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玄问答(二)

★禅那院越前已讲(珍海)抄

大乘玄问答卷第二

永享八(丙辰)年二月二十三日于东大寺北室花藏坊之西密乘坊书之毕。

抑意趣者当年别宗赞义大乘玄回至恶笔难多其惮如方加人数间难去书之耳也。定而可有恶宫落字称祈智古计也。

三论末叶英佑(生年廿岁戒七)_

大乘玄问答第三(二谛义短册之下玄第一之下)

问。大品所说。三假如何。答。以四尘成根大。为法假众生。假人是名受假。一切名宗。皆是名假也。

问。今此三假中。且其名假者。唯取能诠名宗欤。为当通所诠义欤。答。名假中广摄能诠也(所诠)

问。案章现文。但以能诠名字。立名假也。故玄章文引经。云一切名字为名假(云云)明知唯取能诠之名字也。依之净影义章中。依智论意申二释。并以所诠不为名假。尔今依何文理。云通所诠义乎。况若以所诠既为名假也。

更以何可为法假受假乎。答。宗家正意。在圆假圆中之旨。若论其圆中者。无法非中道。若论圆假者。亦一切悉假名也。良以诸法称尽。假名之中以三假。摄诸法意在名假矣。故章云。名假本通。就名假中。取能成义为法假(等文)所言本通者。总为别宗本。故称为本广摄能诠。并合能成所成名之为本通也。但言一切名字为名假者。通能诠所诠总称名字。意显诸法。但有假名无有实事耳。夫名假本通者。法受名三假之中。以名假为其体。故其义尤广摄诸法也。若取能诠名字者。既云不摄所诠义。何旨本通之称耶。例如圆成等。三假中以相待为本。其义尤广。无非相得假故。云相传为本。云相传假通也。今以名假为本例之可习也。至净影解释者。更存别义门。与今意可异矣。

玄第三门云。经文言一切诸法。但有假名。但有名无实(云云)

涅盘十二云。有名无实者。即是世谛(云云)

玄云。故大品云波若及五隐为法假菩萨为受假一切名字为名假(云云)经第四卷三假品。

问。大品所说三假如何。答(云云)问。且名假中。唯取能诠名字欤。为当如何。答。唯取能诠名字。立为名假也。

问。名假之中。广可摄能诠所诠也。夫取所言说皆是相待之假法也。故章下文云。亦得中为假。一切言说皆是假故(文)既以中道之正法。于亦为假法。况所余诸法毕。加之章正申三假相。云名假本通就名假中取能成义为法假(等文)意者名假是总也。于中开法假受假云也。既其总也。何不通所诠义乎。

答。凡以三假论之。诸法悉假也。而假法家之能诠通为名假。于所诠义中。分法假受假故取能诠。为名假之体云也。故章云。今所用者。以四微成根大并法假。众生假人此是受假一切名字皆是名假(乃至)故大品云。一切名字为名假(等文)心显也。净影义章中。亦取能诠。不取所诠也。但云就名假中取能成为法假等者。就名假云所诠义中。开法假受假云也。非是取所诠为名假矣(此者一往之傍义。以前义可正也)问。章云有于凡实空于圣实(文)意何答明于之二谛也。所谓有于取为实。是名世谛空。于圣实是为真谛也。

问。尔凡圣二人所。凡空有二境。为真俗二谛欤。答。今此于二谛者。唯空有之两情为谛。不取空有之二境也。故章云。不凡空有二境为谛(文)

问。夫真俗二谛正是空有之二境也。谓如一色望凡为色。望圣为空。此则望取圣两情论空有二境故。下摄法门中云。色等于圣是空。于取是有(乃至)有佛无佛性相常住(云云)既云性相常注宣非空有之境乎。又第二门中明得失。三句云前二句即于境后一句教境(等文)若但取二情为于谛者何得云于境耶。尔何今云不取空有之二境乎。

答付空有二境。可有二意也。与言之者。有心必有境。既有两情。何无二之境哉。故且云于境也。然论实义时者。离凡圣之两情无有。空有之二境。诸法曾非空有。而为空为有者。但是情之前相也。是故但有空有之情。无空有之境也。今依此理故。云不取空有二境为谛也。或又谛者是实义也。空有更非更而以为更者正在两情故。云不凡空有二境为谛也。非全无空有之境矣。或未于二谛是迷教之于谛也。此唯取空有之情。若论所依二谛者。亦可通情理也。如来之于谛以中道为境。即以中道境为真谛也(又以因缘二谛即可为如来之二于谛也)

玄云。次二文证二谛非教。若言真谛是教者。经云有佛无佛性相常住。而教即有佛。方有无佛即无。何即得常住。经云十二因缘。有佛无佛。常自有之。故知世谛非教(云云)

难二谛。唯教之有五难。二文此是二文也。

玄答文也。又云。谛有二种。一于谛二者教谛。于谛者色等未曾有。无而于凡是有名俗谛。于圣是空名真谛。于凡是有名俗谛。故万法不失。于圣是名真谛故。有佛无佛性相常住。教谛者诸佛菩萨了色。未曾有无为化众生。故说有无。为二谛教。欲令因此有无悟不有无。故有无教而旧义明二谛是理者。此是于谛耳(文意明前二文。是于谛也)

涅盘经十九云(佛告法王)涅盘云。体非本无今有。若涅盘体本无今有者。非无漏常住之法有佛无佛性相常住。以诸众生烦恼覆故。不见涅盘。便谓为无(云云)(是真谛常欤)

同经三十四云(迦叶品)十二因缘有佛无佛性相常住(文)(于谛可为证文)

涅盘十七云。○一切世谛若于如来。即是第一义谛。何以故诸佛世尊。为第一义故说于世谛。亦令众生得第一义。若便众生不得如来第一义者。佛终不空说世谛(文)

始句明于之真谛耳。玄所引之文也。

问。摄论师所立。三无性如何。答。六尘之无相。名分别无相性。本识无生之依他无性。二无我理无性。名真实无性。性是摄论师所立之三无性理也。问。尔今宗家之意。可许摄论所说三无性理。为正义乎。答。摄论所说。三无性理。可是正义也。

问。夫三无性者。续遣三性之法相。立无生之一义。既滞凡相之一偏。隔中道之圆旨。若明无性义。宗者岂□正观旨归哉。故中论文云。无性法亦无一切法空故(云云)今论宗既举无性法。亦能遣之。章文自之今论遣三无性故。言皆得相待(云云)今何凡所破之异义。还为自宗之正理乎。凡鱼目为夜光。采瓦砾谓黄金。岂非此谓哉。

答。三无性理。本出经论诚说。摄大乘论。正是天亲论主之释文也。既是大乘了义之旨归。今何强嫌此义乎。诚破性执之迷失。明分别无相性。付真俗之中道。谈无生无性理。既开正观之玄门。岂非无得之素宗乎。故存三无性理。可为正义也。但今论意。遣三无性者。遣定执之无性。非遮无性之真理之学。摄论师者。是汉土之学者。非关论主意。故净名玄中云。问二论主如何相破。答。二论主义实相成(文)龙树天亲二论师。悟似相破。中观摄论两部文意。互相成云也。是知天亲立无性为成。正观之中道。龙树破无性。非违摄论之宣通可答申也。

摄论师所立。三无性如何。答。如前。问。尔者正观论意。破三无性法乎。答。大乘正观意。可破三无性法也。

问。正观意破三无性。答申如何。夫三无性理者。般若真空之旨归。无生正观之境界也。无著天亲之弘教。宁背龙树提婆之宣通乎。

破邪显正之谈。还嫌大乘之正义乎。

答。夫正观论意者。执无不破。理无不显。非性非无性一更之渊符。斯显云二云不二。三观之虚明弥清。然寻摄论之无性者。且遣三性之妄执。成皆空之一偏。破二我我情相立无性之真如。遣执未尽。显理有余。是故今论宗犹可破其说也。但无差天亲之宣通不可违。龙树之弘经者。谁言龙树之正观。遮无著天亲之说。但是学摄论之辈。不解论宗之旨趣。滞无性之一门。妄中道之正观。故出无性法亦无云文。重遣其偏执耳。此乃对学教成迷之执心。非破论师之正义可云也。

玄云。三无性者。知尘无相。故言分别无相性。依他无生性者。知本诚无生。故言无生性知。无我理无性。故真更无性得相缚(文)

净名玄第六云。一为学摄大乘及唯识论人。不取三性故三无性。○以此为妙极。今对破此。故中论论诸法复异。故知皆是无性。无性法亦无一切法空故。问。二论主云何相破。答。二论主实相成。天亲供无性破故。偏叹无性而学人不可遂守无性。龙树明中实远离诸边颠倒(云云)

