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实体并非存在于空间之中,而是空间性的延展。依此,“虚空”的概念便失去了它的意义。

——亚伯·爱因斯坦《相对论》

与现代科学家的对谈中,我惊异地发现,量子力学原理与佛教徒对空性与显相关系的理解,有着许多相似之处。但由于所使用的语类不同,经过好长一段时间之后,我才发现其实我们的观点是一致的:现象,藉由无数类事件的因缘和合,一瞬间、一瞬间地展现。

为了充分领会这些相似处的意义,我发现了解古典物理学原理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是量子力学发展的基础。“古典物理学”是一个通称,泛指基于第十七世纪奇才牛顿及追随他脚步的科学家们,根据实验观测所建立的一系列理论。古典物理学从宏观的角度,阐述自然界的基本物理现象和运作法则。根据古典物理学的看法,宇宙是一个运作有序的巨大机器。根据这种机械理论模式,如果我们知道宇宙中每一个粒子的位置和速度(指粒子的速度和移动的方向),也知道它们之间在某个特定时间点的作用强度,我们就可能预测宇宙中每一个粒子在未来任何时间点的位置和速度。同理,我们也可以根据对宇宙目前状态的完整描述,得知宇宙过去的全部历史。宇宙的历史可说是个别粒子依据绝对及可知因果定律所连接而形成的历史巨网。

然而古典物理学的定律和理论,主要是奠基于对宏观体系的观测,诸如行星和恒星的移动,以及地球上物体之间的互动。但是,十九和二十世纪的科技发展和进步,让科学家能研究愈来愈细微的现象行为。他们的实验开始显示,微观体系(如原子、分子、核子等)的物理现象,并不像古典物理所描述的宏观体系那么有规则,那么可预测。这些实验形成量子力学的基础,也成为现代物理学的基本架构。

这些实验有一些令人意外的发现,例如我们平常所认定的“物质”,可能不像我们过去相信的,是实体而且可以明确定义的。次原子层次的观测显示,“物质”的行为相当奇特,有时展现粒子的特性,有时却展现波的特性。据我所了解,我们其实无法同时准确测知粒子和波的位置和速度。所以,根据粒子的位置和速度,即能描述宇宙状态的传统观念于是瓦解。

如同量子力学是由古典物理学定律逐渐发展出来,佛陀针对经验本质的描述也是渐进的,是根据听闻法教者理解程度的进展,逐步加深他所提出的见解。历史上,佛陀所阐述的法教被分为三个系列或三个阶段,也就是所谓的“三转***”。

“法”,在梵文中称为“达摩”。在这里的意思是“真谛”,也可以说是“事物的本质”。佛陀首次开讲的地方是鹿野苑的一处空地。鹿野苑位在瓦拉纳西附近,属于现今印度的贝纳勒斯辖区。初转***的法教以可观察的实质经验为基础,阐述了实相的相对本质。这些法教总结为总所周知的“四圣谛”;不过,更贴切的说法应该是“洞悉事物本性的四种清净见解”。简单地说,这四种见解是:

一、∵凡夫的生命受制于痛苦(苦);

二、∵痛苦起源于苦因(集);

三、∵苦因可以息灭(灭);

四、∵有简单的修行之道可帮助我们息灭苦因(道)。

二转***和三转***时,佛陀开始讲诉绝对真理的特性。二转***的教示是在位于印度东部比哈尔省灵鹫山所讲诉的,主题是空性的本质、慈心、悲心和菩提心(梵文,也称为‘觉性之心’)。三转***时,佛陀则说明佛性的基本特质,讲述地点分布在印度各处。

三次转***的教导各有特色,除了对心的本质、宇宙,以及心如何感知经验有不同的解释之外,也用于澄清当时佛陀追随者们的疑惑。佛陀涅盘之后,他的追随者对如何诠释他所宣说的法教,时或具有不同的意见,其中有些人可能并没有听闻佛陀前三次转***的全部教导;所以他们之间意见不一致,其实也是很自然的,因为佛陀一再强调,只靠知识性理解是不可能领会这些言教的根本要义,唯有透过直接体验才能真正有所了悟。

