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和道教

佛教产生于印度,经由中亚传入中国。佛教始入中国内地的年代,有各种不同的说法。一说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前∵2年)博士弟子景卢受大月氏(即月氏)王使伊存口授浮屠(佛)经,为佛教入中国内地之始。东汉明帝曾遣使者于大月氏写佛经四十二章,即所谓《四十二章经》。其时楚王国内已有优蒲塞与沙门(在家的与出家的男性佛教信士),说明佛教已在中国内地传播。

佛教入中国内地后,最早的信徒多为帝王贵族,如楚王英喜好黄老学,为浮屠斋戒祭祀;桓帝在宫中立黄老浮屠之祠。当时的人把佛当作一种祠祀,近于神仙方术;并且把佛教教义理解为清虚无为,省欲去奢,与黄老学说相似。因此浮屠与老子往往并祭,而且出现了“老子入夷狄为浮屠”的传闻。

桓、灵之世,安息僧安世高、大月氏僧支娄迦谶(支谶)等相继来中国,在洛阳翻译佛经,规模较大。汉人严浮调受佛学于安世高,参预译事。汉代所译佛经,掺杂了许多祠祀的道理,佛教与道术仍然被联系在一起。所以东汉末年的中国佛教徒所写佛学论文《牟子理惑论》虽然反对神仙方术,但仍用老庄无为思想来发挥佛教教义。

初平四年(193),丹阳人笮融为徐州牧陶谦督广陵等郡漕运,他断盗官运,大起浮屠祠,造铜浮屠像,用复免徭役来招致信徒,远近前后至者五千余人户。浴佛(纪念佛诞生的活动)的时候,多设酒饭,布席于路,经数十里,前来观看和就食的达万人,耗费巨大。这是中国佛教造像和大规模招致信徒之始。

东汉后期,民间流行的巫术与黄老学说的某些部分结合起来,逐渐形成了早期的道教思想和反映这种思想的着作。琅邪宫崇以其师于吉于东海曲阳泉水上所得“神书”即《太平清领书》呈上汉顺帝,它的内容以阴阳五行为主,而多巫觋杂语。今存残本《太平经》从《太平清领书》演化而来,是道教的主要经典。《太平经》推尊图谶,多以阴阳之说解释治国之道,还采摭佛教义理加以缘饰。《太平经》中的一些地方宣扬散财救穷,自食其力,这些经义易于为农民所理解和接受。东汉后期被统治者诬为“妖贼”的许多次农民暴动,就是农民用道教作为组织手段发动起来的。∵

灵帝时,巨鹿张角奉《太平清领书》,在冀州传教,号为太平道。他自称大贤良师,收养弟子,跪拜首过,并以符水咒语为人治病。张角向四方派遣弟子,传布太平道,组织徒众进行黄巾起义。∵∵∵∵∵∵∵∵∵∵∵∵∵∵∵∵∵∵∵∵∵∵∵∵∵∵∵∵∵∵∵∵∵∵∵∵∵∵∵∵∵∵∵∵∵∵∵∵∵∵∵∵∵∵∵∵∵∵∵∵∵∵∵∵∵∵∵∵∵∵∵∵∵∵∵∵∵∵∵∵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