梁摄论第八云。若菩萨见名自性假说。至别假说。唯分别为体。得入分别无相性。若菩萨但见乱识无六种相。此乱识体不成故。不可说因缘。不成故不可执。有生死。此中分别既无。言说亦不可得。则入依他无生性。若菩萨见此二义。有无无所有。则入三无性。非安立谛。文。

摄论十一云。一切佛法以无所得为性。此是正说。由三无性。不可定说有无。故虽以无得为性。亦有能得义。若离佛法不能得了别所对治。或不能得安立能对治道故(云云)

问。十三云真如是大乘法。大乘十二部经所说法门。皆共显此真如一切正说。于真如法则同一味故名相。

问。付断结得道义。可有见有得道者乎。答。无见有得道者也。问。众生根性非一准。泥洹法实有多门。何皆见空得道。复无见有断结者乎。依之成实明人法二空。人悟之超凡。毘昙存三世实有。缘受之成圣。偏言见空得道者。恐可堕偏执之一门。全嫌见有得道者。为非圆通之论谈。依之大师傍释。云毘昙之人见有得道以有解断惑(云云)(道理之上)违文在傍如何可成申乎。

答。大乘小乘不同浅深。悟悟虽异必依空除迷。是圣教之大宗。依之中观论文云。圣人真知颠倒性空(云云)十地论中。以生空法空。分大乘小乘也。论断结得道。何不依空法乎。但至毘昙见有之文者。是毘昙成实相对。一往显其不同耳。可谓毘昙但明阴上无人之空。未说五隐法空。且凡法体犹残与有观名。明空不尽故也。若论其得道之实义者。正由空观也。谓由四谛观门。证人无我之真理故也。良以凡夫着三有。圣人语二空。是迷悟之大宗。解惑之纲领也。依之毘婆娑论中。申论宗旨。磨诸法之镜。无我之影像自然现。如俱舍论以无我法印为宗旨也。见空得道之谓其诚明矣(或小乘人自论见有见空。以大乘意见。彼者实可见空得道也。但不如成实执也)玄云。(第三门二谛体)○今圣人皆见空料结。明知空是理。文中论缚解等疏云。所言解者。毘昙之人。见有得道。以有解断惑。成实人。见空成圣。以空解断惑。大乘断惑亦同成实。用空解断。同毘昙云何故明凡夫断惑。成实辨凡夫不断。但明伏乎。答。曰以毘昙见有得道。外道亦见有。是故断惑。成实见空得道。外道不见空故。但伏不断(文)

大品疏五云。身子问意。上既言生即无生。为见无生得道。为见生得道。此即是数论见空见有得道义也。若作难意。若以生法得道。生是虚妄故。若以无生得道。汝上之无生无得无道。云何以无生得道也。○答中明无生皆不得道。即弹数论义也(文)(此文并非见有及见空之二宗也)

三论玄云。然道实非有。遂言见有得道。乃是见有非见道也。故净名云。法无染若染于法。乃是染着非求法也。又夫见有者。名为有见非见道○(云云)

问。见有得道者可有乎。答。见有得道者。可有也。问。见有得道者不着。夫大小虽异。并以空证道。生法虽异唯是空法也。所以二乘依生空断惑。菩萨证法空成圣。依之章文云。今圣人皆见空得道(文)竖者今何违道理忘现文有见有得道者成申乎。

答。性欲非一准。得语区分也。或解不二中道证大果。或依有无之用取小果。并不坏法界共□真理。依之如成实者。见空法开觉。如毘昙人者。依有门入道。何必执空门。可嫌见有得道乎。但至玄章之文者。虽见有得道之人。非无得阴上无人之观。且依此义边。以破他师义也。若论实义时。犹有空之入门。不异依之缚解。疏云毘昙之人。见有得道等。大智论文会皆是实法不相违背也。若偏云见空得道。全嫌见有得道者。岂不违此等文理乎。

三论玄云。又释论云。有四种门。一者阿毘昙门。二者空门。三者毘勒门。此云箧藏也。四非有门。不得般若方便。学毘昙门则堕有见学于空门。则堕空见学毘勒门。则堕亦空亦有。学非空非。有则堕愚痴论。若得般若心无染着。随机适化。通道利人。无相违背。而成实毘昙各执实有。互相排斥障道。增见皆失佛旨(文)

法花玄第二引此说同之。

论十八云。○如是等种种异说。无智问之谓为乖错。智者入三种法门。观一切佛语。皆是实法。不相违背何等是三。一者^7□勒门。二者阿毘昙门。三者空门○^7□勒有三百二十万言。佛在时大迦旃延之所造。佛灭度后人寿转灭。忆识力少不能广诵。诸得道入撰为三十八万四千言。若人入^7□勒门论议则无穷(云云)又云。若不得般若波罗密法。入阿毘昙门。则堕有中。若入空门。则堕无中。若入^7□勒门。则堕有无中(文)

第二云。^7□勒秦言。箧藏也(云云)又云^7□勒略说。三十二万言。○非阿毘昙(云云)

四论玄十云。○俱舍论引如假施设成论。亦云假施设经中。说即是彼经论也(云云)

问。论文(如上)不见非有非无门如何。答。为先尼梵志说之欤。又为恶口车匿。说离有无经等者是欤。又讪太迦旋廷也。呵陀迦旃延之同异可习之。

中论有无品之呵陀迦旃延经中。佛为说正见义离有离无(文)

章云。若理外凡圣。皆是颠倒。有所得行俱是凡夫(文)意何。答。付理内理外分别凡圣之时。理外凡圣。俱是颠倒。有所得行故。并名凡夫云此文意也。

问。设虽理内。虽理外圣人。应是只圣人。何乍云圣人。不求理外之失乎。况若夫理外者。何可成圣人乎。若又许圣人者。何还可云凡夫乎。

答。夫理内理外者。分迷悟之深示得失之基也。若□无得之正观者。人法事理悉为理内。堕有相之戏论者。因果染净并名理外也。是以小乘圣者。才虽待小乘果证。未□大乘无所得意。故是颠倒邪见。有所得行。可属凡夫类也。既起涅盘。四颠倒。岂非颠倒之人乎。

未时中道正观。何足称圣人耶。诚以有所得心所见者。若凡若圣从能之情悉名凡夫云也。

二义。先义为正。故佛性义云。若言一切诸法。有生灭者。皆是理外悉属别道(等文)

问。于谛中得失三句。于谛教谛如何判欤。

答。前二句即于谛后一句是教谛也。问。三句虽异同。是于谛之差别也。何取第三之一句。得称教谛乎。若如此判者。立教谛于谛之不同。岂非无用乎。论能依所依之差别。则为虚设。尔者如何可成云乎。

答。第三句者。是皆得之句也。是则知有无之二于谛。即知二不二。乃至五句。皆得清净。此由二于谛入不二中道故也。所以前于境转名教境也。不转时是于境也。于境转时。即为教境。故以于谛之第三句云名教谛也。

问。于境转成教境者。只是教谛何为于谛乎。

答。虽转成教谛从本意名于谛。是故为于谛之第三句也。

玄云。于谛有三句。一皆得。二皆失。三亦得亦失。言亦得亦失者。凡于是有。此有为失。诸贤圣真知性空。此空为得。二皆失者。二皆是于故二皆失。二皆得者。只知于二。即知不二。既非二非不二。五句皆净。然此三句前二句。即于谛后一句。即教谛前二句。即于境后一句。教境即不转教境即转也(文)

问。章云。不生不灭。是无常义(文)意何。答。此引净名经文也。意者以不生不灭。为无常名之义也。云此文意也。

问。以不生不灭。可为常住之义。解无常名字。以生灭反坏。可为其义也。而何今云不生不灭。是无常义云乎。

答。解名义四种释义其宗逼也。且其中以生灭为无常。以不生灭为常义者。是随名释义意也。如俗以不俗为义者。是显道释义意也。今为证此显道释义之旨引此文也。佛说无常生灭法者。为显不生不灭之中道也。此即显道释义谓也。

维摩经上卷弟子品。呵迦旃延云。无以心行说实相法。○诸法毕竟不生不灭是无常义(等文)

四种释义者。随名释义。因缘释义。显道释义。无方释义也。且因缘释义者。有非自性有。是无之有也。意有非自有待无故有也。此则显有非定有也。

问。此与显道释义如何异欤。答。俗以真为义。真以俗为义者。是因缘释义。亦名互相释义矣。俗以不俗为义。真以不真为义者。显道释义也。谓互相释义者。成假名义。显道释义者。显中道也。

