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落的佛教因缘

喜欢听曲艺的朋友一定知道莲花落。莲花落风趣幽默,具有独特韵味的唱腔,是大江南北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曲艺形式。“打起竹板儿(把)莲花落唱,莲花落离不开唐宋元明我国大清。”莲花落这种曲艺形式历史悠久,但它到底起源于何时呢?

近代着名佛教史学家周叔迦在《水月光阁漫笔》“落花”一条中提到,唐代道宣《续高僧传》卷四十云:“世有法事,号曰‘落花’,通引皂素,开大施门,打刹唱举,拘撒泉贝,别请设座,广说施缘。或建造塔寺,或缮造僧务,随物赞祝,其纷若花,士女观听,掷钱如雨……”周叔迦先生就此推测:“今世之‘莲花落’,即唐代落花之变作欤?”周先生的推测是有一定道理的,这也反映出佛教音乐对我国民间音乐影响之大。

后世莲花落多为乞丐乞讨时演唱,大概也是想让“士女观听,掷钱如雨”吧。莲花落的佛教因缘是很深的,还有佛教徒因听莲花落而悟道的。

宋代有一个很着名的禅宗公案,讲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南京有一个卖油炸小吃的俞道婆,拜临济宗和尚为师。这位俞道婆“一日闻丐者唱莲华乐云:‘不因柳毅传书信,何缘得到洞庭湖。’忽大悟。”在方言中,“乐”和“落”同音,“莲花乐”就是“莲花落”。关于俞道婆的这段公案很有名气,宋元时编辑的许多禅宗《语录》、《公案》、《灯录》都有收录。清代雍正皇帝亲自编辑的《御选语录》也收录了俞道婆因听莲花落而悟道的事迹。

佛教传入中国后,对我国的文学、美术、雕刻、音乐等都发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特别是佛教对我国民间曲艺形式的贡献难以估量。这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值得我们珍视和保护。

∵∵∵∵∵∵∵∵∵∵∵∵∵∵∵∵∵∵∵∵∵∵∵∵∵∵∵∵∵∵∵∵∵∵∵∵∵∵∵∵∵∵∵∵∵∵∵∵∵∵∵∵∵∵∵∵∵∵∵∵∵∵∵∵∵∵∵∵∵∵∵∵∵∵∵∵∵∵∵∵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