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佛教史略

本编为妙钦法师初稿,由印顺整理删补而成,时为民国三十二年。三十六年七月,初版于上海。七、「新佛教之成长」,有关牛头禅部分,间与史实不合。今不加改编,其详可读印顺近着『中国禅宗史』。印顺附记。

一绪言

中国佛教,源于印度之佛教,流行于中国民间。源本于印度,故印度佛教思潮之演化,与中国佛教有密切之影响。流行于中国,故中国民族之动态,与中国佛教有相互之关涉。必合所源承之佛教、所流行之中国以观之,庶足以见中国佛教之真。

中国佛教之流行,且千九百年。自其承受于印度者言之,可分为二期:一、汉、魏、两晋所傅,以「性空」为本,兼弘大小乘,相当于印度佛教之中期。二、南北朝、隋、唐、北宋之所传,以「真常」为本,专弘一大乘,相当于印度佛教之后期。自其流行于中国者言之,亦可为二期:一、上自汉、魏,下迄隋、唐,为承受思辨时期(约偏胜说)。传译而思辨之、条贯之,其特色为融贯该综。得则华贵宏伟,失则繁文缛节,如世家子。确树此一代之风者,襄阳释道安也。二、上起李唐,下迄清季,为延续笃行时期。即所知而行之证之,其特色为简易平实。得则浑朴忠诚,失则简陋贫乏,如田舍郎。确树此一代之风者,岭南卢慧能也。思辨该综之佛教,初唯「性空」之一味;继分化为南之「真空妙有」、北之「真常唯心」;极其量,成大乘八宗之瑰奇。笃行简易之佛教,初承诸宗而隐为二流,即天台之「真空妙有」,禅者之「真常唯心」;极其致,成禅、教、律、净之浑融。中国佛教源远流长,巳不仅为行于中国之佛教,且进而为中国所有之佛教矣。

┌中期性空教─(汉魏两晋)……性空一味┐

源┤∵├思辨该综期┐

│∵┌(南北朝)………二流分化┤∵│

└后期真常教┤∵│∵├流

│∵┌┘∵│

└(隋唐五代)……八宗并畅∵│

└┐∵│

(宋元)…………会归二流┼延续笃行期┘

(明清)…………诸宗融合┘

二∵佛教之输入中国

中国佛教之输入,以「汉明感梦,初传其道」说,为历来史家所公认。近人或疑其虚构,然汉之王景,「作金人论,颂洛邑之美,天人之符」;「金人」之在当时,固实有其事。「寺」非梵语,汉代「府廷所在,皆谓之寺」,今僧居曰寺,自应与***有关。故汉明见金人,遣使求法之说,传说容有不尽不实处,而事出有因,盖可断言。然此但托始云尔,佛教之来中国,实已久矣。汉明帝永平八年(西元六五年),诏谓「楚王英诵黄老之微言,尚浮屠之仁祠,洁斋三月,与神为誓,何嫌何疑当有悔吝!其还赎以助伊蒲塞桑门之盛馔」,因以班示诸国中傅。明帝之世,佛教已为王室所信奉,国家所尊重,应已大有可观。溯之于前,「西汉哀帝元寿元年(西元前二年),博士弟子景宪,受大月氏王使伊存口授浮屠经。曰:复豆(或讹作复立,即佛陀之古译)者,其人也」。此『魏略』之说,出晋中经,晋中经源出魏中经,其说亦可信。博士弟子而能重视佛法,受经于西来之使节,其时佛教应非创闻。更前,成帝河平三年(前二六),刘子政奉命校书天禄阁,作『列仙传』,叙曰:「历观百家之中,以相检验,得仙者百四十六人;其七十四人已在佛经」。宋宗炳,梁刘孝标,北齐颜之推,并见其说如此,是则佛教之来中国久矣。考我国佛教之初入,西域诸国实为之介,大月氏所关尤切。月氏族原居炖煌、祁连间,汉文帝时见逼于匈奴,乃西出葱岭,臣服大夏,建贵霜王朝,承受当地之佛教文化而广布之。月氏西迁,而印度与西域通;汉武开西域,而西域与中国通;佛教东来大路,因以畅达无阻。张骞西使以还,月氏等国与中国颇有往还,佛教即藉以传入,因有月氏王使口授浮屠经,汉明帝遣使月氏之说。佛教由月氏等国之使节、商贾、僧侣络续传入。至明帝永平中,有「金象」之瑞(见抱朴子),大通西域。当时佛教,应有一番盛事,传说于人间,学者乃据此为佛教传入之始。唯流行不广,世俗多以神明视之,故传化事迹,犹□昧难详。