问。章云。小乘观行。先有法体折法入空(文)意何。答。小乘观行先有色心等法。后以空观分折法体令空云也。

问。小乘云。法空元出成论所说然考论文。云深厌生死。皆以见法本来不生无所有故(文)小乘论宗。既云本来不生。今定先有法体似违彼说。尔何可答申乎。答。小乘浅近之悟。未至本来空之旨。其本来空寂之妙理。唯是大士之观行耳。是以小乘观行。必先见五阴法体是有。然后方入空观也。大乘之正观。即不必如此。谓假有宛然即空也。非是折有法令空若尔大乘小乘之观行。其途遥异也。本来折法之空理诚论云泥。勿以萤火之明。浑大阳之光矣。但成论言本来者。可分折之理本自有耳。不如空有宛然义也。玄云。小乘观行。先有法体折法入空。故但见于空不见不空。今大乘观相待者。不立法体。诸法本来不生。生即无灭(文)所有故(云)难文也。

又云。是故行者不见五阴。但见阴灭(云云)答。文也。又云。如法印经中。说行者。见色等无常败坏虚诳厌离之相。是亦名空。但未是清净。是人于后见五阴灭。是观乃净(文)答。文。大论不共法中云。复次若大利根众生。为说无我。利根众生。说诸法本来空(云云)

久安五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以下八条依三卷章问答。

问。论文云。诸佛依二谛为众生说法(云云)尔为凡说有为圣说空可云乎。答。非谓为圣说法也。问。诸佛说教。必任所化根机。说空有教法。可被凡圣之二缘也。凡夫识有故。依有说法可开解。圣人知空。依真谛施教可得语也。如为小根小茎授小法。为大根大茎与大教。依之兴皇大师。判为凡说有。为圣说空乎。答。为凡夫众生。说空说有。然借凡夫有为。凡夫说有。借圣人空为凡夫说空云也。但兴皇所释者。非释中论为众生说法之父故。非相违欤。

三卷章上云。既云依二谛。为众生说法何得言。为凡说有。为圣说空。为依二谛说法乎。

(文从来诸佛之为凡说有。为圣说空。今非之)

又云。亲道二谛。为众生说法。何时道为圣说法乎(文)问。付佛说空有教。尔为圣人说空乎答。为圣人说空也。问。圣人先悟空为转悟。可明说不空何劳说空乎。岂非无用乎。

答。说因缘空去滞空之执。令悟不空也。故三卷章上云。为圣说空令悟不空(等文)为凡圣说法。有三节不同可见也。

问。付于谛有二种。且所依于谛者。佛未出世先有(乎)答。所依于谛是本者。且约释迦一化为论。释总未出之前已有。于此二于谛(文)(三卷章上)

问。付所依二谛世谛者。可尔真谛何先有乎。佛出世后。依教悟空佛未出世者。谁自悟空法乎。

答。三卷章中云。有境既常有。空境亦常有。诸贤圣常知诸法空。亦常有。此空境。今时亦有天然之境。亦有天然之智(文)意云。且望释迦教。云先有天然之智。然实依先佛教知空也。

问。诸佛依二谛。为众生说法(文)尔为众生说不二法非不二法可有乎。答(云云)问。两样。若有之者。傍释中云。说二谛令悟真谛。说二谛离二见说二谛令悟不二(云云)如此之已。结一切经论。凡有所说者不出三种(云云)既云不过。此三明知。更无说不二等法也。若依之言无者。既有四重二谛。其前三重。并是教门。其不二是第二重真谛。其非二非不二者。第三重之真谛也。岂教门不说不二等法乎。况般若经文。云通达此无二(云云)维摩经中。说入不二法门也。岂唯说二谛法乎。

答。既有四重二谛故。不二等法。亦是二谛中。云真谛也。今望此教二谛。以理为不二也。

问。付二谛利益。十二门论。明若知二谛得自利利他共利之三种益也。尔付上求下化之益。如何判之乎。答。明利众生益(文)(三卷章上)问。可通上求下化例如具自利利他。如何。答(云云)(所言三利者。令众生得之故。且云尔欤)三卷上云。

问。开三藏教法。有起邪见者。尔览何物成此事乎。答。六师外道。尚起邪见。况于三藏中。不得起邪见乎(文)

问。邪见颠倒。元是外道之情执也。彼于外道中。起邪见者。理在绝言之事也。三藏教法。是如来之正法。于此起邪见者。其事甚难。何以此览彼乎(可云佛法尚起邪见览外道哉而今返之)故尤不明也。答(云云)凡夫着有。尚起邪见览三藏说空。何不起空执乎云欤。

三卷章上云。于外道中。当得起邪见。如六师云。无黑业无黑业报等。于外当得起邪见。览于三藏中不得起邪见乎(文)

问。为证第四重二谛。引我今得道得果等文。尔此法花信解品文欤。答。三卷章引此文云。是故经云。不明指何经故难知也。问。若非法华文者。所引文既在法花信解品。此经既大师宣通于世亦盛行。既不指他经明知是信解文也。若云尔者。为破二乘执。明第二重二谛。令修菩萨行。今既二乘人悟入菩萨道之(文)但可第二重意加之。其深微妙法。唯我知是相之文。证第四重真谛。今何以初心浅位之信解。为唯佛与佛之境界乎。答。诸法寂灭相。不可以言宣之文。又证第四重也。然三周声闻。同领解此旨。良以发心毕竟二无别故也。初心乃信佛智故。云入佛慧也。但以第二重。为破二乘执修菩萨行者。是一往之意也。问。付明相待义。具俗于谛可有待义乎。答。三卷章中云。唯有不待无有待义(文)问。宗家习凡佛法中无非相待因缘。若非因缘乃是外道之性执也。依之真之于谛待俗于谛也。若以真谛俗者。还可以俗待真也。然何云唯有不待乎。

答。三卷章云。凡但有俗无有真。圣唯有真还无俗。是故俗于谛无二谛待义(取意)又云言亦有待者。圣有权实二智。就权智中有两智。一知俗虚于圣。非谛二知俗虚于凡是谛。就此而论亦有二谛待义也(文)此以真待俗之所以也。然以此所以。不以俗待真者。俗谛属凡。真谛属圣也。凡位有俗谛。而无实智。故不知真者。于圣是谛圣位有真谛。而以权智知俗于凡是谛。故圣位所有之真谛。得待俗谛也。凡位所有俗谛不得待真谛也。

以上八条。依三卷章问答。

大乘玄问答卷第三

永享八(丙辰)二月二十四日(未时)于东大寺三面僧坊北室花藏坊之西密乘坊同十九日笔始上中下三卷六日间书写之者也。抑意趣者。当年四月别宗谈义文。大乘玄自始可有沙汰由闻间内内为稽古加人数间如方至恶笔虽多其惮过不见返失书写处也。依可令此功力者现世安隐后生善所天长地久御愿圆满所也。

南无大圣知见照明给。

三论末叶英佑(生年四五酉戒□七)

大乘玄问答第四(八不义玄卷第二)

问。论始标八不。尔者一一不中并具三种中道欤。答。玄云。今云八不具三种中道(云云)

问。案般若灯论。二论师说分也。一论师说。云不生不灭。及不一不异者。付第一义明中道。不常不断约世谛。不来不去约二谛(云云)一论师说。八不俱约真谛明之(云云)今如何违论家所说。云八不皆具三种中道乎。三种中道者。即二谛中道。及合明中道也。岂不设约劳乎。玄云。今云八不具三种中道。即是二谛也(云云)又云今大乘无所得义。约八不明三种中道言。方新旧不同。而无异趣也(云云)彼般若灯论。贞观四年译。非大师所览。况非所依之本论。何强可依用乎。又正观意义有多途。又论师异说相分也□□明义存深广。故不拘彼论所说欤。般若灯论第一云。起奥一异。第一义遮彼断常者。世俗中遮彼来去者。或言俱遮。或有说言。如是一切。第一义遮(云云)

或言。俱遮者。显来去有异说欤。此论者分别明菩萨造。或云是清辨。或是智光论师也。

问。有人云八不并是真谛中道(云云)尔者大师许之给乎。

答。今谓不然(云云)问。考余经论文。八不皆是真谛理也。心地观经文。云法身体遍诸众生不生不灭先去来等(云云)

大般若经文。云不生不灭(乃至)不来不出。绝诸戏论。本性淡泊三解脱门。大集经中。云若观诸法。先生灭是人即得真实知(云云)

佛地论中。云说八不已云。八遣相门。所显真如(云云)般若灯论说云。如是一切第一义遮(云云)古师所申。既顺经论说。今何不用乎。

答。玄云今谓不然。彼不解大乘论意。小乘义意判如此耳(云云)璎珞经云。二谛义先不一亦不二。乃至不生亦不灭。大经云。十二因缘不生不灭(云云)有文有理(云云)如下出之。

