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群法师在厦门南普陀寺讲堂∵

∵1997年,济群法师在南普陀寺讲堂开设了题为《佛法对人生问题的解决》的专题讲座,并在讲座结束后,为信徒们答疑解难,本文根据现场录音整理。∵

∵问:佛法对是非善恶的判断是依何为标准?∵

∵答:善和恶,在佛教里是如何来定义的呢?一种行为不仅是对我们的现在有好处,还能惠及未来的生命,才可称为善的行为。如果仅仅是对现在有好处,但对未来却是有害的,就不能称为善行。比如抽烟的人,当下是很开心,但从长远来看,这样的习惯却能严重危害身体健康,所以就不能称为善行。当然,佛教所说的将来,包括今生和未来的生生世世,当我们布施的时候,既能以自己的力量来回报社会大众,也能帮助我们克服自己的贪心,更能因为这样的行为为未来生命种下善的种子。反之,则是恶行,比如说偷盗,不仅现在时时要提心吊胆,不能堂堂正正地生活,这恶的种子还会继续影响到来生。所以善恶的标准要结合现在和未来来衡量。∵

∵至于是非的区别,在佛教里也有判断的标准。“是”就是真实的、正确的;“非”则是颠倒的、错误的。如果我们的认识是符合宇宙人生真相的,那它就是真实的,“是”的;如果我们的认识不符合客观的事实,而是出于我们的想当然,以黑为白,指鹿为马,那它就是错误的,“非”的。“是非”还可以从道德的角度来评判,有益于我们身心健康的,就是“是”;而不利于我们身心健康的,就是“非”。∵

∵问:为什么称植物为无情众生呢?∵

∵答:为什么称植物为无情众生?因为植物没有觉知、没有情感,所以是无情的;相反有觉知、有情感的动物则称为有情。∵

∵问:现代科学已发现植物有一定的知觉、情感和信息传递,如何来理解这一些现象?∵

∵答:科学有这样的发现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比如说含羞草,我们手一抓,它马上就将自己的叶片收拢起来,很害羞的样子,它所产生的这种现象和我们的理解、我们的认识究竟是不是一回事呢?当风吹过之时,树叶也会摇头,那么,树的摇头和我们的摇头是不是一样的呢?我想,应该是不一样的:以为前者属于物理性的反应,而后者属于精神性的反应,它们的现象虽然有相似之处,但性质是不同的。∵

∵问:听了些佛法讲座,觉得泛泛之论比较多,究竟是为什么?∵

∵答:佛法对于人生痛苦的解决,在一次讲座中只能作些纲领性的阐述。而“有情生命之谜”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包含着十几个方面,我们今天只讲了其中的一个部分。这十几个方面都是围绕着解决人生痛苦来展开的,包括生命的来龙去脉,包括因果的规律,包括现象与本质的联系等等,不可能在短短的时间里非常具体地介绍给大家。其实,整个三藏十二部典籍,都是为了解决有情生命的痛苦,怎么可能一下子就讲完呢?∵

∵问:如何依赖自身的修炼皈依三宝?∵

∵答:没有修炼就可以皈依,而且,皈依三宝之后再修学佛法比较稳妥。∵

∵问:既然地狱里面的众生很苦,没有办法修行,那地藏菩萨是如何救度他们呢?∵

∵答:地狱里的众生的确是无法修行的。但地藏菩萨为什么还是要度他们呢?就说明地藏菩萨的慈悲,正所谓难行能行。地狱中的众生在地藏菩萨的教化下,加持下,也许他的善根成熟,一念善心生起,他有可能当下就脱离地狱道。即使不能这样的话,也能让他们种下一点善根,这善的种子还能够在将来引导他修学佛法。我们在座的哪一位能保证自己不是从地狱里出来的呢?我们现在能接受佛法,也许就是因为当初在地藏菩萨那里种下了一点善根。我们说动物不能修行,但寺院里动物因为常常有机会听闻佛法,虽然不能修行,但这一善根也能使它们将来得人身时有机会亲近佛法。所以,能不能学佛,能不能学好佛,有没有善根是其中非常关键的因素。一个没有善根的人,无论你怎样地度化他,他就是不愿信,就是觉得学佛不能变出一个电视机。∵

∵问:在平时的修行中,如何能正确判断因缘与妄想的区别?∵

∵答:妄想和因缘并不需要区别。因缘是总的概念,所有好的、坏的、美的、丑的、正的、邪的,都可以包含在因缘里。在我们的人生中,有善的因缘,有恶的因缘,有好的因缘,有坏的因缘,有真的因缘,也有假的因缘。妄想本身就是众多因缘中的一种,所以不需要将它和因缘之间作什么区别。∵

∵问:人类因为计划生育而减少了很多转生人道的机会,我们如何正确地对待这一问题呢?∵

∵答:计划生育为中国的基本国国策,而世界上其它国家似乎都没有这个政策,像欧洲有些国家人口副增长,他们还鼓励民众生孩子,不但不会惩罚,***还会给予奖励。一个人为什么会投生到中国,为什么会被计划生育掉呢?这是中国社会的共业,也是某个人自身的业力决定的。∵

∵而作为中国的社会来说,如果让人口的无限增长,谁都知道会带来什么什么样的社会后果,从国家的富强,从民众的利益来说,都应该认真的执行计划生育政策。∵

∵问:人工流产是否属于杀生?∵

∵答:人工流产当然属于杀生。生命既然已经制造出来,就不能随便地剥夺他出生的权利,流产也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

∵问:对佛教徒来说,重点应当是先自己悟道,还是先以自己所学的佛法去救度众生?假如要悟道后再度众生,那今生不悟道的话,不是一举二失了吗?∵

∵答:这两种修行方式都是有根据的。声闻乘的修行就是着重于自己了脱生死,然后再去度众生,这样比较有把握;菩萨乘的修行则着重于从利他中完善自己,当我们无私地帮助别人之时,就是在克服自己私心;当我们慷慨地布施之时,就是在克服自己的吝啬。所以,这两种方式都是可行的。至于哪种方式更合适,要根据每个人的实际情况,不能一概而论。∵

∵问:有人认为佛教徒是“禁欲主义者”,这种看法正确吗?而学佛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幸福快乐的人生,这两者之间是否存在矛盾?∵

∵答:佛教对“欲”并不是绝对地否定。因为欲望,有合理的,也有不合理的;有善的一面,也有不善的一面。佛教反对我们纵欲,但并不压制我们合理的、善良的欲望。所谓禁欲,就是要以苦行来克服所有的欲望,而佛教从一开始就反对这种自苦其身的修行方式。对于在家居士来说,正常的、符合道德规范的欲望都是和修行不违背的。∵

∵至于快乐的问题,人类的快乐大体是来自于欲望的满足,这是大多数人获得快乐的途径。而从佛法的修行上来说,快乐还可以通过禅定的修习而获得,而且这种快乐远远超过欲望满足所带来的快乐。所以,佛法在欲乐之外还提倡法乐,认为学佛修行,应以追求法乐为先,因为法乐是平稳的、宁静的。而欲望所带来的快乐,会带来许许多多的副面影响。∵

∵问:法师说鬼看不到,但很多人看到。∵

∵答:看到就看到嘛,但一般人是看不到的,我所说的是通常的情况,至于个别人能够看到,当然是可能的。∵

∵问:鬼道比人道低下,是因为鬼道众生福报不如人道众生,但为什么鬼道里的神福报比人道众生还大呢?∵

∵答:说鬼道的众生福报比人道低,只是从通常的情况来说,是作整体上而不是个别的比较。鬼道里的众生虽然有共业,但也有别业,一些有地位的鬼,福报、威德都很大;就像发达国家也有很穷的人,贫困国家也有很富的人是同样的道理。∵

∵问:修行有了成就,就能超出三界吗?∵

∵答:所谓成就也还是大有小的。如果只是小小的成就,也不一定能超出三界。只有诸如了脱生死、证得圣道这样的成就才能使我们超出三界。∵

∵问:没有皈依的人是不是佛弟子呢?诵经不吃素有罪业吗?∵

∵答:信佛而没有皈依的人能不能算佛的弟子呢?显然不能。打个比方说,一个人不入党能不能算党员?这也是同样的道理。既然说信佛,为什么又不皈依呢?可见信的程度还不够。∵