梵僧东来弘化之有显着事迹者,始于汉桓帝初年。桓帝建和元年(一四七),安世高东来,游化江淮间,译经三十余部。世高「博闻稽古,特专阿□昙学;其所出经,禅数最悉」──如『安般守意』、大小『十二门』等明禅定;『阴持入经』、『九十八结』等,并明法数。所译文义明允,为后人所重。时为笔受助译且传其学者,为临淮严佛调,实我国出家并助译之第一人。其前后,有安玄优婆塞,译『法镜经』等,佛调亦为参助。安玄与世高,同籍安息,彼此或不无关系。又月氏国支娄迦谶,亦于桓帝时来洛阳,译『道行般若』、『般舟三昧』、『首楞严经』等十三部(依「佑录」),皆大乘学。竺佛朔与之同时,且曾合作翻译。余支曜、康巨、康孟详等,亦略有所译。

东汉桓、灵、献三帝七十年间,佛教之译弘可分二系:一、安世高等之小乘禅数□昙系,二、支娄迦谶等之大乘方等般若系。盖时当西元二世纪后叶,正印度佛教大小兼畅之世也。西北印承说一切有系之学,以□宾、犍陀罗为中心,而远及吐火罗、安息,声闻佛教历久弥新。于时「大□婆沙论」结集前后,东方□宾之学盛弘一时,西方外国诸师亦日以宏肆。说一切有系素以禅学称,□宾尤为渊薮。安世高籍安息,安息多声闻学,其传禅数也宜。中南印度,学承大众、分别说系,发为方等般若之大乘,与案达罗王朝并兴。嗣以北方贵霜王朝,尤以迦腻色迦王之护持佛教,大乘学者多北上,般若方等之教,因得行于月支及岭东莎车、于阗等地,此所以『般若经』有「佛涅盘后,此经至于南方,由此转至西方,更转至北方」之记。支谶月支人也,略与龙树、提婆同时。受地方时代学说之熏陶,故学大乘法,传般若教。汉末二大译师,虽同来自印度之西北,而实代表印度佛教之两大学系也。

三国时,梵僧之先后来洛阳者,有昙柯迦罗、昙无谛之传戒律,康僧铠之译『无量寿经』,为新规制、新信仰之输入。然曹魏之译,当时殊鲜影响。汉末安世高与支谶之学,则因世乱而流入东吴。绍承其学而予以弘扬者,为支谦与康僧会。僧会之于世高,支谦之于支谶,并有再传之关系;是则南吴之佛学,即汉末二系之延续也。

支谦自吴大帝黄武初(二二二)至建兴中(二五二──二五三),在吴译经,颇得朝野信重。孙权拜为博士,并敕辅太子。谦译『孛经抄』,有比丘参政之说,盖即以自明其所行之当理者。谦承支谶之学,译经三十余部,重治『道行』、『首楞严』,于方等般若弘阐颇力,足为两晋般若学之先导。康僧会于赤乌十年(二四七)抵建业,译经数部。传说因诚感舍利,倾动一时,孙权为立建初寺。会尝从陈慧习禅,注世高译之『安般守意经』,深能绍述其学。支谦生于洛阳,僧会长于交趾,均为半汉化之西域人,故颇注意于消化整理:如谦之重治『小品』,意在润文;且创为会译。僧会注『安般』等三经,集六度要目,制泥洹梵呗。江东佛教,渐可观矣。

西蜀隘塞,经录有蜀经多种,而事迹不详。

自东汉建和至魏末一百二十年间,佛法渐流行于中国,一以印度西域佛教之隆盛,一以中国政教之衰落;因缘时会,不可偏取。我国自王莽政变失败,五德始终,禅让礼乐之说衰,儒者乃困于经学考据。道者自黄老之学不行于西汉,长生久视又不能得志于王公,唯下流于民间,成为符水、祈禳、忏罪、役神之说。黄巾太平道、五斗米道盛行,几全无学术可言。学术界颓然无生气,政乱时荒,学者且窒息将毙,思变革而无由。支谶、支谦辈适弘传方等般若于此时,内启两晋般若之学,外导六朝清玄之风,为中国学术辟其生路。虽然,汉、魏之佛教,其初也附黄、老而兴,如楚王英「诵黄老之微言,尚浮屠之仁祠」;桓帝「宫中立黄老浮屠之祠」。佛老混杂,信仰者类不能峻别其异。宗教重于学术,信仰多于理智,是亦创传时期应有之徵也。

三大道南行

两晋一百五十余年之佛教,上承草创期大小兼弘之学,下启空有真妄之分。时中国衰乱甚,传统之儒学解体,伦常气节,澌泯殆尽。种族间战乱频仍,远过于春秋戎夷之逼。际此时而佛教兴,尊释迦法王,布悲智平等之教。胜胡之凶残,矫汉之纵逸,维护国族生命于垂绝之秋;亦即于此时,奠定中国佛教不拔之基也。