问。明说不常不断中道。云有人不受不生。不灭而信。不常不断(云云)尔者闻不常不断中道而信受云也。欤。答。不尔谓虽知不生不灭。而未悟不常不断云也。问。论云不受不生不灭释□□云知诸法不生不灭乎。论云信不常不断释□□云未悟不常不断乎。背文作解释。未学如何可信乎。答。不受者。悟解异名。信执着之别称也。故云不受不生不灭者。意悟不生不灭也。信不常不断者。执不常不断。而未悟云也。故玄文云(论四十三)故大品经(第十六)相行品云。行亦不受不行亦不受。○又似如成实贤圣品。云知不作者。不信作等。是名上人(云云)法花经云。于诸法不受。亦得阿罗汉(云云)

玄又云。世谛假名。说有常有断。假常不可常。假断不可断。即是不断不常。世谛中道也(云云)玄云。知假断常者。能悟不断不常之中道耳。若执断常者。亦执不断不常之相。而不悟中道之不断不常故。为执不断不常之人。说中道之不断常云也。

玄云。又论释不常不断文云。有人不受不生不灭。而信不常不断也。成实师释文云。以相续故常。念念生灭。不自愿为断。以见断常。故所以不信不常不断。须广破如前谈也。论云有人不受不生不灭。而信不常不断者。一云不受不生不兴者。即是悟不生不灭。而于不常不断等未悟。故言而信不常不断。以见有断常故也。二云。长安影法师云。非是不信不常不断。但自有人得悟。不同解心未遍。虽知诸法不生不灭。而未悟不常不断如前说也。今谓诸法究竟。不生理自不灭。以不生故。何得有常。以无常故。何得有断。若望论文。后解为胜。文言虽闻不生不灭。与不常不断执。谓四门成诸法故也。若例者虽闻不生不灭。犹谓六门。成诸法先未悟也(文)后解为胜者。影师解也。次上一云。先与影师解同也。但别出之者。显非影师独作此解欤。故以前成实师释。为不正义也(云云)不信不常不断违论意故也。言不受不生不灭。即是悟不生不灭者。于不生灭中道。不生着心即是悟也。故云不受也。言而信不常不断。以见有断常故者。若见断常。应不信不断常。而言信者。如前明之。以执断常故。不悟不常不断之中道。但取着不常不断之相也。若言与断常相违。何执不断常耶者。以见常断故亦执有。与此相违不断常法也。故亦执不断常。而未悟不断常之中道也。又一义云。但信不断常之言教。未悟不断常之理云也。犹非此义。虽似可尔玄意欤。言今谓诸法究竟不生等。先非别义。但论对上未悟几。今明中道之旨也。此文难见宜着料简之。

成实论贤圣品云。如经说知不作者。不信者等。是名上人。是故当知未得真智。名随信行。如经中说。若人于法能以少惠观。忍乐者是名信行(云云)此文一往似浅位未悟。但随顺教名之为信。非执着也。为再案之。信者取者着义也。故云忍乐是名信也。故论正简真智。明信经虽然论信义正在乐着。

牒八不疏云。就不生不异。明世谛中道义。则不显若就不常不断。明于中道。在义则显易(等文)以此意可难。今释之。

问。大经文云。常乐观察。诸对治门。所谓苦乐(等云云)尔者为是对治之对。为当相对之对乎。答。相对之对也。

问。经文自云诸对治门。所谓苦乐(等云云)今论对治相对之二种对时。必任经文。可云对治之对。然何为相对之对。不云对治之对乎。答先论二种之对。先以不净观治贪欲。以慈悲观治瞋恚。名之为对治。如苦乐恒不恒等名字。敌对说之。是相对之对也。然经自云诸对治门者。是相对之上。即有对治之义也。谓说生死之苦。对治生死之乐倒。请涅盘之乐对治。涅盘苦倒。故云诸对治门也。今不望所治。但凡生死苦。涅盘乐相对。为相对义耳。若望所治之颠倒。如不净观等。亦可为对治也。

问。依摄岭相承。明体用中假义也。尔以中前假为体假以中后假为用假欤。答。玄云。中前明假是用假中后明假是体假(云云)问。以前明可为体。又以后明可为用例。如以假前中为体以假后中为用中相例可齐何不尔乎。答中假体用义。一宗之洪范。八不之旨归也。然文言易。迷义理难晓。急可向文案之不可推定者欤。凡明此义。先应知三观大旨。谓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也。众因缘生法者假有也。我说即□空者假无也。亦名为假名先结上有无并是假也。亦是中道义者。非空非有之中道也。故以有无二为假。以不二为中道。是为三观也。以道理三种为体。以能表教为用也。而体中体假者。以中成假故以中为前以假为后也。用中用假者先从假向中为入理之由渐故假为先。以中为后欤(更可习是)

玄云(斋代见也)又摄岭师云假前明中是体中假后明。中是用假中后明。假是体假故。非有非无而有而无。是体中假有不名有。假无不名无。故非有非无。是用中非有非无。而有无是体假。假有不名有。假无不名无。是用假。故用中假皆属能表之教无假中。乃是所表之理也(文)

此意云非有非无而有而无者。并明体中体假。谓初非有非无者。体中次之为有而无者体假也。而文云非有非无。而有而无是体中者。非有非有而有而无之时。非有非无是体中云也。非谓二句。总是体中故体假文。同重举此二句。虽然假时偏凡下句也。次假有不名有假无不名无故。非有非无是用中亦准之。谓假有假无名假用也。不名有不名无故非有非无者是用中也。言故用中假皆属能表之教。无假无中。乃是所表之理者。用中用假皆是能表之教也。而言属者。以义属言教也。无假无中者。体假体中也。无如言教之□中假故云无假无中也。又一义云体假体中并属能表之教。一往开体用。而皆是教门摄(耳)非体用非中假始为所表理耳。

玄二谛义云。问何者是体假用假。何为体中用中乎。答。假有假无是用假。非有非无是体假。有无是用中。非有非无体中。后言有无。非有非无皆是用中用假。非二非不二。方是体假体中。合有四假四中。方是圆假圆中耳(云云)与今体用中假其意乃异也。

二谛义又云。○有四重阶级。一者初章四句。求性有无。不可得故。言非有非无。名为中道。外人既闻非有非无。即谓无后真俗二谛。便起断见。是故第二说而有而无。以为二谛。摄其断心。第三欲显而有而无。明其是中道。是因缘有无不同。汝性有无义故。第三明二谛用中双弹两性。第四次欲转假有无二故。明体初明性空以后明假。第三明用中。第四明体中。故有四阶此是摄岭兴皇始未对由来义。○得此意者。解一师立中假体用四种意也(文此明有为用中亦与四文异欤)

又云。初非性有无以为中者。此是假前中义。次而有而无名为二谛。是中后假义。次假有非有。假无非无。二谛今明中道者。此是假后中义(云云)此明前后与之文大同。而略不明中前假耳。又不配中假体用也。考处文体用中假无言也。能可得意欤。

问。付戏论非戏论三种相对。且付善等三性云何分别之乎。

答。若善恶相对十恶为戏论。十善云非戏论。又三性中善中恶非戏论。无记是戏论也。

问。且付善恶非戏论。无记为戏论。有疑难夫恶法不□理。何云非戏论。唯善可为非戏论。而何以无记为戏论。还以下劣之恶法等。善法为非戏论耶。答。以恶法为非戏论者。依有果可记。异无记无果。一往云尔。非理尽之义。依花严经说。唯取善法。为非戏论。以恶无记俱为戏论。以之为正意也。故玄文云。今依花严经。云唯善非戏论。恶无记并是戏论(等文)玄云。成实论亦云。一等四执为戏论。又云三性中善恶非戏论。无记是戏论。何者善恶二性。有果可记。故非戏论(等文)(可考之)

问。有漏善法。能得佛果耶。答。可得之也。

问。有漏是生死法。设准善法。何得佛菩提果乎。答。玄云。凡用有三种相对。或时四种。一者善恶相对。恶是随坠乖理。无有出功。故十恶为戏论。善是清升。扶理有出之义。故十善非戏论。○今依花严经。云唯善非戏论。恶无记并是戏论。○唯善能得佛果。故大经云。虽复迭花千斤不如真金一两也。二者有相无相相对明之。亦言有漏无漏相对也(云云)

玄云。有漏之善。唯得三有果报。未能出离。生死正是不动不出故名戏论(云云)答。法花方便品疏云。有所得。是无所得初门也(云云)

