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乎科学与神学之间的哲学佛教学
中国人民大学第二期爱国宗教人士研修班∵释自度
关键词:哲学乃是某种借乎科学与神学之间的东西(英国哲学家罗素)。科学是在经验基础上构成逻辑的、可以重复的东西;神学以信仰、情感体会、思想观念、感悟为内涵;哲学有科学的成分,但不能就是科学,提示也可以是信仰。借乎科学与神学获得感觉的同时,提示否定不了,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一、关于哲学的定义问题。二、佛教与宇宙观。三、佛教的人生观。四、佛教的认识论、方法论。
有人说:“宗教学是最大的学问,其他学问都是宗教学的分支,宗教学把弄懂了的东西交给科学去实践研究,把稍微弄懂了还没有完全弄懂的东西交给了哲学去思考,把弄不懂、还没有弄懂的东西留给了自己。”科学要产生哲学问题,产生宗教问题,要想生活好就要有工业,工业是个实践的体现,农业文明转工业文明是人类文明的必然,是所有民族都要走的路,只有科学才能掌握物质生产的规律,从理论原则出发看实践,又从实践出发看理论。人怎么样认识世界,在认识的过程中,科学就产生了,超出了科学的界限,哲学的方法就产生作用,世界的总规律,科学解决不了。数学回答不了社会的发展规律,生产实践就是人对自然界的改造,人与自然界是个什么关系?人能不能创造物质?科学产生这个问题,但不能回答这个问题。劳力者和劳心者是什么关系?人与人究竟是一个什么关系?应该的关系怎么来,不是科学产生的。随着科学文明的发展,关系也更加复杂了,这也是哲学对宗教的涉猎和思考。科学解决不了的问题是客观存在的,哲学不与宗教相联系就产生不了哲学的用处,很多问题哲学是解决不了的。科学、哲学解决不了人的最初,经验以外,哲学只是一个猜想,人的认识达到了一个哲学的界限,哲学就解释不了这个问题。人生的意义,哲学、科学解决不了,死亡也是这样,当哲学涉及到深层的问题,宗教就出场了。
哲学的答案不是最终的,哲学没有最终的答案。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什么规律?还有集邮的心理需要?爬山的心理需要等,哲学没有回答。对人与人的关系、人生的哲学认识,作为哲学家可以保持平静,是因为有了哲学对自身的修养,对于处理人的烦恼,对于物质关系有了一个境界,过去的否定宗教,是哲学科学的偏见。爱思考、爱捉摸问题的人很容易与宗教产生共鸣,辩证法把唯物与唯心之间划条线,长期以来谁也没有驳倒谁,难不住就让他去斗,“这是人类智慧的耻辱”。世界观的指导,方法论的指导变为人的一种境界、一种修养。
宗教的中心是人的问题,对于人的理解,很早就有思考。有人写了西方哲学人学观念史,把人的观念演化作了梳理,把人的关系分成了九种,再加上马克思主义对人的理解共有十种:1、宗教人,从宗教的角度理解人。2、文化人,从文化的角度理解人。3、自然人,处于自由状态的那种人。4、理性人,迷信科学,迷信理性,单向度化。5、生物人,主要是从达尔文的演化、生存理解人。6、文明人,西方卡西尔认为人与动物的区别就在于是符号的动物,有了人、山、水的符号,大家就可以看,想真实的东西。7、行为人,从人的行为上、从心理的刺激反映上研究人。8、心理人,对人的认识又深入了一步。心理学家认为人的需要层次,当低级的问题解决了以后,,就会由生理的需要升到安全(因为有刑罪,还有社会生活,得到后的失去问题)的需要,再上升到归属与爱的需要,上升到尊重、自我实现的需要,但出现问题后,又会从自我实现放弃到生理需要的层次。9、存在人,从人的角度对人加以研究,主要是精神上的一种存在。10、马克思主义对人的理解,带有生物人、自然人、行为人、存在人、自由人的联合体。哲学人学的主要问题是人性问题和人的存在问题,对人性的分析,哲学问题往往上升到宗教的高度。人的本性就是自由,俄罗斯利用“自由”做了好事,也做了坏事,所以自由问题对俄罗斯学者是个难以承受之轻的沉重负担。