∵至于吃素的问题,只要是不杀生就没有太大的关系。能吃素当然最好,不吃素的人一定要坚持不杀生的原则。∵

∵问:从佛法的角度来说,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呢。∵

∵答:佛法讲缘起,从这个角度来说,宇宙万物是没有开始的。既然没有开始,那“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就不能成立。人类对世界的起源的探讨是直线式,所以才会没完没了地追究最初的那个开始;而佛教则认为是缘起的,是圆的,在一个圆形中有没有开始和结束?它是无始无终的。∵

∵问:我是一个佛教徒,也略知佛法义理,但在人生道路碰到障碍时,往往不能自拔,如何才能以平常心来对待生活中的变化?∵

∵答:我们在人生道路中遇到障碍时,要越过去是不容易的,这关系到我们思想境界的提高。学佛后虽然知道了很多道理,但那都是佛菩萨的境界,还不是我们自己的境界。所以,在认识和实践之间有一定的距离也是正常的。我们观念的改变需要有个过程,修养的提高也需要有个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戒、定、慧的修行,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修行有成不是一天二天的事情,要如法修行,更要持之以恒。平常心很重要,也就是说,我们不能带着固有的观念和经验去对待一切,而是要以佛法为参照,如果我们能了知世界的无常,自然也能更平静地来看待生活中的变化。∵

∵问:“自依止、法依止”中的“止”应如何理解?∵

∵答:“依止”就是依赖的意思,依止不能分开来看,学佛要依赖自己的努力,依赖佛法的指导。∵

∵问:佛教信神吗?如果不信神,如何称为宗教?∵

∵答:大凡所有的宗教,都要建立一个造物主,都要建立在对主宰神的信仰之上。而佛教虽然也承认鬼神的存在,但没有所谓的主宰神,没有独存的、唯一的、至高无上的神灵,从这个角度来说,佛教和一切宗教都不一样。∵

∵问:既然人的自身有很多缺点,那为什么我们又要依靠自己呢?∵

∵答:如果不依靠自己,那么应当靠谁呢?很多事情是无法请别人帮忙的,口渴的时候,谁能代替我们喝水?自己渴了,就要自己喝茶才能解决;别人喝的茶只能解别人的渴。同样的道理,我们每个人的烦恼都是自己的,所以,也只有自己去解决,推而广之,人生的很多问题都是如此。人类的确有很多缺点,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要克服自己的软弱、克服自己的愚痴,克服人格上种种不足,这就是我们在修行中所要解决的。∵

∵问:学佛后有很多障碍,如何来对治?∵

∵答:学佛有障碍,是很正常的。有的人学佛很顺利,事事如意;也有的人学佛障碍很大,麻烦很多。本来什么事都没有,学佛之后麻烦还多起来了,为什么菩萨对他们一点也不关照呵?其实,这就是各有因缘。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因缘。有的人业障很多,所以业障很多,但一时还没有显现,因为学佛了,要完善人格、解脱烦恼生死了,业障就显现。就像我们欠下的债务,本来还相安无事,可有一天你要离开这个地方了,债主立刻就会来追着讨还的。学佛也是这样,当我们要向善的时候,往昔的很多冤家债主就上来找了。所以,忏悔非常重要,它能为我们消除业障,排除学佛道路上遇到的违缘。∵

∵问:如果出家人做错事,在家人是否可以指出他的错误?∵

∵答:在佛陀的时代,僧团每半个月要开一次会,在会上展开批评和自我批评,然后进行检讨。至于在家人,因为对僧团中的很多情况都不是很了解,还是不管为好!如果是出于善意,而且觉得自己有办法帮助他,那也应当是可以的。∵

∵问:每年的鬼节,要烧纸钱祭拜先人,纸钱又是通过什么方式邮寄去的呢?∵

∵答:这的确是个问题。如果先人已经生天的话,他会不要你的钱;如果先人在畜生道里,它也用不着你的钱;如果先人在地狱道里,那里根本就不需要钱。纸钱只有对生到鬼道里的先人还有些用。虽然这样的祭奠方式并不佛教里的,但至少能使后人产生些自我安慰的效果。∵

∵问:什么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答:色就是物质的现象,它没有固定不变的本体,所以说是空的,这是“色即是空”。但是空也不是什么都没有的,假象还是存在,这就是“空即是色”。∵

∵问:佛教不信神,不承认灵魂,却相信鬼的存在。请问如何来区分神、灵魂和鬼?∵

∵答:神和鬼都是属于鬼道的众生。神是鬼道里地位比较高的,而鬼则是普通的、没有地位的那一类。至于灵魂,佛教不承认生命的内在有一个固定不变的本体,所以,佛教不承认有灵魂的存在。∵

∵问:***上的“万字”作何理解?∵

∵答:佛教里面的万字,有时是在***里面,有时是在佛的胸前,它代表着“万德庄严”,代表着佛陀的一切功德。∵

∵若闲、冯德宝记∵

济群法师在澳洲墨尔本云阳寺∵

∵1999年春,济群法师应墨尔本云阳寺的邀请,进行为期三天的《心经》讲座,本文根据讲座中回答信徒疑问的录音整理。∵

∵问:请问法师“般若”与“智慧”的区别何在?∵

∵答:般若是梵语,和汉语中智慧的含义相当,古德之所以不译为智慧,采用音译,∵

∵中国文化中智慧这一名称,不足以充分体现般若的内涵。因为人世间的智慧是建立在人类经验的基础上,它是有限的,有缺陷的。人类以有限的经验所建立起来的智慧,是不足以认识宇宙人生真实的,原因何在呢?宇宙人生的真实是无限的,而人类的智慧是有限的,有限不能认识无限。何况人类的智慧,虽然会给我们带来很多利益,但是人类智慧所发明的东西也会给人类带来很多过患。就像科学,它会制造许多新事物,给我们带来方便,但是也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恐怖,如核武器。佛法讲的“般若”是超越经验的、超越我们的思维的,乃至于只有打破现有的意识所构成的层面后,佛法所说的智慧才会显现出来。“般若”是证得宇宙人生真相的智慧,也是究竟解决人生痛苦烦恼的一种能力。而人间的智慧是难以办到的。∵

∵问:可否请法师开示持《心经》的功德?∵

∵答:有很多读诵《心经》,是希望得到佛菩萨的加持。这并不是《心经》最重要∵

∵的功用。《心经》的全名具称为《般若波罗密多心经》,意思是以大智慧到彼岸。这就告诉我们受持《心经》的功德,一是开般若智慧,二证得宇宙人生真实,三是解脱人生的烦恼。∵

∵问:请问法师何谓涅盘?∵

∵答:涅盘是梵语,汉译寂灭的意思。指人通过修行摆脱了烦恼之后,生命了进入一种清净无染的状态,安静而无躁动不安,即为涅盘。∵

∵问:请问法师如今社会高速发展,比起古人的生活条件来说,今天的人是更加幸福了。佛法中所说的“不”、“空”、“无”,这似乎都是一些带有消极性的观念,人有了这些观念是否会导致社会的停滞不前呢?∵

∵答:现代的人喜欢讲进步和发展,当然就这个概念的自身来说并不是一件坏事。想像中进步和发展总是要比停滞和落后要好的多。可是我们现在的社会发展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况呢?我们现在讲进步和发展是有特定对象的。那就是指的是:经济和科技。许多国家都在极力的发展经济,发展科技。在一味的强调经济和科技发展浪潮中,传统的、自然的、人文的许多宝贵东西却失去了。比如纯朴的民风,传统的社会美德,自然环境,人文景观,悠闲的心境等都在渐渐的失去。这种付出这么大的待价的发展,是否值得呢?∵

∵何况人类幸福,单纯的靠经济条件并不能完成的达到,因为幸福不仅仅指物质方面的,关键还在于是否拥有良好的心态、身体的建康、和谐的家庭等。这些都是组成人生幸福的重要因素。衣食无忧,拥有许多的金钱并不意味着你就是幸福的。∵

∵再说《心经》中所说的“不”“空”、“无”等,是否就是一些消极的观念呢?其实不是。首先我们要知道《心经》所说的“空”和通常人们所理解的“空”,指一无所有是不一样的。佛教所说的“空”,是要否定我们错误的认识和执着。而人类的烦恼和痛苦都是错误的认识和执着造成的。比如我们一味强调经济的发展,这背后是否隐藏着,经济对人生幸福的重要性超过其它一切的观念呢?如果说是这样的话,这种错误的观念显然造成发展经济中带来种种付面影响的根源。而我们现实种种物质条件的执着,更是导致人生痛苦的主要原因。世界上的任何东西本来都是伤害不了人的,可是我们一旦执着了它都会对我们构成伤害。∵