问。以有漏为有相。以无漏名无相。尔者所言无漏者。通三乘无漏欤。为当唯大乘无漏欤。答(云云)问。两方有疑。若通三乘无漏者。引大品般若云。相善不动不出。引佛藏经说。无相法是众生善知识(云云)此等经意说。大乘无所得意也。又云。而听大乘无所得宗人。见此意耳(云云)明知非通小乘之无漏也。若唯大乘者。玄云有漏之善。唯得三有果报。未能出离生死。正是不动不出故名戏论。无漏之法。破裂生死故。不名戏论也(文)尔何可定乎。答。可通三乘无漏之然正取大乘之无漏耳。今思之小乘之人入观之时。正是无所得。而出观时。堕有相以不习学般若之方便故尔欤。

问。八不散出经论也。尔正引何处文耶。答。引璎珞经佛母品。及涅盘师子吼品文也。

问。八不文诚虽散出。诸经论若正取其本教者。专可在般若经也。彼顺中论文。云龙胜菩萨依大般若而造中论。又引经列八不已。云此是真实般若波罗蜜。依彼因缘故造此论(云云)而大小般若经。云菩萨如实知。一切从缘所生。诸法不生不灭(乃至略中曰)不来不出。绝诸戏论。亦能学徒缘所生诸法(云云)云不来不出之绝诸戏论文言全同。明知所引正是此文之何引余经说耶。

答。云经论散出。又是大乘通论之何为其部耶。于璎珞涅盘者。且出所览一两文耳玄云。问。八不明中假二谛。自心所作有所出处耶。答。有文有理文则八不处处经论散出。但菩萨璎珞本业经下卷云。二谛义者。不一亦不二。不常亦不断。不来亦不去。不生亦不灭也。

又大经二十五师子吼品云。十二因缘。不生不灭。不常不断。非一非二。不来不去。非因非果。与中论次第小异而意同也。理则二谛是教故。假生假灭等是世谛假。不生假。不灭是真谛。故具明中假义也(云云)

问。八不是佛经所说也。尔中论初八不文者。谁人安之耶。

答。有四意。一者龙树菩萨造中论时。引经置之。或青目引经安之。或龙树引之置无畏初。然注论者引之置中论始。或青目引释论。八不安中论始也。问。付初答今见玄现文无此释文。何私加此义乎。付第二答龙树造论为释佛经也。论主自可引之何开注者耶。又。若与言之者。亦应引释论。八不置此论始。何云应非是释论中八不耶。何唯引无畏论乎。付第三义。论主自引佛经。有何过劳。言青目引安耶。付第四义释论。同是龙树所造。何劳引彼耶。八不既是佛说也。直可云引佛经耶。答。初答者玄问有举其意也。答。始不可定判。故知亦有之意明也。第三答意者。中论先造。不引彼智论云也。余二义易知也。

问。重难释论。后造故不义。云既是注论者。所引安也。设虽后所造。何不得引之乎。答。是一往约造论前后判之。依有此过失。更作后释欤。

问。若注者所置者。顺中论般若灯论。并始置八不注者不同也。何必置之故知龙树本颂有此偈也。

答。俱得龙树造论之旨。同置之有何妨乎。

玄云。问。八不是佛说者。龙树造中论时。即引经中八不安论初为非。答。不可定判。或宾伽引经中安处。或可龙树引经中八不。序无畏论初故。注论者安中论序意初也。而应非是释论中。八不牵安处大论中至难处。即指中论为正观论中说故。知释论中论说后造也。又亦可青目于千年中出世。注中论。或可引释论中八不安处中论序意也。问。释论中指正观论者。何必是中论耶。答。中论观法品云。正观论之称故。知中论是正观论也。故相传之中论是释论之骨髓也(文)自又亦可至中论序意者。是一解也。而中间云或可者。谓始青目出世注论之时也。或可之下云引释论八不也。言或可者显此义未定耳。然非是更作别释也。问。正观论称法品文无如何。

中论观法品偈云。得无我智者。是则名实观(云云)

长行云。无我无我所者。能真见诸法(文)

四谛品云。不能正观空钝根则自害(云云)

问。释论所言正观论者。是中论也。尔者依何文证之耶。

答。中论观此品云。观正论之称。故知中论是正观论(云云)

问开中论法品。未见正观之称。虚引之后学如何依用耶。

答。

问。世谛中外立真谛假耶。答。殊也。问。世谛中道者。是世谛不生不灭也。真谛之假者。亦即是不生不灭也。即可以世谛之中。为真谛之假也。故二谛义中云。世谛不生不灭。即是真谛假(云云)道理之上。傍释实明也。亦何违之耶。

答。付世谛中有二种。一破性中。谓破性生灭明中道。与真谛相因假乃别。二者真谛假者。假生宛然不生。假灭明中道。与真谛相因假乃别。二者真谛假者。假生宛然不生。假灭宛然不灭。此不生灭非破。性中若依此义。世谛中即真谛假也。二谛章意如此。今此八不义意。且付世谛之破性中云与真谛也假异欤。

玄云。问。假生不灭。假灭不灭。不生不灭。名为世谛中○世谛不生不灭中。与真谛假不生假不灭若为异耶。答。安假简异中不生等故则殊也。问。假生假灭宁异耶。答。对假生假灭。明假不生假不灭。此假不生等皆是不二中之用之二谛义。云(中道门)此有二意。一者即世谛。生是不生。如色即是空。故不生即是世谛。真谛不生者。此即相因义。因世谛生名真谛。不生不灭即是真谛假。非是破性。明中为明世谛假生虽生不起世谛。假灭虽灭不失故生。故生灭宛然。而未曾生灭。故世谛中即是真谛假(文)

问。四谛品文云。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等文)此具空假中三观(云云)尔八不之正观。亦可具三义耶。答。玄云。此一偈有三句。即胜八不。八不正是一中道句(文)问。论列八不已之能说。是因缘善。□说戏论(文)既云因缘何不具中假耶。

又云。□说戏论定知具性空云事。然何云一中道句耶。

答。玄云。八不正是一中道句(文)以中道为正意。然傍可兼空假二义欤。

问。付法门次第明义。次根缘。二种次第。尔者为大乘论主为当何。答。玄云。大乘论明义。有二种法门。一义次二谓根缘次也(文)问。根缘义理二种次第。源出舍利弗阿毘昙说。既是小乘三藏所说也。何用之为大乘无所得论耶。答。以小乘说成大乘义。是常途之习也。

玄云。大乘论明义有二种法门。一义次二谓根缘次也。义次者。必须前后相生始终次第也。根缘者。有病即除有缘。便说不必须前后相生也(云云)

涅盘疏十一云。如舍利弗毘昙所明两种次第。一者根缘次第。二义次第。若首佛说法多取根缘次第。舍利弗毘昙则多明义次第(云云)

略章二种次第义云○佛说法时多就根缘。菩萨造论多依义门。次第撰集(云云)

妙音品疏云。又此下诸品多是根缘次第。不必须依义生起也(文)

问。付明因缘义。尔一切诸法皆从因缘生者。佛法正义欤。

答。云问一切皆因缘生者。是外道之邪法。佛法不尔。不从因缘生(文)付之无因缘之义。是外道之邪法。若言诸法皆因缘生者。是佛法大因缘义也。依之论文云。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文)玄引论文云。若见因缘。即名见法(文)今释反之当有何深义乎。答。大乘法门义无碍也。或假因缘破非因缘如所出难文也。或假不因缘破因缘即今更文是也。故玄云故大经云。是诸外道无有一切。不从因缘生。佛法不尔。不从因缘生。佛法不尔。不从因缘生。故是借不因缘破因缘也问。佛性非因缘。是无因以不答亦得故。云涅盘无因与体是果。然佛性非因。亦非是果也。故中论具有二义。如破无因等外道计故。说十二因缘此是借因。又文中破四缘生。故是借非因缘破因缘。至论正法。未曾是因缘及不因缘(文)今案无因缘有二义。一者推四缘不得定实故无因缘也。二者佛性本有常住非因缘生也。

寻云。佛性何非因缘耶。答。以无因亦名非因欤(可案之)问。涅盘无因(云云)尔涅盘体非果可云耶。答。而体是果(文)问。因果相待义也。不得独成事。然涅盘既无因缘观谁为果。若言其体是果者。何复无因耶。进退有疑。如何可成之乎。答(云云)

无生因故之无因而有证得。了因故名果欤。

问。付因缘义。且如四缘等者。皆说因为缘欤。答。尔也。问。亲生为因。疏助称缘。其稍别也。四缘中因缘一种是亲生。故立因缘名。余三缘是疏助。故直名缘。无因名然。多分是疏助。故于四缘门中。一分说因为缘。余三说缘为缘也。然何皆是说因为缘耶。答。说六因为四缘。故说五因为因缘。说能作因为三缘。凡天大乘义。其旨融通。故因之与缘其义通云也。不可定言三缘。本非因欤。故结云因缘义通(云云)其意易知也。

