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得到做不到

/张大卿

俗话说:“说是一回事,做是另一回事。”这话有两层意思,第一个指的是言行不一,说得到却做不到,第贰个指的是嘴巴上说说,心底想的却完全是另一码事。前者在言语和思惟上还算一致,只是力有所未逮,后者则是口是心非,意图敷衍。本文先从力有未逮而致言行不一的问题谈起。

说得到不一定做得到,因为说只是表态,并不表示已经形成态度,说之前要经过想的阶段,当我们想通某事值得做时,我们会说这事值得做,但是,值得做并不等于已经知道如何去做。当我们知道怎么做,并准备去做时,我们会说,“我要做这个,我不要做那个”,事情做一半时,我们可能因受到挫折而放弃,放弃后又自觉意志薄弱而生悔意,下一次决心要做这个、不做那个的时候,决心会比较大,但还是不保证一定会不怕挫折而贯彻始终。由此可见,说得到可能只显示说者有一些决心,要有头有尾地做,可能还需要更大的决心。

譬如,佛法要我们去恶行善,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要我们不可以贪、不可以嗔、不可以痴。理念上,我们觉得这是对的,但是在我们脑海里,却可能并存一些相反的观念,我们可能认为,不贪怎么会拼命上进,不嗔怎么会让对方知道我是不好欺负的,不痴怎会有“只恨不关风与月”的热情执着。我们常常让这些没有消化的理念混淆我们的心智,当自己真想把脾气改好时,又突然发觉,发发脾气也会收到“效果”,我们来不及冷静地检验效果,就迷糊地以为已经收到效果,不自觉地又一次加强自己的嗔习。

当我们开放心胸地吸收理念时,我们常有内心的冲击。因为,已经建立的理念,并不是一天两天才建立的,而是经过无数经验过滤的,正是如此,原先的理念才会那么令人执着,新的理念才会带来那么大的冲击。举个例,有个叫梁玉的人主张“批评是不好的”,另一个叫陈意的人主张“批评是好的”。陈意说:“批评往往带来不同的观察和见解,除了展现经验世界的多面性之外,还可帮助第三者澄清彼此的异同,并有提高警觉强度的作用。”梁玉说:“批评会让对方没面子,对方不接受,你就达不到切磋砥砺的效果;第三者若程度不够,可能受你影响而左右他们对被批评者见解的吸收。”陈意辩说:“我们要开放资讯,开放意见交流,我们不能假设第三者水准不够,也不能因被批评者不接受而不批评,批评的目的是沟通,不是说服,沟通是让对方听到批评,不是要对方马上接受。”梁玉辩说:“批评者不应该说自己对、别人错。”陈意说:“当两个意见相反时,不是一个对、一个错,就是两个都错,没有所谓都对。”梁玉说:“批评者没有必要那么肯定自己对,应该保留被批评者也有对的可能,以免对第三者造成太大的影响。”陈意说:“被批评者当然有对的可能,但当批评者没觉察到时,批评者只能讲他自己觉察到的部份,被批评者和第三者都可以提出反批评,这样,意见的交流才会更热络。”

对梁玉来说,陈意的看法是相当有冲击性的,在一个提倡“做人不要棱角太多”的社会里,陈意对事不对人的看法,梁玉是很难消受的,梁玉可以振振有辞地说,“批评者说服不了被批评者,何必批评?”但陈意却认为,批评的目的不在说服,而是在呈现彼此的同异,能否说服,需要时间发酵,陈意不能主宰所有的因缘。

梁玉其实心里也知道,人要有被批评的雅量,但当批评直接冲着被批评者的见解时,被批评者立即想到的是,对方的批评“没道理”,一点也不认为是雅量够不够的问题。梁玉认为只要批评得“有道理”,被批评者就应当有雅量接受,问题是批评者“太没道理”。陈意认为,有没有道理不是决定雅量的关键,有雅量的人,即使认为对方没有道理,也有雅量听,被批评者如果迳认为第三者程度不够,也可能犯了轻慢他人的毛病,不相信第三者有能力在意见比较中学习判断。梁玉则打心底认为“不是被批评者没雅量,而是批评者批评得太没道理”,陈意说:“被批评者可以认为没道理,是因为批评的内容与被批评者的经验世界不相应,这世界所以有那么多相左的意见和是非,正是因为彼此经验世界有异。即令是同一被经验的对象,经验者也可能有不同深度和广度乃至截然相反的意见,此即所谓见仁见智。批评即在展现不同的经验世界(包括内在体验和洞察),因与对方经验世界不同,而反对对方批评或反对对方批评得太苛,都是没有必要的,因为当你对批评反对得很坚决时,它又变成一种与批评者经验世界很不相符的世界,这样耗下去,不会有进一步的改善,最好的方法还是先听对方的批评,接不接受是另一回事。”

