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佛教思想中的平等慈悲观

王萍

(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江苏∵南京∵211189)

[摘要]佛教是历史上一种文化思想革命的产品,而佛教传入中国后,对我国人民的思想观念的影向既深且巨,它一方面与中国原有的文化和思想观念相融合,另一方面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加入了新的成分,最后自己也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佛教思想中的平等观慈悲观,早已经深入我国民族精神骨髓。佛教又主张“无缘大慈”与“同体大悲”,这又把平等的意义推上更进一步的境地。

[关键词]佛教;中国人;做人观;影响

佛教早在汉朝传入我国时便开始了它相对还较为顺利的接受史,逐渐融入本土文化之中,并且影响了我们的精神,我们的思想、学术,影响了我们的文学,甚至对世俗百姓的言行举止也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或消极或积极,毕竟已是事实,而且这个事实也在相当程度上渗透进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对于我们的人生观做人观都有着极大的作用。而佛教传入中国后,一方面逐渐的与中国原有的文化和思想观念相融合,另一方面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加入了新的成分,最后自己也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尤其是佛教中的平等慈悲观,已经深入我国民族精神的骨髓之中。

佛教是在反对婆罗门教的等级制度中产生的,因此在佛教中具有明显的平等思想。佛教主张平等,认为众身皆平等,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虽然出身于刹帝利的贵族阶层,但是他却主张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教的等级制度。佛教的平等观中的“平等”是与“差别”相对应的,是无差别的意思,是以宗教上的平等替代社会中的不平等。宋代僧人清远说:“若论平等,无过佛法。唯佛法最平等。”“平等”是佛教大力弘扬和提倡的一个重要理念,是佛教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佛教的平等,是指一切现象均平齐等,无本性、本质,乃至高下、浅深的差别。也就是说,佛教的平等是人与人的平等,众生的平等,万物的平等,同时人与佛也是平等的。

首先,我们来说说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佛教在古代印度产生的时候,就具有提倡平等、反对婆罗门种姓制度的内容。婆罗门教主张种姓等级制度,认为人生来就是不平等的,分别属于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四个高低不同的种姓。佛教认为四种姓是平等的,如江河湖海,相融同味,反对以种姓、等级论人的高下、贵贱,强调以道德、智慧的修持素质以进入人生理想境界。其次,即众生平等。佛教认为,不同众生虽有其差别性,但众生的生存、生命的本质是平等的。还强调一切众生都有佛性,即在成佛的原因、根据、可能性上是平等的。再来,众生与佛的平等。佛教宣传生佛不二、生佛一如的思想,认为众生与佛在本质上都具佛性,迷妄的众生并不灭其佛性,觉悟的佛也并不增加其佛性。即就同样具有成佛的可能、基础这一意义来说,众生与佛是平等的。我认为,这与其他宗教是有所区分的,它剪掉了其他宗教的偶像主义崇拜。最后,众生与万物的平等。其实通俗一点说就是万事万物的平等,无论是我们人类,还是我们人和自然万物,有生命的和无生命的,只要存在,就都是平等的。也就是最能表现佛教“真平等”精神者,就是佛教平等的观念,并不只局限于万物之灵的人,佛教反对”人类以外的一切动物都是被创造来给人饱享口福“的论调。在我看来,这实际上是一种绝对的平等,有其可取之处,但也不是完全绝对。

众所周知,说到佛教中的平等,必然会联系到慈悲精神。而佛教又主张“无缘大慈”与“同体大悲”,这又把平等的意义推上更进一步的境地。所谓无缘大慈,通俗的理解就是说佛教主张不但对跟自己有关系的人要慈爱,如自己的父母、亲戚、朋友等;同时对跟自己没有亲戚、朋友关系的人也要慈爱,如跟我从不交往或素不相识的人,也一样地关怀爱护。“无缘大慈”用儒家的话来说就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也就是《礼运大同篇》所说的“不独亲其亲、子其子。”的意思。而同体大悲就是一种人饥己饥、人溺己溺的精神,把宇宙间一切众生看成人我一体,休戚与共、骨肉相连。儒家所说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又说:“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正可表现“同体大悲”的胸襟。而地藏王菩萨“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悲愿深心,更是同体大悲的极致。平等是慈悲的思想基础,慈悲是平等的道德体现。慈悲,按照佛教通常的解说,“慈”是慈爱众生并给予快乐,“悲”是悲悯众生并拔除其痛苦,二者合称为“慈悲”,慈悲就是“与乐拔苦”。