问。佛未说经时已有正说经之者欤。答。亦有此义。问。经教必待如来演说。佛若不说何得有其经乎。若虽未说执许有正说者。佛出世即为无用。又四十余年之前。三根可悟。一乘或四十余年之后。佛不应说一乘。尔者何可成之耶。答。为钝根人必可说之。

玄云。问。未邪说已是戏论者。未正说已是正说经也。答。亦如前无差别。差别即不同差别无差别。亦有明也。故大经云。迦叶佛时无此经。但不说耳(文)差别无差别者。异之同云也。为显因缘义故。以异云同义也。意邪正例同云也。法花义疏二云。迦叶佛时虽有涅盘。以人根利。不须说之。灯明亦尔(云云)

问。玄门地持论云。从有无方便入非有非无(文)尔云为证何事引欤(乎)答。为证大士观行融通无碍引之也。问。单后中假相望。出入自在观。引无碍也。然所引文。但云以有无为方便。后入非有非无观耳。论文才明。一方之观门。显次第之修行。何以此文证融通。无碍之义耶。答。于凡夫二乘等。有无二偏。隔不二中道故。论说以有无即为非有无之门。是专三观融通意也。虽是一句之文言。良后诸观之规模者欤。玄云○二者明大士观行融通自在。无有滞碍故。地持云。从有无方便。入非有非无也(云云)

问。菩萨从散心。入灭尽定。从灭尽定起散心(云云)尔者为是三昧力耶。答。是总持力也。

问。应是三昧力何云总持力乎。答。以总持力助三昧。不可以三昧力自助三昧云欤。玄云。又大品云。或散心中起入灭尽定。灭尽定起入散心中。则是回转总持入出无碍方便也(文回转总持者。旋陀罗尼欤)分别功德品疏云。得无量旋陀罗尼。于法门中圆满具足。出没无碍(云云)劝发品疏云旋陀罗尼者。得此持故。十方佛菩萨所说皆能忆持也。以解一法门。即解一切法门。故名为旋(云云)

问。付明单复中假义。且二谛交洛。明出入有几为耶。答。有十二句。问。可有十六句也。谓单假单中有四句。复假复中亦有四句。单假复中既明四句也。复假单中相望亦可有四句。何不明复假单中二谛交洛句耶。例如世谛八句。明复假单中出入。真谛八句亦尔也。至二谛交洛中。何不辨此义耶。答。实敏僧都。二谛私记云。何故无二谛交洛。复假单中之四句耶。此未决也。均正师亦不明所以(云云)

玄第五门云。第三就二谛论单复○先约世谛。明有八句○第二就真谛辨亦有八句○第三约二谛交洛明出入有十二句(云云)二谛义同之委可见本文也。

问。付得失待不待义。如以得待失。亦以失待得可云耶。答。失不待得(文)问。得失者。相待义也。然既得即待。失何不以失待得耶。

况相待假通故。得名通因缘。今于得失义。何不互相待。偏之得待失之不待得耶。答。得者得本性自性之理。故亦有相待义。相待是得故。失者失真理故。不待于得。若望相待义。具论之者。亦可有失待得义欤。例如中道绝假故。不待假假不绝。故假待中也。若具论是无中道。亦待假哉。然此中且依一意如此(云云)

玄云。次明因性空。辨得失待不待义也。失此性空故。失不待得得性空故为得。得即待失何者正为得失反故。失既失得。故失不待得。得者得于失故。得待失此分际义也。第一须得意最急力也。如中道绝假故不待假。假不绝故假待中也(云云)

大乘玄问答第四

于时永享九年仲暮下旬候书写毕。

右笔圆巧。

为令致律灯于三会之朝继。书今于星宿之夕不膺穷困之痛誂或人令书写者也欤。愿回三宝加被之眦二明之钦仰无障碍垂八幡拥护之惠一心之愿望令成辨。

永享九(丁巳)年二月二十四日。

三论沙门英佑。

大乘玄问答第五(佛性义玄卷第三之上)

问。付十一家释。且以众生为正因佛性之义。大师许之耶。

答。十一家异释。皆是所破义也。故玄云次第须破(云云)

问。经言正因者。谓诸众生(云云)文已分明也。况以道理思之。众生者即法身轮转五道也。故众生还归本名成佛。专可以众生为正因佛性耶。答。佛性原为菩萨说而般若经云。若有众生相则菩萨(云云)何以无体之众生。为正因佛性哉。

玄云。第一家云。以众生为正因佛性。故经言正因者。谓诸众生缘因者。谓六波罗蜜。既言正因者。谓诸众生故。知以众生为正因佛性。又言一切众生悉有佛性故。知众生是正因也(文)又云○经云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则非菩萨。又言如来说众生即非众生。正因本为菩萨。经既说言有众生相。即非菩萨宁得以众生为正因耶。故知有众生者。皆妄想何可以妄想颠倒为正因耶(乃至)若初教已明有众生者。便应初教已明正因佛性○既言众生有佛性耶。得言众生是佛性耶(等文)(具可见文)

问。付明正因佛性。以第八阿梨耶识为体云义。大师许之乎。

答。乃至第八阿梨耶识。亦非佛性(云云)问。第八识是如来藏识也。楞伽经云。阿梨耶识者。名如来藏(云云)如来藏者。佛性异名。此师所申。专□经旨。大师何不许之乎。

答。玄云。乃至第八阿梨耶识。亦非佛性。故摄大乘论云。是无名母生死根本。故知六识七识乃至八九。设使百千无量诸识皆非佛性。何以故皆是有所得五眼所不见。问。八识九识何皆有所得耶。

答。若约有所得八九皆妄识也。若分别之者八九是佛性也。

缘略云(上)二本有种子。即是本有佛性。方得成佛(云云)又云(弟子品)以菩提四种子。在众生心内。天亲论明一切种子。皆在梨耶识中(文)窟下云。一约缘不约缘不约佛性者。只由六七妄缘。不由如来藏(云云)此明以第八为如来藏也。

佛性义云。涅盘经中名为佛性。即于花严名为法界。于胜鬘中。名为如来藏。自性清净心。楞伽名为八识(云云)行品疏云○楞伽经亦有二文。一云梨耶。是如来藏。二云如来藏。非阿梨耶(云云)

玄下文云。涅盘经自说佛性有种种名○楞伽经名为八识(云云)

问。付明正因佛性。且以第一义空为体云义。大师许之乎。答。非所用义。问。经云佛性者。名第一义空(云云)既是经说何不用之耶。

答。经说模象之譬即此意也。大经意。以中道为正因佛性也。而诸文各且诸一义耳。

玄云。以第一义空为正因佛性者。此是北地摩诃衍师。所用今问。若依涅盘文。以第一义空。为佛性者。下文即言空者。不见空与不空名为佛性。故知以中道为佛性。不以空为佛性也(文)又云是以文。云佛性者即是三菩提中道种子也(云云)第九会教门。云若悟诸法平等无二无。是无非者。十一家所说并得是正因佛性(云云)

问。以真谛为正因佛性之义。大师用之耶。

答。是所破义也。问。经以第一义空名为佛性也。何不许之乎。答。玄云。真谛为佛性者。此是和法师。小亮法师所用。问。真谛为佛性。何经所出。承习是谁无有师资。亦无证句故。不可用也(文)又云。但河西道朗法师。与昙无忏法师。共番涅盘经。亲承三藏。作涅盘义疏。释佛性义。正以中道为正因佛性。尔后诸师皆依朗法师义疏。得讲涅盘。乃至释佛性义师心自作。各执异解。悉皆以涅盘所破之义。以为正解。岂非是经中所喻解象之殊哉。虽不离象无有一人得象者也。是故应须破览(云云)问。真谛者。若中道第一义者。即是正义也。若第一义空者。即第十一师解也。即有经证。何云无证句乎。又何别出之乎。

问。阿含经中明佛性耶。答。亦明佛性(云云)

问。究竟一乘经。说有如来藏(法花游意引宝性论)如来藏是佛性异名也。于大乘经中。执不辄说之。况小乘经中。何得说之乎。答。

玄云。由来旧解。阿含经中。亦明佛性。但有小妨耳。故云。一切众生悉有佛摄性。悉有辟支佛性。悉有佛性。阿含既尔。其余诸经亦有说佛性语。但不甚分明(云云)禅林云。阿含佛性者。实敏僧都遣虎义也(云云)问。华严经中。说佛性其语分明乎。答。不甚分明(云云)