为什么?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就是这个问题,就是给人“自由”,结果垮了,上台的是叶利钦(就像宗教大法官与耶稣基督之间)。在14、15世纪的西欧,宗教大法官为什么能安排“她们”生孩子、生活及各种活动,就是因为给了“面包”,神性和动物在食色面前,神性是软弱无力的,哲学家到现在为止还各说一端。什么是好的生活?什么是善的行为?由于人性的复杂,哲学史两千年都没有很好的回答,伦理学研究的道德很复杂,伦理不存在不同时代、不同区域的永恒真理,过去、现在、未来时代的不同,区别善恶的表现看法就不一样。
人生问题是一门大学问,尤其是生与死是人生两大课题,生从何来,死往何去?二千多年前佛陀证悟的正是解开这两大谜题的真理。了悟真理的佛陀,告诉我们如何安住身心,和谐群我、去除烦恼、超越轮回,指导我们规范生活、认识自己、透视人生的真相,帮助我们圆满完成自己。
一、关于哲学的定义问题
什么是哲学?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观认为,哲学是对自然、社会、思维的概括和总结,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总和。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是意识形态领域里的起主导作用和领导作用的意识形态。但当今对哲学本身的认识,五花八门,也有互相冲突的,没有认可基本定义,古往今来世界上没有一个哲学家对哲学的理解能够得到广大哲学家的普遍认同,到现在为止什么是哲学这个问题,不同哲学家有不同的回答,按西方哲学家的标准(中国过去没有哲学,没有哲学家,中国只有哲人的哲学思想)。哲学要讲世界的本体是什么?人是怎么认识世界的,不同的流派有不同的概念。孔子的思想对世界,尤其是对亚洲、对中国的影响这么大,但孔子的思想没有什么概念,《论语》没有概念,仁的明确定义没有,没有逻辑推理的完整体系。哲学在传统上包括了形而上学、知识论、伦理学的研究。这些学科试图回答对于世界的起源,知识如何获得,以及善恶等观念的问题。基本上,哲学的基本方法是运用理性对于这些问题提出论证。但是,哲学的实际范畴与定义不确定。哲学一词,原於西文而译自日本。日本从文部省令,提倡研究西洋学说后,即有了这个名称。究其哲学的意义,原同於中国『明哲』『圣哲』之例,不过,直译西文之义,应为『爱智学』。欧洲哲学,本於希腊,在希腊初究哲学时代,原为渴望真理,得偿所欲。累日穷年,孜孜不倦,益加以承平之际,生活问题已经宽裕,人民又达其充满和爱之境,处处都资以乐趣与团结,也就流为一种专究学理者的哲学派。此雅典诸国所由群居诸哲学者,荟萃一堂。日本寻於宇宙如何解析,万物若何起源,以成其为哲学上之爱智阶级,与寻常谋衣食住三端之徒回然不同。就中国之周秦诸子,与六朝所称三玄──易老庄及宋明理学、道学等,并与之哲学相类。印度之数、胜、尼牙耶、吠檀陀诸论,及五明之内明学,外道六十二见、九十六见之见学,与西洋所究的哲学,也大体相仿。故会以方言,哲学一名,得有爱智、玄、理、道、明、见等种种异称。哲学也可以说是理性对于信仰的研究,同时还有理性对人与自然规律的总结。哲学之应当学习并不在于它能对于所提出的问题提供任何确定的答案,而是在于这些问题的本身;原因是,这些问题可以扩充我们对于一切可能事物的概念,丰富我们心灵方面的想象力,并且减低教条式的自信,因是这些都可能禁锢心灵的思考作用。此外,尤其在于通过哲学冥想中的宇宙之大,心灵会变得伟大起来,因而就能够和那成其为至善的宇宙结合在一起。释迦牟尼的时代,从世界文化历史的角度来说,在这个阶段,先后不出一个世纪,东方西方的历史演变,虽然都是一片紊乱,但却哲人辈出,蔚为奇观,中国有老子、孔子等人;印度有释迦牟尼的哲人僧团;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等人,都是影响后来人类文化垂数千年之久的人。