∵问:一个学佛修行的人,面对他人伤害对你的利益,比如人家欠你的钱不还,或者冤枉你,我们是否应该不和他计较呢?∵

∵答:人家不还你钱,或者冤枉你,你不和他计较,无所谓,如果能这样做到的话,说明你个人已能看淡世间的名利得失。但作为一个学佛的人,我们不仅要考虑到自己,还要考虑到众生的利益。也就是说:我们的每一种行为,当他涉及到与他人的关系的时候,如果要考虑如何才能真正利益他人。有的时候我们用不计较、无所谓的态度,能感化一些人;也有的时候我们的这种态度有可能迁就的一些人的缺点,甚至害的他。那么我们真正的慈悲是要帮助他认识到这样做是不对的。∵

∵人家污蔑你、冤枉你,你不去辩解,有时人家对你的误解,使得他对你的嗔恨心越来越大,甚至因此而造下种种罪业。你可以如如不动,但却让对方痛苦不堪,这能算慈悲吗?所以在《瑜伽菩萨戒》中有人冤枉菩萨而菩萨不为自己辩护,这也是一种犯戒的行为。∵

∵问:法师说到修行,要我们活在当下,念念分明。但有一位友人曾问一位法师,∵

∵如果亲人得病,不去赚钱,而去观照,去念念分明,那根本就无济于事,这样的观照有必要吗?关于这个问题那位法师没有做正面的回答。请法师开示?∵

∵答:我可以给你最直接的回答。我们说活在当下,保持一种清明的心境,不是让你无所为,而是让你在做每件事情,包括你在工作,如在谈生意、在开车,乃至吃饭走路时,你都能很专注地去做。在古代的农业社会,丛林中常说“搬柴及运水,神通并妙用”,那么在当今的商业社会可能要说,开车、谈工作无非是道。当然环境越是复杂,越是不容易保持这样的境界,若非修养有素,这对一般人来说是很难做到的。所以佛教中才会有一些专修的特定方式,比如说打禅七,或到深山、寺院中进行静修,但这静修也是为了将来回到社会能保持一种良好的心境及相当的定力而服务的。∵

∵问:法师说看破了生死就不会执着。如果我有一位好友的家人病重濒死,我们用佛教的观点去劝他看破生死,我们虽然知道佛法的道理,但是别人不知道我们这样做就会被看作是冷漠无情,不知法师对此有何看法?∵

∵答:我们面对别人的烦恼、痛苦,首先要有慈悲怜悯之心,而非冷漠。我们本着慈悲心去开导别人,其中有两种体现方式,一是和他一起哭,表面看起来你对他很同情,他为此会感到高兴,但是实际上这样对他没有好处,反而增加他的执着;相反,如果你能换一个角度,劝解他、开导他,就会减轻他的负担和痛苦,这样别人也不会觉得你是无情的。∵

∵问:目前的商业社会有很多欲望与欺骗,那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呢?或者是象日本禅师所说用空的思想去面对,那么这样做是否只是把无条件它接受下来?∵

∵答:如果人家要欺骗我们,我们是不是就应该接受他的欺骗呢?有时如果我们接受他们的欺骗,那就有可能放纵他,对他是没有好处的。在佛教的菩萨道修行中,方式有二,一种是摄,一种是折。摄,是慈悲、忍辱、包容,象白隐禅师的一般,他们的行为与风采会感化许多许多的人;还有一种方式就是折,就是惩罚他,让他受罚而有所改变,但无论是摄还是折,都要从慈悲心,而非从嗔恨心出发。至于解决一件事情则没有一定的方式,要靠你的智慧、方便善巧。其中总的原则是:一要有慈悲心,二是看事情怎样可以处理的更圆满。还有另一个方面是看如何处理才会对他人有好处。你可以本着这三个原则去处理问题。∵

∵问:请问如果想学《心经》,但如果只是念咒语,不理会经文,是否会有灵验?∵

∵答:我们专心念一样东西都会有灵验,你专心念“土豆”、“土豆”、“土豆”,也会有灵验,何况心经的咒语中还潜藏着诸佛菩萨的无量的威力,当然更会有灵验了。∵

∵流云记∵

济群法师在南澳竹林精舍秋令营∵

∵2000年春,济群法师应南澳竹林精舍的邀请,主持了为期一周的“佛学秋令营”。在秋令营期间,法师为澳州的信徒们开讲了《学佛与做人》、《生命的回归》等讲座,并为听众解答了学佛中经常出现的一些问题。本文根据现场录音整理。∵

∵问:法师,“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中的业是什么意思?∵

∵答:当我们的善行或恶行发生之后,会构成一种能量储藏在生命里,这种力量就是业。业是推动生命延续的力量,就像火箭能推动卫星上天的作用一样。∵

∵人的一生在这个世界奋斗的几十年,许多获得了很大的成就,家庭、事业、地位、财富等,应有尽有,令人羡慕。可是当他离开这个事业的时候什么也带不走。正像一个人来到世界光着身体来的时候一样,走的时候两只手也是空空的。当我们离开这个世界,我们所能带走只是我们这一生造下善恶业,以及生活中养成的各种好坏习惯。∵

∵问:善和恶应如何区别?比如说,当病人得了不治之症,病情恶化到只能依靠仪器来维持时,我作为医生该怎么做?我既不想结束他的生命,因为结束一个人的生命意味着杀生的恶业;可如果继续提供药物来勉强维持他已倍受痛苦的生命,就能算作善的行为吗?∵

∵答:善和恶并不完全是绝对的。经典中说到的十善和十恶是佛法中判定善恶的标准,但这标准也不能适用于所有的情况。在菩萨戒里,特殊的情况下的杀生也可以是善行。比如,有坏人为非作歹,菩萨为了拯救他,使他免遭堕地狱的恶报,也为了使更多的人免遭他的迫害,出于这样慈悲心去杀他,不但没有罪过,反而功德无量;如果袖手旁观,则是犯了菩萨戒,因为他没有将利益众生放在首位。同样,如果你是出于对病人的慈悲而去帮助他结束生命的话,不应等同于一般的杀生。∵

∵换一个角度说,作为医生,你有义务做好你的本职工作。比如罪犯因为触犯法律而被枪毙,那是他罪有应得,执行枪决的人也不等于说就是干了坏事,因为他只是在执行使命而已。∵

∵问:就刚才的问题来说,如果我是那个医生,我应该怎样做?结束他的生命还是继续他的生命?∵

∵答:你指的是安乐死的问题吗?如果从声闻的戒律上来说,不管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都不能杀生。作为业报身,疾病产生的原因除了四大不调之外,还是对于业债的偿还。作为佛弟子,要守持不杀生戒,无论如何都不可以断众生命。∵

∵但如果你是菩萨,有菩萨的发心,情况又不同了。你不忍看到病人这么痛苦,宁愿自己杀了他,替他承受报应,也不让他继续遭受痛苦。如果是本着这样的愿望去解决问题,那又另当别论。但我们作为一个公民,还需要遵循法律的规范,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行事,还需参照法律的有关条文。∵

∵问:我也想请教关于安乐死的问题,如果疾病是由于业障现前的话,病人在医生的帮助下实行了安乐死,可他的业还没有还清,又会导致怎样的结果?∵

∵答:从因果报应的角度来看,造业感果有如欠债还钱,如果你一期的果报没有偿还完,你就人为的结束他的生命,我想这个债还会延续到来生的,除非有人有能力替他偿还。∵

∵问:关于捐助器官的问题。我们的神识要在身体冷却之后才会离开我们的色身,可器官移植是要在人还有体温的时候进行,那样的话,对捐赠者本身是否会造成很大的痛楚?会妨碍到他的往生吗?∵

∵答:我们的生命体由寿、暖、识三个基本部分构成。寿就是每一期的生命,或长或短的几十年,到时间就要结束;暖是我们色身的温度;识是指精神系统。当身体败坏,寿终正寝后,识会离开我们的色身,体温也会随着识的离去而消失。一般来说,死亡之后身体很快会变凉的,就说明识已经走了,那时的色身不过是我们废弃的一间屋子而已。可假如识还没有完全离开的时候,对亡者所采取的解剖行为会构成伤害。∵