时佛教上承汉、魏,以般若性空为本而大小兼畅。般若性空学,研习弘扬之盛,传译部帙之多,无出其右者。溯『般若经』之传入,始于汉末支谶之译『道行』,为「小品」初译;吴支谦重治「小品」,曰『大明度无极经』;传说康僧会亦曾出「吴品般若」:是三国时般若已为人珍重。唯时际草创,仅及「小品」,幽旨隔于译词,微言滞于弘通。魏甘露五年(二六0),朱士行慨般若之「译理不尽」,奋志西行,得『放光般若经』于于阗,展转送达仓垣。至西晋惠帝元康元年(二九一),始得无罗叉、竺叔兰为之译出。旋即传诵南北,竞起研究,般若之道,渐光大矣。

西晋佛法之足资称道者,推炖煌菩萨竺法护之翻译。法护译经历武、惠、怀三帝,略与西晋同始终。所出百余部,三百余卷,多我国初期佛教要典:如『渐备一切智德经』,为『华严』「十地品」之初译;『正法华』及『维摩经』,并当时所盛行;『大集』、『宝积经』,亦有零译。于太康七年(二八六),译『光赞般若经』三十卷,为「大品」初译;再翻「小品」七卷。惜出在关中,遭世乱而沈没凉州;道安始得『光赞』残本而表彰之,「小品」则不可得矣。法护所出,皆初期性空大乘之经,且尝抽译龙树之『十住论』,盖一般若性空学者也。

自晋室东迁,北方为五胡角胜之场;东南粗安,南方般若之学因日以隆盛。罗什前之研究般若而可考者,不下五十余人,类皆一时之名德。或于般若读诵讲说──读诵者多矣。讲说则道安年讲般若二次;支道林、竺法深、竺法汰、于法开等,均应晋帝之请,讲般若于宫阙;荆襄讲说亦盛。或注解经文──道安于此用力最勤,竺法汰、竺僧敷等亦有义疏。或往复辩论──于法开与支道林论即色义,慧远与道恒争心无义,郗超与法汰辨本无义。或删繁取精而为经钞──卫士度略「小品」为二卷。或提玄钩要而作旨归──道安、支道林均有之。或对比「大品」、「小品」──支道林有『大小品对比要钞』。或合异『放光』、『光赞』──道安有『合放光光赞略解』。研习既盛,义解或异,遂有「六家七宗」之分──一、道安、法汰与竺法深之本无,二、支道林之即色。三、于法开之识含,四、释昙一之幻化,五、竺法蕴、支敏度之心无,六、于道邃之缘会。本无家有二宗,故成七宗。如春兰秋菊,各擅其胜,不可谓不盛也。

迨罗什三藏入关(四0一),俊秀云集,大事译弘。重译『大品』、『小品』,文义既定,别翻龙树『智度论』以释之。又出『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十住□婆沙论』,性空般若之学,至此乃文备而义明。什公所译,复有『十住』、『法华』、『维摩』、『持世』、『思益』、『无行』、『禅经』等,并文妙义精,今古依遵。什公「笃性仁厚,泛爱为心,虚己善诱,终日无倦」,忘己为法之精神,不可及也。即门人之久沐熏陶者,如「解空第一」僧肇之论,僧□之序,昙影之疏述,亦精义入神。什公师资,承汉、魏来般若性空之思潮,斥「格义」之迂,正「六家」之偏,宗龙树、提婆论以阐性空之中道,大乘真义,始闻于中国,不复为三玄所蒙混。「关中洋洋十数年中,当是大法复兴之盛也」,此语不虚!惜姚秦祚短,法为时崩,未得适宜之光阐。沈隐八十年,始得三论学者为之重光焉!

声闻藏之传译,亦于时大备。符秦通西域,西僧应时来游。建元之末(三八0顷),僧伽跋澄、昙摩难提、僧伽提婆来长安,因出『增一』及『中阿含经』,『阿□昙心』、『八犍度』、『婆须密集』、『三法度』等论,道安、法和为之审定。次僧伽提婆南游庐山,慧远请其重出『□昙』。又东下扬都(三九七),再译『阿含』、『□昙」,大事弘通。使江南大乘之绪,为之减色。当「提婆始来,义、观之徒,莫不沐浴钻仰,便谓理之所极;谓无生方等之经,皆是魔书」。然不数年而罗什入关,性空大乘独步当时。虽声闻三藏续有传译──竺佛念出『长含』,功德贤出『杂含』;罗什出『成实』,昙摩耶舍出『舍利弗□昙』等;弗若多罗等续出『十诵律』,佛陀耶舍出『四分律』,觉贤出『僧只律』,佛陀什出『五分律』──而终不复能摇撼大乘矣。