问。华严经文云。菩萨随喜心。不断如来性。又云欲不断佛种姓者。当发菩提心。又性起品中明。从宝王如来性。而起离世间因得入法界也。结前因果。生后因果也。是分明佛性义。何云不甚分明乎。答。玄云。故华严明佛性有果。而未作正因缘因之名亦未作果。与果果之秤至如具足明佛性义。即如涅盘中所辨。故真明有因有因因有果有果果。今时一师每以涅盘经为证。然此一教处处皆明佛性(云云)

问。明佛性有始终无始终两义。尔以何说为无始终义欤。答。如涅盘云。十二因缘。不生不灭。不一不二。不常不断。不来不去。不因不果。又言佛性者。有因有因因有有果也(云云)

问。且付后文。以十二因缘名因。是境界佛性也。以所生观智为因。因以三菩提为果。以大涅盘称果之也。然言无始终者。是因果相续。如车轮义。于十二因缘。更无论其因。于涅盘果。更不明其果。而何云无始终乎。答。玄云。此是无始终义。何者如所生观智因。因而有故名因因。十二因缘亦因。因而有又是因因。既互为因。与因因故。是无始始也(文)

问。玄云。第二作三世有始终捡者。凡有三句。一是因非果即是境界因。故经言是因非果如佛性。二者是果非因。即是果果性。故经言是果非因名大涅盘。三者是因是果。即如了因及三菩萨。斯即亦因亦果。望后为因。望前为果。既言境界是因非果。涅盘是果非因。所以名为有始终义文。十二因缘既非果大涅盘。亦非因以此为有始终义。何今以同因性等为无始终义乎。答。虽同是四种佛性。而以绪是因非果是果非因。故取此义边。云有始终而取于因。亦可有因因之义边。为无始终。各分取一义论之也。

问。付因性因因性等四种佛性。且何名因因性耶。答。谓十二因缘。所生观智也。问。因十二缘。生观智佛性。观智是菩提之因。境界是因之因也。故可以十二因缘名因因性也。例如涅盘。是果宛之果。故名果之耶。

答。玄云。境界已是因。此之观智因因而有。故名因因。好体十二因缘。应是因因而有。故名因因。彼向望前此即望后。皆是因因也(文)

问。世界无边有何过乎。答。照若穷尽。即是有边照。若不尽佛智应不圆(云云)问。世界无边。随佛智亦无边。何有佛智不圆过乎。又以无边智照尽者。犹是无边义也。何云照穷尽即是有边乎。答。是智论意也。谓世界若无边者便坏一切智(云云)

玄云。无量世界。无边佛智。应不圆耶。若。言如无边而照可自破之。何劳更难照。若穷尽即是有边照。若不尽智。则不员此难那得去本有始有义亦如是(云云)

若穷尽下重释之。

问。众生佛性本来自有者。为是实说为当何。答(云云)问。若方便说者。甘药停山由来已久。圆珠沈水实自积时(云云)本有佛性。乃是佛性大宗也。若非实说为宗归何用耶。大经有贫女宝藏之。况法花设穿凿高原之譬。是诚了义大乘。实说开推显实旨归耶。若言实说者。玄云。如来方便为破众生无常病故。说言一切众生佛性。本来自有。以是因缘得成佛道(云云)明知但是方便说也。答。玄云。一家相传。明佛性义。非有非无。非本非始。亦非观当故。经云但以世俗文字数。故说有三世。非谓菩提有去来今。以非本非始故(云云)又大师常引大经云(初卷)诸优婆塞。深乐观察诸对治门。谓常无常我无我等(云云)

但对昔教无常。今教明常住为实说。若望正性以常无常并为方便也。

问。付本有始有门。生死始有涅盘本有义如何释之乎。

答。如第一念为新第二念为故(云云)意者生死在先为始有。涅盘在后。为本有云也。问。此释不明。夫本有之名言。必因先来本有义也。如云自体本空名为涅盘。说本来寂静自性涅盘。是可云涅盘本有义说即此法界轮转五道。名曰众生。又说随其流处有六种味。或处说云依如来藏。故有生死(云云)是可云生死始有义义也。然何云生死在先为始。有在后名本有耶。就中涅盘若必在后者何名本有耶。

答。始是初义也。生死在前名始有其义显也。本者古旧之名也。在后方成故旧义也。意者众生至故旧之时。方得涅盘故。云本有以于众生。故旧之位有其涅盘法也。或本来自性。是性净涅盘。而言后者生死止息。后方得本有涅盘名。谓指后时涅盘。其体是旧云也(二义中前义□玄文相。可善案也)玄云。生死始有涅盘。本有何异。第一念为新。第二念为故。生死本有。涅盘始有何失。第一念为故。第二念为新。故生死涅盘。皆不是本有。皆不是始有而终。是无始而今假名说故。更互为本始(云云)

又云。今约事论之如无明。初念始起为新佛果。后记为故。何异先两念相望初念为新。后念为故。耶亦得佛果始起。此则名新。无明住地已久。此则为故。失两念相望。初念名故。后念名新。然本始只是新故本只是故始只是新(等文)即一具上文也。

言何异先两念相望等者。同先文已明两念新故也。

问。如一切众生。有佛性故成佛。草木亦有佛性。可得成佛乎。答。草木有佛性。而得成佛也。问。迷悟相对之理。有迷乃有觉。依正二报之别。有心与无心也。若尔众生本有迷心。故后有觉悟之理。草木从来无心。何得成佛之期有耶。设言草木有真如理。更不得成佛之义乎。答。此是通门明义。若论别门则不得然也。

玄云。不但凡夫无佛性。乃至阿罗汉。亦无佛性。以是义故。不但草木无佛性。众生亦无佛性也。若欲明有佛性者。不但众生有佛性。此是对理外无佛性。以辨理内有佛性也○又华严明善财童子。见弥勒楼观。即得无量法门。岂非是观物。见性即得。无量三昧。又大集经云。诸佛菩萨观。一切诸法无非是菩提○故肇法师云。道远乎哉。即物而真圣远乎哉。悟之即是也○又涅盘云。一切诸法中。悉有安乐性。亦是经文。唯识论云。唯识无境界。明山河草木皆是心相。心外无别法。此明理内一切诸法。依正不二。以依正不二故。众生有佛性。即草木有佛性○若悟诸法。平等不见。依正二相。故理实无有成不成。相无不成。故假言成佛。以此义故若众生成佛时。一切草木亦得成佛故。经言一切诸法皆如也。至于弥勒亦如也。若弥勒得菩提。一切众生。皆亦应得。此明以众生弥勒一以无二故。若弥勒得菩提。一切众生皆亦应得。众生既尔。草木亦然。故知理通故。欲作无往不得是故。得名大乘无碍此是通门明义也(文)(无碍法门见大乘也)次文云若论别门者。则不得然。何以故明众生有心迷故。得有觉悟之理。草木无心故。不迷宁得有觉悟之义。嘱如梦则不觉以是义故。云众生有佛性成佛。草木无佛性故不成佛也。成与不成皆是佛悟有何惊怪(文)言无不成故。假言成佛者。有人云于理中无不成故。且取无其不成佛义。假设云成佛。可理实草木不成佛也。有人云。假言者是中道。假名之假也。非假施设之假也。意云若论成不成相者。皆是假名。非约中道明之。若望理内之通门论之草木如众生实成佛也。若草木成佛为假名者。众生成佛亦是假名耳(后义可可胜之)大经三十三云。非佛性者。所谓一切墙壁。瓦石无情之物。难如是等无情之物是名佛性(云云)(净影此名能知性也)

窟下云。有如来藏必。当作佛不同草木尽在一期故。涅盘云。佛性者非如墙壁瓦石也(文)

涅盘疏十八云○草木无佛性。尽在一期故断灭等(文)

问。付明悉有佛性义。且弥勒成佛时。一切众生皆可得菩萨乎。

答。若弥勒得菩提。一切众生皆亦应得(云云)

问。正因佛性。遍在一切。凡圣身。至成佛时者。可随发心修行之次第。任缘因佛性之有无。而何弥勒成佛一切悉得成佛乎。

答。玄云。故经云。一切诸法皆如也。至于弥勒亦如也。若弥勒得菩提。一切众生皆亦应得。此明以众生弥勒一如无二故。若弥勒得菩提。一切众生皆亦应得。众生既尔。草木亦然(云云)