∵对死亡的人来说,临终一念非常重要,如果在那时生起了嗔恨心,就会堕落到恶道之中;如果是带着善心走,就容易得到好的去处,所以,临终一念对未来生命的走向有着关键的作用。佛教为什么提倡临终助念?就是要为将死的人提供良好的氛围,使他的意念和善法相应,使他带着欢喜、祥和的心情离开这个世界。∵

∵问:被杀的人以后可能也会变成好人,如果不能知道他将来的变化,又怎样判断自己杀他就是正确的行为?∵

∵答:问题的关键是,如果此时不杀他的话,他当下就会危害到很多的人的生命安全,至于以后会不会变成好人则是另外一回事。作为菩萨,在这样的危急关头要挺身而出,宁可自己承担杀生的业报也要制止他造下罪业,使他未来的生命免遭无穷无尽的地狱苦痛。∵

∵问:很多留学生面临考试的时候,总要来寺院拜一拜,求菩萨保佑他们考得好一点,这是很正常的心理,如果这样做是和菩萨做生意的话,那就有很多人不敢再来烧香了。∵

∵答:祈求佛菩萨帮忙固然是可以的,但关键还是要自己用功读书。到考试的时候,你自己不努力,只是等着佛菩萨帮忙的话,恐怕是不行。但是我们通过静坐、诵经和拜佛可以使自己的内心平静,如果静下心来再去读书,效果一定会更好。如果通过拜佛开了智慧,对读书也会有很大的帮助。但不是说,完全放弃自己的努力,而将所有的希望寄托佛菩萨身上,那样就流于迷信了。∵

∵问:天人的智慧应该比人高,而且他们都有神通。能够做到天人,他们的阿赖耶识中一定有很深的善根和福报,可为什么天人不能修行?到底是闻不到佛法呢?还是佛菩萨不想度他们?他们的智慧比我们高,应该是相当容易得度,为什么他们反而难度呢?∵

∵答:天又分为色界天和欲界天。欲界天的人沉溺在欲乐里,根本想不到去接触佛法,他们觉得享乐才是最要紧的。经典中有个故事:佛陀在世时,有个叫耆婆在家弟子,是个名医,僧团里僧人病了都找他看,他医术非常高明,药到病除。耆婆因为这样的功德,死后就升天了。一天,僧团里又有一个比丘病了,神通第一的目犍连***想到耆婆,就上天去找他,想让耆婆再来人间帮忙治病。目见连***找到耆婆时,他正率领众天女去参加舞会,遇见***后,只看了一眼,车都没停就扬长而去。目犍莲***是耆婆的皈依师傅,觉得耆婆很无礼:我到天上来找你,你居然看我一眼就走。遂以神通将车定住质问耆婆,结果耆婆回答说:师傅呵,享乐要紧,我念在师徒一场的份上还看你一眼呢,其他的人连看你的功夫都没有呵。所以,欲界天的人福报虽大,但往往沉溺于享乐,早已将修道置之度外。∵

∵那么,而色界天的情况又如何呢?色界天的人一味安住在定乐里中,沉浸在禅定带来的喜悦里,也不能进一步修习解脱道。∵

∵天人的因往昔的善业带来了极大的福报,可以随心所欲地享乐,不像在我们的娑婆世界,到处都有天灾人祸,有生老病死的种种痛苦,所以,他们缺乏修行的动力,而智慧要通过修行和磨练才能引发出来。天人虽有善根、有福报,但对于欲乐和定乐的贪着使其自身的智慧被覆盖了,不再产生作用,并因耽于享乐而无暇开发智慧。相反,世间的人有心去追求真理、追求解脱,通过闻思修而修习解脱道,更容易得度。∵

∵问:兜率内院也是在天上,它和一般的色界天、欲界天有什么区别?∵

∵答:兜率内院是个特殊的地方,是补处菩萨居住的地方。在兜率内院,弥勒菩萨还在说法,所以,很多高僧大德都发愿往生兜率内院,一则可以亲近弥勒菩萨听闻佛法,二则可以追随弥勒菩萨直到人间成为一片净土。∵

∵问:升天需要什么条件?∵

∵答:升到欲界天要通过布施和持戒,到色界天则是要通过禅定,即四禅八定。∵

∵问:请问随缘不变的含意?∵

∵答:随缘不变是菩萨的修行,在《维摩诘经》中,维摩诘居士什么地方都去,酒肆、赌场、青楼,可是他的心不会被染污。他去的目的也不是为了享受,而是用各种不同的身份和社会接触,利用各种因缘去度众生,这就是四摄法中的“同事”。凡夫的特点则是随缘随变,一旦环境发生变化,心也就跟着发生变化。而菩萨通达世间因缘,五欲尘劳如幻如化,所以才能在各种染污的因缘,心能不被染污,如如不动。∵

∵问:为亡者所烧的纸钱及其他用品能够起到什么作用?∵

∵答:其实,这只是活着的人出于对死者的报答而采取的一种仪式,觉得应当让死者将生前的用品都带上,但他所在的世界是否需要这些用品?你给他带汽车,那里没有修公路还是开不了;你给他带电视,那里没有电视台也同样派不上用场。我们总觉得亡者在另一个世界也会有同样的物质需要,这只是我们的一厢情愿。真正对亡者有益的是替他行善,诵经、供养三宝、救济社会,并将所修的共德回向给他,这样才能对他有所利益。∵

∵问:如果升到天上也会堕落的话,我们应当为自己选择什么样的去处?∵

∵答:升天并不是学佛的最终目的。学佛是为了趣向解脱--解脱烦恼、解脱生死、乃至成佛。佛教的修行是通过智慧的开发,通过对佛法的证悟而获得究竟的解脱,我们整个的修行,就是围绕这一核心来进行,以持戒、修定来开发智慧。而菩萨道的修行则要在自利的基础上进一步利他,在自度的前提下进一步救度众生。∵

∵对于学佛的人来说,往生西方是比较稳妥的捷径。凡夫在六道中流转,很容易迷失方向,所以,我们要深信弥陀净土,深信弥陀愿力,一心念佛,因为往生极乐世界能够使我们不再退转,不再流转生死。∵

∵问:在修行中发愿如此重要,那怎样发愿才如法?∵

∵答:发愿是为我们树立学佛的目标。每个人的发心不同,所以,发愿的内容也不尽相同。我们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可在每天临睡前,面向西方合掌发愿:“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如果我们是行菩萨道的,不仅希望自己成就,更希望自己能够利益一切众生,使众生都能听闻佛法、解脱生死,那每天就要这样发愿:“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愿望是我们人生的目标,我们所做的一切努力都要围绕这个目标进行。只有树立了人生目标,我们的所作所为才会有针对性。比如我们要买房子,为实现这一目标,就会努力地赚钱、存钱;反之,如果缺乏目标,钱一到手就会随手花掉,即便有再多的钱也无法积攒下来。对修行来说也是同样,有了明确的目标之后,我们的所做的一切功德才会有明确的归宿,才会日益增长。∵

∵问:《道次第论》怎么解释?∵

∵答:这是一部论的名称,全称是《菩提道次第论》,是十四世纪***高僧宗喀巴大师所造,包括《广论》和《略论》两部。菩提道也就是成佛之道、觉悟之道,这条道路应当怎么走呢?这就是次第所要讲的,初学佛时应如何入手修行,然后,如何从人天乘至声闻乘进而菩萨乘,其中的每一个步骤都讲述得非常清楚;论指的是论典。也就是说,这是一部讨论成佛次第的论典。其次第依道前基础、人天乘、声闻乘、菩萨道。要领有出离心、菩提心、性空见。∵

∵问:法师讲到做人要中观,假如一个人本身很乐观,同时也能了解到别人的悲观。而因为他乐观,所以做事很积极,想要帮助悲观的人,那不是更好吗?∵

∵答:我们刚才也说到,很多乐观的人其实只是属于盲目乐观。如果按照佛法的标准来说,一个人只有见道以后才能真正乐观,在见道以前,在修行还没有把握的时候,都没有资格太乐观,因为你的人生里还有太多的烦恼、太多的业力,你对自己生命的未来还没有能力把握有什么资格乐观呢?而中观是属于如实观,即如实地、客观地看待人生,只有这样,才能对生命的改善有益,如果只看到人生的光明面或是黑暗面,都是片面的。∵