东晋百年之法运,有大可注意者二:一、以五胡乱华而佛法随中原士族以南行,奠定中国佛教之特质。初有竺法深师资,于法兰师资,康僧渊、支敏度、支道林等渡江而南;支道林之学德,尤为士大夫所倾倒。时北方幸有竺佛图澄,以智术干石勒、石虎,佛化乃大行于河北。胜残止杀,为益不少。其弟子多一代名德,如竺法雅、法和、法汰、道安;尤以道安为第一。安公以释为氏,仰推释迦以泯于、支、康、竺传承之异;重僧制而定僧尼轨范;于教理之研几尤勤,创编经录,疏注众经。安公于般若性空之义,所见特多,尝作「本无论」以申性空之旨。弟子僧□云:「安和上凿荒涂以开辙,标玄旨于性空」。衡以什公所传,则「性空(安公义)之宗最得其实」,然「炉冶之功微恨不尽」,此安公之「所以辍章遐慨,思决言于弥勒也」。安公「无变化伎术可以惑常人之耳目,无重威大势可以整群小之参差,而师徒肃肃,自相尊敬」。值乱离之世,常共弟子千百人,展转流徙,唯道是务,深得佛教德化之意。迨「石氏之末,国运衰危,冉闵之乱(三二五),人情萧索」,而佛教名德又南行。安公初「率众入王屋」,「复渡河依陆浑」,次又「南投襄阳」;法汰之下扬都,法和之入蜀,并在此时(三六五顷)。安公师资「在樊沔十五载」,隐为当时佛教中心。符丕下襄阳(三七九),安公被迫去长安,乃「分张徒众,各随所之」,中以南下荆州者为多。慧远率四十余人,东之庐山,再造佛教中心。远承安公之学风,律己严而为法勤,晏坐山林,禅思资心而归宗于极乐。安公师资八人,求生兜率;远公始结莲社以趣西方,影响于中国佛教者极深。远又虚怀若谷,志在大法,支法领之西行求经,僧伽提婆之译□昙,觉贤之出禅经,请要义于什公,求译律于昙摩流支,凡此「葱岭妙典,关中胜说,所以来集兹土者,远之力也」。安、远师资,儒雅精严承汉、魏来佛教之传统而严净之;中国佛教之特质,至是乃大体凝定。由来佛教,禅数以摄乱心,方等般若以悟本真。时为玄风之所染,立身务恬退,说理主要约,名僧风格与名士同流。昔孙绰作『道贤论』,以七道人拟七贤,其学风可想见矣。然恬退与要约,上也者犹不免隐遁与疏略之讥,而况其下者乎!西晋竺法护历游西域,乃深慨于真丹比丘「习俗之行」,责其「高望游步,世人无异,求好衣服,学世辩词」。恬退要约之风,安、远二公固承其绪而莫之能异者,然以受竺佛图澄之化,禅慧之余,首重戒法,奋力求之。安公谓「此乃最急,四部不具,于大化有所阙」,终得耶舍出『鼻奈耶』。弟子法汰、慧远,莫不于此致力。故得门风精严,蔚为时望。桓玄沙汰沙门,亦谓「庐山道德所居,不在搜简之例」。知大法之宜立基于戒法,禅慧之必广求诸西竺;不为权势所动,不为神奇之化,德学并重,解行相资:安、远之门风,宜其为来者所称道而景仰者也!安公殁后十六年(四0一),罗什三藏来长安,关、河、邺、卫、荆、襄、扬、越之俊,闻风毕集,西域名僧亦萃止。大法之盛,译籍之妙,并先来所未有。然庐山学者,道生「中途还南」(四0六顷),慧观亦随觉贤还庐岳(四一0顷),并未尝尽什公中观之学。此以什公之学,广大精严,「志存敷广」,而「秦人好略」。略译『智论』三分之一为百卷,而「文藻之士犹以为繁」;传入庐山,远公等又删之为二十卷,此所以什公有「折翮于此」之叹。又以什公「雅好大乘」,「不拘小行」,故有臭泥生莲华之喻。在小行独善者,诫其取华舍泥;若大心兼济之士,则知乎离臭泥无莲华也。而安、远师资,乃近声闻高远之操:竺佛图澄「过中不食,非戒不履,无欲无求」;安公「制僧尼轨范」;远公「神韵严肃,容止方棱」,「卜居庐阜三十余年,影不出山」。罗什与安、远之间,学行有异,勿以此为南北之别也。

二、以二秦之通西域而传经求法者大盛。二秦并用兵西域以迎罗什;法领西行,亦「请大乘禅师一人,三藏法师一人,□婆沙法师二人」;闻风而自来者尤多。西去之求法者,如支法领等之行,法显、宝云等十人之行,智猛、道泰辈之行,皆有慨于「经律舛阙,誓志寻求」;但得「一闻圆教,夕死可矣」。有真切之诚信,爱真理,悯众苦,而后葱岭之峻,流沙之苦,风涛之险,胥不足以阻其行。有此精神,宜佛法之能日盛也!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