那些只听过初转教导的人后来发展成两个学派:“说一切有部”(或简称‘有部’或‘分别部’)和“经部”。根据他们的见解,极微小的粒子被视为绝对“真实”,也就是说,极微小的粒子本身是完整的,无法分解为更小的部分。这样的极微小粒子在藏文中称为“度趁”或“度趁恰美”,可大致译为“微小至极的粒子”或“不可再分割的粒子”,在汉传佛教名相中称为“微尘”或“无方分极微尘”。这些基本粒子被视为一切现象的基本组成元素,不可能消融或消失,只会转变为不同形式。例如:当木块燃烧时,木头“不可再分割的粒子”并没有消失,只是转变为烟或火焰,这跟“能量不灭定律”并无不同。能量不灭定律也称为“能量守恒定律”,是物理学的一项基本法则,意指能量既没有被创造,也不会被消灭,只会被转化为不同形式,例如:汽油的化学能量可被转化为启动汽车的机械能量。

此刻的你可能满头雾水,弄不清楚现代物理学的发展跟达到个人喜乐到底有什么关系。但是,如果你耐着性子继续听我说下去,这之间的关系就会愈来愈清楚。

佛陀后期的教法说明“极微小的粒子”或“不可再分割的粒子”可以被转化的事实时表示,所谓的极微粒子,其实也只是一种无常或暂时的现象,因此不能被视为根本或绝对“真实的”。两千五百年之后,爱因斯坦以他最着名的方程式“E=mc2”说明了这一点。这简洁的方程式说明粒子就像是一个能量小包包。

举个日常生活的实例:水。在寒冷的环境下,水会变成冰,在室温下,水则是液体;将水加热之后,水会变成为蒸汽。在研究室的实验中,水分子可被分解为氢原子核氧原子,但是当我们深入检验这些原子时,它们又是由更小、更小的次原子所组成。

有部和经部的见解跟古典物理学说中间,存在着一种很有趣的相似之处。根据古典物理学(为了使这些观念更易了解,我可能过分简化了这个例子),物质基本元素和宏观物体,例如行星、恒星及人体,可以以位置和速度等可精确测量的特质来描述。此外,透过和地心引力及电场等作用力之间的完美协调互动,它们在时间和空间中的运动是可以预测的。古典物理学在预测宏观现象的行为方面,例如星球的运行等,仍然是非常有用的。

不过,十九世纪的科技发展提供了许多新工具,让物理学家能够观察物质现象的微观细节。二十世纪初期,英国物理学家汤姆森进行了一连串的实验,发现原子并不是一个固定本体,而是由一些更小的粒子所构成,例如:带电的粒子----电子。另一物理学家拉塞弗以汤姆森的实验为基础,提出了原子模型,上过高中化学或物理的人应该都很熟悉,在这个类似微型太阳系的原子模型中,电子绕着中心的原子核运动。

拉塞弗的“太阳系”原子模型学说的问题是,它不能解释原子加热或以其他方式获得能量后,为什么必定会发射出某种特定能量的光。不同的原子有不同的能谐组,称为“原子光谱”。一九一四年,尼尔-波尔发现,将原子内部的电子当作一种波时,就能准确说明原子光谱的现象。这是量子力学早期的一大成就,迫使科学界开始重视粒子也具有波动性质的这个奇异新理论。

大约在此同时,亚伯-爱因斯坦也指出,我们不一定要把光当成波,我们可以把光当作粒子,也就是他所称的“光子”。爱因斯坦所引证的实验现象是,当超过某种频率的光速照射到金属板上时,金属板中的电子会吸收光的能量而脱离金属表面产生电流。继爱因斯坦的发现之后,许多物理学家便开始以实验证明各种形式的能量,基本上都可以用粒子来叙述。这样的观点跟“有部”所有现象都是由极微小粒子所组成的见解非常类似。

当现代科学家继续研究次原子的世界时,他们仍然面对同样的问题;次原子(‘实相’或‘经验’的构建基石)有时呈现波的特性,有时呈现粒子的特性。因此,他们只能测定次原子会呈现某种特性或行为的或然率。在实际运用方面,量子理论显然很正确,镭射光、电晶体、超级市场光电子扫描仪和电脑晶片的发展等就是很好的证明。然而量子理论对于宇宙现象的诠释,仍停留在一种相当抽象的数学叙述阶段。不过我们也要记住,数学是一种符号语言,是一种以数字和符号代替文字所写成的诗歌,表达潜藏于世俗经验背后的实相。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