∵问:一个人的乐观或是悲观和他的物质生活是否有关?很多人有很好的物质条件,依然生活得很悲观,是不是和我们的宿世有关?∵

∵答:我刚才讲过几种情况,和物质都没有必然的联系。乐观和悲观和我们的世界观有关,和我们看问题的角度和方式有关,和我们的天性有关,和我们的成长经历有关,和我们所受的教育有关,也和我们的思想深度有关,物质条件虽也是其中的一个原因,但并不是最主要的。悲观发展到极致者往往会走上绝路,很多哲学家和艺术家都是声名卓着后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因为他们找不到人生的意义,找不到未来的归宿,因为他们没有宗教信仰来支撑他们的人生,可见,所谓的悲观或乐观与物质生活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问:金刚经里说,诵持四句偈的功德大于以三千大千世界财宝布施,请法师开示。∵

∵答:财布施功德虽然很大,但不能在根本上改善我们的人生,更不能究竟解决我们人生的烦恼。我们以财富去扶贫济困,虽然能解决他们一时的燃眉之急,但钱再多也用得完,有时钱多了甚至还会使人堕落,会滋长受施者的依赖性。而佛法的布施则不同,它能够使有情的生命得到改善,使有情的烦恼得到解脱,因此,法布施的功德更大。∵

∵问:士兵的使命就是服从命令,作为佛弟子,若遇到战争该怎么办呢?∵

∵答:如果从声闻乘的戒律来说,受了戒的佛弟子是不能杀生的,不管是出于什么样的理由,哪怕是为了保卫国家。如果从菩萨乘的角度来说,战争就有正义和非正义之分,若一个和平的国家遭受侵略,作为菩萨来讲,为了使侵略者不造下恶业,也为了使更多的人生活安定,纯粹是出于对众生的悲心去参加战争,也是可以的。但必须明确的是,出发点应是慈悲心而不是嗔恨心。所谓非正义战争,就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去侵略别国,作为佛弟子来说,宁愿失去一切也不能参加这样的战争,否则,就会给未来的生命带来无尽的后患。∵

∵问:在家学佛会不会影响到正常的家庭生活?∵

∵答:既然是在家居士,当然还是可以正常地谈情说爱,结婚生子,只要我们的所作所为是在五戒允许的范围内。吃素的问题也不定一非要坚持,能吃素当然最好,不能吃素的话,只要不杀生,吃三净肉也是可以的。所以说,学佛对我们的家庭生活是没有任何妨碍的,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学佛使我们的道德得到了净化,使我们的人格得到了升华,这对于维护家庭的和睦和幸福有着根本的保障。∵

∵问:对于学佛的人来说,诵经念佛和行善哪个更重要?∵

∵答:诵经念佛和行善并不矛盾。行善是培养我们的福德资粮,而诵经念佛则能培养我们良好的心态,使我们的心更宁静、更自在,这样才能将自己更好地奉献给社会,否则我们的心很浮燥,或是缺乏智慧,虽然也有心行善,但是不是能够做好,能不能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相应的利益却是个问题,有时甚至是适得其反,好心办了坏事。∵

∵问:天堂和地狱究竟在哪里?∵

∵答:天堂和地狱可以在我们的一念之间。当我们内心被喜悦充满的时候,这一刻就是天堂;当我们内心被烦恼占据的时候,这一刻就是地狱。天堂和地狱也可以在人间,有些人过得无牵无挂,洒脱自在,就如同身处天堂;也有的人贫病交加,精神崩溃,虽在人间,就如同身处地狱。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充满爱心、充满慈悲心,那么人间就是天堂,就是净土;反之,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充满痛苦,充满嗔恨心,那么人间就是地狱。我们学佛,要关心当下的天堂地狱。∵

∵问:怎样才算是佛教徒,有明确的规定吗?一定要诵经吗?∵

∵答:皈依三宝后就是佛弟子,区别佛教徒和非佛教徒的界限和标准就是皈依。皈依就意味着取得佛教徒的资格的手续,当然要想成为一个佛教徒还得受持五戒。而念佛诵经则是佛教徒必要的修行方式。∵

∵问:学佛是对现实人生的逃避吗?∵

∵答:很多人觉得学佛是逃避现实,什么是现实呢?我们一般人所说的现实,只是代表着一般世俗人的生活方式和追求。比如结婚、成家、生孩子、找工作,赚钱,追名逐利。通常的行情是按这样生活方式去生活去追求,便是积极的人生,而出家通通放弃这些,于是人们便觉得出家是逃避现实。事实上并不是这么一回事:一、学佛并不要求一定要出家,出家人在佛教徒中只占少数的一部分。而没有出家的在家佛教徒他可以和世俗一般人一样,过着常人的生活。至于出家人虽然放弃世俗的生活及追求,但他有他的现实,他有他的生活方式。而论人生的追求来说,出家人则有更高的人生追求,他应该是为追求真理、为成就智慧而活着,为利益众生而活着。又怎么能说出家人是消极避世的呢?∵

∵问:自从学佛后,除了做好本职工作外,对一切看得很平淡,这样的修行对吗?∵

∵答:一个学佛的人,首先要尽到家庭和社会的责任。在家庭中,要当好父亲,当好丈夫,还要孝顺父母;在社会上,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要处理好周围的人际关系。除了这些责任之外,我们要以什么样的心态来看世界?平淡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平淡也可能意味着冷漠,对一切漠不关心,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样的态度就不对了。学佛的人要能够用佛法的智慧去观照现实人生,了知世事无常,如幻如化,但同时又要深信因果,发菩提心,以积极的人生态度,止恶行善,利益众生。∵

∵问:学佛与不学佛到底有什么差别?∵

∵答:学佛和不学佛,本身就是种差别,当然是不一样的。∵

∵那么,学佛究竟的意义在哪里?我们不学佛一样可以生存,通过工作和劳动可以改善我们的物质生活,通过学习和娱乐可以改善我们的精神生活,我们还可以信仰其他的宗教,为什么要学佛呢?关于佛法有很多定义,有的说佛教是文化,有的说佛教是哲学,有的说佛教是宗教,其实这些定义都不是很完全,佛法是究竟解决人生痛苦、烦恼的方法,∵

∵有人会说,解决痛苦的方法很多,无聊了去看电视就是解决的方法,痛苦了去喝酒也是解决的方法。但这些方法只能使我们的痛苦得到暂时的转移,看完电视如何呢?一样还是无聊;酒醒之后依旧还是烦恼,可能还更烦恼,所谓借酒消愁愁更愁。∵

∵有人会说,物质条件的改善是解决痛苦的方法,如果那样的话,古代的帝王就不应有烦恼,因为他们集世间的财富和权利于一身,“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那么幸福是否就和这一切成正比呢?未必,帝王有帝王的烦恼,从某种角度来说,他们可能比我们更烦恼,可见,改善外在的环境并不足以究竟解决人生烦恼。∵

∵也有人会说,我还可以去信仰其他宗教。通过对神的祈求,通过外在的拯救能不能拔除我们的痛苦?俗话说,解铃还需系铃人,我们烦恼是来自无始以来的贪嗔痴习气,来自我们往昔做造下的恶业,所以,我们只有铲除这一切产生的根源,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们内心的困惑。没有烦恼的话,走到哪里都会自在,学佛和不学佛的根本区别就在这里。∵

∵问:请法师讲一讲自己亲眼所见的六道轮回的事例。∵

∵答:六道轮回是人们最不容易相信的事,我们这代人所接受的都是唯物论的教育,人死如灯灭,死亡就意味着生命的消失。而六道轮回的理论却告诉我们:生命会在死亡后继续存在并以另外的方式得到延续。∵

∵常人的特点是什么?就是眼见为实:我能看见的,我能感觉的就是事实,反之,则不能作为事实来接受。现代人总是跟着感觉走,但很少会对自己的感觉做一番考察,我们的感觉是否可靠?我们的感觉究竟是不是正确的?如果根据佛法来看我们的感觉,我们的感觉既粗糙又错乱:首先是粗糙,我们的能感觉到事物非常有限,很多东西我们无法感知,比如微观世界,如果不是因为放大镜的发明,我们永远都无法相信微观世界的存在;我们也看不到宏观的宇宙世界,如果不是因为望远镜的发明,我们永远都不知道宇宙的广大神奇。相反在生活中我们看到的,以为千真万确是真实存在的,并不一定就是客观的真实。何必一定要我亲眼见到才是真实有的呢?∵

