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让梨的故事会流传下来,主要由于这样的小孩是绝无仅有的,所以值得称颂。一般家里时常发生的情景,是兄弟姐妹不相让,造成吵架现象,加上父母当裁判,执行不公,造成更多争吵。

举例来说,当哥哥或姐姐在玩玩具或吃东西时,弟弟或妹妹没有同样的玩具或食物,就赖在地上大哭。这时爸爸或妈妈就说:“大的要让小的”使弟弟或妹妹停止哭泣。

这种处理方式虽然短暂的解决了问题,却造成很大的后遗症。对于弟弟或妹妹来说,变成只要哭,就会获得他们想要的,因为他们知道爸爸或妈妈站在他们那一边,因而变得很霸道。

对于哥哥或姐姐来说,一个本来属于自己的,或已到手的东西,只因为弟弟或妹妹哭泣,就必须让他们。做哥哥姐姐的会觉得很委屈,很不舒服,所以他们的反应往往是“我为什么要让他(她)?”

由于不甘心、不服气,所以有时会趁着爸爸或妈妈不注意时,偷捏或偷打弟弟或妹妹,更严重的会产生精神上的问题。我在美国精神病院实习时,曾经遇到一位五岁的男孩,他说要把弟弟捏死,因为有好的东西,都是弟弟的,他变成家里的次等公民,所以他很生气,他要报复。

我也曾经碰到一个年龄大约二十几岁的女精神病患,她说从小就觉得家里很不公平。由于父母重男轻女的观念,哥哥要什么东西,爸爸或妈妈就会给他,而她要时就没有,造成她心里很大的不平衡。她非常气愤父母的不公平,可是又无处诉说,在压抑自己的情绪之下,终于精神崩溃,后来被父母送到精神病院住,接受治疗。

在家里,由于父母的权威庇护,让小的占很多便宜,养成任性和自私,可是到了学校或社会上,这一套就不管用了,所以与其维护小的,不如教孩子如何和姐姐或哥哥沟通,例如“你去跟姐姐或哥哥商量,看看他们要不要给你?”才是根本之道。

有一位妈妈在父母成长团体里分享她的经验,她说以前孩子在抢东西时,她时常说:“大的要让小的。”有一次,她发现她讲完那句话后,小女儿有一种胜利的表情,她知道她的教育方法错了。后来,每次妹妹要抢姐姐的东西时,她不再做裁判,她叫妹妹直接去跟姐姐商量,看看姐姐要不要借她玩或分一点给她吃,结果发现两姐妹的感情比以前好,比较不会吵架,而她也少操了许多心。

至于孩子意见不合吵架,父母有时会两个都处罚,有时会处罚大的,每个父母的做法不同。在父母成长团里,有一个妈妈说,当她的两个女儿吵架时,她引导他们互说对方的优点,例如:姐姐说“妹妹会帮我摺棉被”、∵“妹妹会帮我收碗筷”,妹妹说“姐姐会带我上学”、“姐姐会教我数学”。如此一来一往,最后两个人抱在一起,哭成一团。

基本上,小孩子之间不会有什么深仇大恨,过不了几分钟,他们又说又笑的一起玩。父母处理这些问题时,要以平常心,多开导,少压制,以免造成孩子心中有疙瘩。殊不知会吵架,一定是双方的沟通出问题,父母最好能放弃自认是正义的神,或主持公理的裁判。面临孩子之间的争吵,要多聆听孩子的意见,找出双赢的解决方法,这样会使兄弟姐妹之间的感情更好,家庭的气氛也会更和谐。

摘自《陪伴》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