二、佛教与宇宙观
四方上下谓之宇,往古来今谓之宙;其内容包含时间上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与空间上的四维上下;蕴含有情世间与器世间的无穷无际。关于宇宙的问题,佛陀于不同时地作过说明,内容深广,后世佛弟子从各种不同角度探讨,使得佛教的宇宙论内容广阔,学派林立。佛教对宇宙的说明是多方面的,从宇宙的系统形状来说,是世间论;从成立要素来分析,有万法论;从宇宙的转动研究,有因果论;从现象来谈,有缘起论;从实相说,有本体论(指不坏假名而说实相)。由以上诸说可知佛教对宇宙的观察和了解,已超越现代科学家,这些立论实为人类欲探讨宇宙奥秘的宝贵资料。对于大千世界的组成(在宇宙中存在着数不尽的三千大千世界),佛经称为“十方恒沙世界,十方微尘世界”;科学家说银河系之上是星云团,这个星云团有一百个银河系,难怪佛教讲到世界都是说无量无边;说到众生,就是无数无尽不可说。对于有情世间(宇宙世界在佛教大可分为“器世间”与“有情世间”),以须弥世界而言,有情众生所存在的处所,有所谓[三界]之说,即:欲界、色界、无色界。对于世界的成、住、坏、空,佛教讲无常,是因为洞悉宇宙万物乃至有情生命不断经过成、住、坏、空四劫,无时无刻都在变异之中,生灭循环不已。对此佛教有详尽的说明,实非目前科技所能证知的。对于十方国土,佛教讲说的佛国净土,在时间上是[竖穷三际],在空间上则横偏十方的。对于色空不二的宇宙观,佛教认为宇宙是[无始无终]的,没有起点与终点,因此无所谓宇宙的起源与创造之说,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在业感缘起、赖耶缘起、真如缘起中此生则彼生,此灭则彼灭,此有则彼有,此无则彼无;有心不可执无色,无色不可执有心,在辩证法上于对立而统一,于无尽的未来中物质不灭,精神亦不灭。
三、佛教的人生观
佛教的人生观是科学的、是辩证的,是合乎真理的,因此,佛教的人生观能引导人类走向和平幸福的境地。例如佛教的重要教义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盘寂静,就是非常科学的。
1、诸行无常:诸行,是指世间上一切行行色色的事务。这些事务,若依佛法来观察,没有一样是常住不变的。可以从两个道理来说明:一、三世迁流不住,所以无常;二、诸法因缘生,所以无常。什么是三世迁流?过去、现在、未来叫做三世。一切法在世间上是刹那不住,念念生灭,过去的已灭、未来的未生、现在的即生即灭,故说无常。何谓诸法因缘生是无常?因为一切法都是因缘和合而成,因缘离散则消灭,因缘是无常的,由因缘所生之法,自然也是无常。比喻人生由过去的业识来投胎,到瓜瓜出世,由幼而成长,以致衰老而死亡,又再去投胎,以后又是死死生生,生生死死,如此三世迁流不住,生命实实在在是无常的。人的心念亦然,一念生一念灭,刹那间变换莫测。而宇宙万事万物也是如此。一切现象是时时刻刻刹那生灭,刹那变化,换句话说,是世间上的存在而已,也可以说是永远的过程而已。世界的生住异灭,气象的春夏秋冬,人生的生老病死等,一切的一切,钧如大河之流,滔滔潺潺,永远如此,都是流动变化的状态。在流动之中,并无任何一个不变的东西。
再说宇宙一切事物,依物理学来说,没有一样是静止的,即都是动的,即是无常。如一朵花,以肉眼来看,它是静的,若用佛眼来观察,则知各种元素都是动的,且在迁流不息的新成代谢中。从各种元素的变化,而促成花朵的逐渐凋谢,它虽然也曾鲜艳一时,但终究要枯萎死亡,因此,我们知道它是无常的。