∵问:我是个佛教徒,在春节期间家人杀了很多众生,但又不会善巧地劝说,请法师说一下杀生的祸害?∵

∵答:作为佛教徒,在别人杀生时,首先要劝说,尽到自己的责任,但有时也不是一下子就会奏效的,只要自己不去杀,就不会犯杀戒,所以,不必痛苦内疚。至于劝说家人的方式,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而定,可以从环境保护的意义上来说;也可以从人类的良知来说;可以从动物被杀的痛苦来说;可以从肉食对健康的影响来说;也可以从因果报应上来说,总之,要以对方最容易接受的方式来进行劝说。∵

∵问:万一不小心做错了事怎么办?∵

∵答:不小心做错事的罪过特别小,佛教中讲到犯戒,前提是有心,如果是无意的,罪过就比较小。就象我们在平时无意中伤害到他人,就容易取得别人的谅解。如果我们再能对自己不小心犯下的过错有忏悔之心,并以实际行动来弥补,那么,就不必再耿耿于怀。但如果我们还自以为是,坚持己见,就会加重自己的罪过。∵

∵问:我自己总是进香,为什么还是生病?∵

∵答:进香和生病矛盾么?生病既是由于我们的业障,也是由于生活不注意而造成的四大不调。如果我们暴饮暴食、生活毫无规律,再去进香去问菩萨:为什么我还会生病?菩萨又如何来回答你呢?所以,我们首先要自己保护自己,光烧香还不行。如果只会烧香,那是和菩萨做生意,供两个水果就提一大堆要求,哪有这么容易的事情呢?如果我们学佛只是想在菩萨那里得到什么,那是凡夫的贪心,而贪心和佛法是不相应的,佛陀教导我们要放弃自己的贪着,学佛就是向佛学习,用佛陀的言行为榜样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问:佛菩萨普度众生,他们是否度化众生的行为中得到某种满足呢?∵

∵答:佛陀普度众生是以他的智慧和悲心,成佛有四大内容,就是悲、智、愿、行,佛陀之所以成佛,就是因为他对世界上的众生有无限的悲心,他成佛之后,他的悲心和愿力在无穷无尽的世界中去度脱众生。佛度众生不是有心的,是自然的感应,不是我想要度才来度的,因为是无心的,所以才能做到“千处祈求千处应”,就象天上只有一个月亮,人世间却会显现出千万的月亮,何处有清净的水,何处就会显现出月亮,原因是什么?月亮有心吗?我们有清净的心,有虔诚的心,佛菩萨就会和我们相应了,就会达到感应的效果,不可以用我们的常人的心去度佛菩萨,古人云“不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何况是佛菩萨呢?∵

∵问:自己不杀生,而家人杀的,自己是否能吃呢?∵

∵答:自己不杀叫别人杀,就象自己犯罪和教唆犯一样,罪过是一样重的,而教唆了一个人,还罪加一等,如果不是你让家人杀的,也不是为专门为你杀的,这样的菜边肉在实在想吃的情况下,还是可以吃的,不犯杀生戒。∵

∵问:为什么要烧香、点烛、烧锡箔给祖先,是不是有用?∵

∵答:烧香是中国的传统观念,为了表示对我们的祖宗的不忘本,对人世间的道德的维持来说有相当积极的意义,那供品他会不会回来吃呢?就要看他是不是有空,我们知道根据佛教来说,我们想要给祖宗超度要在四十九天之内,因为四十九天之内,他未来的去向还没有定好,就象毕业后还没有找到工作,如果要走后门就要抓紧,如果一切都已经定好了,已经在六道里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事情多得很,要改变就比较难了,你为他做的功德作用就不是很大了,至于一年之后,三年之后,对亡者的作用已经非常小了,只是对我们自己,为了表示孝道,为了表示不忘本,为了社会的道德有积极的意义。∵

∵问:世界初成的时候,人是从哪里来的?∵

∵答:佛教以为人是从外星球来的,当时光音天的人到我们地球,是以一束光来的,看到地球非常美好,就留连忘返,看到树上的果实,就摘几个来吃,吃着吃着就再也回不去了,后来我们的世界就有人了。∵

∵问:什么是佛法?有什么作用?∵

∵答:佛法最简单的定义是:佛法是究竟解脱人生痛苦烦恼的方法。人生的烦恼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来解决,但不能得到究竟的解决,这时就需要佛法。∵

∵问:为什么进大殿我的眼泪不住地流下来?∵

∵答:我想这是潜意识中善根的流露,这不是有意识的,是感觉不到的,你有这样的感觉而不是无动于衷,说明你有善根,可以好好学佛。∵

∵问:世间人将佛教作为迷信,以为佛菩萨就是佛像、菩萨像,不听也不信,怎么办?∵

∵答:这就需要你的善巧方便,一般会说这种话的人都不懂佛教是什么,你就可以进一步问他,既然不懂,何以认为佛教是迷信?这本身就是种迷信。真正的佛教是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在八正道里面就有正见,对佛教的信仰是建立在对宇宙人生的正确认识上,相反,世间的人都是生活在迷信中,对金钱、对地位、对感情、对鬼神的迷信中。∵

∵问:佛教对善与恶的定义究竟是什么?∵

∵答:佛法对善恶的标准是什么呢?首先,善的行为不仅对眼前有利,更能对未来生命有所利益。我们说布施是一种善行,通过这一行为,能帮助我们克服自己的贪心和吝啬,使我们的人格得到净化和升华,同时,它还能为我们招感未来的福报。其次,善的行为不仅仅对自身有利,更能对其他众生有所利益,还是以布施为例,我们在自己受益的同时,也给被帮助的人带去了利益。所以,我们衡量一种行为是不是善行,就可以用这两个标准去检验。而不善的行为同样可以用这两个标准去检验:凡是不能对自己的现在及未来都有所利益的行为,凡是不能对自身及他人都有所利益的行为都是不善的。所以,我们判断行为的善与不善,主要是根据它的果报来判断。∵

∵在我们的生命里有一个清净的宝藏,那就是我们的佛性,但是我们不要忘记,清净宝藏之外还有无明。我们的生命由清净和染污这两种东西构成,这两者都是无始的。佛性是无始的,无明也是无始的,所谓“无始无明”。无始也就是没有开始,在有情生命的流转过程中,贪、嗔、痴是与生俱来的,我们常说“一念不觉”如何如何,事实上我们从来就没有觉悟过,是“念念不觉”。当贪心现起的时候,我们常常没有感觉到它的存在就在它的指使下去贪了,我们的嗔恨、妒嫉、烦恼习气也都是同样。我们的生命时常都是处在这种不觉的状态中,学佛就是要将这不觉的根源彻底铲除。佛法讲因缘,因为有这无始的无明,才会有贪、嗔、痴,才会造业,才会流转。当生命中没有了这些染污后,就不会再有贪、嗔、痴的产生,因为因已经没有了,就象没有种子也就可能长出树来一样。∵

∵佛法是建立在因缘因果的基础上,善恶的标准也是建立在同样的基础上。我们了解生命的过去和未来,是以此来指导我们当下的行为,使我们更好地活在当下。∵

∵问:自我的回归是不是不重视他人的感受?∵

∵答:自我的回归就是使我们的认识回归到世界的真实,而不是生活在自己错误的情绪里面,并非不重视他人的感受。学佛要有“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四摄法门里有一条是同事,就是要我们学会设身处地地替别人着想,而不是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别人。当我们面对一个杀人犯的时候,我们也许会觉得他罪大恶极,很讨厌他,可你设身处地去为他想一想,感觉就会不同了。他之所以会走上犯罪的道路,也许和他从小的教育环境有关,和他成长过程中的经历有关,也许并不是他自甘堕落,而是因为种种原因而身不由己,能够客观地来看待任何现象的时候,我们才能有比较正确的、全面的认识。∵

∵问:什么是因缘?常常听人说要随缘,这说法是否正确?∵

∵答:随缘是不是有缘就随呢?不是的。因缘包括着善缘和恶缘两个方面,恶知识要引诱你去干坏事是缘,善知识要带你学习佛法也是缘,我们要懂得分析和辨别,要随善缘而不随恶缘。∵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因缘和合而成,佛法讲因缘,其中有疏的因缘,也有亲的因缘,用哲学的概念来解释,就是主要条件和次要条件,主要条件为因,次要条件为缘。比如树的生长,种子是最重要的因,土地阳光树木生长的条件,是次要的缘。我们来这里学习佛法,这一念发心就是因,法师为你们讲佛法,竹林精舍为你们创造听闻佛法的机会,这就是缘,好的缘能够使我们的善根不断增长,使我们在学佛的道路上不断进步。在此同时,你们也是我的因缘,因为有你们来听法我才会讲,所以说,我们每个人都是互为因缘,是相互的。∵