佛教认为,平等不是用强制的手段逼迫对方就范,而应该顾及对方的权利和尊严,唯有人我共尊、平等对待才能达到和平共处的境地。任何国与国之间、种族与种族之间、人与人之间都要平等相处。佛教的平等观早就指出“一切众生悉皆平等”,“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如果以平等待我之心去面对他人,以怨亲平等的慈悲情怀面对积怨,以礼佛之心敬待异己,则何忍无情杀戮,流血成河?中国佛教所推崇的慈悲平等精神主张不杀生和报恩。佛说梵网经说:“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放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这体现了佛教对孝道的要求,正是这种要求慈悲平等对待的观念,才使得中华民族千年的文明得以弘扬,才有了今天我们这样一种儒雅的精神文化。在现代的社会国际活动中,中国的这种儒雅精神以及我国对于和平互助的国际关系的追求早已在国际知名,我觉得佛教对于这种态势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此外,佛教之所以在我国发展迅速,在传入我国的过程中,有着比较顺利的发展过程,撇开当时统治者的个别原因外,我觉得最主要的还是因为它的众生平等思想对古代中国盛行的不平等的等级制度是一种巨大的冲击,对上下有别、尊卑有序的封建礼制更是一种有力的挑战,所以深受古代中国下层平民的欢迎。

当然,佛教作为一种宗教,我觉得也还是有其唯心之处,比如佛学中的平等思想并非追求社会现实中的平等,而是通过三世因果轮回报应及普渡众生说将现实中的不平等幻想为平等。佛教宣传的灵魂不灭、因果报应、轮回转生的说教,带有很大的愚昧性和落后性,所以它的这些所谓平等事实上也是一种自我蒙蔽,是不可取的。当然同时佛教平等观因为其绝对的博爱精神,在传到中国之后,就一直存在着与儒家不平等的礼教制度之间的相互矛盾和对立,受到儒家正统的批评。但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佛教不断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融合,相互吸收,佛教平等观所体现的人文精神在社会历史的不同时期有着不同意义的积极发挥,是具有一定历史进步意义的。

即使在现代社会,佛教的这种平等慈悲的思想也还在发挥着作用。比如说佛教认为,以斗还斗,以牙还牙,以暴制暴,斗争和战争就不会终止,而容忍、宽容则有助于化干戈为玉帛。佛教的广大佛教徒始终是维护和平的力量,始终致力于提倡平等,净化人心,反对战争,保卫和平。所以说佛教的平等思想体现了生命观、自然观与理想价值观的统一。它的这种平等慈悲的思想观念对于我们有着相对积极的作用。若能有分析地吸取佛教的平等理念,来调整人的价值取向,改变人的心态,转换人的意识,提升人的智慧,必将有助于人类某些矛盾、问题的解决。

总之,佛教的平等观、慈悲观,以“众生平等”、无缘大慈”与“同体大悲”为理论依据,与人们日常的伦理道德观念以及传统文化相融合,更加深化了中国的精神文明体系并影响了中国文明的性格,对于我们现代的发展还是有着很重要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张育英着《中国佛道艺术》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6月第一版

[2]林世敏教授着《佛教的精神与特色》

[3]任继愈主编《中国佛教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9月第1版

[4]《名家说佛》吴平主编,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3月第一版

作者简介:王萍,女,东南大学艺术学院,08级硕士研究生。

∵∵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