2、诸法无我:诸行无常,是从纵的实践上讲,时间上没有常住不变的东西。从横的空间来说,时间上万有诸法,没有一样是独自存在的东西。人,都喜欢执我,都认为有一个我的存在,我的头,我的身体,我的思想,我的父母,我的妻子儿女,从这上面生出自身的自我爱,和我所有物的境界爱。凡事都以我为主体,好像离开了这个我,就什么都没有了。而佛法对诸法做理性的透视则说无我,在一切诸法中,没有一个常住不变,固定自在的我可得;因为可以称为我的,必须具有恒常的、主宰的、不变的、自在的四个定义。但是,现在被我们认为是我的这个身体,数十寒暑,从生而老,无时不在生灭递嬗,哪里是恒常固定不变呢?身体是四大所聚,、五蕴结合而成,缘聚而生,缘散而灭,哪里是自主的呢?身体众苦所聚,生理上有饥、冷、疾病、疲劳等苦,精神上有瞋怒、哀惧、失意等苦,当为众苦逼迫时,欲离而不能,哪里有自在可言?由此可知,一切诸法中,所谓的我是无法成立的,故说诸法无我。
3、涅盘寂静:涅盘寂静是说不论世间如何动乱,最后终归于寂静;不论万法如何差别,最后终归于平等。动乱归于寂静,差别归于平等,寂静、平等,这就是涅盘的境界。依佛法来说,达到涅盘的境界,以寂灭了一切的烦恼和生死,而到了离苦得乐的境地,亦即圆满一切智德,寂灭一切惑业的果位。人生,虽生了又死,死了又生,但人的真如本性却永远涅盘寂静。
依量子论的观点,我们也能体会到一切事物本性空寂、无有常性的真义。一切物质可以完全变化成能量,储藏于空间中;同样的,空间中弥漫的能量经过聚集后,也会形成物质。犹如水遇热,蒸发水蒸气,水蒸气遇冷,凝结又变成冰,水、水蒸气、冰三者的外在表现不一样,但其内在的本质是一样的。因此,我们知道物质和能量的相互变换,在转变中,质量并没有丝毫消灭,也没有丝毫成长,只是方式上的转变。
人是有生命的的物质,因此和其他物质一样,可以转变成另一形式的存在,但这转变并不代表断灭,如佛教所说六道轮回,即是说明此理。所以,在现象上,人与畜牲是不同的,但本体上则完全平等,诚如明代陶望龄[戒杀诗]云:“物我从来本一真,幻形分处不分神。”由此可见,佛教的人生观是科学的,是符合人生实际情况的,它可以引导我们圆满无上的佛果,佛教不但为现实所需要,更是未来一切众生的希望。无常无我是自然界的现象,缘起性空是自然界的理则,地水火风是自然界的元素,真如自性是自然界的本体,如是我们不要忘了,我们有一个灵明不昧,能与大自然感应的真如自性,若能与大自然界的人、事、物和谐交融,便能离苦得乐
四、佛教的认识论、方法论
佛教的创立,开始于佛陀在菩提树下静坐沉思之后的觉悟,他悟到了作为最终解脱的涅盘境界(成佛),有了这种对“涅盘”境界的直觉,就会伴生出对涅盘成佛的景仰、渴慕和追求;为了进入这种境界,佛陀逐渐形成了“四圣帝、八正道、十二因缘”,“四摄六度”、“四法印”等一整套止观并行、定慧***的传道修行法门。初转***进行传道后,有了越来越多的追随者,随之而结成僧伽团体。有了一个社会化的集体,自然要求集体成员奉行共同的教义,执行共同的纪律,实行共同的行为规范,佛教的戒律规定由之产生。总之,随着佛教信仰者的组织化,形成了佛教哲理的教义化,涅盘悟道的目的化、宗教生活的戒律化、宗教行为的规范化的一个体制化的佛教。
如果对后来佛教哲学做较为深入地研究,给人的第一映像就是,以原始佛教为基础在印度——以及后来在中国——发展起来的佛教哲学体系是极其繁多和错综复杂的。经过许多代人以及一大批哲人思想家的共同努力,佛教思想中产生了逐渐完善的并有着细微差别的丰富的理论体系。佛教学说指出了两条获得彻底解脱(涅盘)的途径:一是通过合乎逻辑的思维获得正确的认识,这是一个不断攀升的阶梯;二是坚持不懈地实行严格的修正(冥想)。关于第一条途径,权威人士认为有四个体系在佛教中最具有代表性,其它许多体系都是由这四个体系派生出来的。关于第二条途径,那就是禅宗的印证。
否定的逻辑——在佛陀看来,无明是所有人生烦恼的初始原因,痛苦的根源就是盲目的生命意志。佛教哲人们发展出一种奇特的方法,一种否定的逻辑。印度南部的龙树菩萨使这一方法得以完善,他的逻辑探讨主要表现为四种理论,在所有这四种理论中,否定的逻辑占据着中心地位。
1、在整个后期佛教哲学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二谛学说就是源自龙树,他把谛(真理)分为数谛和真谛。认为,佛陀为那些被无明所覆盖的凡夫俗子说法时,采用俗谛,承认世界和众生的真实存在;当他为那些已经能够洞察真理的人说法时,就采用真谛,否认世界和众生的真实性,只有从俗谛入手,才能达到真谛:
