∵∵∵∵∵∵∵∵∵∵∵∵∵∵∵∵∵∵∵∵∵∵∵∵∵∵∵∵∵∵∵∵∵∵∵∵∵∵∵∵∵∵∵∵∵∵∵∵∵∵∵∵∵

点赞(1)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