∵若闲、冯德宝记∵

济群法师在福州法海寺∵

∵2000年,济群法师应福建省佛协本性法师邀请,在法海寺弘法楼开设了《佛教财富观》及《人心、人性与人生》两场讲座,本文根据讲座中的问答部分整理而成。∵

∵问:受菩萨戒之后,还能不能从事买卖烟酒的生意?∵

∵答:佛教徒受戒之后,戒律的规范可能会和生活发生冲突,尤其是受了菩萨戒。这位居士所提的问题应该说还是很普遍的,菩萨戒中,不仅自己不可以喝酒,也不能让别人喝酒。因为酒戒是戒律中非常重要的一条,学佛修行的目的是要开发智慧,而酒精会障碍我们的理智,会影响到智慧的开发。戒律既是这么规定的,那作为受了戒的人,当然是不能再从事买卖烟酒的生意。戒律的性质和法律一样,没有通融的余地,不能以这样或那样的理由作为借口。尽管戒律有时也会有开遮,譬如喝酒虽是禁止的,但作为药用还是可以通融,这就属于开的部分,但若是为了生计,为了生意,这样的理由就不能成立了。∵

∵问:作为家庭主妇,为照顾家人的三餐饮食,无法避免杀生,怎么办?∵

∵答:又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很多居士所处的家庭中,往往不是全家都信佛,作为一个主妇,因为自己信佛就要求大家吃素是不太现实的。许多家庭也往往因为这个问题闹得鸡犬不宁,作为家庭主妇来说,是没有原则地迁就整个家庭,还是非常死板地去严守自己的戒律呢?为家庭和睦起见,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不妨做一些迁就家庭成员的事。什么样的情况属于不违背原则呢?如果家里人一定要吃肉,作为受了五戒的人,当然不可以杀生,也不可以让别人杀,否则不但自己造了罪,对家人也没有任何好处,在这样的情况下,只能采取折衷的办法,买一些现成的半成品给家人食用。佛经里也说到有三净肉,所谓三净肉就是:不见为你杀,不闻为你杀,不是为你杀,这样的肉我们去买或去吃,都不会犯杀生的罪。至于涉及到杀生,那就必须坚持原则,无论如何也不可放弃这一立场。∵

∵问:有人说,"见财不贪着,才是财布施",不贪着能不能算是布施呢?∵

∵答:布施本身就具有远离贪着的含义。如果我们对财富的贪着很深,就会悭贪吝啬,就会舍不得布施。所以,布施不仅是培植我们的福报,同时也是在帮助我们克服人格中的悭贪吝啬。从这个角度来说,不贪着也具有布施的意义。∵

∵问:我看过净空法师的《认识佛教》后,每天都在念佛、吃斋,但没有举行皈依仪式,算不算皈依?∵

∵答:既然没有举行过皈依仪式,就不能算是皈依。皈依必须经过三宝的证明,是有特定的仪式。∵

∵问:您能不能告诉我们,人是从哪里来的?∵

∵答:探讨人从哪里来的,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根据达尔文的进化论,人类是从进化而来,从无机到有机,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生命就是沿着这样的一个规律发展而来。就进化论的观点,人类的祖先乃为猿猴。现在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人是从外星球来的,外星球的人坐着宇宙飞船在太空漫游,飞过地球时发现景色美丽又无人居住,就下来考察,喜欢上这个地方后就长居此地。佛教中也有类似的说法,佛教认为人类最初是从光音天来的。光音天的人倒是不需要宇宙飞船,他们有神通,飞过地球时,发现这个地方不错。当时地球上非常富饶,到处生长着香甜的水果,他们因贪吃过甚,结果身体沉重得无法飞翔,只好在地球上居住下来,这就是佛教中关于人类的起源。∵

∵问:种花时,无意中伤害到虫类,算不算杀生?∵

∵答:无意中伤害到其它的生命,不能算是犯杀生戒,但属于杀生的范畴。一个没有学佛、没有受戒的人,如果杀生,只有一重业罪。如果受了戒后,则又增加了一重戒罪。或许有人会问:既然如此,受戒还不如不受了?但是我们要知道,受戒的功德非常之大。我们受戒时,是向一切众生表示"我不愿伤害你",因此,所得到的功德是从一切众生那里得到的,而犯戒时只是侵犯了某个众生。比较而言,功德还是要比罪过大得多。而且我们无意中伤害了众生,虽然有业罪,但是因为是无意的,所以罪过非常轻。一个人在造罪时,罪行的轻重还要根据动机来决定,如果是无意为之,那罪过就相对较轻,而有意为之,则罪过较重。动物伤害到动物时罪过很轻,而人伤害到动物时罪过就比较重,原因就在这里。∵

∵问:家中的孩子要吃蚌,怎么办?∵

∵答:作为一个母亲,对孩子应当起到引导和教育的作用,而不应随意地迁就自己的孩子,尤其是在违背原则的情况下。孩子正处于成长的过程中,处于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的过程中,如果能以佛法的智慧加以引导,那么,不仅对他的现在,乃至对他的将来,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问:关于四害的问题,究竟是不是应当消灭?因为国家也提倡"消灭四害"。∵

∵答:据说,动物界最近召开了一次集体会议,讨论的主题是:"究竟什么动物是世界上最危险的敌人?"根据它们讨论的结果,认为人类是世界上最危险的敌人。于是,他们准备联合起来,将人类消灭干净,可是它们没有能力,所以,只好尽可能地给人类造成一些骚扰。由此我们也可以认识到,所谓害与不害是相对而言,人站在自己的本位,觉得动物是害虫,从动物的角度来说,其实人才是最大的害虫。如果动物要消灭人类,大家是不是愿意呢?∵

∵问:生活中,总是习惯性地将蚊子苍蝇打死,是不是可以多念些往生咒来弥补自己的过失?∵

∵无意中的杀生行为的确是在所难免的,我们在生活中,可能经常踩死蚂蚁,也可能经常打死蚊子,当我们发现自己的过失时,要以慈悲心来为它们念佛,祝愿它们早日摆脱三恶道的痛苦,愿意用自己的修行功德去回向给它们,去帮助它们,这样就能减少自己的过失。∵

济群法师在上海玉佛寺∵

∵2000年,济群法师应上海玉佛寺邀请,为上海信众开设了题为《佛教命运观》的讲座,本文根据法师演讲中的问答部分整理而成。∵

∵问:承认人有命运,与佛教的"无我"观点是否矛盾呢?∵

∵答:"诸法无我"是三法印之一,也是佛教区别于其它宗教的重要特点。但无我并没有否定缘起及因果的假象,并不是什么都没有了,只是说明在生命延续的过程中没有固定不变的主宰。所以,佛教的无我观和命运的存在是不矛盾的,缘起是无我的,命运也是无我的。∵

∵问:佛教也认为算命有一定道理,可生辰只问年月日时辰,每个时辰都有很多人出生,那么和法师同一时辰出生的人今天又在哪里讲经呢?∵

∵答:这个问题看来要调查一下才会知道。不过,生辰与命运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绝对的,任何事情都是由众缘和合而成,生辰只是其中的一个因素,不能决定一切。从另一方面来说,在我们人生的每个阶段,都会遭遇不同的情况,也会面临不同的选择,这就有了很多的可能性,况且,佛教认为命运是可以改变的,我们的命运是由我们的善恶行为来决定。因此,算命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它只能告诉我们命运发展的规律,并不能够囊括所有的变化,所以,即使是同一时辰出生的人,也会有各自不同的人生道路。∵

∵问:请法师现身说法,谈谈自己出家学佛后命运起了什么变化?可谈内心世界的变化,也可以谈现实的变化?∵

∵答:看来这的确要现身说法,不能光谈别人的命运,也要谈谈自己的命运。从我出家的过程来看,应该说还是有命运的安排。首先,我作出出家的选择时,年纪还很小,大概只有十六、七岁,而且还是个农村的孩子,受的文化教育也不高,对人生的认识几乎零,实在是谈不上对人生有了认识之后才选择出家。所以选择这条道路,和家庭环境有些关系,因为我生长在一个学佛的家庭,从小就接触了很多出家人,不知不觉间亲近了很多出家人。因为喜欢寺庙的生活了,就到寺庙里去了。可以说,我出家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是一种自然而然的选择,父母没有要求我出家,也没有反对我出家,我自己也不是很清楚怎么就出家了,或者就是命中注定吧。∵