即使梁玉这时候接受了陈意主张的“批评是好的”,他在情感或态度上也不一定接受,每次面对批评,他还是可能因“不顺己意”而感到“缺乏默契”的不畅快,因为他的习气还是在期待相知相契的认同。倘若与对方没有较深感情,他还较易予以漠视;若与对方有较深感情,对认同的期待将远为强烈。

如果我们同意陈意的主张,我们可以进一步说:有道理的批评,我们接受;没道理的批评,我们做个参考,不管接受或参考,欢迎批评是必要的雅量。这样的说法,梁玉已逐渐能够认同,当他慢慢消化这个理念时,他可能说“我欢迎一切批评”,当批评冲着他来时,他可能还会很不习惯,情绪上显露抗拒性的排斥,甚至厌恶对方咄咄逼人、斩钉截铁的气势。有排斥或厌恶,当然就不算是欢迎了,这就是说得到而做不到。

为什么做不到?因为新的习惯还没有养成。一个人可能会讲解太极拳或各式游泳的分解动作,但他不一定做得来;要做得来,需要经过不断炼习。光说不练,不会成就。要成就言行一致,第一步是有信念,相信嗔心(包括嗔人和嗔己)是恶的;第二步是要发心,发非成就不死心的心;第三步是要精进修行,每天要做的事都做了。

起嗔心的人每每会说,“对方不这样说(或不这样做),我就不会起嗔心”,好像嗔心有外在因素似的。事实上,嗔心是内因借外缘而现,外缘既不是决定性因素,也不是增强性因素,只有内因才是决定性因素,外缘不在自己掌握范围。明明不能掌握却偏想掌握,就是愚痴和主宰欲的流露。依此类推,期待对方的肯定、信任、支持、认同或爱,也是多余的,因为这些通通不是自己能掌握的范围,自己能掌握的,只有自己的信念、发心、和精进的毅力。

举男女间嫉妒为例,常听人说,“他不外遇,我就不会嫉妒”,“他没跟我结婚,我就不会嫉妒”,在这里,对方的行为又变成嫉妒的主因,嫉妒者没有清楚看见自己的主宰欲才是问题的主因,甚至以为没有外境,嫉妒就不会发生。事实上,没有外境,嫉妒又会以另一身姿展现。要让嫉妒澈底消失,唯有面对嫉妒的主因:自我的主宰欲,想控制那不能控制的,黏着那黏着不得的。

嗔妒如是,贪心亦如是。贪婪者说,“如果钱不是那么好用,我就不会贪财,有钱能使鬼推磨嘛”!“如果她不是那么美丽,我就不会那么迷恋”,“如果菜不是那么丰盛,我就不会那么贪吃”,“如果睡觉不是那么舒服,我就不会贪睡”,“如果运动不是那么辛苦,我就不会那么喜欢看电视”,“如果日子不是那么单调紧张,我就不会那么贪求性爱”。贪婪者或纵欲者把一切贪心归咎于外缘,不愿真正面对自己的空虚、不安、无聊、懒惰。要让贪婪澈底消失,惟有面对贪婪的主因:自我的主宰欲,想控制那不能控制的,黏着那黏着不得的。

说得到,做不到;说要修行却修不了行,答案已经水落石出了:第一,对修行的信念还没有确立,把自己的痛苦轮回仍归因于外境不顺、外缘逆心;第二,尚未发心,不见愿力,由于不了解外境因缘恶劣实在也是肇因于每个人内在的贪嗔痴没有解决,所以没能发心从事人格教育,解开自己内在的症结,并从自己日常生活对话和行为习惯改善起;第三,没有确定每天修行目标的践履和具体步骤。

订定目标,在精不在多,而且要循序渐进,要步步可行,以建立实行的信心。不要眼高手低,一下子就梦想断尽嫉妒黏着,那只会因期待速成而增加挫折和沮丧,对实际毫无裨益。目标本身不能浮大不实,例如,我要健康,我不要生气,这样的目标很难落实,不如订成:我每天要做半小实较剧烈的运动,半小时体操;当我要生气时,我同时摸自己的脉搏,看他会增加几下。

你真的要修行吗?你说过要修行却修不了行吗?请听我一句:步步为营。(1988.12.《新雨》第19期)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