A=俗谛∵B=真谛
对普通的理智来说是真实的东西,而达到一个更高的角度再看它时,它可能就是不真实的了,原来的真谛这时就会变成俗谛:
AB=俗谛∵C=真谛
依此类推:
ABC=俗谛∵D=真谛
就这样以一种不断上升的阶梯形式越来越接近更高一级的普通真理(这一点容易使人想起黑格尔和马克思的辩证法思想)。
2、龙树的第二个理论就是所谓的四重推论法。任意一个需要用“是”或“否”回答的问题都可以用变通的方式给以回答,既可以直接回答“是”,也可以直接回答“否”。或者回答“是且否”,或者“既非是由非否”。他把最高真实称为“空”,认为它“非有、非无、非亦有亦无、非非有非无”。
3、在龙树提出的所谓“八不”理论中,“既不也不”的否定概念也被用于人生诸种现象,他说:“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去。”这就是说,最高真实是隐藏于这一切现象背后的。
4、人能够达到的最高真理就是“中道”,龙树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一种相对的、依存的关系,一种假借的概念或名相,它们本身没有一种独立的实体性。这就是所谓的“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只有排除了这些因缘关系和假借的名相,我们才能获得最高真理,获得“中道”。
佛教的四种主要体系,在佛陀的格言中,既有“一切皆有”,又有反复出现的“一切皆无”、“四大皆空”的词句。自佛灭后公元一世纪期间,有些学派选择了第一种观点,从而形成了一种“现实主义”的形而上学;其它学派选择了第二种观点,并发展出一种“虚无主义”的否定存在的体系。
禅宗不是一种通常意义上的哲学,它没有一套自成一体的思想体系,也不是一种通常意义上的宗教。虽然禅宗起源于印度,但是,它的真正特征却是形成于中国——禅宗在中国特别是日本一直保持到今天,在整个佛教历史过程中是最重要的和传播最广的教派之一,作为佛教思想的反映,它既倾向于静思冥想,又不排斥实践应用,显然与上述四个体系的逻辑辩证方法有区别的。
从某种程度上说,它无与伦比地吸收了各个民族的世界观体系——不仅仅是佛教。禅宗在信徒的观点里,只有深入体悟“禅”,才能对它有所了解。对局外人来说,禅宗是很难理解的,比纯粹的哲学意义上的佛教要难理解得多。禅宗拒绝哲学原理和宗教信条的共同原因在于,禅宗信徒认为,捆缚在语词、概念、固定的原理或严格的行为规范之中会阻碍他们认识真理,这也同样适用于佛陀自己的学说。佛陀悟道后是在一种静默心会中把他的思想传给弟子的,然后再由这个弟子通过一个不间断的链条把它传之久远。这表明了禅宗的基本原则:“我此禅宗,单传心印,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于自性中,万法皆见,一切法自在性,名为清净法身。”心者:“身是菩提树,心是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性者:“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静思冥想的禅宗信徒都是面向现实生活的人,因为禅宗教义要求信徒把他们获得的真知灼见直接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生活本身就是思想,“行、住、坐、卧”就是神圣的思想。只要人的心里还满是有于无、生与死、相对与绝对、原因与结果这样的观念,他就会被语言和概念束缚住,因而会远离真理。只有当他不再是个旁观者、批评者、热衷于思想者、空谈家和逻辑家,而是直接面对生活的现实,那么他就会预见到无法用言语表达的真理。
∵∵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