∵我出家之时,宗教政策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我和其他出家人一道,只是在寺庙过着单纯的农禅生活。80年中国佛学院招生,以我当时的文化程度也不应该能够考得上,结果也不知道怎么就被录取了,看来也是命中注定。进了佛学院之后,因为基础比较差,就如饥似渴地学习,打下了比较扎实的佛学基础。毕业后先是在广化寺,在一种相对封闭环境中又继续学修了几年。然后,种种因缘的聚合,使我来到厦门南普陀,并从那里开始走向弘法的道路。∵

∵出家二十多年来,我所做的这一切都是顺乎自然,每个因缘也都是看似巧合地送上门来。就我自己本身来说,不会特别去争取什么,但有很多机缘推动着我,使我多多少少也做了些事情。但有一点,我对佛教事业的热情始终都非常高,也许正是因为这样的愿力,才有很多善缘来成就我。所以,回顾我的成长过程,其中起到关键作用的,我想可能一半是愿力,一半是命运。∵

∵问:法师在生活中遇到过什么逆境么?你又是怎样处理的?∵

∵答:在我的生活中,好像不曾感觉有什么顺境和逆境。我认为一个出家人不存在得意和失意的问题,如果有因缘做事,能够为佛教事业和社会民众提供些帮助,我很乐意去做一做;如果没有因缘做事,那么过一种自由自在的日子也挺好,可以读读书,在山里享受大自然,这对我来说也非常重要。人家不让我做,有人要让我做;如果都不让我做,咳,那正好,我可以干我自己的事。总之,在任何情况下,我都觉得是挺好,觉得现有的处境是最好的。∵

∵问:我请了一尊观音菩萨在家供养,可有居士告诉我没有开光的菩萨放在家很危险,我很害怕,就赶快把它藏在箱子里,请问佛教中有这种说法吗?∵

∵答:为佛像开光的做法当然是有的。但开光的意义在哪里呢?我们要知道,供养佛像主要是为了增长我们对三宝的信心和恭敬心,在恭敬中增长我们的善根福德因缘,在恭敬中约束我们的身心。当我们请到一尊佛像时,你对这尊佛像是否有足够的认同,觉得他就是佛菩萨?这是非常关键的因素。如果我们只是从商店里请来了佛像,往往会把它当作一件艺术品,那么,如何使艺术品变成佛像呢?就可以通过开光的仪式来取得内心的认同感。通过这个开光了之后,你在内心里面觉得这个是一个菩萨,主要的是起到这样的一种作用,觉得他就代表着佛菩萨。如果你本身信心很足,觉得不开光也没有妨碍你的信心和恭敬心,是否开光就不是特别重要,这只是一个形式的问题,而不是本质的问题。∵

∵还有些问题也是我们经常会碰到的,就是对于破损的佛像该如何处理?戒律中告诉我们:我们可以把破损的佛像烧掉,并将灰烬丢在干净的地方,总之,是要以恭敬心来处理。我们知道,佛像的意义主要是为了让我们增长信心,如果佛像制作得不够庄严,不能让人们生起欢喜尊敬之心,那我们为了让更多的人对三宝增长信心,做适当的处理还是有必要的,如果本着这样的发心去处理,不但没有罪过,而且还有功德。∵

∵问:烧锡箔是否是迷信?佛像放在窗门上是否可以?∵

∵答:佛教里没有烧锡箔的有关规定,当然在世的人为了求得心理安慰,烧一点也没有关系,但必须明确这和佛教没有关系,只是传统的民风民俗而已。∵

∵至于第二个问题,佛像不应随便乱放,而要放在我们觉得最庄严、最清静的地方。我们对三宝的恭敬,主要是为了自己的修行,如果随便乱放,就达不到恭敬三宝的效果。所以,若佛像摆放得不如法,并不是佛菩萨要怪罪你,而是会妨碍自己的修行。∵

∵问:吃素后,蛋类能不能吃?∵

∵答:一个严格吃素的人,是不吃蛋类食品的。佛教提倡素食的理论基础,是为了不杀生,为了体现对众生的慈悲。而鸡蛋是生命的胚胎,特别是一些有性的鸡蛋,吃了也会涉及到杀生。当然,现在养鸡场里出来的鸡蛋,很多是没有爸爸的鸡蛋,也可以说是没有生命,这样应该是不属于杀生的范畴。有些人如果实在想吃,倒也没有太大的妨碍。∵

∵问:因果报应是三世决定,究竟由谁来统计这个问题呢?∵

∵答:那如果有谁来统计,就变成有神教了,比如基督教,就由上帝来决定一切。而佛法认为,因缘因果是属于世间万物发展的自然规律,就像一颗种子种到地里之后,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由谁来决定它的生长过程呢?它只是顺应着自然的规律,就象人有生必有死,又是谁来决定的呢?也没有,它只是客观存在的现象。∵

∵问:佛教的命运观和儒教、道教的命运观,会随着社会文化的改变而改变吗?∵

∵答:儒、释、道对命运问题的看法,不会随着社会的改变而改变,但在解说的方式上会有变化,在不同的时代和地区就会采用不同的方式,但不是内容的。就像我现在给大家举办讲座,就要采用一种大家最容易接受的方式,如果给古人讲座,就要采用另外的方式,不过我还没有这个本事。∵

∵问:家庭中是否可以养小鸟?∵

∵答:根据菩萨戒的规定,家庭中是不可以豢养狸猫猪狗。但有很多人通过养小动物来获得生活的乐趣,并形成了一种业余爱好。但我们可以想象,把小鸟关在笼子里,是限制了它的自由,损害了它的正常权利,佛教提倡众生平等,不仅人类有人权,一切众生都有众生权。每个生命都是独立的,谁也不从属于谁,动物也应当有自己的自由生存权利,为什么我们要迫使它陪伴着我们,迫使它为我们服务?除非它自己愿意。由此可见,我们为了博得自己开心而限制它的自由,这本身是一种不慈悲的表现。但是话又说回来,有些小鸟从小就长在鸟笼里,已经失去了生存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既然已经养了,还是要继续养下去,最好是给它换个更大的空间,以慈悲之心来对待它,而不是当作宠物来取乐。∵

∵问:众生无始以来皆具佛性,为什么在无始以来又流转生死,不知自己本有的佛性呢?∵

∵答:我们的佛性是无始的,但我们的无明也是无始的。无始以来,虽然我们有佛性,但我们还是在念念不绝的无明状态中。本有的佛性没能发挥作用,虽有若无,除非有一天,我们把无明所构成的妄想世界彻底打破之后,我们的智慧才会开发出来,并由此启动生命的另一个系统,那就是佛性的系统。∵

∵问:怎样区别魔和业障的显现?怎样对治魔障?∵

∵答:魔的范围非常广泛,在佛教来说,有烦恼魔、生死魔、天魔、五蕴魔。如果从更广的意义上来说,凡是障碍我们解脱修行的一切因缘和行为都是魔障。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要诵经了,可孩子在一旁吵闹不休,是魔障;丈夫在一旁将电视的音量开得很大,也是魔障,所以说,魔障的范围非常广泛。∵

∵那怎么对治呢?魔由心生,在修行中,不管是遇到好还是不好的境界,只要我们自己不在乎,不执着,那魔对你就无可奈何了。∵

∵问:假如今生有两人因为口角而起争斗,最后甲杀了乙,当然甲就种下了恶因。假如来世还是甲和乙相遇,而乙已是颇有修为的佛弟子,这时乙该怎么处理两人之间的关系?一方面,要守不杀生的戒律;一方面,因果报应,丝毫不爽。那么乙是否应把对方干掉才符合因果的原理呢?∵

∵答:因果报应固然是一种规律,但从佛教的修行上来说,正是因为认识到了这种因果规律,所以才不能杀生。如果乙再去杀了甲,那在无始的生死中,这样的冤冤相报又何时了呢?所以,不杀生才是对的。∵

∵问:如果定业可以通过行善来改变,那么"定业不可转,果报还自受"又如何解释呢?∵

∵答:定业不可转,但也不是绝对的。如果至诚忏悔之后,还是会有转机,如果不忏悔,那就是不可转。∵

∵若闲、冯德宝记∵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