问。付理内有佛性。理外无佛性等四句义。引何文证之乎。

答。引大经善根人。有阐提人。无等文成此义也。

问。夫理内理外者。以诸佛菩萨无所得悟为理内。以凡夫二乘等有所得心为理外也。故玄上文云。经言复次道有二种。一外。二内○声闻菩提无常无乐。诸佛菩萨所有菩提。常乐我净(云云)又云。一切诸法有生灭者。皆是理外○若一切诸法无生灭者。皆是理内○故今明发心悟不生不灭如般若中所辨。名为内道(云云)明知理内但是般若无相妙理诸佛菩萨与此心起上品邪见身。无一豪善法。虽遇涅盘之教门。现无发心之理。说涅盘之利益之除一阐提者。即此谓也。今对此人云善根人者。只是不断善根之人悉是也。何以阐提无等之文证。理内理外之佛性有无乎。

答。诚付无所得心明理内理外。以诸佛菩萨悟名理内以二乘有相心悉为理外也。然理内理外者。即内道外道之异名也。以理内名内道。以理外名外道。以其二乘及凡夫之善行无所得理之外故。呵之属外道也。阐提及善根相对可类之。以大乘善根名善根。其凡夫人等无此善根。且属阐提人。可非谓实是断善之阐提可故。玄上文云经言。次道有二种。一外二内。外道道者。无常无乐。内道道者。有常有乐○声闻菩提无常无乐。诸佛菩萨所有菩提常乐我净(道与菩提因果异也○)又若言一切诸法。有生灭者。皆是理外悉属外道。若一切法无生灭者。皆是理内。即属内道故。今明发心悟不生不灭。如般若中所辨名为内道(文)

玄云。理外若无。理内则有。理内若无。理外则有。或时言内外俱有。或时说内外俱无。故经云阐提人有善根。无善根人。有阐提人。无二人俱有。二人俱无(文)问。大经中说。十地菩萨惠眼见故。见佛性不了(云云)此为因位。穷极法云地菩萨乎。答。地前菩萨也。

问。经文云惠眼见故。见不了了佛眼见故则了了(云云)此对佛果位。明因位所见。明知十地穷学犹未了了见佛性云也。抑有何故解云地前乎。答。此是相传说禀承义也。是地前未得真悟菩萨故。见性不明也。还以见性不明云地前菩萨欤。问。因果相对难。弥难避如何。

问。华严经中。初发心时便成正觉(文)是地前初心住欤。答。真悟十地即初地发心也(涅盘所明地前花严所明真悟)问。初发心时便成正觉之文者。十地品次初发心品之前。有梵行品之文也。未至他化天宫。说十地住位未开之文也。彼经自明菩萨一地普枌说地功德之旨也。故于初发心。一念即得佛果功德云也。何忽以此为观喜地证位乎。

答。玄云。因中开为十地。乃至如初地先开为十回向。乃至十信等斯则初地为始。十地为终(云云)准此释文。十地为本。论其因位其十信等。并是学十地之方便也。故说初发心功德。即明初地相云也。

玄云○一切众生所有佛性。十住菩萨以何等眼。不了了见佛。以何眼而了了见也。性品答见有二种。一者十地。或言十住。名为惠见。举殊喻释。二者外道凡夫名为信见。或如羊角。或如大聚等。师子吼品明惠见故。见不了了佛。以何眼而了了见也。性品答见有二种。一者十地。或言十佛眼。见故则了了。经文如此判释。多言十住菩萨。方见佛性。犹如罗系。九住以还。未见佛性。但华严经云。初发心时便成正觉。若如此者。初发心时。即见佛性故。一师云涅盘所明。十地应是地前未得。真悟菩萨故见性不明。而华严所明十地。从佛智惠出。此是真悟菩萨故。云初发心时便成正觉。但地论师据行位。判行通住别。涅盘辨位别义故。菩萨位智犹未极故。十地菩萨见性不明九地犹未见。华严明行通义故。云初发心时便成正觉也(文)(今案兼取地论师义耳)

一师者。兴皇朗和尚也。今考二谛义。及中论疏初卷云。得此意者解一师意(云云)今涅盘义明正义。云今时一师每以涅盘经为证(云云)又法品疏云。一师相承开之为五(云云)仙光解此文。云一师者古旧三论师等(云云)此似非兴皇师也。

问。涅盘经云。发心毕竟二不别。及华严初发心时即是佛故。并为十信初心也。今何以初发心时便成正觉文。意真悟十地简地前(云云)答。可劬劳之。

百论序疏。证十信初是天尘想云。涅盘经云发心毕竟二不别如是。二心先心难。华严经云初发心时即是佛故(花严第十卷文也。花玄四明一念具万行引此涅盘文也)玄教迄义云。今谓从初发心则学无生。习于并观。故涅盘之发心毕竟二不别(云云)(灵味云。初地并什肇云十地并成。论师云八地并今义异之)

华严贤首菩萨品云(第七卷)于彼十方世界中念念示现成佛道(文)

涅盘疏七云。如华严所明。十住初发心便能八相成道(乃至)今时所判。十信初心去是初依住(云云)提婆品疏云。然十信菩萨亦能八相成道(云云)

华严梵行品云(第九卷半)初发心时便成正觉。一切法真实之性。具足惠身不由他悟(文)与初发心时。即是佛故之文意可同。而释文各异。可案之。且云本文。虽同但释是文处。则故作别释。可非本文意别也。或经本文先后说则义欤。

方便品疏云。十地经云。如是十地义说。佛之根本。即十地为本佛。为其末又言如是。十地义从佛智慧出。即佛为本十地为末(文)

大品疏六云。如十地与佛身为本。末从佛智慧海于生十地。佛为本。十地为末。如是十地义诸佛之根本。十地为本。佛为末(云云)问。第三云○有因而果前故。华严云如是十地义。从佛智海出(云云)问。十地如何从佛智出乎。

答。案十地论意。佛有众德。而开佛果功德。为十地之渐得一切德也(更寻)

问。付佛乘因果。且于菩萨位总开几种乎。

答。所以因中开为十地(文)问。地前有三十心何只云十地乎。所以论疏云。无阶级之阶级。不坏五十二位(云云)如何。答。玄云。虽复不二而开因果。二菩提心为因佛。则是果此是一重开也。又明果不可顿阶所以因中开为十地。此是第二重开也。如是于一一地中。或更开为三。乃至为四。如初地先开为十。回向乃至十信等。斯则初地为始。十地为终(文)意云以真悟为因。因中开十地。然十信乃至十回向者。但是十地家之方便。乃属初地耳。亦是第三重开出也。

问。涅盘经中。说十二因缘义。云十地菩萨但见其终。不见其始诸佛。如来始终俱见(云云)尔宗家如何释之乎。

答。十地非初。故云不见其始。则是第十故言见终(乃至)果既不开。所以始终俱见(云云)问。法云地位。设虽非初地胜。必于劣得自在深。心于浅位通达也。何云非初故。不见其始耶。与而言之者。上所于有说意。云十地去初地远故言不见其始(云云)又有人言十地菩萨。去终近故云见终(云云)与此等释有何异乎。又佛果不开故。始终俱见云。专不可尔。但可依智慧。明味论见不见义。更不可任开合义明之乎。

答。此释有深旨。谓十地在终故。云见终不见始。准此初地在始。故亦可云见始不见终。佛果不开分。故不分始终见不见。故只云始终俱见也。经文舍深义说之不可以常途意解之欤。

玄云。又涅盘经云。十地菩萨但见其终不见。其始诸佛如来始终俱见。诸师释此文种种不同。或言十地菩萨未断无明故。言不见其始。而伏惑已同去佛。近故言见终也。又十地菩萨。去终近故。云见终去无明。住地远故。言不见其始。又云十地去初地远故。言不见其始。但见其终。佛既众惑已尽。因圆果满故云始终俱见。一师云○斯则初地为始。十地为终。十地非初。故云不见其始。则是第十。故言见终。亦得对言初地见始不见终也。果既不开。所以始终俱见。此故是无始终始终不见而见也(文)(此约十二因缘论始终也)

经二十五云。一切众生。虽与十二因缘共行而不见知。不见知故无有始终。十住菩萨唯见其终不见其始。诸佛世尊见始见终(云云)

疏十六云○旧解云。始则是无明元品去佛远故。十地不见终去佛近故可以见○今依阿西释云。十二因缘不出因果。因则始果则为终○因细故十地不见。果粗故十地则见。此解极好。一师复明○此十地以来○实方便弱故。不能见始方便实阴故所以见终○如来二惠等故。始终俱见(云云)(无明体相本自不有者。实惠所见故。见终妄想。因缘和合。而者方便。所见名为始十地。方便弱故。不见始云也)义记八云。见已生死至佛当尽名为见终。不知根本起之所由名不见始(等文)

■大乘玄问答第五(终)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